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的樂趣是什麼?
作為不徒步的人,自然不了解,特來學習
資深編輯大霞入職戶外探險之前是戶外小白。入職之後,她徒步、登山、跑步、騎行各種技能樹點亮。以下是她作為戶外媒體人對徒步的理解:
徒步的樂趣?這話題好難,就像是我要怎麼去向一個從不跑步的人解釋跑步的樂趣是什麼?或者跟一個從不吃辣椒的人解釋火鍋的美味?
首先要回答,徒步的人愛著什麼呢?
愛著腳下並不平整的路,林間稀疏斑駁的倒影,日出日落與滿天繁星,愛著沿途的休憩站和木屋,途中擦肩和相伴的行者,還有神秘難料的遠方。
其實,更好的答案是,愛著徒步旅行中的自己。
因為,徒步是一件讓你覺得自由自主的事。
(在亞利桑那州大峽谷里科羅拉多河七天八夜的漂流之行中,徒步是每天除了漂流之外最重要的highlight,如果不下去走走,我不會了解岸上那些被切割沖刷的蜿蜒峽谷、鮮活的野生動植物、清晰的印第安遺迹,不會對這條河孕育的生命產生如此大的敬畏之情。圖中左側堆砌的低矮石牆為印第安人以前的居所遺迹。)
- 徒步時,你是屬於你自己的
你的時間、精力、心情、身體……完完全全服從於走路的你。遠離輕易能找到你的微信、QQ、電話(有的徒步路線上沒有信號),遠離老闆、客戶、同事、老媽給你下達的各種通牒,遠離朋友圈裡你根本不需要的卻讓你分心的瑣碎信息……
- 徒步時,你的五官六感是完全打開的
你會看到更多細節、聞到更多氣味、觸覺更靈敏,胃口更好,甚至記憶力更強。是的,沒有那些紛擾,你的注意力更集中,身體自己就能回到自然而然的狀態,感官自然就更敏感。
- 徒步時,你是獨立而全能的
那沉重的背包是要自己背的,每天的路,不管是6公里還是26公里,都是要自己走下來的;兜里的錢是自己的,買啤酒還是買鮮榨果汁還是兩個都買,是你說了算的;大小事都是你自己拿主意,哪頓飯幾點吃、吃路糧還是下館子、睡BB還是睡Lodge還是帳篷睡袋、睡多少個小時……你會變得更有主見,更懂得權衡利弊和取捨,還會練就一身生活技能。
- 徒步時,你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What the F**k am I doing here?」「我太棒了,那麼陡的路居然走過來了!」「辦公室那個碧池一定做不到,一天到晚那麼嬌氣,那麼虛情假意……」「客戶讓測試的這個產品簡直糟透了,啊,扔了它!」「前面那倆是情侶還是半路遇上的?哼,艷遇,不靠譜!」「我決定,走到前面那棵大樹底下就停下來休息。」「再走一段吧,我的腿並沒有那麼累。」「美麗的山谷,好寧靜,我想在這裡多待會兒,今天就到這裡,不走了。」是的,你的內心會時而吵鬧時而安靜,但這就是你,你有多久沒有聆聽了?
(2014年5月,我來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峽谷(Grand Canyon)參加七天八夜的科羅拉多河漂流之旅,那是令我終生難忘的一次經歷,面對壯麗如斯的風景,我已然讚嘆不已,當置身其中時,早就訝異得失去言語。)
好了,我們來說徒步的樂趣。當然,徒步是好玩的,它自有其樂。
最大樂趣在於和大自然的親近和互動
當然首先,你得喜歡自然。最近有個和我一起去俄勒岡自駕的朋友跟我說,曾經的她不覺得自然風景有什麼好看的,你去不去它都在那兒啊!直到她參加了一次戶外徒步,在嚮導的指引下了解了那些風景背後的地理氣候變化、認識了路上遇到的美麗動植物,而且中間穿插著各種探洞、跳水、露營等體驗活動,她忽然意識到,從前之所以對自然無動於衷,完全是因為和自然沒有互動啊!
