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中,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為什麼沒有廣泛的穿戴了?直接斷層了

看古裝電視裡面,傳統的服裝也挺好看的,很有中國特色。

為什麼沒能延續發展下來呢?


這個問題是世界性的,不是中國獨有的。

其實也不算斷層,哪怕在江浙滬的一些地方,還是有老奶奶老爺爺穿舊式衣服的,類似下圖這種。經常有人拍到了給我看,比如公交車上,某個郊區之類的

(以下圖片由 @川後 提供)

拍攝地蘇州

拍攝地金華

問題在於,這樣的服飾,很多人不樂意承認它是傳統服飾,或者覺得它不夠傳統服飾

(根據評論建議補充說明上圖演變過程)

圖片出自#清宮戲吐槽接力賽# 關於清宮戲裡漢族女子... 來自洛梅笙

看古裝電視裡面,傳統的服裝也挺好看的,很有中國特色。

比如題主所說的古裝電視劇,古裝≠傳統服飾,這點只要去看一下「傳統」的定義就可以了。

在世界範圍內,與外界接觸越多的地方,傳統服飾在日常中的比例就越低,這是普遍現象。很多人覺得和服、韓服很好,但是人家也不是日常穿的,而是在特定場景里。

傳統服飾漸漸會上升成為禮服性質,甚至是傳統服飾里的一些便服,在當今社會穿著就可以擔任禮服,這也是一個通則。但這一定不等於是斷層了,覺得廣泛穿著才是存在,那麼只有穿越或者成為一個特殊景區才有可能。

(補充)

大概這樣子的場景,很多人才會覺得沒有斷層吧

拍攝地雲南紅河,圖中有彝族和傣族。但是發現沒,年輕人穿著的比例很低,混用現代服裝的現象也有。

===============================

隨手廣告下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C0hRSafE_vqFreMq9x0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服飾之傳統,是古人對美的沉澱;服飾之歷史,是古人對美的追逐。我們通過服飾去了解古人之趣味、歲月之容貌、審美之變遷,從此歷史不再是故紙一堆、黃沙一叢,而是鮮活的可觸摸的搖曳的喜惡評說……

請關注「傳統服飾」,我們是以原創科普為主的服飾史、傳統服飾微信訂閱號。


以女裝而論,根本沒有斷


接著春梅狐狸 的那條說。

其實日本女孩子穿的那個卒業式服也是20世紀初形成的。

和這個老太太的「斜大襟襖褂+窄褲」流行的時代差不多,可能還是這個襖褲早一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但你看,宣傳、包裝的重要性:大家覺得卒業式和服是「傳統服裝」,而老太太的大襟襖褲不是╮(╯_╰)╭


下來是答主的提問:

呵呵,那些說因為【漢服不方便】的,所以就消失了~~~~~~~我是來啪啪打臉的!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衣服款式,肯定有【禮服款】和【日常穿著款】的區別。而且階級不同,到哪種場合赴會所穿的衣飾,穿的繁瑣豪華程度肯定不一樣,越底層的穿的越簡單,越日常生活穿的越簡單。

~~~~~~~~~~~~~~~~~~~~~~~~

下面是當代服裝,穿這樣子上學、逛街、上班、買菜、做飯、打籃球、踢足球?

不方便!!!!!!

那為什麼不放棄?讓這種衣服消失呢?

~~~~~~~~~~~~~~~~~~~~~~~~~~~

像@萱叔寶 答主那樣以清代人想像畫的仕女圖,說漢服就是這樣的,太沒有說服力。例如:當代某些影視製作人想像的古漢人穿著,就說明古漢人是這樣穿的?

~~~~~~~~~~~~~~~~~~~~~~~~~

漢服服飾有很多款,現代某些人拿朝代劃分服飾,好像整個朝代只有這一款服飾,並以此認為漢服沒有連續性,是斷層的。

某個朝代有一段時間流行一種特色的款式,但並不說明整個朝代所有女人、各個階層、任何場合,不分季節,不分冷熱,只穿這一種款式的衣服啊,動動腦筋,這才是常識啊!

說明一下:所有古代服飾真人復原圖片,全部來自微博@裝束與樂舞

舉個栗子:宋代所有女人只穿褙子嗎???

宋 妃子育兒圖

(底下評論說是描寫的唐代。但我查了一下,宋人的確也這樣穿,我再配幾幅圖吧)

宋 半閑秋興圖

宋 贛州慈雲寺塔出土壁畫 (殘片手工修復,每張都是局部)

宋 太平街景圖(不是元太平風會圖哦,現藏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

