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眾在北美市場柴油車型上的的尾氣作弊行為?

如果屬實大眾將面臨1000億人民幣的罰款 每輛37500刀的罰款

這要一汽賣多少才能補回虧損啊!

大眾股價已經暴跌,大眾會不會賣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來回血?

寶馬X3車型也檢出尾氣超標11倍


//更新,填加一些槍友網http://www.qiangyou.org關於這個話題的相關討論,其中有兩位的發言比較詳細的說了作弊的情況

大體上,vw是專門寫了個程序,一旦探測到OBD-II檢測設備連接,則切換到全力排放控制模式,而如果不接上則用高排污模式。據說是被西弗吉尼亞大學一個獨立研究員偶然沒接檢測設備直接放台架上測試尾氣時發現的問題。

以下是原始鏈接及原文引文:

http://qiangyou.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241extra=

至於使用車輛自帶的OBD-II來對smog減化步驟, 是因為車載OBD-II的準確率一般較傳統的sniffer為高, 誤差較小而且價格低廉. 另外以前弄個dyno跟sniffer少說也要一二十分鐘, 現在In and out只要五分鐘左右, 省了不少時間, 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其用意是好的; 不過卻被廠商拿來鑽漏洞, 可惜了這個便民的政策.

話說回來, VW的程式撰寫是當車主在做OBD-II檢測時改變引擎profile, 這個時候就算上了滾輪跟sniffer應該也是檢測不出差異, 因為傳統smog在弄dyno的時候也還是有OBD-II連結著. 這件事情說是在一年多前被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獨立研究員發現的, 多半是沒用OBD-II直接上滾輪去才發現兩者的差異

by anon

"

這次的問題跟二氧化碳可沒什麼關係,主要是跟酸雨的NOX有關。美國標準注重NOX,歐盟標準才注重溫室氣體, 所以歐洲柴油多,很多車廠的柴油一直沒進北美市場就是排放解決不好

Ford 泰國產的柴油Ranger 賣的非常好,tax payer 的錢給阿富汗政府採購的diesel ranger 裡面利潤大大的,但是美國尾氣標準導致這個車不能在北美出售

別的廠子解決的辦法是用DEF/AdBlue 就大眾說自己技術好,可以不用DEF直接達標,以前我們以為他有高科技,實際上靠作弊才達標的

關於用OBD檢測,這個方法平常用很省時間,但是這個規則有個前提是車廠要遵守規定,如果有作弊的必須一定絕對要狠狠罰,要不這個規則就不能用了

說道靠自律,再透露一點業內消息:IIHS對不是第一個的model year的車除了small overlap 外大部分讓廠子自己做碰撞測試,IIHS再隨機抽查

還有EPA油耗測試,spec類似的車可以廠子自己上報油耗,EPA抽查,結果福特使用的方法有問題,結果C-MAX 2次調油耗,2013-2014年的6種車的油耗重新上報, 還要給買車的消費者賠錢

現代/起亞直接就是虛報了,所以他們被罰就是報應

最後,大眾在別的市場都不錯,在美國除了奧迪外大眾一直不行,第一個在美國開廠結果又是第一個關閉廠子灰溜溜的走了,連續換了好幾個北美高層,現在又出了作弊的醜聞,墨西哥的工廠質檢也就是個玩笑

有一個方法看一個車廠(主要靠平民品牌的,賓士寶馬屬於豪華車,這個標準不適用)在美國是不是一線級別的,只要看它的牌子過去幾年中每個月前20銷量排名能不能保證3個以上的位置 福特通用豐田本田可以保證,克萊斯勒尼桑基本可以,現代偶爾能達到,大眾三菱能有一個就是非常好的情況了

"

by luckyshooter

以下是之前的答案

轉一些相關的英文媒體內容,供大家參考:

VW caught cheating on diesel emissions standards, ordered to recall 500,000 cars-

emmissions-standards-ordered-to-recall-500000-cars

這個文章分析了VW如此作弊的可能原因:

One possible partial explanation is that VW introduced these changes to cut

down on maintenance costs. As we previously noted, a number of the clean

diesel vehicles use an additive which must be periodically replaced in order

to keep the vehicle』s emissions within range. Critically, the rate of

additive consumption appears to be roughly equal between European and

American vehicles, even though the European cars are held to a significantly

less-stringent NOx emission standard. While this is far from a smoking gun,

it makes sense that the US version of a clean diesel would require

significantly more fluid to reach a commensurately lower emission target of

0.05g/mile. The Euro-5 standard, in contrast, allows for up to 0.25g/km — a

much less difficult target.

大致翻譯,原因之一是vw為了降低維護成本。如果要保證符合美國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要求0.05g/mile,對比歐-5隻要求0.25/mile),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加基於尿素的添加劑(比如美國這邊賣的賓士和寶馬的柴油車那樣)。但這添加劑其實不便宜,而且添加頻率也不算低(印象里大概一萬多公里或者一年加一次或者更頻繁),那麼放在VW這些用四缸增壓柴油機的經濟車型上就會導致擁有成本更高並降低產品競爭力,結果就是vw選擇不走這條路。

Since not all the recalled vehicles actually use the urea-based fluid,

however, maintenance costs can』t be the entire reason. Othe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VW programmed the vehicle to switch its 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between high and low states. When set to high EGR, the

vehicles』 NOx emission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otal vehicle

power would be lower and the car might not respond as quickly. Set to low

EGR, and the car』s performance would increase at the cost of much higher

emissions. VW, in other words, was concerned that Americans would see its

diesel technology as lacking power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US gasoline

vehicles, and wouldn』t be as interested in buying the cars.

第二個理由就是為了保證性能。上文大致說VW把它的尾氣再循環(也就是把尾氣導入進氣中參與再次燃燒做功)系統設置為高低兩個工況。在高工況時排放會降很多,但代價是發動機油門響應變差和峰值輸出降低。而柴油機本身在功率上就相對汽油機吃虧,同時美國市場是一個對動力要求相對高的市場。為了避免給消費者留下自己柴油車動力不行的印象進而對自己的柴油車失去興趣,vw就搞了這種損招。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9-19/vw-clean-diesel-scheme-exposed-as-u-s-weighs-criminal-charges

Volkswagen AG』s admission that it cheated to make nearly half a million diesel cars appear cleaner-burning than they are leaves the automaker facing billions in fines, its executives risking criminal charges and its U.S. expansion plans in peril.

