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克思之後再無馬克思、恩格斯?


伯恩斯坦被斗臭

拉法格因病自殺

列寧被梅毒

斯大林拖出來燒成灰

卡爾·李卜克內西與羅莎·盧森堡遇害

考茨基搖擺不定

托洛斯基被開腦洞

布哈林被處決

葛蘭西獄中庾死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本行內容未予顯示。

霍克海默和阿爾都塞成為非主流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本行內容未予顯示。

霍查被開棺戮屍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本行內容未予顯示。

然後你還想問什麼?


要理解為何馬克思之後再無馬克思,就得把握馬克思生活的時代的獨特背景:那是近現代各類人文社科發展的關鍵節點,那是各種人文社會科學剛開始建立範式的時代,經濟學在經歷了斯密李嘉圖兩位大神的創立發展後理論進步極少,政治學在啟蒙運動後越來越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傾向讓人無法接受,社會學剛剛創立,歷史學剛剛獨立,國關甚至不是一個獨立學科。各學科不僅幾乎尚未成型,之間的分界也並不如今天的高等教學研究機構一般明顯。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大學時期主修法學和哲學的馬克思,幾十年博覽群書,涉獵廣泛,在文科尤其是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都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經濟學上,他繼承李嘉圖的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自己的自己的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學說,在經濟學的分配領域做出了不同尋常的見解;政治學上,他強調階級(經濟階級)的概念,將國家解釋為階級的提線木偶,深化了人們對國家的認識,並從根本上否定私有制;社會學上,他指出經濟的決定性作用並強調經濟階層,提出社會衝突論;歷史學上,他提出唯物史觀並鼓勵階級鬥爭;國際關係上,他批判當時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不合理國際分工;貫穿在這一切的,是他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另外,他也有一套相應的法學理論。

從現在的角度看,他當時關注的主題已經逐漸被後世的學界主流所拋棄,因而顯得陳舊;他的一些理論,也遭到了一些同行的批判。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不僅當時在諸多學科提出了很多精到的見解,由於當時各學科處於初始的形成階段,因此他還在這些學科中確立了一種獨特的研究範式。這就有著深遠的意義:因為後人無論是認同還是反對他的觀點,深化還是批駁他的理論,他的思想,已經成為該學科繞不開的內容。現在各種學科內部都有激進主義一派,基本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倡導變革。雖然並非主流,但仍是各學科中不可忽視的一支。而激進主義學者,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就是受馬克思主義較大影響的學者,馬克思的當代影響力可見一斑。

馬克思本人生前只是一個落魄的民間學者,他的後繼者中,有通過選舉掌權或通過革命建國的政治人物,也有很多身居教研機構高位的富有天分的思想家。他們也許能提出很多有極大學術價值的理論,但是始終無法逾越馬克思,就像物理奇才牛頓也不得不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一樣。畢竟,他是路徑的開端,是最初的起點。古人云:天不生聖人,萬古如長夜。誠哉斯言。


為什麼耶穌之後,再無耶穌?

為什麼穆罕默德之後,再無穆罕穆德?

為什麼釋迦摩尼之後,再無釋迦摩尼?

為什麼孔子之後,再無孔子?

為什麼堯舜之後,再無堯舜?

問這種問題的人的心態,就已經是教徒心態了。

是不是真沒有呢?其實,我也不太清楚。

但我知道對於教徒們而言,最好的東西總是停留在第一代人身上。


題主至少應該說明這裡所謂的「馬克思之後再無馬克思、恩格斯」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的是什麼。

如果是指個人,馬克思恩格斯是歷史上的兩個獨一無二的人,以後的歷史中當然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另外兩個人,這是廢話。

如果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麼按照比較公認的說法,經典作家至少還包括列寧和斯大林,那麼問題不成立,馬恩之後也有他人。

最後,如果指的是馬克思主義體系的創立者,那麼顯然,一個體系只有最初的時候才存在創立者,再厲害的後繼學者也不能叫創立者。

馬克思本人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我們將這套方法叫做馬克思主義,認可這種方法的人叫馬克思主義者,因此這個體系下,總會有一些馬恩等人所提出並為後人所遵從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如果你不同意其中的每一條,那麼馬恩之於其他學者並沒有什麼分別,如果你對這些理論持贊同的態度,即意味著你也賦予了馬恩獨特的地位。


馬克思出身公子哥;恩格斯是資本家。他們都是受過良好教育並有著無產階級覺悟的人。

真正的無產階級的教育水平很難達到通吃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水準;而讓真正受過良好教育的資本家和小資腦臀分離又未免太難,階級意識又不是說有就有的。

知識分子脫離勞動群眾,這就是癥結所在,也是難出一個馬克思恩格斯的原因。


僅題目本身,就能感受到題主到底多麼平庸。為什麼馬克思後無馬克思?這是個設問句么?我來補全——因為題主認為他是神,封印使者,當然後面不能再有。

這顯然是教徒的思維。既然都這樣了,你還問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歷史不會讓馬克思獨領風騷的,事實也沒有。只是你作為教徒,領會不到。

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不志於超越這些導師,反而各種毫無意義地吹捧,這是共產主義者的恥辱!

