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個非常優秀的君主,說他平庸是無視了事實,當然,說他是毫無缺點的聖君同樣也是無視了事實。

首先,在歐洲大陸歷史上,最強國家被其他國家深深忌憚、然後聯合起來圍攻本來就是常事,前有哈布斯堡-西班牙被圍攻,後有拿破崙法國和德意志帝國被圍攻,路易十四時代被全歐圍攻並不能完全歸咎於路易十四隻想著打仗,而是要考慮到這個歷史規律。

只要路易十四和他的法國想要做歐洲最強國、想要進行領土擴張和霸權,他們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別國聯盟起來對抗——站在今天人們的角度來看,也許擴張領土霸權是一種罪惡,但是在那個時代,人們稱讚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不就是因為他們這麼做嗎?

路易十四在他的時代裡面平定了各地的叛亂,同時實現了在弗朗什-孔泰和洛林-阿爾薩斯的擴張,正式奠定了法國今日疆域的基礎。至於說他靠名將才能開疆闢土的說法簡直是可笑,除了少有的幾個能御駕親征的君主,哪個君王開疆拓土的時候不是靠名將?難不成故意用庸將去打仗來能體現出君王水平?

路易十四將國家整合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當然這也算是奮X世之餘烈),並且第一次在歐洲實現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國家,這份功績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抹殺的。能做到這件事,不僅是他的運氣好,他的政治手腕和意志也同樣重要。

在文化上他也頗有建樹,具體的不必多說了,反正百度下就知道。

當然,正如之前所言,路易十四的缺點也很多。

好大喜功、酷愛奢靡的毛病他確實有,而且為了補貼國家和個人財用,廢除南特敕令迫害胡格諾教徒也是對國家極大的傷害。

總體來看,他是一位優秀的君主,大概我能打八十分的樣紙。


兩次單挑整個西歐,第二次還同時面對馬爾博羅公爵和歐根親王兩個不世出的名將,打了個棋逢對手。當然您要說這都是沃邦和維拉爾的功勞算我沒說……

繼位時滿地叛亂被趕出巴黎。去世時把世界最大殖民帝國西班牙納入波旁王朝統治,以後一個世紀西班牙都是法蘭西的堅定支持者,殖民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勢力滲入印度,陸軍規模歐洲第一,軍隊素質也不錯。當然您要說這是法國底子好當我沒說……

國王得了腸胃病要做手術,老百姓以和國王得的病一樣為榮,並爭相要求先拿自己實驗手術,再給國王做。當然您要說這是老百姓太傻當我沒說……

想了解路易十四,推薦伏爾泰的《路易十四時代》。當然您要說伏爾泰是法國人,是路易十四的腦殘粉,觀點不足取信,當我沒說……


類似乾隆。

接班順利,開局好,愛打仗,愛文藝,愛個人崇拜,愛收藏,愛妹子。一個搞文字獄,一個殺新教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屬於那種民間地位特別高,學術地位特別糟糕的皇帝。

乾隆和路易十四個人很相似,但相似的個人放到不同背景下就有不同結果。法國在歐洲雖是大國,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天朝後來跟毛子一個條約就割了好幾個法國。所以同樣是風流會玩的敗家皇帝,乾隆六十年下來畢竟大局還在,不至於崩盤,嘉慶道光,傑出不能指望,還算老成持重,國體猶存。路易十四留下的法國差不多就奄奄一息了,不料後面來了個政治能力更渣又更能敗家的路易十五,不過他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那種生活態度我還是很喜歡的。

以乾隆的條件,要求他只當一個守成的君主就行了,別折騰太過即可。至於說他沒開放國門勵精圖治,對於他的眼界能力來說,要求太過,畢竟連林則徐都以為洋人膝蓋有問題不能彎,那還是晚生了幾十年跟洋人打過交道的人。而路易十四接手的法國雖然底子不錯,但畢竟在歐洲還是強敵環繞,想要擴張一統歐洲,難,需要他有超人的智慧,而他沒有。想保持法國老大地位,他那個頭腦基本夠用,但不容許他騷包,犯太多大錯,而他經常犯大錯。

路易十四早期經濟條件好,手下名將雲集,打仗經常贏,然後他就把這當成自然天理,套用了一輩子。國雖大好戰必亡,何況國不大。打仗打來的地盤並沒有實質上給國力帶來多大改善,為了鎮壓當地反抗勢力維持基本局面又要倒貼錢,結果還拉了一堆仇恨。打仗,加上平時花錢如流水,不對,花錢如洪水,後面經濟條件敗了,名將掛了,就到倒霉的時候了。

兩人的公關倒是搞得都不錯。自己比較會玩,又都喜歡養文藝青年,然後讓文藝青年傳唱自己的美名。法國今天能顯得如此有逼格,是一批人的功勞,路易十四首當其衝。若論歷史地位,路易十四對於法國肯定比乾隆對於中國要高,其實也沒特別的原因,法國人在他之前就沒見過這等排場的君主。中國人嘛,別的不說,我們還是見過世面的。


追逐榮譽:路易十四治下的戰略締造

1715年8月16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奄奄一息行將去世,他向繼承人——一個驚恐不已的5歲小兒教誨道:不要像我一樣「沉溺於戰爭」

這位年邁的君主至死時才承認,他的統治充斥著戰爭,他不斷訴諸武力導致法國筋疲力竭。在他的統治之下,戰爭的年份多餘和平。他親政的54年(1661——1715)里,法國有34年處於戰爭。包括四次大規模戰爭,即移歸權戰爭(1667-1668)、荷蘭戰爭(1672-1678)、九年戰爭/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大同盟戰爭(1688-1697)和西班牙繼承戰爭(1700-1714)

路易十四

就這位將太陽圖形作為徽號的高傲君主來說,對於自己個人榮譽的追逐決定其戰略的形成。在半個世紀的歷程中,這位國王面對的戰略形勢不斷演化。他是在西班牙巨人的陰影中長大的。年輕時,他統帥法國的軍隊,而這個法國本身也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年邁時,他同反法同盟廝殺,後者的資源甚至讓強大的法國也相形見絀。最後,到命落黃泉之際,他已是追悔莫及。

法國的戰略史就是以為好大喜功的君主的歷史,就是他追逐榮譽的歷史。

  • 決策體制:國王與國務會議

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介於中世紀和現代之間,其體制與價值觀於今迥然不同。儘管權力愈加中央集權化和官僚化,政策卻仍由君主支配、確定和實行。路易十四固然力求以一種理性的方式(非人格化的官僚制度)統治,但設法不讓官僚機構代他發號施令,而是確保自己大權獨攬(高度人格化的君主專制)。路易是這一政府的神一般的締造者,是獨斷一切和權能無限的上帝。

