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讀是什麼樣的體驗?
我知道這樣的史料,或者這一代人都很難找尋了,但我覺得總有知友祖輩曾經留學並多少講述過一些瑣事吧
有人提到蔣公,傳聞他是拿5萬現大洋捐給陸士第六期中國同學會在登記簿上掛了個名字,這連假文憑都沒有吧……
看了一下已有的答案,決定還是接受拋磚,對所涉及之問題稍微談幾句:
一、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日本舊學制中,有所謂「一高、三高、海兵、陸士」的說法。這些是相提並論的頂尖學校。
「一高」指的是位於東京的第一高等學校;「三高」指的是位於京都的第三高等學校;「海兵」指的是位於廣島的海軍兵學校(斷句為海軍·兵學·校);「陸士」便指的是位於東京的陸軍士官學校。一高和三高,分別可以視作東京帝國大學與京都帝國大學的預科(東帝大·京帝大的地位可參考今日中國之清華北大),所以非常難考。海兵和陸士,分別作為日本舊海軍與舊陸軍主要的軍官學校之一,雖然入學考試的難度不如一高·三高,但由於一旦考上則學雜費全免、且有薪水可拿(當時入學軍校便入軍籍、授軍銜,自然也就有薪酬),故而吸引了大量家境貧寒的學生報考,以致入學競爭壓力甚至略高於一高·三高。
戰前(1935年左右)的日本官立(國公立)學制。紅圈處為一高、三高所處位置,海兵、陸士大致相當於此。
陸士入學嚴格,教學質量高,是日本舊陸軍軍事主官的主要養成機構(當然,對於舊陸軍而言,陸士之上一個層級的「陸軍大學校」的學歷更重要)。但是說到陸士的留學生,那又是另一碼事兒了。
二、陸士的中國(清國)留學生。
隨著甲午戰爭的慘敗,清人對於日本的觀感進一步轉變。從1898年開始,各省督撫陸續選派留學生赴日學習軍事,第一批清國留學生於1900年12月(一說6月)進入陸士就讀。頭幾年,既有清廷官費派遣,亦有各省官費派遣,甚至還有一些自費生。直到1904年,形成禁止自費就讀,官費生由國家統一派遣的制度。
自1900年第一期,直到畢業於1938年6月的最後一期,中國(清國)留學生共計29期,約有1,300~1,500餘名。將入學但未獲畢業的也包括進去,則接近1,800餘名。此外,汪偽等偽政權在抗戰中亦曾向陸士派遣留學生,但因缺乏具體記載,故未計入中國(清國)留學生總期數與總人數。而偽滿則早在建國伊始的1932年便開始向陸士派遣留學生,前後總計約200名。
(由於留學生學制與日本學生不同,所以中國留學生的「幾期幾期」是獨自排的,切莫與陸士日本畢業生的「幾期幾期」相混淆。)
中國人留學陸士的兩大高潮,一為清末至辛亥革命前,一為北伐戰爭至九一八事變前,為清帝國以及中華民國(不論是北洋還是蔣記)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並造就了陸軍兵官學堂(即後來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雲南陸軍講武堂等一批新式軍事院校。但是……從實際所受軍事教育質量上而言,中國留學生在陸士所受的教育水平其實並不算多高。這緣於陸士的留學生制度。
網上曾流傳「因蔣方震(蔣百里)當年以陸士第一名畢業,故而中日學生從此分開授課,以防中國學生再次壓倒日本學生云云」的段子。此類段子似乎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已開始流傳,然而,只要稍知陸士學制實情,便能明白此類段子何等無稽。因為早在陸士接受留學生之始,不同的學生便是分別授課的了。
分別授課主要有幾個原因——外國留學生入學只需遞交申請,無需經過入學考試,以韓國(指延續自李氏朝鮮的大韓帝國,非大韓民國)、中國(清國)、印度、暹羅(泰國)等外國留學生的學力基礎與日語水平,明顯不適宜與經過嚴酷考試選拔出的日本學生同堂學習;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年限不定,與日本學生的學年難以配合;有些科目·課程,作為日本本國軍事機密,不能傳授外國學生等等。因此,除了在偶然相合的情況下共同舉行畢業典禮,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典禮儀式之外,陸士外國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基本不會與日本學生一起,更談不上「中國留學生搶了日本學生的第一名」之類……
(其實,即便是日本學生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日本學生中還區分了「普通學生」與「皇族·王公族學生」,皇族·王公族學生不參加普通學生的成績排名。)
