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悟道」沒有?大家如何看待《傳習錄》里的這段話?

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佛怕父子累,卻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卻逃了君臣;怕夫婦累,卻逃了夫婦,都是為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

——王守仁《傳習錄》

王陽明還跟一個和尚說:「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他到底有沒有反對佛教?


王陽明即便悟道了,也不是悟到釋迦牟尼佛的道。釋迦摩尼佛的道是指看明白三世因果後,認為輪迴是苦,應當斷滅輪迴,只有認同這種觀念的人才叫證道入聖流,王陽明反對這種觀念怎麼能叫悟道呢?或者悟的不是佛道。

王陽明的心學和佛教是違背的,首先違背因果,佛教認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包括良知也是一樣,每個時代的人因為環境文化的不同,良知也不一樣,比如古代人認為亡國了,子民自儘是一種良知或者美德,但是現代人會覺得亡國的老百姓自殺屬於美德嗎?再比如中國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社會普遍會認為子女不孝順,或者輕度的沒良心,但是在西方國家,誰會認為送父母去敬老院的子女沒良心呢?所以王陽明的順從良心,良心本來就有的觀點是違背佛教的因緣所生的思想的,佛教不會提出隨順良心的觀點,而會提出隨順因緣,所以這個會更理性更嚴謹。

第二,王陽明不認同四諦,不認為離欲是可取的,而認為順從良心就無所謂離欲不離欲,所以言外之義就是說輪迴不需要斷,慾望可以有,只要順從良心就好,而佛教的離欲不算真正的不著相,他的那種順從本有的良知才是不著相,但是佛教卻認為慾望是苦因,不可以有,輪迴應當斷滅,這是四諦所揭示的思想,兩者完全是顛倒了,也就是說佛教的涅槃在王陽明那裡根本不算涅槃。

因此,王陽明否認緣起,否認四諦,他怎麼悟佛道啊,這在佛教里就算闡提眾生了,永遠不會修佛證道的


「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雜阿含經

「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佛遺教經》

習欲之人離多聞,名為損減智慧者。耽著愛欲為盲人,便能傷害於父母。亦復能害持戒者,是故應當棄捨欲。——《月燈三昧經·卷八》

「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咎徵不至,而體嘉集之,壽之術也。」——《申鑒·俗嫌》

宋有「不歸於佛,則歸於老」的思潮,宛如處在戰國時代中期的孟子所說的「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的情況。

孟子辟楊墨

《孟子·滕文公下》有「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之說。

對楊墨的主張,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篇)

孟子認為,「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就不為統治階級服務;「墨氏兼愛,是無父也」(均見《孟子·滕文公》下篇)。而無君、無父就是破壞「忠孝」和「仁義」,不合人道,就是禽獸。

孟子認為「楊墨之道不息」,則「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而「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孟子·滕文公》下篇)。

為了發揚儒家學說,維護君權與封建綱常、孝道,孟子對楊朱墨翟進行了批判。孟子進而闡述禹消滅洪水、周公驅逐「夷狄」、猛獸,孔子貶斥「亂臣賊子」的重大意義,認為楊墨盛行,又是天下大亂的時候,他不能不把繼承孔子業績的「道統」擔於自己肩頭。

韓愈:「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 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原道》)

孟子之後,特別是漢以後,受佛、道之衝擊,儒學確實出現了中衰的跡象。

王陽明說過:「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

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為何?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陽明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鬒眉而察理矣。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

王陽明《傳習錄》下202——聖賢之道與功業氣節

無住居士

原文直解

先生曰:「聖賢非無功業氣節,但其循著這天理則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氣節名矣。」

【直解】先生說:「聖賢並不是沒有功業和氣節,遵循天理而已就是聖賢之道。聖賢不是因為功業和氣節而成其為聖賢。」

筆記:王陽明在《與黃誠甫》中寫到:「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

聖賢和常人的區別在於心而不是外在的功業氣節等,常人有建功立業,聖賢也有建功立業,是否建功立業不是區分聖賢和常人的條件,能建功立業未必是聖賢,未建功立業未必是常人。聖賢只是一心遵循天理,一心合於天道而已。遵循天理,當建功立業則建功立業,不當建功立業則不建功立業,當有氣節則有氣節,當無氣節則無氣節。一切依憑此心致良知。

文王、周公建功立業了,是聖賢,孔子、孟子、顏回等沒有建功立業,也是聖賢。他們一致的是一心遵循天理。王陽明自己遵循天理、踐行天道,同時也建功立業,所以他對於功業氣節與聖賢之道的關係有深刻體會。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

