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是什麼?死亡是什麼?

我接下來提出三個例子。主要是探討一下死亡的問題。 不說技術實現不了。僅討論理論上(從上帝視角),因為實際上我們是為了探討死亡的本質是什麼,才提出這些例子。

第一個情景,假設未來有一種交通工具叫做「時司椅」,人在北京站被瞬間讀取全部的信息,然後瞬間銷毀。時間上完全無間隔地,同時在上海重組出來。

從上帝視角看這個人,完全等同於把他從北京搬運到了上海。

上海站走出來的人會覺得:「時司椅真快速」,下次可能還會坐。

但是,如果你是這個人,你坐一次時司椅,實際上從你的角度看,你的感覺是死了,還是到達目的地?

遞進:如果將你瞬間打亂又接著恢復。對你而言,是死了,還是沒事?

再遞進:將你的全部分子瞬間凍結停止,過了一段時間又恢復,對你而言,是死了,還是沒事?

再遞進:將你全部分子瞬間凍結停止,不考慮地球太陽宇宙壽命等,就是一直停止不再恢復,對你而言,是什麼?

大家都在客觀評價這個人是否死了。但我要的是主觀評價:每個人都有求生欲,從你的求生欲來看,你應不應該坐時司椅?應不應該被凍結?

舉個例子,有人回答說,題主你的女朋友坐了時司椅出來,她的性格記憶情感一切一切都是絕對不變的。。。啊啊啊但是我認為她已經死了啊!出來的只是另一一樣的妹子!

第二個情景。我們的記憶會不斷遺忘過去的事,人的細胞也不斷更新。比如說二十歲的一個人,和四十歲的他,每一個細胞都換過一遍了,沒有一個是原來的(實際上可能…心臟細胞等可能不換…我們假設都漸漸換了吧,假設每天換一些細胞也無妨)。不僅所有細胞都換掉了,而且過去的事情漸漸忘光了(假設)。

這個人不會覺得自己死了吧。但如果,從上帝視角直接把二十歲的他所有細胞換成四十歲的,記憶也直接替換成四十歲的。那對他而言就是,他死了。

這給我們一個啟發:如果一個人在老年時,開始每天用新細胞替換一些自己的老細胞,持續整整20年,替換掉所有細胞。這個人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記憶,性格,身體,大腦都是另一個人了。但因為是漸變,他不會覺得自己死了。

這樣是否意味著永生?

第三個情景,癲癇治療手術中,有一個是將病人的左右腦連接給切斷。

此時,蒙住病人的一隻眼,讓病人的左眼看一個圖形。然後讓他的右手把圖形畫出來,病人無法做到。

此時,病人的左腦和右腦都是獨立的,切除任意一個,另一個仍然覺得自己活著。

假設我們把正常人的左右腦連接切斷。他是什麼感受?感覺自己變成了左腦,還是變成了右腦呢……

以前醫學界認為這樣的人只是感覺左右不協調,自我意識不會一分為二。但是設想下,兩個沒有連接的獨立腦子怎麼可能公用同一個自我意識。就像兩個不同的人有一個自我意識那樣……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來了。什麼是相同,什麼是不同?

A.你的女友被瞬間打散成分子,然後又完全恢復原樣,完全沒變。

B.你的女友每天被替換掉幾個細胞,直到十年後她變成了另一個女人。

從我看來我會選擇B,因為B她不會死。


xie yao @時匯楷

這個問題真的是我非常非常感興趣的問題!最近比較忙 不能展開寫。那就貼Oxford Philosophy Year I在這個topic下的reading list把。

(另,這個topic在analytical philosophy下屬於personal identity的問題。identity在這裡特指quantitative identity (as opposed to qualitative identity),俱有反身性、傳遞性的特點。題主的問題,從最generalised的角度來看,既為怎樣知道這一秒的我就是今早十點在上課的我?這是什麼標準?)

初級reading list見下(有高級的...但是其實初級的很足夠進行深入討論了):

  • J.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Book II, ch. xxvii.

  • B. Williams, "The Self and the Fu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 79, No. 2.
    (Apr.1970), pp. 161-180. Reprinted: Problems of the Self (CUP 1973), Chapter 4,
    pp.46-63; Also in, Raymond Martin and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Blackwell 2003), Chapter 1, pp.75-91.

  • D. Parfit, "Why Our Identity is Not What Matters", D. Parfit Reasons and Persons
    (OUP 1984), Chapter 12, pp.245-280. Reprinted in Raymond Martin and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Blackwell 2003), Chapter 3, pp.115-143.

  • Eric T. Olson. The human animal: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psychology (OUP 1997),
    Chapter 5, pp.94-123.

  • Lewis, D.`Survival and Identity", in Rorty, A. (ed.),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 17-40. (Reprinted in his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 1, and in Martin and Barresi).

  • *Olson, E., 『Personal Ident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Personal Identit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P. Snowdon, "Persons, Animals, and Ourselves", in Christopher Gill (ed.)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OUP 1990), Chapter 4, pp.83-107. Reprinted in Tim Crane and
    Katalin Farkas (eds) Metaphysics: a guide and anthology (OUP 2004), Chapter 43,
    pp.578-596.

(Credit to my first year philosophy tutor, Dr. Lee Walters. The reading list can also be accessed online via his personal website.)


以前在宗教類一個問題下回答過,看到這個問題再補充一些。

說到死亡,先談一下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NDE)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以及處於潛在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倖脫險的人所敘述的死亡威脅時刻的主觀體驗。它和人們臨終心理一樣,是人類走向死亡時的精神活動。 同時瀕死體驗也是人們遇到危險時的一種反應。2013年3月,比利時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在瀕死時觸發的生理機制會讓人的感觸更加敏銳,不僅是對個人經歷中過去事件的想像,對真實事件的情況也同樣如此。大多數的瀕死體驗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徵,但並非所有瀕死體驗都具有每一項特徵,某些瀕死體驗甚至不遵循任何模式。以下是「典型」瀕死體驗所共有的特徵:

1、安詳的感受——這種感覺可能包括平靜、悅納死亡、情緒及身體的舒適。 強烈、極度明亮的光芒——有時這種強烈(但不讓人感到痛苦)的光芒溢滿了整個房間。在另一些案例中,經歷瀕死體驗的人目睹了他們認為代表著天堂或上帝的光芒。

2、靈魂出竅(OBE)的體驗——親歷瀕死體驗的人感到自己從身體抽離出來。他能夠俯瞰到自己的身體,並常常能夠描述醫生忙碌的場面。在某些案例中,他們的靈魂衝出房間,飛向天空,有時甚至是飛向宇宙。

3、進入另一個空間或維度——他可能感到這個空間像天堂,在極個別的案例中,卻像地獄,這取決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和體驗的特性。

4、神靈——在靈魂出竅的過程中,經歷瀕死體驗的人邂逅了「靈光」,或代表著神靈的其他征示。他可能認為這是他已故的愛人、天使、聖人或上帝。

5、隧道——許多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都感覺到自己在一個盡頭泛著白光的隧道里。他們穿過隧道時會遇到神靈。

