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設計水平是否仍然是處於初級階段?

若不是能描述一下現狀嗎?

非常感謝大家的回答,當時是為了寫關於服裝方面的論文,但是對服裝設計一竅不通,看了一些文章然後決定在知乎上尋求答案,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和支持,論文順利通過。感謝大家。

雖然論文告一段落,但是對服裝的熱忱似乎上路了,所以還有很多關於服裝的話題要請教大家,希望能夠繼續得到大家的幫助。


(注: 配圖都是和Chanel齊名的Schiaparelli大師的設計)

是的,初級階段。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人文環境簡陋粗鄙,全民審美能力在經過兩次大的社會人文環境大破壞(你懂的)之後,全面崩盤。說到「人文」,「審美力", 這就是兩個大詞了,與經濟,歷史息息相關,我想如果稍微去演技一下法國,義大利,日本,甚至美國這幾個時尚/服裝設計大師(曾經)輩出的國家的經濟史和時尚史這兩條時間線,兩者一定是重合/關聯的。

如果把話說得好聽一些,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這樣說:任何行業都是文明的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也就這幾十年,而西方國家的服裝行業嘛...,所以,這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2015年1月,《VOGUE》美國版總編,康泰納仕集團藝術總監 Anna Wintour 史上第二次訪問北京。在看過郭培、Lawrence Xu、Masha Ma、馬可、Uma Wang等幾位本土服裝設計師(其實是「老臘肉」型選手了都)的作品後,哈吧哈吧地等著求贊的中國設計師們被她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In terms of Chinese fashion designers, I don』t see the growth here yet」 /我並沒有看到中國設計師有什麼成長。(說實話,活得久,哈哈哈)

創新力, 是國際設計圈衡量一個設計師品牌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而目前中國服裝設計師的作品,生硬,很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是怪誕的"表現藝術"而非時尚。就算是表現藝術也是沒有美感的(回到第一段提到的「審美力"缺失),和國外的時裝大師的藝術品相差...大概783個馬蘭山吧。

國內服裝教育極其落後的,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也只是給國內一些雜七雜八的服裝公司做設計師,而這樣的設計師其實根本不能算設計師,他們的工作只是把大牌的作品拿來「參考」,「借鑒」。也就是: 國內品牌還停留在傻愣愣的抄襲階段。

最後,摘錄一段話:"很多設計師品牌都習慣用資金困難作為品牌商業化設計的擋箭牌,但資金問題是全球設計師品牌共同面對的問題。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紐約還是出現
了亞歷山大·王、JASON
WU這樣的新生代設計力量,日本也有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設計品牌。而中國要出現能代表本土設計水準的創意作品,就不能拿生存作為品牌商業化的借口,要拿
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和勇氣。」

Anna Wintour 這次中國之行也說:"現在正有一大批中國學生在著名的國際藝術時裝學校求學,變化很快就會到來,勢必會在未來發揮影響。" 上帝保佑,借女魔頭吉言咯....


提供一個角度吧。從國內的各種比賽來看,是的。

個人的感覺就是各種艷俗化,過分追求中國風和裝飾主義。參賽效果圖十分死板,裝神弄鬼,比賽制度僵化。偏偏畫的難看的還都能入選,慢慢的就把學生的審美帶壞了。

個人認為,中國本土服裝設計確實任重道遠。。。全民審美什麼時候上去了,設計行業才能升級啊。。。

=================================================================

我的公眾號:FASHIONLENS設計透鏡

剛剛起步,希望大家支持。我會分享時尚,創意方面的前沿資訊。

http://weixin.qq.com/r/jD_Ti1-ECgJ1rRvo92qe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中國服裝設計師水平是否仍處於初級階段?「標題本身是個不清晰的問題。 」初級階段「是相對於誰的初級階段?是相對於西方嗎?還是相對於中國自己設計師發展的歷史?不過,無論是兩者中的哪個,我的回答都是「當然不是」。 那些回答「是的」,我相信是對中國整體服裝設計師發展的歷程及現狀缺乏總體宏觀認知的人。

如果相對西方設計師的成長歷史,那麼,恰恰相反,中國服裝設計師發展的速度就和中國發展速度一樣,令人驚嘆!