VW admitted systematically cheating on U.S. air pollution tests for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nounced Friday in citing violations that could add up to $18 billion in fines. The company said it has also heard from the Justice Department, which the EPA said could pursue criminal prosecution.

這裡提到VW不僅面臨巨額罰款,還面臨刑事指控。

The German automaker has struggled to gain a foothold in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car market with a strategy built in part on touting the efficiency of fun-to-drive 「clean diesel」 vehicles now shown to be anything but.

「It』s a huge black eye for Volkswagen,」 said Matt DeLorenzo, managing editor for news at Kelley Blue Book in Irvine, California. Consumer Reports magazine reacted by suspending its 「recommended」 rating of two diesel models.

Diesel versions of the popular Beetle, Golf, Jetta and Passat comprise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brand』s sales in the U.S. and are a vital part of the company』s strategy for meeting tougher U.S. fuel economy standards going into effect in coming years. More than other carmakers, VW has chosen to focus on diesel technology instead of electrics or hybrids.

「They were counting heavily on diesels to meet the fuel-economy numbers,」 DeLorenzo said. 「This brings that whole strategy into question.」

這裡提到,柴油版的甲殼蟲,高爾夫,捷達,帕薩特佔了大眾美國銷售的1/4以上,並且和其他考慮全電或混動方案的廠商不同,大眾選擇走柴油機的道路來提高燃油經濟性,從而滿足政府對車廠平均油耗值的要求(這裡要提到,美國政府有一個CAFE也就是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要求,也就是每個車廠在美銷售車輛的加權平均經濟性(以每加侖可以跑多少英里記)要高於某個值。達不到標準的話要對車廠罰錢。典型的例子就是賓士因為實在達不到這個標準,一直在認罰。

Defeat Device

Volkswagen admitted it sold 2009-2015 diesel Volkswagen and Audi cars with software that turns on full pollution controls only when the car is undergoing official emissions testing, the EPA said, calling the algorithm a 「defeat device.」 During normal driving, the cars pollute 10 times to 40 times the legal limits, the agency estimated.

這裡提到VW在09-15年售出的柴油版大眾及奧迪車型中插入軟體,在進行官方排放測試時把排放控制全開,而平時則不這樣做。這個演算法被EPA稱為「關閉(排放控制)設備」。在正常行駛中這些車輛的排放超標10-40倍。

Volkswagen, based in Wolfsburg, Germany, said it』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unable to comment further.

The EPA, working with the Justice Department, is likely to push for a stiff fine because there are clear violations of the law and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said Margo Oge, former director of the agency』s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and Air Quality. VW』s competitors were spending more money on systems to comply with the law and help the environment.

EPA目前正在和美國司法部聯合行動,並很可能推動後者對VW處以較高額的罰款,因為其行為明顯故意並對環境產生損害。作為對比,VW的競爭對手則為保證合規投更多的錢在相關係統上。

「My hope is the agency will send a strong message to the rest of the industry,」 Oge said. 「You want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is isn』t acceptable.」

EPA一前官員表示希望EPA能藉此對VW以外的車廠業界釋放強硬信號,此種行為決不能接受。

The closest parallel to the Volkswagen case was a group of truck makers who used devices to suppress diesel-pollution controls to improve fuel economy, Oge said. That case, settled 15 years ago, resulted in fines of more than $1 billion, she said.

此官員表示,與此案子最類似的案子發生於很久前,最後在15年前官司落地,判賠超過十億美金。當時的案子是一些卡車廠商抑制排放控制,進而提高燃油經濟性。

Potential Fines

The potential financial liability is unclear. The EPA could fine the company $37,500 per violation, said Cynthia Giles, the agency』s assistant administrator for enforcement. With 482,000 autos part of the case, the total could be more than $18 billion. EPA allegations that automakers violated environmental rules often are settled for far less than the maximum possible fine.

Hyundai Motor Co. and Kia Motors Corp. agreed last year to pay a $100 million civil penalty to resolve Clean Air Act violations based on their sale of more than 1 million vehicles that emitted more greenhouse gases that what they certified to the EPA.

具體罰金尚不明確,但EPA最高可以處以每輛車37500usd,482000輛車,算下來超過一百八十億美金的罰款。但同時EPA指出通常最後罰金可能遠小於此,比如去年現代和起亞因為超過一百萬輛旗下車型的溫室氣體排放超過了他們對EPA宣稱的值,最後繳納罰金為一億美金。

Criminal Exposure

Lawyers familiar with automotive law say the company could face criminal exposure if prosecutors agree with the EPA』s assertion about the defeat device. The Clean Air Act contains criminal provisions which apply to tampering with monitor devices, as well as making false statements to the EPA.

「What is so damning is that this was something actively pursued. This isn』t an oversight,」 said Bloomberg Intelligence auto-industry analyst Kevin Tynan.

Someone at VW had to decide that cheating the system was going to be a better use of time, money and resources than meeting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ynan said.

「It sounds pretty damning from what EPA said,」 said Carl Tobias, a products-liability law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Richmond in Virginia. 「I think they need to be worried about more than just the fines.」

The Justice Department this month said it would step up its efforts to punish individuals for corporate criminal wrongdoing.

「It may be that DOJ will pursue some kind of criminal charge, and that could be very serious,」 Tobias said. The question will then be who in the corporate chain of command knew about the deception and when did they know it, he said.

Including diesel models from the company』s Audi and Porsche brands, Volkswagen AG accounts for 63 percent of diesels sold in the U.S., he said.

除了罰款,VW可能還要面臨刑事指控,如果司法部認同EPA對上述「關閉設備」的判斷。清潔空氣法案中包括了刑事犯罪的相關條款,其中提到改動排放監控設備和對EPA提供虛假聲明均為刑事罪行。

有里士滿大學法律教授,一名產品問責方面的專家提到,VW應該考慮的不僅僅是罰款,因為司法部很可能嚴肅的進行某些刑事追責。這將涉及到VW企業的命令鏈條中誰對這種造假事件知情,以及他們何時得知此事。

順便,包括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型號在內,VW佔了全美柴油車銷售的63%。

Consumer Case

The reliability of auto emissions data has also been questioned in Europe. Last year, Mercedes-Benz was accused of overstating fuel economy performance of its vehicles by 40 percent compared with real-world results,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Brussels-based lobby group Transport Environment.