6、與神靈交流——在瀕死體驗的尾聲,許多人報告了各種與神靈所進行的交流。這種交流常常被描述為一個「宏亮的男聲」告訴他們大限未到,並讓他們回到自己的身體。一些人稱,自己被要求做出抉擇,是走向光芒,還是回到自己現世的肉體中去。其他一些人則感到,有一個也許來自上帝的無聲命令迫使自己回到了肉身。

7、人生回顧——這一特徵又被稱為「全景式的人生回顧」。經歷者以一種倒敘的方式觀看了自己的整個人生。這部分可能非常具體,也可能極為簡短。經歷者還可能感受到來自周遭神靈的某種審判。

8、預知死亡——在死亡來臨之際,人有某種特殊的感應,能預感到自己死亡。在極度恐懼和對生的留戀,讓人有機會出現「假」死狀態,假死過後會有一段記憶流失。同時也會帶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機會。

人們有時將瀕死體驗和靈魂出竅混為一談,但二者之間有著關鍵性的差別。靈魂出竅可能發生在瀕死體驗中,但一些人經歷靈魂出竅時的環境卻與死亡或垂死毫無關係。他們可能仍然保持著神志或心神平靜。靈魂出竅可以自然而然地發生,也可由毒品或冥想誘發。研究發現,在生命垂危時感覺很平靜、看到亮光和有靈魂出竅經歷的人可能他們在以前的每天生活中遭受著失眠的困擾。在經歷了瀕死之前和之後,他們常常在清醒狀態下有快速動眼睡眠期的癥狀。(以上段落摘自百度百科)

一個標準的瀕死經驗是怎樣的?

一個彌留的人聽到醫生宣布他的死訊,他發現自己在身體外面,有時候會飄浮在天花板上。 他在遠處看著自己的身體。他觀看到醫生正在搶救,他想跟醫生說他沒事。

他注意到自己有一個不同的身體。他想和別人說話但他人看不到他也聽不到他。

不久其他的事開開始發生了。他看見了已故親友的靈魂。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如人般的」光體」在他面前出現。這光體讓他看到自己生命的回顧。有些時候他被帶去看未來。在某一個時候他發現已到達一個去留的分叉點,他需要選擇目前或到下一個生命。他必需決定去留的問題。

他感覺很快樂,能感受到愛與寧靜,多數人在這樣的時刻選擇不回去。但他突然發現已回到自己的身體了。

後來他試圖跟別人提起,但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類語言去描述他的經驗。和普通的夢不同,這經驗的詳情迄今還是記憶猶新。而他再也不害怕死亡了。他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人類起源可能來自於不同維度不同空間並且文明高度發達的另一個世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可以看作是一個電腦遊戲。在那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世界,人類心想事成、無欲無求,注意,這裡說的心想事成是從字面理解的。即你想要什麼,在那個世界都可以輕鬆實現。

試想一下那個完美世界的樣子:清晨,我醒來,心裡想著今天早晨吃蘋果吧,於是「啪」一個蘋果就出現在手中。吃完早飯,心裡想著愛的人,於是瞬間就出現在了他/她的房間里,看著落日(如果有的話),喝著小酒,吹著牛逼。

在這裡,沒有飢餓,沒有貧富,沒有煩惱。在那裡生活的人,各個都活的十分安逸。但如此安逸享受的生活,也慢慢變成了一種平淡,缺乏了一點變數。

於是這個世界上的某些人(好吧,我們就稱之為程序員)發明了一個單機版的互聯遊戲,叫做「Welcome to erath」。為何我把它稱之為單機版,因為這個遊戲你自己就是主角,而加上互聯的原因在於這個遊戲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之間是有關聯的。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那個理想世界裡,平時閑著蛋疼的,都願意來這個遊戲里體驗一下生活,我們都是這個遊戲的主角。

這個遊戲的每一步都是設定好的,但充滿了選擇和變數。可以說,我們在這個遊戲里做的每一個選擇,走的每一步,所帶來的影響都是程序設定好的,每個人的行為決定了他在這個遊戲里的走向。而在這個世界裡成為夫妻,父子母子關係的人,必然是那個理想世界中相互關係最好的兩個朋友。

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周易,周公解夢,二十四節氣,原來都是很準的。但這些規則,只適用於遊戲的V1.0版本,可是遊戲先進之處在於,本身還在不停的進化,試想一下,堯舜禹時代的規則,能適用於高度進化的互聯網時代嗎?

對於我們來說,來到這個遊戲里體驗,其實是可以賺積分的。當你多做好事,多幫助別人。等將來回到那個我們所起源的世界時,你在遊戲里所賺得的積分,是回歸時的成就。

我們無力改變生死,但我們應該有信仰,看淡生死,每個人最終回到原點,也就是那個理想世界。在親人朋友離去的時候,知道他們只是先我們一步回到快樂的世界,在我們還存在於這個遊戲的短短几十年,好好的用心的去玩,多幫助別人。

不要因為瑣事沖你的父母發怒,不要因為小事和你朋友爭執。試想一下,當我們回去以後,兩個好朋友坐下來回顧在遊戲里的表現時,看到因為夫妻因為炒菜是先放鹽還是先放醬油鬧紅臉,兩個人羞不羞?:)


你的觀點和我一模一樣。

一直認為普通人不太會去思考這種問題,沒想到還遇到和我觀點一樣的,哈哈,果然茫茫人海中是有知音的啊。

最近在看克里克的《驚人的假說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克里斯托夫 科赫《意識探秘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雖然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準探索這個問題還有些遠,但是還是有嚴肅的科學家在研究這回事兒的。

薛定諤也寫過一本生物方面的書,聽推薦說也很有啟發性,還沒好好看。//

-------------------------

這種東西,目前的研究似乎還沒辦法摸上邊兒。既然是同好,交流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過去一直猜測自我意識是獨一無二的,科幻小說里不是經常有一種傳送機么,在這裡把你打散,在另一處把你在微觀粒子級別重組。我一直感覺這樣出來的其實是另一個自我意識。只不過這個新自我意識和其所擁有的大腦記憶和先前的一模一樣,對外界來說是完全就是同一人,新自我意識也很誠實真切地覺得自己就是原來那個人,但是原來那個人就是死了,自我意識消亡了。這是我的一種猜測。(這個理論就是說新的複雜系統會自發產生自我意識。不然新造出來的載具就是一堆極度精巧的肉而已。我似乎見過有人認為自我意識無非就是大腦純純的電化學反應,自我意識是人們的錯覺。我不會表達一些微妙的東西,只想問他,那這錯覺是給誰體驗的。如果他們能領會我這個問題,那麼他們也可加入我們的隊伍,哈哈哈)

個人猜測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意識是一種目前人類還不所知的物質,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中的份子原子離子粒子等高度有序地排列成的大腦結構,只是意識的一種載具。

或許有另一個世界存放著意識,你如果在消滅一個載具(某個肉身)的時候,這個肉身的自我意識回到了另一個存放自我意識的世界。然後呢,你又在這個世界造出一模一樣的載具(正如你所說的微觀粒子級別的完全複製,並非克隆),那新造的一模一樣的載具,所對應並「召喚」來的是那個世界裡的同一個意識。那麼就是沒死啦,是特定的那同一個嘛。


題主有沒有想過,意識真的是連續的嗎?