~~~~~~~~~~~~~~~~~~~~~~~~~~~~~~~

還有穿到明末的基本款漢服——襦裙

東漢 襦裙——實物復原 貴族女子服飾

魏晉 襦裙——實物復原 河西走廊一帶貴族女子服飾

西晉 襦裙——實物復原

南朝 襦裙——實物復原 梁武帝時期仕女

北朝 襦裙——實物復原 北魏女子服飾

隋代 襦裙——實物復原 大業年間鄂地女子服飾

唐代 襦裙——實物復原 原型主要來自阿斯塔納出土的唐代武周時期衣俑

五代 襦裙——韓載熙夜宴圖

宋代 襦裙(右)——山西太原晉祠彩塑 (PS:左側是褙子,同時存在)

明代 襦裙——萬曆刻本《琵琶記》插圖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明代服飾部分引用圖

@萱叔寶 禁止我評論。所以我強答一下。省的還有這麼多以傳言為證據的人類。
~~~~~~~~~~~~~~~~~~~~~~~~~~
他說我沒有常識,那@萱叔寶 的常識是什麼呢——漢族女人就是裹腳,從宋代開始全民裹腳,一直到清代。

任何歷史事件:均要參考多方文獻資料,還需要實物證據出土予以佐證,才能肯定。
那請問:宋——明代裹小腳的文獻資料有多少?實物證據?
文獻資料僅有野史記載的一段傳言,還不明確什麼樣子的才能稱為裹小腳。實物證據更是沒有。
那麼,請問,你們為何肯定確定宋-明代全民裹小腳,更是漢族傳統習俗呢?

我就想他看過清代女人裹腳的照片沒?他知道魯迅先生怎麼稱呼這些裹小腳的女人嘛?——抱小姐!——因為小腳女人根本沒法走遠路,只能讓人抱著走。

我的吐槽(我情緒激動,請讓我用咆哮體):你當宋明勞動人民腦子有屎嗎?娶個【抱小姐】回來,是你伺候她,還是她伺候你?勞動人民娶回來,她不餵豬打豬草、不去河邊洗衣、不去井邊擔水做飯了,不三伏天搶收麥苗,春天不急著插秧了?

我擺證據,講事實,他就是:我不信、我不信,你沒有常識!
~~~~~~~~~~~~~~~~~~~~~~~~~~
這是我回復他的答案:
——不要把民間傳說當證據。還有,目前出土的明代,宋代的多具女屍,均是正常腳。清代出土女屍,尤其是乾隆之後的女屍很多都是咱們印象中的裹腳。

纏足如果是明代,宋代的普遍現象,為什麼不見當時的文人有大面積的審美文章,論文集出現?而只是一兩句似是而非的詩句???而在清代因為是社會普遍現象,文章,文集,裹腳方法記述層出不窮。

如果,理解不了。舉個例子:前一陣,有個男子強姦了一個六個月大的女嬰的新聞。未來人看到這條新聞,如果不加別的旁證,是不是,他們就可以認為21世紀的中國男子都好這一口?引申為這是21世紀中國的普遍現象???

同樣:宋朝,明代,人人纏足嗎?也許是極個別人的作為,為什麼會引申為全民普遍?還有如果普遍,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宋明纏足的女屍,鞋,文章,文集???
——我的回復完結
(出土女屍自己網上搜,不拿出來嚇人了)

補充:似是而非的詩句——(蘇軾)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蹤處。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
上面這樣類似的詩句,就是某些人用來證明宋代裹小腳的證據。
漢代趙飛燕還做掌上舞,就證明趙飛燕是小腳嗎?
那請問這些人又如何解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長嗎?