路易十四出生於1638年,但直到1661年它的首席大臣/首相和導師馬扎然紅衣主教去世,他才世紀執掌大權。他是在戰爭(西法戰爭1635-1659)和投石黨叛亂(1648-1653)中登上王位的,因此路易親政後實行專制主義,將權力集中於宮廷,打壓各種潛在的權力競爭者。三級會議在1614後直至1789年再未召開,最高法院馴服於國王的意志,各省的總督和軍隊的司令官(1675年蒂雷納去世 孔代親王退休後軍隊獨立性喪失)變得絕對服從。甚至,自馬扎然死後,他再也沒有任命首相。

三十年戰爭後的歐洲

路易將外交、軍隊和戰爭操作視為國王一生的首要關注,日復一日地親自確定和調控。他拒絕任何人干預國王工作的領域,只允許接受專業性的意見而非質詢政策本身。路易十四的決策過程通常以國務會議的形式來完成,但國王拒絕發布敕令規定會議的成員和人數,而是每次會議由其本人自由挑選3-5人經常性地出席,其中主要有四位國務大臣(分管外交、海軍、陸軍和宮廷內務)和一位財政總監這五位行政主管可謂法國龐大官僚系統中僅有的能夠參與戰略締造的人,但也僅僅是參與而已。

國務會議的召開與否全看國王的興緻,但在國務會議內,這些最高級官員可以不拘於宮廷禮節,坦率地進行討論,甚至可以批評國王的觀點,儘管在公開場合他們不敢放肆。國王通常會按多數意見決定政策,但偶爾也會單純的為了彰顯權力予以否決。路易通過秘密條約和秘密賄賂操控外交,只有參加國務會議的最高級大臣才了解詳情,甚至高級外交官對於某些條約和協定都一無所知。

路易的體制要求的是兩樣東西——過得去的幹事能力和可靠的規則性,而非出類拔萃的天才。路易的權力慾望和旺盛精力要求對外交和戰爭政策的籌劃實施進行徹底控制,而在遍布工事的邊界守護下,路易成功地掌控了一切,他手下的官僚則幫助他將戰爭操作儘可能地合理化

  • 決策背後的價值觀念

在今天人們普遍強調體制,強調它如何制約和禁錮個人。而在路易那樣一個處於頂層者寥寥無幾的政府里,君主及其最高級幕僚的基本信念在政策形成中起到了一種關鍵作用路易十四本人的性格和價值觀很大程度上主導了國家戰略政策的形成。就路易而言,幾乎不可能將君主角色與其個人割裂開來,即便他或許沒說過「朕即國家」,他個人與國家也密不可分地聯結在一起。他屬於17世紀,作為法國的第一貴族,「太陽王」的價值觀從根本上來說是貴族式的,充滿了關於戰爭、王朝和榮譽的巴洛克式觀念。

路易十四儘管馴服了法國的大小貴族,但這些貴族依舊通過財富和權力也支配著法國,貴族確立了社會的價值觀,也塑造了國王的價值觀。這一思想和心態從根本上決定了國王對戰爭的態度。對於貴族而言,戰鬥考驗著自己的男子氣概。對於國王來說,則是戰爭考研自己的君主統治。

在國王幼年時曾問道「如果禁止決鬥,那麼貴族怎麼能證明他們的勇武?」

回答則是「陛下,用您的軍隊。」

重商主義者將戰爭視為一種就功利性的經濟關切進行的爭鬥而路易則鄙視商人的算計,他認為戰爭的真正收益在於領土,因為土地是貴族價值體系中最好的東西。路易從不讓自己淪落到為貿易而開戰的地步,在每次的戰略辯論中,柯爾貝爾(財政總監)的辯論總是敵不過勒泰利埃和盧瓦(兩者主管陸軍事務)。

同樣,也不要單純的以「民族」的視角來來審視路易的戰略締造,他不僅代表法蘭西國家,同時它還代表他的王朝——波旁王朝的利益。他作為君主既是統治者又是家族首領,他經常使用作為第一個角色的權力來履行作為第二個角色的責任。只有了解路易強烈的王朝價值取向,才能理解他在西班牙繼承戰爭時期為了孫子繼承西班牙王位而面對整個歐洲的敵意,不惜拿法國的財富和生命去冒險,而且他很清楚法國和西班牙兩個王位幾乎永遠不可能合二為一。

「榮譽」這個詞最能概括路易的貴族思想和心態,對榮譽的關切主導了國王在許多方面的行為,創建科學院、資助藝術家,再到發動戰爭。路易並非傻瓜,因為追求榮譽是一種的全歐洲性質的執迷,而且榮譽(聲望)是一種強有力的恫嚇武器,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威懾力量。追逐榮譽、追求法蘭西的顯赫並沒有迫使路易以違背王朝和國家利益的方式行事——至少沒有明顯如此。

榮譽是制定戰略的合理動因之一,而且贏得榮譽也依賴於合理的政策。但國家利益和君主榮譽並不總是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的,路易往往在政策的執行和收尾階段對於榮譽或者聲望的考慮壓倒了理性與實際利益。比如打仗過了頭,在本應謀求和平的時候卻寧願發動戰爭,而且一直如此。

  • 資源和戰略

路易要追求領土、王朝利益和榮譽,就必須能夠動員法國的資源來貫徹自己的戰略。

法國擁有歐洲最多的人口——《大國的興衰》

17世紀的法國是基督教歐洲最富庶和人口最多的國家,約有1900萬人口(同時期英國僅有750萬人口)。但路易的問題不在於他的王國貧瘠,而在於他未能動員法國的大量財富。

法國的社會等級制度使得法國難以動員社會資源

法國的社會等級制度賦予了掌握最多財富的頂級階層大量特權,包括納稅豁免權,沒人能夠重建法國的財政基礎。而路易十四的專制主義本身也使得法國根本無法創建一個國家銀行,以動員社會財富支持長期戰爭。因此法國籌措軍費的措施主要有提升稅率、發行短期信用票據、轉讓未來稅收權、以高利率回報債權人,賣官鬻爵等。

科爾培爾的財政改革最後以失敗告終

1661年後科爾培爾修補了這一體制,但仍然差強人意,也未能使之充分合理化。戰爭的壓力很快就粉碎了科爾培爾所有的努力,根深蒂固的整套惡習捲土重來。貴族的經濟特權使得法國難以建立合理高效的財政金融體制並限制了路易的戰略選擇,而貴族的價值觀和對榮譽的追求使得路易屢屢陷入長期戰爭之中。

稅收和信貸問題在長期意義上損害了君主制度本身,在短期意義上也限制了路易的戰略選擇餘地。法國無力維持在戰場上作戰的軍隊耗費的巨大開支,因此就地徵收方式獲取戰場資源成為明智選擇,路易的榮譽感和專制權力保護了他的臣民免受自己軍隊的侵害,劫掠他國就成為唯一的選擇,以至於在防禦戰中法國軍隊都傾向於有限的進攻戰。