最後從椅子上站起來的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新」的。

同樣,寫下問題時的那個你,帶著兒時至今記憶的你,和看到這個回答時的你,是「連續」的么?

說不定死亡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意識不過是記憶不斷堆疊造成的假象呢。


最近在看凱文凱利的失控。細胞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也是更大的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蜂群蟻群才是一個龐大的生命。甚至覆蓋著薄薄一層「生命」的整個地球,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生命,滄海桑田是她的呼吸,地震海嘯是她的脈搏。這些句式人類或許喜歡歸結到比喻吧,而反視我們自己,三五成群時,濟濟一堂時,乃至大眾集會戰場殺敵的時候,我們的思維真的受到我們支配嗎?群體有她自己獨特的思維。看看烏合之眾或許能明白一點人群這個龐大的生命。看看文明的衝突,或許能了解人類這個生命層次下的生命。說了這些然後我再回答題目的問題:我們從未死去,也從未活著。生命通過我們卻不停留。


靈魂基本等同自我意識。

我個人也相信量子和意識的確有關係。但是我的這個「信仰」不是科學判斷。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我會回答說不知道,我只是相信,我沒有理由。

什麼才是真實?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論辯量子意識

2010年,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肉眼可見的量子機械,讓一個極小的半導體「量子鼓」同時處在振動和不振動的疊加態,進一步縮小了量子力學和我們現實感之間的距離。該研究成果獲評《科學》雜誌2010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根據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不會同時具有精確的動量和精確的位置,這一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了人們對微觀事物認識的極限,因為存在觀測者對觀測目標的擾動,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

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喬普拉:您認為是否存在獨立於觀察者的真實事物?

奧爾福德:是的。那種執著地認為桌子上的水壺依賴於你或我的觀察的觀點,我並不認可。

喬普拉:我認為水壺的形狀、顏色、質感依賴於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對這些信息的感知會完全不同。蜜蜂不會體驗到(同樣的)水壺,蝙蝠會體驗到超聲波的回聲,而蜥蜴的眼球能以兩個不同的軸轉動,我很難想像對一隻蜥蜴來說,水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水壺本身就是作為水壺而存在嗎?

奧爾福德:是的。

喬普拉:物質是假象,唯有意識是真實。

這是今年1月29日在曼哈頓菲羅克忒忒斯多學科研究中心舉行的一場題為「真實的性質」辯論會的一個片段。彭羅斯的質疑給這場論辯提供了主題——物理學和數學能完整描述真實嗎?科學家、藝術家和學者們坐在一起探討主觀感知的世界,旨在為科學和人文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架起溝通的橋樑。

意識如何產生?

哈梅羅夫支持的觀點是,知覺和意識產生於大腦中量子糾纏電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波函數的坍塌。比如這種坍塌每秒鐘40次,而有些受過特殊訓練的人達到了每秒80次,感知的速度更快,所感知的世界就會慢下來。

奧爾福德2006年發表於《物理學基礎》上的一篇論文中稱,物理學「只是覆蓋了我們經驗世界的有限方面」。但他質疑「量子意識」的觀點,認為量子糾纏「通常非常脆弱」並且「難以組織」。物理學家認為,即使是對於少量粒子在任意長久期間的糾纏,這也是不大可能的,他說,對於量子微妙性而言,「這些非常脆弱的過程是人類大腦功能的關鍵特徵」,但這「不適用於環境」。他支持對物理學與形而上學之間的聯繫給予嚴格的限制。他說:「意識更可能從其他地方升起,按照更傳統的科學說法,你不需要到達這裡;而按最奇怪、最詭異的現代物理的說法,你不需要到達任何地方。」

而喬普拉作為神秘主義者的一方,表示希望「熟悉科學的限制」。正是奧爾福德強調了那些限制。喬普拉想把奧爾福德的實用主義界限推得更遠。他認為科學以謙虛的方式才能被理解,卻未必是打開「終極真實」之門的鑰匙。

奧爾福德指出,量子力學早正在20世紀就產生了,也可能有一天被丟掉,正像19世紀末提出的以太概念那樣。「如果你太過於依賴當前的科學範式,再過100年,它可能被替代了。你可以用『量子力學』來啟發思路,可以在多個途徑使用它。但我不認為你真的想把它當做基礎性的根本原理。

真實是什麼?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科學探索者正如受了傷的菲羅克忒忒斯。自然世界中,不依賴於主觀觀測的客觀真實是否存在?在當前的物理學和數學範式中探索心理過程與意識,能否完整地詮釋真實?迄今尚未發現的未來的物理或數學是否有這個能力?

當人們把目光轉向認知的主體時,卻發現量子力學這一解釋客觀世界的理論與主觀意識運行如此貼近。量子意識理論認為,經典力學無法完整解釋意識,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如量子糾纏和疊加作用。大腦中存在海量的處於量子糾纏態的電子,意識正是從這些電子的波函數的周期性坍塌中產生。這一假說在解釋大腦功能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解釋意識現象的基礎。

目前有幾種不同的量子意識理論。代表人物有大衛·玻姆、古斯塔夫·波洛伊德、大衛·查爾默斯、羅傑·彭羅斯與斯圖亞特·哈梅羅夫等人。

彭羅斯關於意識和人工智慧的討論,主要是在他的「科普著作」中展開。發端就是著名的《皇帝新腦》(Emperor"s New Mind)一書。他在書中,從數學,邏輯和物理學角度廣泛討論。他的基本的總觀點大致如下:

1. 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是非演算法的,故而無法通過數字電子計算機模擬。

2. 作為人腦活動的意識,其機制不能為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所描述。

第二個命題要比第一個命題更強,所以它是建立在第一個命題成立的基礎上的。

首先對第一個命題,彭羅斯主要運用了他對哥德爾定律(G?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的理解進行論證。他的立足點是人的意識中的一小部分(因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並不以複雜的數學思維為主),但也是最能嚴格論證的部分——數學洞察力——是一種能夠從發現已知命題的哥德爾命題(或者說「(系統)超越命題」)的正確性的能力。用更通俗的解釋來說,就是人能夠理解和意識到一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及其意義,而不只是純粹做公理的推演和符號的組合。而這個「理解」的能力或潛力作為意識的判據是至關重要的。這個能力是邏輯力求一致的圖靈機所不能具備的