Volkswagen was sued Friday in a federal court in San Francisco in a consumer class-action case alleging that the defeat device has caused vehicles to lose value.

Consumers wouldn』t have bought the vehicles or paid as much as they did for them if they had known about the defect, and stand to spend more on fuel when the cars are modified to comply with emissions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complaint.

Tobias, the products liability law professor, said it will be easier in some states than others to establish a class of consumers who can claim injury from Volkswagen』s actions. Some drivers will have to show they specifically relied on the company』s 「clean diesel」 promises, while elsewhere it will be enough that VW didn』t live up to its representations.

But given the nature of the allegations, just bringing the lawsuit should provide suing customers with 「leverage enough to exact some reasonable settlement,」 Tobias said. 「There』s a lot that』s going to happen in the days ahead.」

車輛排放數據的可靠性問題在歐洲也有出現。來自某遊說集團的說法,去年賓士被指控把其車型的燃油經濟性虛標高40%,與現實世界的真實油耗相比。

周五在三藩市的聯邦法庭,VW已經面臨消費者集體訴訟,指責它們的排放控制關閉設備導致消費者手中的柴油車在二手銷售時貶值。

接下來在各州,取決於州法不同,預計會形成VW車主的群體訴訟。並且根據上述教授的說法,考慮到事情的性質,僅僅是提堂告訴本身就已經對vw形成足夠的制衡,使得後者很可能出錢和集體訴訟放和解。

Global Giant

While Volkswagen is a global giant with the longstanding goal of surpassing Toyota Motor Corp. a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profitable automaker by 2018, it continues to struggle in the U.S., even after opening a $1 billion factory in Tennessee. VW brand』s U.S. sales fell 2.8 percent this year through August, while industrywide sales rose 3.8 percent.

Now the company』s targets are at risk, said DeLorenzo of Kelley Blue Book. It』s always been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to tune diesel engines in a way that meets pollution regulations, he said. VW may have found it easier to write software that passed EPA tests than compromise the way its diesels drive, he said.

The EPA and the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said their investigations are continuing.

「We』re not discussing what the California fines might be at this point,」 said David Clegern, a spokesman for the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in an e-mail Friday. 「Our priority is to get these vehicles into compliance and proceed from there. A recall is really the only way to do that.」

Creating Pollution

Volkswagen was deliberately creating more pollution for the people they were trying to sell clean diesels to, said Dan Becker, director of the Safe Climate Campaign, a Washington-based environmental group.

「This is one of the companies that』s been trying to get Americans to buy diesels,」 Becker said. 「They』ve banked their future in a significant way on diesel. They assumed the EPA would never catch them at it, and that was a huge risk.」

The company』s preferred shares fell 3.2 percent to close at 162.40 euros in Frankfurt Friday before the revelations by the EPA.

Consumers haven』t yet been ordered to return to their dealers for a recall, and it』s safe to keep driving the cars, said Janet McCabe, acting assistant administrator of the agency』s Office of Air and Radiation.

Last year Ford Motor Co. was forced to lower mileage estimates and compensate more than 200,000 customers. The Dearborn, Michigan-based company sent out payments ranging from $200 to $1,050. In 2012, an investigation led to Hyundai and Kia relabeling some of their top-selling U.S. models.


看到一些XJBC的回答,作為一個如假包換的業內人士,決定來說說這件事,為大家科普一下柴油機後處理的前世今生。

為柴油機正名,柴油機=傻大黑粗?

在另外一個問題中,JackyQ說的特別好,【大眾的柴油機不是你在家門口馬路看到的卡車柴油機,柴油機在完善後處理之後,所有,請注意是所有,污染物指標全面秒殺汽油機】

是的,柴油機的排放目前主要是NOx,和微粒PM,目前主要的難點在於NOx的處理上;而汽油機的排放主要是NOx,未燃碳氫化合物CH,一氧化碳CO;如果是直噴汽油機,也會有微粒PM的排放。

由於柴油機一般是富氧燃燒,未燃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比汽油機少多了;但是柴油機的煙是一個問題,這是因為其燃燒方式的原因,柴油機為擴散燃燒,而汽油機為預混燃燒,因此柴油機工作時,如果混合氣組織不好,就會導致滾滾黑煙,觀眾朋友們總是會相信眼見為實的東西,所以造成了柴油機在我們心中的印象總是很差,總是覺得柴油機就是冒著滾滾黑煙的不環保機器,即使汽油機排出大量的無色不可見的有毒氣體CH和CO。

在早些年,國內還是處於機械泵的國三時代,那個時候,柴油機冒黑煙很多見,然而自從進入了國四時代,以及2017年即將進入的國五時代,我相信只要企業嚴格遵守法規要求,冒黑煙的機器將不復返。

那既然這樣,使用尾氣後處理難道不能解決問題么?

朋友們,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眾所周知,汽油機一般都配三元催化轉化器來處理尾氣,只需一個大鐵殼,輕鬆過排放,而柴油機卻不用這個東西。

為什麼呢?

因為空燃比的原因,汽油機是空燃比控制的燃燒,也就是說大部分工況,油氣都是按比例配好的;但是柴油機卻是富氧燃燒,缸內空燃比是多少,基本不管不問,能進多少空氣就進多少;而三元催化轉化器這個東西對空燃比的要求相當嚴格,特別是在處理NOx時,如果氧分壓過高,則其轉化效率會大大下降,所以柴油機的後處理無法使用三元催化轉化器。

柴油機一般使用DPF,EGR,SCR這些手段來進行後處理。

而如今有時候汽油機也會有稀薄燃燒的技術,那他的後處理是怎麼解決的呢?

傳統的閉環三元催化轉換器不能快速地將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轉換成氮氣。於是就有了氮氧化物存儲式催化轉換器(NSC)這玩意,NSC的工作原理就是先把NOx存起來,等到一定的時機再進行再生處理,系統性地轉換成氮氣。這種催化器汽油機柴油機都可以使用。

這種催化器在NOx再生時會影響到柴油機的經濟型動力性

但是這玩意需要貴金屬,效率只有50%-80%,相比於SCR90%以上的效率實在太低,而且而且這玩意標定過程特別複雜,特別複雜,特別複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據說大眾的乘用車上用的就是這種催化器。也叫LNT。。。。

那既然有辦法處理,為何大眾不能好好乾活?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實現起來很複雜,現在就讓我來說說乘用車和商用車在處理NOx問題上的特點。

在後處理上分為乘用車和商用車,因為考慮到布置等一些原因,乘用車不太會選擇SCR,因為SCR系統比較佔用空間。而且尼瑪有事沒事要去加個尿素煩不煩!

