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興『明服』而興『漢服』?

我不是明粉,但是從審美上來看,明服比漢服要好看和方便,同時明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明朝也是漢人當政,為什麼不興明服呢?


漢服的「漢」指的是漢族不是漢朝......


穿漢服的是妹子,主張復興漢唐文明的是鍵盤政治家。好不容易有了共同點,結果一幫鍵盤政治家非要跟妹子們講道理講邏輯。問些不該問的挺有邏輯的蠢問題。。。


2017.1.2的更新:

春梅狐狸你知道破四舊嗎?

那些貶低、反對漢服、漢服運動的人知道破四舊嗎?

反對所有傳統的東西,我知道傳統文化中有落後的,錯誤的,但所有的都是落後而錯誤的嗎?

怎麼不反對自己的祖宗啊!

不!不!不!他們連自己的祖宗都不放過「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屬建築遭嚴重破壞,並刨挖陵墓內存物搶奪一空,最後全部夷為平地。」

破四舊,破壞的不止是文物,還有我們對傳統文化認同和自豪。你認同傳統文化,你有「舊思想」批鬥你,你怎麼敢認同啊!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開始大步現代化,我一直在想現代化就是西化吧。西服,西餐,西方節日,這叫現代化嗎???

破四舊,破壞傳統文化;現代化,植入西方文化。

我們如何能不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豪。

原回答:

本回答首先反對「春梅狐狸」的回答。

「春梅狐狸」曾多次回答有關漢服、漢服運動有關的問題,大部分是在貶低漢服、漢服運動。

這麼長時間都在關注漢服、漢服運動,她肯定不一次看到過「始於衣冠 達於博遠」這句被大量喜歡漢服的人不斷重複的話,當然從她的回答中我能看懂她並不認同這句話。她認為的漢服運動只是一件衣服,還是不合古制的衣服。

然而漢服運動是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

「下面的答案里的那些漢服愛好者們,非但不覺得是一件值得羞愧、至少也得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事,反而排好隊懟題主,並且以自己也是如此為榮!」——春梅狐狸

我最想的說是這段春梅狐狸說的話中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對別人指出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故意貶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

因為你看到的大部分漢服愛好者更喜歡「漢代的漢服」。

我主要是想反對春梅狐狸的回答,對題主的問題就偷懶了。


題主就不能先百度一下漢服的定義再來提問嗎……看著最高票答案一副覺得自己有理有據然而完全沒有答到點子上真是(。


看不下去了,實名反對春梅狐狸

本人既不是個漢服黨,也不是個反漢服黨。

我打開了知乎漢服話題的介紹:

我不知道一個閱讀能力正常的人為何如此難以讀懂這些淺顯易懂的話。

這個問題也是很奇怪,將「漢服」等同於「漢朝的服飾」,這個姑且不論。近幾年所謂「漢服」,在我看來完完全全是一種時代創新而已,也就是像明服、旗袍、和服、韓服等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融合了不同文明和過往的衣著形式而創造出的符合當時時代審美和使用的新服式。

我覺得描述里說的很清楚,現在的「漢服」,並非任何一個朝代的「古代服飾」,「漢服運動」更不是個純復古運動。我記得很早以前讀過 @汗青一篇反漢服的文章里,痛斥現代人創造「漢服」這個偽概念,並以非常專業細緻的論述表達歷史上根本沒有「漢服」這個概念,以此來反對如今的「漢服」。而在我看來,這正是在為如今的漢服卸去歷史包袱。既然歷史上沒有所謂「漢服」,那麼如今為何不能創造這個概念???

如今的漢服其實本身就是一種融合萃取了漢族古代服飾風格、並結合當代人審美而創造出來的「時裝」。如果這種創造經得起考驗,隨著時間的推進和自身的改良最終為大多數人接受,那麼「漢服」就會是獨一無二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服飾概念;如果這種創造真的只是一些人玩弄所謂民族情懷搞出的影樓裝,最終不被大眾審美接受,那麼自然會很快的會被時代所淘汰。這都會是自然發生的,反漢服的人何必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把漢服黨批判一番呢?

