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外留學到底學什麼?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優劣。學術本身的東西,我覺得就不必多講了。還是講些生活上的東西。
第一,是學習文化上的「他者」,進而更好地理解自己。
這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漢族,或文化、習慣上類似於漢族的民族。在中國生活,很少會感受到文化上的「他者」。沒有一個文化上的參照物,往往也就對自己認識不清。這正如,從來不了解任何有神論的人,也就談不上無神論者。如果這世界上只有一種顏色,那麼這種顏色現在所附帶的任何意義都會喪失。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往往建立在與他人的差異之上。始終在同一種文化氛圍中,即便有大量的外國文化產品,也往往難以很好地理解自身。
只有到國外去,到一個迥異的文化氛圍下,才能理解文化上的「他者」,這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你會發現很多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其實並不是那麼必然。你會開始探究不同想法背後的肇端。一些看起來很無稽的理念,深究下去,其實都有其合理性。你不再能通過「那都是少數人瞎想而已」來迴避對其他觀點的合理性的探究。你會重新開始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觀察它們的合理性所在。最終你會發現,很多理念,並無優劣之分,它們只是在不同環境下,針對不同問題或同一問題的不同方面而產生的。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出國的人,其政治觀點有很高的概率向民族主義方向改變。其中一部分原因,我認為,就是感受到了文化上的他者。原來在國內無法感受到的民族界限,忽然清晰起來。因此激發了民族主義。
第二,是掌握一門外語。
如果我一直在中國,英語能力也許也能達到現在的水平,但我對此並不樂觀。
這門語言為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那就是英文書籍。英文書籍,在大多數方面,都比中文書籍豐富。頂尖水平的書籍,英文的更多更好。
原來我是個一個比較懶的人,很不喜歡鍛煉和勞動,更喜歡看書或者看網頁。現在依靠著英文有聲書,也算是閱讀、勞動/鍛煉都不耽誤了。一份時間可以變成兩份花。健康也能保證,一年還能多讀十幾本書(不過哈耶克有些書里從句套從句的風格還是留下了心理陰影,另外又看了一本令人鬱卒的《The Rise of Universities》,所以20世紀以前作者的書,目前還不敢聽)。
第三,是學會獨立。
在國內,學校的生活保障其實做的已經不錯了。公交也很方便。到了國外才發現,很多事情真的是必須要自己操心才行。
我在國內的大學,每學期強制要求早上跑步,還要簽到。美國學校是不管的。你愛去健身房就去,不去也沒人管。以前還有個「健身房全勤獎」,現在也沒了。你不去上課,教授常常也不點名。作業不交,也不會有班長或者指導員來催你。只有期末一個不及格放在那裡告訴你下次再努力吧。就算你突然失蹤了,學校也不會關心(之前我這裡有個波多黎各助教就失蹤了……風傳是因為毒品的緣故)。
如果你不照顧好自己,沒人會照顧好你。五年前,我踏上美帝的國土,憧憬著融入開放多元民主的美國文化,和美國人談笑風生,就像活在Friends里一樣。
還記得當年的我,聊起國外華人閉塞的社交圈時,一臉的不屑,心裡默默覺得,到了美國還天天吃中餐,和中國人打交道,多滑稽可笑。 那時我的女神是作家三毛,她浪跡天涯,有無數外國男人為她痴迷,有一個那麼愛他的荷西。文化的差異終究會敗給愛情,所謂的隔閡,只是你不願意努力去融入而已。
五年後,我在美國工作,除了偶爾和幾個美國同事聚在一起玩桌游、看橄欖球比賽,有兩個亞裔的美國朋友可以沒事聊聊天,我80%的社交圈還是中國人。並不是說我認識很多中國人——我身邊只有兩個中國朋友,其中一個是男朋友,自然很多時間都和他在一起;平時我也會通過微信聯繫在不同地方的中國小夥伴,所以我每天只要一回家,就遠離了金髮碧眼的世界。
說好的融入美國呢?說好的談笑風生呢?怎麼混得一點也不洋氣。
我相信這也是多數人的想法,覺得出了國,就該多吃洋餐,多和洋人混,最好嫁給洋人,娶個洋人就更厲害了。什麼語言問題,文化隔閡,都是借口,都是自己混得不行。
可是在我初來美國的第一年裡,我遭遇的是語言的困境,是culture shock,是和美國室友聊天時因為聽不懂笑點,無法回應,只能跟著假樂。我從特別愛說話,變成了一個沉默的聽眾。美國室友也漸漸對我失去興趣,大概覺得我就和stereotype里的中國人一樣,寡言、內斂、無趣。那一年,我每天最不願意麵對的事情,就是回到宿舍,面對無話可說的美國室友。
我開始不停地否定自己,對自己不滿。我討厭和室友打交道,可是我更討厭畏懼和室友打交道的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和她成為朋友?為什麼我來了一年還是跟不上他們講笑話的節奏?是我的語言問題?可是按我的語言考試分數來看,我的語言能力絕對是超過90%的留學生。是我實戰水平太差?是我不夠有趣?是我不討人喜歡?
就在這樣的不斷自我否定,批判,檢討中,我變得更加閉塞。我甚至不願意和任何中國同學來往,因為那樣就背離了我要融入美國的決心。
終於,有一天,我崩潰了,我放棄了要成為另一個三毛的願望。我不顧一切地,衝進學校邊的廉價中餐館,大吃了一頓。
什麼要融入別人的文化,都是屁。和自己的快樂和胃相比,這些都不重要。
來年,我搬出了宿舍,和幾個中國同學同住。每天回家可以說母語這件事,直接讓我的幸福感從負數變成正數。
再後來,我不再去強求自己。不管是和誰,只要說得來,就做朋友;聊得似懂非懂,沒話說,就笑笑說nice meeting you,結束。很快,我順利擁有了一票可以一起胡吹海侃的中國小夥伴,但也不乏和幾個美國人,有共同話題,即使用英文聊天,我也不覺得特別吃力。在這樣慢慢把自己再度敞開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之前無法和美國室友成為朋友,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我太過努力。明明沒有共同話題,互相沒有過多好感的人,我卻一味地示好,希望成為朋友,結果只能是被看作莫名奇妙。而且當時我因為孤獨而散發的負能量,也讓人想近而遠之吧。
所以,出國到底學什麼?我覺得是學會悅納自己,在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同時,明白自己的快樂凌駕於一切世俗的標準之上。只有自己活得幸福自在,才能愉快地和不同的人相處。可以努力融入當地,但不要強迫自己。給自己留一片comfort zone,再向陌生的世界進發,這樣才會更有力量,更有前進的勇氣。
---------------------------------------------------------------------
------------- 分割線----------------------------------------------真真兒知乎首答,賬號還是熱騰騰新建的。寫完後一度誠惶誠恐,覺得這個回答很有點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的嫌疑,導致我一直不敢看大家給的回應。
點回來看到80多個贊,說真的,這是在我找到工作後,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喂!也太容易滿足了吧。。)我其實不在意大家是點贊還是踩,有人能耐心讀完我寫的東西,還給予我回應,我就很幸福了。
生活是自己的選擇,我選擇的是保護好自己的玻璃心,在舒適自在的心情下,才去面對新的事物和挑戰。我相信有人是用更加激烈的方法去突破重圍,在遍體鱗傷後,涅槃、成長。比如我今天看到一個知乎回答,說的是自己在英國留學期間強迫自己不說中文,最後寫的英文論文被教授評價為無可挑剔。說真的,我很佩服這樣的人。
只是,我覺得,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被要求要勇敢,要挑戰自己,不要躲在自己的comfort zone里;而在我們感到脆弱,害怕周圍陌生的世界的時候,沒有人說,其實,回頭尋找同類,並不是妥協和投降,而是必要的能量補充。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味地認為,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和很多美國人打成一片。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文化的差異——這一點,不僅中國人如此,美國人也世如此。一部分美國人,對待外來人,尤其是fob (fresh off the boat),是帶有偏見的。要刻意與這些人相處,你也許只會感到挫敗。
而那些樂意與你做朋友的美國人,即使你不去特別努力,也自然而然會成為朋友。
所以。。
如果你只是想要有幾個美國同學,能和你自拍兩張照片然後上傳人人、微信,炫耀一下廣泛的生活圈,那麼你就厚著臉皮去要求合照吧。
如果你是真的想要和美國人做朋友,那麼,請隨緣。就像你不可能和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做朋友一樣,這種事努力不來。只有真的志同道合,才能無視語言的障礙,一個眼神,一個語氣詞,就彼此心領神會。學思維多樣性。
舉個例子,大冬天的,和一對年屆六十的夫婦聊天,女主人說他早晨騎車去上班腿好冷啊。我就說你牛仔褲下加一條保暖褲不就行了。她用很驚奇的語氣答:"That"s actually a very good idea." 她活了幾十年冬天都是一條牛仔褲挺過來的,英國人不是不怕腿冷,而是壓根沒考慮過穿兩條褲子這個概念。中國人可能覺得這很可笑,可是我們大家都會有這種認識的盲區。比如中國人應該很少有人早餐吃火鍋吧,如果我說我早飯吃的火鍋,你可能會覺得好詭異。可是你想想有什麼理由說早餐吃火鍋不好嗎?
