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真的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能否轉化為汽車產業的突飛猛進,還是說成了企業貪便宜的手段而已
新能源的優勢是可以繞過發動機,變速箱兩座大山,三電方面沒有那麼多壁壘,再搞定一個底盤,一流的車就有可能造出來。
超車也得一步步來,公交車,計程車先超過去再說2017.09.29更新
現階段來看,新能源汽車純電的大方向已經基本確定了,全球主要車企也對純電的態度從觀望轉向了積极參与,寶馬,賓士,大眾,福特等一眾巨頭都公布了純電動車的量產計劃,就連此前大力倡導氫燃料電池的豐田,本田,現代,也被浪潮裹挾相繼宣布了純電動車的規劃,動作最快的現代更是已經有續航270km的伊蘭特EV上市
國家大力支持純電和插電混動,補貼培育出了基本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目前走的很順利,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車續航從15年的200km增長到16年的300km,17年更有部分車型開始向400km邁進。
現在看來,彎道超車的希望確實很大
—————————————————————
原回答:
新能源路線之爭前途未卜,在目前的情況下國內汽車產業能否彎道超車恐怕沒有誰能打包票。
在這裡只說下個人的判斷:個人認為未來新能源車的方向是純電,倘若現實果真是純電擊敗了氫燃料電池,國內的新能源政策選對了方向,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電能畢竟是人類迄今為止掌握的最便捷的能源,環顧四周,我們已經處在電能社會中。隨著電動車的逐步普及,充電樁隨處可見的情況下,里程焦慮將不那麼重要,正如我們掌中的智能手機待機續航相比功能機很有限,一天一充也最終不影響大規模使用。
但智能手機畢竟是快消品,更新迭代速度相比乘用車快很多,汽車生產也不是只有動力系統,而是涉及到外觀設計、舒適型調教、安全性控制等等的方方面面。這些當年國內產業鏈還很不完善,豐田大眾等巨頭百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並不一定隨著動力系統更迭就完全消失。即便電動車成功佔領了市場,國產車彎道超車仍將是個漫長的過程。
順帶解釋下為何個人看好純電汽車。
能源來源方面,目前幾乎所有正在前進的新能源如核電,風電,太陽能,都是轉化為電能。環境污染方面也早走論證,即使在我國目前以火電為主的發電情況下,大規模火電廠集中併網發電的不論是能量利用效率還是污染物排放控制都優於內燃機車。未來核電、風電進一步普及後還能繼續降低。而氫氣目前的主要來源是化工產業的副產品,生產過程並不環保。電解水耗能太高,且比起純電無端多出了轉換過程,降低了總效率。據說未來有可能通過太陽能分解水,但目前看不到量產的希望。
能源傳輸方面,電能的優勢比較明顯,輸變電基礎設施屬於一次性投入,日常電能傳輸線路損耗不大。而氫氣站如果遍布城市,由
輸氣管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和風險都比較大,分散運輸又將是長期的投入。成本方面,鋰電池成本並不低,但比起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用貴金屬鉑,儲存需要碳纖維儲氫罐還是要好很多。
配套基礎設施方面,純電所需的充電樁和氫燃料電池所需的加氫站,都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充電樁的優勢是相對靈活,既可以選擇特斯拉集中快衝的方式,也可以選擇居住小區停車位附帶的分散慢充方式。
加氫站因為氫氣的物理特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本高於充電樁,但優勢在於氫燃料電池車補充氫氣的方式與傳統汽車加油相似,用戶無需改變使用習慣。由於電動車充電速度的硬傷,加氫站數量必然遠遠小於充電樁。建設用地和推廣難度個人覺得相對低一些。更有傳言目前的加油站可以改造成加氫站,不過個人沒核實過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此外,氫燃料電池因為冷起問題,據稱每次啟動都需要5~10分鐘的預熱時間。很好奇豐田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難道靠鋰電池跑5~10分鐘?個人不太了解,期待懂行的回復。
最後,電動汽車相對於傳統汽車和氫燃料電池,結構都相對簡單,維修保養成本低,雖然會導致汽車產業鏈複雜度下降,影響汽車產業對社會就業的支撐,但個人覺得簡單易用仍是消費品的趨勢。彎道超車有兩個大坑:1,電池的回收利用,電池的處理。
2,核電大面積替代火電。
希望能!!!「希望」很重要!小到個人大到民族!只有看到希望才會去努力追求!
「彎道超車」是希望,「政府補貼」是政府看到希望後的行動,不論好壞至少方向正確!中國的車企技術儲備太薄弱,西方車企的每一個專利都是中國車企面前的一塊塊石頭,踢不走搬不動。新能源車的出現至少是石頭縫裡射出的那麼一絲光芒,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這個偉大的存在!彎道超車容易翻車啊。
作為鋰電工作者
在自己的研究和產業界交流來看短時期內,國內動力電池產業整體和日美相比,差距沒有縮小的趨勢新能源汽車前景是沒得說的,但是想走超車灣道是行不通的,現在國內企業很多,但是踏踏實實做企業的太少,中國企業最缺的也是不能堅持、在一個行業深入研究。未來也肯定是外國企業的天下,或者跟手機一樣,百分之九十的利潤都被外國企業拿走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政府的「扶持」和「補貼」,通常不能帶來產業的真正強大,尤其是做實業的,最終還是要靠產品來獲得成功。電動車市場也不會是例外。
不能
彎道超車很危險,難道你不害怕迎面而來氣勢洶洶的大卡車嗎?
彎道上有個大坑,就是IGBT模塊。現在國產車,很多都有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但是能造IGBT的,只有BYD一家,但是良率估計還上不去,成本還是太高。
這就要看政府的態度了。一紙政策,別說彎道超車了。原子彈氫彈都是分分鐘,只不過現在主要搞經濟,這個東西還沒到那個份上。
三流車企配二流新能源零部件供應商成就六流的新能源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東本因質量問題召回2018款CRV?
※為什麼感覺現在除了神車黨又有日系車黨?
※賓士的V12(M158)系列發動機為什麼使用的是SOHC而非DOHC?
※汽車的踏板之間的相對距離是否有相關標準?為何開不同品牌的車總能準確踩到踏板中心?
※排量一樣的同一部渦輪增壓車,高功率和低功率油耗差別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