用盡心的人,知道他的屬性;知道他的特性的就知道天了。存在這個心思,涵養這種特性來侍奉天。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這是《孟子·盡心上》裡面的話,充分去實踐內心的覺知,就會知道自我的根本天性。知道了生命本元的天性,就懂得了宇宙的規律。保存內心靈性的覺知,養育本元天性,這就是符合宇宙規律而行作的正確方法。

明 王守仁 《大學問》:「蓋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過高,是以失之虛罔、空寂,而無有乎家國、天下之施。

「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再如,「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王守仁對於良知的解釋為「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陽明把「心」「天理」「良知」「道」通融,有三家合流的意味。他說過:「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先說結論,王陽明先生悟到道了,而且他悟到的道與佛家的道有非常多的共通之處。

請先看陽明心學的最高宗旨,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因為無論何時,都必須要從總綱來分析心學的思想內涵。

下面我來解釋為什麼陽明先生是悟到道的原因。

戒定慧,慧定戒,行念心,心念行,本是一體,無論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理論聯繫實踐,還是實踐指導理論,行動與知道本就是一體,正所謂知行合一,物質與意識都只是能量的一體兩面,不可割裂,否則就會落入邊見,有了二元對立,唯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只是不同的經文,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弟子,把戒和慧分開來講解,讓我們感覺戒的善惡與慧的離相是分開的,其實是一體的。

無善無惡的清凈本心已經是真善,不需要割裂為二元,但實際行動上,為了方便眾生修行,勉強說一個十善法,但這個所說的善法,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不必執著,只是為了方便不同根器的眾生理解,比如頓悟的慧能大師一下子就能點出了慧與戒的根本: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漸悟的神秀還在戒的層次往慧的層次攀登: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是心學的致良知。

我們再來看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實也是一個從慧到戒,再從戒到慧的過程,是知與行的統一,陽明先生在明心見性後,這個心之體是無善無惡的,但是在別人看來他的行動似乎是在為善去惡的,因為人人都有良知的本能(良知一詞出自《孟子》——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是能夠知善知惡的,所以普通人才非常需要為善去惡的主觀能動性、法身、良知、我識來格物致知、止於至善、致良知、善護念、返璞歸真,像漸悟的神秀一樣慢慢來離相和去掉善與惡的分別,由量變到質變,最終真正達到心之體的無善無惡無痛無苦無歡無樂的涅槃境界,此時的境界就像王陽明生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一樣: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綜上所述,王陽明已經悟到道了,而且悟到的道與佛家的道有非常多的共通之處。


評論中的質疑非常好,一下子點到學佛的要害上了,也是佛法學到高深處時很容易碰到的問題,那麼佛法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不是解脫輪迴?佛法到底要不要分別善惡?這兩個問題末學不才斗膽解答一下。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小乘佛法的終極目的確實是解脫輪迴,叫做聲聞乘和緣覺乘的阿羅漢,但是大乘佛法的終極目的不僅僅是解脫輪迴還要普度眾生,叫做菩薩乘,《心經》開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早就已經擺明了大乘佛法的終極目的,不僅僅要五蘊皆空,解脫輪迴,還要救苦救難,二者都是終極目的,缺一不可。【南懷瑾先生: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

再解答第二個問題,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維摩詰所說經》。大家注意這裡「能善分別」,是有分別,不是無分別,佛能善於分別一切法相。凡夫的分別作意,不落善念就落惡念,或落於不善不惡的無記念。唯有證道成佛,才能善分別一切法相,雖作意而不著。所以說空、無相、無作(或無願)為三解脫門。能善分別,當下就性空一切的法相。第一義就是第一義,佛學的解釋是真諦或形而上之道體,現代的哲學解釋是本體,「於第一義而不動」,在這上面沒有動過。——摘自南懷瑾先生《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所謂的不分別,只是心不執著於這些善惡的名詞和定義,而不是讓你當石頭。在唯心的層面是無分別。而拋開定義本身,所有的行為都是確實發生的。在唯物的層面是有分別。也都會有反饋,這個因果定律是真實不虛的,而不是說像石頭一樣沒有善惡了,石頭成不了佛,也不可能成佛。知行合一,唯心唯物都只是真理的一體兩面而已。法身本體是不垢不凈,沒有善惡的,行為也是沒有善惡的名相的,善惡只是作為一個後來人給出的定義,但是根據因果,所有的行為都會有結果,但是佛陀和王陽明作為一個過來人,為了方便說法,普度眾生,把能量和頻率等級高的行為稱之為善,比如慈悲、善良、愛、感恩、真誠、平等、寬容等,而把能量和頻率等級低的行為稱之為惡,比如殺戮、邪惡、恨、背叛、謊言、歧視、報復等。說這些名相,只是為了方便像盲人一樣的無明眾生避開路上的大坑。舉個例子,原始猿人沒有善惡的概念,但是所有的行為依然會產生一個結果,然後經過漫長的時間,總結出來有些行為會產生猿人希望得到的結果,甚至只是這樣子耕種產量提高,猿人可以任意給起一個名稱,不叫善,叫good,甚至是點頭。而有些行為會產生猿人不希望得到的結果,甚至只是這樣子耕種產量降低,猿人可以任意給起一個名稱,不叫惡,叫bad,甚至是搖頭。這才是不分別「善惡」的真實含義,都只是定義出來的名詞而已,不必執著於名詞。