乘用車如果是要達到國四(歐四)排放標準,大家基本上基本上用用DOC+EGR就能夠對付。

其中DOC用來氧化微粒,未燃CH,CO什麼的,EGR用來降NOx。

商用車一般使用SCR手段。

這裡又會有人提到 即使國內的車都帶了SCR處理系統,但是車主不去主動添加尿素;在我司的ECU內,如果探測到尿素液位過低,首先是會警報;如果尿素沒有了,而不及時添加,就會觸發OBD報錯,發動機直接限扭,所以安裝了SCR的國四,國五車輛,NOx應該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要達到國五(歐五)排放標準,乘用車就得使用EGR+DOC+DPF,商用車可以使用SCR。乘用車歐五排放不使用額外的NOx後處理還能勉強過關,但是在美帝是不行的,必須使用額外的後處理措施,比如NSC(LNT)。

我司曾經嘗試過僅適用EGR來達到歐五標準,可行,但是帶來經濟型動力性嚴重下降,而且超級複雜。

如果是歐六呢,我上圖,下圖是歐洲廠商在實現歐六技術使用的技術手段。

看到沒,如果要達到嚴格的歐六標準,基本上沒有SCR是不行的。所以,這裡就要提到排放法規的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邪惡的美帝人民使用的是變態的FTP循環,而歐洲人民使用的鬧眼子的NEDC或者ESC什麼的循環。要面對史上最嚴格的美帝排放法規,又不能使用簡單粗暴的SCR,那可真是辛苦大眾了,並不是柴油機後處理技術有多麼複雜深奧,而是麻煩,太麻煩。

汽油機一個三元催化轉化器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而柴油機要選擇,精心搭配多種技術手段。使用EGR或者過高的EGR率,會帶來油耗的問題,而SCR使用起來又不太方便;NSC吧,太麻煩,需要貴金屬,標定麻煩;所以只能鋌而走險。

最後說一說作弊

大眾這據說是根據方向盤動不動等等條件來判斷汽車是否處於尾氣檢測狀態,如果是則進入裝逼模式,如果不是則進入傻逼模式;然而這時最直接的作弊。

某些企業,則不是這麼直接,據我所知,國內有些主機廠的軟體是有bug的,不方便直說,由於NEDC排放測試的工況帶有某些明顯的特點,所以這些軟體在設置上,是能夠通過排放的,但是在一般行駛工況下,由於這些bug的存在,排放卻不能達標。

如果要查國內情況,會更嚇人。

--------------------------------------------------10-11補充---------------------------------------------------------------

有人提到柴油機和汽油機燃燒溫度和尾氣溫度的問題,其實這個也是一般而言的,並不是絕對的,用來比較沒啥意義,我已經更改了回答,另外找一張教材的圖來證明我的觀點。

科普結束,歡迎點贊和交流!


1.大眾中國的公關公司很忙。車托之家至今無任何報道。

2.北美大眾和奧迪品牌又將受到重創,柴油機的發展更不被看好。坐等其他市場的大眾柴油車檢測結果。

3.EPA報道稱,車主並無健康風險。所以不影響其信仰者購買 :)

EPA accuses VW of cheating on emission rules

4.最終罰款可能沒180億美元這麼多,這個數字僅僅是最大值而已。不過,同時會產生巨額的召回費用是難以避免的。

5.保時捷集團正虎視眈眈,反收購的機會來了。

6.如果最終罰款額巨大,狼堡可能會加快投放新車型的進度,對佔據近半銷量的中國市場來說反而是件好事。中方和zf會有更大的話語權,德方對中國的技術壁壘可能會鬆懈,更多的技術能夠引進來。

7.2014年大眾的利潤才144億美元,即將擔任新監事會主席的CFO波什要哭了,成本沒削減,平白添了筆賬。

PS:又應了一句話,『一流的車賣給中國,二流的車自己用,三流的車賣給萬惡的美帝。』


這件事情與其他的質量門有本質的區別。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家車企在車輛設計之初是以剎車失靈,斷軸,自燃,漏油為目標,這類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於設計方案不合理,製造工藝欠缺或者對供應商把關不嚴等原因導致的,並且我相信任何車企在主觀上都希望避免這類問題出現。

然而,大眾在設計之初就是以欺騙EPA為目的,並且為了達成該目的進行了相當工作量的開發(EPA評價其為"尖端的演算法(sophisticated algorithm)"),顯然大眾為做成這件羞羞的事情煞費了一番苦心。

在美國市場銷售柴油車的不是只有大眾一家,既然美國設立了排放標準(這裡不討論是否合理),就說明各大車企達成標準並沒有特別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題,大眾以欺騙手段在實際上並不存在技術優勢的情況下實現更好的發動機數據,其行為是否涉及不正當競爭估計美國律師會好好挖掘一下。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各種質量門就好像你有一個豬隊友,因為懶因為蠢,總是把事情搞砸,但他心裡還是把你當隊友。這個事情就好像你有一個高智商隊友,心裡想著是要怎麼陰你一下還要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你主觀上就以不正當的方式來獲取競爭優勢,大眾的企業文化難道是這樣嗎?

最後,我就想問一句,作為世界知名企業,作為行業前二,好好做好汽車本身,好好做些實事,真的那麼難嗎?


