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學專業怎麼樣?


謝邀。不敢誤人子弟,只想談談個人體會。

「法學專業怎麼樣?」我個人很喜歡,這個專業的課程和很多學科都有聯繫:歷史(法制史)、哲學(法理學)、政治學(憲法和行政法)、經濟學(商法、經濟法)、社會學(法社會學)……。我不是那種做學問的人,但對很多社會現象都有好奇心,法學是一個有容量的學科。

但是,我也想強調的是,法學有非常枯燥的一面。我一直信奉一句話(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說過):「一件事在變得真正有趣之前都會經過很枯燥的階段」。所有見過我或讀過我文字的人應該都能看出我對法學的熱愛,也有很多人說:「聽你講法律好像挺有意思的啊」,但我自己知道法學在我面前變得寬廣、有趣、還能謀生之前,我忍受了多少枯燥瑣細的工作,不管是在法學院還是在律所里。如果你不打算忍受這種枯燥,那你仍然可以讀法學,但也許不會從事法律職業。

最後,一所大學的法學專業值不值得讀完全取決於有沒有好的教授,這個專業成為所有專業里就業率最低的之一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自己見過或聽說過太多不合格的教授了。我很感謝母校和那些可愛可敬的教授,他們都讓我為自己讀過法學感到深深的驕傲。


謝邀~

法學不是我第一志願的專業,但也是當初我填報志願時選報了的專業(填報母校的時候,專業也分4個志願,我把法學放第3個)。

我也不是什麼「五院四系」出身的孩子,我的母校是一所比較出名的財經院校,所以法學專業並不是特別突出,好吧,我承認,法學院在我的母校其實是一個很地位很尷尬的院系——**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多彆扭啊。

即使這樣,我也抱著極大的熱情去學習,因為我知道無論我學不學這4年都必須待這兒了,還不如好好學呢,至少它還是一門專業啊。

【枯燥的一面】——背背背!!「背多分」~~~

想必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印象吧——法學院的學生幾乎要整本整本的去背書。

事實上確實也是這樣的,無論是每學期的期末考試還是最後的司法考試,我都是把課本、資料什麼的整本整本的背下來。每次考完,看到法條真心有想吐的感覺。

我本人很不喜歡法制史、憲法學這些課程,因為法制史要背古代的刑具、古代的亂七八糟的罪名,憲法學就更多了,什麼三個代表、國家機構啊都要背,太冗雜了,根本就記不住嘛。

司法考試的時候就更惡劣了,這些原本就不怎麼記得住的東西,全部要清晰得記在大腦里,因為司考第一卷幾乎一半都在考這些細節。如果記不住就完蛋啦~~~

【有趣的一面】——案例!!

在四年的法學專業學習中,我最愛的一部分就是案例了。無論是刑法、民商法的案例,還是國際法的案例,我都喜歡。

法學專業並不是單單的去學習法條,而是要明白,這每一條到底都說明什麼權利、義務和責任,最終都要落實在法條的適用上。法條用在哪裡呢?當然是大大小小的案例里。

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在知乎上回答的關於法律方面的問題,基本都會引用法條來作為法律依據,再去分析案例,這樣有理有據,大家才會相信。

案例學習很有趣的。雖然我國不是案例法的國家,但本科法學專業教學的時候,老師都會選擇運用案例教學,好點的老師會把最近最新的網路上、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作為案例在課堂上呈現,激起大家課堂學習討論的積極性。

例如,社會上很轟動的許霆案,刑法老師就把這個案件搬上了課堂,大家一頓討論,到底應不應該判盜竊罪?判17年是否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特別有意思。

案例也分大小,小到張三家的狗把李四給咬了,大到中美貿易爭端,都需要我們去分析,在分析案例的同時,我們認識了法律,同時也認識了這個世界。

法學的世界裡,光明的一面我們會看到,黑暗的一面也不會錯過。四年後你會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深刻的認識了這個複雜的社會。

【我的法學生活】——寫給真正想在大學裡學習專業知識的學弟學妹們。

我說過,我是一所財經院校的學生,所以就不指望法學專業的老師們有多好多優秀了。

我必須要說明,普通院校的法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一定要有自學的能力。如果沒有自學能力的話,大學四年下來,你會發現自己什麼也沒學到,腦子裡的專業知識很散很亂(留存在腦子裡的東西估計就剩每學期期末考試前,突擊強行記憶的那點了)。

大二時候,我仍然有些不甘心在財經院校學習法學,於是硬著頭皮修了第二專業——會計學(這個專業是我母校的王牌專業)。可是這兩個專業幾乎沒有聯繫,我學得很吃力,但最後還是拿到了雙學位。我想說的是,如果在填報志願後,被錄取時沒有進入自己想去的那個專業,不要緊,可以選修第二專業的。不管你們是否選擇了法學這個專業,都希望你們能在大學校園裡學到知識。

大一、大二的時候我都在枯燥與快樂地學習中矛盾地度過了,大三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準備司法考試還是考研,最後我選擇了司法考試,當時的原因是我不想再經歷一次「高考」,想早一點進入社會。

準備司法考試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要背的東西確實很多很多,每天都在自習室里泡14個小時。但是當我讀到各種奇奇怪怪的案例(司法考試卷二、卷三、卷四基本每道題都是一個案例)時,又喜歡得不得了。最後我以當年我們學校參考人員中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司法考試。那個成就感,簡直就是一個字「爽」!

都說法學院的孩子就業率低,我來澄清一下哈,不是這樣的。因為我沒有考研,所以參加了各種校園招聘,經驗豐富。

首先,通過司法考試的孩子可以直接去律所實習,第二年領律師證。

即使沒有通過司法考試,我發現很多公司都很喜歡法學專業的學生,HR經常說我們看上去比較沉穩。記得當時我當時去應聘四大銀行的時候,面試環節,HR看著我的簡歷,聽完我的回答,都會說法學院的學生回答問題就是不一樣。我想可能是思維方式的不一樣吧。

我那一屆畢業的同學,讀研的讀研,工作的工作,幾乎沒有在家待業的。

有進公檢法的,有作律師的,有在公司法務部的,有做市場營銷的,有進銀行的,有出國深造的,還有在北京新東方做老師的(英語那個新東方哈)。。。。。。。。。大家都花枝招展的,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我比較贊同 @dong legend 的說法,「 這個問題不應該從價值判斷上來回答,任何專業都有人喜歡和討厭,不應該從個案分析,任何專業都有人混的風生水起,有人混的什麼都不是。我認為應該盡量從客觀的角度讓人了解這個專業。 」

作為法碩研究生,我將圍繞「法學專業究竟學什麼」,「哪些人適合讀法學」,「本科讀法學有哪些出路」,「法學專業的就業情況薪資水平如何」,「法學生大學本科四年可以怎麼規劃」等問題 來談談。

這是一篇基於詳實數據和專業資料的長文,希望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大學法學專業全貌,為高中生的專業選擇、大學生的大學規劃和職業發展提供切實的幫助。

目錄 | CONTENTS:

法學概貌 | INTRODUCTION

專業設置 | MAJOR

培養計劃 | COURSE

畢業路徑 | DEVELOPMENT

典型路徑 | PATH

入門書籍 | BOOKS

法學概貌 | INTRODUCTION

目錄:

法學院的學生學什麼?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法學?

學法律要背的是不是很多?

理科生適不適合學法律?

大學本科學習法學專業的學生,最後大多仍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法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可能有如下三個去向:律師、企業法務等法律服務行業;法官檢察官等編製內崗位;在大學中獲得教職從事科研工作。

本文所稱法學院,僅指名校法學院,在北京地區,即以下五所大學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本文旨在幫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名校法學專業。首先我們希望用幾個問題幫助大家了解法學院的概貌。

? 法學院的學生學什麼?

