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以後人際關係變差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我喜歡。因為我沒什麼朋友。

當然我目前處於出家狀態。不過我在寺院也沒什麼特別好的朋友。目前也更不可能有什麼特別好的在家人朋友了。

這個問題我當居士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因為全身心的投入到學佛裡面,自然而然的跟周圍的朋友聊不到一塊去。他們聊感情啊,八卦啊,人品啊,結婚啊,婆媳關係啊,買房賣房啊,辦公室政治啊,我真的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佛法已經給予我智慧,讓我突然上了大學,小學生玩兒的那套遊戲,再也不覺得好玩兒了。

我忍了一段時間,盡量的跟朋友聊,但我發現,越來越多是她們給我買一瓶水,我給他們講四五個小時的道理,最後她們好像明白了,但是過不了一兩個星期,接著回來找我聽講。。。

但是這樣次數多了就很沒勁了,我自己念佛身心可愉快了,跟他們聊天,總是回來的時候跟他們一樣糾結難過情緒低沉。

於是過了一段時間,下決心就都斷了。我不需要這樣的朋友,我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佛的那種。而不是聽了我幾個小時的單口相聲,最後告訴我,也許你說的對,我現在就是不願意這麼去看,這麼去想,不願意信佛,不願意相信我的生活不對,佛說的對。

我在寺院里也沒特別開心,因為比較倔強,認準了就想一股腦的努力,但是寺院適合隨大遛的人,大家幹什麼我幹什麼的人。所以我在寺院也沒什麼好朋友。

其實也有特別上進,互相惺惺相惜的,不過大家都是一心解脫,不會有時間膩乎,於是也就出不來特別好的朋友。

到目前就更少了,遇到的特別有智慧的,我得向他請教,他是我的老師,遇到沒有智慧的,我得給他講。智慧差不多的,誰也不服誰,一起較勁成長。於是就更不可能有朋友了。

但是回過頭來,我覺得朋友這個詞,挺虛偽的,除了在聖地一個人一起學法的金剛道友,生活在一起,一起競爭精進,這種我很隨喜。

其他的友誼,有什麼值得珍惜的?我有過那種朋友,覺得我沒什麼世俗利用價值,把我甩了的,再也不聯繫的。其他的朋友,也會因為出來見面的花費,或多或少地計較,這有什麼意思呢?

我家裡人還是擁有很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天天出去玩兒,不念佛,不學習,其實從解脫的角度來看,只是在泥潭裡沼澤里一起沉淪不願意上岸,每時每刻都是折磨痛苦,但是因為有朋友一起就好像特別安慰一樣。其實呢,如果你不給朋友好處,不請客,不幫忙,哪個人願意跟你玩兒?世俗的友誼,脆弱的不能再脆弱了。

真的,指著朋友獲得安慰和幸福,那真是太傻了……


你這個問題特別像去醫院問醫生,我吃了晚飯以後開始肚子疼怎麼辦?

醫生保准問,你晚飯吃的什麼。

你不說說你怎麼學佛,學的什麼佛,修的什麼法,誰知道你為啥肚子疼……


現摘錄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陳兵先生的《修行者異常心理調治》一文,以期對題主有所幫助。

圖為陳兵教授

學佛者及其他宗教、氣功的修鍊者,追求超越現實的信仰,著意調製身心,因知見上的偏差、缺乏明師指導、外緣干擾、信仰修行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等原因,有時會導致種種異常心理、變態心理,輕則形成人格障礙及神經質,重則成精神病,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厭世

觀察世間苦空無常,人身不凈,以期超出世間,是佛教尤其是小乘禪的突出特質。就其超出生死輪迴的宗教趨求而言,其效果可謂昭著。但修習佛法尤其小乘禪及大乘凈土法門等,若把握不當,也可能使人消極厭世,一味遁入自己的精神世界,與世俗社會和周圍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對現實看不慣,失去社會責任心,難以與社會合拍,難以與普通人乃至家人和諧相處,因此使自己心理失衡,性格乖僻,悲觀憂鬱,或導致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甚而以自殺了結。《雜阿含》卷十三第324經、卷二九第809經載:有佛弟子厭患身體而自殺,或請求別人殺死自己。《楞嚴經》卷九說修三摩地未出受陰境者,可能會極其悲觀厭世,可能著「常憂愁魔」而自殺,或逃入山林避世:

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於心忽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舍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