前不久剛剛把自己的11年2.5L Golf換成了15款的TDI Golf就出了這事兒,心裡也是五味陳雜..看了一圈沒看到有受影響的車主回答,我出來說一下感受吧。

其實對於大眾這個品牌其實一直沒有特別大的好感,雖然是車主對於網上黑大眾也是當看段子一樣喜聞樂見。舊車開了幾年雖然沒出過什麼大問題但是到了60k mile了以後出了幾個小毛病,並且深深體會到了相比日系美系高昂的保養費用。之前一直想著會把舊車換成輛省心的日本車。

那最後為什麼還是換成了Golf TDI呢...之前自己搬過幾次家和幫女朋友搬家加上裝各種大件的經歷讓我根本就沒有考慮sedan的車型(比如冬天去趟滑雪場hatchback後排放倒裝備就全扔進去了,sedan還是略麻煩),自己經常穿梭於紐約和費城之間在城市裡停車的需求比較大,一般情況下都是自己一個人開車又希望車具備那麼一點運動的氣息..體型較大的SUV就根本沒考慮。綜合看下來北美市場這個級別就那麼幾款符合要求的, 大概也就是Mazda 3, Focus和Golf了。在馬三上猶豫了很久之後還是選擇了golf TDI,除了綜合權衡價格配置(馬三低配略坑而且15款golf內飾在這個級別基本可以算semi-lux了)保養(其實差不多,而且自己可以做簡單的維護省一些錢)外形(馬三當然美但是15款golf比例調整後也好看了不少),柴油的選項應該是最後讓我決定的最重要的因素。

TDI的主要賣點是在省油的情況下不犧牲運動性,北美現在油自來水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總體經濟上優勢不是很明顯。但是自己平均下開來40+的mpg對於我這種開車很多的人來說,直接從一周兩到三次加油到一周一箱油。可以周末跑出去順便直接在NJ加一箱和汽油差不多價、比紐約州便宜三分之一的柴油跑一周也還是可以省一些油錢。駕駛感受上感覺比舊車平順了很多(雖然對於更換的DSG略有擔憂),同時感覺在高速上加速超車和平時城市裡起步的反應都快了不少(換車兩周之後就吃了近兩三年內第一張超速罰單= =)。從我自己開了這一段時間對於這輛車的評價是相當高的。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優勢是柴油車在二手車市場上總體depreciate相對更慢。

所以周五突然看到這個新聞後我的反應直接就是你tmd一定是在逗我...

作為車主,這裡先不說美國對於柴油車的恐懼帶來的世界最為嚴格的排放標準,也不先評價大眾行為本身的不道德,自己和看到的很多網上的車主一樣對於emission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反應。(其實自己原本還有保修到期後去改車,柴油發動機的特性讓TDI可以直接通過ECU的調整增加馬力,這當然毫無疑問的會增加排放..)畢竟主觀上不像之前的豐田GM recall中的缺陷會直接威脅自己的安全。換個角度想作為不限制NOx的trade off也許是更高的mpg帶來的更少的碳排放...

車主們普遍的擔憂有兩方面。一是即將到來的recall大眾會出現怎樣的方案,現在看來並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案可以在不犧牲燃油經濟和運動性的情況下讓排放達標。這兩點柴油車主要的宣傳點如果受到影響車主是一定不會答應的,結果就是不會有多少人主動把車送去recall。第二點是這件事對於受影響車型在二手車市場上價值的巨大影響,雖然現在EPA仍然允許車主私下的交易,但是近期dealer的禁止銷售以及以後即使滿足標準後購買者對於這批車甚至柴油車總體的印象肯定會讓自己的車的二手市場變得非常非常小,這等於直接侵犯了車主的經濟利益。現在美國和加拿大都已經有律師行開始了class-action litigation,不知道最終能否為受損的車主追回一些利益,作為車主只能靜觀其變了。而更間接一點的影響則是讓消費者直接失去了對於大眾的任何一點點信任,雖然知道大眾在中國市場的各種作為,但是沒有想到大眾會這麼大規模的悶聲作大死,讓人不能不覺得自己開的車上還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呢。

大眾雖然剛剛在年初成為世界上銷量最高的汽車廠家,可是中國市場逐漸疲軟,這正是需要重新抓住美國市場的關鍵時刻,這麼巨大的醜聞偏偏這時候爆了出來。在美國這個市場仍然選擇大眾的消費者可以說是對於這個品牌最忠實的一批消費者了,大眾這次連這部分消費者都失去了,在美國也許已經沒有翻身的希望。雖然希望於大眾能拿出誠意來補償車主,但是全球一千一百萬輛巨大的影響規模讓這種希望看起來比較渺茫。


德媒報道說德國政府一直都知道大眾尾氣作弊這件事,不知道狼堡的地下室有沒有二戰時期元首親自用油紙包好的180億美元哈哈哈


全國各地大眾四兒子店又會掛出「釣魚島是中國的」橫幅,至於為什麼又要掛出來,我也不知道,反正他們喜歡這樣


謝腰。

我習慣用事實說話,焦點訪····額,串台了。

我給大家度娘一下,分為三種搜索這結果:

1. 直接度娘;

2. 度娘搜車托之家;

3. 度娘搜車托之家一周內結果;

2015-09-20 22:29搜索

見截圖:

這是直接度娘的,大眾的作弊新聞被鞭屍。注意第二條···車托之家還是···呵呵呵,我們接著看。

這是車托之家的···嗯,一片安靜啊同志們。也許是結果太多了,沒看到最新的?呵呵,你信不過度娘的排序,沒事,咱們把之前的都去掉。

這是車托一周內的結果,只有一條,新自燃···哦不是,新途觀···國內神車出事,國內垂直領域領頭羊網站完全沒有報道。正應了我的口頭禪:

不是蠢就是壞。


國內因為有上汽一汽護犢子,大眾就算出了這樣的事也能被掩蓋。更別提這是美國的柴油車,國內受此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大眾在美國都敢這樣玩,在國內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什麼情況。大眾如果再用這樣的簡配作弊耍無賴靠公關的思維聯合一汽上汽坑消費者,再不改改自己傲慢的態度,在國內終有一天會摔跤。

再過五年,大眾將走下神壇。

據最新消息,涉事發動機可能包含全部2.0TDi發動機,全球共計1100w台。

股價下跌30%,大眾盤中承認1100萬都有問題,藥丸吶。

接下來看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以及聖大眾公關如何應對吧


萊萬多夫斯基已經給予了有效的回擊。。。。


原理黨來這裡飄一下~~~

自上世紀90年代歐美製定排放法規以來,其嚴苛程度就以指數的形式增長著。不得不說給汽車製造商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歐美一般對四種污染物的排放進行限制。1)顆粒物(PM):造成霧霾的元兇,危害人類的呼吸系統。2)氮氧化合物(NOx):光化學污染的元兇,會對人類的中樞神經造成損害。3)碳氫化合物(THC):與NOx協同造成光化學污染。4)一氧化碳(CO):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無法為身體供氧。