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首先,激進左派革命家一直都有,而且很多都是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的。今天的社民黨國際也深受馬克思影響

其次,馬列流派流傳至今的很多。除列寧主義,托洛茨基主義之外七八個流派還是有的。

比如說法蘭克福學派。影響在今天也不小。

再次。,馬克思不是神。並非全知全能。他的理論並不能完全解釋150年後的事情。如果想要做馬列學者,以實證分析發展馬列的理論,優於去馬克思的論著中尋章摘句。


據我所知光中國互聯網就出過好幾個當代馬克思

知乎的代表是遲飛的金融共產主義

貼吧的代表是「馬列毛周群思想」(據說已經進去了)

還有葛亦民的基督教共產主義

將來楊帆起了勢說不定他的大腦升級人系列也能獲此殊榮


幫生存律師 @生存與尊嚴 的回答補張圖

知乎用戶:為什麼馬克思之後再無馬克思、恩格斯?

這幾位著名網哲里,周群一直把自己視為馬恩列斯毛的繼承者,據說因為過於高調,已經進去了

GYM先生創立了個什麼基督教共產主義,自封為神

雲傑希望自己能起勢,救X代X

藍志當年也高調批判過馬克思,而認為自己的奇妙深刻的「永恆」理論才是真理,將自己塑造成新時代的教主

知乎上也有遲飛這樣的大神,希望用他所理解的那套「共產主義」理論來解釋宇宙的起源


螻蟻異欲凌駕於蒼穹之上?

1.1起初 馬克思創造主義

1.2義是玄虛,玄而又虛;馬的法傳播在地球上

1.3馬說"要有共" 就有了共

1.4馬覺共是好的,就把共資分開了

1.5馬稱共是善,稱資是惡,有革命,有反動,這是頭一次。

1.6馬說 諸人之間要有矛盾,將人分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1.7馬就創造出矛盾,將矛盾上面的民,矛盾上面的民分開了,事就這樣辦了。

1.8馬稱矛盾是必然的,有資產階級執政,有無產階級執政,是第二次

1.9馬說:「資本階級以下的人要團結一起,使政府運作起來」事就這樣成了。

1.10馬稱政府為組織,稱人的統稱為民。馬覺得是好的

1.11馬說:「政F要誕生統治和產利益的機構, 並用手段的方法,各成機關,手段都服從上級」事就這樣辦了。

1.12於是政F誕生了統治和產利益的機構,各成機關;並用手段的方法,各成機關,手段都服從上級。馬覺得是好的。

1.13有惡,有善,是第三次

1.14馬說:階級上面要有領導,可以劃成分,作記錄,定標準,規章,制度。

1.15並要領導在天上,普照於地上,事就這樣辦了。

1.16於是馬造了兩個大領導,大的管黨,小的管政。又造各部門。

1.17於是把這些領導擺列在天上,普照著地上。

1.18管理黨政,分別善惡,馬覺得是好的。

1.19有政治,有黨治,是第四次。

1.20馬說,人要多多培養有黨性的物,要有讚歌飄在眾民以上,黨政之中

1.21馬就造出虎紋鯊魚和民中各培養各種


因為馬克思主義在各個領域都成了非主流啊。

(其實一開始就是非主流)

哲學有羅素、維特根斯坦。

經濟學有馬歇爾、凱恩斯、薩繆爾森、弗里德曼。

社會學有布迪厄。

誰還需要馬克思呢?


因為整個古典哲學已經被完結了。

從康德開始,古典哲學圍繞的三個東西,主體,客體,客體分為物與現象,簡單說即自我,物,現象。

康德:劃分了物與現象的界限,並提出了主體是如何認識物與現象。

費希特:主體上升為絕對,將「不能對其說什麼」的物淡化甚至取消,只說主體(自我,意識)和現象之間的關係。初步提出絕對的概念。

謝林:忘了。強化了絕對的概念。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強調精神,意志,能動性,固化了絕對精神的地位。

到這裡,古典哲學就算完結了,以這幾個人為代表的哲學家已經把自我,物,現象三者之間的關係說了個滿,誰決定誰,誰依附於誰,誰是主要的誰是次要的,誰與誰之間是怎樣影響的,所有的可能性都說完了。

然後在這幾個人的基礎上,尤其是黑格爾的基礎上,在絕對精神可以統領並決定的所有東西上,又分化出兩個半問題:邏輯,現象,社會歷史。

搞邏輯的是分析哲學,搞現象的是現象學,覺得這些都沒意思,搞社會歷史和現實問題的是馬克思。

這些分支仍然有細化,但達不到或還沒有達到開宗創派這麼重要的地位。這些問題都已經在被討論或討論過了,僅從哲學上,已經不再需要下一個馬克思了。

在經世致用的方向上,今後需要的是人的形而上學,因為神和物自體的形而上學已經不再被需要,而這種重新構建一切價值的新形而上學,肯定和馬克思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趙國雷鋒之後再無雷鋒?