我認為,如今的漢服制式最初興起於人們對古裝劇服飾(反漢服黨所謂的影樓裝)的喜愛,而後一些認真考究的人將影樓裝過於華美、浮誇的因素去掉,整體將漢服塑造成一種溫婉和優雅的形制。我個人很欣賞這種創新,因為這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建國以來,中國人服飾普遍偏向蘇聯式的樸素和改革開放後偏向西式的浮華所帶來的審美疲勞,也填補了很多人在看到日本、韓國等等國家都擁有的特徵鮮明的傳統服飾的羨慕。而且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新中國曆來淡化漢民族特徵,導致漢人對自身的特徵性何在表現出極大的迷茫,而漢服運動的興起也正是新中國從一個英特納雄耐爾的國家向民族國家轉變的必然。我也進行一個臆測:國家現在對於漢服運動其實也是進退兩難的,因此目前沒有表達出明確支持或者反對的態度。

說一說我為啥不是個漢服黨吧。雖然我對漢服黨報以如上的態度,我依然覺得以目前漢服的制式,在沒有進一步創新的情況下,漢服只適合女性,而我是男生。我真心覺得穿漢服的妹子很漂亮(也許是妹子本身就很漂亮,穿啥都好看),而男生的漢服都缺少感覺。我仔細歸結了下原因,可能是因為「冠」的問題,畢竟以漢服的形制,要身材較為挺拔的男生才能撐起來,而且要配合帽子或髮髻的效果,整體才會好看。而現在人們普遍不願意袋帽子了,而短髮也無法梳出髮髻。而女生在這一點上的優勢就是,長發易於梳理出各式各樣的髮型來配合衣服,而且不用戴帽子,一支發簪就非常到位了!真心希望未來有人能夠創新出適合短髮男性穿戴的漢服制式,並且能夠方便日常的穿戴,說不定我會試一試。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按照目前漢服的定義來說,所謂的「明服」,可理解為漢服中部分形制的集合,所以,根本就是一回事。

另外,一腦門子死磕漢服到底有沒有斷代的,什麼時候斷代的,你們都跑偏了。斷代問題只在學術研究和部分宣傳時用到,大部分人很少研究這個問題,他們關心的只是有沒有和什麼樣。沒有,就可以復興,至於到底什麼時候消失的,關現在復興什麼事。


沒想到一個小吐槽小抱怨居然贊上了兩位數,小透明真是受寵若驚( ? ? ?? )

雖然我不是死忠漢服黨,但是黑漢服的言論我也是不喜歡的,一般也不會仔細看這種言論,你們開心就好。高票的答案我也是沒看完的,只是我隨便看了幾個字眼就受不了,為了黑而黑也是棒棒噠,所以才會有這個抱怨。

在我心裡漢服很美,小夥伴也經常說這衣服挺好看,但是你穿就不好看了,哈哈,每次讓他們幫忙選衣服都會吐槽我,但是還是很支持我的,雖然她們不穿,每次給的建議還是很中肯的。

生活嘛,不就是圖個開心就好,當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歡漢服,我倒是沒那麼大的志願說普及開,畢竟在某些時候穿漢服的確不太適合,我只是希望我再穿漢服上街的時候不會有那麼多異樣的眼光我就很開心啦。

割——————————————————————

EXM????

難道我一直都是錯的???

剛剛入手了一套明制襖裙,打算過年去玩的。

小夥伴都也認可這是漢服啊。

我希望某些人能明白漢服的真正定義再來講話,高票答案看的我尷尬癌都要犯了。

我沒什麼復興漢服的偉大志向,我純粹是自己是喜歡漢服,尤其是明制的,我個人感覺也是很貼近日常的。

我自己喜歡,自己穿並沒有影響到任何人,相反的身邊很多不理解的也會理解我了,所以高票們不要一見漢服就開噴好吧?