宋——明,文風昌盛開明,如果真是流行的話,為何沒有像清代文人那樣詳細記載的?關於女子纏足的詳細記載,以及如何品鑒欣賞把玩的美之鑒賞學,多見於清文人筆記(此時流行),而明之前的文人筆記均未有詳細記載(文風更開放,為何沒有文人像清代文人一樣的品鑒欣賞把玩詳細記載?)
清·袁枚(子才)著《纏 足談》,又是一部暢談裹腳美感的專門著作。
清·作者不詳,著《蕉園夢談》,內有"纏足"一節。
清·謝肇著《文海披鈔》,內有纏足一文。
清·景倩(沈德符) 著《敝帚齋余談》,內容又大談裹腳。
清·秀水徐震(秋濤)著《美人譜》,都是談小腳女性的文字。
還有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還有:你去某個陌生的地方旅行,首先肯定更關注這個地方的奇特風俗,對不對?
~~~~~~~~~~~~~~~~~~~~~~~~~~~~~~~
明代萬曆年間來中國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生活數十年,為什麼他的筆記對這種風俗現象不見記載呢?
而清代乾隆年間來中國的英國使臣馬嘎爾尼(數月行程)對這種風俗現象進行了詳細記載呢?
「余於人叢中見婦女數人,亦系大足,輕便善走,不與中國普通婦女之避難行者相類,心甚奇之。後乃知纏足僅為上流婦女之風尚,下流婦女為便於作工自活計,纏者甚少。此種風俗,中國南北各省皆同。唯近以北方密彌帝都,下流婦女竟效時裝,至不纏足者較少於他省雲。」
PS:我的吐槽:如果統治者真禁止裹腳,帝都更應該嚴明執法,遵循聖旨啊,那為什麼帝都反而比偏遠地方更多呢?要知道清代皇帝的聖旨比其他任何朝代都有效力的。所以我對禁止纏足的傳聞真實性很懷疑啊

就連纏足這個傳言的起源,不僅當代人有人懷疑,明代人也在懷疑呢:

~~~~~~~~~~~~~~~~~~~~~~~~~~~~~~~

大家認為的纏足起源【李煜版】出自北宋張邦基的《墨庄漫錄》【非正史】

明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雙行纏》:"自《墨庄漫錄》以纏足始五代,諸小說所見皆同,余舊頗疑之。"

PS:吐槽:纏足如果真的從宋代開始是普遍現象,那應該是從南方往北邊傳播啊,為什麼到乾隆年間了,還是南方多不裹腳呢?南方漢人更多,習俗也比北方更傳統啊。而傳聞中的纏足始祖李煜版女主角窅娘不是漢人,16歲進宮後才開始纏足。16歲的腳都成型了,如何裹成上圖中的「三寸金蓮」?


因為你們喜歡的是影樓裝的飄逸感,而不是真實生活中依然在用的傳統服飾。


當很多人打英文錯了一個拼寫就感覺丟人,而漢語錯別字當成無所謂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是正常的了。ps:我看過的、引起我強迫症發作的兩個錯別字:曾今,八層新。


不上班的有閑階層消滅了,根本沒有人關心


看古裝電視裡面,傳統的服裝也挺好看的,很有中國特色。

為什麼沒能延續發展下來呢?

——20160419本問題描述

【預警,本回答多圖殺貓】

古裝電視裡面那叫「戲服」,國產古裝影視劇服裝早年間還沒脫離現實,近些年變得怎麼華貴誇張五顏六色視覺效果好就怎麼來,與真正的傳統服裝沒什麼關係。

1990年代清宮戲說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滿大街老百姓穿著的是這類色彩單一、相對樸素的衣服,現在的古裝劇看不到了,只有「五色令人目盲」。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中國傳統宮廷服飾不會在手肘、肩膀等關節處留花紋

戲曲藝術沒落了,現在年輕人可能對「戲服」沒有概念,其實「戲服」舞台裝是完全可以與歷史、現實脫鉤,誇張、好看、迎合劇情即可。

我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很有發言權。你以為在電視里看的舞蹈演員身著的華麗民族服飾,就是現實有的民族服飾、人們會穿的傳統服裝嗎?圖樣圖森破。舞蹈服飾有些什麼民族都不穿,只是加了點民族元素、重新設計定製的專為表演服務的服裝而已。

