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運糧食用車嗎,什麼時候開始用的。為什麼支持幾萬人的部隊糧食,需要幾十萬的運糧部隊?


按《中國馬驢品種志》蒙古馬條目,馬拉糧車每日行程,絕對不會超過50公里(這是路況良好+一切順利的時候)

假設作戰區域是一千公里以外,那麼往返需要 40天。

平均一匹馬只能拉大約 500公斤,如果路上沒有草料供應,那麼馬的飼料也要裝在糧車上。

按滾動摩擦係數只有 5%,所以拉力是 25kg,乘以 50 公里 = 1250公斤*公里算,已經是重役了!

重役馬每天需要 7-9個 飼料單位,即使按熱值最高的大豆來算,算8飼料單位,重量是 8/1.34 = 6公斤,40天需要 240公斤。

在最理想化的情況下,馬拉糧車輸送1000公里,將近一半的糧食被拉車的馬吃了。

算上趕車的人每天1公斤,那麼馬+人吃了 280公斤,送達 220公斤,送達率是44%。

2000公里怎麼辦?

只能接力輸送,在1000公里處設置糧倉,馬場,然後從這個輸運基地出發送往下一個基地。每次接力的到達率是 44%,那麼有 20% 的糧食能夠送到2000公里處,8.5%的糧食能夠送到 3000公里處。

這是最佳狀況下(馬拉車,只吃大豆)的運輸效率,實際的效率遠遠低於這個。!

現實中使用 效率較低的牛拉車,熱值較低的飼料(一半喂玉米一半喂乾草)

那麼立即大打折扣,牛拉車一千公里的理論送達率只有 10%

西漢時期的《九章算術》說:(牛車)一車25斛,重車日行50里,空車日行70里。

西漢一里約 0.42公里,那麼重車每日行程只有 21公里,空車29.4公里算30公里好了。

牛的食量,按《養牛與牛病防治》一書,如下圖,400公斤的牛,拉重車算重役,每天需要11公斤飼料,空車回程算輕役,每天需要 6.7公斤飼料

加上趕車人每天1公斤食物,那麼是去程 12公斤/天,回程 7.7公斤/天

去程需要走 1000 / 21 = 48天,人牛食物需要 48x12 = 576公斤,大於牛車載運的 500公斤!

也就是說,按上述設定的牛拉車,單程絕對走不了 1000公里。

(其實馬拉車一半吃糧食一半吃乾草,單程也走不了1000公里。。。)

按每段接力 315公里算,去程走 15天,回程走 11天

來回的食物需要是 12 x 15 + 11 x 7.7 = 265公斤,送達率 47%

一千公里外大約需要三段接力,送達率是 47% ^3 = 10%

1958年的一篇文章《大力發展牛車運輸》,可資參考。留意文中的馬/牛車載重都低於 500公斤,走的路程也較短,所以文中的飼料看起來很少(3把草這種單位也讓人不知所云)。

如果按 1把草 = 1公斤,那麼按文中馬車輸運,平均單馬350公斤,每日行程30公里,每日飼料7公斤

一段330公里接力三次,千公里送達率是 12%;

一段90公里接力11次,千公里送達率是 20%;

另外,文中說該縣設置了11個輸運站,每個站都有醫療,修理,裝卸,食堂,飼養員,宿舍,牛馬棚等等後勤支持,而且是大躍進時期的文章。

全文來源:大力發展牛車運輸--《公路》1959年04期

網盤下載:http://pan.baidu.com/s/1mhy9Kj2

不管是馬車還是牛車,現實中遇到的問題還有:

役畜受傷,生病,死亡,壞天氣,路況不好,壞車,交通堵塞,請自行打各種折扣;

再算上人,畜的飲用水(牛每天飲水至少26公斤! 幾天都沒有水源的地方根本不能走,只能繞道,或者把幾天的飲用水都帶上?)

各種車輛牛馬的修理,護理工具,配件,趕車人的衣物,被褥,自衛兵器,糧草的包裝袋,遮蓋布,捆紮繩,請自行打折;

趕車的人步行嗎? 步行的話一天恐怕走不了50公里,不步行就得佔用馬車的載重;

初始出發的糧倉,其糧食也需要從各處調集的,這後方調集的損耗得大大地打折;

收糧的地主,各級官吏中飽私囊,請打折;

押運的官吏,糧倉的守官,盜取軍糧,請打折;

1000公里外的戰場,實際的糧食輸送效率連 5% 都沒有!

