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既無法融入外國同學圈子,也無法融入中國同學圈子,該怎麼辦?

我知道自己從小到大,人際交往一直有問題,但沒想到出國以後變得越來越嚴重。

來這裡半年,沒有一個朋友。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學校-家,上課-圖書館-自習-睡覺。

Facebook、微信、人人、微博上有很多「好友」,但沒有一個能說話的。

不存在什麼語言障礙,只是對外國同學有天生的恐懼,絲毫沒有交流的慾望。

偶爾遇到主動跟我講話的外國同學,我會緊張然後把整個交流搞砸。

跟中國同學也是一樣,總是覺得沒有話題,慢慢就疏遠了。

其實疏遠還算好的,我自己情商太低,經常做一些傻事惹怒別人。

跟我相處三個月以上的人里沒有喜歡我的,對我沒有壞印象的都是不熟悉我的人。

所以我現在都習慣低頭走路或者直視前方走路,絕對不打量別人。

有時候整整一天表情都是死人一樣僵硬沒有笑容。

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很痛苦很挫敗,但這是最保險的不會惹怒別人的方法。

我住的FLAT有一個公用的廚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

因為我從來不做飯,所以跟其他舍友(全部是外國人)沒有半點交流,

準確的說,我連他們是誰,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去年聖誕節,自己一個人辦了申根簽證,飛過大西洋去了10多個國家,

整個旅行就我一個人,我越走越厭世,好幾個晚上把自己灌得半醉,

有過幾次想自殺,可後來覺得實在是太荒謬了,

自己在美國讀書,跑到歐洲自殺,給中國丟臉,上新聞還要被網友評論嘲諷,

但我真的覺得自己這麼下去只有死。

我有重度強迫症,曾經因為強迫症放棄了第一年的高考。

不知不覺就講了很多,離題了?好


「既無法融入外國同學圈子,也無法融入中國同學圈子」其實是個相對來說比較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可能提問者的狀況相對更加嚴重,但是並非毫無解決的頭緒。

因為狀況比較嚴重,建議提問者先找心理諮詢師聊聊,美國大學通常都有心理諮詢服務,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從 Find a Therapist 之類的地方找到就近的醫師。希望你能接受一個觀點:有人幫你的話,走出現在的狀態會容易一點。所以首先應該找人說說你的困境。

試著找些方式來參與這個世界。比如在知乎上答題,拍照發 Instagram,去寵物收容所做義工。人不是一定要彼此對話才能交流的。努力運動,許多非對抗性的運動都可以帶給人寬慰。

祝你好運。


孤獨是一杯可以獨酌的酒,滋味好不好,取決於你怎麼選擇。

你描述的生活方式,很有熟悉感,畢竟人生最青春的五年,選擇在國外漂:一個人買菜,做飯,特別是要上學的weekdays,除了上課發言,一天說不了幾句話。

有一段時間,關上門寫完作業只琢磨一件事:怎麼交這個月的房租?

是了,我是你的上一代本科留學的學姐,那時候本科留學大軍還只有幾個前鋒,在當時國人的眼光中,研究生博士出國拿獎讀書才是正經事,本科出國是想混文憑還是咋的?

出國前半年,父母離了,因為種種原因,只有母親負責養我; 家裡人都不支持我出國,包括母親——只是她信任我,我要做的事情,她也放手讓我去做。

所以一切的一切,包括我一個人大過年的去香港考SAT,沒找中介自己寫材料,托福SAT沒有老師自己看書…等等等等,都是自己選,自己做,自己承擔。

並非在這裡和你比傷口,你的苦痛一點也不應該被打折扣,只是我要說的重點終於來了:

人往往是有了信念,就會堅持。

你的孤獨感,我推測,也許有虛無感的基調——當然,這是我的假設,歡迎你和我一起討論。

虛無感是孤獨感基調的時候,確實容易越走越窄,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在情況越來越艱難的情況下,我不想向母親伸手,因為她只是個女人,打拚事業的女人; 我當然也不想放棄,已經沒有後路可言。

但是虛無感就會冒出來:你在這幹嘛呢?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折騰什麼呢,同學們都在國內上大學談戀愛呢?

整宿不睡刷淘寶——也買不著,就光看,加上利用淘寶做點倒賣的事賺錢,更加有理由了。

還是我姥姥敲醒了我:喂,你姨媽說你支票跳票啦?房租都超過十天沒給啦?

你們沒看錯,是我親姥姥,我住的房子是我姨媽的,我和姥姥同住一個house,房租可以給我打折減去五十美元,我選擇了市場價。

這提醒了我為什麼當初硬氣的選擇不要這盛惠折扣五十元:虛無個鬼,不就是為了給你們證明我非但不是混文憑,還可以活的很好嗎?來,我再證明給你們瞧瞧!

以下省略幾萬字,就不佔樓主的地方了。

希望能給樓主一個角度:當你掙著一口氣的時候,非但不想死,還想活的更好,孤獨在這個時候,也彷彿成了佐酒的小菜。


沒想到睡前刷知乎能看到這個。和樓主說說我吧。

我在國內的時候朋友就很少,就那麼幾個,和別人說不上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現在我在國外,和樓主一樣,語言沒有障礙,但看到外國人就害怕。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其實是想聊天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連嘴都張不開。每次坐滿了人的時候,身邊坐著的也是外國人,但就是不說話。我知道每個人的名字,對得起來每個人的長相。這就是一折磨。我想說話,但我張不開嘴。偶爾說了一次,我也會搞砸。現在在人少的課上,我就像不存在一般。

中國人,寒暄是經常的,聊兩句罵兩句,最終也都沒話可說了。

Facebook 上都沒幾個好友。沒人加我,我也為什麼要去加我不說話的人。每天我都是試著笑的。 Poker Face 太爛有次被人指出來說苦逼。

我都是躲著人。中午 Cafeteria 全是人我就去圖書館。圖書館偶爾關門,總能找到間開門的空教室。

折磨。

樓主,說實話,我都幫不了我自己。我自己有點辦法可以讓自己感覺好點。但這都是爛辦法。真正的解決方案是明擺著的,但至少我做不到。

要忙起來。不管做什麼,閑著的時候是最難受的。閑+瞎想只能把那種孤單的感覺無限放大。如果附近環境好,跑步是可以的。我是去打羽毛球。雖然我打得不好,但我去,我不必要和所有人說話。實在不行去 Gym 也好,但個人認為絕對比不上早晨或者下午找地方跑步,風景好的話更能試著忘掉那些惱人的事情。

自己看電影,或者找點人看電影也好(看完了聊兩句散就好,不必說太多話),博物館也就可以的。Volunteering 。做什麼都好,決不能閑著翻網站。絕不要把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浪費在電腦前看電視劇什麼的。要不然只會覺得什麼都沒幹成+失敗。

加大工作量。和上面道理一樣,別閑著。

去大街逛逛,但不是去逛街。就當是探索城市了。我就找到了很好的麵包店(超級棒的 Danish),小咖啡館。特別是晴朗的日子,去找這種奇妙的小地方很不錯。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讓心情好很多。

做了什麼傻事,道歉就好。別太放心上。祝樓主好運。

--

竟然能有十幾個贊。那我就把前面的語序整理一下,後面再寫一點。

今天去看圖片展,發現一堆放假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有小女孩在裡面和母親看著魚的照片說著 Nemo。還有大點的不感興趣,弟弟妹妹和父母在裡面,自己在外面的沙發上玩手機。

當時真的很難受。首先是因為小孩子。因為我知道即使我還小的時候這樣我的父母和我在一起,我也不可能這麼開心(家庭原因)。其次是我竟然一個人在看圖片展。他們中大多數的孩子估計這輩子也不用感受我在感受的東西。

本來就沒有公平的事。或者有?