人只有看到不同才會思考,只有遇到了不同的觀點,才會考慮我所持的觀點是不是最合理的,進而決定要不要轉變思維,選擇一種更好的思路。我很贊同美國採取的本科前兩年不分科的辦法,那學生幹什麼呢?讀書。Read the great books. 我認為多讀書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你認識到事情還可以從你所不知的角度去看待,比如說怎麼看待教育,當你讀過足夠多人的觀點之後。你開始衡量每個人觀點的優缺點和遺漏的因素,這樣你就有了自己的對教育的定義。
回到主題,出國留學,是接觸不同思維的絕佳機會。你會認識來自各個國家和文化的人,他們的背景和接受過的教育塑造出他們獨特的人格和價值觀,與他們聊天你會感受到什麼叫不同思維的碰撞。時間久了,你的思維模式就會跟著改變,凡事都去辯證的看待,接納事物的複雜性,耐心的琢磨一個事情能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這樣你會看到一個更廣闊和多彩的世界。我認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受教育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能否接受複雜性(feel comfortable with complexity)。你身邊應該會有那種愛憎分明的,認為事物非黑即白的人。他們會徹底愛上一個東西,也會發自心底的唾棄某些事物。可是我們生活著的世界不是能簡單區分好壞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能考慮一件事情的各種因素,但是當面對一個振奮人心的選擇時,我們往往忽視它可能帶來的隱患。總之,能把問題往複雜了想對個人來說是一項極大的競爭優勢。這不是一項技能,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想轉變自己思維方式,那麼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同的思維環境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類似於說你的圈子決定你的視野。出國留學,將給你一個絕佳的視野。讓你見證多樣性,愛上這個複雜而有趣的世界。
想想這個問題和我答過的另外兩個問題挺相關的,放兩個鏈接吧,三個回答放一起基本算是我對兩年留學生涯的回顧和經驗分享:
關於最大化對當地文化的了解:
去英國留學,要注意什麼? - Clive Chen 的回答以及語言能力提升和試著在孤獨中成長:你有沒有做過什麼樣的堅持或者努力把自己都感動到了? - Clive Chen 的回答-
這個問題看著看著其實挺難過的,
在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裡,無論是哪一個角落,那裡的人們看起來再和睦,都也是魚龍混雜的。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很多留學生出國以後專心讀書,很努力的想取得一個出色的成績,然後申請碩士,如果運氣好一點(當然前提是自己想在國外工作)可能將來能留在國外工作,教學也好,專業相關的工作也罷。(1)
有些留學生出國以後想融入當地的文化環境,了解不同的文化,汲取不一樣的價值觀,很努力的提升語言能力,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和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學生交流,如果運氣好一點和上面的也是一樣的情況。(2)
當然,更大一部分留學生會有這個年齡應有的迷茫,在成績和社交中莽莽撞撞不知如何選擇,可能成績不是很理想,一方面也總跟中國留學生一起玩。有些可能是夜店KTV(國外的KTV很貴的),有些也就跟在國內讀書一樣,沒有什麼太大差異,除了身邊多了很多外國人。如果運氣很好的話,也是和上面一樣的情況。(3)
我這裡也就只有三種情況,當然也許有(4),(5)...,只是我覺得也許沒有細分的必要。
當然,有一些點我沒有提,比如留學生普遍來說獨立能力較強,一部分留學生要自己買菜煮飯,交房租水電,打工賺錢等等...又比如,很多留學生在國外都或多或少培養了新的興趣愛好,諸如健身,某項球類運動等等...(國外的環境相對來說會簡單一點—運動設施健全。)再比如,這裡志願服務項目特別多,很多留學生可能因此培養自己了對志願服務的理解。(有些人可能覺得不重要,但是我個人覺得還是很重要的,志願服務對整個社會來講幫助是非常大的。)
之所以沒有把這些點寫進(1),(2),(3)中,是因為不論是哪種情況的留學生都有可能具備如上提到的點,這些點也都是留學生相較國內學生普遍來說會強一些的。
每一個人的目標與追求不一樣,可能自信並且對自己有高要求的人希望能兼顧學習,社交和興趣愛好,可能當下對未來不是那麼明晰的人也都希望對各個方面有所涉獵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見的,可能比較關注與一個點或者兩個點的人不希望自己的精力被過多分散,於是大家會放大他們某一方面的缺點過多苛責。
可能會有人評論說我這個回答是個沒立場的水貨,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權利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出國以後應該要學這個而不是只幹嘛幹嘛,不是所有人都是絕對的(1)或者(2)或者是(3),別人的努力也許是你沒發現而已,而且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最終也許會是殊途同歸的結果。(表面看來..)
———分割線———
對我來說,學習,社交和興趣愛好都很重要,我在出國之前就比較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如果你不明晰的話,也許這裡所有的答案都不能很好的幫助你,去見識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書籍,電影,旅行)也許會更有幫助,不要看了某一個答案覺得很好就強行把它變成自己的標準答案,自己探索得到的或許是最好的。
新的環境,多汲取新的文化;新的學校,多學習新的知識;新的學習環境,多發展新的愛好;新的xx,多xxxxx。人生總是在不斷的學習,或慢或快。
如果想要乾貨,可能目前為止 @冷哲 (不好意思,沒商量過就艾特,如果冒犯還請原諒)的答案是比較合適的幹活。
如果說有私貨的話,就是我很希望留學生們或多或少都可以讓身邊的外國人能夠對中國人有一個全新的比較全面的認識,而並不是那些非常傳統而片面的認識。
有一個留學生做的紀錄片叫,Chinese in Foreigners" Eyes,大概二十分鐘,講的是一些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大部分回答都還是很單一的,能夠比較明顯的看出一些受訪者在面對鏡頭的時候還是比較友好的。
這是在知乎的第四十個答案,可能是目前為止比較用心的答案,也算是給自己玩知乎的一個交代。然後,最近在找實習,這幾天都在和一個朋友用skype模擬面試,感覺壓力很大,評論區是開放的,大家給點鼓勵唄,么么噠。
·謝邀,
(多圖,流量黨慎入)(美國逛了這些個城市之後,感覺最喜歡的是波士頓,也多多少少算個不小的城市,但是又不像紐約那麼擠,物價也沒有紐約那麼的嚇人,也不像紐約那麼的髒亂差,另外這裡有很多不錯的學校,所以留學的話強烈推薦新人們來這裡)
出國之前說實話我是完全沒介意去哪裡的,看的只是學校排名,專業排名之類的東西,也可能跟申請有些著急有關
但是這兩年下來,我想對以後想來美國的朋友們奉勸一句,請把『城市』(location)也放在你的申請考慮範圍之內誠然,你本身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終究會受到整體氛圍以及各類條件的限制,你在紐約自然也可以搞學術,我認識不少PhD之類的,在紐約也可以過著自己的生活,但我覺得,喜歡學術、喜歡研究的人,還是去比如新澤西,麻省或者加州,UIUC之類的地方,因為美國和中國很大一點的不同就在於即使是小一些的城市也能接觸到不少的圈子內的資源,不至於像中國那樣什麼都要擠到北上廣才行而當我步入王子屯(Princeton)大學的那一剎那,本不喜歡學術的我,頓時有一種「在這裡蹲一輩子實驗室也不錯」的念頭,(我的夢想中,有一所大學,時尚時尚最時尚,學術給力棒~) Ivy League真的好棒~(不包括同在紐約的另外一所大學,咳咳)如圖——Princeton University 沒在別的地方長期生活過,就說說紐約而紐約適合什麼樣的人呢?一個字,燥
美東的嚴寒天仍然擋不住這群人的激情,比如幾個月之前的不穿褲子節(no pants day),大家都只穿著內褲聚集在一起瞎鬧騰一陣,減減壓可能是心火太旺,需要清涼一些吧~(好吧我承認我也參加了,別找我要圖,這麼羞恥的照片怎麼可能給你看!)
紐約是金融的圈子,也是藝術的圈子,我在這裡見識了很多很有想法很特立獨行的人
比如說Dumbo藝術節比如看到過一個靜默Party(Silent Disco),大家都是戴著耳機,播放著一樣的音樂在那蹦來蹦去,在外人看來猶如一群神經病一樣
以及各個金融圈子我就不多說了,華爾街,World Trade Center神馬的,我去過的各個場合,大家聊得也都是哪個股票漲了/你是哪個銀行的/上次那個客戶連R都不懂,非要我給他轉成Excel,害得我又加班到半夜/時薪還不如麥當勞,blablabla... (圖為World Trade Center,在雙子塔倒了以後新建的這一棟)但是請記住,這一切的光鮮都只是這個城市最表面的東西,你看到了它不代表你能擁有它,就算你擁有了它,也一併會擁有它背後一切的落寞
這是跨年狂歡的時代廣場(你會被擠在那裡5個小時沒法動)這是party結束以後的樣子(那家麥當勞是同一家)
紐約的地鐵里可能是這樣的(老黑的舞跳得真的好棒)
但更多的是這樣的(homeless大多有著一股極其難聞的味道)
請好好問問自己,你喜歡她光鮮一面的同時,是不是也能接受她最慘淡的時候?你穿上華麗的衣裝,化著精緻的妝容,出席各大社交場所的時候,是否也能接受自己雜亂的房間與不堪的素顏?
