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首先,它們既然都叫「貨幣」,那麼我們還是應該先搞清楚貨幣的核心屬性。
貨幣似乎是一個非常熟悉但是又不那麼確切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的貨幣形態是不一樣的,從貝殼等實物貨幣,到金銀等貴金屬材料製成的金屬貨幣主要完成了貨幣形態標準化的演進,金屬貨幣再到紙幣則重點在於貨幣在存儲便利性方面的提升。而標準化、便利性的實現實則是在優化貨幣的兩個核心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價值尺度,即把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用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標明某個商品需要多少單位的貨幣來兌換,而貨幣形態的標準化也就是這個「單位」形成的過程,一兩銀子、10文錢、10元人民幣、10英鎊等等。
流通手段,則是指商品交易中,用貨幣來充當交易媒介,付出貨幣換取各種各樣商品的過程,那麼在實體貨幣年代,存儲的便利性則是影響貨幣流通非常重要的因素。
儘管在不同經濟學派中,對於貨幣的本質定義不盡相同,對於貨幣職能的展開程度也不一樣,但對於貨幣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核心職能定義是高度一致的。在西方貨幣銀行學定義中,稱貨幣就是貨幣行使的職能。所以,事實上我們常常從職能的履行反向去界定貨幣。
另外,在貨幣演進歷史中,政府強制規定紙鈔以及非稀有金屬(如銅、鎳等材質)的硬幣為法定貨幣之前,大多數流通的貨幣也具有一定的內在價值,例如金幣、銀兩,此種貨幣稱為商品貨幣。而法定貨幣不代表實質商品或貨物,發行者沒有將貨幣兌換為實物的義務,它是依靠國家權力強制流通的,也就是,法定貨幣的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購買力從而讓法幣得以行使貨幣職能,並且僅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有效行使。
中世紀將黃金存放在金匠處取得的贖回券的流通是紙幣的起源,歷史上也曾經有過私人鈔票得以流通的時期,然而在多數社會中,發行鈔票是政府的壟斷權力。19世紀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金本位制,即國家承諾以黃金為錨來發行鈔票,即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中央銀行需要準備大量的黃金存儲,國家之間的法幣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決定。直到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喪失了將本國發行的貨幣按照一定比例兌換為為黃金的能力,金本位崩潰,貨幣沒有了錨,至此,影響國家創造貨幣的限制因素不復存在了。也就是是當前紙幣本位的制度下,各國貨幣的流通純粹以國家和政府的信用為擔保。
基於對貨幣核心屬性和發展歷程的把握,可以這樣理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數字貨幣。
嚴謹一些說,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定義,廣義的電子貨幣是指通過硬體設備或者電腦網路完成支付的儲存價值或預先支付機制,也就是依靠電子設備網路實現儲存和支付功能的貨幣,那麼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也包含在電子貨幣的範疇中。而我們現在經常提及的電子貨幣,實質上是狹義的電子貨幣,也就是國家銀行系統支持的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形式,與我們所擁有的現鈔以及銀行存款具有同樣法律效力。可以理解我們的信用卡、儲蓄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賬戶餘額上的數據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電子貨幣,我們通過轉移一部分自己賬戶內的電子貨幣到對方的賬戶來完成交易。可以說,電子貨幣具有完整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職能,即可以衡量任何商品的價值、可以購買任何商品。
虛擬貨幣,可以理解為虛擬貨幣是互聯網遊戲、互聯網社區發展的產物。最典型的就是遊戲幣,當我們在一個遊戲虛擬世界中,大喊說我現在是擁有1個億的大富翁啦!這「1個億」就是虛擬貨幣。另外,在不同的社區網站內,用於購買本網站服務的專屬貨幣也被稱為虛擬貨幣,比如騰訊公司的Q幣,可以用來購買QQ秀等服務。虛擬貨幣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一些虛擬世界中流通的貨幣。這些虛擬貨幣往往可以通過完成虛擬世界的任務,或者用現實的法幣購買獲得。虛擬貨幣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基本不具備任何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貨幣職能。遊戲玩家之間產生的遊戲幣和其他商品的兌換行為事實上仍是以法定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的物品交換,因為並不存在一個遊戲幣究竟可以兌換多少大米、多少玩具車、多少演唱會門票等等的公允匯率。