看到 @劉超 的雞湯,講一下我一個老師的故事吧。現在越扯越遠了,我會扯回來的。

他十幾歲從歐洲的一個小國家來到這裡,當時基本不會說英文。二十齣頭得了癌症。五年後複發。2011年又發現了腫瘤。他的背有問題。最厲害的一次在上課時疼昏過去了,被打了911。他是 Dept. Head。他在瑞士結的婚,還有兩個女兒,後來舉家搬了過來。

希望最後總能找到好好活著的理由吧。


只同意樓上 @濤吳先生的意見,其他知友各種勸說題主主動融入圈子,去積极參加各種social活動的, 對於目前題主的心理狀態,真的不太理智甚至有些誤人子弟。這幾種建議都是急於求成,且獲得負反饋風險極大。我並不建議題主刻意打破這種狀態。

孤獨也是分層次的,有些人一個人目標明確心無旁騖,周圍人投去的是敬佩和羨慕。

有些人一個人渾渾噩噩,周圍人只會把他存在感歸為零。

個人建議:題主想省事結束這種狀態,花點心思,請找個靠譜的女友,甚至說靠譜的同伴,一個就夠

靠譜絕對不是外表,而是態度上的靠譜。少年,你這個階段的話,遵循一個原則,找女友或同伴,在相互愛慕的前提上,讓她如參照標杆一般規範引導你的態度,稀釋孤獨感的同時,免去了社交焦慮。不要挑三揀四,就你現在的心理狀態而言,你太需要一些切實的正反饋,以及一些擺脫幼稚的鞭策了。

雖然自己是男生,但是我一直認為女友不管怎麼樣,都可以當男生的最具成效的老師,因為她本身就是一把衡量男生的標尺,當然前提是,她比你稍微靠譜一點。

比如本人,在幾代女友悉心調教下,真的變了很多,真的要鞠躬感謝她們。

至於題主說的融進圈子,說實話,回報遠遠小於你的付出,而且會陷入時間浪費的泥潭,後面展開吧。

先說說本人在英國某top大學的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生活吧。

我的初始屬性就如同和題主一個模子刻出來一般,雖然不像題主那麼弱氣,但是身上一堆如同併發症一樣的奇葩屬性,並不比題主好。

前:各種social,各種party,nightclub,bar,學聯比賽演出,各種加微信臉書,各種社交圈刷存在感,生物鐘時差顛倒,偶爾翹課,中外好友參差不齊,有奇葩有SB瑪麗蘇小清新有綠茶也有大神,每天微信whatsapp亂響。就是一標準現充生活。

後:知乎(最近一個月吧),quora,列書單閱讀,烹飪學習,推掉幾乎所有社團,偶爾跨專業蹭課,偶爾去幾個叫獸那裡問些問題,混個臉熟,撿起了鋼琴,每天高密度健身,偶爾朋友有小聚餐,會打打uno牌休閑,0點入睡,對我不打遊戲。

為什麼我的變化和題主所要的恰恰相反?因為如一位知友所說,浪費時間.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我們是需要平靜,沉默和孤獨的。

因為看見了太多內向孩子想在大學改變自己,強顏歡笑的在各個社交圈裡crowd in and out,最後自己心力憔悴,還孑然一身。

你天性就不是這樣的人,甚至有些時候,你的社交努力,在外人看來,只是有些滑稽的表演而已。甚至連一句」你造XXX有多努力嗎!!「都沒人會替你說。

再說說圈子那點破事兒。

個人意見,在學生時代,很大一部分的圈子,代表的就是虛度以及寂寞。 說說自己看到的圈子現象吧,三五好友盯著手機屏幕,聊八卦感情人生,講微博段子,講寫低笑點笑話,聊聊男女,雖然沒有尷尬的沉默,但取而代之的是曠日持久的生命浪費。比起前者,我真的更加忍受不了後者那種深陷泥潭無法跳出的痛苦。

但是人類有時候就真的需要這種東西來虛無縹緲的慰藉下自己孤獨的心靈。有一個知友說得好,一個人的狀態真的是一個給自己負反饋很多的情況,大部分時候,這種負面心理暗示真的不好。

當然,這是相對於普通人而言。

所以折中而溫和的辦法,給自己找一個觸手可及的參照物,一個讓你無法墮落的伴侶。

以上


我也是留學生。

你不用找實習,想工作?

或者繼續念書,跟教授做research嗎?

如果你成績好,自然會有人來抱你大腿。

如果你會玩,自然那些玩家也會找你一起。你如果不玩那就有大把時間學習啊,成績應該不差。

如果你長的好看,那更不用說了。一切都看臉啊。我這種長的丑的只有讀書了

我真沒理解你是怎麼陷入這種情況的,私以為並不是你自己認為的,單純是人際交往導致的。

給你舉個自己例子:最近我每天蹦達的手忙腳亂的。

早上8點醒(其實磨蹭半小時才起來)起來聽一小時英語,上午電磁課什麼課的,跟同學聽課,吹水,討論下問題。

準備暑假跟教授混,中午時間發郵件套瓷,順便找認識的吃過飯的博士生問問教授口碑,挨個研究教授的背景和手頭項目。打聽下周圍哪個大神找的順利或者不順利的,去取經。

下午開始準備project,和我的搭檔寫proposal,塔模型,編程,累了刷幾分鐘知乎,就是現在。

如果不出意外,晚上再改改簡歷,明天去workshop找人改。複習下周五的考試,睡覺,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好好休息,明天還要準備跟教授,我的男神的面試。

自己手頭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考慮什麼人際關係的問題呢?你喜歡我就喜歡,你想抱我大腿,我能幫的上的問題我儘力幫。不理我就不理,難道你多搭理我一下我的人生境界就得到升華了嗎?

我覺得,如果你有個長遠目標(可以不用太具體),中遠期的目標(對我來說就是下學期能找到一份非常好的碼農實習,16個月的實習畢業前),幾個短期的目標(比如這個暑假能跟我男神research),再把短期目標分解下,先套瓷拿面試,改簡歷,取經面試經驗,事先準備等等。每天有個小本子,睡覺前記下睡醒後要乾的事情,一項項消,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多次發生的總結經驗,如何避免(我記得 @惡魔的奶爸 好像談過這個?)。睡足的情況下,每天充實有幹勁,哪有時間考慮什麼人際關係。這些不都是實現你本子上的計劃的一部分??