「藏族」舞服,沒哪個藏族同胞生活中會穿,影視劇戲服是同類項。

好了,言歸正傳。很多人心目中的傳統服飾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有勞「漢服王子」陳朕冰了。其實傳統服飾也有這樣的:

補丁落補丁。不管哪一種,不管日常生活用還是僅禮儀節慶用,誰要繼承,沒人攔著。

古代佔九成以上的是勞動人民,他們供養著占社會極少數的但財富卻佔有大多數的富人。大家往往忽略掉窮苦貧民服飾並美化富裕階層的傳統服飾。其實在財富指數增長、技術日新月異的工業社會,現在生產的華麗服裝大多也可以秒殺古代富人的華麗服裝,如果你想復古、製作並且穿著「傳承」,也不會有人阻攔。

穿著馬褂上公交、下菜地、擠地鐵、跑公園、做體操、開汽車,方便不方便?相聲演員下了舞台也不想穿馬褂。

漢朝平民服飾

從古至今,勞動人民就喜歡追求方便實用的。軍隊堅持用胡服,從此男子穿上褲子、告別裙子等——這算不算傳統服飾「斷代」了?一些人說的繼承要不要繼承更遠的傳統?就是從近的說,古代小內內可不普及,大家穿內褲、女的戴文胸——這算不算傳統服飾「斷代」?

敦煌資助開窟的女施主壁畫 唐朝至少是社會中層階層的女性服飾,遠比不上當今古裝電視劇小配角戲服華美

侗族服飾 把「家產」做成銅飾穿在身上,節日嫁娶等時刻姑娘們身著華服非常漂亮

要說中國沒有「斷代」、傳統保留較好的,是在相對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但那裡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選擇穿牛仔褲、穿都市休閑衫——便於生活,耐用、好洗、便宜。還有一點,許多華貴的少數民族服飾,是需要家人自己做的。為了女兒的一套盛裝,媽媽用紡織機用手縫可以做上好幾個月!你願意讓你母親為了一套衣服日夜操勞幾個月嗎?當人家的母親在看電影、看電視劇、散步、跳舞、看書、唱歌的時候,你的母親在做衣服,為了某些人口中的不「斷代」完全值得嗎?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從來沒有變、從來沒有「斷代」——那就是人們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追求用上舒適、耐用、合體、易於清洗、適應社會生活、性價比高的服飾。

漢族有個優點,那就是有時候喜歡「拿來主義」,韓朝、日本保留著屈足坐、跪地而席,但中國人有了馬扎板凳椅子,就把屈足坐改成了垂足坐。服裝方面也是如此。

近些年掀起「漢服熱」,一是因為中國人沒自信,「人家都有節日民族盛裝而我們沒有」——憑什麼都要跟別人習慣走,憑什麼都按人家的習慣來要求自己?二是大家有錢有時間了並且工業化程度發展,穿穿「漢服」不礙勞動賺錢,可以玩玩。不管愛美還是作秀,真的「漢服」可不便宜還必須經過現代化改良,符合現代審美,至少大家在裡面會穿內褲。

「漢服」都要打引號,因為這個稱謂古服專家並不認可,這點可以談幾千字。


講道理。為什麼影樓cosplay裝算傳統,我祖宗穿的紫花老棉襖就只能算鄉巴佬打扮?

我現在是不穿紫花襖了。斷層?斷的好。


斷代是因為復興不起來。

就拿漢服來說,題主可以去看看關於漢服的提問,無一例外有大量嘲諷。。。什麼漢服還要開發出泳衣啊(你這麼牛怎麼不和回族維族傣族朝鮮族等剩下55個民族同胞說)什麼寬袍大袖不方便啊(你家祖先天天穿著禮服腳插地里吸收氮磷鉀啊)。任何成體系的服裝都有適用各類場合的服裝,你穿短褐種地,穿織金的長襖馬面結婚等等。。。。人們不樂意了解,卻把片面的認識當做炫耀的資本;甚至為了誇獎外國的月亮惡意貶低中國各類事物(此處不只包括漢服)。

-------------------剛剛想到的分割線---------------------

不是惡意攻擊一些有建設性的回答(的確漢服這水太深,亂的厲害),只是吐槽一些為黑而黑的人。


馬上要去上課了,這個問題藝鑒專業的一定要來回答!

