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在念佛時觀想阿彌陀佛?有沒有具體的次第方法?


蟹妖

談到念佛,繞不開的核心典籍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其中要點就是八個字——督攝六根,凈念相繼

所謂督攝六根

就是讓眼耳鼻舌身意根都在念佛,

選一張自己最喜歡的阿彌陀佛的畫像,不要太大,五寸照片左右就好

然後擺在正前方。

準備一個木魚,還有念珠

眼睛看著這尊佛像,

耳朵聽自己念佛的聲音,

鼻子配合念佛的節奏呼吸,

舌頭念佛,聲音要保證自己能聽清,

左右兩手一手敲木魚,一手掐念珠,(根據自己習慣安排分工)

意識里不散亂地出現阿彌陀佛的佛像的樣子(也有觀洪名漢字的,也有觀梵文種子字的,都ok)

保證意識里沒有其他的妄念擾動,一心就是阿彌陀佛。

竅訣都在這裡……豐簡由君啦……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凈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凈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

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

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 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

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 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見日欲沒 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 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初觀成已。次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

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花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 空 無常 無我之音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

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水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

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 必生凈國。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其諸寶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

頗梨色中出紅色光。

馬腦色中出車渠光。

車渠色中出綠真珠光。

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

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

一一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寶果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纓珞

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踴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 一一觀之。觀見樹莖 枝葉 華果。皆令分明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樹想成已。次當想水

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 流注華間 尋樹上下。其聲微妙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 念法 念僧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此眾音中。皆說念佛 念法 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為 粗見極樂世界 寶樹 寶地 寶池。是為 總觀想。名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

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佛告韋提希。

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花想。令其蓮花一一葉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

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華葉小者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有八萬四千大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

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其台

此蓮花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交飾。

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縵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花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是為 花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

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 妙花座想

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此想成者。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 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 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 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像既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 寶地 寶池 寶樹行列。諸天寶縵 彌覆樹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

見如此事極令明了 如觀掌中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

想一觀世音菩薩像 坐左華座。亦放金光如前無異。

想一大勢至菩薩像 坐右華座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妙光。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 鳧雁 鴛鴦 皆說妙法。出定入定 恆聞妙法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 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

若與合者。名為 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 想像。名第八觀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 如五須彌山

佛眼清凈 如四大海水 清白分明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 如須彌山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 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 攝諸眾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 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見。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受記

是為 遍觀一切色想。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 觀世音菩薩

此菩薩身長八十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

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

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頂上毗楞伽摩尼妙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

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界。臂如紅蓮花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

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花。布散一切 莫不彌滿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是為觀 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

若欲觀觀世音菩薩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凈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二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凈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 無邊光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 大勢至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蓮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凈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花。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各有五百億寶花。一一寶花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 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

是為 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 不處胞胎。常游諸佛凈妙國土。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 觀世音及大勢至。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見此事時 當起想作心 自見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

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時憶持不失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 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花。如上所說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是為 雜想觀。名第十三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 至誠心

二者 深心

三者 迴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 慈心不殺 具諸戒行

二者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 修行六念 迴向發願生彼佛國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 與觀世音及大勢至 無數化佛 百千比丘聲聞大眾 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 照行者身。與諸菩薩 授手迎接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 勸進其心行者見已 歡喜踴躍自見其身 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 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 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 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 心不驚動。深信因果 不謗大乘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

法子。汝行大乘 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 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此紫金台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 目即開明

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 禮佛合掌 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 修諸三昧。經一小劫 得無生法忍 現前受記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

亦信因果 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彼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並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

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

法子。汝今清淨髮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花。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 供養諸佛。於諸佛前 聞甚深法經三小劫 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 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中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 空 無常 無我。讚歎出家 得離眾苦。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 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 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 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花至行者前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

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行者自見坐蓮花上。蓮花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花乃敷

花既敷已。開目合掌 讚歎世尊聞法歡喜 得須陀洹。經半劫已 成阿羅漢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 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 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