從法學院學生的課表來看,法學院的學生需要在大學本科期間學習的課程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學在內的法學基礎理論;民法、刑法在內的部門法;合同法實務、刑事辯護實務在內的法律相關技能。

從法學的培養目標來看,應當包括三塊,即:了解法律、解釋法律、運用法律。

?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法學?

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當中,法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屬於偏高專業。不僅對文科生來說,法學有較強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理科生也選擇就讀法學院。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習法律呢?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務,三項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即:博聞強記、邏輯與分析能力、外語能力。

博聞強記

所謂博聞強記,即多讀書,記誦能力較強。 法學從學科本身的性質上看,學生無論是學習、工作或從事研究,不可避免和大量的文書打交道。在大學課程當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基礎課程,學生不可避免地需要記憶為數不少的法律規定和制度,這是進一步學習和運用法律的基礎。

邏輯與分析能力

所謂邏輯與分析能力,包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統籌思考能力等。 一些法學概念往往和現實生活中的觀念有一定差距,在學習的過程中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快理解制度和法律規定。 而無論是學習還是法律實務工作,都需要從錯綜複雜的現象和事實當中分離出法律要件,進行縝密地邏輯推理,很多時候往往需要全面考慮多種因素和不同的情況,此即邏輯思維能力和統籌思考能力。 事實上,法律作為一個對數學要求不高的學科,對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外語能力

無論是選擇工作還是選擇從事學術研究,外語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對於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了解國外法學前沿,閱讀大量外文資料不可避免。而對於從事法律服務行業的律師、企業法務,英語往往作為工作語言,需要較強的閱讀、寫作的能力,很多企業、律師事務所招聘當中也將英語能力作為一項必要的考查標準

? 學法學是不是要背的很多

對於剛剛進入一個全新學科的學生來說,通過大量記誦來了解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文史哲和社會科學當中尤其明顯。也就是說,無論任何學科的學習,背誦都是基本功,而具備較強記誦能力的學生,往往能更快地了解這門學科。

對於法學院的學生來說,常用法條、法律概念由於經常使用,必須熟記於心,而分析具體案例時,往往需要對法條進行查閱以達到更細緻的分析,即熟能生巧。

總體而言,法學更注重是培養抽絲剝繭分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法條內涵和適用條件的充分理解,而非簡單粗暴地背誦法條。

? 理科生適不適合學法律?

法學作為社會科學,在招生當中並不局限於文理科。記誦能力往往是文科生的優勢所在,而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則對很多理科生來說能體現一定的優勢。

總體而言,法學學習的內容和高中知識基本沒有聯繫,更多看重的是學生的具體能力,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囿於文科理科。

專業設置 | MAJOR

目錄:

法學本科不分專業

影響專業意向的因素

哪些專業方向更熱門?

? 法學本科不分專業

目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名校法學院在內,本科招生時都按照法學一級學科(不分具體專業)進行招生,往往也不會在本科階段進行分方向。但從法學學科本身而言,仍然存在多個二級學科(子學科),例如:經濟法學、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等,學生對於不同的學科的偏好仍有不同。

法學專業的專業課程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兩部分,即: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為要求所有學生必須修習的主幹課程,選修課則是由學生自行選擇的不同專業的選修課程。

因此,儘管上述法學院並未對學生進行專業方向的劃分,但是學生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專業意向和實際情況選擇更多的專業選修課程。

? 影響專業意向的因素

不同的學生在決定專業意向和選課計劃時,往往會參考以下因素:

第一,對於畢業後就打算工作的同學,在選課時就會選擇與實務聯繫相對緊密或者自己工作內容相關的課程。一些在實務中相對熱門的領域的課程會更受歡迎。例如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在開課學期選修企業與公司法的課程。

第二,對於打算保送研究生的同學,由於需要參加不同專業方向的保研考試,而筆試內容涉及必修課之外的專業知識,選修對應的課程則必不可少。例如打算申請財稅法方向的研究生,經濟法門類下的財稅法學選修課就需要修習。

第三,絕大多數的法學院學生都將參加司法考試,在司法考試當中考查的科目往往也會比未考查的科目得到更多學生的青睞。

? 哪些專業方向更熱門?

從保研和就業的角度來看,專業的熱度大致是:國際經濟法、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難分伯仲)、財稅法、商法、民法、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刑法、行政法、憲法、法理學與法制史。一般來說,國際經濟法、經濟法、財稅法、商法、民法屬於法律專業當中的熱門專業,在就業當中也有較好的前景。

培養計劃 | COURSE

目錄: 以北大法學院培養計劃為例

以北大法學院的培養計劃為例,除去全校必修的英語、政治、計算機基礎、體育、高等數學和其他通識課程,均為專業課。

一般來說,民法、刑法、訴訟法被認為是法學當中重要的基礎課,而商法、經濟法、國際法、知識產權法當中的具體知識往往跟實務結合得更加緊密,是很多法學院畢業生在進入就業市場後需要經常接觸的領域。

畢業路徑 | DEVELOPMENT

目錄: 畢業工作 保研 出國

? 三種路徑

本科畢業以後,絕大部分學生面臨三個選擇:出國、保研、直接工作。

以2015屆北大法學院本科畢業生為例,出國、讀研、工作的人數分別為34人、69人(其中保研占絕大多數)、46人。以2016屆北大法學院本科畢業生為例,出國、讀研、工作的人數分別為31人、88人(其中保研占絕大多數)、47人。

一般來說,法學院的學生會在大三暑假和大四上學期(保研考試結束)基本確定是選擇出國、讀研還是工作,但規劃往往在大一大二就已經開始。

在名校法學院,最頂尖的學生能夠享受比較多元的選擇,這部分學生能夠找到相對理想的工作(高薪、發展前景好),也有能力申請國外的頂尖大學。其中為數不少的學生會選擇畢業就工作,或是選擇保研到熱門的碩士項目(例如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商法)。

成績相對靠前的學生(年級排名在前40%),由於校內保研名額相對充足,絕大多數會選擇本校保研,少部分學生會選擇直接工作或出國。

其他學生以直接工作為主,儘早積累工作經驗。

法學作為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最終大約90%的畢業生將會進入就業市場。

? 畢業工作

名校法學院本科生當中,每年大約有35%(約50~60人)選擇畢業直接工作

選擇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同學當中,接近一半的學生會選擇進入律所,選擇進入金融機構的比例相較碩士生而言顯著較小,進入政府機關、公檢法的畢業生在一屆畢業生當中往往僅有個位數。

以北大法學院2016屆本科畢業生為例,選擇進入律所就業的學生會選擇外資所(例如美國凱汶萊德律師事務所、美國達維律師事務所、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等)和國內頂尖內資所(例如方達律師事務所、金杜律師事務所、天元律師事務所等)。

? 畢業工作:律所 無論是本科畢業直接工作,還是碩士畢業、留學歸國參加工作,大部分應屆生會選擇律所工作作為第一份職業。律所工作的普遍特點是薪酬相對較高、工作壓力大、個人發展速度快、職業發展相對明確。

目前,業內受到畢業生熱捧的律所包括:

能夠進入頂級律所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往往需要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畢業於國內外名校法學院(北京:清、北、人、貿、法); 第二,英語成績優秀(雅思7+/托福100+),能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 第三,通過司法考試(400分+),具有CPA、CFA、ACCA證書優先; 第四,頂級律所、券商、國際組織實習經歷及其他經歷; 第五,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強大的抗壓能力。