法軍榨取他國戰區地方資源的方法主要有「追獵」——分派小股部隊強征糧食牲畜,摧毀可能給敵方提供補給的村莊。還有「捐獻」——迫使被佔領地區居民支付金錢和實物,較有規範(徵集財物據估算最高可達法國軍事預算的25%)。此外,法國為了防止別國劫掠本國和摧毀對方戰爭潛力,常常對他國實行焦土戰略

  • 陣地戰和戰略

路易對於要塞築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一種需要:保護自己的領地,同時襲擊敵人的領地。當然這也反映了路易對於「控制」的渴望,他力圖減少一切不穩定和隨機因素,並怡然自得地操控細節。因此路易的戰略是追求一種易於防守的邊界,而這種戰略得到了沃邦加固。總之,路易對於法國絕對安全的要求和「控制」戰爭的渴望加上沃邦的天才共同形成了一種「方區」的防禦計劃。

沃邦修建邊界要塞

「方區」這個術語有兩種解釋:第一指決鬥場所,第二含有把邊界搞直或搞規整的意思,使之更易於防守。路易和沃邦試圖將犬牙交錯的邊界通過某種方式變得更加平整,以便以最少的花費達成最佳的防守。當然這種修改邊界的方式絕非是放棄本國的邊界突出部,而是侵吞他國的領土。

法國調整邊界危害的是他國利益

路易在新征服地帶修築的堡壘在戰爭中發揮了多重作用。第一,它保護了領土;第二,它還有進攻的功能,結合軍需儲備倉庫這種防禦堡壘成為了進攻作戰的基地;第三,它為法軍前出敵國進行「追獵」和「投獻」提供了行動基地。路易十四和沃邦簡化邊界的努力其結果或許是為了最終的和平,但卻損害的是他國的戰略利益。其邊界(爭議地帶或他國領地)構築的堡壘群和不斷進行的侵吞蠶食或許是出於防禦的目的,但在他國眼中這時不折不扣的敵對行為。因為沒人知道法國追求的防禦邊界是消除突出部還是萊茵河亦或是他國的全境。

法國軍隊不斷膨脹——《大國的興衰》

這種防禦體系不僅規定了戰爭方式,也導致了軍隊規模的擴大九年戰爭初期,法國邊境線上分布著221個要塞和駐防據點,共駐紮著16.6萬軍人。而到了西班牙繼承戰爭期間,需要駐防的地方增至297個,需要17.3萬名軍人防守。駐防軍人的需要決定了和平時期法軍的規模,並促成了戰時兵力的增加,到了最後兩場戰爭時,法國的軍人已經達到了40萬人

戰略的形成往往不是一個理性決策的過程,早先的決定(方區防禦計劃)將國務家門囚禁在他們自己設計的囚牢(軍隊規模擴大導致的財政死循環)里,而且最後迫使(反法同盟的成立)這些領導人採取了他們原先想要避免的政策和行動方式(長期戰爭)。

  • 法國戰略的三個時期

1661——1678:年輕的征服者

路易十四親政後,西班牙早已在法國首相黎塞留和馬扎然打擊下衰落,路易在宮廷貴族和將軍們的慫恿下開始了撈取西班牙戰利品(西屬尼德蘭)的第一次嘗試。1667年年輕氣盛的路易率領大軍跨過邊境,開始了「歸移權戰爭」(1667-1668),但荷蘭和英國瑞典的聯盟阻止了他的進一步擴張。在獲得了邊界12個駐防村鎮後路易很不情願的接受了和平。

荷蘭戰爭

1672年,路易在經過精心的外交努力後,他再次率領軍隊跨過萊茵河發起了荷蘭戰爭(1672-1678)。但是荷蘭的頑強抵抗(掘堤放水保衛阿姆斯特丹)以及勃蘭登堡選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加入了反對路易的戰爭,1674年英國拋棄法國與荷蘭人簽署和約,路易無可奈何只得撤軍。

1678——1697:侵略性的防禦戰略

荷蘭戰爭結束後,路易那種以武力征服來追逐榮譽的年輕人的旺盛貪慾迅速消退,因為他已經通過尼曼根和約證明了自己的權勢並為自己贏得了榮譽,同時好戰的蒂雷納去世孔代退休,都使法國的戰略進入第二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法國兼并了若干重要城市和佛朗什孔泰全省,並佔領了洛林。路易的側重點變為保衛已獲得的領土,並施展謀略以便在西班牙國王卡洛斯死後瓜分其遺產。

對於法國在第二個時期的政策來說,哈布斯堡和奧斯曼之間的大陸戰爭至關重要。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哈布斯堡奧地利(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筋疲力盡,但仍然重整旗鼓。憑藉自身權利和廣袤陸地在與奧斯曼進20年斷斷續續的戰爭後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獲得了大量資源,締造了一支規模堪與路易相比的軍隊。法國國王和為數不多的決策者都認識到了這一事態的發展,相信時間對法國不利,他們認為法國優勢時期只是兩大帝國先後衰落之間的那個短暫的間歇期。西班牙的衰落使法國人能夠伸張他們的顯赫地位,奧斯曼的衰落則讓皇帝的軍隊能夠脫出身來向法國人挑戰。

在路易統治的後半段,他將日耳曼人視為了主要的對手,因此路易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阿爾薩斯的防禦上面。他通過法理和蠻橫的武力攫取了斯特拉斯堡、盧森堡和其他某些據點以保衛其東部邊界,並迫使利奧波德一世簽署為其20年的雷根斯堡停戰協定承認路易對這些新領土的征服。路易渴求安全,可這一系列事件和之前的荷蘭戰爭使這位專橫傲慢的君主的兼并行為更像是冷酷無情和無止盡的征服。路易從未意識到它對絕對安全的追求如何威脅了鄰國。他的邊界侵吞兼并剝奪了敵人進攻法國的便利,但同時給了法國攻擊別國的通道。路易在邊界上修築的要塞群不僅保護了法國的領土,而且還投射法國的權勢。法國所有的鄰國都有充足的理由將路易的意圖解讀為進攻性的。

1700年的法國東部邊境

隨著奧斯曼軍隊在中歐戰場上不斷失敗,路易擔心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擊敗奧斯曼人後轉而進攻法國,他以最後通牒的形式勒令皇帝將雷根斯堡停戰協定變為永久條約這誠然是一項防禦性的行為,然而卻一最典型的恐嚇方式做出。僵持之下,路易於1688年奪取菲利普斯堡,結果招致了一場全面戰爭,即九年戰爭/奧格斯堡同盟戰爭(1688-1697)。長期處於法國恐懼陰影下的荷蘭、日耳曼諸國加入了皇帝主導的反法戰爭,而光榮革命(荷蘭執政威廉三世成為英國國王)後的英國也加入反法一方。

