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大學,McGill和UBC之類加拿大頂尖學校水平跟清華北大比怎麼樣?

ut,McGill和ubc相比於清華北大好進得多,但是在排名方面遠遠領先於清華北大。如果同時被ut和清華錄取,會選擇哪一所?


清華本,UBC交換過半年。這個問題很難全面地回答,畢竟「學校水平」包括了太多東西,就簡單說說我感受到的,主要談的是學校層面加拿大優於清華的一些地方。以下的內容都是「總體來說」,專業局限於我自己的專業,不用用特例反駁。

清華: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我在UBC選的社會心理學一節都沒去上過,考試之前看看書一樣拿A。而且考試基本都是選擇題啊!水到狂笑。在清華和UBC都遇到過豬隊友,但是平均能力還是清華強一些。不用比眼界什麼的,清華某些農村孩子沒眼界,那加拿大某些每天包包party的網紅就有眼界了?不要說是少數啊,我就待了半年都見過一大堆。UBC local里還有一堆長這麼大都沒出過溫哥華的呢。說到底別人的眼界又關你什麼事啊。

學費:我清學費確實是良心價,幾千塊錢隨便上課。UBC的學費據說國際生是幾百刀一個學分吧?每年還在漲。當時我退一門課,UBC的朋友很驚訝地說那門課的學費不會退的啊,我說交換生不用交學費,她衝上來就要打我。當然錢和資源的問題是貫穿下面整個比較的重心了。

UBC:

師資和教學質量。尤其是某些清華不佔優勢的邊緣學科。我在UBC心理系的老師是真的會出現在教科書上的人物(雖然其中某位講課也是稀爛)。有的老師雖然不是大牛,聽課體驗還是很不錯的,真的能學到東西,在清華我感覺大部分課都是靠自學+背書了。

實驗室資源。的確現在清華本科生做科研的有很多,但大多數還是大家自己慢慢意識到對學術的興趣然後自己去和老師爭取,來自學校方面的支持和鼓勵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我去UBC之前套過一個教授,進了那邊的實驗室,他們那長期有本科生來聽組會,參與研究項目,老闆會發郵件給所有的碩士博士鼓勵大家帶本科生,學校會組織讓低年級學生參觀各個實驗室項目找到自己的興趣。而!且!還!有!錢!啊!我tm一個交換生都給了我RA的工資,沒有社保不能拿錢還通過報銷把錢給我了,簡直大叫一聲爸爸。

職業資源。UBC的學生幾乎都會做co-op也就是帶薪實習,學校會組織面試申請,也會同意你休學半年甚至一年去實習。我某節課的豬隊友上課完全不幹活,但已經做了六份co-op,還是一樣拿微軟的面試。相比之下清華職業發展中心做過啥嗎?全靠自己找,休學實習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大家只能苦逼兮兮擠出上課的時間去實習。這種幫助也體現在平時的教學上,某節CS的最後一節課教授請了溫哥華地區很多互聯網的大牛來給我們講工作的感受和面試準備,很多同學當場一個箭步就去套磁了。

自由發展。我覺得這個是我在UBC感受最深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吧,也是清華北大遠遠比不上國外的一點,就是尊重和支持學生的自由發展。UBC修雙學位或者轉專業的人非常多,而且不限制你修雙轉專業的時間,清華雙學位可選專業不多(雖然近年開了不少),轉一些熱門專業也很難(還是資源問題),而且在時間點上錯過了大二就很麻煩了。UBC很多人會花上五年甚至六年的時間畢業,有的是實習,有的做研究,有的轉專業多讀一年,所以作為學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當然也要花更多的錢),而在國內大家都還是急吼吼地想趕快畢業,延畢通常跟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掛鉤。如果這只是國內整體風氣原因,那糾結至極的培養方案和修不到13學分試讀的種種sb要求就真的是學校的鍋了。

其他的很多和資源相關的問題就不說了,說白了還是國內大學狼多肉少僧多粥少,錢和資源上的問題不指望一日能改進,但是假如給清華北大以同樣的錢,有多少會用來為學生謀福利呢?我很悲觀地懷疑這一點。很多時候不是資源不夠,而是學校的價值觀和態度是根本沒有把學生放在心上。就好像談戀愛,對面的土豪UBC有500塊,給了200給學生,你清窮只有5塊,可你tm1塊錢也不給我啊!

一流的學生,二流的老師,三流的管理。這麼多年了清北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優良傳統。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清華不再沉迷於刷排名而是真的為學生著想多提供一些資源不要就知道禁電動車。

其實爭論學生的質量沒有太多意義,畢竟每一個單獨個體都不同,畢業了大家看的還是你自身而不是你的學校。我個人認為評價一個大學質量很重要的一點是能給學生提供多少機會和平台讓他們發展得更好,而不是僅僅把一群優秀的人聚集到一起讓人自力更生。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UT和清華同時給我offer,我還是會選擇清華。

因為


這個話題應該我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答主清華本,在UBC交換過半年,後在美國某top大學讀一年master, 現在美工作。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寬泛,我的總體答案是:無法比較。

順著一些熱門答案往下講,從生源角度,清華的確彙集了全中國最聰明努力的一群人,我在清華時常受到智力和努力程度的碾壓;舉個例子,當時交換時,在某門核心課上,清北的交換生拿到滿分,而這些課程的均分在沒有curve down的情況下平均分不到八十。但是,能感受到,UBC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同學,只不過在比例上略低於清北。

但是為什麼我會堅持無法比較呢?智商,刻苦,gpa並不是衡量一所大學學生質量的唯一標準。對一個人的評價是多維度的,智商,學習能力,情商,社會性,品質,價值觀,不一而足。同樣,對一所大學的學生群體亦適用。從某些角度來講,清華學生總體更優秀,但是從別的角度,比如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來講,我遇到的UBC學生可能更勝一籌。

-------------------------2.27.補充,講點廢話-------------------------------------------

謝謝大家贊同,其實當初只是隨手一回答。現在再想回來填坑,仔細想想,樓主的問題實在是問的太寬泛,沒有提出自己的需求。兩所大學的水平比較,是一個向來吵來吵去也無解的問題。你說是應該比較學生畢業後總體優秀程度吧,我說是覺得應該比較增量,即四年大學改變了你什麼;你說是比較未來十年的影響吧,我說是比較未來三十年;你說是比較個體吧,我說是比較總體;你說是比較薪資或社會地位等可量化的功利性的指標吧,我說是比較人生的幸福度。

所以,這裡的每一個回答都有道理,因為都是答主自己價值體系的折射,主要是看你需要的是什麼。阿彌陀佛!