彭羅斯所謂的客觀崩現(Objective Reduction),它是引力(時空的微小扭曲)誘導客觀發生的。它不同於其他量子力學解釋:如觀察者解釋(主觀崩現),認為Reduction發生在觀察者(人)去觀察的剎那,聽上去有那麼點意思,因為人也是由粒子構造的,但這導致更詭異和不可收拾的局面;或者多宇宙解釋(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我們總是處在多個可能的宇宙分支中的一個,從而乖巧地繞過了Reduction過程。

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有一個叫斯圖亞特·漢莫洛夫的麻醉學家專註於意識機制的研究。在1970到80年代左右他關注神經元,同時也是很多其他類型細胞所具有的微管(microtubule)結構的研究

彭羅斯和漢莫洛夫認為,這裡可能就是這個「缺陷」,這個Objective Reduction可能發揮作用的地方。而具體發揮的機制,除了很多未知細節外,他們尋找的是量子相干性(quantum coherence),因為它能夠在意識的宏觀活動甚至信息編碼(例如使用角動量)中產生顯著作用,而非相干的狀態是不足以產生有意義的活動和信息編碼的。彭羅斯認為意識發生在OR產生的時候,更確切地說,這個OR需要是多處(可能是在多個神經元的微管中)協同發生這樣的規模,從而這個活動反映出了時空幾何和宇宙的基礎構造中蘊含的這個宇宙內稟的價值和知識,彭羅斯和漢莫洛夫將其設想其為他們所津津樂道的柏拉圖世界(Platonic Values),當然這個需要在基礎物理層面的有力的證明。這也是為什麼整個機制叫協同客觀崩現(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簡稱Orch-OR),這裡題目稱之為「目標還原調諧」,

愛因斯坦不會高興的:量子糾纏不但真的存在,還可能是時空的本源

近一個世紀以來,還沒有人能成功統一量子力學和引力。量子力學主宰著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原子或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多個地點,也可以在順時針旋轉的同時逆時針旋轉。而引力則統治著宏觀的宇宙——從墜地的蘋果到行星、恆星和星系的運動——它遵守愛因斯坦一百年前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幾何化的:粒子在經過大質量物體的時候發生偏轉不是因為它們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為物體旁邊的時間和空間都被扭曲了。

這兩個理論都得到了無數實驗的驗證,但它們所描述的現實卻完全無法共存。從編輯的角度來看,Van Raamsdonk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十分奇怪。他認為,調和矛盾只需要一個概念——「糾纏」:即很多物理學家眼中最能體現量子理論的怪異之處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使得對一個粒子進行的測量可以立刻決定其夥伴粒子的狀態,不論後者在多遠的地方——哪怕是銀河系的另一端。

Van Raamsdonk指出,儘管愛因斯坦反對這個概念,但量子糾纏可能是時空幾何的基礎,因而也有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幾何化引力理論的基礎,這真是莫大的諷刺。「時空」,他說,「只是表現量子系統中物質糾纏方式的一幅幾何圖形」。

物理學家Juan Maldacena在1997年公布的一項發現。 Maldacena的研究促使他開始考慮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宇宙模型之間的聯繫。其中一種和我們所處的宇宙沒什麼不同。雖然它既不膨脹也不縮小,但它有三個維度、充滿了量子化的粒子並遵循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這個反德西特空間(AdS)通常被稱為體宇宙。另一個宇宙模型中同樣也充斥著基本粒子,但它只有兩個維度,裡面也沒有引力。第二個模型通常被稱為邊界,它是一張通過數學定義的膜,這層膜距離體宇宙中的任意一點都無限遠,卻把後者完全包圍,就像是二維的氣球包裹住了三維的空氣。邊界上的粒子遵循某種量子系統的方程,即共形場論(CFT)。

Maldacena發現,邊界和體宇宙是完全對等的。就像是計算機晶元的二維電路能夠編碼電腦遊戲中的三維圖形一樣,應用於邊界的、相對簡單的無引力方程包含的信息和描述的物理原理,都是與應用於體宇宙的複雜方程相同的。

Maldacena所述的對偶性給了物理學家一個完全不需要考慮傳統意義上的引力,就可以探討體宇宙中的量子引力理論的方法:他們只需要觀察邊界上的等效量子態。自從該理論提出以來,太多的科學家爭相探索這個想法,以至於Maldacena的論文變成了物理學中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

Van Raamsdon 研究Maldancena的發現所帶來的一個核心謎題:邊界上的量子場到底是如何在體宇宙中產生引力的呢?其實早就有線索表明這其中的答案就隱藏在幾何學與量子糾纏之間的某種聯繫里。

他最初考慮了空的體宇宙,這對應著邊界上的單量子場。這個場,以及將其各部分維繫在一起的量子關係包含了系統中僅有的糾纏。但現在,Van Raamsdonk想知道,如果邊界上的糾纏消失了,這個體宇宙會變成怎樣呢?

Van Raamsdonk可以建立一個邊界上量子場的糾纏在緩慢而又有條不紊地減弱的模型,同時觀察該模型中體宇宙的反應,他注意到,體宇宙的時空被逐步拉伸並撕裂了(見「時空的量子連接」)。最終,他發現,把糾纏減少為零會把時空打破成不連續的碎塊,就像被拉扯得太長的口香糖。

量子糾纏就像幾何膠水一樣——這是Van Raamsdonk被駁回卻又獲獎的論文的核心觀點,也是一個在物理學家中引起越來越多共鳴的理論。至今沒人能找到確鑿的證據,因此這個理論仍然只能被稱作猜想。但許多互相獨立的理論推導都支持這個猜想。

2013年,Maldancena和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 Susskind發表了一個相關的猜想。 他們提出,如果兩個粒子因為糾纏而聯繫起來,那麼它們實際上是被蟲洞聯結起來的。反之亦然:被物理學家稱為蟲洞的時空結構其實和糾纏是等效的。它們只是同一現實的不同描述方式。

張量網路是凝聚態物理學家追蹤大量亞原子粒子量子態的技術。 。Brian Swingle在2007年使用了這個方法。

他發現大多對計算有用的網路都是從聯繫相鄰的電子對開始的,這些相鄰電子對也比其他電子更容易相互作用。接著,再把越來越多的電子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像族譜一樣的層級結構。但那時,在一節有關量子場的課上,Swingle學習到Maldacena的體-邊界對偶,並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體和邊界的映射展現了一模一樣的樹形網路。

Swingle 2012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計算了其中的原委:他獨立地得出了與Van Raamsdonk類似的結論,也因此為幾何—糾纏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你可以認為空間是通過張量由量子糾纏精確構建而成的,」Swingle說道。他現在在斯坦福大學,並看著張量網路逐漸成為探索幾何—糾纏等效關係的常用工具。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在說,量子糾纏對體宇宙的形成有某種重要作用,」Harlow說,「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瞥見其方式和原因」。