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和強烈的刺激,與佛教清凈無為、了生死出世間之旨多相矛盾,對著意清凈自心、斷除煩惱的傳統型佛教徒來說,往往形成巨大壓力,製造出欲斷煩惱而不得斷的煩惱,從而厭世,厭煩俗事和俗人,或因處理不好修行與學習、工作、家庭的關係,難於承擔現實生活和家庭、社會的壓力而苦惱。在今天的佛教徒中,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嚴重者釀成抑鬱症。佛教徒尤其是中國傳統佛教徒,極其重視了生死,「然而,面對生死問題,許多信眾並未真正了解透徹,不知生死的根源是什麼,更缺乏向上的廣大悲願來入世度人,利濟生生不已的無數眾生。因此,就生死大事這一問題,往往都表現為消極的、自私的、情感性的與悲哀的態度,少有積極向上的、普被天下的,用理智觀察及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死和善用生死。」為求死得好,卻往往被生所困所累,對家庭、社會、工作、學習、寺院、自己的身體乃至佛教弘法事業沒有興趣。此類表現,成為佛教被世人誤解、冷淡、攻擊的重要原因。

其實,這都是對佛法缺乏正確理解所致。佛教對此並不乏對治之道,如修十六特勝觀、佛身觀等,觀想悅意境物,就有對治修不凈觀引起之弊端的特效。修四無量心觀和大乘的菩提心、禪宗之禪、密乘的本尊法等,為對治厭世病的良藥。按大乘教義,世間、出世間本來不二,出世間、了生死、成就佛果,必須在深入世間濟世度人中去實現,大乘要求菩薩行者要不畏生死,不得逃世遁世,厭棄眾生,須以主動的姿態、深厚的慈悲心,深入世間,走進眾生中去,作眾生的良友,力修六度四攝,帶動眾生共趨菩提道。《壇經》偈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反對枯坐,在日常生活、出坡勞動中參禪悟道,是中國禪宗的優良傳統,唐魏府老洞華嚴禪師示眾:

佛法在日用處,行住坐卧處、吃茶吃飯處、所作所為處,舉心動念又不是也。

龐蘊居士偈謂「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大慧宗杲禪師教人:

但於日用應緣處不昧,則日月浸久,自然打成一片。何者為應緣處?喜時怒時,判斷公事時,與賓客相酬酢時,與妻子聚會時,心思善惡時,觸境遇緣時,皆是噴地一發時節。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以是開悟的機緣。他舉當朝李文利、楊億、張商英三位高官在富貴叢中參禪徹悟的例證說:

又何嘗要去妻孥、罷官職、咬菜根,苦行劣志,避囂求寂,然後入枯禪鬼窟里作妄想,方得悟道?

當今佛教界弘揚的以發達人生為本的人間佛教,更從對厭離人間現實生活的批判出發,將佛法現代生活化,教人以報恩心、歡喜心、奉獻心快樂地生活,與人方便,給人歡喜,關心現實人生的建設,提供了針治修行者難以入世的良方。

《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美國佛教徒的修行,已從效仿東方人傳統的浪漫返回現實生活,認識到修行需要先結束將修行與現實分裂的觀念,了解我們想逃避、想推卻的任何事物,最後都必須包括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沒有一件可以遺漏掉。首先必須在家庭生活中修行,學會愛與尊重、無私:

神聖總是在我們眼前,家庭生活和孩子是一座美妙的殿堂,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絕佳的老師,他們教導我們無私及放棄,他們一再讓我們面對目前的情況。

二、封閉心理及人際關係障礙

封閉心理,只以被僵化了的傳統佛教思想觀念為真理,不願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對生活中不斷湧現的新生事物和新潮人物看不慣,與不信仰佛教的人談不攏,不願與之交往,在家庭中因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特殊,與不信佛教的家人不能和諧相處,導致矛盾衝突;在單位和團體中與別人格格不入,缺乏朋友,自己也感到寂寞孤單,只有退縮進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自我封閉,成為分裂樣人格障礙,行為怪癖、偏執,孤獨、隱退,對人對事缺乏熱情,對可能激發感情的事物盡量躲避,漠不關心,給人以自大、孤僻、超然、離群之感。或者害怕人際交往,患社交恐懼症。修小乘法及對佛法的理解偏於出世間一面者,容易導致這種傾向。

