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夜行者》?


小時候看歐文·華萊士的暢銷書《不擇手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媒體大亨為了爭奪眼球,居然親自操刀上陣炮製新聞,殺人越貨,無所不為:

這本犯罪小說用一種誇張的方式表現第五權力的瘋狂,相信和比利·懷爾德描述無良媒體的經典《倒扣的王牌》(1951)一樣,為丹·吉爾羅伊帶來了《夜行者》的創作靈感。

來自鄉下的布魯姆不同於一般的蟊賊,做每一件事都有清晰的規劃,為什麼做,怎樣做才能揚長避短?搶手錶、偷井蓋於他而言,簡直就是「屈才」。發現拍攝突發事件的視頻能賣給電視台賺錢,布魯姆精神大振。

洛杉磯不缺罪案,問題是如何獲悉哪裡發生了案件,並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布魯姆配置了能夠截聽警方通話的設備,請來一個助手(類似汽車越野賽向車手指示賽道信息的領航員),以便爭分奪秒,趕在警方和同行之前搶拍獨家新聞。

收視率關係到電視台的影響力和真金白銀的廣告費,作為晚間新聞組的策劃,尼娜面臨收視率和同行競爭的巨大壓力。法律顧問一旦給出沒有觸犯法律的意見,布魯姆提供的視頻再血腥也照單全收,大不了播出時打上馬賽克。

憑藉百無禁忌的冷酷和以身犯險的執行力,布魯姆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電視台的寵兒,連尼娜也不得不讓他三分。他隱匿了一樁兇殺案的關鍵信息,私下追蹤兇手,並非想當蝙蝠俠,而是為了拍攝警匪交火的場面。跡象顯示布魯姆知情不報,導致3名警察死於非命。他能否自圓其說、全身而退?

《夜行者》對節奏的掌控、人物情緒的拿捏異常精準,堪稱2014水平最高的黑色電影。潛伏在大街上的布魯姆,猶如黑夜裡追腥逐臭的大白鯊,迅猛如電,令人生畏。整部影片的高潮戲,不是槍戰和令人血液沸騰的汽車追逐,而是黑洞洞的槍口下,布魯姆面無懼色照拍不誤,死了也要拍的瘋魔味「真他媽勵志」!

與《老無所依》等黑色經典相比,《夜行者》顯得過於「完美」和順滑,少了些反轉和意外之喜。好在體重狂減18斤的傑克?吉倫哈爾,將人物的謙卑、傲慢、冷血、玩命工作和精於算計的秉性演繹得出神入化,黑色美國夢散發著撒旦般的魅力。

發現罪行、兇手,先報警還是先拍?強盜出身的布魯姆,眼裡只有能賣大價錢的新聞,毫無職業倫理的困擾。拍攝角度不好,挪動遇難者的屍體即可解決。媒體長年累月用暴力新聞餵養觀眾,後者的胃口越大,布魯姆就越是吃香。

如果說媒體飼養了嗜血的受眾,讓布魯姆這樣不擇手段的怪胎如魚得水,作為收視率的最終決定者,觀眾是否完全無辜?

面對災難,出手相救還是按下快門?

1994年自由新聞攝影師凱文·卡特拍攝的《飢餓的蘇丹》獲得普利策新聞特寫攝影獎,引發新聞職業倫理的世界性爭議。批評者認為「自私的、不關心民眾的媒體和記者,踩在小女孩的屍體上得了普利策獎」,卡特是「在場的另一隻禿鷹」。

大眾的弱智和矯情是病,得治:不用鏡頭留下真實記錄,有誰知道小女孩的悲慘境遇,進而關注蘇丹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

最關鍵的問題是,公眾知情權與新聞倫理之間,怎樣才能達到平衡?

·


上面有答案提到了男配,不得不說,我對這個男配的演技佩服的五體投地。

兩個人的演技都沒得說!但是,男一號的演技,屬於一看就能看出來的。而男配那個演技,讓人不得不想起當年的容嬤嬤,那時候就覺得,肯定是找了個平時都壞透了的老太太演的,本色演出而已。以至於,這個角色刻畫的太像了,我壓根都沒有想起來這是在演戲。

直到後來,我重看《黑金》的時候,發現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他,我才意識到,《夜行者》中的那個角色,是他演出來的。

請記住,他叫 里茲·阿邁德

尤其是在敲詐男一號路易斯那段,那種底層人討價還價,帶點貪婪又心裡沒底的感覺,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一個學新聞的人,看完後的感受就是:黑得好深刻。

亮點1:看到Lou反覆喬角度的時候,就預感他要挪動屍體了,果然他真的拖屍體了,這是危險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雖然Lou從來沒有把「新聞倫理」放在心上過,但是從挪動屍體的那一刻,他把「新聞」本身都已經拋在腦後了。

亮點2:挪過了屍體,Lou已經自主「改編」新聞了,下一步毫無疑問就是「製造」新聞了,他「謀殺」了競爭對手,並且像禿鷹一樣「食屍」,將其拍成新聞素材。這是進一步向人性的黑暗面滑落。