我深深覺得,管好自己都那麼難了,我真的沒心力去管別人喜歡不喜歡我。我只能在我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尊重每一個人而已。如果你能專註的有自己的目標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大多數的本職工作上做到卓越,你不可能覺得活著沒意思。

PS:一句玩笑,沒有黑藝術生的意思,玩笑容易引起誤會,刪掉了。

PS2:有人說我裝逼,可能因為我趁著寫代碼的幾分鐘碼的,比較替樓主捉急。語氣不太好,哪裡寫的讓人反感來,請指出來叫我改下,謝了。

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樓主全面的情況,都是只能根據現有的描述推測而已。但是結合自身經歷來看,樓主最根本的問題感覺並不是人際,而是找不到一個方向活著目標。所以才會對於人際格外的敏感和糾結。其他人的人際也沒你想的那麼理想,但是人家不會那麼糾結。而且我也安慰過周圍的留學生,尤其說女生,雞湯的效果真沒多少。踏實為著目標努力,一點點獲得回報,是我親身經歷,並且也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學習,健身,等等可以一個人做並且獲得一些成就感的事情,逐漸積累,會對心態的扭轉有很多的好處。時差黨睡前來補充下答案,希望樓主真的心胸放開點,所謂的人際關係也沒你想的那麼嚴重,早日找到自己的事情,不要活的輕飄飄,就不會這麼痛苦了。祝好。面試考試堆在一起,大家活的都不容易。


首先說一點,就是千萬別自殺,這種狀況真的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

首先題主你要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我所認識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有這種問題,談談我自身的情況吧.

Part 1 Alone

在國內的時候性格就比較內向,有些朋友但是不多,算是正常,後來有過一段時間自己住在北京的經歷,前三個月幾乎是沒說過一句話,每天寂寞痛苦,想哭又哭不出來,後來就....習慣了,我倒不是說這是什麼值得提倡的作法,但這段經歷真的幫助了我很多. 因為習慣了一個人生活,所以剛到國外沒有人說話再加上每天都陰沉沉的並沒有讓我感到有多大的落差,就這樣過了小半年,每天上上課,做做飯,看看美劇,時間就一點一點過去了.也許您想要自殺就是處在這個時期吧.

Part 2 Bruno

當時雖然這麼過著也沒想過自殺,但總覺得沒朋友有點無聊(我已經體會不到寂寞了..),所以也看了些如何交朋友的文章,其中說道"you can just simply say hi"當時正好趕上預科開學,開學典禮上就和同桌的一個南美人說了句"Hi, where are you from",然後就是一些無聊的small talk, 然後聊到了籃球,然後他就說明天沒課一起去打球吧. 第二天打球的時候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雙方都挺拘謹,當時也沒想到要交朋友,就是覺得倆人一起練投籃省的總是自己撿球了. 後來打的越來越多,聊的也越來越多,然後我就帶他去中餐館,他就帶我去party. 因為我家住的比較遠所以party之後一般都是去他家睡,我記得第一次party回來問了他一個問題"party 上kiss xx的那個是她男朋友?" 因為當時我還覺得在party上哪兒能第一次見面就kiss呢...自此之後他就對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言傳身教.他的人緣,尤其是女人緣超好,所以在那之後,每次凡是有女生的活動他都會叫著我,回來之後我就告訴他今天怎麼怎麼樣,比如"和xx說話我還是很緊張啊","今天說再見的時候為什麼那個女生抱了你卻和我連招呼都沒打啊?" "在dance floor我總是覺得太彆扭完全不會跳怎麼辦啊" 總之,自此之後,他就成了我人際交往的問答機.

他對於我最大的幫助還是在於給了我很多希望,比如說我問他我都去了這麼多次party了還是沒女生搭理我,他就會說"你這才幾次啊,我從14歲就開始天天party了,不要著急",或者其他很多的"麵包牛奶都會有的"之類的話. 問他我為什麼叫不到朋友,他說"這種東西強求不來的,你看,剛開始我就是先找個人打球,這一來二去咱倆不就成哥們兒了嗎"

迄今為止,他是我唯一的朋友,我指的是完全沒秘密那種,曾經問過他"你說我成天問你這些問題你煩不煩啊" .他跟我說"this is what friend for,再說了你也幫了我不少忙啊"

寫這篇答案有很大程度上是報恩的心態. 我敢說我對於改造自己性格的努力程度大於99%的留學生,但是沒有他,我只能說我的蛻變是不可能到今天這個樣子的

Part 3 Simple Pick Up

預科畢業之後搬到了慕尼黑,預科里認識的那些朋友們都不在了,又有點回到了當初那種一個人生活的感覺,但是明顯感到還是有區別的,和女生說話不發抖了,別人主動找我我也敢聊幾句了.期間開始上大學,也沒認識到太多朋友,不表.

這裡是重點,搭訕!

也許大家發現了,我從在開始就不太在乎有沒有朋友,最大的煩惱一直都是no sex, 所以自然而然會接觸搭訕的東西,從最開始關注到現在也有四五年了,開始一直都是只敢看不敢幹,但是搭訕不只是entrace to sex, it also teach you how to interact with people in gerneral. 我推薦你去看一下youtube 上的simple pickup,裡面有一個simple tips的系列,我當時以及現在都是拿他們當主力教材的,如果你覺得搭訕太難的話,可以去wikihow或者howcast上面看看"how to make friends"的文章和視頻.

但是這些網上看來的東西並不會對你有直接的幫助,無論你看多少

對我來說他們的作用有兩個,第一是鼓勵,有時看完一篇文章後頓時覺得"交朋友也沒那麼難嘛",然後去上學就會主動找同學說些有的沒的,大多數時候都很無聊,人家也沒有太多聊下去的慾望,但是別灰心,it really helps. 第二個還是鼓勵, 像wikihow上的文章都很概括,十幾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只有不斷地go out and interact with people 才能學到東西, 等和人交流的多了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起來文章里的內容,然後覺得"這篇文章的實用性已經被我驗證了一部分了,這就說明剩下的也是可操作的,只要我keep going將來一定會變成我想要變成的人的"

通過學習和練習搭訕,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女性朋友,但這不是重點,通過這麼長時間對自我的改造,如果說經驗的話,我只能給出"just keep trying"這一句,聽著的確是很雞湯,但就像我說的,你看了我的答案也不會對你有任何直接改變,我能做到的最好也只是讓你多一點motivation而已

Part 4 UK, The Fucking Foreign Languages and Myself

半年前去了趟英國,這是第一次去英語國家,自認為英語不錯的我到了那裡簡直...像是鯊魚回到了水一樣,把在德國因為德語不好用不出來的力氣全拿出來了,看過Before Sunrise嗎,幾乎讓我重演了一遍,當然我是從UK回來之後才看的電影.

還有就是搭訕中國人,我在德國很少認識中國人, 我覺得中國人這個整體不夠cool,而且像個大沼澤,加入這個圈子就在也出不來了,對我有害無利. 慕尼黑作為大城市中國人也不少,真的幾乎從來沒見過中國男生和外國人走在一起的,每次看到兩個不修邊幅的中國男女手拉著手都怒其不爭,這裡的中國人只有少數幾個我不抵觸,是因為they are super cool或者偶然有幾次接觸覺得人不壞,但是讓我和一個中國人一起在街上走我還是覺得怪怪的,一起去吃飯的話就說明我真的對你很好了,date a chinese girl, are you kidding me? 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了,不得不說, 那些白富美們真的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秒殺德國一眾女生, opening, being funny, asking for numbers一氣呵成,雖然我根本就沒存...然後還被朋友說我外向,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外向形容我,要不是她說的有理有據我肯定以為她腦子壞掉了.