律所的類型可以大致分為外資所和內資所,又根據從事的業務不同可以分為訴訟業務和非訴業務,下面將分別進行介紹。

律所:外資所與內資所

內資所和外資所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薪資、業務內容、工作強度、職業發展上。本科畢業生選擇外資所的兩大原因,一是薪資,二是職業發展。

在薪資方面,一般來說,外資所的薪資比內資所更高,對於本科生來說,外資所的起薪在1.5萬~3.5萬元/月不等(平均2萬元/月),而頂級內資所的起薪則在6千~2萬元/月之間不等(平均1萬元/月)。此外,無論是內資所還是外資所,每年相當於4~12個月薪水的年終獎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財富。

在業務內容方面,由於政策原因,外資所在中國的業務受到較多限制,主要以非訴業務為主,涉及香港/美國上市(IPO)、企業併購(MA)、外商投資、合規等方面。內資所的業務相對齊全,除了熱門的IPO和MA等非訴業務外,往往也會涉及訴訟業務。

在工作強度方面,由於所涉業務和企業文化原因,外資所的工作強度總體要大於內資所。尤其是涉及資本市場、併購的業務領域,加班到深夜是經常的事情。相對而言,內資所因為業務範圍更廣,工作強度相對較小,加班的工作時長也相對在可接受範圍內。但總體而言,律師行業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是明顯大於諸如公檢法、 公司法務等其他行業的。

從發展路徑上看,本科畢業進入外資所後的典型路徑是工作兩年後出國讀一年LL.M.或讀三年JD,回國後繼續在外資所工作,或是早早跳槽到內資所。總體而言,在外資所工作面臨比較嚴重的職業天花板問題,因此出國讀書或是跳槽到內資所是比較常見的路徑,而律師行業的流動性本身是比較大的。相對而言,內資所的發展路徑相對明確,一般工作5~8年後升為合伙人。

律所:非訴業務與訴訟業務

從律師從事的工作又可以把律師分為訴訟律師和非訴律師。概括而言,訴訟律師是指需要參與訴訟(糾紛解決)的律師,非訴律師是指無需參與到訴訟活動中的律師。

訴訟律師和非訴律師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工作內容、工作強度、薪資、職業方向等方面。

工作內容是訴訟律師和非訴律師最大的區別。絕大部分訴訟律師從事民商事、刑事訴訟有關的工作,俗稱「打官司」。而非訴律師則更多涉及IPO、 MA、合規、境外投資等領域。因此對於訴訟律師來說,良好的法律功底和較強的業務技能非常重要,而對於非訴律師來說,出色的英語能力、法律文書 功底更為重要。此外,從事刑事辯護業務的訴訟律師需要面對較高的職業風險。

從工作強度上看,非訴律師常常必須面對無休止的加班、在家工作和節假日加班,內資所的工作強度略低於外資所。高強度的加班要求非訴律師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和身體素質。相對而言,訴訟律師的工作強度低於訴訟律師。

從薪資來看,非訴律師的薪資相對較高。頂尖內資所給本科生的起薪能夠達到2萬元/月,同時還有一筆可觀的年終獎。訴訟律師的薪資差異較大,在一些案件來源比較稀缺的律所的訴訟律師往往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從職業發展來看,訴訟律師在發展數年後往往面臨開拓案源的問題,該問題在規模較小的律師事務所更為嚴重。非訴律師相對更依賴團隊,獨立開拓案源的壓力相對要小得多。在工作數年後,無論是出色的訴訟律師還是非訴律師都有可能成為律所的合伙人。

目前,訴訟律師的總人數大於非訴律師,但非訴業務的高薪、工作內容也吸引了更多的名校法學院的畢業生。

? 畢業工作:企業法務 本科畢業後,應屆生除了進入律所,還會選擇進入企業擔任企業法務(又稱「法務專員」)。

企業法務隨著工作年限和經驗的增長,又可以分為初階、中階、高階三個階段。初階法務的工作內容以合同審核、案件處理和日常的法律諮詢等為主。中階法務的業務將會擴展到合同管理、案件管理、法律風險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等。高階法務在有的企業中又被稱為總法律顧問、法務總監、首席法務官,需要承擔更多的公司治理 工作,包括商業模式設計、合規管理、全球化競爭等業務。

與律師相比,一方面企業法務不僅需要在民法、商法、經濟法方面有較高的專業水準,並且需要對公司所在行業和公司經營狀況有了解,隨著工作的展開逐步參與到公司治理當中,而不僅僅是承擔法律服務職能。另一方面,企業法務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工作關係相對複雜,薪資水平取決於行業和公司經營狀況。

? 畢業工作:公檢法 名校法學院畢業生當中,選擇進入司法機關的相對較少。在北大法學院當中,每年進入司法機關的本科生往往僅為個位數。

與律所相比,公檢法工作的工作穩定,工作壓力較小,薪酬相對低得多。公檢法相對僵化的體制和職業發展道路,也使得公檢法機關對法學院學生的吸引力不高,甚至一些青壯年法官也選擇轉行成為律師或法務,使得目前司法機關面臨人才的逆向淘汰。

畢業工作: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機關 法學院本科畢業生直接進入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機關的相對較少,上述行業和職業往往有一定的學歷門檻,本科生較碩士生而言缺乏競爭力。

? 保研

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以下簡稱「保研」),即無需經過全國統一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即可被目標院校專業錄取。

以北大法學院為例,每年大約有45%(約70~80人)選擇保研,其中絕大多數會選擇本校保研。

法學院的本科生專業成績排名滿足一定條件(前80名)即有推免資格,通過保研考試後獲得預錄取資格。

選擇保研的學生,往往有如下考慮:

第一,由於法學本科不分專業,希望在特定專業領域繼續深造。 第二,碩士畢業生比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略高。 第三,一些特定行業和崗位有學歷要求,例如五大銀行、券商、國企。

一般來說,清華北大法學院的學生極少會選擇考研的途徑,理由有三:

第一,本校保研名額充足,而考研名額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第二,本科畢業往往能找到相對理想的工作。 第三,考研競爭壓力大,準備周期長,備考需要更多時間成本。

目前選擇保研的學生能夠有兩類項目的選擇,即:法學碩士、法律碩士(法學)。

? 法學碩士

法學碩士為兩年制的碩士學位,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目的,更加重視學術研究。

法學碩士在申請考試時即劃分專業,每個專業招收1~4個名額,因此對於熱門專業而言,保研的競爭極度激烈。相反,冷門專業常常出現無人申請或是足額申請的情況(即申請者人數和招收人數相同)。

北大法學院的學生申請本校保研的保研考試中,專業必修課成績、專業筆試成績、專業面試成績按照30%、30%、40%的比例計入總分,申請同一專業項目的學生按照總成績降序錄取。因此熱門專業的保研考試當中,成績優秀的學生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法學碩士畢業後,超過80%的畢業生會選擇直接進入就業市場,其餘不足20%會選擇出國或是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法學碩士的就業去向與本科生有較大差別,以2015屆和2016屆法學碩士畢業生為例,選擇政府機關(商務部、國稅總局等)、金融機構(中國銀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的畢業生比例有明顯提高。

? 法律碩士(法學)
法律碩士(法學)(下稱「法本法碩」),為面向本科法學院學生開設的兩年制碩士學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重視實踐應用。

法本法碩在申請和考試時不分專業,在預錄取之後會確定方向。

該項目一共有30個左右的本校本院保送名額,競爭激烈程度小於法學碩士的熱門專業(例如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商法、民商法等),但仍然大於法學碩士的冷門專 業(例如刑法、法制史、憲法行政法、法理學等)。在法本法碩的保研考試當中,專業筆試佔60%,專業面試佔40%計入總分,所有申請者按總成績降序錄取。 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成績優秀、理論功底紮實的學生更容易脫穎而出。