聞此事已 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生經七日 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 得須陀洹過一小劫 成阿羅漢

是名中品下生者。

是名 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下品上生者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 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 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 化觀世音 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

善哉善男子。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花。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乃敷

當花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 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 法名 及聞僧名。聞三寶名 即得往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下品中生者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 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 應墮地獄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 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於六劫蓮花乃敷

當華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下品下生者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 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 為說妙法 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 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 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 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 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

是名 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爾時世尊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 嘆未曾有。豁然大悟 得無生忍。五百侍女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

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觀想念佛不是你這個水平能做的事,凈土宗祖師歷來不建議學人搞觀想啊,觀像啊,實相念佛啊。

釋迦佛以及凈宗祖師,都提倡執持名號,以名號度眾生。所以你最好還是聽佛和祖師的話,不要抬杠。

有的人非不聽,以為自己有點了不得的本事,觀像,觀的吃飯也是阿彌陀佛,睡覺也是阿彌陀佛,到處都是佛,搞得精神不正常。

聽一個法師講,他一個師兄,真把西方三聖觀想出來了,還能跟他對話,到處拉別人看,都看不見,就他自己看見,後來瘋了,死在大殿的佛像上。

非常可憐,仗著宿世修的一點慧,狂的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卻有沒有福來輔助,結果就成這樣了。

不管是觀想極樂世界,還是觀想阿彌陀佛,都容易走火入魔,你越想什麼它就越來什麼,來了你又不知道是真還是假,是好境界還是壞境界,你一當了真就著魔了。一著魔那就很難救回來,多半就去精神病院了。

還是老老實實執持名號為好,為穩當。


隨喜樓主菩薩信受修行念佛法門,觀想念佛法門在《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中有詳細系統的講解,以下為講解如何成就觀想念佛第一觀觀日想,切實可行,非有修有證善知識不能開解。

欲修日觀之前,要修學凈業三福,即我們前面所說的事行部份;有凈業三福,才好修行觀想念佛法門。日想,即是在日沒時用想的方式來觀,很多人修觀想不能成就,是因其心用在觀而不在想;觀想要成就,應當先用想,想成就之後,才開始用觀。所謂「想」,譬如打坐時作白日夢,但又心裡很明白自己在作白日夢,這時候白日夢仍有形色,很清楚,和晚上作夢是一樣的,接著才去觀察它。作白日夢時,是「想」而不是「觀」;觀想一定要從想入,觀是想成就之後用觀來觀察我們想得夠不夠莊嚴和細緻?如法不如法?因此,觀經裡面處處要我們用想。譬如說:人不是生來就瞎眼、生盲的話,有目都能見。目之能見,是因為心的關係,有心便能想。目既看過太陽,我們心裡就去想太陽,並以實物來練習。即太陽將下山時,對著太陽來觀想,眼睛對著太陽正心正念來看。看過了,眼睛閉起來去想太陽(注意想時不要用觀,亦不可用眼睛看)。想那個太陽就在心中,如同作白日夢時的那個想,挪到此時來用。若模糊不見了,就張眼再看一、二秒鐘,再閉眼練習。經過幾個傍晚練習之後,只要作想,心中即有紅通通的太陽,這就是初觀成就,此觀比較容易。

1 第二篇 第三章 觀想念佛法門 第1~5節

12 第二篇 第三章 觀想念佛法門 第6~13節


最好不要觀想,末法時期觀想容易著魔,可依印光法師文鈔修行。


不用觀想吧,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佛號要念的清楚聽得清楚,當你用心去聽清楚念清楚的時候,就是用聽覺都攝了其他的感覺。也就是都攝六根。


推薦閱讀:

九〇後對於佛教的認識是怎樣的呢?
如何找到可靠美觀的電子佛典?
如何得知親人往生之後是到天人道還是西方極樂世界?
為什麼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請用一句話概括你所了解的每本佛經的大致內容,或詳述佛經為什麼這麼多,以幫助大家了解佛經為何如此浩繁?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