多大人了還為這事撕逼。早說了大學就兩件事,一,去哪裡發展就去哪讀大學,二,難申請的大學和好大學是兩回事,整天YY關公和秦瓊誰牛逼累不累


認真答題。國內普高高考班,本科ubc商學院。看到題主把ubc跟清北比還是偷樂了一下。雖然不是很了解清北,但是高中校友裡面有去清北的,然後在ubc也聽說過商業案例比賽,是有清華本科的隊伍來參加,所以可以說兩句關於ubc「學校水平」的事情。不對清北作評價,因為我不了解,而懂清北的人一眼就能根據我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斷。我的理解是學校水平分成:硬體水平,教學質量,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學術發展的資源,學校為學生提供的職業發展的資源,課外活動的資源,學校的管理。

1. 硬體水平。國外的學校普遍學費高(就算對於本地生也很高,很多本地生付不起學費,都要打零工和申請學生貸款),也有各種校友、政府、社會人士的捐助,總體來說資金比中國的大學充沛,可以投入一些學校的設施建設,也可以請到學界有建樹的教授。這點是大家的共識,應該沒什麼異議吧。

2. 教學質量。這裡指「教授授課質量」和「課程設置能否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我目前大三,從前兩年的經驗來看,我認為ubc的教學質量一般。

(1)授課質量:

回想所有我上過的課,能讓我覺得「這個教授講得真好」的課寥寥無幾,並且就我的經驗來看,一般講得好的教授都是專門授課、不搞研究的教授。我覺得教的好的教授有一個教HR的教授、一個教marketing的、一個教管理會計、還有個教入門的econ課,其他的還真想不太起來。這些教授裡面,前兩個都是不搞研究的,教會計的搞研究,最後一個我不知道。

而教得不好的教授就多了。這些教授里甚至有在MIT和Stanford畢業的phd或者master。當然,在教得好和還可以的教授裡面,有以下學校的:UCLA, UCB, PKU, MIT, princeton. 我說這些是想證明,ubc的教授們大部分都是在業界、學界混得不錯的人,我想這點和清北應該不相上下。但是這不是說授課質量就好。

(2)課程設置:

不知道清北是怎麼樣的。ubc的大部分課都有assignment, quiz, iclicker, project, group project。一般沒有這些的課我都覺得是水課,比如微積分和入門金融,都是100%根據考試成績。這些課一般考前突擊就能拿到不錯的分。而那些有assignment或者paper的課,一般來說會考驗到你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等,但如果只是純quantitiative的作業,我認為只是用來逼著學生能跟上課程進度,而非臨時抱佛腳的手段。回想我上過的課,通過這些東西我真的學到有用的東西了嗎?實話說,那些微積分、金融等,我並不覺得我學到了什麼,考前突擊以下就輕鬆A+。而一些我要做project或者case的課,比如marketing等,還是學到東西的,也鍛煉到了軟實力。在ubc或者其他楓葉國大學上學的好處就是,小組project的時候,可以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還是很有趣很能鍛煉人的。至於微積分和入門金融這種,我只想呵呵,不過這是因為我個人原因,不是說課程設置讓人學不到東西。

對於有些答主說的課程難度問題,我贊同。上學期有個本科浙大物理系的高中校友來ubc交換,我在朋友圈上看到他曬的成績單,幾門課沒有一門不是90+甚至95+將近滿分的。我不知道他在浙大是不是學霸。

比如剛剛提到的入門微積分課。我高中的時候數學經常不及格,最後數學變好一點了,也只是在文重班裡排個中等。然而在這個微積分課上,由於很大一部分是高中文科學過的導數,所以前三次期中都考了滿分,最後一次考了99吧好像反正還是第一,然而那門課的平均分是六七十。

不說數學,就說英語吧。大一的時候上academic writing的課,是所有商學院和理工科的學生的必修。當時平均分70多,而我拿了80+。根據課上討論的時候我的觀察,那門課里的學生很多都是母語英語的。我的英語水平大概也就是(廣東)高考接近滿分的樣子。

(3)剛才提到的商業案例比賽:

2015年,我們學校一個商學院的社團邀請了UCB, 哥本哈根商學院,清華大學等來比賽。(這個社團每年都會邀請這些學校。)我聽一個去看了比賽的朋友說,清華的很厲害。以下是那年的結果(直接從fb複製下來的):

1st place- QUT Business School

2nd place-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3rd place- Tsinghua University

看,清華第三,我們ubc不知跑哪裡去了,估計沒進決賽吧。當然這不一定能證明清華教的好,可能就是學生本身厲害。

3. 學術發展資源。ubc有這麼多教授都是research faculty,學生想追求學術發展是不難的。從自己的主動性方面來說,你如果對某個教授的research topic感興趣,直接一個email約個時間討論一下並不難。從學校的設施來說,我提兩點:

(1)一是商學院的Commerce Scholar Program。這個項目每年招收一些學生,第一個學期上一門教你進行系統的research的課,第二學期你會幫助你選擇的mentor做research,也就是為一個research faculty member做research assistant。剩下的兩個學期(一年),你會選好你自己的research topic,在mentor的指導下做自己的research,然後program結束之前在faculty面前present. 這裡面的mentor們還是很強大的,其中有我剛剛提到的兩個我很喜歡的prof:一個是UCB本科畢業, 芝加哥大學MBAphd的會計教授,一個是本科princeton, MIT phd的BTM教授。

(2)二是一個全校性的conference:Multidisciplinary Undergraduate Research Conference. "MURC is a conference for UBC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showcase their research in front of their fellow UBC students, family, and friends." 這說明本科研究的環境還是很好的。我在他們的網站上看到一個關鍵詞「faculty-advised research",所以除了商學院,其他學院肯定也有自己的本科研究項目。我記得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過兩個學科學的同學,發過自己做research poster的照片。

總體來說資源還是好的,看你自己喜不喜歡research啦。

4. 職業發展資源。加拿大的大學都有「co-op」項目,或者稱作cooperative learning吧. 這個就是你可以去工作,這個工作的時間算你的本科學習項目的一部分。小到startup, 大到microsoft, pg的公司都會從co-op里招人。ubc商學院有business career centre,裡面有全職工作的advisor,教你如何找工作,如何出國找工作,如何寫簡歷,如何寫求職信,等等。各種workshop, company info session也是數不勝數,去都去不過來。ubc本身也有一個總的career centre, 裡面還可以諮詢出國/在加拿大國內讀mba的事情。

另外,ubc還有work learn program,其實就是招聘學校里的學生去做一些職位,薪水(時薪16+)也比最低薪水(10.25)高,因為是有政府(?不確定是政府還是什麼)資助的。裡面的職位也很多,有在圖書館前台的,圖書館管理員的,還有會計,research assistant, teaching assistant, marker等等,sales assistant那些就不講了,多得是(比如在書店和體育館的周邊產品店工作的店員)。能做一個這樣的工作,離學校又近,又能賺錢,又能發展自己的軟實力,何樂不為。身邊很多本地和留學生朋友都做了這些工作。

5. 課外活動資源。

這個太多了就不講細。反正創立學生社團是很簡單的,而且如果你去申請,學生會還會給你撥款。我猜清北的學生課外活動會很(更)好,但是ubc的也不差,特別是商學院的各種student-organized conference,那叫一個專業。

另外ubc還有peer programs, 這裡面又細分到了:tutoring (paid) 是work learn的一部分,還有volunteer的有例如wellness coaching, academic coaching, orientation leaders,sustainability ambassador, equity ambassador等等,都是既開發了學生的領導力,又可以為需要幫助的同學提供幫助。

6. 學校管理。學校的各種organization都獨立運營。比如我們的學生活動中心是學生會(AMS)負責,然后里面的一些吃的店就是由他們管的,而學校食堂和food truck卻是一個叫ubc food service的機構管,後者應該是學校本身的。學生會和ubc分開的好處就是學生會真正顧及學生的利益(hhhh其實這個可能也只是理論上的,我對politics的東西不太了解不好評論),漲學費的時候學生會就會組織抗議。