最後,1697年法國被逼與大同盟各國言和,勉強保住了歐洲大陸最強國的地位。

1797——1714爭奪西班牙遺產

九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在財政上破產,國家筋疲力盡。路易不再試圖進行擴張,但仍然在西班牙繼承問題上分得最豐厚的遺產。路易和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為了爭奪遺產和其他列強擬定了數次分割條約,然而當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將全部西班牙遺產傳給腓力時(路易的孫子),列強制定的周密計劃就像紙房子一般坍塌。

戰爭可以避免或是降到最小規模,只要路易妥協。然而路易打錯了每一張牌,拒絕遵守和奧地利皇帝簽署的1700年分割條約,他將不得不對抗奧地利;他拒絕將腓力撇出法國王位繼承人的行列,從而保留了法國和西班牙王位有朝一日何為一體的可能性;他堅持要派法國軍隊接管西屬尼德蘭現有荷蘭據守的要塞,使得荷蘭大為憤怒;他授予法國商人在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特權,優於他們的英荷競爭對手,激怒了英國人。

西班牙繼承戰爭中法國被迫面臨多線防守作戰

西班牙繼承戰爭造成的戰略挑戰不同於先前的三場戰爭。之前路易的軍隊有強大的防禦體系用來進攻或防禦,現在他的戰場則在堅固的方區防禦體系之外,他必須在西屬尼德蘭、皮埃蒙特(西屬義大利地區領地)和西班牙採取守勢。只有失敗才能將他的軍隊驅逐回法國邊境,而法國的失敗恰恰是西班牙繼承戰爭所蘊含的結局。

  • 結束語:路易與速戰幻影

路易每次挑起戰爭都天真地認為可以速戰速決,他總是未能料到戰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這些錯誤的估算影響巨大。路易跌入了他未曾料想到的一場場戰爭泥潭,使法國的資源消耗殆盡。在三場大規模戰爭中,每一次都是純粹的筋疲力盡迫使路易回到談判桌前。法國的政府、財政和社會異常疲勞,路易的解決辦法是進一步推進專制主義體制的官僚機構化,以徵集戰爭所消耗的巨大資源。似乎無休止的戰爭的需求,破壞了使財政合理化的任何可能性,並削弱了君主政體本身。

這位在臨終之際才承認自己「沉溺於戰爭」的君主沒有給他年幼的繼承人留下歐陸霸權和繁榮,而是留下了一個被削弱的法國,連同其極為巨大的債務和一個無力償還債務的財政體制。路易戰略的最終結局不是他的更大榮耀,而是革命,在他死後75年他的王朝便被推翻了。

————————————

以上只是本人對《締造戰略:統治者、國家與戰爭/The Making of Strategy:Rulers , States and war》第七章(作者 約翰·A·林恩)所做的筆記與添加的一些感悟。

配圖來自網路,部分經過自己加工(比較粗劣 不要介意),為使讀者更直觀的了解西方學者的思路,部分選取英文圖片。

書籍信息

不出意外的話,會陸續在知乎上發布以下幾章的筆記。

第一章 導言:論戰略

論戰略

第四章 14至17世紀的中國戰略

14至17世紀的中國戰略

第五章 哈布斯堡西班牙的戰略締造:腓力二世的「霸權圖謀」(1556——1598年)

哈布斯堡西班牙的戰略締造:腓力二世的「霸權圖謀」(1556——1598年)

第六章 全球戰略的起源:英國(1558——1713年)

全球戰略的起源:英國(1558——1713年)

第七章 追逐榮譽:路易十四治下的戰略締造(1661——1715年)

(即本文)

第八章 向強國邊緣邁進:美國(1783——1865年)

第九章 一個民族國家的戰略無常:普魯士/德國(1871——1918年)

第十一章 充當決定性的砝碼:義大利的戰略(1882——1922年)

第十二章 通往意識形態的戰爭之路:德國(1918——1945年)

第十五章 安全幻覺:法國(1919——1940年)

第十六章 階級戰爭的戰略:蘇聯(1917——1941年)

第十七章 以色列戰略的演變:不安全心理與絕對安全追求

第十九章 結論:締造戰略方面的連續性和變革


看上去很牛的平庸君主,他確實是專制君主的典範,但在他統治的時間裡法國戰爭不斷,基本原由就是他對榮譽之類的追求,擴張的需要等等,雖然說擴張沒什麼錯的,但這個過程中路易十四表現出的外交能力可謂慘不忍睹,終他統治的時代,法國基本沒有靠譜的能打的盟友,歐洲其他算得上號的強國清一色全是他的敵人,這外交能力比腓特烈大帝初期的群嘲好不了哪裡去。但是腓特烈都是有盟友的,路易卻沒有任何強點的盟友,直接導致幾十年法國開戰就是無限被群毆,而路易一直不吸取教訓,仍然在外交不利的情況下屢屢宣戰試圖擴張,在統治初期有神將,大元帥杜倫尼,大孔代,又有法國強大國力的支持,外交還沒這麼慘的時候看上去無往不利打誰誰死,但在這個過程中,英國荷蘭奧地利開始合力反法國的霸權,本來這情況應該外交試圖瓦解敵人的同盟再想辦法擴張,但路易依舊用硬上的辦法,不要盟友,1vN來吧,於是各種大戰連綿不斷,動輒打七八年,還有打了更長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然而法國國土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空燒法國的國力卻得不到實際的利益這和路易十四追求榮譽也有關係,路易十四在初期戰爭中實際上也沒有注意到能贏除了法國的國力更多的依賴於將領給力,所以當杜倫尼戰死孔代退休之後法國就開始被吊打,雖然新一代的法國將領水平還成 (尤其是原來孔代的副官)但碰見的是歐根親王這種名將,所以最後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花式被打要不是法國強大的國力就這種群嘲式的做法屬於做死。從歷次戰爭中的表現就知道路易的外交水平是多麼的慘,再看內政,驅逐新教徒可謂2到了極點,推翻南特敕令導致這些新教徒離開法國,但這些人大多都是手工業者,或者有點資本的人,這些人離開削弱了法國國力又間接加強了敵人……這政策是怎麼想出來的。而且戰爭不斷基本就沒停過,沒把法國打崩潰都是因為當時法國歐洲第一的國力。最後說說軍事水平,路易十四自己不會打仗,前面說了,初期的戰爭基本依賴杜倫尼和孔代以及其他一些優秀將領,但到路易十四統治晚期失去了名將的法國軍隊明顯已經沒那麼能打了,但路易十四晚期戰爭依舊不斷,其實能看出來他的軍事才能也很差,再加上外交極度的不給力,法國鼎盛時期是路易十四,衰落的開始也是路易十四,總的來說就是他的才能和他想乾的事並不匹配。他可能認為他能成為凱撒,奧古斯都這類人,可惜只是個非常平庸的君主要不是法國的國力…他去領導一個小國估計能讓他玩亡國了。

