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說三個月滅亡中國他們的倚仗是什麼?


事情比大家想的要精彩,是一個月滅亡中國,這玩意還有理論依據。

先說為什麼是一個月滅亡中國:

1937年秋中日戰爭爆發之時,裕仁天皇詢問時任日本陸軍大臣的杉山元:「解決中國事變,需要多長時間?」杉山元當時回答:「只需要一個月!」

這件事有個歷史背景,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同意抗日,但是日本希望擴大華北自治和上海自治區(權),戰爭將於1937年爆發。

戰前的御前會議上,裕仁天皇問戰爭要進行多久,日本陸軍大臣的杉山元說一個月。

後面解釋下為什麼是一個月。

這玩意有理論依據的!!!!!

日本的狗皇問大臣,大臣會瞎說嗎?抗日神劇的熱心觀眾表示,陸軍大臣(陸軍大佬)杉山元是白痴,特別狂妄,所以隨口一說;狗皇是白痴,不知道中國多大,所以才會信他。

覺得現實可能嗎?

杉山元肯定是狂妄的,但是狗皇不是白痴,這是個嚴肅的會議,不是橫店表演。

杉山元理論如下:

1、從明末年的歷史上看,搞定首都,中國崩潰。(其實日本的進攻方略不是參照元蒙滅宋)。李自成造反好幾年,但是打北京兩天拿下1644年3月17圍城,18日崇禎自殺。南京靠海,一個月拿下,剩下軍閥混戰,完成日本戰略目的(後面有戰略目的的補充說明)。

2、日軍從上海進攻南京只到攻陷,參照九一八的中國軍隊實力,也就一個月。(不是三百斯巴達那個,而是九一八後期中國軍隊的抵抗實力,東北還是有抵抗的)

3、中國軍隊還沒有完成「德協換裝」,日本有陸空優勢。

日本所謂的參考系明朝末年的歷史不用我講了吧?

總之,雖然會議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但是依照後人標準看,依舊是瞎逼逼。

另外日本的戰略目的也有,雖然日本人思維奇葩,但是還是認真分析過的:就是搞定蔣介石(崇禎不是上吊了嗎?),希望打崩中國,使中國軍閥混戰(什麼魯王、楚王的),然後偽政府承認滿洲國,承認華北自治的緩衝地帶,上海自治權擴大,上海這個大城市不能在偽政府手裡(這個比清朝的要求低多了)。

後來歷史總的來說就是:蔣公開溜速度堪比港記者,川軍桂軍不計前嫌齊心抗戰。

但是有個細節要注意:日軍雖然沒有幾個月滅亡中國,但是國民政府真的準備苟和.

38年5月汪精衛赴日談判(當時汪精衛是副總裁副主席,國民議會議長,位置一人之下。如果要說蔣公管軍事,汪精衛管政治,這話其實有問題,汪精衛政治方面有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就出國治病)。

39年汪偽政權成立,承認滿洲國,上海自治權擴大。至於華北則在汪偽政府的統治之下,汪偽政府就是緩衝地帶。可笑汪精衛在北京還做過「給我三十年還一個強大中華」的演講。

作為中國領袖,35年汪精衛還上時代周刊封面了。

為文章嚴謹性(就是那個所謂的自治權什麼的權利擴大問題,這裡的自治權明眼人一看就應該知道是日本間接控制的表現),我再多說幾句。

如果日本的附屬國有脊樑有骨氣,那租界什麼的日本一定要握在手裡,但是汪偽政府是奴才還是特奴才的,日本處於自身考慮(局勢開始對日本不利)還是於42年12月放棄了一部分租界的自治權(其實是控制權)。補充一個年表。

