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械設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功能、外觀、能耗、用戶體驗?


最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彈。

槍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彈,甚至可以說,槍的核心機構就是圍繞彈來設計的。


呃,不太清楚您是要設計軍用級武器還是BB槍。

軍用級武器不單單是一把武器這麼簡單,還包括必要的各種戰術附件,比如附加握把,瞄具等等,狙擊手專用的設備還包括彈道計算機、風向儀等等一系列的儀器裝備。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將自己的武器稱為XX系統,比如CHEYTAC的M200戰術干預狙擊系統等等。

既然是軍用級,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戰場上獲得足夠可靠的火力輸出能力以達到保護己方和打擊敵方的目的。隨著戰爭的城市化,巷戰這種軍人們的噩夢越來越多,這時候就需要合適的戰術去應付戰場變化。而只有合適的武器才能幫助你達成你的戰術目的。

----------廢話說完,接下來是正題----------

設計一支槍,最最基本的就是要符合使用者的條件。其實很簡單,就是「握起來舒服,打起來順手,戰場上放心,維護時方便」。但簡單中也存在諸多原則,在這裡僅說明外部結構件(突擊步槍):

1、槍托部分,槍托是槍械與持槍者肩部貼合的部位,也是影響射擊舒適性的重要部位之一,這裡的設計非常重要。個人認為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舒適性,二是后座力矩與安全性的折中

首先說說舒適性,槍托通常用於抵肩射擊,那麼射手與槍托的接觸位置便有兩個:腮幫子(抱歉用了這麼個詞)和肩膀。肩膀的話因為有衣服、作戰背心和托板,所以舒適性上不需要太多專門的設計,但腮幫子就不一樣了。想像一下,你的臉就貼在槍托上,而槍托是用來減緩或抵消後坐力的,如果槍托舒適度方面有缺陷,你在射擊時候感覺不可能好。我曾經試射過很多不同的步槍,在這點上算是有所感受。墊腮板最好是由軟性材料或光滑的合成材料製成,且外形盡量在「不影響戰術動作和瞄準」的前提下貼合腮幫子。

其次說說后座力矩和安全性的折中,后座力矩與槍托外形有關,槍托越直,那麼後坐力的力矩就越小,槍口上跳距離就越短,反之則增大,但槍托越直,射手暴露在外的部分就越大,不利於射手的安全。在這裡可以讓槍托有一個適當的上反角,用來減弱后座力矩,但這樣的槍托只適用於機槍等重型槍械。突擊步槍、衝鋒槍和霰彈槍的槍托一般都處於槍管中軸線下方。但不論怎麼說,還是那個基本原則,即在「不影響戰術動作和瞄準」的前提下盡量減小后座力矩。

2、機匣部分,機匣是槍械的核心部分。槍機,復進簧,各種卡榫、導桿等等等等都容納在此。優秀的機匣設計符合以下原則:

①結實,這個很簡單,合適的加強筋位置和加工工藝很輕鬆就能做到。

②緊湊,這需要機匣配合內部零部件的尺寸進行設計,嚴格控制形位公差,確保在適當尺寸過隙配合的前提下讓內部運動部件擁有可靠的性能。

③戰術擴展性,現在的瞄具越來越多,從精確射擊使用的光學瞄準鏡到夜晚使用的夜視鏡再到混合瞄具,在各種戰術場合下,合適的瞄具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一般來說,可以在機匣上方安裝通用導軌。但有的時候也可以安裝專用卡具(如蘇制SVD狙擊步槍和VSK94戰術狙擊步槍)。

3、護木,護木也影響著槍械的戰術擴展性和精確度(沒錯,護木也會影響精度)。所以在設計時需要格外注意,基本原則如下:

①戰術擴展性,一般而言,在護木上安裝的設備不外乎這幾個:戰術手電筒、鐳射指示器、腳架、戰術握把、下掛霰彈槍、下掛榴彈發射器。這就需要在護木上安裝導軌。一般來說,皮卡汀尼通用導軌的泛用性最好。

②精度控制,在護木內部設計2-4道貼合槍管的加強筋,一方面提高護木的結構強度,另一方面可以對槍管起到穩定的作用,這裡的配合絕不會是過盈配合,但也不完全是過隙配合,所以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來保證尺寸。

③散熱,持續射擊過程中,槍管會變得很熱,從而影響射擊精度,而合適的散熱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這種不利影響,雖然聊勝於無,但總比沒有好。

4、握把,握把直接關係到使用者的射擊舒適性,基本原則只有一個,盡量符合大多數人的手型和握持角度。

5、彈匣彈鼓,彈藥容器一方面要保證合適的彈藥裝載量,另一方面也要顧及戰術動作的方便(如快拔彈匣),且其加工工藝也要精益求精,畢竟誰都不希望出現送彈不到位導致射擊停滯的尷尬局面。

槍管和內部的擊發部件等略過不提,適用場合不同,設計各不相同。所以無法一一給出原則,望海涵。

PS 玩了很多年的槍,也研究了很多年的槍,現在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幹上最喜歡的輕武器製造方面的工作,只能在這裡各種拋磚引玉了,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批評。


可以看看國防工業出版社的《步兵自動武器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建議多看記錄片,多和老兵聊天。看看他們缺乏什麼,我建議看新時代武器。這個記錄片可以幫助到你很多。我當初設計了一把雷鳴-14就是因為看到他們的節目。知道了老兵和現代戰場的情況。而且,美軍在全球的軍事行動也很多。所以,這是我推薦給你的理由。


軍用:可靠性是第一位的,精度在可靠性之後,另外,還要考慮便攜性,因為戰場環境下所有物品都是自己背的,所以槍支重量,彈藥重量是必須考慮的,為什麼現在基本都轉向小口徑步槍,除了性能方面,還有就是因為這樣可以多帶一些彈藥。

警用:精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警察處理事件的很多時候都是人員密集的地方,就要防止誤傷,對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都是乘車到事發地點,所以,重量不太需要考慮。

這是最先考慮的部分:性能,精度。還有人機效能,就是用的時候舒不舒服,方不方便,如樓上說的槍托之類的,都是為了使用起來能夠達到人槍合一的境界,重心是不是落在兩手之間,這樣方便握持。

看情況再更新


明確自身定位 市場定位和產能問題 .408就是一個不算太成功的例子 在精度和動能方面絕對優化 但是至今賣的很一般


設計能夠匹配現有的工藝水平。


謝邀,GBB要注意潤滑和密封,AEG要注意氣密和齒輪……其他的,不會了……


推薦閱讀:

為甚麼歐洲沒有發展出,像日本一樣繁複的刀劍文化/禮儀?
為什麼冷兵器會產生相應的價值觀文化,現代武器卻沒有?
為什麼重型狙擊步槍一般都設計為半自動或非自動的形式?道理何在?
《亮劍》的世界裡,義大利炮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戰爭過後過時的,廢棄的武器是如何處理的?

TAG:武器 | 槍械 | 槍械知識庫 | 武器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