是的,這個城市的人,格外的寂寞
這就是我在紐約學到的東西,即使如此空虛,大家也依舊選擇了繼續前行
以上90年代的台北,大學錄取率非常低,家裡人很為奶茶的未來擔憂,於是建議她出國讀書。
在剛開始的日子裡,那是一種「生離死別」的感覺,因為網路不發達,沒有微信,whatsapp、FB,只能靠打電話和寫信,電話費很貴,機票很貴,她滿腦子想著怎麼樣可以回去,第一個月每天都哭到頭痛,哭到吐。
但是當祖母三個月後來看望她的時候,她每天都很忙,在想祖母怎麼還不回去,這時候才發現人的適應能力比想像中更好。
我出國半年後,當時的男朋友就跟另一個女生在一起了,分手也好,我賺的錢不用都給他打電話,當時第一個月打工賺了102塊,一個月電話費就花掉99.97塊。
分手以後,我還在拚命打工,買了自己喜歡的牙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因為我想去決定我自己的生活是怎樣。我再也沒有人可以怪,說「你沒有叫我起床」。很大的轉變是我覺得自己很獨立,把我丟在哪裡我都能活下去,看世界的時候我們都很渺小,我曾經覺得自己還不錯,但是去到很多地方後,會覺得自己的好跟不好變得比較清楚,更對自己負責任,這是最大的改變。
獨立 對自己負責任,是她在國外留學中學習到的最想與你們分享的事情。
分享一個我出國之後才猛然發現的小事實。
今天剛剛拿到一篇文章修改的結果,看了之後很有感慨。
簡單來說就是,老外不理解什麼叫「普通人」。
很多次,我將普通人這個短語翻譯成「norm people」,或者「ordinary people」,或者「mediocre people」,每次都會被修改的人在旁邊打上???。我以為是我翻譯錯了,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直接翻譯成「people」就行了。而中文中,人是不能,或者很少單獨用的,我們一定要在人的前面加上各種前綴,比如富人,比如窮人,比如牛人,比如強人,比如一般人,比如普通人。中文中,我們下意識的將人這個群體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為不同的群體,而「普通人」,也同時折射出另一群「不普通的人」的存在。這些「不普通的人」的前綴就是前述的「錢,強,牛」等等。當然負面的意義也有「窮,爛,挫,賤」等等。為什麼我們不能把人就叫做人呢?反躬自省一下,也許從古至今,在中文的語言體系中,我們從來也沒有把人這個概念理解為一個大同的群體,一個平等的概念,一個不需要用任何前綴修飾的辭彙。
這個微小的發現,讓我毛骨悚然。我們的文化早已熟練地肢解了「人」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讓我們欣欣然地生活在各種「不普通」的人的陰影下,津津樂道著那些明星千篇一律地矯情:「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云云,卻沒有發現我們已經早已經習慣了「被普通」,並默認了「不普通」以及隨之伴生的特權和地位。這樣的習慣,實在太過普遍,太過深入骨髓,以至於我出國之後才能驚訝地發現。出國就是新東方,學英語、學廚藝好了,新東方也許只是一個噱頭、引子,我還是正二八經的說一點感受吧,時間有限,我分幾次陸續更新本回答。首先,我們先分幾個Scenario:1、留學畢業後留在留學國並且移民或準備移民;2、畢業後留在留學國工作一段時間,計劃幾年後回中國;3、畢業後儘快回到中國;4、畢業後去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髮達國家)工作。以上三種基本情況應該包括的絕大部分的留學生,那麼採用結果導向法來分析留學需要學生們,我想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方法,因為絕大多數的留學生還是希望通過海外留學能夠學習到知識、技能、習慣、思維方式等等,所學內容最終運用在工作、事業上。那麼問題來了,為了工作事業發展更長遠,留學到底學什麼?站在一個在中國從事HR工作超過5年、在加拿大從事招聘工作近一年的經驗來說,雖然在加拿大的HR工作顯得單薄和Junior了一些,但是也算是Cross了東西文化和中外職場了,如果有說得不妥的地方還望指出來。將以上4個Scenarios合併一下,大致分兩類:留學後在西方發達國家工作和回到中國工作的。先說說在西方發達國家工作的Key competencies吧。1.在http://google.ca搜索Key competencies,得到4.5百萬過以上的結果,選取排名靠前的幾個答案,多半包括以下competencies:
- Teamwork
- Responsibility
- Commitment to career
- Commercial awareness
- Career motivation
- Decision making
- Communication
- Leadership
- Trustworthiness Ethics
- Results orientation
- Problem solving
- Organisation(Source: https://www.wikijob.co.uk/wiki/key-competencies)
或者這個:
? Decision Making? Teamwork? Work Standards? Motivation? Reliability? Problem Solving? Adaptability?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Communication? Integrity? Initiative? Stress Tolerance(Source: 12 Core Competencies)再來個加拿大的1. PERSONAL MANAGEMENT2. COMMUNICATION3. MANAGING INFORMATION4. RESEARCH AND ANALYSIS5. PROJECT AND TASK MANAGEMENT6. TEAMWORK7. COMMITMENT TO QUALITY8. PROFESSIONAL BEHAVIOUR9. SOCIAL RESPONSIBILITY10. CONTINUOUS LEARNING(Source: http://www.uvic.ca/coopandcareer/assets/docs/corecompetencies/Description_of_10_Core_Competencies.pdf)當然,每個occupation不同,對其key competencies要求也不盡相同,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對財務人員要求conservative並且follow regulations,而對一個sales,卻要求aggressive。所以我以前在國內做公司內部的Competency Model的時候,也是遵循以下原則:·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job roles.
· Interviewing subject matter experts to discover
current critical competencies and how they envision their roles changing in the
future.
· Identifying high-performer behaviors.
· Creating, reviewing (or vetting) and delivering
the competency model.
(source: Competence (human resources))
我們試圖找尋一些Generic and essential的competencies,其實還真是有,以個人經驗來說下面一些在北美可以學習到也是職場必須的competencies:
· Self-motivation (Initiative)
· Continuous learning (Quick learner)
· Communication
· Critical thinking
i. 之所以把motivation放在第一位,也許是我深受Daniel Golem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影響,同時還聽過一些關於Investment in Excellence(Realizing Potential since 1971 Lou Tice)的課程,認為一個人能否激發自身潛能,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也是self-discipline的動力。一個人留學在他鄉,能夠耐住寂寞、解決吃飯問題並且完成高強度的各科assignments,需要有強大的內心、有效的自我驅動。好,如果留學後吃飯靠餐廳、外賣,娛樂靠酒精、party,作業靠抄襲,那麼不要浪費父母錢,在國內混大學還更容易一些。我在多倫多看到、聽到不少例子就是這樣的,白天睡覺、經常缺課、晚上聚會或打遊戲、女性忙於各shopping mall或者代購(美其名曰勤工儉學,實際也是找一個自己血拚的借口)。
ii. 關於如何學習的問題,是一個人如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輸出信息的能力,以我在中國讀大學和北美讀college的感受,加上與留學生與continue education的朋友交流,北美的高等教育強度遠大於中國,中國人專業水平的分水嶺就從大學開始,以我幾個在國內讀了master甚至Phd的朋友原話:虧得我們在國內讀了master/Phd,否則根本跟不少College/Post graduated課程,一方面是中國他們英語比較吃力,更重要的是北美的高等教育強度大並且更強調學生的research能力。對於所有留學生而言,不管你雅思幾個7、幾個8,到了英語國家才知道自己英語有多不夠,所以留學生在短時間內要適應北美的留學生活,的確challenge很大。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目前應屆畢業生的學歷不像父輩那樣決定終生了,職場上強調終身充電、投資自我,也是比拼學習能力。
iii. Communication或者說得再直白一點:英語溝通能力,是決定個人能否畢業、能否拿到工作offer的第一要務。當然我也結果一些比較極端的反例:一個移民加拿大不到3個月的新移民,在國內某外企任技術部經理,英語口語一般但技術很強,拿到2個offer,時新50刀以上。的確,如果你技術超強,加上工作性質不需要太多溝通,那麼你照樣可以拿到很好的收入。但是,大多數在北美工作多年的技術人員難免complain:要是我英語好,早就不幹又苦又累的技術活了,那些管理層每天就是開會,輕鬆拿著高薪。在北美,很多技術「爛」、人品「差」的印度人,恰恰是因為溝通能力強,在各大公司做高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軟現在的ceo,曾經是中國人的部署,為此北美華人論壇引起不少討論。所以,我在多倫多從事招聘的時候,第一個要verify的就是其溝通能力,當然我英語有限,我通過一些其他因素來判斷。所以戲稱「出國就是新東方,學英語學廚藝」不是沒有道理的。
iv. 關於Critical thinking的問題,在知乎以、豆瓣以及很多讀書論壇都有討論,作為中加兩國都工作過的人來說,逐步意識這個素質的重要性。(個人覺得這一點最重要)
(更新於 2015-02-09)下次再寫
——————————————————————————————————————
學習享受寂寞,學習尊重不同的文化,學習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習美國的基礎教育有多爛。我覺得最大的是眼界 你會見識各種各樣的人 各種文化 你跳出了發展中國家這個圈子 跳出中國媒體渲染的環境 就算接觸到國內的人也都是被篩選過的一部分 有么學習好要麼家境好 要麼學習家境都很好
至少北美留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每次別人說外國的話我就會想世界地圖 哪個外國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 中國 和 外國 之分,差別很大。
還有我選擇研究生的時候,會在世界範圍內的大學裡思考,當你走的夠遠,來到了北美,無論再去世界哪裡都不會有現在這麼遠了。從國內去日本覺得出遠門了,而對於我如果大學院順利去了日本,回亞洲就跟回家一樣了。
其實真的說學什麼,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說不出來的。去不同國家不同學校選擇不同學到的都不一樣的。但是留學的共性都是孤獨。在最無助的時候,發現了這世界最偉大的愛是親情,最有效的良藥是金錢。1. 學會適應孤單,消化孤單。身邊沒有了室友和昔日熟悉的夥伴,爸媽離我們的距離也不是一張火車票,再次一個人走在路上,你害怕了么?我自己在美國一個大城市留學,所以一切還好,但是我的朋友中有去一些非主流的國家和城市留學的,一個人去買菜,途中四五的小時,人影都沒見著。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得學會和自己相處,找到你願意專註的乾的事情,找到你自己的愛好與樂趣,用這些來填滿你獨處的時間。而這些時光,相信我,一定能照亮你以後的路。2. 思考人際關係,思考真愛。一下到了一個多元化的大熔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你是和外國人玩兒?還是和中國人玩兒?你和你的戀人是分隔兩地了?還是整天呆在一起成了邊緣人物?在各種組合與取捨間,希望你能有所成長。3. 英語,做菜,烘焙,開車。留過學的人都懂得。4. 讀書長技,虛心請教,業精於勤。這是全世界的真理。
談下我身邊的一個留學生同事,是去的馬來西亞留學的。單純從學術層面來說,留學生同事回國後,倒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甚至英語都不是特別突出,只是比同級別的平均水平好一些。但是在其他層面,比如好學程度、艱苦奮鬥、毅力耐力、責任心、社交能力、氣質等,幾乎都是同級別第一,遙遙領先,非常厲害。在馬來西亞邊打工邊上課,打工的地方挨歧視,語言不通的環境下如何生活,很多馬來西亞人不會說英文等,我覺得這些給留學生同事帶來的積極影響比單純一張外國學歷有價值的多。
去美國留學就是意味著上藍翔,烹飪汽配汽修美容美髮通下水管道,你是樣樣精通啊。抖個激靈,順便贊同@冷哲的答案,很多事情只有脫離本群體才能看得更清楚,不然就是只雲身在此山中轉一個swathmore 畢業生的文章 why America
我們為什麼選擇去美國留學?為了更好的教育,為了工作前景?畢業後,我們又該往哪裡去?這篇文章也許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隨著這幾年去美國讀本科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我個人感受更多的不是欣喜,不是驕傲,而是顧慮和擔心。我顧慮的不是」美國黨「越來越多,所以Swat的教育(談不上文憑,因為我還沒有==)就越來越不水(畢竟大學招收的人數還是有限的);我擔心的不是美國大學名不副實,難以承擔如此多中國學子的厚愛。
我真正關心的是我們每一個準備出去,將要出去,或者已經出去的」美國黨「們,在前行於這條荊棘漫布的求學之路時,是否真正意識到了我們正在付出什麼,我們又在等待什麼。Why America? Why liberal artseducation?Where is my post-college future?