38年11月重光堂會談,汪日秘密交涉。

40年底偽政府和日本簽署相互關係條約,汪精衛想廢除租界這玩意,日方有聲明,但是沒執行。

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

42年5月菲律賓淪陷。

42年6月中途島

42年8月及後六個月瓜島(這是所謂的局部反攻)。

42年12月撤除日本在華治外法權,但是還是保留最惠國待遇。

43年4月山本五十六狗呆。

43年6月馬島

補充下汪精衛借我三十年的段子。

43年汪精衛在在日本人安排下到偽滿洲國的偽都長春拜見了一次"康德皇帝"溥儀。汪方和偽滿方為會見的禮儀發生很大矛盾,汪精衛堅持一定要以兩國元首禮相見,而日本人唆使溥儀堅持以宋朝禮見。如果按照宋禮,汪精衛成了朝拜,他堅稱不可。雙方反覆爭論,最後由日本人斡旋,採用西禮,同意汪精衛入宮和溥儀互相握手,互相致意,雙方達成協議。但是當汪精衛走進偽滿洲國皇宮,事情突然發生變化,只見溥儀立上方,讓汪等人站在下方,站好後,邊上侍衛官高呼"一鞠躬"。事已至此,汪猝不及防,勉強行禮,三鞠躬畢而溥儀不答,汪等禮畢,溥儀始與握手。當天汪精衛還寓,痛哭不已。

從長春途經北平,北平偽華北政府請汪精衛在中南海居仁堂演說,汪精衛上台後久不發語,半天才說出話:"那年我在被清朝逮捕入獄後,有人問我中國何時能好,我說在三十年後,我想今日在座可能也要問,我還是如此答。"說著淚水順臉頰而下,座中不少青年,抽泣聲響成一片。很快十幾名佩刀日本軍官進來,環立會場,汪精衛演說如故,結束時會場一片寂靜。

更讓人感慨的是,當年汪精衛繼承孫中山遺志接大統的時候,他的演講也提到過「三十年」。。。

評論區有人質疑蔣公的逃跑速度,要知道紅軍長征時蔣公在貴陽不動如山(曾有良好表現),南京又有中山陵這東西,不看歷史,大家肯定以為蔣公最起碼能在南京多待幾天。但是,蔣公運籌帷幄,事事料敵先機,就連逃跑這件事也先人一步。

11月24日東京大本營廢除了"制令線"。

11月26日大本營接到密電,南京高管大部分撤離南京。

12月1日,日軍大本營做出進攻南京的決定。

12月7日,日軍進攻南京外圍陣地。

蔣介石方

11月14日第一次高級幕僚會

11月15日第二次高級幕僚會。選擇了唐生智(唐生智官職是軍委會執行部主任,但是南京市警備司令原先是谷正倫)。

11月16日第三次高級幕僚會。決定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

11月26日記者會。希望九國會議調停中日戰爭,並表示堅守南京。

11月27日,唐生智向報界發表了「與南京共存亡」的聲明。

12月7日早,蔣介石坐汽車從南京撤離。

有沒有通敵我不知道,但是的確料敵先機,晚一天就不能坐汽車了。

我要是天皇非殺了衫山原不可,八一三到12月13日是三個月多一天,上海攻克到南京淪陷也是一個月多一天。還沒抓到蔣介石(11月26日記者會不是說好了堅守首都共存亡嗎?)。

後來日本自衛隊編纂戰史,把御前會議改了,原先應該是四相首相外相陸相海相的會議改成了石原莞爾和天皇的一問一答。


三個月滅亡中國是以訛傳訛。因為日本人的原話更狂:一個月解決中國事變。語出杉山元(感謝畢宿五朋友的提醒,記錯名字了),時任日本陸軍大臣。

日本人的意思是要麼中國政府接受日本對已經肢解和即將肢解的中國東北(31.9.8),華北(37.7.7),內蒙(32-36),淞滬(37.8.13)行為,並且接受日本宗主國地位。要麼就徹底武力征服中國。