以2016屆北京大學法本法碩為例,超過90%的應屆畢業生會進入就業市場,比例較法學碩士略高10%,其餘總共不足10%的應屆畢業生會選擇出國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法本法碩的畢業去向與本科生相比,仍然有較大差別,以2016屆法本法碩為例,選擇政府機關、大型企業(中郵人壽、中國電信等)、金融機構(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信達資產等)的畢業生比例明顯提高。

與法本法碩平行的還有法律碩士(非法學)項目,後者面向的是本科非法學專業的學生。一般來說,在就業市場上,本科學歷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在一些對法學理論水 平要求較高的行業中,有出色的本科學歷的法本法碩有較好的就業前景。在一些特定行業,如金融法、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法、涉外法律業務當中,有相應的本科背景(如金融、工科、語言等)的法律碩士(非法學)有較大優勢。

? 出國

以北大法學院本科生為例,每年大約有20%(約30人)選擇出國留學。

法學院的本科生出國申請的目標學校以美國的法學院為主,少部分有志於從事學術研究的學生往往會在國內研究生畢業後到德國等歐陸國家攻讀博士學位。

法學院的學生出國比例相較理工科而言低得多,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學費較高,且基本沒有獎學金; 第二,國內直接就業的前景較好; 第三,不少美國頂尖法學院要求申請者具備工作經驗。

因此,國內保研或是直接工作成為大多數學生的選擇。也有不少學生選擇現在外資律所或頂尖內資律所工作一兩年再出國鍍金。

申請出國的學生一般都會以排名前14的美國大學的LL.M.項目(一年製法學碩士學位)和JD項目(法學博士學位)為目標。而排名前6的法學院則更偏好來自清華、北大、人大、中國政法大學的申請者。

? LL.M. LL.M.,即Master of Law,一年制的法學碩士學位。LL.M.的申請條件包括:語言成績和本科GPA,申請的難度相對較小,因此得到不少法學院學生的青睞。

一般來說,托福100分以上(105分以上為佳),GPA前30%(取決於本科學校)是必備條件,推薦信和實習經歷都是加分項。此外,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內的LL.M.項目更偏好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申請者。

目前,美國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倫敦大學等一系列國外大學,會在每年10月份開始陸續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進行LL.M.項目 的宣講。此外,美國排名前14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英國倫敦大學(提供全額獎學金),將在北大法學院進行LL.M.項目定向招生 (名額1~3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申請者的申請難度。

LL.M.項目費用大概在50萬人民幣左右,如無特別說明,基本沒有獎學金,留美工作的難度相對較大。

LL.M.畢業生在畢業後如果未能在美國律所找到工作,大多會首先向美國頂尖律所在香港的辦事處投遞簡歷爭取Global Pay(較高薪酬),也有不少畢業生選擇回到大陸進入外資所或國內頂尖內資所。

LL.M. 畢業生在大陸的外資企業所當中,在升職加薪方面相較本科畢業生有明顯優勢,往往能夠直接以Legal Consultant/Trainee Associate(法律諮詢師/實習律師)的職位進入外資所(薪資1.2萬~1.8萬元人民幣/月),經過1~2年工作後根據工作表現晉陞為 Associate(律師). LL.M.畢業生在國內頂尖內資律所的起薪可以達到1.2萬~1.4萬元人民幣/月。

? JD JD,即Juris Doctor或Doctor of Jurisprudence,即法學博士。

JD與LL.M.最大的不同在於學製為3年,申請難度較大,被譽為。JD的申請條件包括:LSAT成績(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GPA、推薦信。

其中LSAT在所有申請材料當中分量最重,滿分180分,要申請頂級名校的JD項目需要達到165分甚至170分以上。LSAT考試的難度比托福大很多,參加考試的除了海外申請者還有大量的美國本土的申請者,其中超過80%無法達到160分。

JD項目的費用大概在150萬~200萬人民幣左右,獎學金的數目不多。由於JD在美國屬於含金量較高的學位,因此留美難度相對較小。

排名前14的JD畢業後留美找工作的學生在工作初期大約能拿到7萬~13萬美元的年薪(相當於50萬~90萬的人民幣)。一部分JD學位畢業生在留美工作 3~5年左右以後,選擇回國在外資所繼續享受Global Pay。而畢業後直接回國工作的畢業生,往往需要從LegalConsultant(法律諮詢師)做起,1~2年內視工作表現晉陞為 Associate(律師)。

典型路徑 | PATH

目錄: 典型路徑1:直接工作 典型路徑2:保研 典型路徑3:出國深造

法學院學生大學本科期間應當做好哪些事?我們將介紹三種發展路徑的典型模式。

? 典型路徑1:直接工作

選擇就業的學生往往在成績上沒有硬性要求,但是成績優秀(年級排名前30%)的學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較好的實習和工作機會,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爭取更好成績仍然能夠獲得更多選擇。並且,根據學習成績評定的獎學金也會稱為簡歷上加分項。

相對而言,這部分同學需要格外重視英語成績和實習經歷,並且在大四上學期的9月份一舉高分通過司法考試。

本科畢業直接工作的學生的典型路徑是:

→ 大一/大二:刷托福/雅思(100+/7+) → 大二暑假:公檢法/律所實習 → 大三:內資/外資律所實習 → 大三暑假:司法考試備考 → 大四上學期:通過司法考試(400+) → 大四:在有意向求職的崗位繼續實習

典型路徑2:保研

選擇保研的同學對於專業必修課和GPA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選擇出國的同學,往往需要在三年當中一以貫之地努力。 有意向申請法學碩士中熱門專業的同學,必須在大學的前三年保持專業必修課成績的較高排名(前20名,個別專業需要前10名)。有意向申請法律碩士(法學)項目的同學則需要保持較高的GPA和專業必修課排名(前40%)。

並且,只有成績排名在前80名,且GPA3.2以上的學生能夠獲得保研資格,而一旦任何一門課出現不及格,一定會喪失保研資格。

英語成績仍然是這部分同學需要重視的一項條件。只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才具備保研資格,即:四級600分以上;或六級426分以上;雅思6.5分以上;托 福90分以上;GRE310分以上。此外,由於絕大部分保研的同學都將進入就業市場,因此較高的英語成績仍是實習、工作的必備條件。

取得保研資格後,申請者需要通過保研考試,而保研考試的筆試、面試科目與所申請的項目息息相關。例如商法方向的法學碩士的保研考試當中,會對公司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學科知識進行專業能力考查。學生在選擇專業選修課時,需要選修自己有意向申請的項目有關的課程。

本科畢業選擇保研的學生的典型路徑是:

→ 大一/大二/大三:刷托福/雅思(100+/7+)、實習、刷GPA → 大三暑假:備考保研考試,備考司法考試 → 大四上學期:通過保研考試,通過司法考試(400+)

典型路徑3:出國深造

選擇本科畢業出國讀LL.M.或JD的同學需要格外重視GPA(綜合成績)和英語成績。由於需要準備的事項較多,這部分同學往往不會選擇太多的課程,並且常常更傾向於給分好、任務相對輕的課程以完成本科培養計劃

這部分學生往往會在低年級時就開始準備托福考試,申請JD的同學還需要較長的準備周期用以備考LSAT考試。

此外,1~3封來自校內老師和校外業內人士的推薦信也會稱為加分項。推薦信往往取決於學生的專業成績和課外活動、參與的學術研究活動、實習經歷、模擬法庭等比賽,甚至是家庭背景。一段海外交流經歷也會成為加分項。