留學美國的「付出」---不僅僅是高昂的學費
美國大學一年讀8個月的書,大概30周的課。當我們把每年高昂的學費除以30,再除以每周五天的上課時間之後,那每天高達千元的學費忽然間就變得如此怵目驚心。可是,這遠遠不是我們所付出的全部。
在我們踏上SAT考場,寫下第一篇申請文書,遞交第一份CommonApplication的時候起,我們已註定遠行,遠離父母,獨在異鄉。「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天下沒有一位父母願意送子女去天涯之外,雖然他們依然決然,為了孩子心中的未來。我依然記得母親6年前浦東機場送別之時的淚眼朦朧,那種「父母漸漸老去,而吾等卻不能在其左右」的有心無力感,我想也是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承擔的吧。
而大學生活中,因為口語很爛無法融入上課討論,或者因為文化差異聽不懂周圍人的笑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類似的無奈和尷尬。但是,我更願意把這些挫折歸類到「收穫」中去,雖然有自己找罪受的作孽感,但是學會微笑地去擁抱失敗,讓每一次挑戰和痛苦成為自我蛻變的最好見證,難道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留學美國的「收穫」:快樂求知,包容差異,自我選擇
1)讓我們找回對知識最純粹的熱愛
在此,請允許我分享一個可以說曾啟迪了我人生的經歷。那是我在Swat sophomore year的一個普通的周五晚上凌晨11點:30,當大多數Swatties都加入到了校園各處的party中把酒言歡的時候,我在我們圖書館lounge碰到了一個我物理課上同學,David。
他正橫躺在沙發上,很專註地閱讀柏拉圖的《The Republic》。因為我知道這哥們沒有在上任何哲學課,而且又是工程專業的,所以我很疑惑地問:「Whyyou are reading this?" (你為什麼要讀這個?)
然後David回答我說,」Why CAN"T i read this?" (我為什麼不能讀這個?)
誇張的說,那個時刻,David的頭上我分明看到了一圈圈的聖光---這是對知識最本質的熱愛,求知僅僅是因為喜歡,也就是英文中的intrinsic pleasure. 在當下「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很多人文基礎學科(如物理歷史)因為缺乏直接的社會應用從而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時候,我想我會感謝是Swat,確切說是那些我周圍的Swatties,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和那無法掩蓋的,從內心深處散發出的對知識的渴望和喜愛,讓我找回對知識最純粹的熱愛。
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為什麼要學習義大利文藝復興? 一個英美文學專業的學生為什麼要學習微積分和統計正態分布?因為我們想透過歷史了解社會的變遷,通過數學感受嚴密推理的樂趣,不為更高的GPA,不為更高薪水的工作,只是想滿足一個「人」對於了解自身和周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當有一天我在費城的火車上看到我前後左右所有的乘客都人手一本「口袋書」安靜閱讀的時候,我為自己出門居然沒有帶「精神糧食」而臉紅,最後只好從地上撿起了一張貌似是「治療禿頭廣告」的報紙濫竽充數了。
2)包容差異,擁抱多元世界的共存
多元化,英文中的diversity,一直是幾乎所有美國大學都在宣揚和堅持的價值感。也就是因為對於多元化的推崇,這才給了像我們中國學生這些國際學生前去就讀的機會。
從表面意義上分析,如果一個大學的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和個人興趣,來自不同的社會階級和文化群體,甚至擁有多樣的價值觀和宗教信仰,每一個個體就可以「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心態,博採眾長,開闊視野。
但我覺得從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層面,大學希望每一個學生能夠學會包容差異,去容忍,接受,從而欣賞和你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人生態度。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
比如說我自己可能不喜歡夜夜笙歌,每周末都去Party,但我又是否可以接受並嘗試著去理解我三任美國室友每周五的盡情愉悅?我的理解是每一個人的娛樂放鬆方式不一樣,這取決於個性和文化,或許你更享受和好朋友去KTV唱歌,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歡酒精的快感,舞曲的動感。兩者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是不同而已。
就像伏爾泰所說的一樣,「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當我們可以學著去包容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甚至可以學會去欣賞我們的對手或敵人的時候,我們就真正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寬容。回顧人類文明過往千年的進程,無不都是在對立和矛盾中尋求合作,通過妥協,通過找到類似於經濟學上所謂的「帕累托改進」,共生,共贏,共進。
Don"t be judgmental, since you only see one side of the picture.
3) 選擇決定人生,獲得真正的自由
個人選擇的自由,我想,是美國大學給予每一個求學者最最寶貴的財富了吧。如果沒有自由,又怎麼會有入學時的「沒有專業」?如果沒有自由,又怎麼會有大學4年的跨學院自由選課和freecurriculum?這種學術自由的背後,是對於個人選擇的尊重和推崇。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而幸福的定義也應該是個人化的。
當CCTV略帶諷刺意味地採訪路人,問"你幸福嗎?」的時候,我分明看到了很多人臉上的迷茫和困惑。當書店裡的暢銷書都被所謂的「成功學」 "年薪百萬的秘訣」和「創業教父秘籍」之類的書籍所佔據的時候,我很難過的發現「幸福」被粗暴的等同於「成功「。
而"成功「又被簡單地概括為」名利雙收,身居高位,富可敵國」。可是,難道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就算幸福嗎?難道和心愛的人一起燒一個宮保雞丁,晚上一起欣賞「小爸爸」或者「中國好聲音「就不是人生贏家了嗎?
說實話,這個關於人生選擇,定義屬於自我的幸福的終極命題,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問我自己的。可能等我過完了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我所追求的的幸福和人生是不是最適合的,但是至少我希望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也曾未人云亦云過,也曾因為不喜歡Banking的bureaucracy和rigidity而選擇放棄,也修過學,也創過業,睡過一個月的辦公室地板,哭過,感動過。
留學後:未來在哪裡?
(後面文字修改於2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僅僅代表個人意見吧,如有不全面的地方,請見諒)
是的,我們總歸是要離開「學生時代的象牙塔「的,總會有我們踏入社會,勇敢面對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的一天的。不少朋友,同學,學弟學妹都本科畢業了,我也了解了一些他們的未來去向,很多極具代表性。
總結起來,請允許我實話實話,我們留學生的職業選擇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劣勢,以及很多工作擺明不要international的赤裸裸的歧視,最後我們在看到自己熬夜改出來的cover letter+resume一次次石沉大海,在一次次被告知interview failed之後,才發現原來夢想總是如此美麗而虛幻,而骨感的現實卻殘酷的不留情面。
畢業去向一: Finance Investment Banking
雖然我自己在中途做了「逃兵」,但是我不得不承認:Goldman Sachs or Morgan Stanley的光環,百里挑一的錄取率,一畢業就可以參與世界級公司的財務事務的機會,以及那世俗但卻實用的,動不動就是100K美元的年收入,是很多留學生所不能抗拒的誘惑。
目前來看,能去這些行業的,包括頂尖外資投資銀行的IBD, Sales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在紐約,香港或者北京辦公室的,和一些低調但卻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hedge fund investment vehicle的同學,絕大多數都需要來自美國最頂尖的大學。(美國有一個target school list)
如果你確定這是本科畢業後的目標,你就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你需要大一大二就開始積累相關的行業經驗和實習經歷。而如果你來自比如其他一些non-targetschool,很坦白的說,這扇門仍然向你敞開,但是你需要找到那個鑰匙,也就是Alumni Friends Connection。
畢業去向二:Management Consulting
「去諮詢吧,你可以參與到不同行業,幾個甚至幾十個公司的戰略研究和問題解決中!」圈子裡挺多留學生朋友都非常熱衷這個行業,一個是因為它確實比較有意思,另一個是可以不用每天像banking一樣number crunching,可以work with people. 麥肯錫,BCG, Bain,Monitor,確實這是一個值得為之而努力的地方。
但是,擺在留學生面前的現實是,我們進退兩難。
首先是Consulting Firms每年需要的人就不是很多,也就是僧多粥少,競爭難度絲毫不低於Banking,然後我們很難在這些公司的北美或者歐洲office找到自己的位置。
可是很遺憾,HK是一個financial hub,那兒的consulting demand真的不大。其實,麥肯錫等公司最大的需求和增長點,恰恰就是我們在國外日夜牽掛的祖國。那麼回國吧?可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國內頂尖大學如北大復旦的同學一樣,可以大二大三一直做BCG的PTA (Part-time Analayst)。
而且面試居然都要遠程skype進行,劣勢就不言而喻了。(這些都是我了解的,一定不客觀全面的事實,希望沒有打擊到各位對這個行業充滿熱情的同學。
因為真正的熱情,是由殘酷的現實澆鑄而成的。當然,成功的case也有挺多的。我美國最好的兩個朋友, 從Berkeley和Bryn Mawr College出來之後,目前都在舊金山的頂級諮詢公司里。
那麼如果這是你本科後的目標,你該如何努力呢?我能給出的最大的建議是,不單單有一個好的GPA, 而是真正的參與到美國的教育中去,你在presentation,class discussion, paper writing中鍛鍊出來的skill set,和那種not only know what it is but why的critical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都會是你在consulting成功的核心條件。
而這些鍛煉的機會,可能是很多同齡人所沒有的。It is the ultimate valu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so you should do nothing but hold it firmly at your hand.