先說結論:

1、剪裁、縫製、染織技術部分流失,亟待傳承,尚未「斷層」。

2、從市場來看,傳統服飾簡直是「洪荒之力」在「復甦」,親沒有感受么。

做衣服方法不一樣,道理是通的。我以前在的工作室,到手的老衣服(大多為清、民兩代)拆開來研究一番,成衣沒9分以上相似度都是失敗。少數民族幫我們保留了很多傳統針法、染織方法,比如苗族如今穿的衣服仍然是平面剪裁系統。

我不是服裝專業,在工坊里做過半年手工,對基本針法、剪裁可以上手,設計達不到。賣過衣服(就是所謂的「傳統服飾」啦),入行三年時間,這個市場有些行徑真是夠流氓,後面提,專業是對「藝術品」進行「鑒藏」。所以我從大角度+個人經驗分解原因,盡量避免顯得不專業。

先普及基礎知識:平面剪裁/立體剪裁

這是我們區別於西方設計體系的基礎:剪裁的區分,後面你就發現,一切都在於:剪裁不同。

其實都是趴在平面上把布剪下來。

從服飾史整個線條拉下來看,平面剪裁一直到民國以後才斷,民國時期的染織行業依舊發達,我們的布料還在做出口。從旗袍以後,原先的手工藝人轉而做西服,盤口不縫了,改學做扣眼,做手織料的,被工業化猛力衝擊。等於我們如今的衣服都是用西方體系的面料,做著西方體系的「設計」。

服飾歸於「禮」這個大項,什麼人在什麼樣的場合應該穿什麼顏色、什麼款式的衣服,都有其特定的「禮制」,這意味著你一看到這個人穿在這身衣服裡面,就能了解他的職業、當下的活動。

我們這個時代是對服飾最沒有底線、沒有要求的。我們尚未致力於恢復禮制,這需要自上而下,這是根本原因。

(未完,先去上課

剛在洗衣服,想到了幾句,補上來

現在的衣服,重點就是版型和布料,別的再沒有什麼了。一件500以上的衣服,版型+布料平均分一般能有75分以上(有的布料優,有的版型優)。比之於過去的服裝行業,少了「工藝」這一大項。

就是刺繡、高精度染色、手繪(不是外面賣的那種手繪,是用毛筆在衣服上一點一點勾,讓你完全懵圈,這是畫的?!)…這種偏重於手工活的項目,還有很多很多,單一個「布料」大項,就能玩不知多少花樣。

這些工藝,沒有辦法往下傳,「版型」替代了「工藝」,換言之,「多樣」替代「單一」。

這樣理解,以前一件衣服版型都是一樣的,圍繞著這件衣服的法度都是有規定的,要用多少寬幅的料子也是匹配這件衣服的製作的。

一件宋代的褙子可以剛剛好是一匹布。很多動作都是只有一下,袖子裁一刀,摺疊。前後襟左右兩塊各一刀,摺疊,後背中線縫合。長長的一條護領,兩刀,中線縫合。基本不會浪費布料,布料的尺寸都是有核算的,不需要去在一整塊料子上「打版」。

版型不需要手工藝人去考慮,區別一件衣服的高下,就在於面料+工藝,而面料拼的同樣是工藝水準。所以我們自古以來的好衣服,都是以工藝取勝,看上去每一件都是那麼雍容華貴啊……


斷層的主要原因就是滿清剃髮易服,使得延續幾千年的漢服不再穿戴。而民國後,滿清服飾更不被統治者重視,更加快速的沒落(旗袍等變種除外)。試想,如果是從明朝或者其他漢人王朝過渡到近代,民族服飾或許也會漸漸的消亡,但是消亡的速度會極為緩慢,遇到大型的節日,還是會有穿漢服的機會。


首先,電視里的服飾並非中國傳統服飾,沒有固定的形制,沒有任何歷史可言!

