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官民矛盾會這麼嚴重?

現在好像新聞每報道一件關於民眾去找公務人員辦事發生衝突的事,網上就會鋪天蓋地的職責那名公務員,不了解細節也不考慮原委,只是自以為站在弱勢的一方就是正義的,但實際是什麼樣呢?本人家裡都是混體制內的,我們這屬於三線城市(市區),月薪才三千,並且這裡逢年過節也沒有福利,完全就是這點工資,平時上下班管的也嚴,上班期間也有查崗。最無奈的是經常有人圍堵機關大院,堵住門口下班時間不讓人走,說不得罵不得,警察也不好管只能幹著急。因為我馬上就要大三了,正在準備考人大的社會學研究生,將來也想混體制內,現在很糾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以後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如果百姓要求的事確實是我做不到的我該怎麼拒絕才不至於起衝突?(這很重要,因為公務人員被百姓投訴是會影響政治前程的)還有,如果碰到碰瓷的百姓故意拉住你然後拍照說你打他了怎麼整?現在這形式他往外一發肯定就大批網友罵公務員不是東西,然後一個基層公務員的前途就沒了。求各位大神幫忙出出主意,跪謝。


活替老人幹了,罵名還得替老人背著

所以現在年輕公務員大多都在準備辭職……


感謝邀答。

題主的意思不是說官民矛盾的問題吧,更多是鑒於目前官民矛盾看起來很嚴重的情況下,大學畢業如何選擇,這就有3種:1是仕途,2是學術,3是商海,不是有公務員辭職下海的么,或者全民創業。

如果題主的意思還是說幹群關係,回頭我重新發,

如果是:我來帖個我公眾號的文章,算作回答:

要想走更遠的路,既要馬不停蹄地趕路,還要盡量不走彎路。不走彎路就是捷徑。為了不走彎路,一開始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並且矢志不渝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沒有目標註定要兜圈子,目標不能恆久也照樣可能南轅北轍。不思進取自甘墮落的人我們或許會「怒其不爭」,而自強不息勤奮刻苦的人如果因為走了太多的彎路而最終一無所獲,我們更加會「哀其不幸」。

我曾接觸過的一個人可謂是鮮明的例子。他曾經一心想著考研究生,準備讀完博士找所大學教書,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為此,他每天都背著厚厚的考研輔導資料去圖書館自習。大四的時候,他突然覺得考公務員更有意思,於是轉而考公務員去了。在政府機關工作一年以後,他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在官場發展,便辭職來了深圳。此後他又陸續換了幾份工作,至今仍然一事無成。

為了少走彎路,人生規劃便成為了每一個大學生至關重要的事情。大致說來,每個人大學畢業以後有三條可供選擇的路:仕途,商界,學術。在此專題中,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來談談人生規劃的問題。至於其餘角度的人生規劃,我將在後面的專題中分別予以闡述。

「入仕為官」指進入黨政軍和其他一切「吃皇糧」的行政單位。「經商」指的是加入或創建以營利為目標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而學術之路主要是指獲得一定學位、在某個學術領域有一定造詣之後,在大學或者其他學術研究機構專門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一些企業的技術研究人員似乎也可以歸入到學術的行列。

當然,上面這種分類在邏輯學上未必會很周延。有一些職業,譬如醫生,似乎被歸入以上三個陣營的任何一個都有點兒牽強。還有一些職業則似乎可以歸入不止一個陣營,比如黨校的老師、國企的高管等等。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將這種分類方法作為人生規劃的邏輯起點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廓清了以上三條職業道路之後,需要考慮的問題便擺到面前了:在這人生的三岔路口,你將何去何從?只有先決定做商人,才能考慮在哪一個行業做生意,也只有決定了做學術,也才能更好地考慮自己究竟在哪一個專業領域繼續發展。

朱元璋最初只是想當一個節度使,可是最後他卻陰差陽錯地當上了明朝的一把手。假如他最初的目標只是擁有一間作坊,或許他最終頂多只能成為一個豪商巨賈而已。甚至他可能一事無成,因為適合當皇帝的人未必適合做商人。

上文關於人生方向的分類方法跟大學生基於專業分類而形成的思維方法大相徑庭。任何一個專業的人都可能走上這三條道路中的任何一條。一個中文系的學生可能畢業以後進入政府機關做秘書,若干年後謀了個一官半職;也可能進入各行各業的公司,進電視台或報社,時機成熟了就自己開個公司當老闆;還可能讀了碩士接著讀博士,最後留在大學當了一名老師,若干年以後成為了國內先秦文學或者《紅樓夢》研究的泰斗。