7.加一個「其他」吧。

(1)學生人際網:

之前幾條都是從上到下的,學校對學生提供的資源,而這條算是和生源相關了。如果一個人將來想在國內工作,那別說清北這種牛人云集的地方了,就算去個深大也真的可能好過ubc(沒有黑深大的意思,深大硬體設施很好,只是和清北比深大可能差一些,不過硬體方面也不見得差到哪裡去)。首先像一些答主說的,留學生生源參差不齊。我當年(2013)的入學標準是考雅思+高中成績單就行,成績單的水分有多少大家心裡清楚。ubc連會考都不要,而多大起碼會看高考。能考上清北的人,智商不用說了,學習能力和學習的衝勁也有。有個答主好像意思是說清北的好像只會學習似的,她的答案寫得好我贊了,可是我反對這一點。高中校友里考去、保送去清北的都感覺是飽讀詩書、會玩會學的那種,並不是死讀書。不過關係網來說,如果要在加拿大工作或者在北美,那本科開始在ubc這些學校練習下社交技能是很好的。特別在商學院很能鍛煉到。雖然我很反感社交也很怕,但是還是得挑戰自己硬著頭皮上。ubc的校友里最後去好公司的很多,一般在linkedin上找到他們發個信息,問能不能見個面聊一聊,很多人都會很熱心地答應,然後通過這些關係網你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還有可能拿到面試機會。

(2)地理位置影響職業發展機會:

加拿大總體來說經濟不行。這點上來講還是中國有前途。

(3)環境:

如果不想吸霧霾的話請選擇出國。

在這裡反對部分回答, 諷刺一些答主說學校風景好的。請認真讀題目描述,裡面寫的是「會選擇」哪裡,所以下面的回答才會有關於生源的。既然關於生源的大家覺得有道理,那考慮一下自然環境為什麼要被噴?

「能去藤校不要選ubc。」 那是當然的,不過如果要考慮到學費,ubc簡直太划算了。ubc比ut也不知道便宜到哪裡去噢!!總的來說我覺得ubc算是加拿大里性價比很好的一所學校!然而如果在美國不能去藤校,而只能去一些30-50名的學校的話,甚至25+而已的話,其實我覺得ubc會是更好的選擇。(這裡是說只看排名和生源的話,我知道如果細看,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亮點)。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性價比(學費)。

總體來說,性價比的話應該還是清北好(這是我的主觀判斷)。但是如果不考慮學費,如果你是清北里中等水平的成績,並且決定本科畢業後先在國外發展一段時間,或者只是想出去看看,你是願意在清北里苦學還不能出人頭地,還是願意來ubc做學霸呢。


唉,你讓麥吉爾情何以堪


在ubc就讀,暑假的時候在人民大學交換過兩個月。對國內大學的認識可能有偏頗,算是強答。

就我認識的國內大學同學來說,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是很紮實的,畢竟經歷過高考的洗禮。

我當時只是暑期交換,分數不重要,每天就隨便看看書。。對於同班的國內學生的學習精神真是嘆服。。

不論大學的學術、師資的水平怎樣,可以肯定的是,國內一流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非常努力、踏踏實實學習的。但是國外大學的學生就不一定了。

我覺得區別不在學生,而在於將來就業的走向。國內工作單位對於文憑和分數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導致學生也都非常努力的學習。大學本身也是為了學生學習而設計的。但是國外工作單位就沒那麼重視學歷和分數,當然各個專業也不同。像我們Arts的簡歷上根本不用寫GPA,找工作時根本沒人看你考了多少分。他們更在意的是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有沒有他們需要的技能skills,比如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等等。國外大學當然也很注重學術,但是沒有那種「必須學」的壓迫感,你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學習上課實習volunteer甚至是gap year去看看世界。總的來說,國內大學給你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學習的環境,衣食住行全都不用操心,就學習就行了。但是國外大學給你更多的可能性,去發現這個世界,發現你自己。

-------------1.18補充---------------

看了別的答案之後,想補充一句,請不要拿「國外大學裡的中國學渣」和「國內大學裡的學霸」相比好嗎。在任何一所大學裡都有學渣也有學霸,把他們當做整個生源的象徵就不對了吧。


各位撕逼之所以能撕來撕去,是因為很多時候比較的根本不是一個事情。

1.不要混淆本科生和研究生。如果是本科的offer,我去清北的可能性比去多大大,不太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選UBC。

2.研究生專業的影響更大。選清北還是UBC,要看專業,甚至看導師。因為不管是清北,還是UBC和TU這種學校,還遠遠算不上是頂級名校,不同專業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可以差很遠。如果是研究生offer,要看專業。清華的計算機vs滑鐵盧的計算機我應該會去滑鐵盧。

在我的專業(物理),多大UBC和清北總體相當,某些方向比清北好,但並不是某些答案說的碾壓之類的(比如USNews排名,清北、中科大都在多大UBC前面,也不是題主說的排名比清北高得多),但然並卵,因為清北大部分出國讀研學生去的學校相關專業要比UBC好得多,很多人並不會申請UBC多大這種學校。

3.所以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質區別的。在國外的頂級名校,本專業的大部分本科生是上不了本專業的研究生院的,這才是正常的狀態。所以研究生院有幾個牛教授並不代表本科生就能從牛教授身上學到多少東西。大部分教授還是希望把時間全部花在科研上的,教學的重要性遠遠小於科研。


進清華本科,其實圖的是周圍那一群牛逼的學生。至於課程,老師什麼的,反正人家也不好好給你講(好好講的我也聽不懂),不用太在意。有那一群大神在,你被逼得走投無路很多東西自然就學會了,也沒用誰教。

至於國外的好大學,應該可以一字一句地好好兒學點東西吧,相比起清華。

所以看你選擇了。


求求樓上說多大本科比清北好的別意淫了,答應我好嗎?

別說清北了,你們以後還是跟武大華科之流比比吧。

-------

改你們這群本科生的卷子頭疼到不行,就這樣還來知乎上瞎吹。

-------

利申:並不是看不起本科生,我自己也是海本,對國內之事也是道聽途說。 只是希望各位小同學擺正心態。

多大入學門檻低,清華入學門檻高,這個基本不用討論。

有些同學的邏輯是用多大前1% 的和清華平均水平比,自然是不公平的。就用1%和1% 比的話,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申請學校,清北優勢都不是多大比得上的。

師資方面多大在十年前還是遙遙領先的。現在,清北進去的新prof,大多都是行業頂尖。相比多大不說好多少,至少不會差。多大現在畢業的phd,回國進清北拿教職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

而且我承認,相比國內能上到的大學而言,出來讀書能有更高的性價比。但是性價比是除了價的啊,不要混淆視聽啊。

為什麼不敢承認差距呢?我很疑惑其實。


看了一下撕逼,其實在很多方面大家基本上已經取得了共識,有這麼如下幾條:

1.中國的高中生,去ut的和去清北的明顯不是一個級別,被ut錄的學生,很可能考不上lower 985。(其實ut的本科錄取在加拿大和別的學校相比也很難說的上是難度最大的,如果算上兩個分校,水分就更大了。)

