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封閉環境下長大是否對確診阿斯伯格或是自閉症造成影響?

我的敘述有些冗長,還望看官耐心讀完,謝謝!

一個男孩,在一歲前一切成長指標均未發現異常,包括生理和情緒。兩歲半前一直是由老人來撫養的,老人深居簡出,社交也不廣泛,整天整天的不讓孩子出去,出去也不和其他帶孩子的老人進行交流。孩子兩歲半時初步診斷為重度自閉,半年後再評估為輕度。在為期半年的干預矯正過程中,發現孩子有社會性,很喜歡和小朋友還有老師互動,三歲才開始說話,個案的老師通過觀察覺得孩子不是自閉症。孩子四歲正常入托,在幼兒園裡和小朋友共處是發現社交存在障礙,喜歡小朋友,但不知怎麼表達,往往用在別人看來是趨於攻擊性的行為(推搡,打人)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好感(小班中班都表現的不明顯,大班時問題才凸顯出來)另外還有坐不住,容易興奮以至於不聽勸阻等行為問題,但記憶力好,而且會對大人察言觀色,很會「看臉」。至六歲,父母帶孩子再次去看兒童心理,一個醫生說就是個隔色的孩子,行為也是性格的原因造成的,建議上學後診斷智力及阿斯伯格;另一位學兒童行為的老師說,孩子智力有問題(低下),感統失調,有自閉傾向,懷疑是阿斯伯格或是高功;幼兒園的老師也做過自閉症兒童的干預老師,觀察稱孩子智力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聰穎,但在社交上確實不如同齡兒,不是自閉症……

情況就是上述這樣,我很奇怪,三家各執一詞:老師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最長,剩下一個醫生好歹問了問就下了結論,行為老師做了15分鐘的測試也一口咬定結果。但不管怎樣,暫不討論家庭成員的對錯,孩子的行為確實存在問題,但誰說的更準確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生長環境,在現在來看是否也起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甚至說,歸根結底就是環境和撫養的問題呢?

望解惑!


好問題!

那麼,題主需要自己先了解的是什麼是自閉症?

其次,有自閉症的表現就需要診斷自閉症么?作出一個診斷,除了癥狀,其它需要考慮做鑒別診斷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那面對一個這樣的孩子,他是需要一個診斷,還是一個解決當前困局的具體操作?


原來題主不是孩子的家人,只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

自閉症不是由撫養人造成的,但是撫養人如果能有效干預,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

七歲以前是自閉症干預的有效時期,超過七歲以後,就很難再提高了。

據說,由祖輩撫養的自閉症小孩,長大能融入社會的,幾乎沒有。

對自閉症小孩的干預,主要目標是幫孩子建立規則感,智力方面在其次。


做一個這樣的診斷是肯定是需要很長時間跟孩子接觸才能夠做出的,所以……在中國醫院的精神科的確存在著草率做出診斷的問題,對於一個六歲,而且本身就有社交方面的問題的孩子來說,醫生和行為老師的診斷都過於草率,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需要的並不是診斷他有什麼問題,而是需要協助他解決他遇到的問題。

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都會與他的養育者直接相關,用創巴仁波切的話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繼承了父母的心理問題,而在中國,很多孩子其實繼承的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心理問題,就象這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跟不擅於社交的老人在一起生活,必然就會導致社交能力低下,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他由一個不擅於社交的人養大,然後特別具備社交能力,這才可能意味著他的心理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所以這個孩子,從他的生活環境來說,他的表現是很正常,並不是自閉症,但是有可能會有感統失調的問題,但這跟老人過度溺愛有關,現在中國的孩子普遍存在著語言發育遲緩,感統失調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是孩子的「質量」不好,先天不足,但事實上是成年人過度的照顧讓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說話,也沒有必要說話,也沒有機會運用他的身體,也根本沒有必要運用他的身體,從小到大,他想要什麼,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調動身邊的人為他服務,只需要一個手指,就能指揮身邊的人滿足他的需求,他為什麼還要練習說話?為什麼還要練習身體的協調性?所以現在的中國的孩子,普遍存在著語言表達能力下降,感統失調,行為不當,社交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真正有問題的是成年人沒有在他需要訓練的時候給予他訓練,可是卻在他年紀長大之後,比方說五、六歲的時候,突然就跟別的孩子有了比較,突然就有了要求,突然就覺得——咦,這個孩子不正常,他需要訓練。