日本也不是傻叉,知道如果大軍主力被拖在中國,會使戰爭成本急劇增加。最後拖垮日本(事實也是如此)。所以37年秋天天皇問內閣,如果全面開展,解決中國事變要多久。

杉山元說:一個月解決中國事變。

總之是希望速戰速決。

如果對比日本當時的工業產值,日本確實有這個實力,雖然小鬼子的工業實力在歐洲看不算什麼。但和當時中國連子彈都無法滿足全部自造的工業能力相比,還是足夠吊打中國的。而且中國連年內戰,割據勢力遍布。同時早前的交手經歷也是如此——300個赤手空拳的日本鬼子,愣是打崩了8000人駐守的東北軍北大營。100左右的鬼子攻陷了熱河省省會承德。

但日本忽略了中國人的抵抗意志,37年全面抗戰開始,遠在大後方的川軍和滇軍源源不斷的上前線。而且戰前的德國,後來是蘇聯,最後的美國,接濟不斷的國際軍貿(包括援助)。結果一個月變四年,四年變八年。

後記——————————————————————————(並非真實對白,就是簡述過程)

四年後秋,天皇又問,如果日美開戰需要多久能結束——還是杉山元回答。

杉桑沉吟會,說:需要三個月。

天皇:37年我問你中國事變需要多久,你說一個月。這都打了四年了。

杉山元:中國國土廣袤,所以沒想到拖這麼久。

天皇:你丫個傻X。中國國土廣袤,太平洋不廣袤么?天皇轉身而走。

內閣大呼天皇同意啦。開仗。

日本卒。(希特勒:杉山元,我日你娘)


假設中國所有軍隊戰鬥意志都和張學良的東北守軍一樣


依據是日本陸軍的行軍速度,三個月跑完中國。這句話還有一個下句:就是一個衝鋒拿下上海。


1.根本沒有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這個說法,這時無數國內媒體自己編出來的。

2.如果說有,大概是——一個月解決中國事件

3.雖然我國始終再說這個抗日戰爭的時間結算,但是我的觀點是

東北事件

華北事件

淞滬會戰

山東問題

這四個主要的大問題應該分開來看。。

尤其是軍部在二二六以後,很多人根本不在一個壺裡。

【日本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好么!】

4.劃重點的舉例子——

太多的肯定會被刪,我就這麼說。

①三國公約以前,法西斯陣營裡面,德國和日本只是約定反共(尤其是蘇聯)

所以為啥在抗戰初期,有很多納粹旗還可以救中國人。

比如我們熟悉的拉貝,就是以德國人身份來做人道主義的事情。

②軸心國主要是非洲爭奪問題,是柏林羅馬軸心,當時他們不帶日本一起玩。

先師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大概是20年代。

當時的日本大概和中國可親密了。。不僅僅是留學生天堂,還是共產主義的這個主要遠東陣營所在地,而且派系多得是——扶持軍閥的,搞間諜的,搞滿洲的等等。

【重點部分】

③ 世界經濟GG的那個日子裡,日本莫名其妙的拿下了東三省老工業基地,然而居然沒有乘勝追擊,繼續解決華北,其中各方面的掣肘多了去了。

孫子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力而止」

當時遠東幾個億的人口市場,誰都不想讓日本自己玩。

你以為毛子就那麼好?無償援助我D?

④1936年這個條件真正成熟,就是因為這個日德協定簽了,日本東北地區問題不大。敢打了。

⑤並且,因為蘇維埃共和國的破產,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你可以查一下-,-都是什麼

⑥最主要的是經濟差距。簡單說就是,我的工業實力要比你強得多。

5.綜合——

外交準備+戰力準備+持續科技支持+內部穩定(相對)

讓他們敢打了。

但是其實客觀上,他們根本統治不了佔領區。

所以歸根結底扶持這個親日勢力,分裂分化中國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

想說一口吞的,真的都是受這個各種公眾號教育太深了。

汪偽政府為啥會存在?

滿州政府為啥存在?