真不明白我願意穿漢服的得罪誰了


澄清一下歧異,有些樓的樓主認為本回答是逢漢服必反,然而我沒有這麼說,I am angry,將來報道出了偏差你們等於也是有責任的。

我沒有一棍子打死所有漢服黨,本文所訐者只是漢服黨中以「日本的漢唐的冰箱」為據無腦照抄日本服飾、技藝元素,卻不知(或裝作不知)自己所照搬的其實是日韓服飾中獨立發展出的特有元素者。以致其衣名為「漢服」,實際卻漢不漢和不和韓不韓,被質疑了就絞盡腦汁尋章摘句妄圖證明該元素是日本「抄襲」中國的我天朝原亦有之云云。真正的抄襲者卻酷愛無端指責別人抄襲,這已經不是「逆向民族主義」可以概括的了,簡直是反智主義加我從未見過如此XXXX之人,既壞又蠢。

我不反對對傳統服飾進行改良,現代化改良的傳統服飾然如旗袍者亦能成為經典。而改必有方首先改良者必須確定其改良對象是「民族的」,確定了「民族性」之後,雜糅不同年代服飾也並不是不能接受。其次必須公開其改良的審美依據與理由,如結合了現代工藝中的立體裁剪等,切忌含含糊糊,矇混過關,雜糅日韓元素進行所謂「改良」再死咬日韓元素是我天朝原亦有之就很沒意思了。

認真鑽研復原傳統服飾文化,並致力於合理改良真正民族服飾的人士,我對其工作與貢獻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明代服飾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中國傳統服飾,與某服黨中很多人摘抄日韓元素雜糅而成的戲服審美與媚日的逆向民族主義本質不合。一言以蔽之:「華夷不兩立」。

真正的明代貴族常服是這樣的:

明《仁宗射獵圖》

胡聰《宣宗春獵圖》

《宣宗出獵圖》局部

《宣宗射獵圖軸》 馬褂可是正經明服啊.....

《宣宗行樂圖》 直檐大帽(後朝暖帽)可是標準明服啊

《楊洪像》 瓜皮帽(六合一統帽)可是正經明服啊。另外楊洪家族可能是回回人,楊洪的侄子彰武伯楊信曾捐俸自己出資修建大同清真寺,這很清真。

《憲宗戲禽圖軸》.....熟女控和他爺爺長的真像~穿上一樣的衣服簡直...... 仁宣英成祖孫四代遺傳性大臉盤子。

《憲宗元宵行樂圖》注意看真實的明代貴族婦女服飾......

變成小臉的朱祁鎮:「朕穿的曳撒怎麼和蒙古袍一樣啊!」

大臉叔叔鐵木耳:「後生,曳撒本來就是游牧袍的說......」

清代服飾的元素幾乎全部出現於明代服飾,清服不是「女真服飾」而是皇太極結合前朝元素創製的「新服」。中國本土體系中的明代服飾不便於漢服黨就近抄襲、添加日本元素,更無法讓漢服黨有那種「我和日本很像」的迷之安慰感。

「哼!人家就是想和高大上日本很像,才不想像韃子呢。」

:「聽說這裡有倭寇?!借你們人頭領個軍功!」


可能是因為有漢族,但沒有明族吧。


一般而言,網路上流行的「漢服」,既不是漢朝的服飾,也不是所謂漢族的傳統服飾。而是漢族某些比較有特色的服飾基礎上,經過加工處理的,區別於常見的現代服裝風格的一類服裝。

所謂復興漢服,更像是文藝復興中的復興,只是借復興的名頭和似是而非的形象,做一些別的事。

所以你可以把一般網路上所稱的「漢服」理解成一種服裝風格,如果要歸納下是什麼風的話

大概是最炫民族風?