亮點3:間接殺人並且拍成新聞之後,下一步Lou「策劃」了新聞,那就是警匪大戰。從他目睹並拍下2位兇犯開始,他就從未想過自己的安危或者將罪犯繩之以法的事情,他想的是「策劃」新聞,那就是跟蹤兇犯,匿名報警,多角度拍攝。這一步就是徹底的道德淪喪了,他的貪婪已經吞噬了他的心智。

這3步Lou慢慢滑入越來越深的「黑夜」,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夜行者」,並且註定是一個孤獨的夜行者,沒有人能跟上他貪婪的腳步,甚至他的身體也只是個外殼,被貪婪所驅使。


目前第一的答案大部分我都贊同,只有一點:布魯姆並非是為了「能賣大錢的新聞」而拋棄職業倫理。可以看到雖然他暴富之後仍然居住在原先寒酸的公寓,愛好仍是澆花。與其說他是為了錢而拍攝,不如說他是為了拍攝而拍攝。他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著狂熱的信仰,以至於拋棄本就所剩無幾的道德。這一切並不是為了錢,只是他個人對職業的熱愛,對新聞媒體不同的見解。甚至可以說,他自我塑造的價值觀中本沒有倫理和道德,人類在他看來不過是某種「愚蠢,富感情,可利用的生物」罷了。

其他的部分不少答案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再補充點個人感受吧。整個影片對主角布魯姆的身世,家庭,交代甚少(唯一知道的是他沒受過正規教育但擅長自學),但是對他感情和內心活動刻畫的也很多,不禁讓人思考怎樣的童年才能塑造出這樣的人格?所以雖然影片沒有一個開放性結局,但是可以說有了個開放式的開頭。


因為是部美國片所以louis得到個事業蓬勃向上的結局,真不想說從louis開始搬動屍體拍攝起,就一直默默羨慕他們可以拍到自己想拍的結局,到國內分分鐘被總ju 」嗶——

Lou是個無畏者,因為他對自己有極端的自信,傲慢,學東西快,思考怎樣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冷血,有自己的成套理論體系,忽悠起人一套一套的,雖然用的句子是浮誇了些但也很奇異地讓人難以反駁(平時最討厭這種人了!), 一旦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就沉迷進去且不擇手段,沒有底線,阻礙他的都要被清掃乾淨。

Jake 從眼神、表情、造型、體態跟走路姿勢都很好地表現了這個角色,減肥18磅,站立時微微凸出肚子,走路低著頭,兩個手臂輕輕晃動,穿很不起眼的衣服,乍一看就是個LA街頭常見的loser,但人家其實是個變態哦!

整部片子的節奏把握地很好,1小時57分鐘全程沒有感到無聊,幾乎全部都是夜戲,很對的起片名,看做賊起家的louis冷靜又瘋狂地一步步做成他的事業,搬動屍體,殺死競爭對手,跟電視台編導談條件絲毫不留餘地, 為了拍視頻對無辜路人的生命毫無關心, 最後弄死威脅自己的助理,步步為營,一個沒有道德底線又有腦子又肯拼的人令人不寒而慄。 louis拍攝犯罪現場時,那些晃動著的緊張的鏡頭更多了份」此人很瘋「的真實感。


隱喻各種資本家的原始積累


樓上各位的影評都非常精彩。因為最近在煩工作的事情,正好碰到《夜行者》這部電影,對職業發展有所啟發,所以換個「職場成功學毒雞湯」的角度,看看這部電影。

這部由《斷背山》清秀牛仔Jake Gyllenhal精彩演繹的黑色驚悚電影,完全可以當職場片來看:上映前,YouTube上瘋傳男主角Louis Bloom的「視頻簡歷」,為電影預熱。

《夜行者》病毒視頻 - 搜狐視頻

片子中也多次出現Louis爭取工作機會、跟上司談報酬、拒絕挖角offer、招聘員工、跟僱員談加薪等場景,情境全面生動,直接能當演習模板;影片還自帶職場發展對照組助理Rick,同樣午夜奔波,但成長緩慢。

《夜行者》講述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洛杉磯,偷井蓋賣鐵絲網的無業青年Louis Bloom,決心找一份有發展的職業,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拍攝夜間事故現場視頻轉賣給電視台的商機,從零開始一步步打入電視新聞業,創辦視頻新聞公司,實現屌絲逆襲。讓我們先拋開政治正確,盤點下偏執青年Louis從失業到創業的非典型勵志故事中,展現了哪些寶貴素質。

1、積極推銷自己,打造個人品牌

Louis銷贓不忘求職,面帶微笑,誠懇推銷,被拒後不氣餒,退而求其次尋求實習;視頻作品初戰告捷,不忘向上司Nina保證:「你會再次見到我的」;每條作品整理存檔,累積個人作品集;憑藉重磅獨家視頻,脅迫Nina介紹電視台主播等高端人脈,建立業界影響力,尋求在新聞播報中反覆提及公司名字,為後續企業品牌鋪路。他的口才非常出眾,他推銷自己的方式直接有效,也很格式化,建議看電影時留意觀察、借鑒。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在令人絕望的就業市場上,每個求職者都是一個商品,待價而沽。為了找到好買家,爭取高薪酬,我們需要做自己的品牌經理,修飾簡歷、調整話術,包裝自己,打上醒目而吸引人的標籤,有意識的以個人作品塑造職業形象,向潛在僱主、向行業市場積極推銷,把自己變成一個品牌,一個IP。