《孫子兵法》說: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奪取敵人的一份糧食,相當於後方節約了20份糧食(運輸效率只有 5% ,而且這是平地運輸千里(戰國時期千里約等於400公里)的效率而已。

根據《十一家注孫子校理》,秦朝攻打匈奴,運糧效率是 1 / 192, 漢武帝通西南夷,運糧效率大約是是 1 / 90 (見下圖)

假設前線有5萬步兵,作戰行動維持一個月,每人每天1公斤糧食,就需要 1500噸,即 3000輛滿載大車。

那麼按 5% 這個非常樂觀的送達率來算,後方出發的大車至少是 20 x 3000 = 6萬輛!

如果前線5萬士兵裡面有1萬騎兵,按馬飼料每天8公斤算,一個月的行動需要 ( 5萬 + 8萬 ) x 30天 = 3900噸,等於滿載 7800車,後方出發的大車是 15.6萬輛。

如果騎兵是一人兩馬,那麼後方需要出動 25萬輛大車。

這就是為什麼前線只有 4萬步兵+1萬騎兵,一個月的補給,僅僅算糧食,就需要後方 25萬人/馬/牛/車負責補給!

如果前線軍隊的騎兵,馬匹,役畜更多,實際送達率更低,還要輸送糧草以外的大量其它物資,那麼後方輸運壓力還得乘以 X 倍。

下面以《漢書》記載的漢武帝伐大宛囯為例,說明靠陸地運輸支持軍隊遠征,是極端困難的。

戰爭起因:漢武帝聽說大宛國有汗血寶馬,派使者索取。

大宛囯的專家認為漢軍無法跨越3000公里的距離來攻打,所以拒絕了。

漢天子大怒,派出大舅子李廣利。

第一次出兵,李廣利帶六千騎兵和數萬戰五渣,因為糧草供應不上,還沒進入大宛囯,攻打郁成囯的時候就只剩下幾千人,無功而返。

漢天子繼續大怒,下令敗軍敢踏入玉門關一步,即斬。

同時動員全國力量,花一年時間集結了六萬人,至少十四萬役畜,外加數目不明的「私從者」

另外派出十八萬人在邊塞屯田守衛,

全國的罪犯都發配去運糧(目測也有幾萬到十幾萬)。

十四萬役畜,按拉車 500公斤/頭來算,可以一次運輸 7萬噸 糧食!

然並卵

第二次出兵,有這麼多後勤保障,同時威迫沿途各國供應糧草,不給的就屠城!

最後到達大宛囯的漢軍也只剩下三萬人(部分死亡,或者留守沿路設置的基地)

攻打了四十幾天才迫使大宛囯屈服。

最後回到玉門關的只剩下萬把人,馬千餘匹(三萬匹運糧的馬全沒了! 累死,為免飼養而丟棄,宰殺吃掉,軍官賣掉中飽私囊等等)

在國內,漢武帝隨便就能動員二十萬的軍隊,實際在玉門關集結了 6萬+18萬+李廣利敗軍+當地原有駐軍 = 至少25萬軍隊

但投送到3000公里外,傾全國之力+沿路勒逼各國供給,也只到達了三萬人。

大宛囯面對漢軍,敢出城野戰,失敗後還能守城四十幾天,戰鬥力顯然不是5。

幸好大宛囯沒有毒辣的謀士,如果能拉攏附近的小國,結成軍事聯盟,狠下心來堅壁清野,恐怕三萬漢軍要全軍覆沒。。。

最後是大宛貴族殺掉了自己的國王求和,李廣利也害怕康居囯援軍在旁邊虎視眈眈,不敢硬來,就答應了。

漢武帝得償所願,坐上了寶馬車。

根據 @張英鋒 評論中的鏈接文章,大概是以下路線

另外《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還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向西南方向的擴張

派出一支 千人小部隊,有輜重一萬多人支撐,終於跟夜郎囯接頭了,要求對方臣服。

當地的專家認為道路險遠,漢朝無法統治,隨口答應

結果漢武帝立即設置了犍為郡,派人修道路,一口吞下。

如果輜重部隊不給力,那麼後果很嚴重。

王莽時期派出十萬部隊(連輜重部隊),外加十萬人後方運輸,結果軍糧送不到前線,餓死幾萬人。

推薦:為什麼先秦時代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軍會戰,到了明清卻縮水成幾萬十幾萬? - 張英鋒的回答