當然,如果要認同我這句話的前提是,你得了解西方設計師的發展歷史。我當然不能長篇大論地把西方設計師成長的歷史在這裡寫一遍。但是我可以簡單地介紹下。眾所周知, 歐美設計師的發展歷史100多年歷史。不過,除了法國的設計師,美國、英國及義大利以及日本的設計師真正開始成為一種主流現象是1980年代後的事情。 這並非說, 1980年代前這些國家沒有設計師,而是這些設計師的光芒都被法國的設計師(及品牌)遮蓋了。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的設計師曾經掙扎了幾十年,只為了打破法國對全球時尚設計的壟斷。這點和今天中國設計師一直想打破歐美設計師的壟斷現象一樣。 所以,我們的設計師只是走在這些國家設計師曾經走過的路途中。

然而,在法國成名的設計師不一定都是法國人。 最早做高級定製的沃斯(Charles Worth)是英國人, 不是法國人,但他卻成名於法國,且成為高級定製的奠基人;巴倫夏加(Balenciaga)本人是西班牙人;老佛爺Karl Largerfeld是德國人,不過一直幫法國品牌干著事,估計很多人也誤以為他是法國人;給Dior打了半輩子工的John Galliano是英國人;為Givenchy打過工的McQueen也是英國人;給LV做過設計的 Marc Jacob是美國人。

所以,我要澄清的第一點是,設計師的水平,其實不僅僅是其個人天賦的問題, 更是其所在的「時尚體系」的體現。

什麼是「時尚體系」?即從整個製造,到設計,到傳播,到銷售通路及最終消費文化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里,涉及了各類供應商(面輔料、加工廠等);到設計師自身的能力(包括技術支持團隊,比如版師之類的);到媒體;協會(諸如時裝周);商場;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等各類角色。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 服裝設計水平是否仍在初級階段,先看下我們所處的整個行業水平處於什麼階段?如果我能用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整個中國服裝行業處於一種非常「多元化」發展的狀態。 什麼是「多元化」?就是低級和高級水平共存的一種現象。

低級水平的設計就是那些以抄襲為生的人、企業、工廠、批發市場。 淘寶與各地批發市場是個好例子。毫無疑問這批人不是非主流,而是主流。 當然,抄襲並非中國特有,但確實在中國很普遍。

不過他們不代表中國設計師的全部。

中國也有高水平的設計師。 哪些國內的設計師在我看來,未來最有可能佔領國際市場?請見我去年給BoF寫的文章:

BoF中國時尚商業簡史 | 哪些成熟中國設計師能夠真正佔領國際市場? - 知乎專欄

同時,中國國內服飾品牌成長得也很快。 事實上,在中高端女裝市場,中國本土品牌業績總體水平好過國外水平。 比如ICICLE, 瑪絲菲爾,歌力思等。其他領域,國內品牌的競爭力其實是不差的。 這些和他們的設計能力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這些品牌設計能力提高主要兩個途徑。一個是與一些歐洲大牌設計師合作。這些大牌設計師主要出設計概念,抓潮流趨勢,由中國本土設計團隊落地本土市場;另外就是近幾年國外留學回來的中國設計師也為本土設計力量的成長帶來很多資源與視野。

當然 ,這不代表中國目前的設計已經可以與歐美抗衡。 以下是我在2017秋冬上海時裝周時的發言整理,主要是關於我認為目前中國設計的問題在哪裡:

「雖然中國設計師湧現,但他們還沒有身份標識」 | 上海時裝周 - 知乎專欄

想比對西方設計師發展歷史的, 可以參考下下文。 雖然是節選,但是也可以提供些比對。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中西設計師發展對比的狀況, 可以在我專欄里搜索。

冷芸會員 | 讀書會分享:《凡爾賽之戰》(節選) - 知乎專欄

即使與中國自身的設計師發展歷史相比,中國今天的設計水平總體上也是有了很大改進。 先普及下常識,很多人認為,中國這幾年才有服裝設計師, 所以藉此機會再補充下歷史知識:

中國服裝設計師歷史| 解放前的上海時尚:鴻翔 - 知乎專欄

中國獨立服裝設計師的前生、今世與未來(上) - 知乎專欄

中國獨立服裝設計師的前生、今世與未來(下) - 知乎專欄

沒有比較,就不知道中國現在的服裝設計在什麼階段。 總之,對於一個話題的探討,都需要擺事實,講道理。 而非根據片面信息去講個人感受。


呵呵,看看紅朝各大所謂發布會走秀是哪些人坐在最前排,膩就懂了


與其說中國的服裝設計水平落後,不如說中國的設計視角落後。換句話說,中國在「藝術」這方面落後太多了,觀察每一個發達國家,它的背後幾乎都是由藝術產生推動,再藉由媒介進行傳播。