1.漢服狹義上上來說,指漢代服裝。

廣義上來說,是漢民族的服飾。

所以包括從三代到民國的服飾啦,就算是中山裝和唐裝也是啊,也可以叫漢服啊,只是極端的復興漢服主義者總希望這個服裝是不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影響而形成的的。然並卵,漢服註定是與其他民族文化影響相伴而生的服飾。

只是這也不影響漢服成為漢民族代表服飾。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根本就沒人在復興從前的服裝。

2.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文藝復興這回事,同樣的,也不存在復興漢服這種騙人的事,所謂的復興,不過是翻新,復古並推廣成流行而已。

3.我也是漢服愛好者,當然,也是歷史愛好者,對漢民族的歷史和服飾有一定的了解,雖然不敢說比誰高,但是比目前的高票答案 @春梅狐狸 高一點還是有自信的。

但我買漢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按照哪個朝代的標準去買,而是直接按照我想像的服裝,或仙風道骨,或儒雅英挺,反正絕不會是按照從前的流程,紈絝齊全地去穿漢服。

4.所以我也從來不參與什麼同袍聚會,因為不是很明白他們為什麼口口聲聲地覺得自己是在復興漢民族。

我只是覺得:我穿的這種衣服很好看,我很喜歡穿,希望有更多的人會喜歡,一起穿,如是而已。

至於為什麼叫漢服?——你倒是給我起一個其他的有代表性的名字。

@高票答主的原因無他,就是感覺戾氣很重,說話攻擊性太強,單純地挑釁一下而已,沒有別的意思。


說起漢服,很多人會去拿它與和服比較。

若說和服,你問我它是日本哪個年代的的啊,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只能告訴你,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飾,是歷史的,也是現在的。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到穿和服的行人,這大約是古都的遺風。而在東京,平日里雖不多見,但每每有和服成群結隊的出現,你便知道哪裡將有花火大會。若你跟著他們下了電車,那便是花火,糰子,與和服的海洋。而即將到來的來年新春,神社裡便會又聚滿了初次參拜的和服們罷。

那麼,漢服復興是什麼呢,大約也就是這個意思。


首先,如同一些答主所提及到的,漢服指的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而不是漢朝服飾,所以會有提倡復興「漢服」的說法。

以下是一些個人的看法和理解(如果主觀想法上有有不合之處請大家多一些包容,關於客觀描述內容有問題歡迎指出)

現在在提倡復興漢服群體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些人(我姑且把它們稱作復古派,個人認為並不等同於形制黨)追求絕對的形制正統,極端者諸如認為非馬王堆形制不正等等;有些人覺得從哪裡丟掉就該從哪裡撿起來,支持明制(關於從哪裡斷代說法不一,我歷史不好不做展開);也有日常黨支持合理的漢元素或者是混搭;當然存在秀衣黨,知之甚少好看就行……其實關於怎樣才是漢服的正確復興之路,都是在探索,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

這裡稍稍想提一下為什麼要復興漢服,我認為復興漢服從來都不是復古,它是在尋找一種民族的傳統,服章之美、禮儀之大,是在延續民族的象徵與標誌。這裡也暫時先不怎麼展開,我是個工科生也不怎麼會講,有興趣了解其實有很多關於為什麼復興漢服的文章,都比我講得好。

我個人認為漢服本來就是一個兼收並蓄不斷發展的體系,如同許多文化傳統一樣,從開始就在不斷吸收新的元素。有人說明制胡化,那麼唐圓領又是什麼呢?因為這個體系曾經有過斷代,所以要復興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被某些人稱作大雜燴式的復興。其實沒有人知道如果沒有斷代,漢服會以什麼樣的姿態保持至今。所有的這些有代表性的元素元素也許都有可能。這裡個人認為,在漢服復興的群體里,其實大部分人或許都有一些文人情懷(我姑且這麼說),大家都應該知隋唐的雅音、官話,三百年的斷代之後真正復原了洛下音么?我想其實大約漢服的復興於今正如同雅音的統一於隋唐。想要傳承或者說復興,總不可能是一潭死水,漢服也不會例外。

就自己來說,從初中時知道漢服到現在也好幾年了,覺得硬生生拿周製作常服很不可取,即便是這樣放到唐朝去大約也很難復興吧,明制離我們最近,不失是一個好方法,但是我相信也還會有個好的思路,有一個未來漢服復興路上的領袖人物提出。