我之後也再無我!只有我大便長存。


唯物主義的辯證統一決定了馬克思之後會有列寧毛澤東格瓦拉,而不是另一個馬克思。

我現在比較看好我自己,我覺得我找到的辯證統一比黑格爾和馬克思的更深層,更本質,還能用來否定當代藝術(這是我正在寫美術發展史的主要目的,證明藝術的脈絡沒有斷,自然就能否定掉當代藝術的立論基礎)和解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因為考慮到大學生的腦容量有限。


寫不了補充說明。當我們問「這支隊為什麼能贏」時,需要的回答顯然不是「因為他們進球多」。那些抖機靈一個梗沒完的請節制。

問題的潛台詞應為:馬克思為後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與變革。人類歷史上,還未曾有過一個落魄文人的筆,引起跨越大洲、全球範圍、數十個國家爆發政治革命、未爆發革命的國家、甚至最為強大的政府也為之談虎變色。眾多後世極有影響的人物,列寧、毛澤東、切格瓦拉等,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出身的強人,都宗於同一面旗幟。無論認可馬克思、還是否定馬克思,在談到人類的歷史、今天世界格局的形成,他都是無法忽視的。

馬克思之後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或是什麼家,自然也有不少建樹,但哪一個再次震動世界呢?讓整個世界像是被狂風席捲了一樣,驚濤駭浪?他們似乎更多的像滴入水面的水珠,漾起細小的漣漪,大部分人甚至都不會察覺。

而造成這樣的結果,第一原因,是馬克思學說的全面、廣大。的確,在很多單一方面,有不少人不比馬克思差,甚至比他要好。但如果一個人的影響只能局限於很偏面的領域,也即他對別人影響的範圍很窄,他在別人思想的塑成、世界觀價值觀的奠定所佔的成分就越少。想這個問題用的是羅素思維,想另一個問題用的是馬歇爾理論,換一個問題又換了另外一個人;而馬克思主義者,全程馬克思流,能感受到這其中的區別嗎?

第二原因,是馬克思學說與社會的切入點。對於大部分的學者,並非我的諷刺,只是現實的描述,甚至他們自己也認識到,他們是在象牙塔里做象牙塔的學術。他們作風規範、題目高端、成績精緻、拿著各種圈內大獎;然而圈子之外,他們如同不存在。如果沒了他們哪位,大眾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似乎毫無影響;他們的學問,甚至本身就傾向於對小圈子,不能普及,也不必普及。而馬克思的學說,不但可以普及,而且對於當時的很多問題有如靈藥,越普及力量越大,發揮的效用越不可阻擋。 當時多國的有實力有抱負的人,對馬克思學說的熱衷,是整個人類史上都少有的;別的大師呢?他們或許很好,然而當時,於事無補。


不知此言出處。

這類似孔子之後,再無孔子或再無儒。

大致表達意思是說,馬克思主義失傳了,後世都是假的。或者表達了只有說此話的人才真懂馬克思學說。但不會有人相信他。

看過笑笑而已。不過也是寫實的。

馬克思主義現今的確很混亂,還有各種派別。很難講哪個是真馬克思主義繼承者。

說這個真,換來另一個一堆的口水。說那個假,依舊是一堆口水。

其實,講得清楚了又如何?不依舊要在現實的資本社會中打拚?

相信馬克思主義不難,難的是如何實現。其實馬克思本人活過來也不知道,也不能講清楚。

講半天,還不如鄧小平的一句話: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還不如大家摸著石頭過河。

現今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家其實不會比馬克思智商差了哪裡,這些人搞不定的,馬克思未必就搞得定。

總之,相信它。就大膽地去走,任憑各種口水,不改目標。只有真真實現了,口水才會停止。


為什麼沒有?

就拿咱們中國來說,毛先生和鄧先生你總得喜歡一個吧?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就立下了「六條規矩」:「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推薦閱讀:

結合所學知識和自身感受,談談你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
托派和毛派在理論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哪些?
如何看待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號召學生捐款修建馬克思雕像一事?
勞動價值論是錯誤的嗎?
解放戰爭時期的共產黨是如何做軍隊思想工作的?

TAG: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馬克思主義 | 國際共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