最開始還有什麼華北山東自治政府

都是拉攏漢奸!

6.最後說兩句

國際事務的複雜,就是各國博弈,互相打牌,互相充胖子,誰也不知道下去了會怎麼樣。

所以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在於,沒什麼怕的。


其實吧,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1937年日本軍隊所面臨的作戰任務實際上和1948年末解放軍所面臨的作戰任務很相似。

三大戰役宣告了國民黨的覆滅,分別是東北的遼瀋戰役,華北的平津戰役,華東地區的淮海戰役,這三場大會戰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如果你和抗日戰爭對應一下,這不就是九一八事變,平津會戰和徐州會戰嗎?日本消滅中國軍隊的思路和解放軍消滅國民黨軍隊的思路基本上是相同的,甚至日本還不需要打遼瀋戰役,也不需要費力氣去打渡江戰役,因為它的海軍足夠讓他在中國海岸線上隨意登陸。

不是日本的思路多麼可笑,因為人民解放軍確實通過三大戰役基本獲得了中國的統治權,接下來的渡江戰役,解放西北西南都是席捲之勢,所以說日本的思路在戰爭上確實可行,因為的確幾個月時間解放軍就完成了戰略決戰,但是日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除了中央軍以外的軍閥會眾志成城一致對外,結果在平津會戰徐州會戰之後,國民黨依然可以憑藉廣闊的腹地繼續作戰,同時中國的民眾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抗戰,但是相當一部分卻是與日本堅決鬥爭的,敵後游擊戰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導致日本沒有按照計劃幾個月就結束戰事,反而被拖進了沼澤。


在我看來,「一個月解決中國事件」和「一周內解決台灣問題」犯了同一個錯誤:過度關注武器的優劣,而忘記了人心向背。

日本人堅信他們的坦克一個月內橫掃中國所向披靡,卻忘了中國有過億人口抵抗侵略。

我們中的某些人也認為航母艦隊幾天時間往返海峽就能拿下台灣,卻忘了那裡尚有1000多萬對抗統一的「愛國者」。

而且,我們對台灣的武器優勢,還未必趕得上當年日本對中國的武器優勢。

民心向背,永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參考因素。

————分割線————

這回答自從2017/05/30放在這裡,到現在半年多了,一直沒什麼動靜。今天突然多出來幾個贊和若干撕逼的。可能是被掛路燈了?

評論區里冷嘲熱諷的我真不想反駁。星辰大海也得一步一步走,這才哪到哪,就能小看台灣及其背後的美日亞太勢力了?

一個小小的香港,被軍情六處和CIA搞得雞飛狗跳,還不總結教訓,就敢斷言台灣的民心那麼容易收服?就不怕再來一個賽德克巴萊?

先把香港的輿論高地佔領了再說!


謝邀。

日本如果真的有說這話,是狂了點……

不論這句話日本是否真的有說,但日本的確是想快速滅亡中國的。

但如果真的這麼說的確有他的倚仗……當時他們是憑藉著 日本本國國土 加朝鮮 加中華東三省 說的 而實際民國蔣介石控制的領土根本不大 西北三馬等等軍閥有中國一部分領土的實際控制權 延安那塊歸tg

所以蔣介石根本無法發動一國之力來抵抗 更何況日本之前明治維新 甲午海戰不平等條約收了一堆錢財 日俄戰爭痛扁俄國 反觀中國屢屢被打 完全就是殘疾狀態

推薦題主一個遊戲《鋼鐵雄心》

你去選1936年的蔣介石 你試試有多難玩就知道了

還有為了盡量還原當時的情況 你在玩之前先了解一遍操作 然後直接玩最難 不準重來 不準開掛

如果你想試試真的難就照著以上的不變選tg 也是不準重來 不準開掛


「三個月滅亡中國」不能算作空穴來風的謠言。日軍參謀本部《在華北使用武力時對華戰爭指導綱要》中出現類似描述:兩個月解決駐紮北平一帶的宋哲元第29軍,三個月擊敗國民黨中央軍。即便不能認為日軍有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想法,但日軍有三個月內取得對國民黨中央軍決定性的勝利的野心是母庸置疑的。