研究人員仍然面臨幾大難題。其中之一就是體—邊界對偶對我們的宇宙並不適用,真正的宇宙既不靜止也沒有邊界;它在不斷膨脹並且看來是無限的。該領域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使用Maldacena對偶的計算的確能告訴他們一些與真實宇宙相關的事實,但具體怎樣把結論從一種宇宙模型推廣到另一個,目前還難以達成共識。

當十年前Susskind注意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能讓反德西特空間中的蟲洞隨時間不斷延長後,他就開始思考計算複雜性。他思索著,這到底對應著邊界中的什麼東西呢?邊界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佛法說,無我,就是世界的本性。【我】是誰,是人類認識史上的的一個飛躍。上古時代,古人認為自己就是某個動物,某個植物。某座山出來的。人意識到有一個【獨立的我】,是非常晚期的事情。人的時間概念,建立起來,那是更晚的事情。有關資料,可讀【金枝】等書。

本沒有我,自然就沒時間。時間,來自我的分別意識。在意識的量子世界,沒有時間。再加入了外部觀察者,自我意思就分別了世界,看到了世界的不同之處,看到了世界的變化,就有了時間概念。時間概念再內化於人的存在狀態,內化於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代代流轉,就有了先驗的時間空間之分別。

【我】的建立,不是單獨的,一定有其他的觀察者。單獨的【我】的時間,準確的講只是自我認識的【意識集合】,是【我之信息的集合】,佛教中談的一剎那一剎那。 但【我】對【自我的意識】還是要有外部的參照物才建立起來。自閉症的患者,就是他的外部參照物沒有變動,患者一直還是處於他【永恆的自我時間內】。自閉症者的時間,不能與外部世界時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自我修正時間。 ?B`?

人的自我意識,完全建立與外部交流的時間之中。自我意識實現以後,【自我意識】就是一種可以存儲的信息集合,可以脫離人的肉體而存在,存儲的信息就脫離了時間。 人的肉體是自我意識的發生源之一, 在小黑屋中 沒了【外部時間】作為參照物,人就不能繼續思維,繼續生存,人的意識就會奔潰。人就不能認知【我是誰】。 在小黑屋中 的人,不能脫離【外部時間】。

時間與空間,只是有自我意識的人,假定的一個物理量。時間就如同電影的圖像,在電腦硬碟上就是一幀一幀的信息集合,如果以人腦能接受的速度,把一幀一幀的信息集合連續的有序的放出,就形成了人可以理解的電影世界。我們的世界的形成,也和電影類似。 人在夢境里就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在夢裡人可以感知的是,莫名其妙的就出現了a圖像、b圖像、c圖像,圖像的只是在無序的顯現,也就是說沒有時間量的顯現。 在夢裡人可以到處遊動,一下在這裡,一下在哪裡,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來回穿越,不同地方的顯現的圖像我們好像在孩童時見過,有的在老年才有。在夢境里,沒空間量的顯現。 人在夢境里,人的意識是處在沒有與他人交往,人的狀態沒有被他人觀察的狀態,也就沒有時間空間。 在監獄,有一種嚴酷的刑法,就是把人關進聽不到任何聲音,沒有任何人接近的,沒有光線的小黑屋。人在小黑屋,就沒有的時間感覺,空間感覺,人的意識就完全崩潰了。任何人在這個條件下都會屈服。 人的意識,就是處於量子狀態。在沒有與外部條件交流,沒有信息溝通的條件下,單獨的意識是不存在的。人所表達的意識,是在被別人觀察的條件下,才有了時間空間概念。 對於東方社會的修行人,他們就追求一種四禪八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人的意識才能有最自由的狀態,與宇宙世界存在進行溝通,這才有龍樹菩薩在見彌勒菩薩的故事,從時間本質的角度在解答這個故事,他也許就是真的啦。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 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我信佛教的輪迴理論,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生活歷程,才感悟出來,輪迴理論不虛。我現在的思想只是相信,思考確實可以改變自己的阿賴耶識,在來世會有對【我】的改變。 阿賴耶識。輪迴,種子,業力只是說人大腦的信息,在另一個維度空間被備份了。新的肉體誕生同時,人大腦的信息又漸漸地轉移到新的肉體上面,信息有了新載體。

結論 靈魂是有的。人的自我意識,時間概念,人體構造,現代物理理論,【存在論】哲學,已做了證明,

?????????????????????????????????????????????????????

本沒有我,自然就沒時間。時間,來自我的分別意識。在意識的量子世界,沒有時間。再加入了外部觀察者,自我意思就分別了世界,看到了世界的不同之處,看到了世界的變化,就有了時間概念。時間概念再內化於人的存在狀態,內化於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代代流轉,就有了先驗的時間空間之分別。

佛法說,無我,就是世界的本性。【我】是誰,是人類認識史上的的一個飛躍。上古時代,古人認為自己就是某個動物,某個植物。某座山出來的。人意識到有一個【獨立的我】,是非常晚期的事情。人的時間概念,建立起來,那是更晚的事情。有關資料,可讀【金枝】等書。

只有〞我〝在的世界, 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我】自我意識的建立,一定是一個【我】與【他者】分離的過程,與【他者】意識上分別的過程。【他者】,我在一個話題中有討論。用漢語【他者】一詞取代漢語【神】一詞,表達人類起源目標,可與全球種族與思想學派,取得最大的一致認同嗎? - 哲學 - 知乎 【我】的建立,不是單獨的,一定有其他的觀察者。單獨的【我】的時間,準確的講只是自我認識的【意識集合】,是【我之信息的集合】,佛教中談的一剎那一剎那。 但【我】對【自我的意識】還是要有外部的參照物才建立起來。自閉症的患者,就是他的外部參照物沒有變動,患者一直還是處於他【永恆的自我時間內】。自閉症者的時間,不能與外部世界時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自我修正時間。

人的自我意識,完全建立與外部交流的時間之中。自我意識實現以後,【自我意識】就是一種可以存儲的信息集合,可以脫離人的肉體而存在,存儲的信息就脫離了時間。 人的肉體是自我意識的發生源之一, 在小黑屋中 沒了【外部時間】作為參照物,人就不能繼續思維,繼續生存,人的意識就會奔潰。人就不能認知【我是誰】。 在小黑屋中 的人,不能脫離【外部時間】。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 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我信佛教的輪迴理論,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生活歷程,才感悟出來,輪迴理論不虛。我現在的思想只是相信,思考確實可以改變自己的阿賴耶識,在來世會有對【我】的改變。 阿賴耶識。輪迴,種子,業力只是說人大腦的信息,在另一個維度空間被備份了。新的肉體誕生同時,人大腦的信息又漸漸地轉移到新的肉體上面,信息有了新載體。

A==}


人的肉體(包括腦神經,腦物質)只是形象,靈魂和精神境界才是實體,以上問題意義不大,因為以上所有情況對靈體無任何影響。


情景一,如果易地或恢復後一個人的特質未變,就不算死過。假設你愛著一個姑娘,她的身體在北京站被瞬間滅失或速凍,在上海站被完整重現,而她的人格特質並無一絲變化,你會認為過去的她已死去,現為另外一個她嗎?