畢業去向3:Big Four 美國or HK office
國內的四大確實是挺辛苦的,也有一點點坑爹(工作強度不低於投資銀行,但是很多方面的回報都差的太遠),但是在美國的四大其實還是非常的不錯的: decent and respectable career track if you like numbers and accounting.
我周圍很多朋友都成功地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了,開始了職業生涯。我高中的好朋友目前正在Chicago的PwC, 我弗吉尼亞的同學也順利搞定了實習。其實挺為他們高興的,畢竟在這種世界級公司裡邊經受鍛煉,又是在美國的different cultur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之下,如果能好好學習,向周圍所有的一切學習,幾年後,如果回到國內,一定會卓然於眾。
很多國內本土的企業家或者創業公司,很多公司在3-5年後就會碰到在財務管理的規範和高效中的瓶頸,那個時候,有海外經歷豐富實戰經歷的CFO來會有無可比擬的價值的。衛哲之前加盟阿里巴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樣。
畢業去向4:科技公司,如Google,Intel,Oracle
因為我本身不是engineering或者computer science方向的,我只好從周圍朋友那邊道聽途說了。感覺如果是在美國讀工科的話,學校的檔次和名聲,比如中國人很重視的排名,差別很小。
除了MIT, CIT, Stanford, 或加上其他幾個工程很棒的大學,他們的reputation會給學生一些優勢以外,絕大多數的情況是,無論你畢業於什麼學校,只要你能做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就是「真命天子」了。It is purely result-driven。
工科絕對是美國最辛苦,最難熬的專業之一,每個學校都一樣。比如說,每個學生一學期都要上4門課,你很有可能這4門課除了正常的上課外,還會每門課額外有一個每周的實驗和非常複雜的實驗報告需要提交。
所以其實你就是差不多8門課的工作量了。相信這樣你就理解為什麼很多工科男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了吧,他們也不想的,可是他們的熱情和青春都和外賣的漢堡一起,留給實驗室了。
但是上天很多時候都是公平的。因為engineering的強度是最高的,所以他畢業後的就業也是最穩定的,這兩年特別是計算機CS畢業的,待遇一般都是最頂級的。這很公平,不是嗎?
畢業去向5:Grad School,Medical School,Law School
本科教育是打基礎的,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才是升華。很多同學和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也十分贊同。那麼,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的目標是來美國讀研究生的話,本科美國教育的優勢是巨大的,很多層面上來說甚至是無可比擬的。
首先是沒有了language barrier。四年College Life可以讓你的英文能力適應美國的學習而不需要靠狂做TPO rush TOEFL來證明。
其次,education system是一樣的,人都傾向於信任自己熟悉的東西,所以美國研究生院的教授自然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招收大學是在美國讀的學生。
大學四年可以讓你真正了解你是否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是否願意為這個領域甘心賭上一輩子的歲月和努力。U.Scollege tells us how to learn and why you should learn it. 這種真正的intellectual freedom會讓你明白你是否真的喜歡數學,還是只是喜歡數學背後美好的職業前景。
如果是後者,我勸你三思而後行,因為真正的熱情是不能用「實用主義的價值」來代替的,而沒有真正的熱情,人類這個有著情感和理想的高級動物是無法在日復一日的,在汗水和挫折所鑄就的求知路上堅持到底的。
10年後,20年後,我們的未來又該在哪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馬拉松,大學四年以及之後幾年的工作就僅僅只能算是一個開始,個人成就的巔峰一般都需在10-20年之後,當我們從「三十而立」中越發成長,在「四十不惑」的中年讓知識,閱歷,人脈,甚至是運氣疊加在一起,鑄就我們一生的價值。
過去的一年,為了人生髮展方向的選擇,有幸向很多30-40歲的前輩們進行了學習,其中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和他們所給的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
1)80%以上的人都會在5年之內離開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100+小時的工作強度,會在你對這份工作的新鮮感逐步消失,並且高額bonus的marginal utility迅速下降的時候,成為你的噩夢。我在夏天特別忙的時候,也經歷一段類似的每天凌晨2點睡,8點開會,每周出差3個城市,平均每6小時blackberry就會有超過20封push-mail的生活。
那種疲勞感和因為「缺乏睡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體驗過才會明白。按照我Goldman KKR的學長的說法,we still have life but no lifestyle. 如此的精闢。
所以,除非你真的是喜歡,可以是喜歡所謂的「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或是喜歡這個光環和收入(人的虛榮心和對物質的追求一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巨大推動力),否則你一般都會選擇離開,去讀MBA,去諮詢公司,去世界五百強的財務部門,或者去其他金融公司。而真正喜歡的人,20%的比例已經不低了。
2)只有「適合+喜歡」,你才能在金融業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再和一些目前仍然活躍在國內投行,券商,私募的前輩進行了交流之後,發現自己確實真的不太適合。因為金融精英的最大要求是對細節的苛求和不感情用事,冷靜甚至的冷血的做抉擇,而我兩點都不是很滿足。
金融家和銀行家他們就好像business world里的「捕食者」,對PPT上兩個圖形沒有對齊這樣的小錯誤也從不放過,而卻可以在股市大跌的時候安靜的釣魚,第二天拋售「兄弟公司」的所有股票。一句話,如果你也是那個「效率優先,不講人情世故的超級機器處理器「的話,金融適合你。
另外,還是要喜歡,也就是你可以從你所做的事情中找到self-worth,獲得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來自於金錢的回報而是內心的聲音)。中國古來都有一句俗話:有名的人不一定有錢,有錢的人不能有名。低調的賺錢,我認為這用來形容金融業特別合適。
大多數人最後都只記住了Morgan Stanley,而為它貢獻過青春的無數精英們,都被要求默默無聞,低調而終了。所以,如果這對你不是問題,你可以中一次次完成交易,一次次擊敗對手,以及在周圍同伴對你頭上光環的仰慕之情中找到自我價值,那麼金融是屬於你的。
3)「如果你想過個好生活,留在美國;但如果你想出人頭地,儘早回國。」
我一輩子都記得當我媽的一個朋友,在他矽谷bay area的家中,晚上12點手拿喝完的青島啤酒,和我說出上面這句話的神情。從那個40多歲的男人深邃的眼神中,我讀出的了「不甘」,但也讀出了「滿足」。
「不甘」在於讀完了 Berkeley的博士後定居美國而沒有回國闖蕩,「滿足」在於他給了她女兒一個溫馨的別墅,一個衣食無憂的成長環境。
是的,雖然在美國international找工作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美國物價合理,20萬美元可以買一別墅,沃爾瑪里的幾美元的東西,按照一個月4000-5000美元的收入來說,簡直就是白拿。但相比中國呢,房價綁架經濟,12年CPI「官方數據」都有6%,然後薪水也是4000-5000,只不過單位換了換。所以,生活的難度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美國就業上的瓶頸(文化+語言+客觀制度),使得我們至始至終很難有主人翁的精神,畢竟這不是我們的土地。我在UBS實習的時候,就一直會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感覺我沒法「感同身受「。
而在國內的這幾年裡,哪怕有時候一天吃三頓盒飯,晚上睡在公司地板上,我依然感覺一切都很踏實。而且,從實用主義價值來判斷,套用我一個經濟學教授Golub的一句話,「全世界都瞄著中國這個迅速發展的消費者市場,美國人都想去,你們為什麼不去?」,就是國內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4)尋找人生職業發展的的"Golden Track"
我推薦一本書「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Twenty」, 斯坦福大學教授Tina Seeling的作品。其中句句精華,比如,what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Silicon Valley? 「they love failures」.
其中,Tina提到了Golden Track.她認為,很多人生建議都是follow your heart,但這個其實是有瑕疵的。比如說,你最大的熱愛是打籃球,但是你身高註定只有4250px,你想成為一個職業球星的難度就打了。
所以,除了passion,我們還需要skill sets: you love and good at what you are doing.比如你是一個science nerd,愛好編程創造各種軟體,同時你又非常擅長物理,是卡耐基梅隆CSmajor,那麼你就擁有了上述兩者了。
但最後還有一點卻恰恰是被我們忽略的,那就是市場需求,就是說你所熱愛的和擅長的事情,是不是這個世界需要的。比方說,如果你很喜歡雕刻,也很擅長,但是這個世界對於雕刻藝術作品的需求是遠遠低於對於會計師或者律師的需求的。
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20年內,儘可能的找到屬於自己的Golden Track。最好的情況是,你甚至不敢相信這個世界居然還有人願意支付報酬來讓你做這個事情。而其中,我依然認為「興趣」是核心驅動力。
借用Seven Sister in China論壇上,一位媒體精英的忠告:「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你不喜歡的,你是沒有競爭力的,因為肯定有更多的同行,他們比你有熱情,所以會比你更有靈感,更加具有效率」。
註:文中Swat是Swarthmore College的簡稱
晚上的飛機,看見這個問題順便答一下
去國外留學到底學什麼?這個問題我也在問自己
在國內一樣是學,沒有語言障礙學的更輕鬆,不用操心吃住,遇到問題也不會太麻煩
甚至,你在國內學的可能會比國外好
「既想如星辰般耀眼,又何必以痛洗面?」
那麼,去國外留學到底學什麼?
去學習如何忍受孤獨,學會如何使自己搖擺的內心安定下來,堅定自我,不在迷茫和孤獨中掉入巨大的垃圾堆
在國外,沒有人會管你,吃喝拉撒,喜怒哀樂,你都要一一去面對,甚至一些小事,都會被無限放大
若是學不會如何在從中尋找平衡,會容易變得迷失自己,整天打遊戲追韓劇到處遊玩的人大有人在。在孤獨和放縱中,你該如何選擇?深淵或是花海,你看向哪邊?