本科畢業出國深造的學生的典型路徑是:

→ 大一/大二:刷托福/雅思(105+/7.5+) → 大三:備考LSAT考試(for JD,170+) → 大三暑假:備考司考/實習 → 大四:申請

入門書籍 | BOOKS

目錄: 薩伯:《洞穴奇案》 蘇力:《法治極其本土資源》 費孝通:《鄉土中國》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馮象:《政法筆記》 伯爾曼:《宗教與法律》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 薩伯:《洞穴奇案》

五名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期內獲救。為了維生以待救援,大家約定抽籤吃掉其中一人,犧牲他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方案的最初提議 人,但在抽籤前又收回了意見。其他四人仍執意抽籤,並恰好選中了威特摩爾做犧牲者。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並被初審法庭判處絞刑。

這是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表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了最高法院上訴法庭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1998年 法學家薩伯延續了富勒的遊戲,假設五十年後這個案子有機會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針對這個案子各自發表了判決意見。本書兼收了富勒和薩伯兩人共十四個觀 點,藉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

推薦理由:這些判決書,實際上反映了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學盛宴,讓人們得以品味精彩動人的深邃思辨,培養適應法治社會的法學素質。 這本書既是法哲學專業領域寓言式的經典文獻,也是大學跨學科通識教育的理想讀本,能使人們初步體會到嚴肅而有意義的論證的有趣之處。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本書內容以交叉學科為背景,從淺近的社會法律問題入手,集中討論了中國當代法律和法學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例如:法律規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專業化、市場與法律的替代問題,以及法學研究方法論等。其學術背景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闡釋學、語言哲學等。

推薦理由:這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人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時應該採取怎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個人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費孝通:《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是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的作品。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理論上的概述和分析,較為全面的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

推薦理由: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於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肯綮;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從讀這本書開始,了解我們所處在的中國,開始我們對於社會的更深刻的思考。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這本雜文隨筆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出來的各種真知灼見,對社會科學研究的評論,創作談和文論,少量的書評以及一些域外生活的雜感以及 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評點。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清醒的書、理性的書、幽默的書和智慧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獨立思考的精神;什麼是真正的人文關懷。此書法律人最大啟迪是:缺乏對「沉默大多數」的關懷、缺乏某種「精神家園」的法律,是沒有生命的法律。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馮象:《政法筆記》

本書為作者在《讀書》雜誌上開設的專欄「政法筆記」文章結集。面向中國的普通讀者,談談新舊政法體制銜接轉型中的一些法律問題。在該書中,作者關注的是普通 讀者感興趣的與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一些法律問題,如名譽權、肖像權、版權、官司為什麼難打等等,作者結合有關案例,深入淺出,給讀者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推薦理由:法理精深、角度睿智、論調風趣,以平易近人的姿態思考著最具「中國特色」的社會和司法問題。內在邏輯很強,且涉及領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讀性較強。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本書是一部演講集,而非一部專論或專著;意在論斷和詰難,而非詳細論證。法律與宗教是兩個不同然而彼此相關的方面,是社會經驗的兩個向度——在所有社會,尤 其是在今天的美國社會,都是如此。但是,任何一方的繁盛發達都離不開另一方。沒有宗教的法律,會退化成一種機械的法條主義。沒有法律的宗教,則會喪失其社 會有效性。

推薦理由: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論法的精神》是法學歷史上少有的鴻篇巨製,以法律為中心,闡述了法律與政體、政治權利、地理環境、宗教、商業、人口等領域的關係,內容極為豐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有極大的幫助。19世紀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這部著作的影響。

推薦理由:本書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

專業指數:

趣味指數:☆

推薦指數:

「法律是一個世俗但不庸俗的事業,法學是一門因其高度務實才有了點神聖意味的學問。無疑,它需要勤奮,需要理想,也需要天分,但更需要的是對中國社會的理解, 對法學傳統及其他學科傳統的理解和實踐。在這一過程中,你們會失望,會有痛苦,會有困惑,甚至會有眼淚。但這就是生活。」

——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 End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創知路教育幫:czljyb, 歡迎關注!


看到過一個很有感觸的答案大意如此。

志願填報中個性遠遠大於共性,什麼一定要去大城市一定要讀985一定要讀熱門的等等都是在很明確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不一定適合你。

法學好不好呢?

五院四系的研究生說好啊,一百本的學生說誰學誰傻逼,你信誰的呢?

關於志願填報諮詢很傻的行為:

一個只能考上全國第三百名法學院的高中畢業生到知乎提問——學法學好不好。

一個本科畢業自中國政法大學正在美國頂級法學院混的人回答——法學就業前途光明。

於是該高中生欣然報考法學專業

———————————————————

凡是不說清楚自己能夠考上哪一檔次的大學就問某專業(尤其是人文社科專業)好不好,都是傻氣直冒的行為。

凡是看新聞媒體上和某個人說某專業就業好壞就言聽計從,也是傻氣直冒的行為。因為同一個專業,從A校畢業找工作就牛氣衝天,從B校畢業也許就是畢業即失業。

亮出自己能考上哪個檔次的學校和自己的規劃和興趣愛好以及家庭條件,最好點名要同檔次學校的畢業生回答,這才是聰明的高中畢業生該乾的事情。上海財經大學的就業不代表金融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前途,中國政法大學的就業不代表法學專業的前途。


法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前景?法學書籍?

就業方向:

①公職類:公檢法(公安和國家安全機關 檢察院 法院 ),政府監管,審計部門(司法會計)。

②市場類:律師(根據工作分為,訴訟律師與非訴訟律師,非訴的工作內容為 公司法務法律顧問,知識產權,證券從業;金融領域(銀行 基金 證券交易所 理財公司);(代理合同等);公證部門;司法鑒定部門;會計師;審計師。

③交叉邊緣職業:法醫;法律英語翻譯;新聞(法制媒體主持 編輯 記者)等 法學就業很廣泛,包括以上但不限於以上。新型職業不斷出現。

法學的從業未來:

從美國的人均法律資源來說,中國目前的前景非常大。因為我國的社會問題採用法律解決方式的傳統並沒有美國那樣長和濃烈。未來對法律人才的市場需求動力還是非常大的,且在國外法律教育一般是碩士階段才可以學習的。律師在國外的地位和收入是很高的。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經濟高速發現,經濟活動的新形態不斷出現,均需要法律的調整。

終極提示:

①薪資: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法律從業薪水基本不低。決定因素:其一是個人能力,法學的分層性其他行業一樣且更甚。能力差別非常大。其二取決於市場。北上廣深一線法律服務市場創收是其他經濟發現一般的區的很多很多倍。

②法學對人的影響: 理性思維 ;學會維權,無懼勇敢;法律思維;提高逼格;女性更有氣質;男性更加睿智。

③資格獲取:跟對資深教授;跟對老律師;法學名校畢業;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法學書籍推薦】

以下是我本科學習法學的順序(學校安排的課程;法科生系統學習)。

法學導論(法學入門類書籍,一本就夠了 大概看一下)

憲法(又叫做「閑法」法律事務基本用不上,但是還是要一本憲法沒翻一翻了解我國的法律 精神,原則)

民法總論,民法分論,然後看民事訴訟法;

商法;

三國(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

刑法和刑事訴訟;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

經濟法

最後看法理學(比較抽象)

ps:學習方法:1.按照上面的順序學習

2.實體法結合程序法

3.認識優秀的法學教授或者法科生,不懂就去問,這樣才是節約時間

4.學習法學教材請不要吝嗇,一定要準備相應的法條參考(結合國家經濟 社會 形勢政策 反思法律為什麼這麼規定)

5.每一個本科生都知道 啥專業都是要踏實的自學。要主動去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

初學法學者 ,法學進階 和 對 法學感興趣的夥伴

可以參考上面的圖片,那是最全面的法學經典(非教材)幾乎老師推薦的經典都有, 具體請自己看圖片。大家可以參考書目自己去購買紙質書

我自己的如上圖全是電子版,需要的點我頭像自行找我聯繫方式要,感覺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或贈送你法學書籍資源的夥伴請點個贊,謝謝!