2、專註成長,自我學習

Louis作為互聯網時代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出身下層,未接受正規高等教育。但他機靈,有目的性,學習能力極強,鑽研技能上無比專註。Louis說,他所會的一切都是從互聯網找來的,看來的,學來的,他用來要挾別人的籌碼,也是他從海量資訊里判斷出來的。其實他汲取營養的來源極為廣泛:觀察同行,掌握拍攝和出售途徑;跟新聞主管Nina交談,了解買方喜好,迅速調整拍攝技巧,增加人物採訪內容,謹慎挑選更血腥更有新聞爆點的事件;競爭對手的挖角中,也啟發他增加人手、公司化發展。單就職業技藝而言,他的手藝越來越嫻熟。職業發展的根基,就在於持續學習,建立屬於你的核心競爭力。

3、跳出局限,拔高視野

同樣的低起點,助理Rick每晚跟著Louis出沒在血腥現場,但只拿30元日薪,技能局限在路線導航、簡單拍攝;他輸在格局。Rick始終將自己定位為單純的打工者,拿一份工資、上一日工,沒有提升導航規劃的主動性,沒有下車學習拍攝的積極性,也缺少俯視行業和長遠發展的思考;而Louis是天生的企業家,自己就是一家創業公司,每一步都為未來鋪路、為長遠規劃。他敏感洞察新聞行業喜好以便磨練技藝;剛入行卻立刻招聘助理協助看導航,只因他深刻理解速度對搶新聞這一行當的重要性;跳出乙方局限,審視與Nina的關係,搜索信息抓住對方弱點,大膽談判爭取有利資源。順便推薦一本書The Startup of You,作者是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書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創業公司來運營和管理。你將從Louis身上看到這一理念的完美執行。

4、為什麼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Louis聰明、專註、冷酷、精於算計,扭曲的嘴角、病態的大眼、癲狂又克制的精神狀態,展現了他神經質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認,他將在自由新聞報道領域取得驚人成功。這不是奇談怪論,精神病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專家凱文?達頓有一本專著《為什麼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揭示出了精神病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質。那些被認為最冷酷最危險的精神病態者,其實通常所謂的天才具備相同特質:無畏、無情、專註、有魅力、口才好、自大、自戀、缺乏共情心、不焦慮、不拖拉、喜歡刺激、操縱他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追求成就感。Louis就符合這種特質,而在凱文?達頓看來,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中精神病特質隨處可見,比如博弈論專家納什、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蘋果之父喬布斯、畫家梵高、《沉默的羔羊》里的漢尼拔博士、《越獄》中的Michael。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格魯夫也以其「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理論震爍管理界。

我們當然不能為了成功變身精神病、偏執狂,我也絕不是以Louis為範本誘導大家效仿。對於這個放棄底線、不擇手段的角色,在道德上沒有什麼討論的餘地,再次聲明,這是一碗「職場毒雞湯」,要選擇性飲用,擇其善而從之。

順便提一句,Louis的扮演者傑克?吉倫哈爾,在《斷背山》、《源代碼》等成功角色後,主動狂減18斤體重,挑戰這個不討喜的角色,將Louis野心勃勃又略帶神經質的秉性演繹得出神入化,散發著撒旦般的魅力。憑藉如此專註的努力,他的戲路會越來越廣,祝他早日捧回奧斯卡小金人;也祝大家看完電影,2017年跳出舒適區,挖掘內心的偏執動力,早日實現職業夢想。


我在大三的時候有段時間因為無聊突然陷入一陣莫名其妙的低迷期。那段時間為很多奇怪的小事擔憂,整天萎靡不振,延誤了很多大事。但我只能躲進圖書館把暗黑情緒長時間禁閉起來,或者一個人走進城市的大街小巷來稀釋這種無頭蒼蠅般的慌張。所謂物極必反,事情在延續很久以後有了個轉機。

在一個烏漆抹黑的夜晚,我在寢室見到了《夜行者》。主角擼(傑克·吉倫哈爾飾)那張眼窩深陷的瘦臉第一次出現,我就覺得自己瞬間高潮了。不講傑克·吉倫哈爾到底為影片犧牲了多少體重,單說瞬間撂倒保安這種突然暴力的模式已經足夠攝人心魄。在擼講出他有兩個偷來的井蓋要賣時,大家懂得,這對一個河南影迷來說,已經給足了欲罷不能地看下去的理由。