更新點

說他平庸就是因為他什麼都沒有做的很好,有人說他平定叛亂,領土擴張。然而投石黨叛亂時期他都沒有親政,這叛亂平定和路易十四沒有什麼關係,領土的擴張和他有關係的主要是佛郎什孔泰和北邊低地的一些地,加上阿爾薩斯,沒有洛林什麼事,洛林是後來波蘭廢王聯姻併入法國,魯西榮時期還是路易十四太小和他沒什麼關係。可以看出來路易十四打了一輩子仗實際上沒有得到多少領土,相比後來通過波蘭廢王拿到的洛林,幫助撒丁拿到薩伏伊尼斯,路易十四的領土擴張代價太大,根本就是他追求榮譽四處擴張卻沒有考慮法國到底能不能支撐住。

外交上也是很平庸,法國剛開始根本就沒有被群毆,英國和荷蘭矛盾很大都能因為法國變成盟友,不是單純因為威廉3世運氣好。至於西班牙,看上去西班牙變成支持法國了,然而這沒有任何用,繼承戰爭之後西班牙失去本土之外所有歐洲領土已經不是個強國了,西班牙支持實際就沒什麼意義,後面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戰爭,7年戰爭,西班牙全是醬油。這意味著把法國打到破產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基本算是一無所得,奧地利還拿到了那不勒斯西西里和西屬尼德蘭。至於說他依賴名將,很明顯路易十四前期戰爭和後期差距極大,說白了沒有了杜倫尼和孔代他壓根就不會打仗。沃邦不幫他建那一堆堡壘歐根親王估計要一路打到巴黎,他也沒有識人能力,歐根就是個法國文化的義大利人都跑去奧地利了,丘吉爾也沒看出來。內政相比他爺爺的水平簡直渣渣,一半稅拿去建凡爾賽宮有著錢幹什麼不行?這行為和清朝建圓明園沒什麼區別。他自己是爽了,國家在他治理下從他繼位初歐洲第一到快破產,和漢武帝類似,表面看上去無比輝煌,實際上國家快玩完了。從內政到軍事到外交實際就沒那個做的很好的。文化很好沒有意義,普魯士文化是渣渣一樣可以崛起,現代德國也一樣有自己的文化產業。總之屬於看上去很好,實際上沒有考慮自己的國家的情況,根據國力來制定政策。


因為看到大家的回答都不完整,所以想來補充。不過,路易十四這個人確實有太多需要說的,我也給不出完整的答案。真心感興趣的話還是多看點書吧。

以下內容大多摘自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

路易十四並沒有突出的才幹。他崇尚奢華、愛慕虛榮,喜歡玩弄權術(雖然技藝並不高明),經常挑起戰爭(並使法國為此經受挫折)……

如果他不是繼承了法國的王位和黎世留建立的國家機構,或許就只是一個平庸的君主。但是歷史上的路易十四,法國人的「太陽王」毫無疑問上偉大的。他勤勉於政務(雖然有時不得要領)、建立了現代軍官制度、想方設法削弱貴族、營建奢華的凡爾賽宮、妄圖跨越比利牛斯山建立「歐洲君主國」、對平民橫徵暴斂、取消「南特敕令」……使他成為了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君主,也使法國成為了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雖然好多影響是不好的)。

一.「朕即國家」

1643年,路易十四即位時年僅五歲。當時「三十年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

威斯特伐利亞條件簽署後不久,法國國內就發生了「投石黨」動亂。這其實是一次貴族叛亂,搞得法國國內民不聊生。如果當時法國的貴族取得勝利,那麼東歐的莊園制度就有可能在法國盛行,法國農民很有可能會淪為農奴。後來,資產階級和高級法院撤銷了對反派貴族的支持,貴族便以徹底失敗告終。(當時的法國正與西班牙交戰,反叛的貴族不惜將西班牙軍隊引入國內。)

「投石黨」動亂之後,法國農民和資產階級為了保護自己、反對貴族,希望法國的國王能行使權力。而年輕的路易十四就是這麼一個渴望大權獨攬的國王。紅衣主教馬薩林一死,23歲的路易十四宣布親政。

路易十四希望將軍權、財政大權、司法權全部收歸國家,然後將自己作為法國的化身,也就是將國家權力收歸己有,也就是「朕即國家」。(雖然並不是很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法國貴族的力量依然十分強大,路易十四終其一生也沒有徹底打敗貴族。貴族擁有諸多特權,壓迫平民,侵蝕國家權力,最終成為了波旁王朝傾覆的根源。

二.對軍隊的控制

在路易十四以前,軍隊幾乎是一項私人事業。率領自己軍隊的軍事家並不熱衷於效忠國家,而是為了撈取賞金、追求自己的政治目的。他們經常搶劫資產階級和農民的財物來供養自己的軍隊。政府很難調動軍隊,也很難停止戰鬥。

路易十四改革了軍隊,使軍隊只為國王而戰。他把軍銜、軍階系統化,確立了指揮等級,使自己居於首位。路易十四還發展了由自己領導的文官行政機構,認命文人擔任機構長官,實際上就相當於第一批的軍事部長。

路易十四對軍隊的改革使軍隊成為了政府手中有效的武器。軍隊不再危害本國人民。路易十四還擴充了軍隊,從一開始的大約10萬人擴充到了約40萬。法國軍隊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軍隊數量的增大使法國可以同時兼顧歐洲多個戰場。但是龐大的軍隊也增加了軍費開支,使本來就很困難的財政開支更加捉襟見肘。

3.中央集權政府

路易十四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行政協調體系,中心是他親自參加的許多國務會議,以及出席這些會議的全國各地的「行政長官」。國務評議員和行政長官大多由資產階級出身的新貴族擔任,這些人沒有自己獨立的政治勢力,各個行政長官在轄區內就是國王政府的化身。路易十四所建立的行政機構中的官員本質上都是官僚,凡事都要向凡爾賽宮的上司請示報告。

4.法國文化和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還營建了無比奢華的凡爾賽宮。他用凡爾賽宮的豪華震懾了法國的貴族,使原本乖戾的法國貴族嚮往國王的宮廷生活,並爭先恐後地想要住在凡爾賽宮為國王辦事。凡爾賽宮成為了一座公共建築物,大部分用作政府辦公場所,貴族、教士、資產階級、公務員每天都在這裡為王事忙碌不堪。