總的來說,去英國一趟算是對我努力成果的一次檢驗,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很多在國外的人都會覺得語言關難過吧,這個除了背單詞沒別的辦法,但是人際交往語言並不是全部.英國回來我都發現我的外語從來都是一個大問題,也從來都不是問題. 拿德語來說,一圈人聊八卦我只能聽懂個更該,在House party上一堆人嘰嘰喳喳我真的是啥都聽不懂. 那搭訕來講,用德語我能保證10個人里我能逗笑一個,英語我能五分鐘之內逗笑任意一個女生,漢語的話...真的不需要動腦子,所以說提高語言能力有必要.從來不是問題指的是心態,我和人交流很多話都是看搭訕的東西多了就記到了腦子裡,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搭訕學的外語,既然我能用這三種外語讓女生喜歡上我,難道in some way這不比那些英國人德國人的語言能力強嗎?

對於自我性格的重新塑造可以說是這三年多留學生涯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了(減肥減了50多斤忘提了o(╯□╰)o ), 網上普天蓋地的說男人自信最重要,說說我的改變吧,前幾天和一個女生聊到了男生的長相,以前的我一直覺得自己長得難看, 看臉定律我一也只是占不著便宜的那一方,但是南天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現在對我長相的評價就是,理性的來看我能挑出100處不如別人的地方,嘴歪眼斜最近還瘸了一條腿,但是感性的來說,我真的打心眼兒里覺得別人長得都不如我...

上面也許顯得有些吹噓,畢竟知乎上大神很多,但我就是想用個人經歷給你打打氣

Part 5 Solution

你提到了圈子的問題,不管是中國人還是ABC,都有三種選擇,加入中國人,融入外國人,floating in between, youtube上的Fungbros做過這樣的一個視頻,關鍵不是加入哪個圈子,最重要的be yourself and have fun.

說說我的看法吧

1.加入中國人的圈子我覺得幾乎就出不來了,和外國人的交流只會越來越少,也許你會have much more fun,但我不確定因為我從來都敬而遠之(僅僅是個人選擇)

2.融入外國人,我覺得如果想要做到在中國人圈子裡的程度我覺得好難啊,我短暫加入過南美人的圈子,天天就是喝酒飛葉子,有點無聊,如果說加入歐美人的小圈子我覺得略難,語言沒問題的話doable.

3.floating的話就會有你這種困擾,但你可以想成這是你個人的圈子,一半外國人一半中國人,自己喜歡誰就讓誰加入,不要去搞那些小圈子裡的有的沒的.

改變性格其實很簡單,出門interact with people,在美國就隨便high 5, 或者問個路,問完順便聊幾句,膽子不夠問完說句謝謝就走也行,先從這些簡單的開始,慢慢變成和同學閑聊,要知道你現在完全不知道怎麼人際交往,所以別人懶得搭理你都是正常的don"t take it too personaly, 就當成你打dota手速不夠結果輸了一樣,只要知道有朝一日技術好了別人就會改變對你的看法就好.要知道我當初問路心跳都會加速的....


同樣留學生一枚,結合自己經驗說一說建議,比較散亂,僅做參考!

首先有一個小觀點:人和人之間最初的交往是因為單方或者雙方有利可圖(或金錢,或陪伴,或知識種種),否則我不認識你的情況下是不怎麼想花時間在你身上的(當成為朋友以後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英語不是很好,也沒有去過很多國家,但人際交往上沒什麼問題,所以希望我的做法可以參考。

先談如何和別人交流,再談融入。

基於之前的觀點,如果想讓別人和你交流,那麼請問問,我可以為對方帶來什麼

1.我語言不是很好,但花了不少功夫在學術上,目前認識的外國朋友基本上我都給他們講過題目。人和人之間沒什麼交集的情況下的確沒有什麼好聊的,所以開始也就講講題目就散了,慢慢的接觸多了也會討論討論老師,討論討論課程,出去玩耍玩耍什麼的,這都是後面的事了,所以,按照你問題中說的你的狀況,請在學習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你學術很牛逼的時候會有人往你身邊靠的。

2. 如果你學術不是很好,那你和人交往的時候就比較辛苦一點,需要偶爾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別人需要你的聆聽,需要你的意見,需要你的陪伴(智商和情商你肯定有一個行的)(當然,不是讓你一味的沒有自我!具體的度要自己掌握)。

3.你的旅行經歷是很好的話題,你去過他們國家難道沒有一點點想和他們交流的嗎?當然,不要讓你說旅遊經歷的時候變成一種炫耀。

4.力所能及能幫助別人的時候,就幫助別人,但要有自己的底線,否則成了老好人一天幫人寫十幾份作業的我也是見過的,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想做就是不想做,今天有事就是今天有事,做個好人不要做個老好人。

5. 你提到你會得罪朋友,首先,這件事嚴重嗎?不嚴重的話,去表示一下歉意別人也不會說什麼,嚴重的話,請嚴重一點的道歉,並提出補償的辦法。說白了,你錯了,不說話別人是不會原諒你的,時間是不會抹平的,只有道歉才有用!而且不管你道歉的的好不好,放心,那個人99%不會當眾羞辱你說 「那個傻逼跟我道歉!「所以,即使道歉沒用,你才可以勸服自己那個人不值得交往啊。

6. 對應上一條,記得說謝謝,不管對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另外,thanks和Thank you very much, I really appreciate it. 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7. 人與人交往需要一種平衡,你可以無償幫助別人,但是在別人想表達謝意給你一杯咖啡幫你佔一次座位改一次論文的機會請不要拒絕啊,要不然下次還怎麼找你幫忙啊,反之亦然啊。

8. 不管你漂不漂亮,請不要 」表情是死人一樣「 好不好!看到熟悉的中國人打個招呼,看到熟悉的外國人說一句hows it going不會死啊,別人不會在背後嘲笑你說那個傻逼今天跟我說hows it going還帶著很濃的亞洲口音好嘛!你好,天氣真暖,作業做了嗎,幹嘛去呢這些就像零食一樣不算聊天好嘛!

9. 上課-圖書館-自習-睡覺 也基本上是我現在的狀態,很多聚會我都沒有去,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狀態啊!如果加入一個健身就更好了!碰到異性問你去幹嘛你說去gym或者說從gym回來增加印象分和談資好嘛!

10. 和你一樣,再說下去我也要離題了,上面說的一堆你會跟我說你都懂,那麼你不用全都做到,先做到一點,見到熟人笑一個打個招呼,然後繼續做你自己,加油努力,不要自殺,即使什麼都不能改變,人生會在某個時候你就想明白了有了轉機,或許換一個圈子一切都不一樣了,請保持輕鬆愉快,目前在什麼位置就把你可以做好的事做到最好,就像前面很多朋友說的那樣,課程那麼忙,你是怎麼有時間來胡思亂想的啊!學完了找工作各種有的你忙的啊,只要你沒什麼惡意,做這麼多事情的路途上還怕碰不到隊友嗎?!