然而電影並沒有在井蓋買賣上贅述,主角擼在意外發現拍攝血腥事件能夠掙錢以後便用偷來的自行車換了拍攝設備。隨後入行的擼像跟每一個職場新人相同,有著不斷向上的決心和學習積累的謙卑。但是擼單獨呆在房間舉著熨斗發出詭異笑聲的鏡頭告訴觀眾。這絕逼不是一個簡單的自主創業,走向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因為我們能從導演隨處的細節處理上看到他心底里冷酷無情的冷靜和和歇斯底里的瘋狂。隨後情節果然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擼在成功招到了自己的小弟之後,事業穩步上升,然而人性中的貪婪造就的空洞一旦出現便永遠填補不了。擼利用新聞部主任尼娜對自己所拍視頻的依賴提出越來越多過分的要求,甚至包括肉體的潛規則。在獨家新聞被同行搶走以後不惜設計殺掉同行並一臉陰鬱地拍下他死前的血腥畫面。最後對警察隱瞞罪犯信息,用來導演那場警匪生死槍戰來為自己提供視頻素材……

偷井蓋,泡客戶,弒同行,殺小弟……兩個小時的影片過去了。當夜的我枯坐床頭,百感交集,這是怎樣的一部電影?黑暗,極端,無可奈何還是心生憤懣。但是其實我不得不承認,不久以後,我竟然從《夜行者》中汲取了一些另類的正能量。最後這能量越聚越大,竟逐漸將我帶出了那段彷彿暗無天日的時期。

現在想來,其中緣由大概是電影雖然黑暗,但主角身上擁有著人們面對悲觀時希望自己具備的冷靜,果敢,思維縝密和快速的學習能力。而恰好這通片的夜景和暗黑的色調完全符合我當時的心境,於是我持續很久了的頹靡和影片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繼而產生「以毒攻毒」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這是一種毒癮般黑暗系的快感,至於為什麼存在這個類型的快感,我不懂心理學,所以沒有答案。倒是覺得就像小時候做過壞事反而出現自己很屌的感覺一樣令人費解。

大多數悲觀者或頹廢者會把世界想的很糟,同時也把自己想得很壞。他們意淫在精神黑暗前提下也有全身而退的結局,而《夜行者》在讓他們看到一個他們希望看到的結局的同時,也讓他們看清了自己當下的靈魂。如果這個悲觀者有一顆未泯的良心,那在看到黑暗靈魂的醜惡以後,不說有所作為,至少會有收斂,然後才可能漸漸遠離陰霾,走出困境。

以我理解,《夜行者》不推薦給兩類人:一類是純粹的正人君子,這類人看了會覺得正義未伸,終了心裡憋屈;一類是真正的惡毒小人,這類人看了會彷彿久旱甘霖,反而增長技能。我想推薦給和我一樣偶爾會低迷,難免會犯錯的平凡人。如果觀影之後,你體驗到了這種黑暗力量,那麼你好!我們喝的是同樣的雞湯,只是這碗雞湯——顏色有點黑,口味有點重。


在看的過程,仰慕主角的能力,專註, 而從一開始偷單車開始到結尾都有點不道德的感覺!

後來一直努力合理化情節!終於想起了,獅子捕獵羊時,是沒有表情的,過程和結果成功與否都沒有什麼多餘的『不道德』 不應該的 表情! 因為這是天然的!it happen!

這個是私以為,小偷存在世上是因為我們需要他們,像狼一樣! 是那麼的正常!這也是他們存在的原因!和理由!甚至只有做這個才能找到他們真正的自我!

像&<戰爭之王&>里男主一樣:I am good at it.

有些人,是好人,有些人,是壞人!就像 &<死亡筆記&> 一樣,警察和犯人的數量是相關的!

殘酷地,男二的死,是因為自己未夠實力卻貪婪起來,似乎是被男一害死,但對比男一的實力,如果只能選擇一個,相信大家都會選擇肯定有實力的人才貪婪,才能貪婪!事實上,,對男一來說,也不能說貪婪,是應得!

再說,與男一和女一在餐廳的性威脅不同,男一是擁有了資本,擁有持續交換資料的來源控制權,而男二在卡車裡的威脅,不過是單個信息的交換資料的威脅,依賴性的,可代替性的,只要陪著男一工作就可以,威脅男一,他的行為是犯法的,來獲得一半的分成!他沒想到,這很可能是自己失去生命的代價!

成全我們的道德心也好,如果有夜二,男主死了,得到了報應了,天道輪迴了! 就像一些大賊一樣,死也是屬於他們的故事! 這就是范!


有4個場景讓人不寒而慄

1,面試副手的時候,居然說自己是個成功的公司,可你喵的就一個人,還是新手。副手說不能白乾,怎麼都要給點。居然說,現在的環境下,你有工作就不錯了,而且還是在試用期內,不要奢求太多了。呵呵,副手說,不行,不給我錢,我就不幹。這才有1晚$30的薪水啊。

2,副手Rick說要加薪。說試用那麼久,不可能沒加薪的。於是又說了個沒完沒了啊

3,副手Rick聽從安排,從車上下去拍攝悍匪,他原以為悍匪已經死了,可沒想到是被設計的,Lo早就知道悍匪沒死,誘騙Rick前去,讓悍匪射殺,而Lou卻拍攝了Rick從車上下來,到被射殺的全過程。

4,結尾的時候,這你他喵的,居然是成功人士!!!!

這讓我想到前幾年流行的:成功學,這Lou也算成功學吧?