面對孤獨,更容易看見真實的自己,更容易聽見心裡的那隻獸,是如何發出不安的咆哮
具化成型的孤獨,並不像詩人所描述的那般美麗,冬夜寒冷的晚上七點去超市買菜的煎熬,一覺醒來的空曠,面對陌生語言的不安,搬家時無能為力的感覺,這些,都是孤獨
而我,曾經無數次聽見自己的呼吸聲,很清楚
在國外,更多的其實是一種內心的沉澱和對自己的審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學著生活,學著在迷茫和孤獨之後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看到這個問題感觸頗深,不邀自答,謝謝
我留學的國家並非歐美加澳,學校也名不見經傳。平時上課不努力,考試抱佛腳,真正的專業知識我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沒學到。。。那麼我到底出國學了什麼?且聽我慢慢嘮嗑在我出國之前,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妹紙,用自己的話說就是有點二,缺心眼兒。每天生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開開心心無憂無慮,過著飯來張口的日子,對未來,沒概念沒計劃,混天度日且完全不以為恥。我不敢說出國留學這段經歷使我徹底的洗心革面,但對於我二十幾年的平淡的人生歷程來說實在是太有顛覆性了。首先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並且語言不通,大家能想像我與人交流連比帶劃,偶爾蹦點英文單詞對方卻完全茫然的感受么,在這裡租房,聯網,早期的一切事宜弄的我焦頭爛額,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又面臨吃不慣當地食物的問題,於是自己學習下廚做菜,要知道我在家可都是保姆做好吃現成噠!然後開始學會自己洗衣,自己打掃衛生保持房間整潔。這些生活技能也許對大家來說不算什麼,但於我,卻是顛覆了以往的生活模式,簡單來說,重新學做人。接下來我的眼界忽然就被打開啦。我不知道是自己環境比較特殊還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如此。至少我的學校里,華人圈子裡充滿了各種勾心鬥角,利益鬥爭。有人想要拉幫結派圖謀霸業,在圈子裡攪風攪雨,有人天生負能量爆棚,喜歡欺軟怕惡,行盡挑撥離間之能事還總是一副正義凜然的作派。很不幸的是當時作為為數不多的華人之一我被捲入其中。真心是一萬頭神獸踐踏而過啊,這跟國內高校的同窗氛圍完全不一樣啊!!雖然國內的同學之間也不乏一些矛盾,但決不是這樣光天化日之下不要臉,只圖利的行徑啊。。。這裡各種不要臉,各種無下限,各種自私陰險狡詐,甚至不乏裝逼威脅女生的人渣。。真的是見識夠了。我的人生觀被各種事件迅速的摧毀又重建,大概認識到社會的殘酷與人心的險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吧,但我從沒想過這過程會是發生在學校里,也許這樣也好,在步入社會之前狠狠的為我上上一課。這裡就像一個小社會,彙集了各路人馬,你爭我奪,在這裡,學生會與老師勾結,其中數不盡的利益糾葛就無法細說了,太複雜,下至企業家政治家的學生,上至院長都牽涉其中,只不過人家是幕後,而我眼見的台前馬仔真是丟盡了節操。除了這些負能量的推動,也不乏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也包括我之前說過的拉幫結派的馬仔代表,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超乎同齡人的成熟與睿智,野心與狠心,說真的,說話做事滴水不漏,懂得利用人心,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不放過任何傍大腿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該不要臉的時候真不要臉,厚黑的功力可謂相當深厚。一度讓作為無知弱爆小白菜的我嘆為觀止,觸目驚心。接下來,再說說留學生涯中很值得裝逼的經歷是跟著學校老師去參加大使館的晚會和趴踢,然後整個晚會都在穿著晚禮服和社會名流們合照。。。各種拍,呵呵,不是想裝逼,是想說留學經歷帶來的眼界與經驗,以前看見個大人物戰戰兢兢不知該怎麼說話甚至不知手該往哪放,到後來和政協委員同桌吃飯至少也知道少說多聽多觀察保持冷靜不緊張,我認為這樣的經歷是非常有用的。嘮完這些嗑,我想說最重要的一點,在留學的過程中,真正使我改變的是什麼?是孤獨,沒有錯在這裡的生活使我真正體會了,只能靠自己這句話的含義,這樣一個環境中是沒有真心朋友的,大家都是泛泛之交,見風轉舵的人,見利忘義的人,輕易背棄的人太多太多,教訓慘痛。在這裡,心是真正孤獨的,無依無靠漂泊他鄉孤立無援的心境,諸位可想而知。可正是這一段經歷,將我塑造成為今天的自己,習慣了孤獨,也不需要倚靠任何人,在逆境中一步一步走來,練就了內心的平靜與堅強。了解社會殘酷與人心黑暗,在未來的日子裡也許我更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在這裡我也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心與無心,謙卑與狂妄,勤勉與混沌等等,體會至深。以上就是我留學所學到的東西,雖然百味陳雜,卻無悔此行。唯有每當回想課堂所學,慚愧不已。學著換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方式看自己 看世界。
留學德國,一年多了。我在國內工作了六年才出來,就是覺得自己沒留過學很遺憾。我從小就看好萊塢的電影和迪士尼的卡通,上大學那陣正好趕上美劇開始席捲中國,在德國企業工作了幾年,領略過無數西方文化自以為可以跟西方社會無縫對接。來了以後發現幾個德國人身上的特點讓我一開始特不適應但是很值得學習的:1,把人和事分開,也就是對事不對人。我房東是個六十歲的老太太,德國人很多都愛乾淨,她也不例外,對廚房浴室的潔凈程度要求非常高,要求我每次用完水池都要用抹布把水擦乾淨。我覺得挺沒道理的,還是照做了。有一天晚上我們一起喝點酒聊天,氣氛融洽,第二天早上我著急上課,把水池周圍弄得都是水,就走了。晚上回來她一臉嚴肅地跟我講:你要是再把水弄得到處都是我就跟你終止租賃合同你聽懂沒有?我愣在那裡心想昨晚咱們關係處的那麼融洽怎麼你翻臉比翻書還快啊?中國式習慣性思維讓我以為關係好好辦事,小毛病也會得到通融。過了兩天她又做蛋糕,切一塊給我吃,我又搞不懂了,你是喜歡我這個房客還是討厭?跟更多的德國人打交道久了才知道他們都是對事不對人,我可以很喜歡你可是你犯的錯誤跟你的人品可能無關,我就會很直接的批評你。對於在中國這種人情社會長大的我來說,適應的確需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礙。2,獨立。德國人二十歲左右去讀大學,離開自己的家鄉,自己找房子(跟中國不一樣,德國大學可不提供校園裡的宿舍,都要自己找房子租,學生公寓要排隊幾個月),自己安排課程,自己找零工賺零花錢。姑娘背著重重的行李穿著破球鞋到處旅遊的司空見慣。我房東的兒子讀研究生,還沒到三十歲,有了個小兒子今年六歲。哥們沒有跟孩兒他媽住一起,儘管自己母親有一套大公寓租給留學生,他還是要領政府的助學金和育兒金來跟兒子單獨生活,也不經常讓老媽帶孩子,除非他出去玩很晚回家,這在中國是不可理喻的吧? 對於學術方面,整個西方體系都注重學術剽竊,一再強調無論做什麼文字性的資料,source一定要做好!否則不管內容多好,分數都會非常低。對於知識產權和版權也很看中。我們大學圖書館裡面的標語其中有一句是:「每一本從這裡拿出去被複制的書都要徵得作者的同意!」而不是像很多國內圖書館牆上的幾個大字「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這裡注重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小組裡不管有神一樣的隊友還是豬一樣的隊友都要相處下去把項目做完。很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言之有理,你的回答教授沒想到過可能還會有加分。老師的講解往往只是拋磚引玉,推薦一些書,沒有標準的教材。可以肯定的是這裡的教育不是針對解題考試的訓練的,以前在國內常聽說:大學裡學的是學習方法。來了這裡才明白。 很多中西方差別都是只有不同,沒有是非。不過對於在中國生活二十幾年的人來講一開始還是有些不適應,非黑即白的世界觀教育是很害人的,這裡有很多跟國內媒體相反的視角報道的事件,這裡有台灣的大使館,這裡的人會跟你聊西藏問題的不一樣的看法。我想起了M對007說過的一句話:非黑即白地看世界,我沒有這份奢侈。
截止2017.11.24,118個答案,答案不盡相同,在美求學之後再看這些,很有感觸,但有一個,沒人寫出來,也是我感觸最深的。
我在留學期間學到了一樣在國內教育體系里非常短缺的東西: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英語Critical Thinking的直譯, 在英語中指的是那種能抓住要領、善於質疑辨析、基於嚴格推斷、富於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
「批判性思維」理念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係。因為任何有成果的思維都離不開知識,但是,掌握的知識越多,是否意味著思維能力越強?承載各種不同知識內容的具體思維中所體現出來的思維能力之間,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一種相對獨立於各種專門知識之外且包括邏輯專門知識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如果存在的話,是否與生俱來存在差異?後天可否訓練?這種能力是否可以測試?人的素質,主要是由什麼決定?知識,還是能力?
為什麼這事兒比較重要?
