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同學:「課本上的古詩文只要默寫的對就好了,背書時讀錯幾個字沒事兒」的言論?

我的某同學早讀讀書,一首詩裡帶有四五個錯字,跟他說他還理直氣壯的反駁如問題上的言論,請問各位知友該如何反駁他?


反駁他幹嘛啊,袁宏道不是寫過一個故事嘛。

說一個書生帶著僕人趕路,走到了太行山口,為那個字到底讀hang還是xing而爭論不休。於是賭一貫錢,說去問一個明白人。

走了段路,遇到個老學究,兩人上前去說明緣由,老學究道「這字讀xing」僕人得了一貫錢,高興的向前走了。

等僕人走遠了,書生悄悄問道「您明知這字讀hang,為何說是xing?」老學究便道「寧使君失一貫錢,教他一生不識太行山。」


喊錯他名字。他糾正你的時候,你回答:哎呀,分那麼清幹嘛,我知道我喊的是你就行了。


謝邀。

總是有些人無視基礎的重要性。

在我的記憶里,這麼說的人總有一天會後悔的。

不必刻意反駁,辯論很容易流於意氣之爭,即便你贏了也未必能使他認可你的觀點。

稍作規勸即可。

說一說原因吧,我國的古詩文是很精妙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相信你也聽過賈島推敲的故事吧。一字之差詩里所表達的意境卻已隔了千萬重。而我們對古詩文的理解來源於什麼,自然是準確無誤的內容。而背誦正是源於理解。當你背誦錯誤的時候就已證明你對詩文的記憶理解有偏差。之後的默寫就很難保證正確了!


謝邀。

不忍之心傷人最甚,卻往往不能放下。順情說好話,耿直討人嫌。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但看到他人犯錯卻總是忍不住要去糾正。即使有時候對錯並不重要,有時候我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其他回答里提到的很多做法。我是辦不到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這個。加了一個國學的QQ群,大家對對聯。明明討論的很高興,但我一邊指出某字平仄不對,一邊指出某處對仗不工。說著說著人家就直說了,我們就對著玩,圖個樂呵,你那麼多話煩不煩。還有就是人家偶然提起不思量,自難忘的忘的讀音該怎麼讀。我就從平仄,詞牌格律,押韻,古代平仄通用字,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處理辦法,等等角度講這個字該怎麼讀。人家也是不愛聽的。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個道理我也是懂的。知識不是用來炫耀的,但是每次在火車上總有人侃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知道那個人只是在說書,旅途的勞頓,有個人給你講故事多好。可每次聽到講錯的東西,總是想去糾正他。想到會掃別人的興,就剋制自己。戴上耳機,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嚴重的時候看到有人發說說的標點符號寫錯了。都渾身難受。我知道這是病,得治。

別人的生死,本和我無關,但看到有人走向歧途就想要指手畫腳。這種行為不知道和知乎上常說的聖母是不是一個概念。

孔子說教導別人,人家不聽就算了。何必自取其辱。這個道理,我也是懂的。

工作住在公司宿舍,同寢的是一個只有二十歲的小孩。因為他的問題,我總和他發生摩擦。我有時反省,何必要介入他的人生,讓他經歷一些挫折也未嘗不可,年輕人需要自己走路。何必以一個長者的身份來教導別人?可每當他犯了錯,經理批評的時候,卻總想怎麼解決彌補,然後告訴他怎麼做。。。。

嫂溺不援,這樣的事我忽然辦不到。但看到有人游泳就想去阻止,也不是合適的。

所以題主問我怎麼辦,我只能說是無可奉告。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何必給別人提建議?

但人家邀請了,又是這樣的問題,我又忍不住想回答。

這麼多年,很多人對我進行過評價。博學的,善良的,裝逼的,賣弄學識的,虛偽的。我也不知如何界定。畢竟在解答他人疑問時,如果能順便說一些私貨的話,我一向是不會拒絕的。就比如這個回答,已經和題目關係不大了。


沒必要回答,對他送以迷之微笑就行。因為從他回復中可以知道他不尊重這種知識,三觀不同,不必相融,更不必相爭。爭你也改變不了他。你和他扯一大堆,他還會在心裡誇你「大撒比」。


對於他來說,古詩文只是用來考試而已。而考試又沒人聽你怎麼讀,所以這麼干是完全符合利益的。估計這種人終生不會知道古詩文的美好,也沒有這個必要,不喜歡幹嘛強迫呢。

不過如果你勸他他反過來說你大薩比,估計這可能就是犬懦主義了吧。

對於我來說,雖然我至今也沒對古詩文有什麼理解,不過讀音什麼的還是盡量准些。


把事情捅給語文老師,爭得老師的支持,力勸老師上課檢查背誦情況,抽查他,下面的流程是:他背錯讀音,你帶頭或不帶頭大笑,他羞愧,然後老師再語重心長講古詩文讀音的重要性。

完美play。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這麼多工科院校?
被動輟學怎麼辦?
你對留守兒童,鄉村孩子的安全教育有什麼好的建議?
如果可以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學府真的不用在乎學什麼專業嗎?
在韓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教育 | 語文 | 古詩詞 | 課本 | 如何反駁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