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觀看巫女神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般而言,比較容易看到的神樂舞只有浦安之舞,實際上這是為了配合1940年11月10日開催的【皇紀二千六百年奉祝會】,全國神社舉行臨時祭,祭典上使用的神樂舞,換言之這是現代創作的神樂舞。
(能讀日語的同學請戳:浦安の舞)要想看到浦安之舞事實上是比較簡單的,社勢較大的神社(個人猜測名神大社、官幣大社等級的神社應該都可以,當然還要加上香火足夠旺0w0)的升殿參拜一般都會有巫女奉獻神樂舞的環節,一般的初穗料大概是6000-10000,難點在於向神職申請參加升殿參拜,而且需要跟神職溝通祝詞奏上環節中,要向神明託付的願望。
換言之,一般情況下看到的神樂舞都只是升殿參拜的一部分,一般是安排在祝詞奏上之後、鈴祓之前。
其它類型的神樂舞就多種多樣了,一般社勢較大的神社會根據自身所侍奉神明的由緒而擁有一些獨特的神樂舞,比如說大神神社的攝社率川神社的三枝祭上的笹百合の舞(?3?3???è?ò?£_?)、大神神社春之大神祭的うま酒みわの舞(http://oomiwa.or.jp/omatsuri/4gatsu/)等等,要想看到這類神樂舞就非常非常困難了,因為每年相關神社舉辦相關的祭典、神事一般只有一次,意味著必須提前做好調查,在特定的時間前往神社來觀看神樂舞。
個人有幸在櫻井的大神神社進行升殿參拜時觀看了一次浦安之舞、以及在京都的稻荷社還免費看了一次浦安之舞(得益於稻荷社非常友好的半開放式神樂殿的設計)。
自身的感受是非常值得的體驗,尤其是神樂舞本身作為參拜、祭典的一部分進行時,其神聖靜謐、身心清凈的特點一表無疑,可以很容易的讓人感受到神明的威嚴、神秘。從純粹美學的角度來講,個人認為也是具備非常美感的舞蹈,但不太能贊同之前的回答提及的「過於程式化規範化的流程壓制了舞者情感表達」的觀點,因為神樂舞本身就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是獻給神明,取悅神明的舞蹈,而非表達情感的藝術舞蹈。
我2月份在京都的城南宮見過一次,當時正是城南宮梅花祭典(しだれ梅と椿まつり)的期間內,每天大概10點會有一名巫女在神社跳神樂。
相關遊記:http://wildgun.net/2016/07/wildgun_2016_kansai_14/
感覺就是一種比較安靜的舞蹈,巫女也並沒有微笑或是擺出特別的眼神,總之是一種內斂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外露感情的——無論是外露給觀眾,還是外露給頭頂的神明,都沒有表現出來。
後來就接受了來自巫女的祝福「梅の花守り」!(付費項目)。
具體請看:しだれ梅と椿まつり是這種嗎?
在日光的二荒山神社看過一次,一個巫女穿著白衣在殿的中央跳舞,幾個神官在一旁演奏樂器,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感覺是比較儀式化的舞蹈,並非是樂者和舞者抒發自己的情感,而是一直很莊重的一板一眼進行的程式化儀式。
@蓬萊山輝夜 和一樣、 在伏見的稻荷大社看過一次、半開放的舞台也讓我得以親眼見識了浦安之舞的美妙。
幾個巫女配合著鼓樂、拿著神樂鈴、跳著略顯節制的舞蹈、中間的巫女會拿著御幣為施主拔邪。場面非常莊重神聖、從上到下都沒人說話、巫女們的舞姿也是非常動人。
正好那天其中的一個巫女長相我的菜、一直注視著她跳完、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二月)、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很多gal和輕小說里都會有巫女屬性的角色、掌握這種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潔感那該是多美妙的體驗啊~但同時心裡也湧出了一股邪念。
若是我能和她共度良宵、那我今晚便是迎娶尼姑武則天的李治、和海倫偷情的帕里斯、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啊啊啊
蛐蛐神明只能遠觀、但我卻能褻玩、嘿嘿嘿、神仙也不過如此嘛
在京都站坐jr線到稻荷站,下車就是道賀神社,意外地看到這場表演,與其說舞蹈更覺得像樂器合奏。一位彈古箏,一位打鼓,一位吹笛子,還有一位邊跳舞邊搖一種我不認識的樂器,舞蹈很像操,更多的是儀式化的感覺,反倒是音樂特別好聽。不知道我們唐朝時候的一些器樂表演是什麼樣的,只是覺得很像,也有點感慨中國好像沒有流傳下來。
推薦閱讀:
※日本藝伎和中國古代的青樓女子性質一樣嗎?
※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優缺點究竟是什麼?
※中國人如何看日本各種奇葩姓氏?
※為什麼「吳」對於日本影響那麼大?
※日本人為什麼把沖繩叫沖繩,是因為琉球群島像繩子被海水沖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