2.本科生的研究生去向,ut和UBC當不輸於清北,或者不差太多。這是沾了學校語言為英語以及跟英美名校交流更密切的光。就業方面也不會輸於清北,這是因為加拿大的職場競爭不如中國激烈。

3.ut,UBC,麥吉爾的博士,論能力,論reputation,論找教職的難度,都絕對不會比清北差,甚至可能比清北強一些。站清北這一邊的人也不會否認這點,因為清北的本科生中優秀的人才也都出國了。如果清北的博士本身就足夠好,那也不會留不住自己學校最好的本科生了。某個力挺清北,疑似出身北大的答主現在好像就在美國,而且看起來絕對不是藤校或同等級別的大學(按他自己的說法是top100,一般來說如果進top50大概就不會說是top100)。北大的本科生做出這種選擇,我覺得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其實如果能取得以上共識的話,再對撕誰更好就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撕逼了。就像我看某層樓兩個人撕南開和ut的本科,一個人說"南開畢業的本科生敢和ut比研究生去向么",另一個人說"國內考上ut的人敢和考上南開的人比成績么",兩個人對撕了半天,最後都是在復讀這兩句話。這其實就很沒有意義。在事實上取得共識以後,接下來其實就是利益相關和情緒化來決定結論。我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只要你不歪曲事實,覺得誰好都隨便你。ut和清北都是歷史悠久的世界名校,不會因為知乎上的幾個撕逼而改變什麼。最後,你也不能一輩子活在自己學校的招牌里。


不匿,作為多大學生來答一答,都是主觀答案,你要是不爽,那我也沒辦法。

多大好不好呢要看你怎麼衡量,其實大學排名里多大靠的都是碩博的研究撐出來的,本科生如何呢...大家都說西方大學寬進嚴出,要進個大學還是很好進的,但能不上水課還能高分畢業的真不多。我認為我們讀大學都是為了找工作,多大的文憑在國內還是很能唬唬人的,當然,那是國內,不如我們來說說國外。在國外企業注重的是什麼呢?經驗啊經驗!!在這邊誰手裡不是一張全世界排名靠前大學的文憑啊,讀書誰不會啊,會讀書又能實戰的應屆畢業生有幾個?

我身邊就有這麼一群同學,讀金融的大二下學期就進了投行實習半年,拿工資的那種,還有自己拿著學校給的第一桶金開了公司現在年收入很客觀的那種,諸如此類。

但這樣的人多嗎,不太多,可這些人亦是多大學生中的一部分,有沒有很水的學生?有,太多了,光看GPA剛剛的,一問上啥課?啥水上啥,別說實習了,連個兼職都找不到。

我的意思是,哪裡都是水的學生,自然也有很優秀的學生,你去哪間學校,看師資就行,你要是個努力上進的,師資好那就是一陣青風助你扶搖直上,你要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師資再好給你個竄天猴你也蹦不上CN Tower。

至於對比清北如何,很難講,畢竟我沒在清北上過課,但說句老實話要是讓我考我也考不上清北,不過我也不是能認真搞學習的人...靠成績不行還好我有一張唬人的嘴,拿些漂亮的實習經驗還是可以的。但樓上幾位的回答讓我不禁有了下次去清北交換一個學期的想法,也許到那時我能更新一下我的答案。

對了,多大的工作量也是很出名,要是想要踏踏實實拿高分那可是很多事要做的,至少我就學的要死要活的,考完final就有種死裡逃生終於不用日日生活在惴惴不安中的感覺。

順便再給我特別...敬仰的滑鐵盧大學打打廣告,滑鐵盧大學雖然學校丑了點,但水平真不是蓋的,我一直覺得我所有在滑鐵盧里讀書的朋友都是閃閃發光的大學霸,門檻也比較高,裡面的學生都是實打實的,而且實習系統也是讓人羨慕啊嚶嚶嚶,哪像我們多大,呵呵,不說了,都是淚。

光說師資多大絕對是非常好的,不能說因為它門檻低就比喻成深大...在看到這篇問題和眾多回答之前我還不知道原來深大這麼出名....至少我大部分老師都是pearson教科書的編書教授,我還以為pearson那麼閑總給教授們出他們自己上課需要的書,後來發現原來這些書在很多大學都是通用的,不禁有點驕傲。

Anyway,我們作為多大的學生對於多大為了攬錢而不停的擴招這件事是深惡痛絕的,但是,我們自己黑可以,就是見不得別人黑自己的學校。

對於我來說,一個學校好不好,看師資就好了,至於生源如何,跟你有個毛的關係啊,你是個金子還是個石子,該發光的還是會發光,該拿來填路的最後還拿來填路,管好自己得了,管你身邊的是金子還是石子幹嘛,看把你閑的,有些時間多讀幾遍課本寫幾遍題不行?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居,你的水平就和你身邊的朋友差不多,一副深惡痛絕的樣子嫌棄身邊的朋友不夠好,你怎麼不看看你自己怎麼樣呢?

有人可能想說,看你這看你這篇回答就知道多大水平不怎麼樣,講半天也沒講多大比清北如何。我從不對我不熟悉的東西亂講,沒上過清北自然不能言之鑿鑿的說清北如何,待我上過了再來和大家討論吧。

這篇回答純粹就是不爽某些回答,你要是覺得你有理,為什麼要匿名?

你看完了不爽我也沒辦法,你來咬我啊?

以上。


謝邀。很久沒用中文寫過文章,表達能力欠佳,請見諒。

此時此刻,假設有一個去世界頂尖大學的機會,那麼我一定毫不猶豫的選擇去該學校。並不是因為排名或者知名度,而是為了一種經歷,一種能和世界上最出類拔萃的教授們交流的經歷,一種能和來自全世界學生中的精英們競爭的經歷。

個人認為ut和ubc都離頂級大學還有一定的差距,無論從師資方面還是學生能力方面來看。清華和北大作為全世界最難進的大學,從競爭的角度來說是滿足我之前提到的那種經歷。然而,根據我在國內的大學旁聽過幾節課經歷來看,國內學校上課的氣氛很沉悶,壓抑,互動很少,教授對於課程的準備也不夠充分。從體驗上來說,比起國外的課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絕對不是說清北不如ut或者ubc好,事實上大學排名也不是那麼重要。但如果有可能的話的話,我還是建議去國外的大學讀書,因為生活在國外,能學到的不僅是課堂內講授傳授的知識,也有更多的來自課堂外的東西。比如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民族為人處事的方法與理解,不同的學習方法,價值觀,世界觀等等,甚至還有在陌生環境中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所掌握一門語言。這些對於個人的綜合素質都有極大的提高,我想上述的這些,是在國內的象牙塔中得不到的。