千萬不要試圖教導未修習佛法的中下根器普通大眾不分別善惡,寧願教導不分別高矮胖瘦也行啊。無明的確是不愚痴不妄想不分別不貪婪不嗔恚,但絕對不是沒有善惡因果報應,善惡的名相是假的不存在的,但是善惡背後的行為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能量與頻率,你可以不分別有的假相,但不能不分別空的真相,能量和頻率是有高低的,真相也是要按照自然規律來運轉的,能量與頻率也是符合量子物理定律的,連佛陀都開示《十善業道經》,怎麼叫不分別實際存在的善惡。照見五蘊的假有是空,但是真空也是存在的,需要度這些真空們正在面臨的苦厄,幫助解脫,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救苦救難的觀自在菩薩。

記得百丈禪師有個公案叫做野狐禪,公案中的五百年野狐身是怎麼來的?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水平很高,空到極致,而試圖教導大家哪怕是只有一丁點的不落因果啊!一切皆空,但因果不空!。

以下是野狐禪的公案:唐朝有個著名的禪師叫做百丈懷海。某一天有個老人來拜訪他,問了他一個問題:「修行得道的人還會承擔因果報應嗎?」百丈懷海回答說:「不昧因果!」老人聽完後頓時大悟,告訴懷海禪師說:「我其實是狐仙,很多年以前我是一位修行人,就住在此山中修行,曾有學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回答說『不落因果』,結果後來我就被懲罰當了五百年的野狐。今天聽了你的答案,我已經擺脫了野狐身份。」

這個故事就是「野狐禪」一詞的由來。後人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沒有掌握佛教真諦的外道修行者。那麼,「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一字之差為何就落入了外道?

由於這個公案與題主的問題無關,就不展開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閱讀以下這篇文章【命運其實是張網——假象】


謝邀

1、傳習錄文中

「佛氏」。如果佛教徒是根據佛教要求,不認祖宗,改了姓氏,不事生產,不務勞作,才能修佛,那麼王陽明就是反對佛教的。否則他發對的是某些佛教徒。佛祖是否有此要求,佛經是否有此規定,我不了解。

「吾儒」,應該指儒家門徒(的行為)。

他的意思是,避世(不履行人世間責任),是著相。

2、以為自己掌握高明的道(佛理),卻不在現實經歷和檢驗和實證,最終都是空談。

3、王陽明是否悟道,我水平不夠,不敢妄論。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題主所引用的王陽明《傳習錄》這段話,應該是對和尚的批判,而且,還是用金剛經的邏輯來批判。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雖然,我對《金剛經》所傳達的義理,不以為然,但是我想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所有的相都是虛妄」,這句話其實是說:

凡是有相的玩意,都是虛妄

也就是說,一切相不是虛妄,而是一切有相的東西才是虛妄

二、什麼是「有相的」什麼是「無相的」

有相的,就是五蘊、一切有為法;

無相的,就是涅槃;

五蘊的詳細解釋是怎麼說的?

