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戰列艦是如何瞄準的?


在安裝雷達前長時間是用肉眼通過儀器測量。

以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為例。建成時,前後桅杆上安有觀測台

觀測台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作戰時由觀測台尋找目標,粗瞄準後確定目標大致方位後,戰艦轉向側舷面向目標的同時炮塔也開始旋轉並大致對準目標,因為戰艦和炮塔相對笨重,需要提前預備,這時觀測台便開始利用觀測敵艦同一位置的角度差來判定與敵艦相差距離,這一過程需要極其精確的儀器測量,否則很小的誤差都能使炮彈難以命中,正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確定距離即可確定炮管仰角,炮管便開始抬升,同時考慮風向,慣性,落點提前量等諸多影響因素後,炮塔旋轉位置和炮管仰角做最後的修正,並將數據與觀測台核實。一旦正確,艦艇指揮官便可在適宜時間下令開火,從瞄準完畢到開火間隔時間不宜過長。

金剛級在第一次改造後開始加入寶塔艦橋,目的是提高射擊精確程度。

寶塔式艦橋可以在縱向上觀測目標。橫向上利用觀測儀器的水平旋轉差值來確定敵艦位置,而縱向上則可以利用艦橋最上端兩層儀器的觀測儀器的仰角差來確定敵艦位置,從而對敵艦的位置觀測的誤差大幅降低。極大的提高了射擊精度。

二改後的金剛加高了前後艦橋

但對於減小瞄準誤差還是靠前艦橋。由於前艦橋被加高,增加了仰俯角對比,通過前艦橋多台觀測器同時測量,可以極大減小瞄準誤差。金剛級有2架偵察機彈射器,偵察機不僅僅可以提供空中偵查,快速尋找到敵軍目標,還能提高射擊精度。通常情況下,偵察機是作為測量工具和參考目標使用。偵察機會飛在敵艦和我艦正中心線上,這樣我艦便可對比敵我直接觀測數據,偵察機與敵艦觀測數據,我艦和偵察機觀測數據三者做對比計算減小誤差。由於海平面弧形的原因,有的時候敵艦會在火炮攻擊範圍內,而並不在艦艇直接觀測範圍內,通常思維是按照扶桑級戰列艦的解決辦法無限加高艦橋以提高觀測範圍。但是到後期,由於觀測儀器的進步,高艦橋並沒有繼續作用,反而是偵察機的觀測更加精確,所以日本海軍後期所有艦艇至少配備了2架偵察機。再到後來,雷達普及後,肉眼觀測幾乎被完全淘汰了。


光學測距,射擊指揮室解算諸元,向炮位下達參數。機械計算機已經應用比較廣了。到了末期,美軍有了和雷達聯動的射擊指揮儀。提問提醒了我。戰列艦首輪齊射基本不可能命中。然後再觀察彈著點校正。各國各顯神通。這也是二戰巨艦配偵查飛機的原因。美軍在後期雷達也能觀察彈著點了。


這是大和號的射擊流程,可以用來參考:

  1.二號一型電探操作員通知九八式方位盤的操作人員將望遠鏡轉至目標方位。

  2.搜獲目標後,艦橋頂端的射擊指揮所旋轉以對準目標,用方位盤測量角度,並以那具全世界基線最長的三九式15m光學測距儀測定目標距離。

  3.射擊指揮所也將目標方位傳給主炮塔,讓炮塔對準目標,以炮塔上的三九式光學測距儀對目標展開測距。

  4.艦上七人射控小組,射控小組獲得各項參考資訊,包括從射擊指揮所傳來的方位與距離,主炮塔回報的目標距離,艦底測程儀回報的船速,或者是電信室與友艦的回報等等,先將所有的測距值以人工輸入距離平均儀以求得平均測距值,再將平均距離連同艦體搖晃、風向等資料輸入九八式射擊盤來求出射擊解算,所有資料輸入程序一律以手動完成,然後以電報方式傳至各炮塔。

  5.為了預防主射擊指揮所中彈失去功能,或者是因應多目標射擊的需求,後部艦橋上方的預備指揮所也開始啟動。

  6.炮手依照射擊指揮所提供的射擊解算來修正主炮的方位與俯仰角,等待位於射擊指揮所內的炮術長的射擊命令;指令一旦下達,炮長憑藉肉眼判斷艦體搖晃程度,等艦體恢復至水平程度再開火。

  另外,大和級需先進行幾次試射(使用單一炮塔或全左/全右主炮,或者各炮塔輪流交叉試射),待觀測儀(或觀測機)觀測到大批彈著點後修正射擊資料,才能求出更精準的解算來進行齊射(當然,大和級不是不能一開始就齊射,但前提是他們的射控、炮術人員必須是超人)。在較為理想的狀況下,第一次射擊之後修正彈著,第二次射擊後修正散布界,第三次射擊可能出現至近彈,第四次射擊可能命中。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代海軍不發展對地攻擊用戰列艦?
在軍艦發展史上,有什麼讓人驚嘆的設計或者神來之筆?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9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還叫驅逐艦?
大和號能被同時代研製出來的艦炮擊沉么?
睦月,吹雪 ,夕立三艘驅逐艦一同能夠拖曳得動大和嗎?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列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