裡面有《夢溪筆談》記載的人力輸運效率。


說清朝的時候有一次往新疆那塊運糧食,大概走幾個月吧,運糧食的部隊在路上吃掉了出發時糧食數量的百分之九十九,最後剩下百分之一交給前線部隊,圓滿完成任務。

聽來的不知道真假,我一直在懷疑這幫孫子怎麼回去。


不說古代,即便是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如此。淮海戰役中,我方動員支前民工,包括隨軍、二線轉運常備民工和後方臨時民工共543萬人(不包括後方碾米、磨面、做軍鞋等人工),為參戰部隊的9倍。動用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餘輛,擔子35.5萬副,船8500餘艘,汽車257輛。向前線共運送了1460多萬斤彈藥,9.6億斤糧食和其他大量軍需物資,向後方轉移了11萬名傷病員。


這個要看多遠了,最坑爹的是,運糧食的也要吃糧食,所以消耗是隨著距離指數式的增長。

當然最好的法子還是水路,所以挖運河是件戰略級別大事,運河挖到哪,帝國的統治就跟到哪,相比大運河的戰略意義,羅馬的石頭大道都弱爆了


參考

中國軍事制度史

前言

目錄

緒論

第一章夏商西周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職官及管理部門

第二節糧秣輜重的委積和軍賦制度的萌芽

第三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

第四節馬政與通訊聯絡制度

第二章春秋戰國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職官及管理部門

第二節軍賦制度與貢納租稅

第三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

第四節馬政與通訊聯絡制度

第三章秦漢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軍費的籌措制度

第三節糧秣和服裝的供給制度

第四節武器的製造與管理制度

第五節軍需物資的運輸制度與馬政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軍需衣糧的保障制度

第三節武器裝備的製造與管理制度

第四節馬政與通訊聯絡制度

第五章隋唐五代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軍費的籌措和支用制度

第三節軍糧的籌集、倉儲和轉輸制度第四節武器裝備的製造與管理制度

第五節馬政與通訊聯絡制度

第六章宋朝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軍費的籌措和發放制度

第三節糧秣的委積轉輸供給制度

第四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制度

第五節通信制度與馬政

第七章遼西夏金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糧秣軍需的委積補給及發放制度

第三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制度

第四節馬政與通信制度

第八章元代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糧秣軍需的委積補給及發放制度

第三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制度

第四節馬政與驛傳

第九章明代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糧秣的委積轉輸與倉儲

第三節軍餉制度

第四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制度

第五節馬政與驛傳

第十章清代軍事後勤制度

第一節後勤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軍費的籌措和餉制

第三節糧秣的委積轉輸和倉儲

第四節武器裝備及其製造管理制度

第五節馬政驛傳與近代交通通訊

第六節太平天國的後勤制度

第十一章中華民國軍事

參考清軍在陝西

清代先後共歷10帝,統治中國268年。其間,歐洲各國正處於火器飛速發展、逐步取代冷兵器的階段,而以老大自居,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卻不重視兵器的發展,使我國兵器的研製與生產停滯不前,軍隊裝備十分落後,以致屢次被外國侵略軍打敗。

一、清代駐陝軍隊武器裝備

清朝前期,清軍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正規軍。八旗兵是入關前原有的軍隊,淥營兵是入關後由歸降的明軍和招募的漢人組建而成。後來,八旗與綠營兵日漸腐朽,又依照西法,改革軍隊,組建新軍,取代舊軍。

(一)駐陝八旗、綠營兵武器裝備。八旗兵與綠營兵因處於冷兵器與火器並用時期,故其裝備既有冷兵器,也有火器。冷兵器的種類,有長、短兵器、拋射兵器和防護兵器。

長兵器有長槍、火焰槍、鉤槍、雙鉤鐮槍、虎牙槍、蛇鐮槍、雁翎槍、釘槍、矛、戟等。這些長槍是八旗兵和綠營兵較為常用的兵器。短兵器,一是刀,其名目有雲梯刀、長刃大刀、雙手帶刀、順刀(形如短劍)等;二是鐧、鞭、棒、斧等。

拋射兵器,除弓箭而外,還有標槍。標槍有手鏢、梨頭鏢、鐵頭鏢等。弓箭與標槍,到咸豐年間(1851~1862年)逐漸被淘汰。

防護兵器,主要是盾牌和盔甲。盾牌有藤牌、虎頭牌、園木牌、盾等;盔甲與前代不同的是,全部用綢、布、棉花和鐵葉、銅釘等合制而成,較為輕便,也適於戰鬥,對矢、石、刀、槍等冷兵器,均有一定防護效果,對火器則起不到什麼防護作用。到咸豐、同治時期,盔甲已逐漸廢棄不用。