治療:應全面理解佛法出世間和入世間的不二性,明白無常、不斷變化翻新,乃是法性之本然,應以開放的心態,理智地對待新思想、新事物,即使不能苟同,也應平靜地去看待,去包容。應知曉主動地以「四攝」法攝取眾生,與眾生和諧相處,盡量帶動、幫助他們棄惡行善,修學佛法,是佛陀教導弟子應盡的責任。大乘更要求修菩薩道者以「同體大悲」和報恩心關懷一切眾生,作眾生「不請之友」,利益眾生,為眾生服務,事眾生如事佛、「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無量壽經》),乃至代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只要自己以熱心去關懷別人、以平等心尊重別人,為別人著想,關切周圍人的心事,以菩薩「利樂有情」的精神去與人相處,人際關係自然會融洽,會受到別人的關懷、尊重、愛戴,自己也會從人情溫暖中吸收到精神營養。《西藏醫心術》說得好:當我們把自己延伸到別人身上時,自我的僵硬性就會融化:

如果我們尊敬和關懷別人甚於自己,那就是佛教修行的中心,也是一種會自然地帶給我們更多力量和開放性的態度。

雖然修行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對於心外物的依賴,但佛教認為參與世間是真實之道上的正面修持方式。所謂參與世間,包括服務別人、創立幫助別人的組織和機構、提供保護、布施、禱告、給予尊敬。

掌握社交技能的要點,是明察、體會別人的心,或曰「覺他」(清醒覺知他人的心意),當代西方著名禪師高文(Goleman?D?)在《情緒智商》一書中將此與自覺相提並論。

三、情緒過激與心理變態

以凈化煩惱妄心為主旨的佛法,在修習過程中必然會引起情緒、心境的種種變化,若把握不當,或有強因強緣障礙,可能導致某種情緒過激乃至心理變態。如修習不凈觀,由厭惡異性,可能導致同性戀癖、戀物癖等性心理變態,佛教律藏中便載有多起僧尼性心理變態的事例;觀想死(死想)、無常可能導致對死亡的極度畏懼,憂慮不安;修習慈悲觀可能導致變態的慈悲,修習喜無量心、舍無量心可能導致過度激動歡喜和不理智的施捨心;修習無我觀可能陷入自我喪失的迷霧而惶惶不安;耽著於禪定的喜樂可能因喜樂失控而導致精神病。《小止觀》卷下說,即便是禪定中的善根發相,也都有邪正之分,忽然無端歡喜躁動、憂愁悲傷、快樂興奮等,皆邪,若不能正確對待,可能導致禪病。

若修禪入較深的定而不能正確處理所發生的心理變化,則發生心理變態、人格異常的情況更為嚴重。《楞嚴經》卷九所列入受陰境可能發生的十種魔事中,便有過悲、過喜、過勇、過愛、過慢而成病者。過悲者,發病態的憐憫心,「乃至觀見蚊虻,猶如赤子,心生憐憫,不覺流淚」。若不理解此屬「功用抑摧過越」(抑心過度)所致,自認為得道,便會有悲魔入心,「見人則悲,啼泣無限」,成抑鬱型精神病。過喜者,「心中歡悅,不能自止」,若不知這種境界屬「輕安無慧自禁」,不加調製,則有好喜樂魔入心,「見人則笑,於衢路旁,自歌自舞」,成興奮型精神病。過勇者,「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自覺一念即可成佛,若不知這種境界屬「功用陵率過越」(對所證境界的過高誤認)而自以為得道,便會有狂魔入心,「見人則誇,我慢無比」,成狂妄型精神病。過愛者,「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若不能正確對待,即成色情狂,破戒行淫,縱慾無度。

經中所列種種著魔而情緒過激、心理變態的癥狀,在今日的修行者中並不難發現,嚴重者成為瘋癲。對此類弊病,佛書中頗多對治方法。四念住觀中的受念住,要求對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清明的覺知,若發現有不正常,應及時識破,認清病因,以相應的方法自我調節,尤其是以人法二空的正見觀照諸受本空,使心情歸於平靜。唯識學的種現互生說,甚有助於明察情緒變化的來龍去脈。蕭平實《禪——悟前與悟後》下冊說中陰魔而發狂,自謂我是某佛菩薩者,救治方法有三:1、送醫院服用鎮靜劑,令處昏沉睡眠中。2、親屬每天拜求佛菩薩,持楞嚴、大悲、大寶樓閣等咒,咒水令飲。3、請其師開示五蘊虛幻無我,無果可證。