雜阿含55經 [正聞本167經/佛光本101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庄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陰及受陰。

  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

  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慾、瞋恚、愚痴,及余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謂「相」,就是指五蘊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因為涅槃沒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所以涅槃「無相」

但是在《金剛經》中,把五蘊之「相」給異化了,變成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我的概念、人的概念、眾生的概念」

三、什麼是「虛妄」

《金剛經》與四阿含,不是同一個思想體系的翻譯作品,不能簡單的用阿含經裡面的概念去套用。

《金剛經》所說虛妄,是此經中「真實」的反義,如果一定要用現代漢語來翻譯的話

真實=實有=有

虛妄=非實有=無=空

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的關鍵之處,就在這裡,在阿含經裡面,見緣起法即見如來

但是《金剛經》變成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改的面目全非了。

金剛經裡面,沒有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沒有無常苦非我,邏輯似是而非。

綜上所述,我對於《金剛經》的看法就是:完全的外道邪法。

五、王陽明用《金剛經》的邏輯來諷刺出家人

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

(這個很簡單不解釋)

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

(我們儒家著了相,其實才是真正的不著相,比佛家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佛怕父子累,卻逃了父子;

怕君臣累,卻逃了君臣;

怕夫婦累,卻逃了夫婦,

都是為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

(出家人其實是害怕處理父子君臣夫婦之間的事務,怕苦怕累,所以在逃避)

點評:很明顯,王陽明沒有研究過四阿含,他自稱對佛家有所研究,實際上只是浮於表面並未深入,原因很簡單,王陽明討厭和尚、看不起和尚這個群體,王陽明說了:「佛、老之空虛,遺棄其人倫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謂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佛、老為天下害,已非一日」


陽明先生當屬儒家聖賢,為人處世能如他那般實當讚歎,所以,時至今日他仍是修齊治平之楷模。然於佛說之根本,陽明先生之言並非一致,皆因所達目的不同。

且不說提問者摘錄《傳習錄》中的話,僅就這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也是於佛法的終極目的相背離的。

佛之教導,認清世界,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知生是苦,從而出離輪迴。

這四句,第一句說出了心為體,心造萬物,但,第二句,善惡分別之念一起,無明即生,良知與格物只是於此無明上的細分和行為。作人如此很好,但於出離輪迴甚遠。

從此四句教聯想起神秀法師的偈誦: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二者有相似之處。

依善而行,累積福德,拾級而上,得開慧眼,識得本來面目,出離輪迴。分別善惡,從善如流乃修行起始,所以五祖忍大師教導弟子常誦這個偈誦,依此修行不落惡道。陽明先生之言教仍於修行深有意義。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 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是公認之說。

陽明評釋道,內心光明;

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須。


沒有。

他嘗試過,但是失敗了,或者說他後來走了另一條路,當然早年的悟道對他影響還是很深遠的。


傳習本無錄,王守亦非仁。良知本清凈,何處惹塵埃?


王陽明佛家高僧轉世你說呢


如果是針對佛家,說出這種觀點,只能說,他也著了相。

傳習錄是悟道之後所作么?

不得知。

看過王陽明其它論述,境界高深像是明白人。

單論此文的話,意思估計想表達自然是道,無為是道,但這篇文中境界比莊子差得十萬八千里。

但我沒看過傳習錄,不知道這句話的前因後果,不清楚題主是不是斷章取義!此文所針對的是佛陀?佛法?佛教?出家人?某個出家人?

對象不同,意義不同!

補充:王陽明的「良心」是指什麼?是美德?善良?胡說八道,研究佛學知識研究得亂七八糟到處誤導人。又開始亂解心學了。明白的自然明白,該受誤導的也是一個過程,那就去經歷吧。不想稀里糊塗的,就不要在知乎亂相信別人!


王陽明貶佛揚儒算不算也著了相?


去咬文嚼字毫無意義。空談誤人,實修惠己。

你要明白他悟「道」沒有,你自己要真正明白什麼事「道」,你才能明白。如果你自己都沒有答案,什麼是「道」,你如何去判斷他悟道否?你只是在用一些概念的碎片想當然。

你覺得他悟道了,就信受奉行。

你覺得沒有,就別看了。

信仰是基礎,你信受奉行,那麼佛就是無上正覺。但對不信的人,也可能一文不值。

本身道就是一件冷暖自知,各得其解的事。

猶如薛定諤的貓,有和沒有,取決於你的心念。


他說才是人,才合道

這就足夠說明他的本體論傾向

類似天人合一,梵我一如之類

後來又說不要找一個東西凌駕在人心上,他說的要和道合一,不就是要凌駕嗎

他屬於哲學思辨派,屬於三教一鍋煮


謝邀。

怎麼看這段話呢? 王陽明說出家是著相了,所以出家。說自己因為沒有著相,所以在家也很安穩。

像這些道理都只能針對一部分人的需求。


這個啊,有一種學說能夠被那麼多啃書的人認可(區別於具備時效性的認可),其本身便是一個高度。說他悟道,得道,隨意。

好玩的是,我們一邊花心思在感興趣的學說上,算半了解。

就喜歡對著不同的觀點進行批判,基於的基礎也有些奇怪,大多是以不了解該學說提出的尬論(反對起來無鴨梨),感覺自己的學識可以碾壓他們。

於是站出來,碾壓了他們。

直到被持反對意見的大佬碾壓為止,我們一直會認為自己的觀點(學說)強無敵。

回到題目,明顯感覺出大佬(王先生)這裡錯,那裡錯。

實際的情況是自身對著未知的東西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再用自己的境界對高於自己的境界下定論。