冷兵器的供應來源,八旗兵主要由其左右翼鐵匠局製造,綠營兵的武器裝備由兵部供應。

駐陝八旗、綠營兵裝備的火器一是槍,其名目有鳥槍、抬槍、土槍、來福步槍等。

前三種槍多系道光年間(1821~1850年)由陝西駐軍報領;來福步槍是光緒年間陝西機器局所造,由陝西軍裝局(原名軍需局)統一領發。

二是炮,其名目有抬炮、劈山炮、土製牛耳炮、威遠炮、母子炮、土製大中炮等,數額總計126門,配置較多的是關中,計57門,其中潼關營就有42門,其次是陝北45門,陝南24門。

這些火炮因多是「自乾隆初迄光緒中咸用,……各項炮位多系昔年土製之件,不合時用」(《續陝西通志》卷四十九),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駐陝清軍改裝新式槍炮,原有武器均存儲不再使用。

(二)駐陝新軍武器裝備與被裝。陝西新軍陸軍第三十九混成協(亦稱陝西混成協)下轄兩個步兵標(團)及炮營、馬營(騎兵營)、工兵隊(連)、輜重隊(連)。

步兵標自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全部改裝配發的是陝西機器局製造的來福步槍;馬營(有戰馬164匹,隨營馬車4輛,駕車騾12匹)的武器裝備,大都是由湖北購買的馬槍;炮營裝備山炮18門,炮彈3600發,配有彈藥車18輛,零件車3輛,隨營車6輛,馬騾410匹。

此外,分駐陝北、陝南及關中地區的清軍武器裝備,大都是購自英、德兩國所造的毛瑟槍、馬蹄呢槍。

新軍武器附件及其他用品,計每槍附有擦槍油壺、拆槍器具、退槍彈鉤各1副;每名士兵配發短鍬、腳鈀各1把。另,每棚(班)配發大鍬4把,斧、鋸、钁頭各2把,吹哨、九明燈各1隻。

每隊(連)配發時鐘、望遠鏡、指南針各1個,洋號14個、洋鼓4面,更鼓、鑼各2具,號燈14隻,電話機1部,大望遠鏡1具。

新軍的被裝,每人計發冬夏號衣、皮衣各1件,單衣、棉衣、袷農各1套,軍帽2頂,戰靴2雙,手套2雙,雨衣1件,雨帽1頂,洋毯1條,皮背包1隻,纏傷布1塊,止痛藥棉1包。

二、駐陝清軍俸餉與糧秣供應

(一)八旗兵俸餉。咸豐(1851~1861年)以前,八旗官兵不僅俸餉優厚,且享有種種特權。據《旗軍志》所載,參領以上軍官田莊「廣連阡陌」,牲畜、財富和「壯丁」甚多;其官職「世襲罔代」,即便失職也不受影響。

八旗兵丁家有奴僕者也較為普遍,所佔田地,「每至數百垧」(《清世祖實錄》卷二十七)。到同治年間(1862~1874年),因「軍務頻興,庫款空匱,歷經裁減,凡屬官兵領支之俸廉蔬乾等項遂有扣棚、扣建,裁減折成並半……於是實支之數較額支遂相差甚遠。」(《續陝西通志稿》卷四十四)。

即便如此,八旗官兵特別是高級軍官的俸餉仍然是很可觀的(具體俸餉數額見表6—1)。

清八旗兵官兵俸餉數額表(1862~1874年)