至於日軍哪來的信心,鄙人文筆拙劣,而且也沒有自身成熟的看法,因此我只好從我剛剛讀完的黃仁宇的《大歷史不會萎縮》(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截取一些黃仁宇的早年擔任國軍底層軍官的自身回憶,以供拾遺,望有心於抗戰史的諸位能從中窺得一二中國抗戰的艱難,從而看出日本人當日口出狂言的倚仗:

(書75頁)

(書87頁)

(書88頁)

黃仁宇作為一名「半路出家」的歷史學家,卻有著「少年拿破崙」的經歷。他的自身經歷和他後來的研究相結合,使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蔣(指國軍)在軍隊戰力有限,補給線路極端混亂,工業孱弱,經濟脆弱,且上下垂直管理困難的情況下生生地把日本拖垮,不能不說是一項偉業。從他的經歷,以及他的看法,我們便能反面地看出日本三個月擊垮中國的信心來源。


德國進攻蘇聯

莫斯科淪陷

蘇聯遷都符拉迪沃斯托克

小鬍子:mmp

-鋼鐵雄心4


甲午戰爭使日本的自信心過於膨脹了。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經濟軍事發展突飛猛進,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軍事實力已經和只會買船的清朝拉開了一定差距,雖然當時日本還沒有完全崛起,真要和天朝硬剛正面打陸地戰持久戰也不會取得太大戰果。但是甲午戰爭由於政府一系列決策的失誤導致海軍(在當時列強眼裡就是決定性實力)完全崩盤,中國再也沒有與日本海上作戰的能力,失去了東亞制海權。而且甲午後西方國家對於日本分一杯羹的做法採取綏靖政策,等於默認了日本在華的利益,這更給了日本莫大的自信。日本這個國家有一種崇拜勝利者的性格,剛剛打敗了壓了自己幾千年的老大哥,又被新大哥認可了實力,當然要飄起來了。三個月滅亡中國?我萬國之本還要三年征服世界呢!


當時日本人分析中國的局勢後認為,日本陸軍有能力在三個月佔領南京,就是當時的中國首都(在當時就相當於三個月打下了北京一樣),然後中國政府就會想過去半個多世紀那樣選擇苟合,從而達到日本徵服中國的目的。

日本海軍曾經叫囂過6個月滅亡美國,也是一個道理,並不是6個月真的滅亡美國,只是用半年的時間徹底擊敗美國太平洋艦隊。

日本人低估了蔣介石的政治手段。沒想到蔣介石在失去其直系地盤之後還能整合全國來抗日。

日本人低估了美國人造武器的手段。和打無盡模式一樣。

日本人終了


1、日本從沒說過這種話,最接近的是衫山元在七七事變所謂的「一個月解決中國事變」。這和滅亡中國根本沒關係,什麼叫解決中國事變,只是要國民政府承認「華北自治」、承認「滿洲國」,就這樣算中國就算滅亡了?開玩笑。

2、中日雙方因七七事變,而在淞滬打響全面戰爭,是雙方對形式的誤判。日本很簡單,為完成「一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豪言壯語,對國民政府的統治核心進行增兵,想以此迫使國民政府就煩。而南京方面,則是企圖倚仗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的老經驗,通過在上海這個英美核心利益所在的地方開戰,用國際壓力迫使日本做出讓步。結果日本大本營原計劃打下上海和國民政府談一下,結果前方總指揮松井石根腦子一熱,迅速拿下了國府南京,國民政府倉皇西走,雙方其實都想以戰促和,佔據有利位置,由於中國高估了英美干涉和自身實力,日本又沒有約束好戰爭的規模,戰爭一發從此不可收拾。