情景二,如果有重大人格變化的話,人格評判上可以算「死」,否則不算。生理、身體、皮囊只是工具、手段,為生命的人格、意識服務。

情景三答不上來。


正好讀到這方面的東西,試為答之

根據我對題主問題的理解,這個問題基本上(除了左右腦的那個)和特修斯之船的思想實驗很像。特修斯就是傳說中雅典的創建者,半神級人物。特修斯之船是普魯塔克首先提出的,具體就是說特修斯乘坐的船,常年海上漂泊,總有磕磕碰碰,所以工匠們就需要把爛掉的木頭鋸下來,換上新的木頭。久而久之,到了某個時間,整個船上的零件全部更換了一遍,那問題自然就是,這艘船是否還是原先的特修斯之船?更複雜一點的問題,則是,假設換下來的零件其實並不是完全不能用,人們又拿它們重新打造了一艘船,那哪一艘才是特修斯之船?更複雜一點的,假設換下來的零件完全是好的,我們重新打造的船可以和原來的特修斯之船一模一樣,那到底哪一艘才是特修斯之船?

如果抽象的來說,這個問題想問的就是,一個物體把所有的組成部分都替換掉,那這個物體還是同一個的物體嗎?

直覺告訴我們是的,我下面的回答是用來解釋這個直覺的。至於它「到底」是不是,見仁見智了,它也已經超出我膚淺的學識了..答主見諒

要解釋為什麼我們總感覺它「和原來是一樣的」,關鍵在於理清「組成」的概念。Mark Moyer和Lynne Baker這兩個哲學家把「組成」(constitution)大概解釋成realization(使成真?使實現?我也不知道對應的中文翻譯是什麼,但沒事,下面有解釋),大意就是說給定很多微觀物理上的實體、他們的分布排列、以及周圍環境的因素(最後兩個因素構成所謂的"relational context" 過會兒會詳細解釋),他們就會是這艘船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只要有了這些微觀上的東西(充分條件),那我們肯定就會有這樣的一艘船(必要條件)。反過來講,也就是說,有了這樣一艘船,我們並不能因此推導出只有一個包含前述的特定因素的集合使之為這樣的一艘船。換句話講,設這艘船為x,而前面那些特定的因素的集合為y,那x~y (x以及非y)是可能的。

那這個說明了什麼呢?也就是說,當我們人呼吸,交換了氣體分子,雖然人體內存在的分子有了變化,但我們的人還是同樣的一個人。這是因為不同的氣體分子是可以同時realize同一個人的。

更廣義的來講,這個理論是形而上學中很著名的multiple realizability thesis, 本來是用來攻擊還原論(reductionism)的。還原論大概來講,就是說更高級/宏觀上的現象,是可以歸結到更基本/微觀上的現象的。比如說,心理學上的現象,比如自我意識,比如痛感,比如對色彩的感知,是可以歸結到神經科學,進一步可以歸結到生物學,到化學,最後到物理學。比較強的還原論者會說,心理學上的現象和物理學是「等價」(identical)的。一般的還原論者通常也會說基本的科學,如物理,可以給宏觀的科學,比如心理學乃至社會學,提供一個完整的解釋,而且這個解釋是唯一的。

Multiple realizability thesis就是對這一學說的挑戰。最早由Hilary Putnam和Jerry Fodor提出,他們用了「痛感」這個例子。他們論證說,同樣的痛感,在人腦中可能是由人的神經元導致的,在章魚的腦子中可以是由章魚的神經元導致的,在火星人(假設他們存在的話)的腦中是由神經元導致的,以此類推。所以,心理學上的現象,比如痛感,是沒有一個單獨的神經學上的解釋的。

如果感覺這個論證太天馬行空(當然好多形而上學都是這樣的),那在同一個人身上,還是可以實現對同一個痛感的multiple realization的。Derk Pereboom(壯哉我大康村哲學系!)就給出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我現在感到了一種痛,叫P1,然後假設這時我的腦子有一部分瓦特了,而且那一部分恰好是能讓我感到痛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由於我生活在2050年,強大的科技可以幫我換腦子,把那部分替換成一個人工合成的,很精細的腦組織。換上去了以後,我完全有可能又可以重新感受到P1了。要注意的是,這個換上去的腦子不一定要和被換掉的我的生物腦在微觀結構上完全等同。因此這就說民,multiple realizability在同一個個體上也是可以實現的。

所以即使物理主義(physicalism,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實/現象都可以用物理事實來解釋)為真,那它也是不可還原的。所以科學的法則應該像一個個同心圓一樣排列,最裡面可能是物理,外圈是化學,再外圈是生物,等等等等,而每個圓與圓之間的界限不可消弭,科學不是像還原論者認為的那樣,可以塌縮成一個巨大的單一的圓。

所以回到題主提的問題。我覺得我們總有這樣的感覺,感覺20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不一樣,正是因為我們有種的假設,即每一個實體只能被還原到一個最根本的微觀物理的集合。而如果Multiple realizability thesis為真,那這個假設就是錯誤的。所以即使微觀上,我們可能和20年前的自己不一樣,但其實我還是我,我還是同一個人。

最後再提一下我自己說的那個問題:如果用特修斯船換下來的材料重新造了一艘船,那哪艘船才是特修斯之船?畢竟我剛才說了multiple realizability thesis似乎可以用來說明這兩艘都是「同一艘船」。但要注意的是,「同一艘船」有兩種解讀,一種是說,兩艘船是等價的;一種是說,兩艘船是同一艘船。前者是兩個實體之間的關係,後者則不是。我們可以考慮Ted Sider(壯哉我大康村哲學系!),即我們需要考慮四維上的等價,也就是把時間因素也考慮在內。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時間之箭,然後把它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就是給定時間t的三維空間,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對於兩個不同的t的時間切片,對於一開始的那艘特修斯之船我們是可以找到等價關係的,即它既出現在時間t1,又出現在時間t2, 而且是相等的。但對於換下來的材料造的那艘船則沒有這樣一種對應關係,所以它和「特修斯之船」不等價,所以不是一艘船。

最後再簡單說明一下前文小括弧里的"relational context"。

什麼算是relational context? 舉個例子,比如說,廣場上飄揚的國旗,可以說是由一群色素(紅和黃)和一大群纖維以某種特定的方式排列起來的,但這個可以解釋它為什麼就飄揚在旗杆上嗎?再舉個例子,比如說,還是Hilary Putnam,提出的那個孿生地球(twin earth)的思想實驗。這個實驗是說,在地球上,水是由H20組成的。現在假設有一個孿生地球,它和我們這個地球幾乎完全一樣,除了一個東西,就是在那兒,水是由XYZ元素組成的。Putnam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在孿生星球上的克隆/複製品說「我想喝水」,和你說的「我想喝水」,其實表達的是兩個想法(thoughts),因為「水」的概念對你倆來說是不一樣。這種外界的因素,比如國旗飄揚在旗杆上是因為某個特定的外部原因(比如學校規定白天要升旗或者我們的想法都是由外界決定/影響的),就包含在relational context裡面。

最後想troll一下...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天地之間不若白駒過隙邪?其忽然而已矣!