11. 好像說了一堆交流,該說融入了,如果你融入不了一個圈子,在你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情況下,只能說明你和那個圈子沒有相同的三觀,不在同一個level上啊!不要委屈自己好嘛!

12. 最後的最後,請認真認真認真的反思一下,如果真的沒有一個人喜歡你,你的為人是不是真的出了一點問題?如果是,請改正。不要自殺啊!!!

13. 如果你真的做好了準備要改變,請立刻搬家!你做不出面對老室友突然變得喜歡打招呼,但是面對一群新室友你不會忍心搞黃一個新家吧!!我認真的,我知道搬家成本很大,但是如果這可以改變狀況的話,值得!這不是在逃避,只是給你一個容易點的起點而已。

14. 你提到了喝酒,請不要再你喝了五分醉的時候找朋友吐心聲,沒有人喜歡當垃圾桶的,提高膽量一分醉就夠了!

15. 這個列表可以長達100條,問題是你真的想解決還是只是想在知乎找安慰,明天繼續老樣子,祝你好運。


詳細地讀了題主的描述,我贊成目前第一位的答案給出的具體方案,那就是「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社交障礙也算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個buzzword,但題主不是那種情況,而且因此造成的持續挫敗感,無價值感,很有可能引發其他心理問題比如抑鬱。我也是留學生,有過類似題主的心理狀況,雖然社交問題沒有題主嚴重,但在心理和生活上造成的壓抑感,也是對自己的持續傷害。所以在這裡真心建議題主去專業的機構諮詢,排解。

專業的心理工作者,能夠幫助你發現根本的問題,比如你搞砸一些場合的原因,你惹怒或你自認為惹怒別人的真實原因,你恐懼社交的源頭等,一方面會讓你更了解自己,更接受自己,也能讓你明白,世界上有人理解你,且願意幫助你改善。

可惜我只是個業餘的心理愛好者,沒有資格和能力幫助題主,但我相信題主能勇敢地去向有資格能力的人尋求幫助。

希望題主能夠走出來,過得更好。共勉。


我想在這邊問下,融入圈子為了什麼?你就是為了多找幾個人練口語還不如去打工,那才是真的逼著你去說話。實在不行找個教堂周末去找牧師都更加靠譜。

希望通過融入所謂的學生圈子來幫助自己融入這個國家的生活本身就是胡扯。

一個中國的大學生有什麼能力?中國的大學生活和中國的社會生活一樣嗎?國外也一樣啊。

要記得句話,有能力的人走到哪裡都是有朋友的。先有能力才是真的。


我說一點我個人看法:我發現留學生經常把社交看得很重,成天想著我要融入別人的圈子啊,我要去和人social啊。其實沒必要過分在乎這些,你就正常的生活自然會和別人有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打交道的人形成自己的圈子,沒必要為了迎合什麼人融入別人的圈子,我覺得你有點太在乎會不會被別人接受,才會有「自己情商低」「總是做傻事」久而久之就有了交流的恐懼感。其實交流這個事情是雙向的,有你接受別人和別人接受你兩部分,不要把自己先放低了覺得自己是去和別人套近乎的,Just be yourself,相信我世界上人這麼多,也沒那麼多玻璃心,雙方互相接受的機會是很大很大的。「你看不是有不少人在底下評論想要和你做朋友嗎?如果題主願意也可以私信我,我也在美國念書……除了刷人人混知乎平時也沒什麼交流了,多一個人聊聊天。


看到大家都在勸LZ改變,融入,心態積極什麼的。

我在國外的兩年中,有很多非常相似的體會。比方說國外同學的party,或者去酒吧放鬆,雖然也還蠻開心,但真的好尷尬,並且,也好無聊。看到知乎有人說,外國人的特點是見第一面就很放鬆很熟好像認識了兩年一樣,但是兩年後你們依然和第一面的時候一樣,不會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是這樣感覺。好像只能接受和別人在咖啡館深談,沒有辦法在酒吧瞎鬧。但是即便在咖啡館的對談,也沒有辦法觸及對方的核心,自己也無法徹底開放。

而在外面的同胞,讓自己能喜歡的太少,幾乎都是自己(太過清高地)看不上的人。極少數幾個談得來的,也不是直接在生活中認識,而是先通過網路認識才在生活里見面的。當時住過一個公用廚房的flat,我只在確定沒有其他人使用廚房的時候才去煮個面(比如夜裡三點鐘)。毫無歸屬感可言。帶著特立獨行的面具,保存一顆寧死也孤僻下去的心。

兩年里,除了少數活躍的片段,多數時候生活狀態極為封閉,日夜顛倒也有,長時間不出門也有,獨自旅行也有,試著喝酒也有,故意翹課也有,深深厭惡自己也有,購物慾強烈也有——只是想告訴樓主,這些真的真的都很正常,不要覺得是自己的強迫症導致的奇怪行為。

特別想跟樓主說的是,一定不要覺得別人不喜歡你。別人只是不知道怎樣和你相處而已。也不要覺得什麼自己把對話搞砸了,其實冷場是太正常的事情。社交場合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的人物很多,但我想你未必想成為其中一個。樓主的問題其實是人際敏感,我也一樣。總是太關注別人的反應,其實都是不必要的。看淡一點,繼續裝酷就好了,如果你並不期待從社交里得到些什麼,就索性把它看成無意義的事情,反而放鬆。另外,你放鬆沉默而無所謂,別人也會放鬆沉默而無所謂,反而都樂得自在。此外,大家對放鬆的人的評價,其實是遠高於那些急於取悅別人、有所企圖的人的。

兩年後我交完論文回了國,撲在祖國的土地上大睡一場,快樂極了。

後來回憶起來,想起兩年中許多孤獨的片段,隔著距離變得美妙無比。看到孤獨時留下的有趣文字,小畫兒,照片。一些獨自行走時對環境真切的記憶。我發覺自己成了一個有故事的人。

而今浮躁活潑,反而接近不了當時的心境。有得有失吧。

順便說一下,這種孤僻生活完全不是外語水平導致的,我是學外語出身,做過大量中外交流的工作。純粹是環境和心態。

這個回答很私人,也沒有太多邏輯,就當是給匿名樓主的一封私信吧。過兩天就刪掉了。各位見笑。


給lz一個劍走偏鋒的法子吧。

放假回國的時候,找一家保險公司,去做銷售。

每天早上要做操,喊口號,還有的跳抓錢舞……

每天要打幾十個陌生電話,去各種辦公樓做陌生拜訪。

每天被拒絕無數次,聽到無數次我很忙,沒興趣,嘟嘟嘟嘟……

做不好還會被訓斥。

想退縮還會被嘲笑。

完全當做歷練,必須要堅持。

一個月或者兩個月。

等你熬過這兩個月,你帶著一身傷痛與盔甲離開,

你會忽然發現

他媽的能跟人正常說話太他媽爽了!