三、常凱申與陸士。
中國(清國)留學生赴日學陸軍的流程一般如下:
先在成城學校(1903年之前)或東京振武學校(1903年開始)進行「預備教育」。成城學校與振武學校都不是陸士的預科,陸士有自己的預科——即「陸軍預科士官學校」(該校前身為「陸軍士官學校預科」,更前身為「陸軍中央幼年學校本科」,更更前身為「陸軍中央幼年學校」)。成城與振武兩校中,成城學校雖為私立,卻的確可起到一定陸士預科的教育作用;而專門針對清國留學生設立的官立東京振武學校,更大程度上卻起著軍訓與語言教育的作用。
經過15個月~3年左右的預備教育後,中國留學生將以「士官候補生」身份下到日本陸軍的基層部隊實習6~12個月。實習開始時授予一等兵軍銜,經歷幾次升遷,到實習結束時以軍曹(中士)軍銜入學陸士。再經1年~2年半左右的學習,以曹長(上士)軍銜於陸士畢業。如此鍍金完成、回到國內,便是炙手可熱的「士官系」軍人了。
(日本本國學生於陸士畢業後,需要以「見習士官」的身份回到之前實習的部隊再實習半年,獲得該部隊軍官團認可推薦後方能進銜少尉。中國留學生因畢業後往往即脫離日本軍籍,故無此步驟。)
蔣介石於1907年7月入學東京振武學校,1910年畢業後、以「士官候補生」身份至駐紮新潟縣高田的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師)野炮兵第十九連隊(團)實習,結果次年實習尚未結束時,他便私自離日歸國參加革命去了。所以他壓根兒沒進過陸士的門,遑論畢業了。
從蔣留下的文字來看,他倒是從未明確自稱「陸士畢業」。但據他人筆下所言,蔣似乎曾幾次三番借著「同為陸士畢業」之類的名義與陸士出身的軍閥·將領(如孫傳芳等人)拉關係套交情(還因此被陸士畢業的軍閥嘲笑過),並曾向陸士的中國同學會送錢以示支持。他的「陸士畢業說」可能就是因此而來的。
四、日方對陸士中國留學生的態度。
與評論中這位仁兄的疑惑正相反。留日這件事兒,日方遠較中方更積極主動。特別是初時,為了清國能夠持續·大量地派遣赴日留學生,日本政府花了很大力氣來遊說與鼓動。緣由細究起來,其實並不複雜。甲午戰後,日本作為一個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或者說帝國主義門檻國家),亟需鞏固在華攫取的各種利益。因此,培養親日群體、以期未來對中國能夠施以一定的影響與控制,實乃當務之急。而招徠留學生便是最佳手段之一了。
日本官方的此種動機,由矢野文雄(1897~1899年任日本駐清特命全權公使)1898年寫給日本外務大臣的信中可見一斑:
「如果將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國新人材散佈於古老帝國,是為日後樹立日本勢力於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其習武備者,日後不僅將仿效日本兵制,軍用器材亦必仰賴日本。清國之軍事將成日本化。又因培養理科學生之結果,定將與日本發生密切關係。此系擴張日本工商業於中國的階梯。至於專攻法政等學生,定以日本為楷模,為中國將來改革之準則。果真如此,不僅中國官民信賴日本之情,將增加二十倍,且可無限量的擴張勢力於大陸。」
雖則也有部分日本民間人士,出於這樣那樣的好意而致力於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留學教育。可日本官方大力推動中國(清國)赴日留學卻是一貫建立在極端功利性的動機之上的。然而,實際來看、即便是在日本政府自認特加優待的陸軍留學方面,收效相比預想其實也並不理想。
舉個例子:陸士的中國留學生因其官派性質,中國官方會發放各類補助。同時由於留學生入陸士需入日本軍籍,因此日方也會發放生活費以及軍隊章服等配給。在多數留學生看來穿日本軍服乃遵循陸軍留學制度,本不過「入鄉隨俗」;在一些出於「反帝救國」、「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而來的留學生看來,這更是一種「忍辱負重」。可在陸士的日本教官、學生看來,這卻是一種極大的優待、甚至恩賜,中國留學生應當感恩戴德。
平心而論,在中日關係一年年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陸士中國留學生得以穿著日軍軍服而非本國軍服進行學習與生活,的確因此得到了不少安全和便利。可這無非是一向以來的制度使然,怎麼談得上「極大的優待、甚至恩賜」呢?何況,陸士方把這種看法露骨地表現出來,除了製造更多隔閡與敵意,難道還能有什莫積極意義么?