這裡首先要說到汽油發動機與柴油發動機的不同。汽油發動機油氣均勻混合入氣缸,然後用火花塞點燃油氣混合物。為了防止氣體在活塞行進至上止點(top dead center)點火之前就直接壓燃了,它的壓縮比就不能很高。壓縮比小,就直接導致了熱效率低。而柴油機的壓縮比可以很大,因為柴油機是先壓縮空氣,然後在上止點附近直接噴油,油噴進去在高溫下直接燃燒。可問題是由於油氣不均勻混合,產生的顆粒物(PM)就比汽油機多很多,壓縮比大也導致燃燒溫度高,也會增加NOx的生成。

相比於美國更加重視的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等污染物的排放,歐盟更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柴油汽車雖然會排放較多的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可是其輸出功率大,熱效率高。這也就意味著當輸出功率一致時,柴油機的油耗更少,這也就大大的降低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歐洲對於柴油有著偏向性的稅收政策,這也就導致了歐洲擁有者更大比例的柴油汽車。同樣為了推廣柴油車,歐盟對於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相對美國更加寬鬆。而出生在歐洲的大眾品牌為了在美國市場推廣,就需要同時滿足EPA各項更為嚴苛的排放標準。

NOx的形成多少雖然可以被柴油的種類(例如生物柴油,合成柴油)所影響,但是與油品的提升關係不大。提高尾氣處理系統的工作效率,或者降低燃燒過程中氣缸內產生的NOx,都可以減少排放到大氣中的NOx含量,從而達到排放標準。

汽油機一般使用three-way catalyst(TWC)進行尾氣處理,利用three-way catalyst 可以同時做到還原NOx,並氧化顆粒物(PM),碳氫化合物(THC)和一氧化碳(CO)。可TWC只能在化學配比平衡的(stoichiometry)時候使用(油和氧氣的比例不多不少正好反應完全)。而柴油機的燃燒並不是遵循化學配比平衡的,所以不能用這種催化劑。

柴油機尾氣處理降低NOx 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LNT (Lean NOx Trap),其工作原理是在柴油機正常運行的時候,用存儲材料(storage material)將NOx暫時存儲。而後,以富油燃燒(油多空氣少)的方式產生較多不完全燃燒產物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THC),用來與NOx發生中和反應,還原NOx形成氮氣。另一種NOx後處理系統為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通過向尾氣中噴射尿素溶液,分解產生的氨氣(NH3)與NO或NO2發生中和反應,產生無害的氮氣(N2)和水。

相比於SCR,LNT的優勢在於其成本相對較低,體積較小,不需要後續填充尿素。尿素溶劑的凝固點為 -11oC,所以需要加熱系統以應對寒冷地區氣候。每次更換機油周期大概需要5加侖(19升)尿素溶劑,更對於其體積和質量提出了要求。可是,LNT儲存的NOx需要富油燃燒再生周期定時對其還原,這會對車輛的燃油經濟性(fuel economy)產生負面影響,也就意味著行駛同樣的路程需要更多的燃油,降低了每加侖英里數(MPG)。使用LNT大概會降低3-7% 的燃油經濟性。同時,對於大排量柴油機,LNT的效果差強人意,近年來更多品牌的選擇了使用成本較高的SCR。

如果說利用尾氣處理系統降低NOx是亡羊補牢,那麼在燃燒過程中減少NOx的形成便是釜底抽薪。NOx在氣缸內的形成主要有三種原理,第一種thermal NOx也是最主要的形成機理,就是高溫下氮氣氧氣反應形成,反應速率與溫度指數形式正相關。第二種是promote NOx,是油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例如CH成為了NOx形成的催化劑。也是生物柴油biodiesel會增加NOx的主要原理。第三種是fuel NOx,就是由於油中含氮元素,導致NOx的形成。可是一般的汽油成份並沒有太大區別,不會引起後兩部分部分造成的差別。所以降低反應溫度和缸內氧氣濃度便成了減少thermal NOx的重點。

為了降低缸內燃燒溫度和氧氣濃度,柴油車往往使用排氣再循環(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的方法,即把一部分廢氣導回氣缸內。廢氣再循環使得氧氣濃度變低,同時廢氣中的二氧化碳有較高的比熱容,可以有效地降低缸內燃燒溫度。同時,廢氣中的顆粒物(PM)會導致EGR管道結垢(EGR cooler fouling),增加了其不穩定性。因為一旦結垢,廢氣便無法回到缸內,整個EGR系統也就失效了。

先進燃燒模式(Advanced Combustion Mode)也成為有效降低發動機排放的手段。均質壓燃(HCCI: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低溫燃燒(LTC: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預混壓燃(PCCI:Partially-Premixed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等燃燒模式,通過增加EGR,改變噴油時間和壓力等手段,降低燃燒溫度從而減少缸內NOx的形成。

但是,EGR和先進燃燒模式的引入會降低燃油經濟性。同時,先進燃燒模式所能提供的最高輸出轉矩也會降低,影響了車輛的加速性能和使用體驗。

相比於其他汽車企業,大眾並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新興的電動車以及混合動力車的研發上。而作為大眾標誌的柴油汽車,用來吸引消費者的重點,就在於其較低的油耗和較高的性價比。換而言之,就是較高的每加侖英里數(MPG)。大眾要最大程度的降低油耗,選擇動力最優模式的同時就意味著只能忽略排放。

為了保證其節能車的地位,並同時滿足EPA的排放需求,於是大眾只能用作弊的手段在正常行駛的時候採用一套模式,在應對EPA檢測的時候採取另一套模式。

所以大眾可能運用了以下手段:為了保證較高的每加侖英里數(MPG),在正常行駛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性關閉EGR,將發動機設置為動力最優模式,也不會使用富油燃燒來再生LNT。造成了NOx從形成到排放都得不到控制。而傳統燃燒模式較好的加速性能,以及不需要更換尿素溶劑更是提高了用戶體驗度。使用LNT而非SCR作為後處理系統更是有效地降低了所需體積以及成本。