去當地的華人教會。教會裡那些有信仰的人通常都很願意幫助別人,很熱情,不會嫌棄你的社交恐懼症和低情商。並且他們經常會組織一些慈善的活動,你可以試著跟著參加一下,給予通常使人充實跟快樂,你不會覺得自己沒用,負面想法也會少很多。

他們也有互助小組,一起分享自己的見證跟經歷,你會發現這世界上比你慘的人有很多,看看他們是怎麼走出來的,你也會有信心。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總是過度的自我關注,這世界上有很多可愛的人等著你去發現並與之交流。你就算是精神病也可以去精神病院找同類呢。

我理解你的痛苦。

反正你也不想活了,什麼方法都試一下吧


第一眼看到,驚訝於這個問題居然不是我問的。像 @濤吳說的,這個是普遍的。你看到的許多每天忙於聚會party的人也都覺得自己沒融入這個或那個圈子。我在國外念書的朋友,幾乎每個人都向我抱怨過這樣「獨來獨往」的生活,其中許多是我覺得非常善於交際的。

我覺得,題主覺得非常非常難過的話,應該先找心理醫生聊一聊。

題主的痛苦來源於「總是獨來獨往但又深知這樣不好」的矛盾中。自療應該也是行得通的,要麼改變心態:充實自己,想辦法讓一個人的時候自得其樂,不強求融入別人的圈子;要麼改變行為:想辦法找人聊天,再一起干一些事情,然後發展友誼。

我覺得題主還是想改變行為的。有些改變沒有你想像中困難。比如,開始使用公用廚房。這樣遇到同時做飯的室友可以寒暄幾句,甚至不用說不用笑點點頭,人家下次說不定就會主動找你說話了。

關於「情商低」之類的描述。。我不知道你惹別人生氣到底是什麼事,但我覺得很可能是你把問題放大了?做「蠢事」或者引出尷尬的局面誰都有。其實很多時候別人並不記得或者在意你所謂的「蠢事」,一次兩次也不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我們從自己的視角觀察,所以會放大自己的一舉一動(所謂egocentrism)。我覺得跟題主走得不近的同學可能只是覺得你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需要自己的空間,而並非反感你。

然後剩下的。。。跟父母或之前國內的好朋友聊一聊,在虛擬空間上找人傾訴。充實自己的生活(鍛煉、吃好吃的、搞好學術、看劇看書、找工作……),找到自己的價值。然後再慢慢想辦法在社交上找自信,再在現在待的地方里交朋友。你已經到了一個改變的節點了,要不要走出來就靠你自己了。其實這些話也是我對自己說的,我也好不到哪兒去。。一起改變吧!

====================

針對ls幾位的答案

1. 不是很贊成找女朋友這個辦法。一個人的問題沒解決,貿然投入關係,問題難道不會變成雙份么?不管是伴侶還是朋友,完完全全把重心放在ta身上,期望對方拯救你充實你,一旦對方讓你失望,會陷入偏執和更大的痛苦。

2. 至於鍛煉。。如果你之前從不鍛煉,現在開始運動肯定會讓你身心更愉悅。但如果已經有這樣的習慣,鍛煉帶來的邊際效應不會很大。。。我基本上每周跑步或游泳4-5小時,前陣有一周每天運動了40min以上,但該不開心還是不開心。不去解決問題,社交恐懼和焦慮依然在。。但這也只是個例。。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劉瑜

前兩天有個網友給我寫信,問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剛來美國的時候一樣,英文不夠好,朋友少,一個人等著天亮,一個人等著天黑。「每天學校、家、圖書館、gym、幾點一線」。

我說我沒什麼好辦法,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克服過這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學會的,就是適應它。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快樂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素。基因、經歷、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實,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苦難的憐憫。你看,這三項裡面,除了第二項,其他兩項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穫的對稱性。

我的快樂很少,當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說昨天一天我都幹了什麼吧:

10點,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關於明史的書看完。

下午1點,出門,找個coffee shop,從裡面隨便買點東西當午飯,然後坐那改一篇論文。期間凝視窗外的紛飛大雪,花半小時創作梨花體詩歌一首。

晚上7點,回家,動手做了點飯吃,看了一個來小時的電視,回e-mail若干。

10點,看了一張DVD,韓國電影「春夏秋冬春」。

12點,讀關於冷戰的書兩章。

凌晨2點,跟某同學通電話,上網溜達,準備睡覺。

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個人。書、電腦、DVD。

一個星期平均會去學校聽兩次講座。工作日平均會跟朋友吃午飯一次,周末吃晚飯一次。

多麼稀薄的生活啊,誰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應。

孤獨的滋味當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獨具有一種累加效應。同樣重要的東西,你第一分鐘舉著它和第五個小時舉著它,感受當然不同。孤獨也是這樣,偶爾偷得半日閑自己去看一場電影,和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後果當然完全不同。我以前跟一位曾經因為某政治事件而坐過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幾年被單獨關押的生活,這樣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說得可真確切。

我曾在日記里大言不慚地寫道:出於責任感,我承擔了全世界的孤獨。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獨,而且我的孤獨品種繁多、形態各異: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學者裡面太老粗,在老粗裡面太學者;在文青裡面太憤青,在憤青裡面太文青;在中國人裡面太西化,在外國人裡面太中國....我覺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間,很可能是為了做一個認同紊亂的心理實驗。

我其實並不孤僻,簡直可以說開朗活潑。但大多時候我很懶,懶得經營一個關係。還有一些時候,就是愛自由,覺得任何一種關係都會束縛自己。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知音難覓。我老覺得自己跟大多數人交往,總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很難找到和自己一樣興趣一望無際的人。這句話的謙虛版說法是:很難找到一個像我一樣神經錯亂的人。

有時候也著急。我有有幸生活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沒有吃過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經歷過的痛苦中,沒有什麼比孤獨更具有破壞力。這不僅僅是因為錯過了親友之間的飯局談笑溫情,不僅僅是因為一個文學女青年對故事、衝突、枝繁葉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嚮往,還因為一個人思想總是需要通過碰撞來保持。長期的孤單中,就像一個圓點脫離了坐標系,有時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問題是否真的成其為問題,你時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個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麼是大,因為不能看到別人的小,你不知道什麼是白,因為不能看到別人的黑。總之你會擔心,老這樣一個人呆著,會不會越來越傻?