我大學時班上32個人學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可是畢業兩年之後,我們這些人早已遍布各行各業。有些人進了黨政機關或者軍隊;有些人已經讀了博士,畢業以後很可能留校任教;還有一些人,包括我在內,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公司里忙碌著,在大大小小的商務區和寫字樓之間穿梭著,奔波著。(天天向上)

先走一步,可私信


官民矛盾沒你想的那麼嚴重。

以前為這點事情鬧,現在還是在為這點事情鬧。

但現在有網路,很多事情被放大了。

說沒想的那麼嚴重,不等於說要無視,但也確實不必過於害怕。

我這裡撩一句,「罵公務員不是東西」的,基本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盧瑟。哪兒都有這種人。so,so


謝邀!

  1. 信息發達了,過去隔開幾個縣或者隔壁省的事情你未必能知道,現在即使是邊陲地區的事情有可能分分鐘傳到東南沿海。
  2. 第一代是打過仗帶過兵的人,有戰略眼光,再胡來,也還知道很多事情底線在哪裡;第二代是出過國見過世面的,同時也帶過兵打過仗,而且親眼見到過「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所以做事情還有分寸;第三代雖然沒有帶過兵打過仗,戰略眼光未必足夠,但是是受舊社會的教育成長的,也多少有點常識和分寸;第四代第五代...都是官僚階層上位,戰略戰術也好,文化倫理也好,都沒法保障,而且基本上沒有權威,有時候即使知道狗腿子使壞,也只能認了帳,讓他們胡作非為。
  3. 其實基層公務員不少是背黑鍋,因為上面和上面的上面和上面的上面的上面...不切實際布置任務指標,而我們又不是以老百姓選票來決定誰當官誰不當官的,所以唯一的壓力釋放途徑就是往下傳遞,到了最基層一道,就是直接和老百姓面對面衝突了。而這個層面的人,除了壓力原因,還有知識能力的問題,往往以簡單粗暴手段了事,所以矛盾衝突的幾率就高了。
  4. 如今朝廷官府財政吃緊(因為很多人在緊吃),有些地方稅收已經「預收」到了後年了,而且還明的暗的出台一系列從老百姓手裡收錢或者騙錢(比如這次股市起伏)的舉措,老百姓也不是好欺負的美羊羊,國門開了,見識廣了,知道「主權在民」四個字的分量了,所以也開始有比較明顯甚至是激烈的反抗。


首先,「官」這個字讓我覺得很落後。

官是管著人民的

公務員是服務人民的

作為公務員,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位子,別總想著自己是管理別人,一派高高在上的心態。

很多從基層慢慢爬上去的公務員,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像自己討厭的那樣,正是因為最初的心態就不對,總想著陞官,而不是服務。

因此,回到題主的問題,拿「官民」這個詞來說話,已經拉開了人民和公務員之間的距離,也就無怪人民無法體諒基層公務員,遇到事情就大罵公務員了。

至於說老百姓碰瓷,只要作為公務員切切實實地做著實事,相信百姓都會看在眼裡。

好比醫患糾紛,以前老百姓也是什麼都怪醫生,拿醫生收紅包說事。

但是現在諮詢更發達,話語權更平等。

你就能看到公平的地方。

公務員是人民的一部分,絕不要在心理上就遠離人民群眾。


現在的媒體真的是放大器呀……

很多事情,媒體為了抓眼球,簡直沒有任何道德感了……

其實,那些總盯著公務員的媒體人,自己心理就不健康了……

在媒體的影響下,現在的矛盾確實是大了……

而,國家還沒有找到很好地辦法來處理媒體的事情~

說到底,國家在輿論公關方面經驗還是積累欠缺……

發達國家,都已經這麼多年過來,所以,能夠及時應對……

竊以為,現在的矛盾問題,將來會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的……


同體質內,現在這種情況媒體功不可沒,正常報道我們也是支持的。但現在媒體為了點擊率常常是標題黨或者斷章取義,而網友往往有可能只看標題。就會慢慢激化矛盾。就像現在醫生一樣。。


政府已成功利用趙薇緩解了一定程度上的官民矛盾。


可以用腳投票

錢少事多還委屈,何不捲鋪蓋走了


推薦閱讀:

中國和法國的外交關係是怎麼回事?當然好過一段時間,後來莫名其妙的又不提了。
種地收入越來越低,中年農民何去何從?
遇到自稱丟錢包借錢的騙子怎麼辦?
中國的慈善事業是怎樣一個水平?
貸款買房合適還是一次性付清合適?

TAG:社會學 | 公務員 | 社會 | 社會問題 | 官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