其二,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是漢服,1644年滿清入關後的剃髮易服,漢族人奮起反抗也沒能留住漢族人的服飾,使得自此以後的三百多年,漢族人沒有自己民族的服飾,被栓上長長的辮子,跪在地上三百餘年,二十一世紀以後,便有一眾青年,開始了漢服復興運動。

其三,漢服出現斷層的這三百餘年中漢人穿著的大馬褂,旗裝不能成為漢服,因為此類服裝為滿族人的傳統服飾。

我們尊重每個民族,尊重每個民族的服飾。

漢服離我們並不遠,它是漢民族的數千年的文化沉澱瑰寶。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不知道題主問題里的服飾是不是基本上長的很接近但是除了個別朝代都各有風格的那種?

是的話,那叫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因為歷史上的一些原因它被強制消失了很多,保留下來的又發生了變化。所以現在一有人穿出來就被人認為是深井冰。可是嘲笑的人連深入了解都不曾。

――分割線――

漢服是一個巨大的體系,就像漢字,漢語那樣。

體系里分日常和節慶兩大部分。日常有各種窄袖短袖可選擇,節慶當然寬袍大袖更莊重一些。

――再次分割――

那些攻擊漢服寬袍大袖的你們知道漢服的具體款式嘛?


首先真正傳統流傳下來的服飾衣冠在清朝被禁了,剃髮易服,全國穿滿族服飾。

而清朝中後期,造反起義的人會恢復束髮,但服飾很難變回來了,沒人會做幾百年前的樣式的衣服了,兵荒馬亂的也少有人去像當代這樣發掘復原。

傳統的起義不斷失敗,後來成功推翻清朝的是西式思想和革命者,進步青年紛紛引進西式服飾來彰顯自己的進步和文明。

當西式服飾成為文明的標誌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人想著恢復失傳了的漢服了。


因為麻煩,現代工業社會生活節奏快,這種穿和脫都很麻煩的衣服自然被淘汰了。其實歐美貴族的傳統服飾在日常生活中同樣也被淘汰了。


新文化運動的否定一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行為為中國傳統服飾的幾乎斷層做了突出貢獻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要僅僅從服裝、時尚這方面考慮,為什麼日本的和服能保存至今?(想想菊花王朝的歷史)、為什麼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衣服都不一樣呢,為什麼清朝要剃髮、為什麼當時的人多穿旗裝呢?生活當中,服飾不僅僅是為了彰顯美麗、它還要承載更多的功能,舒適便利、方便等等、它也折射了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文化,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我覺得因為工業革命不是在我們這裡開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不是天上掉下來,有過程的。所以人家的西裝燕尾服婚紗裙子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當我們革新的時候要全套的照搬人家的工業後生活場景。衣服是和所有生活場景結合在一起的,傳統服裝自然脫節了,但是自從那次小脫節,新技術新材料新場景幾乎沒給傳統服裝任何營養和改進,運動裝、禮服、戶外、軍裝、工裝這些都不如直接使用現代衣服來的划算。舉個例子,公司開會要帶根筆,這麼多年了,即便是禮服性質的漢服也並沒有為此改進。因為脫節之後,大家都追求它原來的樣子,改進了就不是它了。不止漢服,毛筆什麼的也在此列。


審美在進步和西化。現在在北京的街上偶爾還能看到老頭穿馬褂,燈籠褲,懶漢鞋,提著鳥。這是一種他們的生活方式,但現在媒體不再宣傳了。- 「美」是需要共鳴的


推薦閱讀:

山東經濟發展主要靠什麼成為中國大陸第三?
中國人均 GDP 什麼時候能超過日本?
房價、匯率、樓市、政策亂預測,是到割韭菜的時候了么?
中國何時能夠構建出自己的「華爾街」?
2015年9月7日的股市會是怎樣的走勢?

TAG:中國歷史 | 中國經濟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