(2014年5月,大峽谷,一條小溪從峽谷中流淌而出,源頭在哪裡呢?捲起褲管,淌水而上,溯源去。)
(沿著小溪走到一個小瀑布前,這迎面而來的清涼,光看看怎麼夠?必須澆透啊!感受水流的力量拍打在身上噗噗作響,這感覺很好,除了睜不開眼睛。)
(在徒步中,眼睛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尤其是bling bling的東西。2016年11月,當我在以色列國家步道(Israel National Trail)上感受最後一段酣暢淋漓的徒步時,而且正好是在隱蔽之地小解之後回到步道上,發現了這種晶瑩剔透的石頭,形狀像只小狗,我想像了一下:這不會是什麼水晶吧?但它質地很脆,把玩了一陣就放回原地。在徒步中,我盡量遵守LNT原則(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減少人類活動帶給自然的破壞和影響,但緊急上廁所這種事就看情況了,至少避開通道和水源吧,而且手紙等衛生用品用完都裝垃圾袋裡帶走。)
(徒步路上會遇上不少野生動物。2015年10月,土耳其還不那麼亂的時候,我去徒步了一小段利西亞之路。這並不是一條有名的徒步路線,LP上也就簡單提到了幾句。但不甘於城市旅遊的我還是輾轉來到了利西亞之路上,體驗風景最美好的前三天的路程。好像是第一天吧,就遇上了一隻大陸龜。穿枚紅色T恤這個瑞士姑娘看到了都是繞道而行,不去打擾太多。)
土耳其利西亞之路,行走在地中海岸邊,登上高處,給自己增加點兒難度。
(還是在大峽谷裡面,這個大傢伙在我們的營地邊上出現了好幾次,至今我還記得這種蜥蜴的名字和發音:Chuckwalla飛鼬蜥。那天晚上我就在這塊平坦的石板上鋪上氣墊和睡袋,露天而眠。前半夜滿天星光,後半夜被明亮的大月亮晃醒了。。。)
(在大峽谷裡面,感覺把這輩子能看的蜥蜴都看完了。從大峽谷頂端沿著光明天使步道(Bright Angel Trail)下到河邊的途中,這一隻就這麼乖乖地待在路標上。)
(土耳其利西亞之路,大部分路況都是岩石碎石,偶然出現這麼一段鋪滿松針、開滿鮮花的鬆軟路段,實在是享受。)
(以色列國家步道,前一晚在拉蒙大峽谷(Ramon Maktesh)裡面露營,第二天一早出發就看到這群羱羊,也叫北山羊。聽嚮導說,這裡也是阿拉伯豹的棲息地,而北山羊是它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北山羊的便便,很新鮮的。
(到拉蒙大峽谷營地搭好帳篷之後,我和兩個美國記者還有不少精力,便爬到了營地(乾涸河床)對角的峽谷頂端,正好趕上夕陽西下,看到了這金子般的自然景色。在頂端,我又發現了動物的刨坑、荒漠中翠綠欲滴的植物,飛得和我們一樣高的椋鳥,以及從我們頭上掠過的正在訓練的戰鬥機。如果你能戰勝身體的惰性,收穫得肯定比別人多。)
無論是兩個小時的散步還是持續兩個月的長途徒步,都請讓自己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從產生互動到產生關聯(Interaction——connection),這一環往往是讓你愛上一件事物的關鍵。當你愛上自然,就明白在自然中行走是一種多麼美妙的體驗。
徒步的另一個樂趣就是與人的交流和溝通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社交,總之在城市裡的社交場合我是常常不知所措的。在戶外就會好很多,一是人少,二是有的是時間慢慢來。大峽谷漂流之旅那次認識的兩個談得來的朋友,到現在我們仍然通過email保持著聯繫,在雲南西雙版納雨林徒步的朋友、在四川登四姑娘山大峰(好吧,這其實也跟徒步差不多)認識的朋友,也一樣有著頻繁的聯繫,我們沒有業務往來,就是同甘共苦的純粹友誼。