從現代心理學的眼光看,修行者尤其是修禪定者情緒過激不可控制,與自己潛意識中壓抑積澱的慾望、情緒及心理創傷有關,需要以挖掘、認知、排泄的方法予以治療,否則容易形成難以克服的障礙。有些困難的體驗最終會證明是疏通性的、有益的。榮格在《東洋冥想的心理學》中指出,「人一旦照耀到無意識的領域,他也就立即踏入了朦朧不明的個人無意識範圍」(禪宗人謂之「黑漆桶」),禪修者一般想躲避這黑暗的一隅,如果這樣,他就不可能達成瑜伽預期的功能。《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身心上不斷出現的固執訪客(經驗),表示它需求得到更深入完整的注意,可以看作某件未完成的事。每個魔障皆是精神的病變,出於恐懼。感覺出它的另一個領域(帶它出現的力量),研究、接受、了解、寬恕。不可掙扎和命令,而需接納與悲憫,從心中開放,注意結的每一層次。

四、神經質的罪疚感

或因犯了某戒,或因吃肉、飲酒、殺死蚊子蟑螂之類害蟲,或因做錯了事,為必將遭到報應、墮入三惡道或不能往生凈土而惶恐不安,患所謂「報應恐懼症」,是佛教徒中比較多見的現象。這種人往往陷入信仰與人慾、現實生活與佛教信條的衝突,感到自己罪業深重,喪失自信心,沒有了希望,萎靡不振,心事重重,嚴重者失去生活下去的意願。

佛陀確以犯戒墮三惡道,破戒比丘如斷頭、如死狗、如畜生、如木頭、為佛法賊等言句警示弟子,令其對破戒作惡生巨大的畏懼心,《優婆塞戒經?六波羅蜜品》云:

於小罪中,生極重想,設其作已,恐怖憂悔。

其旨趣,在教人警惕,嚴格管束自己,止惡修善,所謂「畏而不犯,終吉無憂」。但犯戒及有過錯後背上思想包袱,恐懼憂愁,則更是重增過錯。按佛法,真有過錯,即便是犯了戒,也非絕無希望,可以懺悔之水,洗滌罪業過錯之心垢,迅速放卸包袱。佛經中多處強調,誠心悔過,有消滅罪障的巨大作用。如《增一阿含經?馬血天子品》佛言:

人作極惡行,悔過轉輕薄,日悔無懈怠,罪根永已拔。

佛陀一方面制定戒律,一方面又設有犯戒後懺悔還得清凈的方法。《大智度論》卷四六云:

戒律中戒雖復即細微,懺悔則清凈。

經中說,昔有比丘破重戒,由觀佛眉間白毫相殷重懺悔,即得清凈,後來成佛,即今勇施佛。《永嘉證道歌》因說: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

《西藏醫心術》警告修行者:千萬不要把心住在能障礙心靈凈化的罪惡感上,應常訓練注意自己的善心和進步,為之欣慰,以本來清凈見把一切看作是圓滿、清凈、和平、喜悅、覺悟的,多吸收正面的力量。可以將罪惡感觀想為心中的黑暗、烏雲或迷霧,想像力量來源(佛)發出明亮的光束,將之驅除,感受它空的本質。寧瑪派修行注重用把一切都看作清凈圓滿的本來清凈見,對人生的每一個情境保持正面的態度,深深感覺心性正面的力量,以此為轉化習氣的妙法。

醫治包袱內疚的最佳方法,是即過錯及悔疚之心觀實相的實相懺悔。《維摩經?弟子品》說:有二比丘犯戒,自以為恥,佛十大弟子中持律第一的優波離告之以依律制懺悔之法,被維摩詰居士批評為「重增其罪」,謂「當直除滅,勿擾其心」。直接除滅的方法,是直觀罪之實體(罪性)本空,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如。

罪業和能造罪業的心,皆沒有實體,念念滅盡,同於真如,本來解脫,如是觀察,罪業與過錯及心理包袱自然徹底消滅。如此方是真正持戒。《永嘉證道歌》云: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

出處:陳兵:修行者異常心理調治(節選)_陳兵_新浪博客

另外推薦:

陳兵:與青年朋友談佛教實踐的問題_陳兵_新浪博客

陳兵:塑造理想人格之道_陳兵_新浪博客

陳兵 :大乘根本加行論_陳兵_新浪博客

陳兵:居家學佛之道_陳兵_新浪博客

陳兵:煩惱的辨認及對治轉化(一)_陳兵_新浪博客

陳兵:煩惱的辨認及對治轉化(二)_陳兵_新浪博客

如有一絲損害於眾生,願誠心懺悔、虛心改正。

如有一絲利益於眾生,願以此功德迴向法界眾生:福慧增長、趨向菩提!