表6—1

┏━━━━━━━━━┳━━━━━━━┳━━━━━━━━┳━━━━━━┳━━━━━━━┓
┃ 職務 ┃ 年俸餉銀 ┃ 養廉銀(年) ┃ 粳米折銀 ┃ 合計(年) ┃
┣━━━━━━━━━╋━━━━━━━╋━━━━━━━━╋━━━━━━╋━━━━━━━┫
┃ 西安將軍 ┃ 170.94兩 ┃ 1188.002兩 ┃ 8.707兩 ┃ 1367.649兩 ┃
┣━━━━━━━━━╋━━━━━━━╋━━━━━━━━╋━━━━━━╋━━━━━━━┫
┃ 副都統 ┃ 101.99兩 ┃ 237.595兩 ┃ 4.766兩 ┃ 344.346兩 ┃
┣━━━━━━━━━╋━━━━━━━╋━━━━━━━━╋━━━━━━╋━━━━━━━┫
┃ 協領 ┃ 85.54兩 ┃ ┃ ┃ ┃
┣━━━━━━━━━╋━━━━━━━╋━━━━━━━━╋━━━━━━╋━━━━━━━┫
┃ 佐領 ┃ 69兩 ┃ ┃ ┃ ┃
┣━━━━━━━━━╋━━━━━━━╋━━━━━━━━╋━━━━━━╋━━━━━━━┫
┃ 防禦 ┃ 52.64兩 ┃ ┃ ┃ ┃
┣━━━━━━━━━╋━━━━━━━╋━━━━━━━━╋━━━━━━╋━━━━━━━┫
┃ 前鋒校 ┃ 39兩 ┃ ┃ ┃ ┃
┣━━━━━━━━━╋━━━━━━━╋━━━━━━━━╋━━━━━━╋━━━━━━━┫
┃ 前鋒 ┃ 39兩 ┃ ┃ ┃ ┃
┣━━━━━━━━━╋━━━━━━━╋━━━━━━━━╋━━━━━━╋━━━━━━━┫
┃ 領催 ┃ 39兩 ┃ ┃ ┃ ┃
┣━━━━━━━━━╋━━━━━━━╋━━━━━━━━╋━━━━━━╋━━━━━━━┫
┃ 馬甲(騎兵) ┃ 26兩 ┃ ┃ ┃ ┃
┣━━━━━━━━━╋━━━━━━━╋━━━━━━━━╋━━━━━━╋━━━━━━━┫
┃ 步甲(步兵) ┃ 13兩 ┃ ┃ ┃ ┃
┣━━━━━━━━━╋━━━━━━━╋━━━━━━━━╋━━━━━━╋━━━━━━━┫
┃ 養育兵 ┃ 13兩 ┃ ┃ ┃ ┃
┗━━━━━━━━━┻━━━━━━━┻━━━━━━━━┻━━━━━━┻━━━━━━━┛

除上表所列俸餉、養廉、米銀而外,按規定還要由財政支付西安將軍、左右翼副都統所配備的眾多軍役、傘扇夫役工食銀兩與糧食。低級軍官與士兵的俸餉數額雖不甚多,但個人與家庭的生活費用卻也是有保障的。

據《旗營餉章》與《財政說明書》所載,將軍以下官兵家屬都按口發給米銀。官兵病故、陣亡,其生前俸、餉銀「每兩按七成折支銀七錢」,「粳米每口該米二斗五升,按七成折支銀一錢八分二厘;粟米每口該米二斗五升,按七成折支銀四分九厘,其餉銀每兩按七成折支銀七錢」。

光緒末年,陝西駐防旗營官兵的俸餉改為津貼。管帶(營長)年津貼銀104兩,督隊官78兩,隊官52兩,司務長、軍需長、書記年津貼均為32.5兩,排長23.4兩,正目(相當於班長)18.2兩,副目16.9兩,正兵16.6兩,副兵16.12兩,號目16.9兩,號兵15.6兩,護目16.9兩,護兵16.12兩,司書生、槍匠、軍械兵年津貼銀15.6兩,匠目16.9兩。

此外,營與炮隊每年可分別報領公用費銀52兩、65.4兩。

(二)綠營兵俸餉。咸豐以前,綠營官兵俸餉遠不及八旗兵那麼優厚,到咸豐、同治年間,雖與前者仍有一定差距,但就軍官而言,所拿薪俸也不算太薄。其官兵俸餉待遇見表6—2。

綠營兵官兵年俸餉表(1851~1862年)