文憑只是一張紙而已,難能可貴的是獲得這張紙的過程。


本人恰巧本科在清華上過課、研究生在UBC和Yale都上過課

所以我們,要分清楚的是比較的客體是什麼?是學校本身還是學校的學生。

首先,清華、UBC和Yale都是定位學術型的大學,都定位在本國的頂尖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一所學術型大學,首先是對學術體系的運轉要求有著先天的嚴格,甚至是嚴苛。從學術的角度來說,UBC和Yale可能更加刻板,對學術規範的要求更為嚴格(我曾看到過UBC和Yale都有厚厚的一本學術規範,對各種學術的行為有著十分詳細的定義個規範)。在國內綜合而言,我想學術的規範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前段時間復旦在校慶的時候的宣傳片的抄襲,我想在北美大學是不可想像的。試想,如果UBC和Yale發現了這麼大的一個抄襲事件,申請的學生就會用腳投票,後果不堪設想。整個學校的聲譽會瞬間坍塌。並且,大家說老美腦子僵硬也好不變通也好,如果有類似的事件,他們真的會組織一個調查委員會,一查到底。為維護學校的聲譽不至於毀於一旦。從這一點上來說,從我的經歷來說,UBC和Yale(當然還有別的學校,當然鄙人只知道我見過的UBC和Yale的經歷)絕對都是世界大學學習的典範。

另外就是,UBC和Yale他們對學生就業當然是很關心的,但是似乎和國內同學的關心不太一樣。就拿Yale來說,他的學生好像並不都是去最賺錢的地方,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好跟不好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學校更多的鼓勵你做你最擅長的、最能發揮你個人天賦的工作,活出你是誰。從就業上講,這三個學校分別在三個不同國家,到底應該比什麼,清華、UBC和Yale各自大量都走出過本國頂級的政治家、大法官、學術大師和商業精英。

第二。其實並沒有什麼第二,還是同一件事。安格魯撒克遜的體系下的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大學只是一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他們的整個社會治理結構都和中國都是不同的,國民這個真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就是拿中國人、加拿大人和美國人比起來,恐怕中國人大家要感覺聰明多了,大家普遍感覺北美的人比較"笨"。(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可能也都猜到要說什麼了。)所以在整個的社會治理體系不同的情況下,也真沒什麼可比的。

第三說到學生。題目似乎是在比較國內頂尖大學和UBC、Yale學生的智商。這個似乎也很容易分辨,清華的學生的智商不低於UBC和Yale的整體水平。因為各自都是吸引著各自國家最聰明的學生,但是由於招生的規模所限和母國的人口的巨大差異,所以結論也非常明顯。

最後想說的是,我也接觸過一些國內985和UBC、UT和Yale、Stanford的學生,有些事情還真是分人的,我想更多的不要總是寄希望於一味的獲取,而是要能給學校帶來什麼,能否幫助學校和社區發展的更好,為各自的母國發展做出點貢獻。


補充:

第一個破百贊的答案,容我做一個受寵若驚的表情!!:)

原答案一些話似乎沒有講清楚,所以在此做一點補充。最近天天泡在實驗室沒空在評論區撕逼,所以評論區開口閉口說我盧瑟說我自大說我跪舔國外的人,聽我一句勸:少上知乎多看書,少生孩子多養豬。

評論中有價值的評論我看了一下,想做一些個人看法的說明。首先情感立場,我不贊同國內的高考制度,或者說我內心並不想接受這種教育。這個問題大家見仁見智,類似的討論也很多,在這裡我也不想討論了,要噴也不要在這個問題上找我噴,要噴也不要在這個問題上找我噴,要噴也不要在這個問題上找我噴

第一,原答案中我說到:"國內高中的高中生學著難度大到一輩子用不上的數理化知識",這句話確實有所不妥,因為醫生建築師工程師之類的工作也是要厚實的基礎知識,我也承認基礎學科上,亞洲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毋庸置疑。

但是,國外就沒有醫生建築師工程師了?國外的高中生大學生沒有這麼「頂尖」的高中教育,人家人生就不完美了?國外大學生甚至研究生,100以內加減法都要按半分鐘計算器,耽誤人家成人生贏家了嗎?人家"智商"那麼低,"基礎"那麼薄弱,數理化那麼挫,怎麼就跟你做了同一個行當了呢?卡梅倫8乘9都算不出來,中國領導人各個清華出身,那麼卡梅倫智商一定比各位大大辣雞多了吧?

所以說,國內和國外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充其量也只是平等關係,國內外高中生大學生智商也不是誰就一定碾壓誰。你會二次曲線,解析幾何;人家也會歷史經濟,政治管理。教育不同而已。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覺得你能力強智商高,天天拿著數學書說:美國人真傻逼,橢圓方程都不會。你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low逼不low逼?

第二,很多人都說,很多國家都在效仿中國基礎教育。但你告訴我,就算它英國的教育再效仿一百年,兩百年,它會讓學生從早上7點學到晚上10點然後再回家刷兩個小時題嗎?它會讓學生做的題,困難到讓超級中學裡的學生都無從下筆絞盡腦汁嗎?國外效仿的是中國的模式,不是你的內容。國外可能確實以後會多學一些基礎理論,基本公式,考試更加標準化,但你告訴我,再過五百年,英國首相他再牛逼,會做解析幾何,電磁感應嗎?高考模式可能確實是最適合中國的,但這並不代表它是完美可靠的,國外同樣有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別再跟我談智商了,好嗎?

第三,綜合實力。這個概念太寬泛,誰談誰沒理。我只說一點吧,國內高中和大學的社團辦成什麼樣,國外高中和大學社團又辦成什麼樣?留個笑容自己體會。

最後再說兩句,在整個回答中,我都沒有看不起中國的教育,我自始至終都在說,模式不同,教育不同,你會的我不會,我會的,你也不怎麼樣。我看不起的,是接受了這種教育之後隨口夸夸其談,狂噴國外的教育和學生的人。你接受,贊同這種模式,那是你的事,國外不贊同,那也不關你的事。你在這頭狂噴美國人傻逼智商低,人家也在那頭噴你傻逼"書獃子"(噴子們請瞪大眼睛看清楚這個引號)。你如果從小長在國外,你還會說自己國家本科生都是中國low逼985水平嗎?心平氣和地看待和接受不同的事物不好嗎?另外,說我不認識建築師,清北學生的人,我也留個笑容給你不想跟你撕。我之所以不聊這個,是因為我極其討厭知乎上一些一上來就講故事的答案,一上來就我一個朋友之流的回答和評論。所以我並不想用他人來舉例,眼見躬行才是真。

知乎上的戾氣真的是重的我難以把持。這個問題下的高票答案我基本都看了,一邊倒的鄙視國外學生智商。"杜克康奈爾本科生充其量就是二三流985水平"。唉,這還讓我說什麼好。

=======================分割線========================

原答案:

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學生對高考以及智商的自豪感如此之重,對於國外名校的學生竟用「智商碾壓」來形容。

國內學生去到國外之後,確實會在數理化方面鋒芒畢露。

但是!這是有代價的!!

你之所以能夠在美國學生絞盡腦汁地思考一道數學題的時候輕鬆口答,是因為你花了18年,受盡訓練換來的。這並不代表你的智商多麼優越,而僅僅只是,你受過訓練而已!