法學初學者,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留言給我,我看到後認真給各位同學答疑解惑。


上面說了那麼多,就個人從政法院校學習的情況,就說一個問題:

法學專業≠法律專業。

只有法學專業才是正統的法律人教育模式,這個關係對於外行人很難區分,但是一旦畢業以後,法學圈內的人,看到法律專業這四個字的時候,印象會打很大的折扣。這是眾多不負責任的學校為了生源而玩弄的手段,最終結果只能是害了學生終生。很多現在很多學校不管資質如何,都要開所謂的法律相關的學員或者系,甚至一個教授或者旅遊的老師也敢堂而皇之的教授法律課程,上一次一個朋友和我說他們學校的法律課程的老師是旅遊學的,他說民法沒有什麼複雜的,看看書就會了。你覺得這種人能夠教出來什麼樣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會不會讓我們法律人士看得起?

上面發了半天牢騷,道一聲抱歉。


法學是典型的先苦後甜、勝者通吃的長線專業。你們必須經受各種痛苦的經歷,無法承受的人趁早出局。入學第一天你們就應該知道,這個專業要背最厚的書,參加最難的考試,忍受最低的一次就業率,更重要的是,必須在精神上脫胎換骨。法學是成年人的工作,如果不快點毀掉你們的童年,你們怎麼真正成熟!法學是統治者的事業,如果不毀掉你們的平民心態,怎麼能進入領導者的行列! 法學是研究人性惡的科學,如果不深刻的直面邪惡,你們又怎麼能徹底的明白正義! 業界傳聞出自張明楷老師,深以為然。


作為一個不是很優秀的綜合性大學的法學專業應屆畢業生,還是忍不住想回答。我今年畢業大四一年低分飄過司法考試,沒有找關係沒有靠門路有了一份大家聽起來都還比較羨慕的工作,看似和法律有關,其實每天做的都是財會,從頭開始學起。所以工作中實在沒有感受到法學專業帶來的什麼優勢。

但因為工作還不錯,最近也常常有人問我法學專業怎麼樣。切身感受,在讀感覺很痛苦,走過覺得很驕傲。全國的大學只要有法學專業,想必學校里自習室也會被法學專業的孩子們佔據一腳江山,基本可以說法學專業的學生"學風都很濃厚",當然這一定是被逼出來的,幾乎每一門都必有一本不低於200頁的教科書,以及上千條的法條。有些老師講課偏理論,有些老師講課偏實踐,偏實踐的基本都會比較受用,大家會喜歡點兒,因為有法條,剩下的貌似都不太受寵。

但是作為一個女孩,學習法律同樣帶給我相當大的優勢:

1、清晰的條理性,學習法律的孩紙基本都會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去理清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的能力就好像是空姐四年訓練之後自然而然變得有」空姐范兒「一樣,這是一種深入骨子裡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更有利於法學專業的學生去處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無論這種工作是什麼樣的挑戰,都能夠一步一步的找到問題的源頭,然後解決它;

2、良好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法學專業的王牌就是辯論,正如1中所述,清晰的調理性為語言表達及文字表達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且不說法學專業的學生會讀多少本專著,單單是每次考試答題紙上的字數都會強迫大家下筆,寫的多自然熟能生巧;而法學專業的學習中也少不了模擬法庭等特色的課程,這樣的課程都會為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帶來很多的鍛煉機會

3、女孩子學法律會有比較強的保護自我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於女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法學專業的課程中會有很多案例等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問題,也會有如證據法等的課程,這些課程會讓我習慣於簡單有效的自我保護以及有一個良好的保存證據的意識。這對於個人人身安全,甚至適應工作都很有幫助;

4,、知識面更廣,更加嚴謹。這點前述頗多,故不贅述。

5、如果家人中有從事法律相關行業的,優勢更大,如果沒有,學習法律同樣會結識很多法律人,中國這個人情社會的條件下, 優勢自然不必言喻(雖然我個人大學離家太遠,更多的同學可能以後再也沒機會見到,但是不排除畢業後會留在大學城市成家立業的孩子)

總之,雖然我現在從頭開始學習財會方面的課程,但法律所帶給我的優勢仍不可估量。



我喜歡知乎,我跟大家說說實話——學了七年法學,目前在畢業前夕找工作的法學學生對法學專業的感受。

上周五去了國展,七百多家單位在招聘,8個大展館,非常壯觀。之前我拿著前一天查好的單位編碼(頭天晚上我看了哪些單位招收法學,並把目標單位的代碼記在紙上),後來我發現我多此一舉了,呵呵,只要是隊伍排的巨長無比的一定是招收法學的。

這個專業怎麼樣?我分為兩個方面分析

、所學知識對自身發展的作用

一個好的專業最基本的要為學習該專業的人提供一技之長,更高的要求是能為人格的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法學這個專業可以同時滿足以上要求,就一技之長來看,我本科階段學習了全部的十四門部門法,雖然現在看來只是皮毛,但這種整體架構系統的學習方式對於法學思維的培養還是很有幫助的;就人格的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來看,由於法學這個綜合性人文學科的特點,對於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推動作用很大,加上法大有許多極具人格魅力的教授,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在課上也許是不經意地一句話,有時候都能很深的觸動我的內心。

、專業的前景

專業的前景首先和國家的法制化進程掛鉤,從這方面說,法學前景大大的好……無論是國家層面的立法,還是百姓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都發展極快。其次,專業前景和職業發展掛鉤,法學如同醫學,熬年頭看資歷,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從這點上來看,法學的專業前景似乎也很好,但是!!!!!(此處強轉折),就業市場供需矛盾太大了%&>_&<%,高校法學專業設置門檻低導致幾乎所有大學都有法學專業,我隱約記得我上大一的時候,2007年,已經有600萬法學學生了,每年的律所、檢察院法院、公司哪裡消化的了這麼多學生呢??所以,大家不得不考研,不得不考博,寄希望於通過學歷增加身價,今年又到畢業季,我又悲哀的發現身價沒有增加,反而用人單位的門檻由本科提成至研究生……相對於國外法學精英式教育(可參考美國LLM或JD之類),我國法學太平民了,這「得益於」高校擴招吧,法學專業的設置不需要花錢,不用買設備建實驗室,弄幾個老師就行了……綜上,法學專業的前景,金字塔尖上的那幾人是非常好的,金字塔本身龐大,多數人不是塔尖,為生活為生計奔波。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律師的庭辯風采(說到這我很氣憤,為什麼好多影視劇不能找一個法務來審劇本呢,大陸律師是那個樣子的嗎,那是香港好嗎)往往不是實際的情況,真實的情況是,確有律師瀟洒的承接標的幾個億的併購,確有法學專家參與立法,改變中國法律進程,可是,更多地人在跑法院立案庭,求著執行庭,或者苦口婆心的和當事人講道理,沒日沒夜的寫審理報告,加班加點的審合同……就業的壓力,一些不能說的「潛規則」,行業內部的混亂,小律師的辛苦,工作的繁冗……這些,大家平時都看不到。

法學是好專業,中國法學不是好專業。


在回答問題前,首先說明一點,凡事切勿妖魔化。法學學科如此,就業如此,司法考試也是如此。從前幾年至今,法學都是熱門專業,法學本身是一門顯學,包容度很大,與政治、經濟、社會學、歷史、哲學都有交集。有人說法學無聊,其實是沒找到興趣點;有人說法學要背背背,其實方法不對,這個認識也膚淺了;有人說就業難,其實是自己沒學好。不論哪個專業,興趣是老師,好好學了才有可能學好。就我的認識而言,在大法學框架內找到興趣點其實不難,如上述,大部分的人文學科在法學皆有體現。本人就偏愛法律史與法律思想。如果是選擇專業前,不妨多考慮職業規劃,畢竟一來要司法考試,二來本專業的就業面相對比較固定。去哪個學校也很重要,不管阿貓阿狗,好多院校開設的法學院,其實是很水的。老牌的自然好,一些後起之秀也不容忽視。


法學怎麼樣?