表6—2

單位:兩

┏━━━━━━━━━━━━┳━━━━━━━━┳━━━━━━━━┳━━━━━━━━┳━━━━━━━┓
┃ 職 務 ┃ 養廉銀(兩) ┃ 俸薪銀(兩) ┃ 公費銀(兩) ┃ 合計(兩) ┃
┣━━━━━━━━━━━━╋━━━━━━━━╋━━━━━━━━╋━━━━━━━━╋━━━━━━━┫
┃ 鎮總兵官 ┃ ┃ ┃ ┃ ┃
┃ (延綏、漢中、興安) ┃ 1187.992 ┃ 137.284 ┃ 236.37 ┃ 1561.646 ┃
┣━━━━━━━━━━━━╋━━━━━━━━╋━━━━━━━━╋━━━━━━━━╋━━━━━━━┫
┃ 協營副將 ┃ ┃ ┃ ┃ ┃
┃ (潼關、商州等) ┃ 380.14 ┃ 75.926 ┃ 39.711 ┃ 495.777 ┃
┣━━━━━━━━━━━━╋━━━━━━━━╋━━━━━━━━╋━━━━━━━━╋━━━━━━━┫
┃ 參 將 ┃ 237.602 ┃ 60.906 ┃ 39.755 ┃ 338.263 ┃
┣━━━━━━━━━━━━╋━━━━━━━━╋━━━━━━━━╋━━━━━━━━╋━━━━━━━┫
┃ 都 司 ┃ 127.638 ┃ 34.817 ┃ ┃ 161.817 ┃
┣━━━━━━━━━━━━╋━━━━━━━━╋━━━━━━━━╋━━━━━━━━╋━━━━━━━┫
┃ 守 備 ┃ 105.599 ┃ 25.27 ┃ ┃ 130.869 ┃
┣━━━━━━━━━━━━╋━━━━━━━━╋━━━━━━━━╋━━━━━━━━╋━━━━━━━┫
┃ 千 總 ┃ 75.192 ┃ 19.65 ┃ ┃ 94.842 ┃
┣━━━━━━━━━━━━╋━━━━━━━━╋━━━━━━━━╋━━━━━━━━╋━━━━━━━┫
┃ 把 總 ┃ 56.47 ┃ 14.516 ┃ ┃ 70.986 ┃
┣━━━━━━━━━━━━╋━━━━━━━━╋━━━━━━━━╋━━━━━━━━╋━━━━━━━┫
┃ 馬 兵(騎兵) ┃ ┃ ┃ ┃ 餉銀12.94 ┃
┣━━━━━━━━━━━━╋━━━━━━━━╋━━━━━━━━╋━━━━━━━━╋━━━━━━━┫
┃ 步 兵 ┃ ┃ ┃ ┃ 餉銀9.84 ┃
┗━━━━━━━━━━━━┻━━━━━━━━┻━━━━━━━━┻━━━━━━━━┻━━━━━━━┛

(三)新軍俸餉。清朝末年,駐陝八旗與綠營兵經汰弱留強,組編為陝西陸軍混成協(旅)。其官兵俸餉普遍較前有所提高。

按《新建陸軍餉章》所定,步標(團)本部軍官的新俸是:標統帶月薪銀240兩,教練官月薪銀50兩,副軍需官月薪銀36兩,執事官月薪銀20兩,二等書記官月薪銀24兩,掌旗官月薪銀18兩,司號官月薪銀9.6兩,司書生月薪銀7.2輛。

營本部軍官的薪俸是,管帶官月薪銀140兩,督隊官(副營)15兩,司務長12兩,軍需長18兩,軍醫長10兩,醫生10兩,書記長14.4兩,司書生7.2兩。新軍馬隊(騎兵)營的管帶官由統帶兼,月薪銀240兩,幫帶(副營)月薪銀24兩,正哨官(連長)月薪銀16兩,副哨官12兩,文案16兩,賬房司賬12兩。

新軍炮隊(連)隊官由管帶兼任,月薪銀52兩,排長15兩,司務長12兩,軍需長兼書記長14.4兩,醫生10兩,馬醫8兩,司書生7.2兩。

新軍士兵餉銀,騎兵什長(班長)月餉銀7.6兩,正勇月餉銀7.6兩。步、炮兵正目(班長)月餉銀5.1兩,副目月餉銀4.8兩,正兵4.5兩,副兵4.2兩,號目6兩,號兵4.5兩,備補兵、伙夫、馬夫月餉3.3兩,炮匠6.6兩,皮匠4.5兩。

駐陝清軍米糧豆草供應,由駐地倉儲就近支用。

編輯:秦人

來源陝西歷史文化網

夢溪筆談.卷十一.行軍運糧篇(北宋.沈括)

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余嘗計之,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乾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糧遣回。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若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後五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減一夫,給四日糧。

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後十一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放回運人,須有援卒。緣運行死亡疾病,人數稍減,且以所減之食,準援卒所費。運糧之法,人負六斗,此以總數率之也。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余皆均在眾夫。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斗矣。故軍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


秦代到漢代,北擊匈奴,從關中運糧到陝北至河套外,前線每吃一石後方要運三十石,這個數字在多個古代軍事文獻記載,應當無誤。


英阿馬島戰爭的時候,英國為了給轟炸機續命,呃,加油,搞的那個麻煩……

這還是現代的轟炸任務,飛到地方按照任務要求把炸彈撇了就跑路,完全不需要再在當地作戰消耗給養的狀態……

古代戰爭比這個更依賴體力,你算算得有多少給養耗在路上吧……


所以古代都非常看重水路,要修運河。都城要修到河流旁邊,就是因為陸路運量損耗太大,又慢。古都開封就是因為水路條件太好了,有幾條河交匯,有運河,連接黃河。南方的糧食可以從河運很方便運來,所以那麼多朝代定都這裡。