Z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命題--自殺(死亡)。我的理解是哲學始終要關注個人的終極關懷。

討論永生的問題,其實說到底還是孱弱的人對死亡恐懼而產生的意淫。眾神懲罰西西弗斯,不是殺死,而是無休止地推一個必然滾下來的石頭,這是最荒謬的活著,最大的懲罰,就像我們人類。

有時候西方的倫理確實太過沉重,我們若非西哲的研究者,很難突破其中桎梏。

其實東方的思維對死亡有更出世的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我更偏向這樣的回答,生命的積累如此薄弱,不敢妄議生死。


對於你第一個時司椅的問題,我認為這個被傳送的人是死了。

從你的描述來看,瞬間傳送他的方法是:複製他的所有組成身體的分子,然後以同樣的序列在上海重組,再把北京的這個人銷毀。

不妨把銷毀這一步省略,把北京的本人叫做A,上海的複製人叫做B,這種科技的作用即是生成B使得分子和其組成順序上 B=A. 可以看作是即時生成克隆人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A和B不共享意識,A的意識自然還是在他身上,B和他從意識層面上比較是另外一個人。這個時候加入銷毀A這個步驟,A死亡,B存活。如果A是「我」的話,「我」就死了。

諾蘭有一部電影《致命魔術》,講的就是這個問題。而且非常好看,推薦樓主去參考!

回頭看複製一個人,我覺得有三個層次上的問題:

1. 複製人B是否與A有完全相同的分子和其排列順序?

滿足了這個要求,我們才能從外觀上判斷B=A. 我也相信這對於目前的科技來說挑戰難度是最小的。

2. 擁有了完全相同的大腦構造後,複製人B是否會自動獲得A的記憶?

腦科學角度目前似乎還沒有全面的對於記憶的解釋,A的記憶是由什麼決定的目前沒有答案。如果B沒有A的記憶,他不過就是一個失憶的、和A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3. 即便擁有了A的記憶,B是否與A擁有同樣的思想或者靈魂?

同樣的思想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對於同樣一件事情,B和A會對其發出同樣的評論;面對同樣的選擇,B和A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如果對於這個時司椅的問題的回答是,B就是A這個人的話,必須滿足上面三個問題的要求才可以。而如果有一項不滿足,那麼B就不是A,也即是說A便死了。可是如何複製一個人的思想或者說靈魂呢?我認為思想即使和肉體有聯繫的話,也僅僅與大腦有聯繫,但這種聯繫是如何實現的,不知道。

對於死亡的定義,我覺得當一個人的思想或者說靈魂消散的時候,他就死了。情景式類比是,如果一個病入膏肓但是大腦仍然很健康的老人,把他的大腦移植到一個健康的(不含大腦的)身體,我覺得說他仍然活著是沒有問題的。


什麼是死亡?

在女人的子宮

和大地的子宮間

運行的班車。

《在意義叢林旅行的嚮導》節選


在一些其他的地方看到過類似的問題,也曾經和小夥伴討論過。稍微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

情景#1

關於打亂後重組。事物的狀態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是它的結構(包括其構成和排列),另一方面是它的狀態(運動狀態和其所受到的外界影響)。以人為例,簡單一點想,可以把它分成大量的分子。然後如果我們用某種方法在一瞬間記錄下每一個分子的狀態,包括是什麼分子,在哪個位置,和在那個瞬間的運動狀態(知道了這3點後,每一個分子在這一瞬間受到其他分子的影響就會被確定下來)。然後我們用另外一種方法用相同的分子放到相應的位置,並給予相同的初始狀態。那麼我們就相當於複製了那個人。我們把複製前的叫A軍,另一個稱作B軍吧。A軍和B軍不單只是長的一模一樣,其性格,記憶,審美,和邏輯思維都會一模一樣。然後這就有了一些有趣的邏輯問題了。

回到提問者的問題,如果我們把A軍給打亂(分解成分子)。問題中說道,對於上帝來說A軍只是變了一個地點。這個我不贊同。首先不存在著一個會觀察著這世界的上帝(本人的世界觀:不要給上帝賦予情緒,邏輯,和物質。上帝是一種法則)。如果你是想用「上帝」來代表一個人類以外的「局外人」(不是人類,也沒有生命這個概念,萬物都只是一堆「石頭」),那也不對。對於那個「局外人」來說,A軍依然存在,或者說組成A軍的那堆分子還在,只是排列順序和彼此之間的位置改變了。B軍同樣如此,只是從之前雜亂無章的排列(對於人的邏輯思維來說是雜亂無章)的一堆分子,擺列成了一個人的排列。

對於,A軍來說,你的看法是對的。(回到作為人自身的角度)當他被毀滅之後,由於B軍繼承了他的所有記憶和邏輯思維。B軍的大腦,不會得知自己是新形成的B軍(在沒有其他人告訴他的情況下),而是認為自己只是還是原來的A軍,只是location變了。

對於第三個例子 但是,如果你是這個人,你坐一次時司椅,實際上從你的角度看,你的感覺是死了,還是到達目的地?」。我不是特別懂這句話的意思,我推測提問者是想說:如果存在第三個人C軍(當然也可以是一群人),當他看到A軍和B軍的故事,C軍會怎麼想?其實C軍會怎麼想是C軍的問題,其思考過程和結果得看C軍的世界觀和邏輯思維。舉個例子,有些C軍會覺得不知道要怎麼判斷;有些C軍會覺得A軍死了;有些C軍會覺得B軍就是A軍;有些C軍的判斷會和上文中的」局外人「的看法一樣。可是不管C軍對此覺得很矛盾也或者是得出了他認為的判斷結果,這個對於宇宙的存在來說都不會產生漏洞。就像,你教了一台電腦一個演算法,但是這個演算法基本上不可能會是萬能的,所以會發生這台計算機無法處理數據的時候。人也一樣,在漫長的進化中,大自然慢慢地教會了人類自身的邏輯判斷方式,所以人類的邏輯判斷與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存在著一定的不相似

第一個遞進:「遞進:如果將你瞬間打亂又接著恢復。對你而言,是死了,還是沒事?」與上面相似。

第二個遞進:「再遞進:將你的全部分子瞬間凍結停止,過了一段時間又恢復,對你而言,是死了,還是沒事?」這個問題取決於你對生死的具體定義,因為「生」或者「死」這是一個十分人為的一種表述事物狀態的詞。我們日常生活中對生死的定義並不精確,確實也沒必要,日常生活中我們談論到的生死差別很大,所以並不需要一條精確劃分線。如果你對「生」的定義是對外界因數給予比較common的人為反應,那麼你被凍結的時候為死,回復的時候為生。

場景#2

問題大約就是:構成你的身體(也可是是其它物品)的部分小塊不斷地更新,那麼當你全部的構成都換了一遍之後,那麼你還是你嗎(或者還是原來的那個物品嗎)?