那就只能說明你站隊站錯了!

佛有內佛,外佛,中佛。

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有東方佛,中央佛,西方佛。

有燃燈古佛,有阿彌陀佛,有釋迦牟尼佛,有彌勒佛。

然後還有眾多菩薩,羅漢,金剛,聖僧,揭諦,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

選好自己的角色,確認清楚,即可。

什麼圈子容納什麼人,要麼就是圈子不對,要麼就是你不對!


其實挺正常。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般是建立在彼此共同的觀念(聊得來),相近的習氣(玩得開),和長久的互利(有實惠)的基礎上。如果這三者都不具備,自然很難締結牢固的紐帶。

而佛教,本質上旨在了生脫死,是出世的,解脫的。虔心向佛之人,必然在身口意諸多方面浸潤其教,服膺其說,躬行力踐。久而久之,與世俗的觀念和文化拉開距離,也就不容易跟普通人真正聊得來、玩得開,並在世俗層面上互通利益。即使表面上隨順大眾,也是眾里身單,擁有一種疏離。這是它的性質決定的。

這裡討論的是學佛後不偏激、不高傲,不拋棄自己的俗世身份,仍能如常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類人。那些以學佛人自居,見人挑刺,索隱行怪,主動惹出非議和矛盾的,本不在討論之列。但即便是前者,與世無傷,溫潤如玉,仍不可避免地,會越來越與這個世界說不上話,會越來越難發展出深厚的人際關係。不過對他們而言,這已經不再重要了,眼前有更棘手的事情要忙。

還有一些人說,學佛後人際關係變差,肯定是學偏了;學佛真正學得好,人際關係也會不錯,云云。這邏輯經不住推敲。一個人學佛學得好不好,難道以人際關係為判斷嗎?是不是還要看學習成績呢?廚藝呢?好像一個人學佛了,應該對生活各方面都有提升才對。這是雞湯,不是學佛。

而這個提問本身,其實就帶有預設立場——把人際關係擺在了中心地位,其他事情最好助成它,不要阻礙它。這仍然是世俗的問法,真學佛的人不會這樣問。

回到怎麼辦。真那麼在乎人際關係,專在人情這塊上努力就是了。這方面的知識汗牛充棟,不需要在這裡講。或者還有一條道,就是明確自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自此當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從而在根本上看淡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好問題,說明您學偏了。越學越輕鬆快樂,才是說明您學對了。


呃……

敢問仁者,您是跟哪個佛學的,人際關係變差了,或者說是哪個佛教您的,跟他學完以後人際關係變差的?(ー_ー)!!

不如你把他叫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學佛有個經驗,就是習慣成自然。所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終於徹底習慣了,遭遇它們時不再一驚一乍寵辱若驚了,開始自然地看待它們了,自然實無所入。畢竟自然之中,有入和不入嗎?自然只有降一級,才有道,道之中才有天,天之中才有陰陽。自然之中沒有陰陽。

一句題外話,維特根斯坦說過,(以世界的角度看),世界之中沒有價值。不是沒有價值,是真的沒有價值。所謂空無所空,無無亦無。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什麼?

是你能從對方那裡獲得好處,或者通過人際關係網的聯結,彌補各自不足,以整體的形式獲取更大好處。

當你覺得別人給不了你什麼的時候,當你覺得別人的層次不夠,無法跟你共同組隊的時候,你還哪裡有動力維繫一些無效社交呢?維繫也要花精力的。讓人欠著你,人家還得起嗎?少做爛好人,這樣對雙方都好。


學佛後人際關係變差,常見的情形有可能是,了解佛法的道理以後,很難接受周圍人的想法和言行了,甚至觀點不同,發生爭論,可是誰也說服不了誰,不歡而散,或者覺得跟人家不是一路的,產生隔閡,等等。

我想這可能是學佛後,我們接受了一些佛法的觀點,但是修行還沒有上路或者入門,還沒有生起智慧和慈悲心——不執著是智慧,不強求是慈悲。

這種情況,我們要深入學習佛法,了解諸法因緣生——眾生沒有好壞高低之分,是因緣不同;或者了解諸行無常——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空性,認為對方「有錯」,那只是說明我的執著。