時間倉促,內容未盡,表述也多有不達意之處,希望大家包涵。馬上要期末考試了,考完有時間會來補充。另外個人對於目前高贊回答不敢苟同,認為其許多概念混淆,可能對於漢服有些誤解,如有時間也會補充。

考完試重新看了一下回答,有了不少就事論事回答問題的答案。所以想就補充一下為什麼現在「漢服」這麼招黑。我覺得可能有這麼些原因,排名不按主次。

1、很多非漢服蹭上這個目前有些火的詞條。引起一些誤解。

2、很多「同袍」一言不合就開撕,其實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在網上對著屏幕本了就比與現實生活中的同學同事容易撕起來,比如有些同袍解釋過同一個概念非常多次,但仍然經常被誤解,難免會產生疲勞的感覺,而實際上每次的聽眾可能並不相同,對於他們來說還是第一次,比如經歷過種種被蹭詞條,誤解等等生出一種清高、憤世嫉俗的情感來。所以尤其是在經歷過多次誤解之後,許多愛好者已經不那麼有激情向誤會的陌生人解釋,而是選擇了一種直接的宣洩失望情緒的方式。

3、漢服復興提出本身的不夠具體化,許多內容這個圈子內也無法達成共識,而圈子內外相互的不了解導致相互之間的誤解有了存在的可能。

4、很多漢服愛好者實際上還很年輕,尤其有很多學生黨,他們從某種程度上是缺乏經驗,容易理想化的。


狹義的漢服指漢朝服飾禮儀

廣義的漢服指漢族人的傳統服飾

你說的是哪個?

無論是哪個,漢朝服飾,到春秋戰國,基本確立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和禮儀符號,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種始創性,都是繼承和發展。

漢服和當代發揚漢服是兩個層次,漢服就在那裡,它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以儒為核心的禮儀文化,是文明發源,是一種文化符號,而如何運用它,是發揚還是摒棄,這不屬於漢服本身,只是後來人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觀點和態度。

如果我知道這個題目是「漢服黨」和「歧視漢服黨」人群的互相攻擊,我想我不會一本正經地說這些。

知乎的大眾化,勢必帶來一些故意的答非所問,我才知道服飾文化也分黨派,而且能如此互相鄙視。

沒有學術觀點和知識性討論,只有我認為,我覺得,我看不慣,也是有點滑稽。

無意去討論什麼人如何使用漢服,是虛榮還是光榮,無意參與有些人的對立,我只是回答了,你看看書,再不濟百度一下就能知道的常識,而已。


大家已經說過很多遍了,漢服是漢族民族服飾,不是漢朝的服飾!這裡就不重複了!

中華民族大家庭有56個兄弟姐妹!節慶日,除了漢族,56個兄弟姐妹都穿著漂亮的民族服飾過節!這樣的印象給大家造成了一個錯覺,就是漢族似乎沒有民族服飾。多的不說了,這裡當個搬運工,上傳56個民族全家福照片,攝影師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生活,也記錄了美麗的民族服飾。圖片來源(中國56個民族全家福照片(56P高清大圖) )。這裡感謝攝影師的創作,圖片很精美,值得收藏。

台灣少數民族,也稱高山族

柯爾克孜族,也稱吉爾吉斯族

更多關於中國經濟科技信息可移步這裡

中國真的能在未來抗衡美國么? - 者也的回答 - 知乎


那個傳單單是幾個意思,看特貌似心平氣和的回復,擦,已經直接把人拉黑了,何其心虛、偽!