我想這個問題不應該從價值判斷上來回答,任何專業都有人喜歡和討厭,不應該從個案分析,任何專業都有人混的風生水起,有人混的什麼都不是。我認為應該盡量從客觀的角度讓人了解這個專業。

各院校設置狀況:這是一個很大眾的專業,幾乎是各個大學都有法學專業。好處是,想學法學的話,門檻不高。缺點:很多大學的教學質量值得懷疑(額 整個中國的大學教育都一直被懷疑)。每年法學專業的畢業人還是很多的。

主要學習內容:開的科目大概有《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西方法制史》《法律文書》《法律邏輯》等等。各個大學用的課本可能不是一個版本,但是內容差別還是不大的。

理論內容上你會學到:什麼是法,法的起源和發展、法的現實運行、法的價值、法與社會的關係等。

現實制度上:中國現行的所有法律法規你都會學到,比如民法讓你懂得什麼是違約和侵權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刑法讓你懂得什麼樣的行為是犯罪,犯罪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受到的懲罰;商法讓你懂得公司設立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和程序,股東有什麼權利和義務等等。

思維方面:相對於普通人法律人具體更加理性和嚴謹的思考方式。這個是大眾普遍認可的,就不細說了。

就業前景:也許路是漫長的,但是我國走向法治的腳步是不可逆的。這是大背景,這意味著法律人還是有前途和錢途的。

主要就業方向有:律師、公檢法系統、公司企業法務人員、大學老師。

整體來講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人多,一方面因為沒有通過司法考試。做律師和初任檢察官、法官都需要通過司法考試。司法考試A證通過率現在是10%左右,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適合人群:從事實務方面的工作的話,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需要很強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酒量(這個雖然不是絕對,但在中國辦事情就是這個現狀)。

從事理論研究的話,因為法學的包容性,所以最好有很寬的知識面,對所有社會科學的知識最好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個人觀點: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法學需要背很多法條,反正我是一條沒背過,要求死記硬背的幾乎沒有,更多的是理解記憶。

因為法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學過法學就算不從事和法學有關的工作,對你還是很有幫助的。


法學專業是現階段報考公務員NO.1專業。從招聘人數,到報考人員的競爭力綜合考慮。

法學專業的精英基本上去了大所、券商。要報考也報考高院高檢中院中檢。

基層的執法部門,需求量很大,隨便報隨便考,很容易進。


我喜歡法學,高中對法學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大一一接觸我就可以說愛上了它,所以儘管是在一個非法學強勢的大學裡就讀也覺得沒什麼,我從大一就開始讀羅馬法,社會契約論等著作,不敢說有什麼作用,但我覺得很充實,說實在的大學真的主要看個人,我鼓勵你學習法學,學過之後你就會知道它究竟是多麼偉大,精深,魅力四射,和艱難曲折。當然能上好大學就上好大學,這點沒啥說的。

身邊有不少同學說圖書館法學著作或者書籍不夠多(有六七排書架的法學相關書籍),學校更重視科研,理工。我不建議抱著這種想法,說實在一本《論法的精神》夠你看一年,往往抱著這想法的人嘴皮子一碰,就玩電腦玩手機去了,真的有資格說這話的人是把圖書館裡的書好好看了的人,而且還得看的透,看的多,才敢說出法學書籍不夠多這種話,所以聽到有人說這話的時候我都默默呵呵一笑。

回到正題,個人以為橫渠四句是為法學量身打造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然學校里有時紀念某個科研院士會用到這句話,但我覺得總是不能和橫渠四句對應的很完美,只有法學給了我這種完美的對應感,法學能激發人心中的正氣,有點中二之魂燃燒的感覺 ,不過有個別老師竟然在課堂上(別的專業的老師)公然宣稱:學習法律就是為了鑽法律的空子。很讓人不齒。

學法律能讓人變得更理性,這點也許都被說爛了吧,不過確實這樣,就拿於歡的案子說吧,我們老師在於歡案子剛出來的時候在課堂上問我們的看法,有人開始噴道德淪喪。老師不動聲色,說我們等等看。事情出現轉折後,又一節課老師又問我們意見,有同學就噴兩邊都不是什麼好鳥,老師繼續不動聲色,說我們等等再看,結果下一次再問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全都不說話了,這一點真的挺搞笑的。

法學能讓人心靈更寧靜,考慮事情更周全,說話想問題更有條理,不過法學開設的門檻太低,往往老師的素質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在大學裡一個專業好不好就看這個專業的老師怎麼樣,哪怕是磚房,只要裡面是蘇格拉底,孟德斯鳩等在教書,那就是一等一的法學學校。

看了其他答案,關於就業壓力,法學前景什麼的,我不是很在乎,因為已經入了法學的坑了難道讓我另謀生路??就業壓力大不大跟我沒啥關係,因為最終要去面對,我要做的就是現在不浪費時間,壓力大也好,不大也好都不能改變我是個法學生的現實,更何況我喜歡法學,所以不必在意壓力大否,況且一味糾結這個是什麼也幹不了的,說實在的哪一行容易呢?大家都挺難的。其他專業學得不好出來不是照樣喝西北風么

只要學了法學就盡量堅持,因為受益無窮。給自己加油。

順便打個廣告(雖然看的人不多),歡迎大家來西北工業大學,公誠勇毅三實一新,錚錚鐵骨,獻身國防,上能九天攬月,下能五洋捉鱉,神州飛船我們造,大閱兵的無人機也是我們造,水下航行器還是我們造,我們不知道造了多少個中國第一,院士一堆博士一群,簡直就是學習科研研究的天堂,登上了美國五角大樓的黑名單(好牛逼,學校還抓過間諜哦!),校風校氣踏實厚重,沉穩堅韌,又不乏開拓創新的勇氣與精神,建築樸實大氣,基礎設施健全齊備,擁有號稱亞洲最大的水上圖書館,環境優美,有人工的環繞整個學校的河流湖泊,學校還有一群國防生一個個都帥破天際,西工大男生是最好的男朋友和丈夫,女生是最好的女朋友和媳婦,西工大人無所畏懼,來我們學校吧!來吧來吧,學什麼都很不錯!手動滑稽,別在意打個廣告哈哈哈哈哈哈哈