但是豪華的凡爾賽宮成為了法國財政最大的一個負擔。凡爾賽宮每年的開支都要佔到法國當年財政開支的四分之一。

路易十四還是一位時尚達人,他喜歡穿腿襪,並發明了高跟鞋。他對自己所喜愛的作家和藝術家都給予了慷慨大方的資助。他把藝術和科學納入國家行政管理體系,建立了各個皇家學院。

17世紀席捲歐洲世界的,不僅僅是路易十四的軍隊,還有法國的思想和法語。

5.經濟政策

路易十四需要大量的錢財,為了支付凡爾賽宮的巨額開銷、維持龐大的行政機構、支付巨額軍費。

但是法國的稅收效率很低,包稅人和中間官員從中謀利。納稅人繳納的很多,但國家收到的卻很少。而且,當時有錢的貴族根本不納稅。

法國國王只要不向貴族收稅就可以隨意加稅。而路易十四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權力受到貴族的限制,因此不到不得已就不會像貴族徵收直接稅。

直到路易十四統治後期,迫於戰爭壓力,法國國王才第一次破天荒地向貴族徵收「直接稅」。

貴族和資產階級的特許權和免稅權如此之多,導致路易十四向貴族收稅的稅制改革最終失敗。

路易十四還出賣政府官職、貴族爵號來增加歲入,甚至還倒賣城市特許狀。雖然增加了一點政府收入,卻敗壞了社會風氣。

路易十四認命柯爾培爾為財政總監,推行重商主義。柯爾培爾建立了「五大包稅區」,取消了包稅區內的地方關稅。柯爾培爾還頒布了「商業法」,取代了習慣法。

法國的貿易和製造業比英國更多地受政府的指導。

經過波旁王朝兩個世紀的統治之後,許多類型的團體把他們的特殊利益與專制君主制的特殊利益掛靠在一起。這種掛靠並不穩定,特權時而增強時而削弱。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1789年革命。

6.取消「南特敕令」

路易十四尋求宗教統一,並把它看做是國家統一和國王權力的一部分。

路易十四先鎮壓詹森教派運動。其後又迫使法國國內佔少數派的胡格諾教徒改宗。1685年,路易十四取消了「南特敕令」,法國國內的胡格諾教徒的安全不再受到保護。迫害期間,新教徒逃往荷蘭、德意志和美洲。

新教徒的出走給法國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因為新教徒大多數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技藝精湛的工匠。

同時,路易十四的宗教不寬容政策使法國與新教國家(荷蘭、英國、瑞典、丹麥、德意志邦國)處於敵對狀態,使新教國家更願意與荷蘭的奧蘭治親王結盟共同對抗法國。

7.路易十四的野心

路易十四的野心就是要讓法國成為「歐洲君主國」。

他先在東面覬覦比利時和操法語的勃艮第自由郡,後來又向西覬覦整個西班牙的領土。

但是建立一個「歐洲君主國」的理想必然會遭受歐洲「均勢」政治的挫折。而且從整體上來看,路易十四發動的戰爭是不怎麼成功的。

1667年,路易十四興師進入西屬尼德蘭(即今比利時),但是遭到荷蘭、瑞典和英國三國的遏制。

1672年,路易十四再度出兵,發動「荷蘭戰爭」。荷蘭的奧蘭治親王(沉默的威廉)奮起抵抗。荷蘭、哈布斯堡、丹麥的聯盟迫使法國於1678年簽訂《尼姆維根合約》。法國放棄了對荷蘭的覬覦,從西班牙手裡得到了弗朗什-孔泰,使法國的勢力延伸到了瑞士邊界。1679年,法國從神聖羅馬帝國手中攻佔了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德結怨的根源)

1688年,在荷蘭奧蘭治親王的努力下,荷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瑞典國王、巴伐利亞、薩克森、博拉提納特選侯和英國(1689年加入)結成奧格斯堡聯盟,抵抗法國的擴張。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於1688年爆發,法國軍隊節節得勝,但終因寡不敵眾和財政拮据,於1697年媾和,大體上恢復了戰爭伊始的局面。

1702年,歷時11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路易十四覬覦西班牙王位的野心再次遭到了「均勢」政治的挫折。

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遺書上說,西班牙帝國必須保持完整,世上所有西班牙領土一律由路易十四的孫子繼承,如果路易十四拒絕以他年方17歲的孫子的名義接納,則將整個繼承權交給奧地利的德國皇帝的兒子。

路易十四決定接納。凡爾賽和馬德里都將由波旁家族統治,即使兩個王位永遠不合在一起,法國的影響也將從比利時延伸到直布羅陀海峽。「比利牛斯山不復存在」

歐洲均勢再次受到威脅,英國國王威廉三世(即荷蘭的奧蘭治親王)馬上組建了他生命中最後一次聯盟——「1701年大聯盟」。翌年,威廉三世去世,但是他已經發動了摧毀太陽王的機器。

大聯盟包括英國、荷蘭、奧地利皇帝,並得到了勃蘭登堡(即後來的普魯士)的支持,後來還得到了葡萄牙和義大利薩伏依公國的支持。

路易十四可以依靠的只有日暮西山的西班牙。同時與奧地利敵對的巴伐利亞也與法國結盟。

力量的對比十分懸殊,法國一度接連慘敗,潰不成軍。最壞的時候,路易十四不得不為了自衛而戰。

英國人佔領了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海峽,加泰羅尼亞叛亂,西班牙全國陷入內戰。

1713年締結了烏得勒支合約。西班牙在歐洲零散的領地被瓜分,但仍保有美洲屬地。路易十四的孫子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但法國王位和西班牙王位永遠不可以由同一人繼承。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使法國的力量被嚴重削弱。法國再也不能稱霸歐洲了。法國放棄了比利時,割給了英國兩塊美洲殖民地,承認了應該對哈德遜灣領地的主權。法國國內因戰爭產生貧困,人口銳減,苛捐雜稅增多。農民揭竿而起,但被殘酷地鎮壓。貴族和高等法院再度謀反。

但是法國並沒有被打垮,法國的經濟很快又復興起來。法國的語言和文明繼續在歐洲傳播。

總結:

路易十四的統治維護了法國的統一。

他的統治整體上是給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帶來了好處。

長期以來,他都很得民心。但是在他統治的後期,因為窮兵黷武,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使國內的民眾轉而反對他。

其實路易十四遠非「專制」,他沒有完全控制住法國的貴族,也沒有成功的削弱他們的特權。其統治末期對貴族徵收「直接稅」促進了公民平等的事業。

他除了駕馭群臣沒有什麼特殊的才幹。他還愛慕奢華,營建凡爾賽宮,加重了法國國內的財政負擔。

軍事和外交上沒什麼才能,經常不得要領。多年的征戰只擴充了一塊不怎麼大的領土,卻使法國元氣大傷。

他重視發展商業,使法國成為了與英國並駕齊驅的商業強國。他重視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幫助了法國語言和文化在歐洲的傳播。