此等不智與蠻橫,正是日本陸軍對中國留學生教育失敗的寫照。教學上的保守與敷衍,生活中的歧視與挑撥,中國留學生自然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即便是校方以及日本同學所謂的親善交往,往往也不過是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中國留學生的離間,抑或通過日常接觸,試圖進行國情民情以至軍政情報的刺探罷了。
當然日方絕非打一開始便如此行事的,歧視與侮辱是隨著日本帝國主義野心的不斷膨脹,經濟與軍事擴張不斷升級,以及中日國力差距的不斷拉大,而日益變得普遍和露骨起來的。然而,陸士的中國(清國)留學生,想來不會有幾個笨人。「隱忍不發」只不過是因留學生從各自的個人目的出發、重視這份學業而已,並非真的成了親日分子(況且歧視與侮辱到了一定程度,留學生也有忍無可忍的時候,譬如中國留學生18期於1927年1月憤然退學歸國的事件)。而每期留學生中為數不多的賣國求榮者,究其根本,也不過是受利益所驅使。總體上,日方的」洗腦「工作,相較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是並不怎麼成功的。
(比如同樣利用庚子賠款施行帶有明確目的性的留學教育,美國實際運作的手腕,便比日本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了,為此日本國會曾多次進行議論試圖改進,但幾無成效。再比如東京振武學校用來進行日語教學的教材,充斥著」忠君愛國「、」軍人精神「那一套日本的皇室中心主義與軍國主義相結合的調調。這種教材在清末民初的環境下,針對中國留學生,往往只能起到逆反作用而已。)
日本官方想要對中國留學生表現的態度,與實際留學教育中校方、日本學生、以至一般日本人所表現出的態度,的這種巨大反差,歸根結蒂來看,不過是一種必然。官方一方面在日本社會大力鼓吹」膺懲暴支「之類,一方面又要求至少在表面上善待中國留學生,這樣矛盾的政策當然是難以施行的。
五、陸軍大學校。
唯二由參謀本部所管的軍校(另一所為陸軍中野學校),考試難度極高。
30歲以下,基層部隊服役2年以上的大尉、中尉,在獲得直屬長官的推薦後,經過初試(筆試)、複試(面試)層層篩選方得以入學。每期新生,多不過50名左右,少則在10名左右。
畢業後在職位獲取與軍銜晉陞上有很大優勢。比如非陸大畢業的軍官中最終得以躋身將官的比例,大大低於陸大畢業的軍官。再比如,各級參謀,各旅團(旅)、師團(師)及以上主官,省部(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的主要職位,基本都被陸大畢業生佔據。
」陸軍大學校畢業徽章「,因容易促使陸大與非陸大出身者的感情對立,而在1936年被廢止使用。但由於陸大與非陸大出身者際遇的巨大差別並無改善,所以然並卵……
陸大的軍事教育,在戰術層面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在戰略層面卻是相當不咋地的。另外,由於教育目的的模糊,導致陸大到底是偏重培養參謀、還是偏重培養軍事主官,一直沒有清晰定位,這對陸大的教育成果亦有不利影響。
六、清末民初的赴日海軍留學生。
向日本派遣海軍留學生始於1905年。
第一批:1905年,5人。
第二批:1906年,70人。
接收前兩批(即所謂第1期)清國留學生的學校為東京商船學校。東京商船學校是與陸士·海兵檔次差不多的優秀學校,雖與海軍有一定聯繫,但並非軍校。日方首先讓清國留學生就讀該校,是準備將該校作為清國留學生留日學海軍的預備學校的。由於清廷對於日本海軍學制完全不了解,以及留學生基本不會日語,導致留學生對學習生活普遍不滿,因此前兩批的多數學生都中途退學草草回國了。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完成留學學業(譬如周志祖,他經東京商船學校、海軍水雷學校、外加艦上實習共計留學日本6年)。
第三批:1908年,50人。
第四批:1909年,6人。
這兩批則算作赴日海軍留學生第2期。第2期的留學流程終於制度化了:到日本後先進入東京商船學校。4年半後畢業,航海科學生入海軍水雷學校學半年水雷(日語中的「水雷」=漢語中的「魚雷」),機關科(此處的「機關」指船舶輪機)學生入海軍工機學校學半年機械,然後兩科學生還要到海軍炮術學校接受基礎步兵訓練,最後登艦進行6個月的艦上實習,方完成學業。然而,這一期學生由於辛亥革命歸國而中斷學業,真正得以學成的只有1914年返回日本繼續留學的25人。
這兩期之後,中方雖然偶爾還會派遣赴日海軍留學生,但相比1905~1909年那些,批次不再頻繁、規模也甚小:
比如1918年,北洋政府派遣8名留學生赴日本海軍大學校深造。
再比如1930年,中華民國海軍部派遣4名留學生赴日學魚雷,4名留學生赴日學海軍軍需。
七、海軍大學校與陸軍大學校中國留學生相關。
經 @田島川恨外來詞 君指正(打臉),更正如下,內容多整理自他的指正(打臉):