相反的,國外的學生花了18年,參加比賽,閱讀論文,文理兼修。別人高中一年讀過的資料,寫過的論文,可能比你本科四年加起來還要多。別人在學習自己喜歡的歷史經濟知識的時候,你在學習著難度大到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數理化知識。

按照某些答案的邏輯,世界上除了亞洲以外的國家的學生,都是弱智,都是連最基本的數學題都要小組討論的弱勢群體。但前十八年的人生里,除了高考,敢問大多數學生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中國的學生大概就是做過(有名無實的)學生會主席,擔任過(活動都沒幾次的)社團社長。而國外的學生,交換,辯論,大型活動數不勝數。我不知道我們到底有什麼值得驕傲,並且以此來蔑視同齡外國學生。

最後,看著一些答案里沾沾自喜的「國內大學學生智商隨意碾壓國外本科生」這種自以為是的言論,我似乎又看到了「天朝上國,無所不有」的影子。只不過這次,我們落後的的不僅僅是大槍大炮的高科技,更是井底之蛙,自負自誇的胸懷和腦容量。


如果對比只是用來安慰自己,那還是算了吧……

講真,少吹點牛能夠讓你騰出更多時間學習新姿勢,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


出國留學的人,如果你覺得多大ubc這個級別的學校和清華北大有的比,要麼你是確實沒見過清北學生的水平,要麼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抬高自己的學校呢。生源質量本身就差著十萬八千里,然後清北的本科課程難度和覆蓋面比絕大多數世界一流大學的碩士課程難度要高得多,甚至有時比個別博士課程都深。四年讀完還有的比么?

不在同一個國家不要比就業情況,我知道很多人會拿畢業出路來洗地。畢業出路沒有可比性,求職的競爭壓力現在能趕得上中國的國家能有幾個?升學的話咱就別裝傻了,都是申請過的人,還不明白咋回事?國外的grad schoool對國內大學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了解,在相當多的grad school眼中北大的第一名和林大的第一名是一個級別的學生,應該說大多學校是不了解清北在國內本科教育系統里的特殊地位的。放眼所有的Master和PhD項目,真正了解北清優勢的項目其實不多。

就看畢業生的學習能力,很客觀的說,北大清華就是甩絕大部分世界一流大學幾條街。北清的本科差在哪兒?差在教學質量和教學資源上。清華不了解,至少北大培養的最優秀的學生,主要還是靠自己的智商達到那個高度的。北大的一些院系給人感覺是把學生像菌落一樣抹到培養基上,施以極富挑戰性的生存環境,看誰足夠牛逼能存活下來。要是什麼時候北大有足夠的資源能像國外頂尖學校那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了,應該就沒人問多大UBC和北清哪個更好的這種問題了吧。不管北大清華教育質量和世界一流大學有多少差距,如果你要橫向對比培養的學生,請拿MIT, Caltech這個級別的學校來和北清比。


竟沒說McGill,題主把我這個UBC的都說慚愧了。如果從研究,聲譽,錄取難度等方面綜合排名。在加拿大肯定是

McGill &> U of T &> UBC

這三所都可以交換到清北。


我的觀點是:清華北大的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其在教科書以內的學術基本功是全球數一數二,如果只看這點,清北的生源絕對完爆加拿大一流、甚至美國頂尖大學。但是,多大麥吉爾UBC仍比清華北大更優秀。理由如下:

說理由之前,我想先陳述一個事實,那就是清北文憑(主要指本科)在中國的認可度一定是最高的。然後,我也想提三個問題:1. 刨根究底,中國社會到底是認「高考」還是認「清北」?2. 眾所周知,外國人考清北比中國人容易得多,那麼同樣一個拿清北文憑的老外和一個拿清北文憑的中國人,在中國社會的認可度相比如何?3. 如果清華、北大、多大、McGill、UBC這五所學校在2016年時同時面向全世界高中畢業生,一視同仁公平招生,並且一律保證全額獎學金和英文授課,你估計哪所大學會更難考?

考清北很難,我佩服考上清華北大的人絕對多於考上哈佛大學的人,但如果你認為這是評價一所大學的唯一標杆,如果你認為高中的學習成績對未來一個人的成就有特別大的指向作用,那麼以後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清華北大最近幾年排名數據上去了,號稱自己是世界一流名校,但現在出了國門,有幾個外國學生會為了留學申請清華北大而挑燈夜讀?出了國門,有多少外國老闆知道清北、並會因為一張清華北大的文憑給點特殊待遇?事實上是, 清北目前還需要降低對外國人的錄取標準來達到自己所謂的「國際化」,以及靠外國學生的人頭數來刷排名數據,有些甚至中國字都寫不順的外國人,也能在清北混畢業,這就是「世界一流名校」?我上過清華的課,監過清華的考,閱過清華學生的試卷,我想說:高考這件事把中國人內心對清北的態度給「神話」了,甚至「妖魔化」了。清北也有學渣,上課也有很多睡覺的,考試也劃重點,關鍵是划了重點還有不去看的,考場上有睡著的(是真的不會寫),教授監考和閱卷也會放水。期末考試卷面分數也是正態分布,前10%的和後10%的卷面表現也跟任何一所大學一樣:差距極大。至於學校領導,他們很關注排名數據,甚至制定了每年沖排名的目標,比如「明年要把xx學校擠下去」,我也是很無語,因為我覺得排名應該是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好好乾就好,而不是根據排名機構的得分指標來指導辦學政策。

選校其實是一個 「因為我曾經優秀,所以我就學於此」「因為我就學於此,所以我以後會優秀」的問題。

中國學生選校時更符合第一句話,幾乎80%以上的側重會點會考慮:「學校和分數的匹配度。比如,其它被錄取的同學是不是比我分高?如果比我分高,那我就賺了;如果比我分低,那我就虧了」。

西方人選學校的時候更符合第二句話,他們更看重:「學校和個人訴求的匹配度比如,讀這個學校對我以後發展幫助有多大?適不適合自己?性價比值不值?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我們中國人無法認同的因素。」

我覺得大學承擔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

1.把不優秀的人變得優秀。在這點上加拿大各頂尖大學做得更好,先錄取更多的學生,然後慢慢淘汰,這是他們創造大學經費和同時不太犧牲學術質量的策略,也給了一些在18歲以前不那麼絕對出彩的人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18歲以前的青少年未來有多大的潛力,其實還遠遠沒有定型,事實也證明,一些以平庸成績進來的學生,到大學後的學術表現甚至好過當年以最高分考進來的那部分學生。另一方面,加拿大的大學和美國的公立大學一樣,都是用納稅人的錢辦學,這使得本科教育的門檻不允許被設得太高,即使是頂尖的公立大學,社會也要求他們一定要儘可能親民和大眾化。(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少數一些只搞精英教育的大學一般都是私立大學的原因)。但到了碩士和博士階段,公立大學對自己門檻的控制會有更大的自由度。

2.把優秀的人變得更優秀。縱觀大學的教授水平、敬業程度、以及硬體設施,我覺得加拿大各頂尖大學暫時比清華北大更勝一籌,我相信如果把清華北大的學生放在加拿大這幾所大學來念書,四年以後很可能比在清華北大獃四年更優秀。

3.對社會進步做貢獻。加拿大的幾所頂尖大學出過的諾貝爾獎,到2016年為止,還是比清華北大多得多,基於這點,我有理由相信加拿大這幾所大學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至少目前來看,還是比清北要大。

所以,我的觀點是:多大麥吉爾UBC比清華北大更優秀。但是,清華北大的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其在教科書以內的學術基本功是全球數一數二,如果只看這點,清北的生源絕對完爆加拿大一流、甚至美國頂尖大學。

下面取幾點細說和比較:

論讀書能力
:更準確的定義可以叫高中時期的解題能力,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且很有可能是天下第一,哦,不,印度理工學院,以及以色列、日、韓的幾所大學,可能和清北有得一拼?