但是,他需要的其實並不是治療式的集中訓練,他需要的其實是成長的空間,如果你沒有順應孩子成長的「勢」,而是用力去校正他,結果必然會兩敗俱傷。

我個人覺得這跟成年人的完美主義有關,是成年人自己一直生活在幻覺里,按自己的幻覺來生活,這就導致成年人始終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心相來看待孩子,這個心相包括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對孩子的理解,我接觸到的一些成年人,甚至始終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嬰幼兒。比方說我接觸到的有的家長,孩子七、八歲了,居然過馬路的時候母親非常自然地就把孩子抱起來,就象抱一個一歲的幼兒一樣,這難道是孩子的問題嗎?其實是成年人的問題,她根本沒有看到事情的真相,只是一味地按她理解的東西去看這個世界,換句話說,她其實一直在做夢,她在透過自己的夢境看待這個世界。她完全沒有意識到她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她也沒有意識到她這樣做其實是侵犯了孩子成長的空間,對於她來說,她只想做一個完美的母親,而完美的母親在她的幻想中就應當是無論什麼時候,當孩子遇到問題,就可以替孩子來解決,這就意味著過馬路的時候,她就成為孩子的腿。

這只是一件小事,事實上我接觸過的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我看來是心靈的整體退化,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子,剛到南山書苑第一天,吃飯的時候不吃,就站在旁邊,他的父親跟我們一起坐下來吃飯,然後他就開始哭,哭了一會就開始發脾氣,他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他不好意思吃飯,希望他爸爸喂他,五、六歲的孩子,在家裡有人抱著他上樓,有人喂他吃飯,所以你覺得他的心智水平是什麼樣?他如何看待他身邊的人?問題是現在我們國家這樣的孩子非常多,家人過度溺愛,過度侵犯了兒童成長的空間,以至於孩子的整體的心智水平的發展都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這其實不是孩子有沒有病的問題,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常常覺得孩子沒病,有病的是家長,是有病的家長把孩子養成了病人。

就象題主問題中的小孩子,三歲才開始說話,其實就是因為他沒必要講話,成年人的溺愛直接剝奪了他語言發展的空間,不會表達自己,必然容易採取攻擊性的行為,這其實對於一個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就算一個成年人,如果他不斷地試圖表達自己,但是卻無法表達清楚,對方也無法明白,成年人也一定會有無力感,也會覺得挫敗,也一樣會憤怒,我遇到過一個個案,就因為她不會表達自己,她說的跟她想要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於是她經常被家暴,她直接問我:「為什麼我小的時候,不用我說,我媽也知道我要什麼,可是現在,誰都不知道我要什麼,連我媽都不知道我要什麼。」是啊,別說你媽,就是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都表達不清楚自己,誰還能知道?這個個案的特點就是處女座的媽媽,極其細緻完美地照顧了她,從小她不說話,她媽媽就知道她要什麼,結果她就養成了「即便我不說,你也應當知道我要什麼」這樣的慣性思維,當這種慣性思維「慣」不起來的時候,遇到障礙的時候,必然會產生挫敗感,然後導致情緒的累積和暴發,所以她經常被她老公揍——她說的跟她要的不是一個東西,然後就發脾氣,然後兩個的情緒都被刺激起來,然後就使用暴力,惡性循環。