這個問題不複雜,同樣可以用「定義」這個思路去想。關於「你」這個詞的定義,我覺得在這個瞬間的「你」是包括這個瞬間構成你的所有粒子和其狀態(個人覺得得包含其狀態,當然你也可以單指粒子自身存在與否)。而不用等到20年後等你全部細胞全部都換了一次才構成一個新的你,在下一個最小的時間單位之後,你就已經不再是上一個瞬間的「你」了,因為組成上一個瞬間的「你」的粒子和其狀態必定有所改變。所以說這個「你」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的。你也可以這樣想,把時間也當成一個維度,當你需要給予一個絕對的(沒有歧義的)定義,只能是固定在某個絕對位置(包括時間)給予定義。

情景#3

這個倒是第一次聽到,但是感覺前面兩個情景會更有趣一點。

你問到左右腦被分開是什麼感覺。我只能說,呵呵,沒試過。

謝謝閱讀


所謂的「我」這個概念根本不存在,放下了「我」,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


題主您好,推薦您閱讀謝利·卡根教授的《死亡》,已經有中譯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4年。這本書是根據同名哈佛大學公開課整理而成。您所提的問題在本書都有詳細而生動的分析。


假設我們可以讓時間暫停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間里,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和你分別在兩個同樣的房間中的同一位置,時間停止暫停,你會發現你和複製的你動作,說話是完全一樣的,包括想法,雖然有兩個你,但也只有一個你。兩個房間相鄰,他的房間在你左邊,同一個朝向的門,你們會同時走出去,你往左看,他也往左看,你看到了他,他什麼也沒看到,這一瞬間你們分成了兩個人。能讓兩個你一樣的原因是環境一樣,同一個開始的時間。不一樣的環境將變成兩個人,同一環境不一樣的時間將會是過去和未來的同一個人。女友瞬間被打散還原,瞬間在小也有時間差,在這瞬間周圍環境,和時間都不同了,假設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地球,其中一個地球上的女友瞬間被打散還原,另一個沒有變化,這兩個同樣地球會在還原的那一瞬間朝兩個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給我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如果時間可以停止,我願意被複制的我代替。時間暫停一切都是物質,時間是流動的,或者流動是靠人察覺不到微間隙相連接的片段。死亡是什麼或者我們分分鐘在重生,只是最後一次,永遠死去。


謝邀!

很喜歡回答這樣大開腦洞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大家互相交流看法真的挺有意思!

下面請小明出場,畢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一個是今年30歲的小明,一個是20年前10歲的小明,小明是如何一點點走過中間這20年的呢?

首先他要呼吸空氣,空氣中的氧氣被吸進肺部,經過血液交換,呼出二氧化碳,有時候還放倆屁。然後他要攝入水分,喝水喝雞湯吃食物都會攝入水分,排尿排便出汗流鼻涕等再把部分水分排出來。

然後他還要一天三餐吃各種食物,攝入無機鹽糖分蛋白質核酸等,大便排出殘渣,小明還會經常剪指甲剪頭髮出個頭皮屑打個飛機什麼的排出其他物質。

就這樣,我們的小明快樂的成長到30歲了,那他的肉體的細胞乃至分子還是10歲時候的么?恐怕已經被全部置換掉了吧,那麼小明是誰?我也迷糊了,算了!這樣真讓我頭疼!管他小明是誰誰是小明!

把格局放大試試看,既然10歲的小明加環境變成了30歲的小明,那就可以說30歲的小明其實是小明這個肉體加生活的環境,環境也在運動並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所以30歲的小明其實是小明這個肉體加宇宙萬物,同理10歲的小明也是肉體加宇宙萬物,同理小芳小麗李雷韓梅梅都是肉體加整個宇宙,好吧!聽到這裡會有一個很明顯的結論,我們本是一體,與萬物一體,沒有你我他之分。好了,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待會李雷打小明一巴掌,小明肯定會狠狠的回擊李雷,因為小明覺得「你憑什麼打我?!」,所以心中並沒有真正悟道萬物一體,只是頭腦懂而已。看看人家佛陀:「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節選自《金剛經》)這就是真相!


楞嚴經已經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問題。


樓主說的很有意思,很喜歡,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也做過類似的假設,我所有理論都是基於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上。

從哲學和科學上,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東西,假設有完全相同的東西。

我們設計兩個完全相同的房間a和b,把我的女朋友通過複製的方法(複製即完全相同)製造兩個女朋友a和b(a為原體),實驗開始前實驗體為假死狀態,將她們放在對應房間的相同位置,狀態完全相同,同時復甦。

這裡開始補足問題

唯物主義上看,兩人是完全相同,相同的物質結構,所以也應該有相同的記憶,相同情感,相同的應急反應。(我不知道兩個人會不會因為完全相同,而產生我們尚不知道的意識鏈接,但她們一定是一樣的,要有也是都有)

那麼對你們的問題是:ab是不是同一個人?

我強調了許多相同,相信大多數人會覺得是,但事實上她們不是,就像兩台剛出廠的電視機(當然電視機也不可能有實驗這樣假設的完全相同)

不要想像她們走出實驗室會如何的不堪設想,因為不可能設計兩個完全相同的世界也沒有兩個我,讓她們走出來後接受的信息完全一樣。

比如她們從實驗室走了出來,b離我很近找到了我,我們去開了房,然後a打電話給我聽見女人的聲音,她們的記憶就變化了意識也變化了,可能變得陰暗心理變態,她們就不同了。如果她們是同一個人她們就不會產生變化分歧。如果我們加一個實驗,將a殺死,可以想像,a會產生恐懼和死亡感受,而b不會。主觀上看,a知道自己要死了,a也經歷了死亡,而b沒有。

所以她們不是一個人,卻有著完全一樣。

那個坐時司椅也是用類似複製的方法,從客觀上講,除了a自己知道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還是有一個人女朋友她依然愛我,我們任然有我們的回憶。

總結一下,完全相同的實驗本來就不可能。時司椅的假設,只是對沒參與的客體來說是有意義的,因為世界本來就是認識的,你認為她是你女朋友她就是,你認為不是她就不是。


我覺得三可以再遞進一下 把你的左腦與另一個人的右腦連接起來 把你的右腦與另一個人的左腦連接起來 最後你到底是你 還是他

再遞進: 把你的左腦切下來一小塊 把愛因斯坦的一小塊左腦嫁接上去 最後你就成了愛因斯坦了 還是愛因斯坦成了你

結論: 純屬扯淡,少年你早點洗洗睡吧


推薦閱讀: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
我很害怕死亡,害怕死亡後自己意識永遠的消失!?
怎麼減輕因為家人死亡帶來的痛苦?
死亡是空還是無?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世,孫子輩都是什麼感覺?

TAG:思考 | 哲學 | 人生 | 死亡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