(以色列徒步中,這位義大利的老爺子已經65歲了,全程都很棒,隨時照顧自己的老伴兒,還逗我們開心。在這個實在爬不過去的岩壁面前,嚮導幫了他一把。)
(還是在以色列,這幾位老人在我們之後翻上了峽谷頂端,一個沖在前面的老爺子上來跟我們說:「今天是老Bill的72歲生日,一會兒他一上來我們就給他唱生日歌,你們可以和我們一起唱嗎?」當然可以,唱著唱著淚目了。)
與文化和歷史的交織和互動,這也是徒步的一大樂趣
在國際徒步旅行團中自我介紹時,都會發生這種情況:我說我在北京上班,老外們就會用羨慕的語氣說:「你太幸福了,豈不是常常可以去爬長城!」我,我也就去過一次。然後他們就開始跟我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西方文化對比、習大大以來的世界格局……所以你會發現,你總是對異域文化感興趣,甚至比自己國家的文化更感興趣,當你從徒步中獲得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文化知識時,就會獲得樂趣。
(以色列國家步道上經過許許多多的歷史古迹,包括這座猶太人的古墓,分上下兩層,看來古墓主人身份顯赫,周圍還有一些地下墓穴,不遠處還有一處壯觀的猶太會堂遺址。)
(徒步就跟尋寶似的,這個寶貝是我們在美國大峽谷裡面徒步時發現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不能拿走哦!)
(美國大峽谷裡面的印第安壁畫。嚮導拎著一桶水徒步上來,是為了給他們種在這裡的植物澆水。)
徒步過程中還有一些增加趣味的事情可以做。比如美食美酒、喝茶和咖啡。
以色列的嚮導就特別喜歡在徒步中途停下來為我們煮茶、煮咖啡,而我們也開始互相分享trailmix和水果。
(如果夠奢侈,路糧也可以變得很豐富、很美味,前提是你有一個服務周全的嚮導。)
另外,徒步(或許)可以減肥,只要你不在徒步結束時暴飲暴食。至少會讓你的大腿小腿變得緊實有力量,你會變得強壯、健康,不再如弱風拂柳。
踏上道路,我們便有了一種使命感。不管道路的盡頭等著我們的是什麼,走在路上便是一件非凡的事情。
雖然我並不認為所有的心理問題、情緒問題都能通過徒步(或其他形式的旅行)得到治癒,也並非所有走在路上的人都有毛病,但這不失為一種無害的嘗試。遠離那些令你發狂、揪心、失眠、迷茫的人和事,踏上遙遠、未知、全新、漫長的徒步旅行,讓那些需要你獨立去面對和處理的路途之中的問題佔據你的身心,讓每日不重複的風景充盈你的雙眼,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那樣簡單,日常所需的物資其實可以一個背包就裝得下,原來這個世界除了你陷入的那片方寸之地還有如此遼闊天空……
你看,徒步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你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但又不能不當回事兒,最終在「在乎」與「不在乎」之間取得平衡。那些該死的煩惱,或許等到你走得肉體通透,就變得不再重要。
(撰文/攝影 陳霞)
延伸閱讀:為什麼徒步? - 知乎專欄
多圖,請在wifi下看,土豪隨意。 在入徒步坑之前,我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對徒步知之甚少,一位圈中好友邀請我一起去徒步秦嶺,雖不知情也沒有什麼經驗,就欣然同意了。精心買了徒步裝備,做好了攻略就出發了。 綠水青山,沒有什麼遊人,溫度適宜,總是讓人想定居居。 