最後,道家強無敵(我是來黑道家的)。


王陽明當然悟道了。只是兩者的層次不一樣 。佛悟道是人被世界拖累,所以要出世。儒悟道是拖累就是正常的,順著就行了,所以入世。兩者沒有好壞之分,你喜歡求清凈就學佛,喜歡熱鬧就學儒。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他是站在他的立場而言說,在他的立場,你可以說他談的就是他認識的佛法。

補充更新:第一,修是自己的事,看他人是否悟道,不如多看看自己如何悟道。

第二,不能僅僅以其一部著作中的若干言說,脫離其人其願其事其時代來論斷其人如何,譬如舉其中最簡單的願的例子,每個人的願力有所不同,必然一些言行就會有所側重,這與其願合,但卻未必符合願力不同的他者的看法認識。

第三,我比較讚賞回答者中一位所言不敢評論者這樣的回復,要做評斷,至少人格願力事業境界要旗鼓相當才合理,如果自己沒有王先生這樣的境界人格願力事業,當然你的嘴巴腦袋都長在你身上,你怎麼想怎麼言說,都是你的自由,沒人限制你,也不會有人指責你,但是如此而為,除了給自己心中又增加一些我執我見甚至我慢外,於王先生的人格事業願力功德,又有何增?又有何損呢?


這兩段話有兩點問題比較大。

1、第一段第一句「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就錯了,大乘「非一非異」早就跳出了小乘苦集滅道和緣覺乘緣起性空的範疇,離相即相的概念,在大乘的諸多經綸中比比皆是,譬如楞嚴經中反覆提及,如果認為佛家不著相其實卻著相,對佛家的認識還停留在小乘或者緣覺的層面。

2、「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心學一以貫之的講「良知」,但是始終不能給「良知」一個定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說不清楚,這是心學最大的問題,這裡不就這個問題展開陳述,傳習錄翻了一下,了解不多。

但是,「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這句話就錯的太離譜了,佛法從來沒有說過道是凌駕在人心萬物的東西,王陽明如果真的說過這句話,只能說明他對佛法的理解過於膚淺,金剛經說,一切法即是佛法,又說,法外無法,世間萬法都是道,無上正等正覺與世間萬法本來就是一體,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菩提即是涅槃,貪嗔痴即是戒定慧,何來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

儒家是世間法,佛家是出世間法,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白衣無論修行造詣如何之高,即使碰到一個無惡不作的破戒和尚,仍然要恭恭敬敬,何況對佛法指指點點,已經是很大不敬了。


王陽明悟道了,王陽明的花,跟龍樹的中觀一樣的


沒有究竟悟道 佛陀是發起了救度眾生出離生老病死的大悲心而出離父母求道 後來為了表示孝道 為父母開示佛法 救度出離輪迴是真正的大孝 王陽明教法仍是世間法 是小孝 而且其本質是苦 因為相互負累在輪迴中增加愛執罷了


佛沒逃父子,成道後回國為其父說法

佛沒逃母子,成道後上忉利天為亡母說法

佛沒逃夫婦,耶輸陀羅比丘尼從佛出家

佛沒逃至親,姨媽兼養母,兒子,兄弟皆從佛出家,日夜相處

佛沒逃祖國,兩次坐在枯樹下阻擋琉璃王侵犯伽毗羅衛的大軍

王守仁連阿含都沒讀過,滿嘴胡言亂語。


推薦閱讀:

有漏善法對於成佛的意義?
佛法往生問題?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如何解釋上座部和大乘之間的關係?
?

下一個佛(未來佛)是彌勒佛,現在修行的人又如何成佛?眾生皆有佛性,不也白搭么?
喜歡品茶和佛學的未婚男生,內心都在想什麼,這樣的人結婚豈不是很難?

TAG:佛經 | 佛法 | 釋迦牟尼 | 傳習錄書籍 | 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