在幼兒成長得過程中,父母及其照顧者越是體貼入微,越是會直接剝奪孩子的語言發展空間,使孩子越來越喪失了語言表達的能力,而當一個孩子無法駕馭語言的時候,他也無法進行深入思考,思考也缺乏邏輯,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因為無法理清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表達情緒,而產生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就會帶來憤怒,使他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甚至於激發對方的情緒,然後矛盾衝突就會加劇,孔武有力的人會以暴力釋放來欺負別人,懦弱的人會招引別人對他的憤怒,受到別人的欺負。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過於體貼的照顧者,對於現代的兒童來說最為悲哀的是他的身連經常會圍繞著幾個這個體貼而無智的照顧者,這實在是非常令人悲傷,也非常令人無力的事情,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以及這樣的家長,跟很多家長談過,口苦婆心,但是沒有辦法,人類的特點是他必須經歷了痛苦,才能夠反省,對於這樣的家長來說,他們必須毀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才能夠反省,在這種情況下,能反省的家長都是好樣的,絕大多數人只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因為這些成年人本質上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他們還沒有長大,所以註定他們培養的孩子會患有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可怕的是這樣的家長,這樣的家庭多如牛毛。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笨」一點的照顧者才是最有智慧的,但是現在成年人都太聰明了,太喜歡太希望時時刻刻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於是孩子一個眼神過來,全家人爭相猜測他要什麼,猜對的人還洋洋自得,覺得——你看,你們都不行,還是我了解他。呵呵……其實猜對的人最是害人不淺,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是被這些自以為聰明的成年人剝削了。

至於小孩子推搡他喜歡的人,其實這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只要有人告訴他不可以這樣做,然後告訴他應當怎樣做,並且訓練他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種問題很容易解決。

最後,會察言觀色的孩子絕對不可能是自閉症。自閉症的孩子不會察言觀色,也不想察言觀色。他們會拒絕與人進行目光接觸。

綜上,有問題的根本不是這個孩子,而是孩子身邊成年人,人活著是沒有標準的,尤其是現代人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好象為了爭相證明自己知道得多,就經常拿著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衡量別人,衡量自己,衡量孩子,沒有達到標準,就一味地認為不正常,孩子不會說話,不去觀察一下他為什麼不會說話,有沒有語言發展的機會,就單純地認為這是障礙,好象孩子天生就應該會說話,好象孩子就是天才,就不需要學習和成長一樣;孩子缺乏社交能力,不去觀察一下為什麼這孩子會缺乏社交能力,他有沒有環境去鍛煉社交能力,就希望孩子天然什麼都懂,天生就知道尊老愛幼,天生就知道孝順父母,然後天生就知道符合社會標準。

人活著,不是按標準來活的,你活著不必符合標準,別人活著也不必符合標準。

我記得有一個家長,前幾天在南山書苑群問我,為什麼她的孩子不知道分享,她喝了孩子的水,孩子就大發脾氣,我說因為你沒有教他分享,她說,我覺得教育應當是言傳身教,我只好告訴她:從教育的角度上來看,你從來沒言傳過這件事,也沒教過他這件事,他不會是很正常的,更何況他從來沒有失去過,也從來沒有覺得父母需要他的照顧,在他的世界裡,你們就是奴僕,就應該事事都想著他,讚美他,包容他,溫柔地呵護他,而且你們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你言傳身教的是他是皇帝陛下,你們都是奴僕,並沒有言傳身教什麼是尊重,什麼是愛,如果對待父母。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先不要急著拿標準去套,而要學會反省,學會問問自己:我做了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

呵呵……當然最悲哀的是很多人反省完了以後下了一個結論:我什麼也沒幹啊,可是他還是這樣,說明他有問題。

這無疑是孩子人生中最悲慘的遭遇——遇到了一個沒有自省能力的父母。

但是,如果你是成年人,麻煩你先學會自省,千萬不要說「我生在了一個父母都沒有沒有自省能力的家庭」,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自我教育是成就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不要拿自己跟五、六歲的孩子相提並論。


後天環境可造成不了自閉症,就算後天環境導致的孩子發育指標低於平均水平,只要正確的教養分分鐘趕上了,自閉症想趕上來就像登天,題主有登天的感覺么?


獨步清涼老師說的太好了,可惜不讓評論。我家孩子以前和題主孩子一模一樣,現在上小學了。除了社交還是有點弱,但是比起幼兒園時候強太多了。幼兒園也是很突然的就去打人,不會和同齡人交往,。平時就喜歡跟大孩子屁股後面玩,但是大孩子大都也不喜歡帶他小孩子玩。題主不要過度迷信什麼專家醫生的話,他們一天不知道看多少病號,看誰都是有病是的。我兒子幼兒園一會說像是多動,一會說是阿斯伯格,上課一個老師單獨看,現在一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英語100,數學99。小學老師經常表揚他。當時上幼兒園托關係照顧他反而害了他,其實就是被慣壞了。平時在家我們也太慣他了,真是和老師說的一樣,一個眼神,我們就知道他要什麼。樓主自己多費點心,狠點心,陪伴他,鍛煉他。這事靠別人都不行的,一定要家長耐心陪伴,多和老師溝通,我們是上了一個幼小銜接班和老師說了情況,讓老師幫忙糾正過來。在幼兒園不怕幼兒園的老師一直我行我素,所以也可以考慮給他換個學習生活的環境。總之,我覺得這就是條件好了慣的 ,現在家庭就大多就一個孩子,太溺愛了。早日帶好孩子哦,哈哈,放寬心。這個問題就像我提問的是的