滿清服飾如果說是脫胎於明,你倒說說為什麼要屠那麼多城,老百姓才被殺的骨氣全無才穿,拿一些明遺留下的一些小配件就能說明清脫胎於明?知道瓜皮帽為什麼在清才極大流行嗎?儘管它在明就有了。看看滿清祖宗穿的褂服,你還能說因為紐扣的發展導致明清不一樣?兩個樣式風俗迥異的服飾文化,你要硬拉扯他們之間的關係,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感覺漢服比較順口

我們漢人節日大多穿漢服的」

比我們漢人節日大多穿明服的」要順口

再說下我這個普通百姓對漢服的看法:

清以前的漢人朝代很多,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的風格。如同現在的穿衣和民國相比不過百年缺相差甚大,何況之前的兩千年就是同一個朝代樣式也大不相同。

但是,普通人卻能一眼看出這是漢人穿的衣服,這是胡人穿的衣服。(清朝不談)因而我以為,漢服只要能有漢人的風格即可,不必和某個朝代一樣,畢竟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色,何須厚古薄今

待續


漢服是漢族服飾不是漢朝服飾

這其中就包含了明代樣式的漢族服飾


明代服飾受到了元代的影響,在極端民族主義者眼裡,這是政治不正確。


茶喝多了睡不著,來回答一下。

漢服,是指漢族服飾,不是漢朝服飾啦~看到下面回答里好多撕漢服到底是啥、該不該存在的,有點驚訝於這些答主的歪樓能力。然後我有些話想說,也歪樓了,在此向題主道歉。對不起。

明朝服飾也是漢服的一種哦,雖然其實很多人都分不清哪種服飾是哪個朝代的,但沒關係啦~漢服,歸根結底就是衣服嘛~只要你穿衣服不要影響市容市貌不要有礙觀瞻,想穿啥穿啥。

至於復興,其實有點小悲傷。小時候看過一張照片,標題是「五十六個民族」,然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好漂亮的,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這個民族的代表服裝~

然而漢族代表呢?穿著件白體恤牛仔褲。

既然別的民族都有傳統服飾,我才不管這是什麼時候誰定的呢,他們穿著的民族服裝真好看,可我們漢族人呢?

我們漢族的女孩穿著漢族的服裝上街會被認為是和服而無端遭到打罵!!

這應該是大部分漢服復興者希望改善的局面了。

喜歡T恤的,沒人希望自己因為穿著T恤而被罵「你們這群賣國賊!」吧?

同理,喜歡漢服的,也不想因為穿著漢服而被罵是「早該被扔在臭水溝里的古板雜碎」。

我們,只是穿著我們喜歡的衣服而已。

漢服,歸根結底,只是衣服而已。

沒必要上綱上線到思想覺悟的程度。

(我也是漢服復興的支持者,不可否認,有些支持者語言偏激、態度惡劣,但這絕不是大多數,因為溫和派懶得上網吵架,只是默默買、默默穿而已。

今天想穿襯衫就襯衫,明天想穿儒裙就穿儒裙,後天想穿歐洲那種束腰大裙擺的裙子就穿唄,穿著打扮的喜好罷了。

對於比較執著的復興者,唔,較真是必要的,但不用太容不得沙子啦,畢竟,穿著好看、舒適才是穿漢服的目的嘛~當然,你們批判歷史劇服飾不嚴謹,我是非常支持的,歷史劇要有歷史劇的樣子。)

(最後這段送給那些在回答里語言偏激甚至於污言穢語的人:你們不就是仗著漢服復興者大多是小姑娘修養好懶得和你們互罵嗎!自以為貶低一種不傷害到任何人的喜好就能顯得高人一等卓有遠見啦?可笑!就知道撿著軟柿子捏,十足市儈小人樣!亂罵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自以為是開了屏的孔雀威懾力十足嗎,你們的屁股大大咧咧地露在外面被人恥笑呢!罵啊,越罵越展現你們low的本質!真是,你們當沒人回你是被你罵怕了啊?懶得和傻子論是非罷了。)

嗯,題主,抱歉歪樓了。

晚安。


推薦閱讀:

暖暖新出的「與子同說」是不是冥婚婚服?
穿漢服上街=嘩眾取寵嗎?
這個【明制漢服】形制對不對啊?
請問漢服對鞋子有沒有什麼要求?
漢服復興至生活中,你怎麼看?

TAG:設計 | 中國文化 | 文化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