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的名字「取燈/曲燈/焌燈」的本字究竟是什麼?
應該是,焌燈兒。老家晉語區的,叫「QuDeng」,懷疑是發音訛話。
百度百科:
焌燈(焌燈)
黑燈,未點燃的燈。《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那吏部欽此欽遵,沒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滿,推升了 臨洮府 同知,將 晁知縣 推了 通州 知州,就如焌燈在火上點的一般,也沒有這等快。」雖然我是晉北的,同屬晉語區,下面關於孝義話的文章應該有借鑒意義。
======《談談孝義話中的「焌燈兒」》
之前提到「取燈兒」在發音上有問題,「曲燈兒」「缺燈兒」雖然發音沒問題,但也不是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可能是「焌燈兒」。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焌燈兒」。2012年《新民晚報》上刊登了一篇《小小火柴點亮民族救亡路》,其中寫道,「公元57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一群宮女用土製的方法,在木片尖上粘些硫磺,用它引火點燃油燈和爐灶,稱它為取燈。由於取燈具備了火柴的某些元素,可以說它是現代火柴的雛形。」看清楚了吧?中國的「焌燈兒」其實就是沒有擦紙的火柴,這種火柴是用來點燃油燈或引燃其它可燃物的。怎麼點燃或引燃呢?是用它湊近火源,因其粘有硫磺,所以易燃,由此去點燃油燈或引燃其它可燃物。
「焌」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有「子寸切,然火也。從火夋聲」,而「然」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就是「燒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講,「焌,然火也。以火燒物曰然。」《康熙字典》中,「焌」的發音有「倉聿切」「促律切,音黢」,即「焌」與「黢黑」的「黢」發音相同。「黢黑」在孝義話中的發音是「qu?(一聲)黑」,「焌燈兒」的「焌」發的就是qu?(一聲)這個音。人們用粘了硫磺的木片取火,這個行為即「焌火」。可能因為「焌火」多用來點燃油燈,那尖兒上粘了硫磺的木片被稱作「焌燈兒」就是很自然的了。
北宋陶谷《清異錄·器具》中記載,「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燃。既神之,呼為引火奴。」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中有「忘帶個取燈兒去了。」俺的分析是,開始是叫「焌燈兒」的,但後來時代久遠了,人們不知道其本來面目,於是就按音,同時加上意會,記作了「取燈兒」。
清人孫玉璋《異聞瑣錄》中記載,「道光間,英所貢雜物,多瑤巧好玩,中有自來火者,長僅盈寸,一端五色洋葯,擦之而火爆發。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嘆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顯宦無力求之耳。」因為已經以訛傳訛,將「焌燈兒」記作「取燈兒」了,於是西方的火柴也就被人們稱作「洋取燈兒」了。
但畢竟是以訛傳訛,畢竟是「訛」,因此,總有人不願寫作「取燈兒」,而記作「曲燈兒」「缺燈兒」等。其實,正確的寫法應該是 「焌燈兒」。
在網上檢索,發現有臨縣人就此提到了,陳啟 彤《廣新方言》卷一的「泰州謂以火灼物曰焌,以火吹而灼亦曰焌」,蘇州點火曰焌火……無錫有一種紙焌,是用表芯紙搓成的紙捻,用嘴一吹,就會發火。上海「火柴」過去叫「洋紙撮」。「紙撮」當是無錫「紙焌」。網上還有蘇州人提到「焌火」,義為「點火」。「紙焌」,「即紙捻子,吸水煙時用於點火的細長紙捻。《蘇州方言志》寫作『紙出』。」這些應該都可作為「焌燈兒」是正確寫法的證據。謝謝@Hynuza 老師的邀請!——————題主給出的「取」、「曲」、「焌」三字中「焌」可定為正字。明·佚名《目前集》(選自日本長澤規矩也先生編《明清俗語辭書集成》):
明清典籍多冩作「取燈」。如明·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保大坊……取燈衚衕……」清·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亦作「取燈衚衕」(北京衚衕名多訛音)。顯然「取」音由入聲字「焌」派來。——————這個「焌」雖有燃義,但作「引火器」義不若「燋」。《説文》:「燋,所以然持火也。從火,焦聲。」又,《集韻》:「燋,職略切,入藥章。藥部。」
更進一層,陽燧之「燧」,《説文》作「金隊」,與上兩字由義係聯沒問題。究竟哪個字是詞根,難確定。故定「焌」爲正字而不定本字為妥。
——————增補: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取」》:
題中「取燈」之「取」本字為「焣」或「槱」,初答認為「取」源於「焌」不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