數字貨幣的概念會複雜一些。現階段我們說數字貨幣,一種等同於加密數字貨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陸續有國外專家開始研究加密貨幣,他們稱之為電子現金系統。我們可以了解現金體系有兩大特點,一是匿名性,也就是說我用現金買商品時不需要向商家交代我是誰這個問題,二是現金交易雙方點對點直接交易不需要通過向第三方發出申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效率非常高。而電子現金系統就是要在互聯網電子通訊的環境下實現現金支付的特點,而密碼學以及分散式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則是要實現電子現金支付網路的必要手段。2008年化名中本聰的學者發表了一篇比特幣電子現金支付系統的論文,才真正從技術和運行規則設計層面,讓加密數字貨幣成為現實。近年來流行的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都是基於類似的技術和運行規則。加密數字貨幣的核心特點在於,能夠實現類似現金的匿名的點對點支付(其匿名程度是無法達到現金的程度,並且事實上現金交易也並能不實現絕對的匿名),而其作為貨幣體系的一次重要突破的背後的意義在於,第一,它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全球範圍內點對點支付,極大的提高了貨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流通效率。第二,它的發行和運行完全依靠計算機程序自動實現,且總量恆定,其信用支撐脫離現有的央行的中心化機制。一定程度上加密數字貨幣的興起與當前各國貨幣無錨濫發,一些人對主權貨幣失去信心有關。
而另一種我們說的數字貨幣則是基於現有銀行貨幣體系的法定數字貨幣,也就是現在法定電子貨幣的升級形態,引入計算機代碼運行等新技術,又保持對貨幣運行的適度掌控力。其核心特點在於,貨幣發行和運行的可編程性,能夠有效追蹤貨幣在交易過程中的流通軌跡。今年年初我國央行推進了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掛牌進程,法定數字貨幣的推行有可能帶來更高的交易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並且通過準確把握貨幣流向以優化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另外,近來,我國學術界對於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是否是貨幣有很大的爭議,我個人來看這樣的爭議沒有多大意義,首先,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一定不具備法幣職能,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監管層早在2013年就發布了《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事實上,之所以稱呼其為數字貨幣,核心在於其在一定範圍內形成了類似貨幣的流通、交易媒介的價值。現階段的比特幣,價格漲幅波動大,顯然不具備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而是資本屬性大於貨幣屬性,更適合比特幣的稱呼應該是數字資產。部分學者曾發表研判,表示加密數字資產有望成為全球通用的數字資產,部分替代黃金、白銀等傳統的貴金屬儲值資產。我個人非常期待在數字資產改變全球資產結構的進程中,中國能夠及早把握定價權,在未來數字資產格局中搶佔先機。
數字貨幣包括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只是數字貨幣的一種形式,數字貨幣就是把貨幣以數字化的形式展現出來。電子貨幣包括的範圍相對較小,和數字貨幣有時通用,虛擬貨幣一般指遊戲幣(百度幣,Q幣)和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瑞泰幣、福源幣、千金卡)。
數字貨幣的主要特徵 1.去中心化。與傳統貨幣不同,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特徵十分突出。一是數字貨幣運行、發行不依賴於中央銀行、政府、企業等機構組織的支持或信用擔保,而是依賴信息技術、密碼演算法、網路協議等來實現,理論上確保了任何個人、機構、政府等都不可能操控數字貨幣總量或製造人為通貨膨脹。以比特幣為例,它的貨幣總量按照預定設計的速率逐年增加,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上限。二是數字貨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通過網路節點的計算產生,理論上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參與制造數字貨幣,如比特幣每10分鐘向網路中釋放50個(後調整為25個),並逐步減半。 2.匿名性強。不同於以法定貨幣為基礎的電子交易時身份的驗證,數字貨幣具有較強的匿名性特徵[2]。一是數字貨幣交易可以在購買初期就實現匿名,用戶僅需提供資金或通過信用卡就可以購買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較少涉及到用戶的身份信息。二是數字貨幣的匿名性還在於其有不同於傳統電子交易的替代支付方式,使得整個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如在Ukash支付平台,用戶申請時不需擁有銀行卡或賬戶,也不需要註冊和提供任何個人信息,即可將現金兌換成19位編碼的代金券,在所有支持Ukash支付系統的國際網站上均可以使用,較好地實現了數字貨幣交易過程的匿名性。 3.支付便捷。數字貨幣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快捷方便且低成本的實現境內外資金的快速轉移,整個支付過程更加便捷有效。以貨幣跨境轉匯為例,傳統貨幣轉匯境外需要通過銀行機構進行較為複雜的手續,如金融電信協會的業務識別碼、特定收款地的國際銀行賬戶號碼等,同時,完成整個資金轉移過程耗時較長,一般為1-8個工作日,並且需要支付較高的手續費;而數字貨幣則能實現境外轉匯的低成本便捷化服務,如通過Paypal辦理境外轉匯業務時,可以在接受支付命令後即時將轉匯金額記入到收款人的Paypal賬戶,實現業務交易的即時性。