好像的確是越來越傻。

但另一些時候,又驚吒於人的生命力。在這樣缺乏溝通、交流、刺激、辯論、玩笑、聊天、緋聞、傳聞、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沒有任何圈子,多年來僅僅憑著自己跟自己對話,我也堅持了思考,保持了表達欲,還能寫小說政論論文博客,可見要把一個人意志的皮筋給撐斷,也沒有那麼容易。

「忍受的極限會是什麼養的結果?」

讓我告訴你,忍受是沒有極限的。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凄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讓它成為一件事。

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悲傷沒有什麼關係。它讓人心平氣和,讓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它讓你謙卑,因為所有別人能帶給你的,都成了驚喜。它讓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內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們彼此可以對話。你還可以學習觀察微小事物的變化,天氣、季節、超市裡的蔬菜價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說真正-打量它。

當然還有書、報紙、電影電視、網路、DVD、CD,那裡面有他人的生活、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音樂的美、知識的魔術、愛的可能性、令人憤怒的政治家...我們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窮盡這些道理、美、愛、魔術的一個小指甲蓋,怎麼還能抱怨生活給予我們的太少。

絕望不是氣餒,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事實求是的態度。

就是說,它是自由。

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叫《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我想像文革中的顧准、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我想自己終究是幸運的,不僅僅因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為我還挺結實的。總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總還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數到「九」之前重新站起來,再看到眼前那個大海時,還是一樣興奮,歡天喜地地跳進去。在遼闊的世界面前,一個人有多謙卑,他就會有多快樂。當羅素說知識、愛、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動力時,我覺得簡直可以和這個風流成性的老不死稱兄道弟。

因為這種幸運,我原諒自己經受的挫折、孤單、原諒自己的敏感、焦慮和神經質,原諒上帝他老人家讓X不喜歡我,讓我不喜歡Y,讓那麼多人長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諒他讓我變老變胖。因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質給了我: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孤單寂寞懷才不遇舉世皆濁我獨醒而深深嘆息的話,那麼讓我告訴你,你買不到那個彩票的,別再把你時間的積蓄兩塊、兩塊地花出去,回到你的內心,尋找你自己,與心靈深處的他、他們一起出發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戶而週遊世界,身無分文而腰纏萬貫。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路過這個問題,感覺到一種責任感來分享我的認識。大家的分享不管是雞湯還是巴掌我覺得出發點都是很好的,但是能幫到題主的程度有限。(我也一不小心煲了一鍋雞湯,見分割線後,分割線前為理性的作答)

大家的回答集中在「留學生」「苦悶」「孤獨」上,首先這個問題的最重要的關鍵詞是「自殺傾向」。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克服自殺傾向?」題主之所以提出這個如何融入圈子的問題背後的邏輯其實是:社交圈子可以幫助我克服自殺傾向。先不論這點是否正確,建立正常的社交絕對不是克服自殺傾向的充分條件,甚至不是必要條件。

那些試圖通過自己人生經驗幫到題主的人,我不確定你們是否有過自殺的念頭,我相信你們真的度過很多迷茫黑暗苦悶孤獨的日子,也真心想要通過自己的經歷鼓勵題主,但是這些和「自殺衝動」不是一回事,可以說是質的差別。

為什麼人會有自殺的念頭?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看了一眼生活,覺得沒有任何價值。正常人在極其苦悶的時候可能會有這種感受,但一定不是長期的,不可逆轉的。一旦你站在「生活沒有價值的」前提之下,很多答案中的解決方案都失效了,比如:

有人質問為什麼不去做有意義的事,這不會幫到他們。

你不用找實習,想工作?

或者繼續念書,跟教授做research嗎?

他們會問「工作有什麼價值?research有什麼價值?」

有人提出一些改變生活的建議,這也不會幫到。

找女友或同伴

因為有自殺傾向的人會認為他們會screw up everything, 並為這種想法深深折磨。

有人試圖說服他們這種狀態只是暫時的,這也不會幫到他們。

你會熬過去

因為他們已經把這種糟糕的狀態內化為他們性格或者人格的一部分,如影隨形。

藥物可以緩解,但不能使你不去產生那些自殺的念頭,最多不去注意他們。

運動可以緩解,但這只是運動中產生的多巴胺等化學分子的作用。跑上十幾公里可能一停下來就又是黑暗的絕望的情緒。

(以上針對廣義的自殺傾向者,以下針對題主)

寫到這裡,我覺得自己跑題了,「留學生既無法融入外國同學圈子,也無法融入中國同學圈子,該怎麼辦?」 我不了解題主,但基於你的描述,我真心覺得,「留學生圈子」的問題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

1. 你在旅行的路上「越走越厭世」,旅行從來都是放鬆心情排解壓力的有效途徑啊!一定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阻擋在你和那些異國美景之間吧!

2. 或許你對自己缺乏深刻的了解和思考,但基於你的描述,你把生活的不愉快都歸因於自身的「人際交往」和「強迫症」,換言之,某種「性格缺陷」,並由此引發自殺傾向,你一定有一些認知上的怪圈:比如,「跟我相處三個月以上的人里沒有喜歡我的」——你如何知道,是你自己的臆想嗎?又比如,「對我沒有壞印象的都是不熟悉我的人」——你如何知道,你願意給他們機會熟悉你嗎?又比如,「這是最保險的不會惹怒別人的方法」——你如何知道,是你自己的臆想嗎?你曾經因為打量別人對別人微笑而惹怒別人嗎?

僅從以上題主的描述中,我看到了自殺傾向者的認知上的幾點特征(如有過分歸納,請你不吝指正):

  1. 「我的性格是有缺陷的」
  2. 「我不值得人愛」
  3. 「如果別人對我表達善意,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真的我」

如果以上三點你都深信,並由此產生了「生活沒有價值」的想法,你在認識上的缺陷比你在性格上的缺陷更大(其實很難分開)。

只有基於認知修正的心理諮詢(Cognitive therapy)和自我冥想可以幫到你,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可以打開你潛意識裡建立這些認知邏輯的深層原因並且修正他們。

1. 如果你覺得這兩種方法距離你都有點遙遠,請你先在所有對自己的認識(比如上面三條)後面加上「為什麼我這麼認為?」比如,「如果別人對我表達善意,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真的我。為什麼我這麼認為?」請你想出一個原因一直追問下去,一定能得到一個可以被反駁的錯誤原因(就是下文中的a list of "errors")。——簡單講,「Why do I think this way?"

Therapy may consist of testing the assumptions which one makes and looking for new information that could help shift the assumptions in a way that leads to different emotional or behavioral reactions. Change may begin by targeting thoughts (to change emotion and behavior), behavior (to change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 the individual"s goals (by identifying thoughts, feelings or behavior that conflict with the goals). Beck initially focused on depression and developed a list of "errors"in thinking that he proposed could maintain depression, including arbitrary inference, selective abstraction, over-generalization, and magnification (of negatives) and minimization (of positives).

2. 有一類冥想(或者心理治療)不執著於找到深層原因,而是提倡接受。Acceptance. 簡單講——「So what?"

自問這兩個問題可以幫助你開始,長期的改變在我看來只有基於認知修正的心理諮詢自我冥想 (這裡不展開講了)

(我不是專業心理人士,我希望有專業的心理人士提出更好的建議)

--------------------------------------------我是感性和理性的分割線-----------------------------------------------------------

我們都曾有過那些孤獨憂悶的時刻,看到你曾經一個人買票踏上跨洋旅行,我覺得你還是有改變自己的願望,甚至說是勇氣的。

我的留學在外的那些孤獨寂寞的朋友們,一個變成了真正的學術帝,一個信了主,一個變成了廚娘,一個專業為社區遛狗,一些交到了各種膚色的新的朋友,大家似乎都過得不錯,可是在我們和他們四目相對地坐在Chinatown的某個小破餐廳的時候,走在亮著感恩節燈飾的郊區小巷的時候,趴在欄杆上看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時候,陽台上對著Charles河喝啤酒的時候,我都能感到彼此的落寞。

你也許需要勇氣,也許需要時間,也許需要耐心,也許需要信心,也許需要的太多太多了。我知道有時候你真的覺得生活太糟了,你甚至都不知道它會不會好起來。

我也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幫到你,不知道你看到素未相識的眾人為了能幫到你而留言能不能感到一點點慰藉,不知道你打開教科書學到一點新東西時能不能感到一點點興奮,不知道你看到櫻花樹開放聞到春天的氣息能不到感到一點點喜悅?還是你只是感到更加落寞了?