法學是一個很好的學科,但我國的法學教育卻薄弱得很。教學跟實踐有一定程度的脫節。

再加上法律更新很快,導致知識儲備必須跟隨著不斷更新,可能你剛拿到教材,就得知相關法律已經修訂了。又或者你大二學的東西,到畢業時已經修改了。

所以,你必須在學業之餘大量地實踐,才能保證不會陷入一畢業就失業的境地。


接著 @高萌Goal 的回答往下說。

我不太清楚哪裡的本科有「法律」專業和法學專業之分。我們學校沒有法學院,只有法律系,我們自稱是「法律專業」,學位證上寫的是「法學」。

法律與法學的區分只是碩士研究生階段才有的吧。「法律碩士(法學)」是因為法學學士人數太多,就業率太低,於是教育部門就想出了這麼個「對策」。

「 法律碩士 (法學)」的招生對象是本科法學專業畢業,教學內容以法律事務為主。

法學碩士招生對象不限,教學內容以學術研究為主。

法律碩士只招收本科非法學專業的學生。

五院四系 當然不同凡響,但也不是說這裡出來的法律就跟法學一樣好。現如今混個學位不難,名校也都有掏錢買學位的事,官老爺乾的就更多了。

用人單位接觸應聘者後自有專業評價,對於想入這行的人還是自己掂量吧。


法學專業出身的PM忍不住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國內大學的法學專業是個不錯的基礎性專業

法學可以培養你良好的記憶力、不錯的邏輯,以及良好的調理性和冷靜現實的頭腦,為今後的職業和生活、發展打下一個好基礎,這個跟是否做法學無關,是對一個人基礎素質的培養。

美國的本科都是沒有法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念完一個本科才能去考法律博士,博士出來還得做四年左右法律工作才可以考律師。

這也許跟美帝跟大陸不是一個法系有關,但總體來說4年本科畢業出來,也不能演算法律專業人士,距離還是挺大的。因為法律是個實踐學科,需要大量的社會經驗和司法實踐,以及必要的人脈關係。不是上完學,考過司法考試只是基礎的準備。

二、法學不是一個有良好就業前景的專業

我是07年法學專業畢業的,民商法比較強的一個大學,在北京。(業內人士能猜到是哪個學校)

畢業求職的時候感覺這個專業的就業面不算很大,說起來可能很多地方都需要,但實際上的人員需求量很小。

同期畢業的同學,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的樂觀估計能有30%多,包括考研保研留校的。

做法律相關工作的主要有:公、檢、法、海關、稅務、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企業法務及相關領域、律所、知識產權代理機構...

1、去前四者的寥寥,而且基本是靠關係居多,比如父母在同系統。當然在法院壓力也比較大,北京這邊的基層法院案件非常多,經常加班,而且還得考司法考試,不過司法考試就沒法升審判員。

2、去稅務、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企業法務、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多還能夠比較長久穩定地做下去,尤其英語比較好進了四大的,雖然比較累,但是薪水跟其他同學相比算高了。

3、去律所的很多同學,尤其小律所多是1-2年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沒有案源,沒過司法考試。

剩下70%做啥的都有:HR、村官、居委會、秘書、網站運營、據說最邪乎還有在做編程的......

不過這也好幾年了,可能現在HR的眼光變了,比較稀罕這個專業的學生?

反正當年我畢業那會兒,法學還不算一個比較受待見的專業,很多HR都覺得學這個的怎麼不去律所呀,干別的多可惜啊......


法學本科剛剛畢業,考了自家當地的公安局,等待上班中。

其實好壞也都是看個人觀點,我本科讀的只是一個普通的三本獨立院校,說實在的師資是真的寒磣,但是有幸在我學法之初遇到了一位好的老師。大一學法理學的時候,主講的老師是本部學校來的,氣場十足,認真嚴謹。我覺得法理學和法制史都是學習法律最重要的基石,很多法的理念,法的邏輯和思維都蘊含其中。也是她帶我認識了賀衛方、朱蘇力等人,至此賀老成了我大學四年里無限崇敬的偶像。可惜之後就沒機會上她的課了,聽說調去了浙大。是她領我進了法的殿堂,不至於在往後的日子裡渾渾噩噩。所以,如果你想要選擇法學專業,必須要打聽清楚師資。

接下來說一下法學對個人完善的作用。

1.對邏輯思維的鍛煉。邏輯在法學裡是貫始至終的,不僅是案件證據上的邏輯,犯罪心理上的邏輯,還有法的設立,法的發展等等,學習法理,能讓思維更加有條理。

2.更大的視角。這是我在學習中的一個很明顯的感觸,和很多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的同學比起來,我們看待問題會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有一段時間法的書看得太多,以至於什麼事情都扯上政治、國家、人性和社會學。所以,讀了四年後,發現自己每天看新聞都能讀出各種利害關係了。

3.人性是惡的。法的起源就是因為人性本惡,犯罪里極端的人性會讓你有更深刻的體悟,認識這些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其實很多身邊的朋友會後悔報了法學,司考足夠變態,就業率又很低。司考確實很難的,以後如果從事法律執業也是異常艱辛。但是,如果你認真習法,它給你帶來的收益將會是一輩子。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法學出來的人看問題和一般人是會有差別的,他們看得更透,其實是更理性客觀公正。


個人覺得法學是個前途很光明,但道路十分曲折的專業。因為法制社會,具備法律知識是必須的,肯定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這個完善的法制社會到底會何時到來,誰也不能給個准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時間肯定不短。

之前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裡面是說法學就業率倒數第二。就業率相對於其他實用性強的學科來說的話,法學的就業率確實不太好。如果是填報志願的話,我覺得在考慮就業率的同時也是要結合個人的興趣的。外人看來學法律就是拿著本厚的可以砸死人的法條背背背。其實不是這樣的。學法不止只是背法條,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這個法條它之所以這樣規定背後所蘊含的法理等,這樣學起來就比較有趣了。不過也不可否認法學確實要記憶很多東西。個人對法理,民刑比較感興趣,這主要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有能力的話還是去知名的法學院吧,一般大學的法學院除非你有比較強的自學能力,不然可能學不到太多的東西。(這是個人經歷,我去過我同學的法學院,國內知名法學院,那種學術的氛圍以及專業性真的比我這種一般學校的好的太多了,當然我自己不好學也是個很大的原因)。

再說回就業的問題,法學專業通過司法考試是必須的,這過程又堪比高考了,痛苦程度自行想像。除了立志當律師的,法學生會去律所的工作的不多,他們反映說都是做一些瑣碎的事,而且待遇也不高。更重要的是你要想獨立辦案,起碼得5年,不僅要能力還要人脈,總之不是太簡單。我同學大部分還是選擇考公檢法單位。


如果不是真心很喜歡這個,不建議報考法學專業,這個行業由於各高校的濫開,人數大範圍增加~~~等畢業時就業你會發現就業範圍很狹窄。公務員招考,律所,法務,就這麼多了~~~~~加上司法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同樣低下~~~~我的本科同學 畢業5年後 從事本專業對口的行業 不到四成~~~~~

當然,如果你真心喜歡,那就報一所知名法學院吧~~~你會覺得不遺憾的~~當然,司法資格考試是你高考後必須要跨越的一座大山,學法學,拿不到這個資格意味著被淘汰~~~這個考試很難(我不想故作輕鬆說我過了真沒覺得什麼難的這種裝逼格的話,我同學中有5年未考過的經歷~~~他們當年同樣是高考的佼佼者)

題外話,我很喜歡法學

但有點奇特的是,因為經歷過這個專業的教育,我發現我看事的觀念和思維 總和身邊人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很多地方


推薦閱讀:

我國民法為什麼在承認區分原則的同時又不承認物權變動的無因性?
你學法學有多久了?法學對你的思維、思想以及處世方法有何影響?
欠條怎樣寫才是在法律上有效的?
比利時布魯塞爾判決事件是否存在,是否合理?

TAG:大學 | 法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