我想起了羯族,在五胡亂華時代差點滅了漢人的種。

這民族是匈奴的一支,是深眼窩多毛髮的白人,兇殘的地方就在於這丫們打仗根本不帶軍糧啊。

就靠劫掠和吃人,對,沒錯是吃人。

他們管漢人的女子叫兩腳羊。既能淫樂還能吃。畫面太兇殘好不好,是爽完了便神清氣爽的去生火卸開吃了么?

這樣的部隊簡直戰鬥力超群啊,他們出征的糧食準備就是:敵人,敵人統治區的平民,以及所有能吃的東西。

要不是冉閔大帝力挽狂瀾,我們的字典里都說不得一個「胡」字呦。最後就剩下那一萬羯人,還能復仇冉閔,屠盡鮮卑。逃到南朝後還能反叛屠城,(可百度侯景之亂)盡建康一城就屠盡漢人20萬(南京還真是多苦多難。。),想想多可怕。簡直是屠殺機器。

最後的最後才被王僧辯花了很大代價磨磨唧唧的把這個民族在地球上抹掉。

據俄羅斯2010年的人口普查,羯族后羿還有1000餘人。


我有個問題;

一個人一匹馬可以帶500公斤糧食,如果有十人,那麼是5000公斤,在路上吃了一半的糧食,現在有2500公斤,如果繼續走完剩下一半路程,那麼最後糧食為0,只有十個人和十匹馬。

那麼走到一半時是不是可以回去5人,然後剩下5人10匹馬,一人一匹馬500斤繼續送糧食,剩下5匹馬可以分擔重量,也可以慢慢吃掉,因為少了5人,那麼就可以少吃一半糧食,這樣走到最後就有1000多公斤糧食,如果路上把馬吃掉,一直保持一人一馬500公斤,那麼到最後就會有更多的糧食。

如果可以那麼,每個人每匹馬500公斤,人多了就回去。

這樣的話越到後面,人越少,吃的消耗也就會越來越小,馬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可以吃馬。

-----------------------———————————————

十人送5000公斤

馬每天6公斤

人每天1公斤

在不回去的情況下

5000/(60+10)=71.43天

每天50公里

可以走3571公里

十人送5000公斤

馬每天6公斤

人每天1公斤

在每人每馬一直保持500公斤,多了人和馬就回去的情況下。

500/70=7天

第七天就要回去一人

500/63=8天

第八天回去一人

500/56=9天

第九天回去一人

500/49=10天

第十天回去一人

500/42=12天

第十二天回去一人

500/35=14.28天

第十四天回去一人

500/28=17.85天

第十八天回去一人

500/21=23.80天

第24天回去一人

500/14=35.71天

第36天回去一人

500/7=71.24天

最後一人堅持了71天

那麼可以走7+8+9+10+12+14.28+17.85+23.8+35.71+71.24=208.88天

每天50公里

可以走10444公里

到5000公里的時候還有50%的糧食

效率翻了快三倍。

當然這是沒算回去的消耗。

沿途設些糧倉驛站之類的。

還有要送武器之類,不會全帶糧食。

還有要士兵看守。

等等


古代東方平均一匹蒙古馬只能拉大約 500公斤,西方平均一匹阿拉伯馬能拉大約 1000公斤,平均一匹西歐高頭大馬能拉大約 2000公斤。東方四匹馬能拉大約 1600公斤,扣除車重 和摩擦,還剩1200公斤 。