目前看來是一回事。
看圖,很詳細。
再次謝邀~
時隔7個月,把這個題忘得沒影了,讓我們今天來了結這樁恩怨吧~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密碼貨幣的價格波動問題研究》,所以對密碼貨幣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大家也知道本科的畢業設計有多水,所以以下的內容都是個人的一些理解,不保證其科學性與正確性~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以下是答案:
石頭的問題是: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首先我們來理解以下電子貨幣。我們每個人都有銀行儲蓄卡,在我們往卡里打錢的時候,我們的銀行賬戶里就會多出一個數字,表示我們存了多少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手中的紙幣給了銀行,銀行給我們銀行卡里加了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我們的電子貨幣。我們存進去之後,可以在ATM機上或者是櫃檯把錢取出來,也可以通過網銀、銀聯或者各種第三方支付工具進行消費或者交易。從這裡可以看出,電子貨幣有如下幾個特徵:1、電子貨幣與紙幣(或者說實物貨幣)是可以很容易直接相互轉換的;2、電子貨幣的數據對應著同等數量的實物貨幣;3、我們需要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實物貨幣才能換取等量的電子貨幣。
所以,我們可以把電子貨幣理解成實物貨幣(紙幣、硬幣等)的「去實物化」,相信這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貨幣的主流存在形式。
其次是虛擬貨幣。從名字就可以看出,虛擬貨幣不是貨幣,它是虛擬的。大家接觸的虛擬貨幣也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是Q幣,或者遊戲幣。Q幣就不用說了,QQ會員的尊貴世界我們這些凡人不懂。遊戲幣我們也可以簡單的分為兩類,一類是在遊戲中打怪或者對戰獲得的獎勵遊戲幣,另外一種是基本上只能通過充值兌換的高級遊戲幣,下文的遊戲幣主要指第二種。無論是Q幣還是遊戲幣,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性:1、虛擬貨幣可以看做是一種商品;2、實物貨幣可以很容易的兌換為虛擬貨幣,但是虛擬貨幣基本上不能兌換為實物貨幣(通過官方渠道),也就是單向流動。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虛擬貨幣是一種商品,可以用實物貨幣或者電子貨幣進行購買。
最後是數字貨幣。百度(原諒我這個還在用度娘的low逼)上說:數字貨幣包括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對數字金幣這個玩意兒不甚了解,所以下文用密碼貨幣代指數字貨幣進行解答。
密碼貨幣是指不依託任何實物,使用密碼演算法得到的數字貨幣,依靠密碼技術和校驗技術來創建、分發和維持。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就是比特幣。以比特幣為例,它不是由一個獨立的發行機構發行,而是依據特定演算法,由網路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具體的過程就不贅述了,大家可以知乎搜索一下比特幣,大神們的回答保證讓你滿意)。
我們會發現,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還是有相似之處的:都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它們的不同點更多:電子貨幣有發行機構,而且對應的該機構里相等數量的實物貨幣,可以跟實物貨幣相互兌換;而數字貨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去中心化),只能存在於網路數據中。而且到現在為止,對於密碼貨幣(數字貨幣)到底是不是貨幣還沒有一個國際統一的結論,所以在目前的天朝,密碼貨幣(數字貨幣)的最最最主要存在形式是「投資產品」,而且是一個相當有風險的投資產品,僅又極少數的商家願意接受密碼貨幣(數字貨幣)消費;當然,一些國家(德國、米國等)也正式承認密碼貨幣(數字貨幣)的貨幣地位。
說完這麼多,我們再來看題目: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我的回答是「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繫(除了相互之間的轉換關係)」,至於區別上面也有寫到。
簡單理解一下:電子貨幣是我們的錢在卡里的存在形式;虛擬貨幣完全就是一種商品;而至於數字貨幣,是一種新型的貨幣理念。
以上。
以下為7個月之前挖的坑:
瀉藥等我寫完畢設再來回答,畢設就是密碼貨幣大家都說得不清不楚,我來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電子貨幣,比如支付寶和微信錢包,你的所有資金借貸最後操作實際是改動你賬戶對應的資料庫中存儲的數字。數字貨幣,一段具有加密內容的字元串。你使用電子貨幣實際是改動資料庫中存儲的記錄,而申請數字貨幣銀行則把這一段加密的字元串通過網路或者硬體直連「下載」到你的「錢包」里。銀行只記錄這次交易信息,而真正的「錢」字元串已經轉到你的物理介質「錢包」中去了,「錢包」在,錢在。數字貨幣可以理解為把紙鈔「數字化」。
數字貨幣就是數字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去中心化,去信任,發行模式和交易模式完全不同;虛擬貨幣是在一個虛擬生態圈裡流通的貨幣(如Q幣,無法在現實社會中使用),電子貨幣就是貨幣的電子化(例如銀行賬戶里的數字,支付寶里的數字),電子貨幣本質的運行模式還是和紙質貨幣相同的。
好久沒上知乎,竟然還有邀請,淺談一下個人理解,並舉例說明,虛擬貨幣,QQ幣,或者遊戲幣啊這些的,只能在特定環境中去使用,你拿去買菜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是某些虛擬幣可以兌換成人民幣,當然得有市場需求,虛擬幣重在虛擬兩個字上。 電子貨幣,電子貨幣不是隨便發行的,和法定貨幣一一對應的,只不過是把媒介由紙張變成了電子流通的形式。數字貨幣,比特幣,萊特幣,但是自從這些東西火了以後,就不斷有各種所謂的數字幣產生,各個都說自己是公開源碼,各個都說是國家支持,各個都打著民族情懷要求大家支持,如果你是因為這種情況來問這個問題的話,希望你擦亮眼睛,另外今年出現了很多號稱是數字貨幣的東西,可以拆分,那些都是扯淡。什麼時候人民幣能拆分了我就相信了。
電子貨幣是以實際貨幣為依託的,實際貨幣有著諸如政府之類的中心發行部門,可以進行宏觀調控。(一旦政府倒台,意義喪失)。
虛擬貨幣是遊戲等等開發出來的,作為虛擬世界結算的一種方式,最終還是要落到電子貨幣或實際貨幣交易上,它實際還是商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一旦遊戲關閉,企業破產,喪失意義。它與商品等同的,需要對某個消費者有特定的意義。所以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
數字貨幣,也可以稱為密碼貨幣。它最大的特徵是去中心化。注意區分第一點,它沒有中心發行部門。依託的技術是區塊鏈技術。現在最穩定的密碼貨幣是比特幣。可以通過挖礦獲得。具體的原理簡單來說是解方程組,方程組只有那麼多解,挖礦的過程也是如此,它依據大量的計算,特定的演算法產生,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政府可以不承認,但是它永遠存在。(最重要的一點 它是去中心化)存在一個百分五十一攻擊的問題。跨國交易上數字貨幣比較有優勢。未來貨幣也在往數字貨幣方面發展,可以說這是必然趨勢,但是估計要很久。2333想到大三的時候寫論文,那時候比特幣價格在最低點,不到四千人民幣一個,現在漲到了十萬不止 喪失了一個暴富的機會粗看了一下目前的答案,傾向於認為所謂電子貨幣是一種信息科技高度發達下的產物,是一種信息計算的結果,是一組信息的集合。這樣說可能不太直觀,通俗的講,傳統的貨幣要依託於物的介質,也即目前的貨幣定義——是一種一般等價物,更加強調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在物體的屬性,無論是最初的貝殼、銅錢、金銀還是目前通用的紙幣;但電子貨幣與上述這些貨幣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脫離了物質形態束縛,不再需要唯一化特定在某一種具體的物體上面,而是成為一種信息,這種信息通過雲計算等技術加以實現,其形態或許類似於電腦遊戲中的虛擬貨幣,但區別在於它不需要與紙幣進行對應,而是大眾普遍認可或通過立法的形式成為大眾接受的交易媒介,它的產生不再來源於中央銀行的人工調控,而是由高度智能化的演算法,自動把錄入系統的你的勞動數據,依據一定的對應比例轉化為電子貨幣,或者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法,它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完美對應品。這種電子貨幣的最終來源就是各種各樣的勞動,可以依照勞動者的意願加以背書、轉移,因此,電子貨幣將有近乎完善的可追溯性,這將使洗錢成為一種不可能。但是它的應用有賴於信息化的高度完善,短期內應該無法完全取代紙幣的作用。或許,等到「稜鏡」可以全面監控全人類的所有活動的那天,電子貨幣才能最終統治世界。需要補充的一點是,作為人類社會所使用的交易媒介,電子貨幣在開始時也必然會涉及到與之前貨幣的兌換問題,因為需要將那個時點已經產生的、由紙幣代表的交易價值進行替代式轉換,類似於新的貨幣發行。也就是說,在開始階段,電子貨幣會鏡像當時社會財富的分配狀況,甚至會有一段電子貨幣與紙幣通用的階段,而如果能夠實現信息化的全覆蓋,正如前段末尾所提到的那樣,那麼最終紙幣會消失,而電子貨幣將作為唯一的貨幣形態存在。至於金銀,則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奢侈品、投資品而存在。
推薦閱讀:
※關於幣安你知道多少?
※比特幣礦工什麼時候停止打包交易?是否會出現交易不一致或者交易遺漏
※一個產品聲稱運用了區塊鏈技術,普通人如何進行驗證?
※比特幣主要交易平台2017年1月24日起將雙向收取0.2%交易手續費你怎麼看?
※現在如何把幾千個比特幣變現而且證明財產合法?
TAG:虛擬貨幣 | 貨幣 | 比特幣Bitcoin | 電子貨幣 | 萊特幣Litec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