3、日本在1920-1940年代從未將中國作為主要對手,日本軍方對中國的態度基本就是一擊即潰,即使在1937年全面戰爭爆發後,日本也沒有想過在中國投入過多精力,國民政府能簽訂一個城下之盟是最好,不簽也無所謂,比如1944年,中國派遣軍的數量縮小到只有50餘萬人,同期日軍總數超過600萬。

4、所謂「三國有滅亡中國」更多是當時的國內媒體,為了宣揚抗日救國的口號,別當真,日本沒這麼傻。

5、那麼日本有沒有能力滅亡中國呢?如果僅僅將滅亡中國,理解為打入重慶、延安,摧垮國軍、共軍武裝,那麼我告訴你,日本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絕對有實力做到。即使是1941年之後,也不是沒有可能。要知道國民政府長期部署幾乎近百萬兵力防守陪都,而對面的日軍是十餘萬人,大本營曾要求這支部隊進攻重慶,該部以兵力太少拒絕,那麼多少兵力可以擊潰百萬國軍?參照武漢會戰,也就三四十萬人,對於拿著百萬兵力按兵不動提防蘇聯的關東軍,三四十萬人馬其實並不算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就這樣,日本都覺得拿下重慶不是當務之急,可見,中國並沒有牽制日本過多精力,所以在1944年,它用十萬餘眾就擊潰百萬國軍,打通了大陸交通線。


有個段子,說是日本對中國做了全面滲透和偵察,算出中國軍隊的子彈最多只能打三個月,加上中國工業羸弱,軍閥混戰,認定中國必會求和。這個段子可能只是諷刺日本人雖精細但目光局促,不過也是那時日本軍人的普遍心態。


三個月這個提法如果是日本高層的主流看法的話,那我只能說無怪乎主席當年就斷定日本必敗,這幾乎是把自己的戰略底牌全部透漏給對手,難道日本軍部高層真會這麼傻?

即使在當時這種想法沒透漏出去,那麼希望三個月或者更短的時間來解決對華戰爭,這不也是給自己挖了一個最大的戰略陷阱嗎?

日本軍隊在面對中國軍隊的同時,他們還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在戰略上不可能戰勝的敵人,那就是時間。

所以個人認為日本軍部高層可能會狂妄相信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對華戰爭,但你要說硬要定一個明確期限的話這顯然不可能。

三個月如果滅亡不了中國,這對中國人民抗日決心的提升有多大,對日本軍隊的作戰信心打擊有多大,這就不言而喻了。


日本的設想是蠶食而非鯨吞,沒有說過所謂「三個月滅亡中國」,說的是「三個月停戰」,倚仗的是「一擊媾和」。


日本從沒說過3個月滅亡中國,杉山元的奏對說的是一個月解決「」支那事變」。

IJN也從沒說過6個月滅亡美國,還是杉山元說的三個月解決南洋問題。

他也不是隨口亂說。


先問有沒有 這句廢話我已經不想重複了。。。


作為亞洲第一個躋身列強的國家,你信不信日本人會說出這種沒智商的話?

我反正是不信的。

如果日本人真的這樣沒智商,而被這種沒智商的國家佔了半壁江山,那是在打我們自己的臉。

我想,日本應該說的是三個月讓蔣介石投降,而抗戰爆發後,日軍直取南京,並在南京進行大屠殺,差不多印證了這個。

哪怕不投降,只要簽訂城下之盟,中國放棄抵抗,甚至加入所謂「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就勝利了。

可惜,沒有。中國沒有投降。


想像力


推薦閱讀:

如果一夜之間中國所有1949年至1976年前出生的人都消失,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近代史最值得誇耀的事件是什麼?
如何評價《兩個局外人的對談錄》?
同樣是勾結日本,為什麼孫中山是愛國者,汪精衛是賣國賊?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是對誰說的?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世界歷史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