論錄取難度:更準確地說是本科錄取難度,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甚至,清華北大 &> 哈佛麻省理工等任何一所學校。哦,不,印度理工學院,以及以色列、日、韓的幾所大學,可能和清北有得一拼?

論本科生的平均學術能力: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清華北大本科生的學術智商絕對是一流的,而且考進清北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還要有一點點對世界的野心,以及吃苦的耐力,所以我覺得在心懷世界這點上,清北學生平均來說慾望應該更強,因為多大McGillUBC的學生里,尤其是本科生,存在了相對更多的「跟著大部隊混畢業就萬歲」的公子哥和小姐們。

但是,客觀地說,那些在大學裡成績較差,成天投機取巧,「跟著大部隊混畢業就萬歲」的學生也不能一票否決他們,因為其中很多都是潛力股,大學能容納學生的多樣性,才能出各個行業不同類型的人才。本人多年前看過一本書,上面說人才從「類型」上可分四種(排名不分先後和貴賤):帝才,相才,將才,奴才。「帝才」是領導型人才,有天生的/後天培養的領導氣場,比如當官的,這種人懂得用人;「相才」是協調性和管理型兼具的人才,比如企業高管,這類人情商比較高,能夠上傳下達,懂得運籌帷幄,處理好關係,協調整個體系的運轉;「將才」是專業型人才,往往在某一個領域造詣頗深,比如:科學家、大學教授、醫生、工程師、體育明星,等等;「奴才」,這個名字不太好聽,但確實沒有任何貶義的意思,奴才在古代的特點就是:「考慮周到,服務周到,主子能想到的要提前想到,主子想不到的也要幫主子想到」。這點體現在現代商業人才身上,比如企業家。他們具有非常敏銳的市場嗅覺,總是能先人一步發現這個社會的需求,從而針對需求,填補空缺,在商戰中取勝。當然,四種人才之間就好比學科之間,不可能有絕對的界限。

我認為學習成績好固然重要,但是學習成績更多是對「將才」的培養更有指向性。這是為何歐美大學在本科錄取的時候不光只看「成績」這一欄,這也是為何在西方大學校園裡「學霸」這類人在同學圈子中遠沒有在中國的那種被膜拜感,人家可能更關注你是如何找到暑假的那份實習。所以,我一直不認同光拿橫向的學習成績去比較,然後籠統地衡量一個學校學生的水平。我本人本科讀的是工程專業,而且我是偏學術類型的,我重視GPA,對於有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在我內心裡,我是覺得他們肯定幹不了技術類的工作,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很多這樣的同學雖然在技術類工作上出不了色,但是他們的人格特點以及為人處事的能力,在從事工程招標、或者招商引資之類的業務上真的是把好手,最後很可能還做了我的領導。不要看低身邊學習不好的同學,也許你們只是不同類型的人才,進了社會後,90%以上的工作只要不是傻子,智商都夠用,比的就是敬業度和情商了,誰當誰的領導還不好說。搞定數理化很難,但是搞定人更難,這也是門學問。中國大學的選拔,更像是按照培養科學家專業人才的要求進行錄取,選拔體制相對單一,但這是目前中國能保證公平公正的最好辦法,否則沒背景的都要沒書讀了。

論碩士生和博士生平均學術能力: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上一條比的是本科,其實要比學術能力的話,比碩博學生的水平其實更有意義,因為碩博,尤其是博士,就是「專才」的培養了,這是和學術水平直接掛鉤的。到這個階段,北美大學對學生的學術基本功要求確實變得比錄取本科生時看重得多,我認為這樣是合理的。多大McGillUBC的博士生源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清華北大的優秀本科畢業生,而清華北大的博士生源還是以本土學生為主。多大McGillUBC的博士畢業生質量應該是高於清華北大的,因為在眾多博士畢業生中,只有學術水平很高的一部分博士才能成為大學教授,而多大McGillUBC的博士學位持有者目前在全世界高校里遍布得比清華北大多得多。很遺憾,中國的博士學歷目前在世界上的認可度依舊不高,即使是很多中國本土的大學,都把教職的基本要求定在:「海歸博士」才予以考慮。但不得不承認,歐美國家頂尖的高校博士生中,充斥著大量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以及很多已經在行業中成為領袖的科學家和學者,說明清華北大學生在學術這件事情上的基因確實是一流的、世界級的,可惜清華北大學校本身不是一個最好的平台,至少目前不是。

論學生能力的多樣性: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如果現在到UBC任何一個土木工程專業的班上問:有會義大利語的嗎?有會西班牙語的嗎?有懂中文的嗎?有能三門語言無縫轉換的人嗎?有會跳街舞的嗎?在座的有參加過選美拿過獎的嗎?有會彈鋼琴的嗎?有打過職業體育聯賽的嗎?甚至可以問有參加過奧運會的嗎?等等,我相信在UBC得到的驚喜和在清華北大問是很不一樣的。

國際優秀學生來源: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清北雖然有全中國最頂尖的學生,但目前來說還是很難吸引到全世界各國的頂尖學生的來此就學,尤其到碩士和博士階段,甚至連中國頂尖的學生都往外流了。而多大McGillUBC從本科到博士各個階段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生源,甚至頂尖生源,各個民族都會帶來各自的優秀,匯聚到一起,才會爆炸。

在國際上文憑認可程度: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在中國,毫無疑問最認清北,但是如果去到一個中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國家,比如美國、歐洲各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你可以試試拿清北文憑好使還是多大McGillUBC的好用。

論學術貢獻:清華北大 &< 多大McGillUBC。這個沒有任何爭議吧,多倫多大學發現了胰島素跟糖尿病的關係,盧瑟福在麥吉爾大學發現了原子核結構,再看看諾貝爾獎數量,清華北大確實還需要努力。清北有中國最好的基因庫,但是還需要提升體制,以及想辦法匯聚世界的智庫。我感覺清北在這方面的後勁還挺大。

對於那批想辦成」世界一流「的中國高校,說說我的幾個感受:

1. 學校政治氛圍太濃,行政永遠駕馭於學術之上,學術大環境相比歐美髮達國家相差甚遠,這使得很多留洋的優秀華人學者望而卻步。這點不改,難成真正的世界一流。

2.授課語言上的障礙。如果不把學校變成全英文的授課環境,難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生源。當然,我是反對完全西化的,保留自己的文化比什麼都重要。這點上,我很贊成俞敏洪的觀點:中國如果想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就要吸引世界一流的學生,而不僅限於中國一流的學生。把清華或北大其中一所辦成全英文的有何不可?這個完全不會影響到中華民族本土文化的傳承。