自閉症譜系是天生的,自閉症不是一種後天獲得的疾病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障礙,目前與學習障礙,注意力障礙(ADHD)等歸為一類。發展性障礙主要由遺傳導致,在童年早期便已有癥狀顯現,並且會一直持續伴隨一生。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癥狀會變化且有所減輕。所以,跟環境和養育方式是沒有太大關係得。不放心可以帶去診斷,目前國內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更具權威。

看題主表達是孩子很會看臉色,個人看法是孩子可能有社交障礙問題或是多動症傾向,有社交慾望卻不得章法,有條件的話可以帶回家,自己撫養。平日多陪伴,鼓勵,創造些簡單的環境和場景讓孩子去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方法。熟悉之後先小範圍和人來往建立社交關係。成功經驗多了之後,恐懼心理會少些,行為也會好點。至於多動症目前我所知的資料還不夠提很好的建議,只能說讓孩子慢慢控制自己的時間,像那個吃糖實驗,5分鐘後不吃糖給2顆這樣的類似方法。

祝好。


自閉症是先天的,後天環境會影響,但不會造成自閉症,因為國內條件有限,所以在診斷方面出現誤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高功能自閉症或是阿斯伯格,小的時候被誤診太多了。

剛才看回答有些人說題主描述的孩子行為很正常,是環境造成的,我覺得這種說法太不負責,即時社交能力特別低下的孩子也不會主動的以攻擊性行為與別人互動,而題主描述的孩子卻是這樣的,說明孩子與人溝通方面有障礙,也就是有自閉症傾向,當然如果孩子只是受到別人攻擊或威脅時才會打人,那麼孩子很正常,可是如果孩子表達喜愛也是用打的方式,那麼這麼孩子就極有可能是自閉症了


基因影響有很大關係,阿斯伯格找六院醫生容易確診,因為阿斯伯格不長期跟蹤了解的不專業人員很難正確診斷


到北醫六院去問問醫生准不會錯了。


不會,是基因影響


就這問題來講,我更願意相信幼兒園老師的結論。因為那老師做過自閉症兒童的干預老師,有相關的知識。而且幼兒園老師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最長。那醫生就是問了問下的結論;行為老師做了15分鐘的測試就給結論。後兩者沒有前者靠譜。

養育會造成偽自閉症,後面改了養育環境,很快就能趕上來的。

現在不要糾結什麼對錯問題,既然家庭認識到孩子有一些問題行為,那針對這些行為去做響應的干預就好了。看幼兒園老師說的,個人感覺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自閉症是遺傳基因決定的,出生前就有了,得不得和養育環境沒關係。


自閉症是天生的。後天教養環境會加重或者減輕自閉症的程度


靠凌亂的文字表述存在諸多偏差和失真,沒有人可以在這裡給你解惑。先自己研究一下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征和其它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好好看懂了,自己觀察一下,客觀一點(比如不要偏向於覺得自己兒子有各種天賦等,當然我不是說你兒子不聰明,你懂的),特別是仔細理一下小孩子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情況,客觀地回憶並寫下來。有必要再去找個正規的大醫院專家團隊確診。


推薦閱讀:

精英富豪Trump(川普)在女兒一歲的時候就特別關心她的胸部發育情況,這對草根窮人們有哪些啟示?
平時上班,婆婆給看孩子,存在很多問題怎麼處理?
結婚七年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起名長大後才不會被吐槽或被起外號?
如何幫助兒童順利渡過敏感期?

TAG:育兒 | 自閉症 | 阿斯伯格綜合征AspergerSyndr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