我早就是了,成功學都是tmd的流氓主義,你也按著這成功人士的路子去試試?保准不是精神病就是Criminal


《夜行者》和《爆裂鼓手》《鳥人》一起誕生出了三個「神經病」

這片的劇本一氣合成,人物表現都很到位,只是劇中路易過分強調自己的學歷能力多強,有些畫蛇添足之感,其實,即使他不說,觀眾也能感受到,他從一個小混混到一個職業攝影記者之間的成長速度。他是聰明的、縝密的冷靜的更是冷血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從開篇他向工頭販賣自己偷來的銅線時,就不難看出,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混混,而是一個白領級混混。他講話時用詞專業,條例清晰,口才非凡,極具說服力,很快他利用自己的優勢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所以說,讓他本人在劇中反覆強調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聰明才智雖然可以起到強化他變態,不通人情等方面,本人覺得多少有些多此一舉

 傑克大帥哥在這部電影中絕對出彩,為了《夜行者》他狂減18斤,敬業精神值得讚揚。話說吉倫哈爾減肥後簡直與他減肥前判若兩人。瘦下來的他眼睛變得更大,加之他故意用有些獃滯空虛的眼神盯著鏡頭,雖然隔著屏幕,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寒而慄。那種眼神中透著一絲冷酷的貪婪,淡藍色的眼睛裡沒有溫情只有目的和不擇手段。在最沒有笑點的地方,不吝惜的展現神經質式的笑容也是吉倫哈爾成功塑造這一變態人物的關鍵點。

  非常喜歡他和製片人妮娜在餐廳的對話,他用最輕鬆的口吻表達了赤裸裸的威脅,讓妮娜看似有的選擇實際上已成為路易的盤中餐。而且這一段簡直是他變態的登峰造極之處,我並不覺得路易喜歡妮娜,更談不上愛,這只是他控制欲的體現。通過對行業和妮娜本人的了解,他成功地獲得了控制操縱妮娜的全部資本,他利用了她的慾望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要求妮娜與之上床不過對他自己的一種嘉獎,如同他把入室搶劫案賣給妮娜後附贈的那條撞車案新聞,其實,我不僅喜歡片中刻畫得這個冷血夜行者,也喜歡導演兼編劇丹·吉爾羅伊對新聞領域的解讀

最後說句,傑克奧斯卡沒提名男主真的有些可惜,但和萬年陪跑的小李比起來傑克還是有些安慰的


很好的電影,但取錯了名字,要是換成《搞個大新聞》或《跑得比誰都快》,人氣應該會暴漲。

這電影是我是在知乎看了有那些描繪人墮落比較精彩的電影的問題某個答案里看到的。

雖然很感謝那個答主推薦了部好電影,但我得說,這裡面根本沒墮落,主角從一開始就是個人渣。

我也同意樓上說主角不是為了錢,但與其說是職業精神不如說是成就感,之前他就是個盧瑟,一個神經質的慣偷,網上學了一大堆看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課,但現實中又不管用,依舊只能小偷小摸為生,前面他兩次跟人討價還價都碰的一鼻子灰,想正經找份工作又被惡毒的鄙視。

可以看出他沒有正規的學歷也沒有正經的工作經歷,也許還有案底,又那麼大個人了,根本就沒正經工作要他。

看到夜行記者這份自由職業有趣又符合自己作息,最重要的是看到夜行記者拍的新聞真的在電視上播了,讓他覺得這是件「偉大的」「有成就感」的事,才決定要做。

看到自己拍的新聞換到錢上電視,我想他應該第一次如此強烈感覺到自己做的事多麼有「價值」,本來就偏執神經質的性格,立馬就讓他對夜行記者這行入魔了。

我就是要拍! 拉警戒就偷闖民宅,構圖不好就移動屍體,沒小弟就忽悠一個,給了正經工作也不幹就是要拍還想組團拍,誰搶新聞就弄死誰,殺人暴徒沒走也敢去,沒有新聞造一個新聞管你丫死多少人,小弟敢討價還價威脅我就讓你上法制新聞,被槍指也要拍。

這TM才叫情懷啊!


撇開lou的黑暗發家史不談,就說一下電影里描述的美國的底層社會對新聞媒體的特殊需求。

Rene Russo所扮演的新聞主編非常清楚什麼樣的新聞能夠獲得最多人的關注,那就是中產階級白人無端遭受的天災人禍及底層黑人遭受的種種社會不公,生活不好的人們往往靠這樣的晚間新聞來慰藉各種各樣的貧富差距,那些有錢人突遭不幸往往會讓普通人感到莫名的喜悅。

但這不僅僅是電影情節,現實里也是如此,不僅在美國,在我大天朝也是如此,大量的媒體傳播的也是一樣的信息,過量的關注名人,過量的關注社會極端事件,甚至有的媒體帶有主觀意味的煽動,以及網路上普遍的仇富心理,不明真相的謾罵,弱者往往能得到同情,有錢人及有權人卻第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招遠事件發生後,非常多的網友跑到當地公安局的官方微博下面罵,頂的最高的就是當地公安局長與案犯勾結欺霸一方,but,事實真是如此嗎?

