為什麼「礙」用「?」字作聲旁?
礙的俗字礙,為何將聲旁改成了??它還是聲旁嗎?
謝謝題主邀請。
首先我們要知道,僅僅依靠「六書說」,是無法完備地描述漢字部件錯綜複雜的關係、比較精確地闡述漢字構意的(特別是對於那些不遵守傳統「六書」的俗字而言)。往後分析《說文》之外的字(特別是後世的俗字),不妨把思路放開闊一點,不要誤以為所有的漢字部件非聲旁即形旁。
「?/礙」字正是這樣一個例子。
「?/礙」字實際上是通過增加某一個字的部件或筆畫來表意而造的新字(對於「?/礙」來說,這個被改造的字是表達與「障礙」意義相反的「得」)。這類字在文字學中演進中比較特殊,是一類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字。
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正好提到了這個例子:
這組今文字階段形成的「礙」與「惡」的俗體(「?」與「徳-彳」),實際上是當時的人直接取「得」與「德」字再去掉左側的「彳」形成的,用以表達與「得」、「德」相反的意思。而有意思的是,這個「?」與「徳-彳」(悳)在傳統文字學中,恰恰是「得」與「德」的本字。瑾昀按:
這個觀點在古文字學中的依據是:甲骨文「?」從又持貝,表示有所得。金文「悳」從直從心,會內心正直之意。比較早期的「直」字是不帶那一折筆的,故而中古文字中的「徳」(現代規範字作「德」)其實更接近古文字形態。然而,「德」最早的寫法應該是「徝」。甲骨文用「徝」表示「德」,早期金文也有「德」(增「心」),傳統文字學中的「悳」似應是「德」的省形。但是此處我們探討的是今文字階段的俗字,以及當時人的構字理據,所以用傳統文字學的結論就足夠了(畢竟當時人最多也是用傳統文字學的觀點進行分析的)。
而「礙」字的形成則比較晚,如果非要用六書分析的話,那應當是使用新造俗字「?」與正字「礙」的形旁「石」造的新形聲字(「石」為形旁,「?」為聲旁(此處的「?」用作「礙」的新造俗字,故承其音義,與「得」在古文字中的初文「?」沒有直接關係))。
李樂毅先生在《簡化字源》中將「?/礙」的用例說得比較到位了(可惜他將主要精力放在為「1956版521個簡化字」找歷史依據,而沒有更加客觀地用純文字學手段分析這一變化產生的原因,所以始終沒有點透「礙」與「得」之間的關係,委實遺憾):
再從音韻方面為著名文字學者 @趙瑾昀 老師的回復補充一點。
之所以認為是形聲,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學者認為「得」「礙」都是之部字,韻母上有些關聯。然而,這種說法在此二字的聲母上並不太行得通。
--------------------牢騷的分割線--------------------
學界這種牽強的亂拉諧聲的行徑該停一停了。如果看見雙聲或者疊韻就跟觸了電似的,應該回家吃藥 =..=礙即礙, 從石 從疑,止也,有青石的意思,所以是石字旁。礙的形旁是石,並不是聲旁就一定是?,因為並不是一個形聲字,不像 洋 形旁 水 聲旁是羊 讀音也是yang, 「礙」字是古代民間俗字。其實礙自己接來自『?』;古代韻書與字書都訓釋『?』與『礙』同。
康熙字典
礙13畫【正字通】礙,俗『礙』字。」?8畫【康熙】註:『?』,與『礙』同。」 【大宋重修廣韻】【集韻】?,午代切aì。均與『礙』同。」【說文】?,止也。本作『礙』。或作『硋』。&<南史&>引浮屠書(佛經)作『?』。」(筆者註:在已被廢除的《二簡》里『礙』直接用古文「?」取代之,平心而論,取「?」未嘗不可。)礙19畫【唐韻】【集韻】【古今韻會擧要】礙,牛代切aì,均音硋。或作『硋』。通作『閡』。疑者,從子從止從 。會意。
子者,象小兒於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凡子之屬皆從子。
止者,象腳趾形。趾也。凡止之屬皆從止。
者,側頭也。凡 之屬皆從 。
疑者,謂子呼之,不解其義,乃駐足側頭而視之也。
故,疑者,惑也。
石者,圓石也。凡石之屬皆從石。
疑者,惑也。凡疑之屬皆從疑。
礙者,謂疑前方有石阻擋,乃止也。
故,礙者,止也。
得者,甲骨文、金文皆從彳從貝從又。會意。
彳者,行省也。凡彳之屬皆從彳。
貝者,象海貝形。易貨者也。此其引申義。凡貝之屬皆從貝。
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得者,謂途中拾得財貨也。
故,得者,行有所得也。
礙,或從得省。
推薦閱讀:
※漢字為什麼不用「大」來表示人而是用「人」表示人?
※漢字簡化中的異體字、合併字用作人名時保留使用,會不會造成漢字進一步的混亂?
※假如漢字像瑪雅文字一樣在16世紀失傳了,現代是否能破解?其難度有多大?
※怎麼區分漢字的造字結構(六書)?
※在文言文中「爲」、「為」二字的用法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