西漢《儀禮》(十三經註疏本,註疏1076頁)卷二十《聘禮》「十(陳)斗(2000)曰(陳)斛(20000),十六(齊)斗(3000)曰籔(48000立方厘米),十藪曰秉(480000),二百四十(陳)斗(2000*240=48000)。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為一秅。。。車(720000立方厘米,也就是36斛,1斛13750g,1.5秉重約500公斤,可供30人吃10天或10人吃30天,考慮到還有車子100~200公斤和人員100~200公斤的重量,長途行軍能裝的貨物估計也就這麼多),秉(480000)有五藪(48000)」,東漢鄭玄注「藪,二十四斛(2000)也」,說明他關注到了十進位和四進位的區別,但是齊國考古只有300的升,沒有3000的斗。而唐賈公彥對其疏,說是秉加五藪才為二十四斛,1秉16斛則是錯誤的???唐斛是秦漢的3倍,也就是48斛。《儀禮》是由山東儒生傳承之書,用的是齊國的兩種升(200立方厘米、300立方厘米),一個是十進位,一個是四進位。一秅約能供給1萬人10天之糧。儀禮聘禮的車應該是馬車的載重,《禹鼎》「車百、斯馭酋徒千」,馬車緊急出兵時要攜帶供10人30天的糧食500公斤和人員3人加裝備250公斤和超乘人員7人450公斤,也就是1200公斤,而牛車的載重比馬車多近一半,《宋史何灌傳》三十萬石、用車八千乘,平均37.5石一車,這裡的石應該不是660g*120=79200g的重量石,而是66000ml/20000ml*13750g=45375g,一車也就是1700公斤,趕車人不坐車,純拉載糧食。

西漢《九章算術》說:(牛車)一車25斛,重車日行50里,空車日行70里。

《新唐書食貨志》自景雲中,陸運北路分八遞,雇民車牛以載。開元初,河南尹李傑為水陸運使,運米歲二百五十萬石,而八遞用車千八百乘。耀卿罷久之,河南尹裴迥以八遞傷牛,乃為交場兩遞,濱水處為宿場,分官總之,自龍門東山抵天津橋為石堰以遏水。


就是因為這樣才興起了軍屯制······


不光古代!現代也一樣!打仗就是比後勤 比補給啊!


寫個式子來分析一下吧。

理想狀態下:

單人可以負責承運的糧食為 A KG

每天可以移動的距離為 B KM/d

從糧倉到前線距離為 C KM

每個負責運量的人每日消耗的糧食為 D KG

---------------------------------------------------------------------------------------------------------

數學式:

從糧倉到前線需要走 B/C d

運量的人每天要吃掉 D×(C/B) KG糧食

所以最後運輸到達前線的糧食為 A-D×(C/B) KG

----------------------------------------------------------------------------------------------------------

接下來看看實際效果

用馬車來算,一馬車糧食算 3000 KG,算上押運2個車夫2個,所以 A =750 KG

B么,算是 20 KM/d

C么,假定從蘇州到太原,1200KM,也就是傳統糧倉到傳統邊防重鎮的距離,這個距離還是高速公路,古代的話這個距離更加誇張。

D么,人和馬分攤的食量都要算上,1天10KG

最後看看

A-D×(C/B) = 750-10×(1200/20)=750-600=150KG。

也就是說,在非常理想的情況下,一車3噸的梁車送到前線就只剩下150×4=600 KG了。

同時耗費了4個人工作60天的時間,也就是240人天。

假設前線戰士加軍馬的消耗也是10KG一天,也就是240個人天的工作量只夠前線支撐60個人天。

也就是說運量的工作量是前線的4倍。

也就是說如果前線有5萬人打仗一年的話,就需要20萬後勤人員工作一年。

想想如果這20萬人好好種田一年的話,這間接損失得有多大。

如果還考慮各種損耗的話,孫子曰過:食敵一盅,當吾二十盅;榿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真是一點毛病都沒有啊。


看的小說動不動就十萬大軍壓境~ 十五萬大軍南下什麼的。。。。


古代打戰時,由於運輸工具的落後,幾萬人的作戰部隊,後面往往跟著數倍於己的輜重運輸部隊,這麼輜重部隊的成員絕大部分是由民夫構成,老百姓參與運輸糧草任務後,可以替代一部分的徭役。輜重部隊的任務不僅僅是運輸糧草,還要運輸作戰工具,如弓箭之類,所以古代運輸部隊的人數遠遠多於作戰部隊


簡單說下,古代就地征糧。說白了就是搶劫老百姓的糧食。所以堅壁清野可以有效的阻擋敵人。海運和河運效率高,但是局限大,出了沿海,河100 200公里效率也不好了。


統籌兼顧。所以古代大才才能為帥,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因為有驛站啊!我覺得都只是短途運輸!必須1-2往返 2-3往返這樣


推薦閱讀:

中國清酒文化與日本清酒有什麼區別和關聯?
古代,宮女進宮後,是不是一輩子都沒法出來了?
唐代服飾的發展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對此後的服飾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猜想一下一生見證兩個開國皇帝登基是怎樣的體驗?
古人曾言:胡人無百年國運。為何清朝延續了近三百年?

TAG:歷史 | 戰爭 | 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戰爭 | 後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