當作弊軟體通過方向盤轉角、車輛震動、車外壓力等因素察覺到其正在進行尾氣測試時。就會開啟清潔燃燒模式,同時啟用LNT再生,將車輛的排放控制在標準範圍內。而正常的路上行駛時,又會開啟另一模式,使其得到較好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經濟性。


本來自己答的,都打了一大篇了,中午刷微薄刷到了這篇,覺得寫得比我好,我寫的太偏向於講技術了,沒這篇文章講的全面,而且容易懂,就貼上來大家看看。

本篇文章來自 車雲網,地址:「排放門」持續發酵,全球動力格局或迎來「新轉向」

--------

柴油車真像歐洲宣傳的那樣清潔嗎?此次大眾「排放門」事件的發酵,會不會引發歐洲從政府到消費者層面對柴油機的重新認識?這究竟會對全球動力戰略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大眾柴油車在美國「排放門」發酵數日之後,昨晚大眾CEO文德恩也宣布引咎辭職,而股價的連續暴跌也顯現出資本市場的擔心。有些極端的言論甚至認為,大眾將由此陷入財務危機。對此,車雲菌不想再添油加醋。相比大家對大眾生死的關注,車雲菌其實更在意此次事件對全球動力戰略格局的影響。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不妨與車雲菌一起來分析後再下結論不遲。

大眾作弊有可能動搖歐洲人對「柴油更環保」的常識性認識

大眾為什麼要作弊?難道大眾不清楚一旦東窗事發後果的嚴重性嗎?顯然不可能。那麼從大眾的鋌而走險可以看出,大眾此舉是涉及到戰略層面的東西,而絕非臨時拍腦門之後的局部錯誤。那麼這個戰略層面的東西是什麼呢?

近年來,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為柴油機「正名」的報道。何謂「正名」?即在過去,人們印象中的柴油車是冒黑煙的污染大戶。這些報道則想糾正這個認知,認為柴油車要比汽油車更清潔。如果說國內消費者在看到這樣的報道仍半信半疑的話,歐洲市場則是完全另一番景象——多數人都實實在在地認為柴油車更環保。這種認知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裡面有企業的宣傳,有環保部門檢測的佐證,當然也有政策的引導使然。

那麼我們現在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這個幾乎已經被確定為「常識」的東西,最後被大眾作弊門事件所打破。即柴油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環保,它所謂的環保是通過作弊而來的,結果會怎樣?歐洲人還會像過去那樣推崇柴油機嗎?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實際情況到底怎樣?柴油到底是環保還是不環保?

歐洲對於柴油車的青睞源於「碳排放」

歐洲的柴油車比例高達60%,這與美國2%左右的比例形成強烈反差。因此在說清楚柴油機是否環保之前,我們要先來搞清楚為什麼歐洲那麼推崇柴油機。

直觀看,是政策使然。歐洲各個部門對於柴油機都是有傾向性的。例如在柴油的稅費優勢導致柴油比汽油更便宜,在柴油車的購買和使用方面也有稅收優惠。環保法規也更寬鬆。例如歐V標準,氮氧化物的排放汽油車是60mg/km,柴油車則可以到180mg/km(相應的,美國就沒有雙重標準,全都是43mg/km)。

那麼歐洲的政策為什麼要這麼制定呢?從車雲菌來看,除了柴油機是歐洲廠商的「傳統優勢項目」以外,更源於歐洲政策制定者對於碳排放的注重。車雲菌曾多次提到碳排放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要想降低碳排放,插電式混動是好辦法,但離普及還需要時日。那麼往前數十到二十年,往後數三到五年,要想降低碳排放還得在傳統能源技術上下手。對於歐洲廠商而言,在柴油機上做文章自然是最佳方案。

柴油機的環保是相對的,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清潔」

柴油機在碳排放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很多新一代柴油機的表現甚至媲美汽油混動,這令各廠商在應對碳排放法規時顯得信心十足。這不是意味著柴油比汽油更環保嗎?如果單說二氧化碳排放,答案是肯定的。但問題是,尾氣排放可不僅限於二氧化碳。

柴油機為什麼更省油?理由很多:壓燃式、高壓縮比、高燃燒效率……那麼我們來看看這種方式的副作用。氮氧化物是如何產生的?柴油和汽油里都沒有氮。哪裡有氮?空氣!沒錯,氮氧化物就是空氣自身在高溫高壓下產生的。發動機進氣不可能靠純氧,所以氮氧化物不可避免,差別僅在於多與少。那麼什麼情況下會產生更多的氮氧化物?一個是高溫高壓(這是柴油機的「強項」),另一個是進氣量,也就是空燃比——混合氣里空氣的比例越大,氮氧化物也就越多。而增加空燃比,採用更稀薄的燃燒方式又是降低碳排放的有力武器。於是在控制碳排放的過程中,氮氧化物的增加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副產品。

那麼到底柴油機比汽油機誰更環保?這就要看你對於碳排放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更注重誰了。前者無毒,但屬於溫室氣體,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後者是有毒氣體,會污染整個大氣……

注意:柴油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污染源碳顆粒,但因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就不展開了。

柴油機環保面紗被揭開之後對全球戰略格局的影響

柴油機降低氮氧化物就那麼難嗎?不通過作弊就達不到美國標準?那豈不是在美國銷售的柴油車都在作弊?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氮氧化物不同於碳排放。後者只要產生了,就沒辦法改變或回收,只能排放到大氣中。前者呢?其實是可以通過車用尾氣處理裝置,重新變成氮和氧的。常規來看,柴油車只有DPF(顆粒過濾器)而沒有催化器,但實際上很多柴油乘用車上,兩套裝置都應該有。而對付氮氧化物,目前更多地則是要依靠以尿素為主的尾氣處理液,也就是SCR系統(尿素解決方案),這通常被叫做「AdBlue」。在氮氧化物產生量更大的情況下,要達到標準值,就必須要在尾氣處理系統上有所強化,這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整車製造成本會增加,同時還會導致車主用車成本的增加和使用便捷度的降低(AdBlue是要定期添加的)。事實上在國內,就有很多柴油車主會在購車後自主關閉尾氣處理裝置。為什麼?就是為了降低成本、減少麻煩。