日本舊海軍教育體系里相對更重要的四所學校——海軍兵學校、海軍機關學校、海軍經理學校、海軍大學校中,只有海兵不能確定是否有中國留學生入學·畢業。
海兵曾聲稱不招收外國留學生。譬如1905年前後,清廷數次請求派留學生就讀海兵皆被拒絕。但到了1910年載洵訪日之時,時任海軍次官的財部彪,因美國海軍實行對清接近政策而感到緊張,故表示「清國學生ヲ兵學校ニ入ルベキコトハ、彼ノ懇望アルトキニ限リ差許ス義ナルコト」。出於權宜之計和對美對抗的心理,原則上同意清國留學生入學海軍兵學校。但清廷此時卻不打算繼續派遣海軍留學生赴日了,日方的妥協也就就此不了了之。
【以上財部彪關於同意清國留學生入學的話見於『財部彪日記 海軍次官時代』第一巻、76頁(山川出版社、1983年)】
(民國以及汪偽等偽政權是否有留學生就讀海兵,答者暫不確定。)
至於海軍大學校,則的確有中國留學生就讀。
日方確認接受中國海軍8名留學生入學海大的相關文書(1919年)。
8名中國海軍留學生於1921年自海大畢業的日方相關文書。
但是相較海軍大學校,陸軍大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數量與批次似乎要更多一些。如陸大中國留學生第1期,便有覃師範、張華輔、王孝縝、陳儀、朱綬光、王樹常、黃慕松這7名畢業生(1919年畢業)。
根據1925年11月日華學會編列的《東京在住中華民國留學生名簿》,又可知此時陸軍大學校中的中國留學生至少有如圖6人。
詳細的話,一篇學位論文的字數怕也打不住,所以大致先這麼一說……
等了半天沒有人來答,我就來拋個磚吧。
我從小就聽家人說陸士陸士的,因為我曾祖他們兄弟幾個基本上都是陸士畢業的,不過說到底,陸士到底啥樣子,我也沒見過。
聽說過的內容,大概也只是說陸士的訓練很嚴格。軍事化嘛,我曾祖他們本身都是公子哥兒,進去之後歷練的也都很辛苦。另外陸士有一點比較神奇,就是雖然都在一起訓練、學習,但是其實小團體特別明確。為啥呢,因為當時的政治比較亂,所以每個人去陸士留學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革命黨,有的是軍閥,有的是進步人士,有的是遺老遺少,所以進去之後其實小圈子特別明確,各自為政。其他的沒啥了吧,現在參加過陸士的老人,好像都是最後幾期的了吧。史料的話,其實是有名簿的,可以搜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民國留學生名簿》,蔣介石的事情也直接看這個就ok(說來他要是真的是第六期的,就跟閻錫山同學了……)。這本《名簿》因為是台灣修的,所以前面幾期的基本都是人名單,最後幾期的有一些特殊記錄,比如說當時在哪裡生活,後來什麼軍銜什麼的。
大概就這樣~蔣介石不是陸士畢業的,蔣介石是東京振武學校第十一期預備生,學的是炮兵專科,其實主要學的是語言,學制三年,1910年畢業後以士官候補生被分配到日本北海道新瀉縣高田鎮的野炮兵第十三聯隊實習,當個二等兵,主要工作是養馬。實習一年合格後方能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趕上辛亥革命,就沒繼續實習,自己私自離開部隊坐船回國。這是蔣介石實習的照片
個人感覺那裡很厲害,當年的陸士教官基本就是入侵中國的最厲害的將領,中國學生就是大部分都是後來那批的中流砥柱
常凱申先生的確不是日本陸軍學院士官學校畢業的,當時就讀是相當於士官學校預備班,即」振武學堂「。主要「學習」內容就是操步、刷軍馬、替高級軍官或士官跑腿......T T 後來讀了一半,被其哥哥拉去鬧revolution去了。後來為了在那些老黨棍中間顯個資歷,鎮得住台,通關係往士官學校同學會捐了一筆費用,留了名。導致了在正經的士官學校名冊里並沒有他的名字,但在士官學校同學會裡卻有他的名字,給人以讀過士官學校的錯覺。
問何應欽總司令
蔡鍔是那裡畢業的
很多人不知道清未時,日本對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支持,只是當年中國這灘泥巴太稀了。
問校長即可
去什麼陸軍馬鹿的學校去海軍兵學校啊
傳聞是聽李敖李大師講的吧
家裡太爺爺太姥爺是陸士同學,和某位日本侵華陸軍總司令也是同學。聽完故事,我只能說日本下那盤侵略的棋下得很早又,委員長好像真不是陸士畢業的。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中國籍男子林振華在日本殺人被判處死刑?
※有哪些顏值不高,但非常好看的日劇?
※《田中奏摺》是否真實存在?
※生個孩子隨母姓,在日本和韓國可行嗎?在世界範圍來說,姓氏繼承又呈現一種什麼狀況?
※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的人總是喜歡取和祖先一樣的名字?這樣談論或祭祀的時候如何把他們和祖先分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