中國人太忙了,忙著賺錢,忙著成功,忙著追求幸福;國人還特能演,假裝有錢,假裝成功,假裝看起來特幸福。光是這大樣兒充斥著整個國家,還談什麼藝術與創造?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單說49-79那段兒歷史就夠說上一禮拜,我們自從中明白些什麼,或許大家心知肚明的東西,多說無益。

最後,我表示自己非常的尊敬我國為數不多的、孤獨的堅持者們。也祈願祖國母親日漸明眸~


設計教育太不接地氣了。誤導了一大群對設計有激情有想法的人。我看了很多時裝學院的教材和比賽作品,最讓我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高校教育太關注"意義"這個問題,每一個設計,儘管根本不能穿在身上,非要寫一段意義深刻的解釋,感覺像搞哲學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是服裝設計而不去搞裝置? 另外高等教育似乎太不注重製作工藝了,其實製版工藝很重要,而製版這個都只是在職業高校專門教授。我看一些高校畢業秀版型是有很大問題的。我知道設計師和製版師是兩種職業但設計師真的不能脫離對面料以及版型的認識。

總體來說吧,國內的服裝設計還是在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體系之中,院校走的是"做不好的高級定製"路線 學生出來由於又不熟悉工業生產流程,銜接不上。感覺可惜了。


答案只是針對上面談及到服裝效果圖的問題。

服裝不單單是一個效果圖,服裝設計比賽而不是服裝效果圖繪畫大賽

效果圖畫得起飛,成衣一塌糊塗面料工藝結構壓根沒經過處理那能叫好的設計么?
服裝是個綜合類學科,服裝最重要是本體,而不是那張效果圖。服裝服裝不就是衣服么,不覺得用一張效果圖的好壞評判一件衣服好壞特別愚蠢么,為什麼要變成比繪畫水平不是比實物了呢?效果圖醜陋就是不負責任?我只畫草圖,知道我要做什麼樣的衣服款式工藝面料細節廓形,出來成衣了這也叫不負責任?任你效果圖再好,面料細節工藝全一塌糊塗這也不叫好的服裝設計師,頂多叫插畫師。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是從服裝本身評判一個設計師的設計能力變成從一張紙稿去決定一件衣服的成敗了。學校裡面教育也如此,什麼時候開始不單單停留在效果圖,什麼時候有進步。


我認為最近在巴黎歌劇院舉辦的一場時裝秀,實力證明了中國服裝的進步。

設計師熊英老師,是為央視春晚主持人設計服裝的設計師。

不多說,上圖。

我選取了部分我喜歡的,這個牌子是Heaven Gaia(蓋婭天衣)


山本耀司言自己是個「懶」人,在他的概念中,設計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但在追求精簡美學的同時,山本耀司認為一個具有藝術細胞和底蘊的設計師應該對大家公認的好的東西提出異議,對現實產生疑問,才能成就超越平凡思維的卓越設計。

這段話對中國服裝設計也適用,創新不是堆砌流行的東西,而是隊堆流行反叛,復古不是複製古代的東西,而是古老事物的解構與重塑,類似維多利亞的秘密。


我是一個學生,我就學生觀點說話。

首先,我是一個經過藝考考到服裝學院的學生,滿心歡喜,我喜歡也願意去設計。

學了兩年,也開始不知道學的究竟是什麼?我不明白一個服裝設計師,難道不需要扎紮實實的學會怎麼製版,做衣服么?這些對設計一點用都沒有?

至於手繪效果圖,一幫學了兩年只會抄,連比例都畫不對的人,畫得那不叫服裝手繪效果圖!我也不知道那該叫什麼!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服裝產業落後,應試教育的問題是一方面,說中國沒有設計思想也不對,這只是很多代人累計下來的思維定式,國內也不是短期就能改變這樣的現狀。(此部分為本人經歷,吐槽自己)

也應該是初級階段,希望國內服裝教育,及服裝設計公司 能慢慢改變好。


和環境有關,什麼時候中國人的平均時尚度上去了,中國服裝設計行業才能真正上一個台階


並不是,有很多民族的東西,逐漸的被拋棄了


推薦閱讀:

為何日本韓國都很從容地穿他們的民族衣服而咱們漢族卻不敢穿漢服?
水尚的化妝品好用嗎?
雜誌社一般分哪些部門?
1000元以內 比較好的太陽鏡的牌子有哪些?
白襯衫怎麼穿出飄逸慵懶的感覺?

TAG:時尚 | 設計 | 商業 | 服裝設計 | 服裝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