暫時寫到這裡,下班了,明天再改。


這是一部非常寫實的電影,揭露了媒體人的黑暗面。

小混混Lou偶爾發現拍攝案件事發時的血腥視頻可以賣給電視台賺錢,他就想辦法進入了這一行,因為他「沒有職業道德」到極致,所以他能湊到受害者血肉模糊的臉跟前拍,在警察沒到場前偷偷進入受害人家裡,改變受害人的姿勢,只是為了拍得「夠血腥」,能賣個好價錢。

電視台的新聞編導Nina也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媒體人,她教給Lou一些拍攝技巧,以保證她自己買到的現場視頻是最血腥,最吸引眼球的,這樣就能保住她在媒體的地位。

就這樣Lou和Nina一拍即合,創造了很多收視率第一的新聞事件。後來,Lou越來越不滿足,他從一開始的近景拍血腥場面,到破壞受害現場,再到自己製作新聞——殺人。

整部影片除了利益,沒有一點人性。

你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可能還會覺得勵志。因為你能在Lou招聘員工,和向電視台推薦自己時,看到非常熟悉的對白。因為這就是你自己在面試時經常聽到的對話。老闆會要求你創造利益,「不管你怎麼努力,只要你讓我滿意,我就給你升職加薪。」

影片最後非常寫實,Lou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小混混變身為職業媒體人,還開了一家名譽度很好的媒體公司。而那些他拍的新聞事件,真相似乎永遠被掩埋了起來。因為,只要不是媒體人想要的真相,就不會被揭露。而媒體人,只想要曝光量、關注度。

你以為這樣的事情只有《夜行者》里有?

前不久還有一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來自大涼山的「格鬥孤兒」原本可以通過學習專業格鬥改變自己的命運,卻被媒體人以獲取新聞為目的把他們曝光了出來,但只曝光了一部分而非全部真相,曝光的那一部分把格鬥學校送上了風口浪尖……

可媒體這麼大面積一曝光,導致當地政府馬上「按規章辦事」,遣送孤兒回大涼山。孤兒在格鬥學校吃得好,住得好,還能學習一技之長。而回家,沒書讀,沒技術學,吃住也不好,只能啃洋芋!被遣返那一天,哭聲一片,孤兒們心裡清楚,只要按下了手指印,這輩子都很難離不開大涼山了。

媒體們十萬加了,大涼山的孩子們卻只能回家啃洋芋了……

這起事件,因媒體人而發生,又因媒體人發酵,孩子只聽見了夢破碎的聲音。在善良的名義下,這到底是解救,還是扼殺?

還有2016年發生的深圳媒體人羅爾不用自己的家產救身患白血病的女兒,而策劃一起營銷事件「騙捐」。知乎用戶實際上是男性,假扮為女神「童瑤」和患病女孩「ck小小」,自演自導了一齣戲,詐騙4百萬用戶騙捐24萬……

不得不讓人產生疑惑,一個個10萬+的後面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傳播信息是媒體人的天職,這本應該是還原事件真相,傳播關鍵信息的職業。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發一條朋友圈也是在傳播。互聯網上的用戶數量大體是不變的,用戶擁有的時間也是不變的,但媒體卻越來越多,為了吸引用戶的眼球,增加自己媒體的聲望與關注度,越來越多的媒體人,開始篡改新聞事實,更有甚者乾脆憑空捏造。

我也是一個媒體人,上班時幫客戶做推廣,下班了自己寫點東西傳播個人價值觀。我始終認為,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不能因為信息傳播的便捷而違背道德,為了讓閱讀量、關注量好看一點就誇大事實,甚至顛倒是非。而職業媒體人,更應該心存敬畏。因為你發布的一條微博,一張圖片,一個視頻,影響的可能是整個互聯網,可能改變某個人的一生。

明代方孝孺曾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意思是但凡常懷敬畏之心的人,必定是潔身自好,言語得體,行為規矩。新媒體想要一篇10萬+並不容易,常常會運用一些技巧,比如標題黨,比如跟熱點,但是我們在使用這些技巧的時候,請務必遵守一個媒體人最基本的原則:傳播事實。


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國式黑色電影。它著力表現了一種扭曲的社會價值以及人格。象這種調子陰暗電影註定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它能夠保留一種電影風格和創作方式。

此片再一次證明了傑克.吉倫哈爾強大的表演能力。他一個人撐起了這部戲。撿起了早在&時就表現出來的陰暗並且神經質的氣質。成功地演了一個自私下流、陰暗猥瑣、貪婪無恥、冷血卑鄙的角色。沒錯,這是一個純反角,而且是主角!

以下和本片無關——開個腦洞:如果把他和這樣的約翰尼.德普

這樣的保羅·貝坦尼

哈維爾.巴登

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

史蒂夫·布西密

約翰·馬爾科維奇

把這些人搞到一部電影里去而且全部演反面、下流的角色,那該有多麼TMD壯觀啊。活脫脫地能湊出一場瘋人秀來。


1,討論新聞人道德底線的淪喪。

2,講述所謂"成功"之路。

3,覺得Gone Girl里的Amy是本年度最佳bitch,和Nightcralwer里的Lou也算是年度最佳asshole.

4,Jake Gyllenhaal演技確實好。

5,站隊選擇確實重要。選錯老闆實在苦逼。可以看看Horrible Boss 1 or 2 ..