從1661年到1715年的五十多年,被稱為「法國的時代」,也被稱作是「路易十四的時代」。


歡迎收看 法劇 凡爾賽


黎塞留時期學會的外交權謀,路易十四都還回去了


文 / 巴巴拉·W·塔奇曼

譯 / 孟慶亮

校 / 俞海韻

選自《愚政進行曲》

在曇花一現般的明智的政府間隙,總有愚蠢行徑大行其道。在法國波旁王朝時期,這種愚蠢行徑更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路易十四通常被認為是一位優秀的君主,主要是因為人們傾向於接受誇大其詞的自我評價。實際上,他發動了無休止的戰爭,大量發行國債,外加傷亡、饑荒和疾病,耗盡了法國的經濟和社會資源,將國家推向崩潰邊緣,並最終導致兩代君主之後絕對君主制被推翻。從這個角度看,路易十四所奉行的政策違背了最終的自身利益。其繼任者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評價這種統治的後果道:「在我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路易生涯中最應受到譴責的行為和最為糟糕的錯誤就在於1685年廢除了《南特敕令》,取消了他祖父時期所貫徹的寬容政策,恢復對胡格諾派的迫害。這還稱不上是絕對的愚蠢政策,因為在當時根本就無人對此進行責備或告誡,這反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而且在30年後國王的葬禮上,人們還將其作為最值得讚揚的行為大加肯定。然而,這一事實卻使另外一項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即愚蠢政策必須是某個群體而非個人的決策。沒過多久,人們就認識到了該政策之愚蠢。幾十年後,伏爾泰將其稱為「法國最大的災難之一」,其結果「完全違背了初衷」。

和所有愚蠢行徑一樣,它受到當時人們的態度、信仰和政治傾向的影響;而像某些愚蠢行徑一樣,若並非所有的話,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不採取措施也能平安無事的時候,它太過激進。舊的宗教分裂和加爾文殘忍教義的力量正在逐漸削弱;人數不足200萬或大約人口1/10的胡格諾派是辛勤工作的忠誠公民,而他們太過勤奮反而令天主教派感到不安。這樣就造成了雙方的摩擦。胡格諾派只有一個新年作為休息日,而天主教徒則有100個聖徒和神聖假日;且胡格諾派工作高效,創造力強,在經商方面更為成功。他們的商店和作坊搶走了大批生意,這也是天主教徒要求對他們進行壓制的主要原因。在更高層次上,這一要求被賦予充分的理由,因為在宗教方面持不同政見是對國王的背叛,而取消對是非感的自由選擇(「這致命的自由」)不僅是為國家利益,也是對上帝的忠誠。

擺脫了紅衣主教馬薩林(Mazarin)早期監護之後的國王越來越專制,因而這一建議對他很有吸引力。他的專制權力越大,似乎就越不能接受政見不同者的存在。「一部法律,一個國王,一個上帝」是他對國家的概念,並且在他當政25年之後,他的政治力量日益加強,對分歧的包容也逐漸萎縮。他所認為的神聖使命對統治者來說通常會造成災難性後果,深信「我應該成為上帝的使者,讓所有臣服於我的人按照上帝的教導行事」是全能的上帝的意志。此外,他還有自己的政治動機。鑒於英國詹姆斯二世對天主教的了解,路易認為,歐洲正在回歸到天主教至上,他可以擺出一副極力反對新教徒的姿態對此表示支持。而且,由於與教宗在其他問題上的爭執,他想表明自己是正統觀念的捍衛者,由此重申古代法國的「最具基督教意味的國王」的稱號。

1681年,廢除《南特敕令》的法令尚未被真正頒布,迫害行為就開始了。新教活動被禁止,學校和教堂被關閉,人們被強制接受天主教洗禮,兒童從7歲開始就與家人分離,被撫養成天主教徒,行業行為與職業被逐步限制直至完全禁止,胡格諾派官員被責令辭職,政府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改宗,且給每個轉變信仰的人提供賞金。一個又一個法令將胡格諾派教徒從他們自己的社區及國家生活分離開來並徹底根除聯繫。

隨著迫害行為的升級,他們開始採取暴力措施,其中最為殘忍且最為有效的莫過於對新教徒的「武力迫害」,即讓那些凶暴粗野的男人分別駐守在胡格諾派家庭中,並鼓勵他們為所欲為。由這些粗野男人組成的軍隊,因粗暴散漫而臭名昭著。他們大肆屠殺,毆打搶劫戶主,強姦婦女,四處破壞,所到之處一片狼藉。而當局以免除家庭被進駐從而擺脫這種恐怖行為為幌子,誘使人們轉變信仰。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的信仰轉變幾乎不可能真心實意,這引起了天主教徒的不滿,因為這些人發假誓,褻瀆了教會的神聖。並非心甘情願領受聖餐的人有時被驅趕著去做彌撒,其中有的反抗者對聖餐吐口水,並倒在地上踐踏,他們因為玷污了聖禮而被燒死在了火刑柱上。

法令禁止遭受處罰的胡格諾派教徒離開,而他們一旦被抓到,則被判決到船上的廚房接受勞役。為了反抗,胡格諾派開始移民。另一方面,如果他們拒絕公開發誓放棄原有信仰,當局就會迫使他們的牧師流亡海外,因為怕這些牧師會在暗中傳教,鼓勵那些已經轉變信仰的人恢復原有信仰。那些繼續佈道的頑固的牧師被施以輪刑,很多牧師因此成為殉道者,這同時也激勵了他們的追隨者繼續反抗。

當有人將大規模信仰轉變情況彙報給國王,說僅一個地區三天時間就有6萬人轉變信仰時,國王決定廢除《南特敕令》,因為在他看來胡格諾派已經不復存在,不再需要這個敕令了。這時,有人質疑這一政策的明智性。在廢除敕令前夕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皇太子或許是想表達有人私下轉達給他的憂慮之情,提醒說如果廢除這一敕令可能導致反抗和大規模移民,由此損害法國的商業。但是,他似乎是唯一提出反對聲音的人,毫無疑問這是因為他不用怕遭到報復。一個星期後,即1685年10月18日,廢除的法令正式頒布,並被人們譽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奇蹟」。「以前從未有過這樣勝利的喜悅。」歷來刻薄的聖西門寫道。並且他的激情一直持續到國王死去,「從來沒有過這麼一致的好評……國王聽到的全是溢美之詞」。