提升成本?為了環保,提升成本又有何妨?大眾為了降成本而作弊,簡直是齷齪!——很多人可能都這麼想吧?然而從產品戰略的層面看,成本往往是導致一個戰略能否施行、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柴油機以增加成本、提升售價,且以對車主的使用成本和使用便捷度為代價來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自然就會影響到產品競爭力。當這種競爭力弱於汽油車和混動車的時候,它就會自然而然地敗下陣來。

事實上正是在美國對柴油機如此嚴苛的法規體系之下,才導致了美國整體柴油乘用車的低普及率——在「真正」滿足法規的情況下,根本競爭不過汽油車。於是,也就有了大眾「作弊」滿足法規,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售業績(大眾柴油車的銷售比例約佔三成,遠高於美國市場的2%的平均值)。那麼我們反過來想,如果大眾不作弊,而是老老實實的增加成本來通過法規,則不可能做到在美國7年銷售近50萬輛柴油乘用車。

由此我們進一步引申——如果同樣的限制出現在歐洲,結果會怎樣?歐洲的柴油車比例還能到60%嗎?事實上,歐VI的排放法規就已經變化了,柴油車的氮氧化物限值已降至80mg/km。雖仍比美國寬鬆,但比之前的歐V要嚴格了一倍多。從目前的傳聞來看,大眾可能涉及召回的車輛全球多達1100萬輛,這必然意味著在歐洲銷售的大眾柴油車也有類似問題。一旦這個傳聞坐實,大家可以想像大眾柴油車在歐洲市場的「佳績」如何獲得的。而一旦今後無法作弊,而必須實打實地滿足法規的情況下,柴油車還能獲得這樣的銷售比例嗎?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已經招出了同夥博世,而博世也承認確實有類似軟體提供,並且不僅僅提供給大眾。其實從邏輯上來看,此事件很可能會像當年的三聚氰胺一樣是一個行業性的事件,而大眾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對於那些普及型的柴油乘用車而言(它們對成本更為敏感),很有可能都同流合污了。加之此前英國《衛報》一則報道稱,一份由可持續交通組織「交通與環境(TE)」發布的報告顯示,十分之九的新產柴油車在實際道路測試中的排放都超過了歐盟標準。果真如此的話,此事件的曝光,將導致整個柴油乘用車遊戲規則的改變,並對柴油機在整個動力發展趨勢過程中的地位帶來重大影響。

車雲小結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過,為何歐洲廠商在混動技術的研發上總顯得不思進取嗎?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歐洲廠商對於柴油技術的依賴——既然好的柴油機已經可以獲得和汽油混動相當的油耗,又何必煞費苦心地去研發混動?相應地,歐洲柴油的強大,也反過來壓制了混動在全球的普及與發展——普銳斯在美國的銷量是歐洲的十多倍(以2013為例,普銳斯在美/歐的銷量分別為21.85/1.6萬輛),與歐洲柴油車的強大不無關係。

那麼此次大眾作弊事件的發酵,會不會引發歐洲從政府到消費者層面對柴油機的重新認識?如果會的話,全球清潔能源陣營可能會有一次大的改變——混動的比例會提升,柴油的比例會下降,最後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為車雲網本文鏈接!

------------------------

我覺得最嚴重的還是大眾供出了博世,博世表示作弊系統不止大眾一家在用。

這對高舉清潔柴油機路線的歐洲車企將是重重的一擊...

擴散開來,主打增壓直噴的歐洲汽油機會不會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值得注意...

在節能減排的路上,歐洲一直是用清潔柴油機+增壓直噴汽油機來對抗日系的混合動力,因為中國市場沿襲歐洲法規的原因,逼得日美現在也開始上馬增壓直噴汽油機了,現在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未來會怎麼走,還真不好說。

另外,未來國標會收嚴顆粒物的排放。缸內直噴能不能走得通,也是另說了。

我在內心深處是支持日系的混動技術的,其實就是一個半內燃機半電動的妥協產物,在電池技術沒解決前,是一條不錯的路。

不過小本子在這條路上立了一堆專利壁壘,後來者想上就必須付專利費。這不坑爹嘛!搞到現在,除了日系自己家裡面玩,還有誰陪他們玩?

市場都沒做起來,就想賺錢了,只能說日本人的格局太小...看看人家谷歌,看看自家索尼,只能呵呵了...


美國環保局裡很可能混入了日本的公關人員,他們大力打壓大眾,不正好讓豐田有了可乘之機,豐田的生意越好,日本就有更多資金建造軍艦,除了豐田,其他日本車廠也多了很多機會!日本剛通過安保法案,野心越來越大,美國還支持安保法案,不就是支持日本菌鍋主義復活嗎,大眾現在有困難,我們是大眾神車最強大的後盾!是中國人就轉,讓更多人看到!!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大眾這拙劣的招數是跟天朝車管所門口收費包年檢的學的么。。。


你購買大眾花的每一分錢,都有可能變成美帝射向我國軍人,同胞,兄弟姐妹,甚至是你自己的子彈。。。

一旦中美關係惡化戰爭爆發,將來穿過你頭顱的就是你們自己輸送的武器。。。

你們都是賣國賊。。。

美帝侵略本性賊心不改,為了民族,為了同胞,為了父母兄弟子女 ,為了我們自己拒絕大眾!!!


眾泰的機會來了!


美帝,發現核心科技


由此說明一點:造假無國界。

譬如國內的簡配,我一直覺得是狼狽為奸——合資雙方都不是好鳥。別全是中國人帶壞了人家,洋大人沒那麼單純!


眾泰收購大眾的計劃可以提前完成了。。。。


大眾這個集團的謝幕曲,歐洲汽車工業的衰落開始,米帝重拾汽車工業主導權的第一槍,內燃機時代正式結束的序章,特斯拉的成人血祭

本人拙作已經發表在愛活網【我跟你說】特斯拉的血祭? 大眾排放事件背後的黑暗博弈,請各位自行閱讀


推薦閱讀:

DSG 頓挫很嚴重嗎?
眾泰汽車有沒有丟國家的臉,眾泰能否擺脫現狀?
渦輪增壓發動機跟自然吸氣發動機有什麼區別,該怎樣選擇?
雪鐵龍C4 L、福克斯三廂、新速騰,哪個更適合有小孩的家庭?
保時捷918的V8有多牛?

TAG:汽車 | 環境保護 | 大眾汽車 | 大眾集團VolkswagenGroup | 大眾汽車「檢測門」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