6,極力推薦。


很有趣的電影,從某些角度諷刺了美帝的新聞業,但只是一小方面。

其最精彩的部分,是設定了一個黑化過的為了理想奮鬥的故事,其實也不算非常黑化,比起《絕命毒師》里的老白來,主角最多是灰化,因為他的舉動大多是遊走於法律的邊緣。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談起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會想起《幸福來敲門》里的威爾史密斯,同樣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同樣有一定的現實性,但感覺卻完全不同。

正義總是勝利者書寫的。

看到最後傑克.吉倫哈爾對那些新來的手下畫大餅時,不僅想起了很多事。


繼?魔鬼代言人?的艾爾帕西諾之後,?夜行者? 的傑克吉倫哈爾塑造了另一個讓我震撼的狂魔角色。新聞,就是真人演出的電影,暴力和血腥使這齣戲更抓人心。盧玩命搶拍自己想要的素材。起初他拖著屍體擺成更有衝擊力的畫面,爾後他搶在警察前面撲進犯罪現場狂拍流血的死者,直到誘騙自己的搭檔做活靶直接製造了謀殺,並由此壯大了事業。不可否認,我對陰暗面更著迷,並不是認可這樣的暴行,而是人性猙獰的程度總是會一次次刷新承受底線。盧像兀鷹啄食腐肉一樣用攝影機對準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在世間另外的角落,另外一些人以另外的方式做同樣殘酷的事謀私。相對於那些喜歡把視線停留在輕鬆逗樂的故事上尋求快慰的人,我覺得有必要認清人性的危險。

說來也怪,我能認同《夜行者》盧這個陰暗的角色,甚至他設計殺掉自己的副手,他毫無憐憫,對死者像吸血鬼一樣,拍攝他們的屍體謀取私利,可他就是這世界無情的一部分,他被某些陰影剝奪了自己的感情,甚至人性,卻因而獲得了暢行無阻的力量。可是我不能認同《爆裂鼓手》的弗萊徹,他惡形惡狀,玩弄自己的權力,用他那套極限理論,實現自己的虐待欲。同樣是惡,其實沒有優劣之分,我卻能接納前者而厭惡後者。後來我意識到,弗萊徹可能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師,不止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教育者本身,他們對學生的殘忍,是一種壓制和摧殘。而盧呢,他更像個叛逆者,雖然他也從邪惡中獲益。我意識到我的道德感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正直,它有時會變得偏激,被經歷所左右。這挺悲哀的,可這是真實的。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腦海里不停的冒出另一個角色----《大時代》里的丁蟹。

原本我想把標題寫成《就怕瘋子有文化》的,但是後來轉念一想,「瘋子」的概念其實不適合男主角。

如果要在影視作品裡找一個經典的瘋子,應該是《不要和陌生人》里的安家和。

「瘋子」的概念是對事物的判斷已經紊亂了,他越加的躁動不安,就越加的要製造混亂,因為只有混亂了,他才會感到安全。

但「偏執狂」不一樣,偏執狂不安也是因為沒有安全感,但他的混亂來自於實際發生的事不符合他規定的秩序,因此他會很冷靜去撥亂反正,直到所有的事情按部就班的按自己的想法井然有序,他才會感到安全。

瘋子是沒有邏輯的,他就是混亂。

但偏執狂有邏輯,而且,他的邏輯還很強大。

比如像安家和就只會一邊揍老婆一邊說「你個賤人!你個蕩婦!你個婊子!」

而丁蟹就會說「我對你們這麼好,我都為你們做了這麼多事了,你們為什麼還這樣對我?好人就註定被人欺負嗎?我都給你們跪下了!我恨你們,我要報仇!你們不知好歹,我要殺了你們!」

誰更有邏輯顯而易見。

扯遠了。

《夜行者》的男主角看起來瘦瘦的,有點病態。他的眼神雖然因為眼白過多眼睛過大而顯得有些詭異,但是他的眼神一直很平靜,像一面湖泊,裡面鋪著一彎月色。當他開始說話的時候,語速很快,用詞很特別,不像是口語,像是舞台劇上演員的念白,充滿了戲劇化的抑揚頓挫,起承轉合。當他準備做事的時候,他像一條進入備戰狀態的毒蛇,目光如炬,蓄勢待發。

這是一個偏執狂。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偏執狂有夢想。

當男主決定以拍攝罪案現場視頻販賣給電視台獲取報酬這件事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時,他就已經想好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從他開始偷車賣車,為攝像機籌款時,他早已想好了每一步該如何去走,想好了自己劣勢的底線,和自己優勢的無上限。

最喜歡看男主每一次和人討價還價時的戲碼。他永遠不會生氣,不會衝動,不會迷惘。他輕飄飄的語氣里用著最精準而確切的辭彙,帶著最鋒利的刺刀扎進談判對方的最柔軟的心窩。這世上似乎就沒有他談不成的買賣,每當你覺得你快要壓住他的時候,他總能又另闢蹊蹺的開出另一個條件,讓你不得不掉入他的陷阱。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踩踏著別人的尊嚴和失敗,用自己強硬的邏輯侵害著每一個合作者、受害者、被拍攝者以及其他被捲入其中的人。