但不良後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信仰胡格諾教的紡織工人、造紙商及其他工匠,將曾經在法國居壟斷地位的技術帶到英格蘭和德國;銀行家和商人帶走了他們的資金;印刷工人、出版商、造船商、律師、醫生及很多牧師逃離。4年內,海軍中有8000—9000人,陸軍中有1萬—1.2萬人,還有500—600名軍官,都逃到荷蘭,極大增強了路易國王的敵人威廉三世的軍隊實力。並且在三年後,當威廉三世取代被趕下台的詹姆斯二世成為英格蘭國王時,其軍隊實力已經是法國的兩倍。圖爾和里昂的絲綢行業據說由此遭到破壞,而像蘭斯和魯昂這樣的重要城鎮,其工人數量銳減了一半。

人們意識到廢除《南特敕令》的諸多後果時,誇張之詞照例不可避免,而這一現象從聖西門惡意責難國家人口減少了1/4時就已經開始了。根據現在的估計,各地流亡總人數大約10萬—25萬。無論這一數量多寡,新教國家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些流亡人口對於法國對手的價值。荷蘭即刻給了他們公民權利,並免除三年的賦稅。勃蘭登堡(未來普魯士)議員弗雷德里克·威廉在《南特敕令》發布不到一周就頒布法令,邀請胡格諾派來到他所轄的領土,而後者所帶來的工業企業對柏林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貢獻。

最近的研究認為,胡格諾派移民對法國經濟所造成的損害一直被高估了,它只不過是戰爭帶來的眾多創傷之一。然而,政治方面的損害卻是毫無疑問的。胡格諾派印刷工人以及他們的朋友們所印製的反法小冊子和諷刺作品如洪水般湧入所有他們定居的城市,這些小冊子將對法國的敵對情緒推向新的高潮。勃蘭登堡與荷蘭結盟,德國小公國也隨後加入進來,由此加強了反法的新教聯盟的力量。而在法國,迫害行為反而更激發了新教徒的信仰熱情,復甦了他們與天主教徒的宿怨。南部賽維納山區胡格諾派中的法新教徒(Camisard)的長期反抗,導致了三次殘酷的鎮壓戰爭,削弱了國家的實力。人們在這裡以及法國保留下來的其他胡格諾派社區中建立了接收基地,迎接革命的到來。

更為深遠的變化在於對絕對君主制理念的懷疑。持不同政見者認為,國王不能再擁有強行統一宗教的權力。這樣一來,君權神授遭到了公開質疑,憲法的權威性更受到了挑戰,這一鬥爭持續了近一個世紀之久。1715年,當了72年國王的路易十四在去世之際,留給法國的不是他長期以來致力於實現的國家統一,而是思想活躍但處境悲慘的持不同政見者之國度;他沒有令國家財富日益增長,而是使之更加貧困孱弱、混亂失序。以自我為中心的統治者用如此有效的方式損害自身利益,路易十四真可謂前無古人。

本來,對胡格諾派所為不加干涉,或者至多通過發布國內法令的形式滿足反對胡格諾派人士的訴求,而不採取武力施加暴行,也不失為可行之道。雖然大臣、神職人員和人民完全贊同對胡格諾派的迫害,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十萬火急。整個事件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本來就不該發生。這就突出了愚蠢行為的兩個特點:事件的發生通常並未經過精心策劃,其後果卻總是令人驚異。愚蠢行為在事件發生後仍一如既往。一位法國歷史學家對「廢除」法令這樣寫道,「偉大的圖謀在政治上極其罕見;國王總是憑經驗,有時甚至一時衝動做出某種行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觀點得到了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支持,後者在一篇富有洞見的評論中告誡說:「在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時,不要太過深刻,因為原因通常都顯而易見。」這一點往往被政治學家們所忽略,因為他們在討論權力的性質時,即便持否定態度,也總是極其虔誠的樣子。他們的行為有時就像是普通人走進一人深的水裡,非常不明智或愚蠢反常,與普通大眾在正常情況下時常會表現的並無二致。權力的陷阱和影響欺騙著我們,賦予了其擁有者非同一般的地位。有著一頭捲曲的長假髮,穿高跟鞋和貂皮大衣的太陽王是一個容易誤判、出錯和衝動的人,就像你和我一樣。


他把法國從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變成了時尚之都。

法國不在世界中心,這個他也改變不了,但他使法國成為了奢侈品貿易的中心。

他讓巴黎徹夜燈火通明。

鏡子,陽傘,香水,異國風情的物品,路易十四將這些推廣到了全世界。

別的方面我不知道,但是是路易十四真正讓法國在全世界面前有了影響力。就算在今天,隨便找一個人,問她時尚之都在哪,她一定會說巴黎。


18世紀三大帝:法國路易十四,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大清聖祖康熙帝


不論再怎麼列舉他的失誤和缺點,他也是當時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君主,他已經不光是法國了,而是那個歷史時代的代表和縮影。


四代累積,一朝揮霍盡,


謝邀

歷史請自行百度

………………

路易十四是個童年受過排擠,所以有點小心眼兒,但是創造了偶像概念的帝王。

藝術,政治,經濟上都有建樹,但由於進展的太快,讓君主脫離了宗教,讓法國成了西歐最早被推翻王朝的國家


伏爾泰: 我不管,我不管,路易十四就是最牛逼。反正老子有筆杆子

什麼? 聽說有個瑞典人對我不爽? 不服憋著(滑稽)


有英國對照所以可以做的更加好,如果驅逐胡格諾新教去開發加拿大。印度。不至於成全英國。其他基本都可以做到允許的極限了,


如果你去了凡爾賽宮就知道,他真是超級自戀啊


評判一個君主必須要從兩個角度。

路易十四對於今日法國乃至世界而貢獻都是毋庸置疑的。他開創了一個藝術繁榮的時代,他的強大使法國的文化得以影響世界。拿破崙和路易十四都不乏軍功,但二者都給予了法國軍事之外的巨大榮耀。拿破崙帶來了法律和政治思想上的巨大變革,路易十四則促進了藝術的繁榮昌盛。路易十四留給今日的法國是為法蘭西所驕傲的,甚至是為歐洲所驕傲的。

在當時來看,路易十四並不比路易十三或是亨利四世英明多少。他的確是一個勤奮的君王,並促進了法國政治的中央集權。但他作為專制主,勞民傷財,奢靡腐化,意氣用事,窮兵黷武。波旁王朝的榮耀被彙集在他的身上,然而他卻造成了這個王朝的衰落。他統治末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已經瀕臨崩潰。路易十四常以軍功自居,然而他的功績與後世的拿破崙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他還廢除了南特敕令,破壞了宗教寬容並使法國損失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可以說他和漢武帝有很多相似之處,正是由於祖上兩代的積累,路易十四才得以締造他的榮耀。


法國的秦昭王


V S O P !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亮劍》中的楚雲飛?
鹿晗是不是同性戀?
有哪些長得不好看卻有很多人喜歡的角色?
「XX家」的定義是什麼?達到什麼標準可以稱一位從業者為「XX家」?
不基於愛情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TAG:歷史 | 人物 | 歐洲歷史 | 法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