美國的教育更注重知識的積累,需要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需要尋求和培養能為社會服務的人。
過去,我們對美國大學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有一個誤解——「寬進嚴出」,似乎美國學生上大學要比中國學生參加高考容易得多。其實恰恰相反,美國學生要想進入到頂尖的大學,其競爭之激烈,難度之大,絲毫不遜於中國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美國頂尖大學的門,非但一點也不「寬」,反而「嚴」得不得了。學校的排名5%,托福至少100分以上,SAT1510(新)/2200(老)或ACT
30以上,兩門以上AP成績,再加上特別的獎項,如果你擁有了以上強悍的標化分數和獎項,恭喜你:你可以遞交常春藤名校的申請材料了。招生官應該會打開你的申請看一看的。但是,這些離錄取還差很遠,因為我要告訴你,即使你排年級第一,語言考試滿分,你的錄取成功率也只有50%,你仍然會落榜,因為常青藤名校每年有3-4萬人申請,錄取率只有6-7%;還因為你還缺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你能夠在材料中展現出自己的特質,尤其是學術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沿著美國高等教育的價值觀的歷史演變軌跡: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普通教育, 我們發現,教育,就是教學生髮掘出我們人的共同點,而這些共同點在任何時代和地方都是一致的。
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本科教育的發達國家,且越是頂尖的私立大學越重視本科:從招生階段開始,嚴把入門關;從文化和經濟兩方面確保教師對本科生教學的投入;從小班化的教學模式及對課程的本身的巨大投入;再到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估等就可見一斑。而且美國大學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改革舉措更多地落實在課程教學層面——在課程層面強調相關課程的創設與開發;在教材層面則強調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與原則,以期提升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水平與能力。
例如,1978年,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Harvard Core
Curriculum)設置(一,外國文化;二,歷史學;三,文學與藝術;四,道德推理;五,自然科學;六,社會分析)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讓每一位哈佛大學畢業生不僅受到專業的學術訓練,而且還應該受到廣泛的通識教育,成為有教養的人。鼓勵學生用批判的態度來接受知識(a 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knowledge),使他們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領域裡,存在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是如何被應用的,並且對他們自身有什麼意義。怎麼成為一個有這方面能力的人?
正如一開始所說,批判性思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技能(批判性思維技能);二是情感意向(批判性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在認知技能方面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發現問題、收集信息、分析數據、評估證據的能力;其次是鑒別事實和個人主張和邏輯判斷之間的差異;然後是能夠發現普遍規律,並有效解釋結論的能力。
平時,除了進行邏輯訓練,例如像Stella Cottrell 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Develop Effect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在平時的活動經歷中,不斷培養自己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總結經驗教訓的思維過程,並且能夠落實在筆頭上。我個人平時經常觀看羅振宇的《邏輯思維》和高曉松的《曉松奇談》。它們不是教觀眾如何進行邏輯思考的教學課程,從性質上來說,它們都屬於脫口秀節目:演說者看到一本覺得很有意思的書、想到一個歷史事件或者人物,通過自己的閱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信息整合,最後形成把自己的這個探索過程的結論告訴大眾。我推薦給大家的原因,是因為我可以看到這兩位靠咀嚼知識的網紅是如何對於充滿爭議性的話題進行剖析並提煉出很多顛覆性的觀點的。其實,從一個國家或者社會或個人的發展軌跡,從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的前進軌道,互相之間都是有千絲萬縷的邏輯關係和共同點的。如果你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並且有包容之心,其實你就會發現,這兩檔節目只是幫助你打開了思維大門,而循序漸進地建立起批判思維體系,提升批判思考的能力。
記住,思維方式的改變也可能意味著人生將會因此而改變。批判性思維使得學生逐漸具備自由思考的能力,去尋求「真理」,因此我在美國留學期間覺得收穫最大的不是學習了哪些知識或具體的能力,而是別的,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申請美國本科的核心特質,百分之80%的中國孩子居然都沒有
刨去跟風的,和高端讀一流大學的,留學的唯一值得的目的是移民。
為了長見識?說實話,你在國內工作的話,國外學到的一套規矩根本就不適用。反而你回來還要重新適應。為了工作,鍍金?這個年頭誰還信海龜啊?還不如踏踏實實國內選個學校讀。若不是一流名校,毫無意義。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外找工作留下來。不過,這條路現在也是很難很難了。所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要看到別人家都出去讀書就跟著去。
-------------------------
補充一下,每個人不管怎麼選擇,都會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然後看到不同的看法會覺得不可接受,這個非常容易理解。只是,偶爾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下總是有好處的。那些所謂見識什麼的收穫,真的只有留學才能得到?得到後,真的值得?
有的家長几千萬,花個百把萬就為了長個見識,培養個修養,有錢就是任性,也算值。更有再花幾千萬給孩子老婆直接移民的也不少。窮人家的孩子,自己申請名校獎學金出去,不花家裡一分錢,這個是NB,值,但這樣的有幾個是為了回來的?我的同學都是這條路,沒一個回來的。不管有錢還是學霸,出去前都是有本事的,不出去也可以活得好的。
至於處於攀比,看別人孩子都出去了還盲目送孩子出去的,真的奉勸這些父母好好想想了。或者家裡不寬裕,小孩自己哭鬧一定要出去的,你就得好好想想對不對的住父母了。或者半吊子沒有獎學金也出去的...人啊,在國內混不好,國外一樣混不好,到時候回國,因為長了見識,難道就混的好了?無關功利不功利,留學這事情就是一個投資,投資就是要有收益。沒收益你給我講情懷做什麼?
至於現在就讀的學生髮表的回答,說實話,還是等你畢業10年後再回頭說值不值吧。接觸社會後,你會成熟的。
----------------------------
再補充,關於功利的問題。有看法認為,我這種看法很功利,沒有看到留學帶來的其他好處,那麼留學是不是一個功利的事情?恩,還是那句話,你家有幾千萬,這事就不是功利的事情,是情趣的問題。你家有幾千萬,從小讀書都是情趣的事情。
但是你家沒有,你要說大部分國人,從小那麼努力的讀書難道不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存,我跟你急。讀書改變命運,不談付出與收穫談個屁?你敢跟你出錢的父母說,爸媽,我出去回來,還是找不到工作,但是我學到了老外的其他方面,長了見識,你看這還是很值的...你看你老爸打你不?
又有評論說,身處國外,看看老外哪個如此功利,這麼看重錢?恩,謝謝這正好是我要說的。請看第一句,再想想為什麼。細說就怕被和諧。總之,出去別忘了你是誰,為什麼出來就好了。我是不是功利不重要,因為這些文字又不是說給國外的人聽的,再不懂,那真沒辦法了。
再換個角度,原來留學生就是留學生,現在西方叫「教育出口」,你明白啥意思不?說穿了,老外看到中國人傻錢多,喜歡過來讀書,就乾脆搞成一個出口產業。與之對應,基本原則是你讀完書花玩錢從哪來回哪去,老外才不是活雷鋒呢。你要能上國外的一些已經移民的華人論壇,看看他們如何評價留學生就明白了,那都是直接罵你們是傻B啊,為什麼,因為「你又留不下來,你過來做什麼?大好青春做什麼不能學到東西?」。別人有目的出來的都是有途徑移民的。一般人(沒錢沒技術,啥都不出眾),哪有那麼容易?湊熱鬧做什麼?
國外生活是好,是磨練人,但那個世界不屬於你們。你不出來,一樣有機會被磨練。儘管早一帶出國的都留下來了,但現在形勢真就不一樣了。也別看一些海歸很風光,你知不知道他們年輕時候都是學霸這個事情,你知不知道他們的背景?你在想想他們為什麼回來?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就怕自己騙自己,打腫臉還充胖子。
---------------------------------------
評論中有人說我是中傷..是judge people.恩,拜託請認真閱讀。我只是針對一部分人說「唯一值得的是移民」,並沒說「所有人留學都是為了移民」。稍微懂邏輯的都知道是兩回事。
我非常願意相信你是真想出來學點東西然後回國的,我只是告訴你說「我覺得不值得」。你不同意就算了,沒必要判定我是中傷。我認為海外留學所學的知識可以簡單分為學術知識以及生活知識吧,我直接用我自己的留學經歷來回答。通過自己具體的經歷,感受,觸動來說明問題,然後總結自己學到的東西。也許很多很多東西很多朋友會在國內也有經歷,不需要出國去感悟,但是這些都是我個人在國外那段時間領悟的,我就直接寫出來了。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我答案的方式為: 1.自己的親身經歷 2. 自己的感悟 3 . 如何去做出的改變。
---------------------------------------------------------Ready?Go!-----------------------------------------------------------------
我的處女航獻給了我第一次出國,提前一個月打了中介電話預定了荷蘭航空,完全不懂如何自己網上訂票,如何能夠優惠。但是由於火車晚點導致錯過了荷航,第一次出國還沒出國門就損失了5000多RMB,後來在當天定了第二天的阿聯酋航空,結果丫的才4000多,表示很鬱悶。這次經歷讓我學會了
1. 規劃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辦事多麼重要。
2. 要學會自己去搜索想要的東西,一個月前定的飛機票5000多,後來由於誤機時間緊迫再通過中介訂票,中介才告訴我第二天有一個4000多的票。
從此我再出去玩就完全靠自己了,我後來去歐洲玩7個國家,10幾個城市,整個行程,交通工具設計火車、飛機、汽車、地鐵、公交等。都是自己提前預定或者查詢到如何省時、省事。
推薦:窮游錦囊~ 出國旅行必備。
-------------------------------------------------------------做飯-----------------------------------------------------------------------出國前,老媽說要教我做飯。
第一天,素菜篇
「兒子,素菜一律炒就行了,蔥姜蒜番茄切好,倒油下鍋燒微熱,放蔥姜蒜番茄出味。然後放菜(素菜,非肉類),翻一翻,再翻一翻,蓋鍋蓋等。若干分鐘後,揭蓋、放鹽、再翻、出鍋。
OK了,一切素菜就這麼做就沒問題了。
第二天,葷菜篇
」兒子,葷菜一律燉就行了,蔥姜蒜番茄切好,花椒大料備好。倒油下鍋燒微熱,先放花椒大料,再放蔥姜蒜番茄出味。然後放菜(肉類),翻一翻,再翻一翻,倒水沒過肉,蓋鍋蓋等。若干分鐘後,揭蓋、放鹽、再翻、出鍋。
OK了,一切葷菜就這麼做就沒問題了。
出國後,跟坐荷航提前到的兩位小夥伴會師了,大家一起做飯。哥們說要做紅燒肉給大家吃,我聽了說簡單,我也會做,不就是蔥姜蒜番茄切好,花椒大料備好。倒油下鍋燒微熱,先放花椒大料,再放蔥姜蒜番茄出味。然後放菜(肉類),翻一翻,再翻一翻,倒水沒過肉,蓋鍋蓋等。若干分鐘後,揭蓋、放鹽、再翻、出鍋嗎? So easy~~~ 哥們看了我很久說,你不炒糖色嗎?你不用老抽來調色嗎?你不用生抽提味嗎?你不飛水嗎?你不、、、、、、嗎?