為了夢想而活著人總是充滿激情,即便這夢想看起來多麼不堪。

電影講述了男主角為了獲取犯罪現場的拍攝無所不用其極的故事,抨擊的自然是媒體和媒體人。為了博取眼球而故意製造危言聳聽的新聞,已經是全世界媒體的通病了,這一行為也被無數人所不齒。但這樣的現象非減反增,究其原因無非是戰勝不了人類強大的好奇心和利益驅使。危言聳聽的新聞雖然會給觀者帶來不安,卻可以箭無虛發的吸引到大眾的注意。民眾的關注,電視台的收視率,網媒的點擊量,這些就是擺在眼前明晃晃的財富,只要能賺到錢,媒體的下限就可以一再的往下拉低。但若訴其原罪,你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媒體的錯,還是觀眾的錯。

《夜行者》 給出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聳動媒體報道的直接反應者----觀眾,從始至終沒有出現在電影里。而作為無良視頻拍攝者的男主角,給自己的合理解釋是:我只是努力在做好自己的工作。

當因為拍攝真實的新聞畫面而出現各種受害者時,你能說男主角有違法嗎?沒有。但你能說男主一點責任都沒有嗎?不能。這個角色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觀眾的底線,這就是偏執者的邏輯在作怪。

監聽警察的通話頻道,他可以說是為了搜集工作素材,沒有干涉就不算犯罪;把鏡頭伸到受害者面前拍攝,他可以說是還原真實現場,警察再對他不爽,也只能言語訓斥,沒有辦法將他逮捕;在受害者的家裡進行拍攝,理論上他沒有干涉任何司法執行,只是從道義上講,他對死者不敬;為了拍攝槍戰畫面故意選擇報警時間和地點,你既不能說他是同謀,也不能說他是罪犯,更不能證明他就是事件的誘發者;甚至連他搭檔的死,你都不能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明是他設計的。因為一切事情都發生在或然率的界線上,這一切當然是他精心設計的,但是當我們按照他的邏輯去思維時,到底可以在哪裡找到紕漏呢?

傑克·哥倫哈爾奉獻了一次奧斯卡影帝級別的表演,他把自己餓的瘦成一條財狼一樣的身形,用「不眨眼」的表演方式演活了一個行走於黑暗之中的偏執狂。

適逢該片上映的時候,國內發生了深圳日報為了拍攝姚貝娜遺體化妝成醫生潛入病房的事情。我國其實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好題材可以拍成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可惜不讓拍。

另:該片和《消失的愛人》、《爆裂鼓手》並稱為今年奧斯卡的「坑貨三部曲」,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最親密的愛人,最和諧的導師,和最純良的同事。

評分:85分

綜評: 整部影片節奏緊湊,沒有一點多餘拖沓的內容,但是故事情節設置的太過於「設計化」,每一次包袱在抖出來之前,觀眾都差不多可以猜到結局了,沒有任何驚喜。唯一最大的亮點,就只有男主角的表演了。基本上每一場有男主的戲,都值得你反覆回味。格局太小,情節略弱,也難怪和奧斯卡無緣了。


「道貌岸然「怎麼寫,看到lou之後算是知道了,看到豆瓣上說lou和《消失的愛人》里的ammy是14年最佳cp,深以為然。不過整部戲對lou的過往鮮有提及,也提供給我們一個展開想像的機會。究竟是怎樣的過往,讓他有著這樣不擇手段的心呢?畢竟到最後,他可是故意在人多的餐廳報案,就是為了戰鬥精彩多死幾個人啊。當男二向他小小的抗爭、小小的辯駁的時候我還有點開心,覺得這小子終於也開竅了,不至於一直被無人性壓迫,也暗暗擔心會不會惹來麻煩,結果果然被lou殺死了。

一開始看的時候以為男主澆花應該是什麼伏筆,結果好像真的只是他的愛好而已。

總結一下男主的特色,首先是及其高的談判技巧,不過當你一無所有,這種技巧並沒有卵用,一開始賣廢鐵的時候有所體現。然後是道貌岸然,往往是前一秒還是好聲好氣的交流,後一秒就能動手搶劫,演技一流。然後是有暴力傾向,在自家把鏡子砸碎那裡最明顯。然後對男妓貌似有所了解,不過可能只是知道得多。迷戀老女人。出身北部的山谷。冷靜臨危不亂。學習能力極強。以及當男二反抗時看似淡定實則已動殺心,最後殺人的理由也是「你學會了我的談判技巧來對付我,我不會讓我的公司.......」是不是可以無責任腦洞,他的談判技巧可能也是從某人那裡學來的,然後他把他殺死了呢?


推薦閱讀:

《黑暗騎士》里小丑連續講了好幾個關於他爸爸的故事,這個情節有什麼深意嗎?
如何評價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小鞋子》?
《毛騙》帶給你怎樣的回憶?
為什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要設置慈善組織的人搬走傢具?
Re0有哪些缺點?這是否造成了Re0作品內容評價的兩極化(或者說是對情節、人物行為的激烈爭論)?

TAG:影視評論 | 夜行者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