3. 大學教職整體薪水待遇不高,但貧富差距巨大,因為專業好的教授都在校外賺錢,專業偏理論的教授就只能靠死工資了。作為一個在中國一流大學任教的高級知識分子,若靠工資,未來孩子想出國讀個書都難以支撐,說起來都覺得可悲。經濟壓力那麼大,在職的教職誰還會安心做學問?優秀的人才誰還會投身學術界?即使投身了學術界,也只是利用了大學的名望幫自己在外面撈錢罷了。不過在待遇這點上,近些年也在努力,嘗試慢慢改善和跟國際接軌,比如清華大學作為試點在中國推行北美的「終身教職」制度,競爭壓力會更大,但相應地,工資待遇也會提高很多。另外,據說北京大學商學院的教職工資制度是和香港高校保持一致的,也是非常不錯的。期待大環境的早日改善。

看了其他人的一些評論,有幾個觀點(也是幾個受中國社會影響的主流思維)我個人是不認同的:

1. 高中成績對生源好壞的決定論:要這麼比的話,哈佛麻省理工的學生都會被清華北大的完爆。另外,即使同是清北學生,來自湖南湖北的跟來自北京上海的比比高考分數都要吐出幾碗老血。有些學生恰好是在高考那幾門課上比較有天賦,或者就是適合這種大場合的考試,於是在競爭中贏了,並被中國社會永遠定義為「好生源」,而在這個選拔體系中失敗的,一律被定義為「不好的生源」,而且很可能在身邊的人眼中跟你一輩子,這是很要命的。這種思維是長期中國中小學教育就開始灌輸的,甚至在出國讀本科的中國留學生腦子裡也是根深蒂固。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性的,學生的天賦也是多樣性的,物盡其材才是真諦,找到適合個人性格或擅長的一個專業或職業,才能在這個領域比別人做得好。國外公立大學是要服務社會,在本科錄取上儘可能多地降低學術要求,盡量給更多的年輕人進入一流大學的機會,讓更多的人在大學裡找到自己有熱情或者擅長的領域。比如,美國和加拿大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里,主流人群都是在校大學生,如果硬是要拿清北學生的高考成績去噴人家國家大學生的高中入學成績,然後得出結論說清北的生源完爆人家,那就沒什麼好聊的了。高中成績和大學GPA只是對技術類專業在未來的造詣的指向性會更強一點,華人好的數理化功底使得華人在美國高科技領域有很高的地位就說明了這一點,但影響這個社會的人群遠遠不僅限於科學家。

2. 高中成績對未來學術表現的決定論:高考考的那幾門課,是可以證明學習能力,包括智商,有一定的指向性,我也認為高考是目前中國最公平的制度了,但不應該成為一個人一輩子的標籤。可惜在國內,社會的整體輿論都過早地給孩子標上了標籤,把青少年分成了三六九等,大學之間的鄙視鏈在中國尤其明顯。這其實是社會給青少年的一種心理暗示,進了好大學的學生有理由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然後跟打了雞血一樣普遍會更加努力。進了差大學的孩子,往往出現「放棄治療」的比列會更大,於是開始混大學,再加上中國本身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於是在學術水平上面的分層會越來越大,最後導致這個社會的人潛意識裡得出一個結果:「高中讀書好的,大學讀書一定也更好。」 在國外,碩士和博士就「學習成績」這單件事來說,平均水平是比本科生要強出一大塊的。但在清華北大,正好相反,鄙視鏈是:「清北本科生鄙視本校後來考進來的碩士和博士生。」這條鄙視鏈在社會上也是如此。糾其原因,無非一點:「因為你高考沒我分數高」。這是整個社會的「高考後遺症」的表現之一,是病,得治。其實高中到大學是一次洗牌,大學到研究生也是一次洗牌,走入社會後又會有一輪洗牌,這是事實,只是太多人一直在高考的那個(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印象中無法自拔,因為在中國那是從娃娃時就抓起來的一個「高考決定命運」的概念,而且很多人為之浴血奮鬥了18年,尤其對父輩那批靠高考翻了身的人,這種感情寄託是很深的,很難改變。但是我估計,隨著中國教育資源的豐富化和留學的普及化,這種觀念從00後這一代開始會慢慢弱化。

3. 過度「迷信"高考清華北大在中國的地位不需要多解釋,也是全世界的大師都願意去說幾句話的地方。這裡聚集了一批智商極高、後天極其勤奮、充滿理想的中國學生。從概率上說,這裡走出來偉大人才的可能性一定會更大。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華傳統信仰+「中國人極其嚴重的名校情節」+「高考後遺症」,這三件套傳統理念放在一起,讓中國人潛意識裡對清華北大本科生的印象過度「神」化了,這種對清北的崇拜,絕對比美國人對哈佛麻省理工的崇拜強烈得多。跟任何名校一樣,清北其實也有不少平庸的學生,他們最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跟當年考上清北時身邊的人對他們的期盼相差甚遠,這是正常的,因為當年身邊人的那種期盼是基於清北學生被渲染神化過的結果。同時我也相信,中國一定有很多企業寧願要一個墊底的清北生,也不會要一個優秀的非985學生,這所謂「迷信」。這個年代,人們不再迷信海歸,但也不應該迷信高考。我更認同西方「拿實事說話」的評判標準,而不是迷信「高中畢業那年的水平」。大學的使命是給它的學生最大的「增量」,讓不優秀的變得優秀,讓優秀的變得更優秀。Things happen, people change.


非要拿學校學生水平衡量一個學校的話,其實很簡單做個計算就明白了:

假設每個國家前0.001%的人是極聰明的,那按中國14億人口基數來算,中國極聰明人口是加拿大不知道多少倍。

同時假設這些人都以每個國家的頂級大學作為目標,加拿大那麼點人,有好多選擇(mcgill,UT,麥馬,queens,UBC, 水lo... U15不一一列了)而中國那麼多聰明人,頂級大學也只有那麼幾所(包含清北,交復在內的C9)。那大學錄取的競爭當然不一樣啦。加拿大大學錄不滿頂級學生,只能拿後面的學生填空位,賺學費;而中國大學位子不夠,只能在頂級學生裡面再選出拔尖的,這其中還不包括像衡水這種學校強行訓練出來的「考試學生」。

所以,國內的不要以為自己千辛萬苦考上個大學就一定比國外的好,只是因為國外人少,資源多,競爭少而已。國外的也不要以為進個排名比清北高很多的學校,自己就比國內的學生厲害,還是要看清自己在學校里的位置。

總體來說,還是因為國內教育資源太匱乏,教育體系也不是特別完善,牛逼的人沒地方去。像清北這些地方科研能力絕對不差,但起點要比國外晚好多年,所以只能在別人走過的路上不停追。


這個時候清北的一些人絕對會表示自己碾壓外國那些破學校的, 什麼哈佛 MIT, 生源門檻充其量是個三流985, 高考選拔出來的頂尖學生碾壓一切.

但你問他們是不是同一個學校里的河南 四川 廣東人等高考大省出身的人碾壓北京人/上海人等直轄市的時候, 他們又跟你說綜合素質了.

翻翻留學論壇吧, 清北申請UTMS也沒那麼容易, 真當一個個都是系裡 rank 1 啊?


推薦閱讀:

在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Rotman)就讀是什麼樣的體驗?
多倫多大學的engineering science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 裡面的人都是什麼程度的?
有沒有後悔過當初選擇了多倫多大學?

TAG: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 |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 | 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