從這些小學老師讓小朋友用「不。。。。嗎?」的造句形態中,我發現我被我老母坑了,廚藝不是簡單的炒、燉;是一門大學問,從此我開始了不輟的學習,磨練,從簡單的炒燉、學會了煎炸烤煮樣樣精通的偽大廚。
立圖為證:白水煮肉學徒是如何進化到蛋撻大師的。
雖然賣相不好,但是味道絕佳。
知道為什麼眾多留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會說出國別的沒學會,,但是學會了做飯嗎?都是媽逼出來的。
推薦:http://www.meishichina.com/ 美食天下網站。
---------------------------------------------------------考核模式----------------------------------------------------------------------西方國家的成績定論模式非常多樣化,不像中國一考定終生,當然考勤計分的另論。國外的一門課程的考核一般分為常規考試(60%左右);個人論文、小組論文、個人演講、小組演講等分攤其他40%左右的分值,這樣如果你其他模塊成績不錯的話,期末考試考砸了也不至於掛科。個人認為此舉比較人性化,而且鍛煉了個人很多能力。
個人這一塊這一部分我不多說,我來說下通過我這兩年求學中四次小組作業,我學到了什麼?
Part 1
第一天入學,老師說讓大家多溝通,多交流。開始混亂分組,一國一個,4人一組,給個小案例,去討論吧,我跟一位法國帥鍋、德國妹子、英國帥鍋分到了一組。案例是2012發生了,你們是倖存下來的人,開始拯救世界吧。這個討論我從頭到尾沒有提出一個有建設性意義的方案,要麼是我想不到,要麼是我想到了沒來得及說出來或者是羞澀沒說出來。比如說德國妹子提到的成立小組去搜尋殘存的生命體,要搜救動物,昆蟲,植物等,我完全沒有這種想法,我當時想的只是如何活下來,至於拯救他人,拯救動物等,完全不在我考慮範圍內。而我想到的搜集淡水、食物等都在第一時間被旁邊的法國小哥說了。
這次小組討論是我第一次參加,但是我卻發現很大的問題,他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在用一種方法來談論,完全不像我認為的隨意聊就行。他們當時採用了時間順序的方法來考慮如何做,分為初期存活下來的拯救措施、中期建立穩定團隊的方案、後期拯救殘存生命,建設新家園的藍圖。
Part 2
開學後不少課程作業都是有20%-30%比例的分值是由小組討論成績決定的,我被分到了一個全由英國學生組成的小組。大家時間不一致,每次都是通過郵件確定時間,每次確定一次討論時間都是要花好久才行。要麼A要踢足球,要麼B要泡妹子,一個月的小組討論,我們見了三次面,每次時間都不到半小時就OVER了。當時的課題是一個要破產的美容院,如何通過創新來重新盈利,我們小組答案完全沒有創新,只是簡單的提到了如何加強管理的措施,老師仁慈的給了及格。
當時我另外幾位國人同學組了一個小組,他們之間不存在溝通不力的問題,直接電話或者QQ一約就行了,他們一個月幾乎兩三天討論一次,效果很給力。他們提出了將美容院轉型為動物美容的方案,並配上了各種動物美容的圖片,讓老師哈哈大笑,給了高分。
我和其他的幾位分到純英小組的同學分值都沒有純國人小組的同學分值高。也許各位看了會認為我在抱怨,會問我在我們小組做了什麼貢獻,我可以明確說:Noting。我們當時被分到純英小組後都很開心,認為有大腿可以抱了,local肯定比自己強,幾乎都是人家喊開會就跑去,然後閉嘴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Part 3
研究生時期的一次小組討論,我和兩位國人妹子以及兩位愛爾蘭雙胞胎分到了一組寫一篇貫穿整個課程的論文。老師給了三個月,並告訴我們論文里很多東西都是隨著課程進展逐步添加的,並且涉及其他學科,要大家好好配合。
小組初次見面,大家閑聊,哥哥說他是他們學校第一名,這個論文問題不大,大家好好配合就行。兩個妹子一聽頓時眼睛一亮,local 學霸,大腿啊,表示很開心。但是我基於Part 2 的經歷,對於local有一種強烈的不信任,表示一定要積極投入。後來的延續看來,學霸真的很學霸,幾乎是每天下課就拉著我們去小組討論,完全沒有本科那些老外的拖延。
一開始我們見面是」五方會談「,大家你說說,我侃侃;後來就演變成了」中英談判「,只有我跟哥哥在說,弟弟陪聊,兩個妹子要麼來了不多說,要麼不來。後來我跟哥哥搜數據、建模型、做分析、出結論忙的不亦樂乎,用了兩個月一篇論文的雛形就出來了。哥哥說剩下書寫的就是他們兄弟的事情了,不用我們這些」老外「負責了,等著就行。
論文提交前一天,在圖書館,雙胞胎單叫我談事,開口就說要在個人報告里聲明這篇文章是他哥倆和我三個人寫的,兩個妹子沒有功勞。我當時聽了愣了好幾楞,我操!老外這麼陰嗎?貢獻了就有分,不貢獻你就等死吧。我跟哥倆開始了各種談判,結果完全沒用,哥倆用一種」孺子不可教也「的語氣說:「兄弟,你知道嗎?她們會分攤我們的成績的?」
呵呵,能想到嗎?我當時是完全想不到的,雖然倆妹子沒有貢獻什麼,但是依照我國的文化,我相信大多數國人都不會做這麼絕的。最後我在我個人報告里反覆提了中英文化差異,文化多樣性的說法,說倆妹子只是害羞而已,我們之前就討論過了,所以在小組碰頭的時候都是我代表她們發言。最後老師給了她倆及格分,我跟兄弟倆高分通過。
Part 4
研究生下半年,又開始分組了,這次老師允許我們自由搭配,不用像上半年那樣強行local帶老外了。老外很快就分好了組,我們班除了兩個原來跟他們討論積極的國人跟他們配組了,其他國人全部落單。
於是我們剩餘的六個國人被組隊了,他們之所以落單原因跟原來的我一樣,都是典型的靠山吃山,山空人倒,至於我嘛,不識趣唄。鑒於我已有的經歷,在我們第一次小組討論,我就採取了集權討論模式,換句話說就是我分配,大家執行,就這麼簡單。老師給了兩個月的時間寫論文,我給了大家兩周寫論文,兩個妹子搜數據、兩個帥鍋搜文獻,我跟最後的一位同學建模型,做分析,最後大家一起行文。並制定了三天一見面一討論的原則。
就這樣,第一次見面,兩個妹子交了數據,兩個哥們空手來了,沿襲了上次的優良傳統,被我先一頓棒子大罵,又塞了一根胡蘿蔔說之所以讓他們負責文獻是因為他倆英語最好,語法最棒,一陣好捧後,倆人屁顛屁顛的去寫了(有點腹黑了)。第二次見面,數據,文獻全齊,然後我就開始跟另外一位同學建模做分析了,其他人布局 introduction 以及 literature review。
很快,大概十天左右的時間我們的論文雛形就出來了,大家沉浸於論文即將完成的氣氛中開始懈怠了(包括我),該咋玩就咋玩了,完全不考慮最後的成文問題了。第13天的時候,我突然考慮到了leader的聲譽問題,不能說話像放屁一樣,於是我就通知大家第二天圖書館行文。第二天到了圖書館發現碰到了復活節放假,圖書館閉館,為了繼續挽救聲譽問題,我直接帶大家去了附近的咖啡館,一定要在最後一天搞定。一天時間,從上午十點開始,我們在咖啡館各種修改,修改語法,修改句子,修改格式,修改everything,到晚上六點半徹底成文,全天沒吃飯,靠著一杯咖啡度日,很辛苦很累也很餓,但是這一天是我至今都難忘。
最後鑒於我們論文由於交的早,而且小組成員全是「老外」,老師給了高分通過。
四次小組討論,我從一個菜鳥變成了leader,我學到了什麼?
1. 永遠不要完全依靠別人,他們真的不一定比得上你;而且你想要依靠他們,他們卻不一定會讓你依靠。
2. 不要小看你自己,從初到英國我小組討論不知所云到最後我組隊分配時間、分配任務快速成文。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學習以及成長的過程,也可以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到國外留學到底學什麼?學思維,學方法, 學如何從徒弟變成師父。
3. 還有就是一個大家都有疑問的問題,國人在國外扎堆好不好,我不兩分法了,我觀點鮮明的表示我認為好。原因在於:
一、我將來是要回國發展的,國外認識的國人朋友在歸國後都是我的人脈資源,而老外在歸國後幾乎都會失聯。
二、不要糾結於英語語言的問題,如果你不想學好英語,你天天跟老外去泡吧,去踢球,你英語也不會好;如果你想學好英語,你在國內學的絕不比國外差。語言只是知識的載體,重要的是如何去明白以及掌握知識,只要方法對,思路清晰,國人之間用國語討論問題往往會比用英語與老外半生不熟的討論效果更好,認識更深刻,不要做買櫝還珠的事情。
--------------未完待續,還有打工、論文模式、思維、文化多樣性、微信 FACEBOOK VS RENREN等,寂寞可以寫---------------------------------------------推薦閱讀:
※短期出行美國,可以去體驗什麼?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aster by coursework 如果沒有獎學金一年的費用大概多少 ?
※備考時如何使用托福機經?
※國外留學帶給你最大的改變和思想衝擊是什麼?
※我想了解美國的大學,以便明年出國申請學校。請問從哪裡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美國各種學校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