如果你能在生活中發現任何一點點積極的東西,請你盯著它,不要放開。任何方式的改變自己都是一個漫長的甚至是前進一步後退兩步的過程。

如果不能,請你拿出當時辦簽證獨自走在歐洲街頭的魄力,找到離你最近的心理諮詢師,預約。


1、培養興趣愛好

美帝大部分大學(或者學校recreation組織)都會提供各種有意思的課程,比如樂器、美術、攝影、跳舞、射箭、各種武術等等,你可以去修這些課程,這不但可以獲得新技能,還能找到充實自己生活的新方式,更可以獲得幾個有相同愛好的朋友,而且你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時候也多了一些談資(以後和老外交流也不僅僅是聊where are you from這種無聊的問題了)

除了官方課程,很多時候在學校周邊也會有一些店提供短期課程,比如烹飪、釀酒、畫畫等等,groupon上會有不少這種課程的打折信息,這也是豐富業餘生活和交友的好方式。

當然你也可以看一些youtube視頻在家自己學呀~看coursera學點專業知識充實自己也是極好的。

2、多參加社團

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有意思的社團,用心去找找自己感興趣的吧。在這些社團里也許你會有意外收穫哦。比如我今年好奇之下加了一個中文話劇社,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但是這並沒有關係。平時的表演練習能很好地鍛煉思維、解放天性,最重要的是,小夥伴們真的都很有趣很有才華。如果你想融入美國圈子,就加幾個美國社團,如果想融入中國圈子,可以加幾個中國小社團。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話往往比較大,以你目前的人際交往能力可能hold不住,所以可以晚點再加(如果你想的話)。建議加那種有具體主題的社團,比如劍道社、民樂團、環保社、創業社團等等。

3、健身

長期堅持健身會改變你的精神狀態

4、找實習、校內打工、做research

讓自己未來更有保障,也讓生活更充實。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中都會讓你不可避免地去和人交流。

5、多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

沒有朋友的話你就去找advisor/professor聊天,不但練口語,還能從前輩那裡取取經,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你說你因為自己不做飯從來沒和室友說過話,那針對這點你就開始學做飯吧,網上有很多做法的視頻,而且做飯入門起來真的不難。做飯且與室友分享,以至於到後來與其他更多人分享,這會讓你多很多朋友哦。

6、最重要的就是分享、無私

我覺得一個願意與別人分享的人、一個願意無私幫助別人的人就算偶爾說錯話也不會招大家討厭的。我住大房子里的時候特別喜歡做很多菜然後請鄰居們來吃,我在分享菜肴的過程中廚藝更加精進了,人緣更加好了,雖然我沒有在這過程中收過一分錢,但是後來朋友們有好吃的也會主動跟我分享,我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比如要搬家了),他們也會主動來幫我。而且我相信你在做這些的時候會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就不會想自殺了。

----------------------------

要改變現狀確實不容易,我花了四年時間從一個內向的、這輩子理想是隱居山林的人變成了外向的、朋友遍天下的人。希望題主也能早日走出這個困境,能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


鍛煉身體


工作開小差中……

然後被我看到這麼個可憐的孩紙在知乎上尋求幫助。

我忘了是在什麼問題下,誰做的回答,但有那句話我覺得說得好,「任何時候都不要保持一個人的狀態,養只狗,養養花,都不要一個人。」 是張公子?還是誰? 忘了。 anyway。

========經高人指點 是這位大大說的:yolfilm

樓主的狀態正好是個反例啊。

一個人,很多時候就沉下去了,因為你覺得和周圍的契合不夠,你不屬於任何人,沒有歸屬感,所以很容易就對生活報以放棄的態度。

然後就真TM放棄了。

如果我在這裡說,樓主要和外國人接觸,要多鍛煉身體,要躲出去走走,要多說話。

你是不是覺得我在說廢話。

因為這的確就是廢話,如果樓主能做到,你就不會在這裡了。

記得有足球界有一句名言,足球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好兩個方面就可以,一是進攻,二是防守。

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那麼我就給你個現實的:

你加我好友唄,我又TM有沒匿名,你可以在知乎關注一些你覺得有意思的人啊。

看看他們每天都在幹什麼,知乎留學生這麼多,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痛苦啊,知乎在國外生活的人那麼多,就你一個人辛苦啊。

狗屁,都他媽有自己的問題,有自己的煩惱。

你有強迫症,我有抑鬱症,而且是重度抑鬱症

你放棄了一年高考,我他媽差點從UCB退學。

你想過自殺,我他媽處方安眠藥都不知道吃過多少。

留個學就怕成這樣了,不要自己把自己嚇到了。

一個人過一輩子又怎麼樣,你如果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義,再多鼓勵,再多安慰,都是沒用的。

如果你真心想交朋友,自己走出第一步,知乎上好人多,你關注他們又不犯法。每天首頁看他們回答問題,提出問題,你也聊聊,怕個屁啊,又不咬人。 慢慢學會和人說話,思維放開一點。

額,好像話說重了點。

來點雞湯吧。

少年,你正處在人生迷茫的時候,向前一步就是突破,退後一步,也許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題主,你的情況和我這邊一個朋友很像。他當時也是一個來國外讀本科,後來慢慢發現跟中國人跟老外都脫離了。於是他試著轉移注意力,開始的時候把精力放學習上,結果發現越學越無法集中注意力,後來開始畫畫玩音樂,結果整出來的東西都很陰暗,試著去健身,但是沒有任何效果還往往無法堅持。

最後他的解決途徑是找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診斷,發現自己得了抑鬱症,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才逐步好轉。

樓上諸位提出的建議都是一片好意,我能理解,但是你們的答案用來回答「留學海外如何克服孤獨(寂寞)感?如何找到生活的方向?獨身海外如何打開社交圈子?」這類問題還行,但是題主已經開始有自殺傾向了,根據他的生活狀態我也不覺得是孤獨沒方向那麼簡單,而是有明顯的抑鬱症的表現。

介於樓主跟老外講話都有恐懼感,所以我的建議:趕緊的買張回國機票,在家人的陪伴下去靠譜的心理醫生那裡診斷,對症下藥,問題解決了再回來讀書!趕緊的!


推薦閱讀:

大家對於北美留學生日報的看法?
如何看待2015年11月21號馬德里麗池公園華人自己擺放的辱華看板?
留美學生有哪些打工機會?
有誰知道留學生回國買車優惠的么?求大神解答!?
多倫多大學 在各個學院(7學院)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TAG:人際交往 | 留學生 | 國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