佛法的道理很深廣,但條條道理通羅馬——智慧和慈悲。

「聞思修」,聞法以後,要修證,用佛法的道理,來改變自己的執著習氣。人際關係如果變差的話,不妨檢查一下,會不會是類似上述的情形。

也許題主說的「人際關係變差」是另外的情形,比如學佛以後,花更多的時間在學佛修行上,很少參與朋友之間的閑聊,也很少有時間跟朋友玩樂等等,另當別論。

粗淺地說說我的理解,如有不當,請見諒。


複次智光。出家菩薩遠離喧鬧。住阿蘭若修攝其心。無量千歲以求佛道。三世如來離諸喧鬧寂然閑居。萬行增修證菩提果。緣覺聲聞一切賢聖。證得聖果亦復如是。其阿蘭若有十種德。能令證得三菩提果。

云何名為十種勝德。

一者 為得自在住阿蘭若。四威儀中不屬佗故。

二者 離我我所名阿蘭若。於樹下時無執著故。

三者 於卧具等無所愛著。由斯當卧四無畏床。

四者 阿蘭若處三毒微薄。離貪嗔痴所緣境故。

五者 樂阿蘭若修遠離行。不求人天五欲樂故。

六者 能舍喧鬧住閑寂處。修習佛道不惜軀命。

七者 愛樂寂靜離世言詞。棄捨凡愚無散亂故。

八者 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易得成就。無障礙故。

九者 阿蘭若處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

十者 清凈如空以為舍宅。心無障礙得大智故。

智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出家佛子誓捨身命不離山林。若為聽法供養病人師僧父母。出阿蘭若入聚落中。宜速還歸於蘭若處。若有因緣未得歸者。應作是想。今此聚落猶如山林。所得財物虛假如夢。若有所得不應貪著。如是佛子是摩訶薩。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智光汝等善諦聽 無煩惱人所住處

遠離喧鬧處寂靜 此是神仙所居處

三世菩薩求菩提 於蘭若中成正覺

緣覺聲聞諸聖眾 亦於此處證菩提

住阿蘭若獲十利 能令證得三乘果

自在遊行如師子 四威儀中無系縛

山林樹下聖所樂 無我我所名蘭若

衣服卧具無系著 坐四無畏師子座

離諸煩惱名蘭若 一切貪愛無所著

常居物外厭塵勞 不樂世間五欲樂

遠離憒鬧寂靜者 棄捨身命求佛道

能住寂靜無人聲 於諸散亂心不起

世出世間諸善業 心無障礙皆成就

由是蘭若為根本 能生百千諸三昧

以大空寂為虛室 行者身心無障礙

具足如是十勝利 是故眾聖常居止

智光汝等諸佛子 若欲速成一切智

乃至夢中莫舍離 阿蘭若處菩提道

我滅度後發心者 而能住於蘭若處

不久當坐寶華王 證得法身常樂果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贊同前面有兩位的發言。學偏了。不偏的表現是智慧增長,與身邊人相處得更輕鬆愉快。不然按你這節奏,佛菩薩都是自閉症或者社交困難症才對。度誰啊?


聖空法師:學佛以後人際關係變差了怎麼辦?

你要允許別人犯錯誤,但是嚴格的要求自己,那這樣你的人際關係就很寬廣了。允許別人賺便宜,允許自己吃虧,允許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要把吃虧的事情做好,這就是人際關係。

這個是有一個過程的,很多人通過學佛之後,說師父我不吃肉了,師父我不喝酒了,師父我不打麻將了,師父我不抽煙了,然後我身邊的人都不跟我來往了。因為我們不是同業了,那慢慢的你就會遇著這一類的人跟你交往。


怎麼辦?停止學佛,去學社交應酬之學,就是這麼簡單。不過我肯定你也是學不好。


你確定你是真的學佛?學佛的人還會在意人際關係嗎?我還蠻好奇的


北京安定醫院歡迎您!


佛最講究因果,你把「學佛」跟「人際關係變差」說的好像因果關係,抹黑的如此輕率,

不怕佛祖怪罪打入18層嗎


這不是佛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拒絕無效社交,以及提升自我綜合能力


推薦閱讀:

佛學和雞湯區別?
學佛需要避開偽經嗎?如何鑒別偽經?
學佛會不會越學越孤僻?
假學佛的人一般都是怎樣的?
何為佛法?學佛到底真正學什麼?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