在山腳下,要出發,和隊友 山下人家養的貓,有點認生 進山了,樹木蔥蔥鬱郁,有點陰冷,因為負重行走,這個溫度也覺得舒適 穿行叢林間,不斷的與溪流打交道,也增添了不少樂趣,一路的溪水可以隨意打來喝,甘甜清涼 走累了就放下包,隨地就坐 偶爾會看到動物的骨頭 也有小狗 一路跟隨,可能在這山間待久了,也覺得寂寞,就乖乖的跟著我們 走了一天在終於快到目的地的時候,放鬆的躺下來享受陽光 總在不經意間有意外發生,為了拍溪水,不小心將鏡頭蓋兒掉進了水了,怎麼也找不到 正好遇到了秋天 當融入這個情景的時候,美得讓學渣詞窮,悄悄按下快門,讓時間定格在這一刻。 到了目的地,紮營的,尋找柴火的,做飯的,誰也沒有閑著 脫掉運動鞋,關上舒適的拖鞋,身心舒爽 夜晚只有眼前的篝火和頭頂的星河,聽著柴火劈啪啦響,烤烤濕了的鞋和襪子,坐在一旁聽故事 深夜山裡氣溫降低,早晨拉開帳篷,一層冰晶在草地上,帳篷上 等待太陽出來,裹緊身上的衣服 新的一天,陽光出奇的好,隔山與鰲山相望 後面的路程與前一天截然不同,一路石海 小心翼翼的扶著邊上的石頭 著名的大爺海 爬到最高點拔仙台看日出日落 秦嶺主峰太白山 當臨近下山的時候,一邊想著多看一會兒,一邊想著快點兒下山吃大餐,人總是很矛盾吶 在路上的時候我已經開始迷戀上這種行走在山間的感覺了,在這些大自然的奇景面前,就想多看看,再多看看。回到學校就開始策劃五一去哪裡,十一去哪裡,計劃的滿滿的。 接著去了武功山 與資深損友徒步了灕江 徒步三峽的照片都丟了,就剩下這麼一張 今年夏天去轉山,沒有看到日照金山,迎來了一場大雪 回來接著跑了一趟扎尕那 總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想出去走走每次看到不同的景的時候心裡多了震撼,多了敬畏,遇到不同的驢友,聽到不同的故事。即使精心計劃安排好了每個細節,也是有無數的驚喜~意外等著你,也許就是每次的這些不確定撩動我的心扉,也許這些就是徒步帶給我的樂趣。雖然現在沒有這麼充足的時間出去。 在外徒步的你注意安全。
一開始迷上徒步的時候覺得徒步是一種治療,但是久了之後就會上癮。再來逐漸就變成了地圖控。
美景只是陪襯,本身更像是一種冥想。
1.剛開始接觸徒步的時候是大一入學偶然和同學一起報名了某協活動,同學入選,我則是被踢了自己還不知道,看到同學收到簡訊我沒收到,就和同學一起去報到了,那時剛好有人退出就把我算進去了,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算是霸面進了隊伍。。。
某協活動都是爬江浙皖的山,其實沒什麼風景可言,第一次爬山背大包很緊張,穿的鞋子也不正式。一直以來我算是個不善交際但是內心其實想要融入別人的,爬山途中遇到的人都好熱情好有趣好嗨,即使不認識也不會忽視你,慢慢的也敢主動和人講話以及不分人的大家一起嗨。
往後的半年每個月都會去一次某協的活動。一開始我體能不算好,很怕上坡爬不動會影響別人,每次爬山回來都會全身酸痛一周,後來普通江浙的二日、三日線走下來已經不會腿酸了,低海拔的上坡基本都能不休息爬上去。也開始研究各種登山徒步的裝備、地圖知識。(某協活動太熱門,現在新人報名幾乎不可能報上,我就不做廣告了)
接下來徒步癮越演越烈。
這樣的徒步癮背後可能有幾個因素,剛上大學,到了陌生環境,對未來很迷茫,而且我一開始又不知道能主動問人、主動和別人討論,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做,想做也做不好。甚至到後來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憧憬,想做些有趣的事但是不知何時已對各種事物的興趣。生活中則是晚上一直拖延不睡覺,不到中午睡不醒,拖延症很嚴重,每天想做很多事但是看看劇時間就過了。
這時每個月去徒步彷彿每個月一次的電擊,在徒步過程中,每天在山路上從早走到晚,走得精疲力竭,路途中看著土地的紋路,看著四周的花草樹木,山嵐,天空,隨著每一步移動,這些景色不斷在改變,偶爾柳暗花明,又遇到一個美麗的山谷,很開心。注意力放在這些微小的事物上就會什麼都不想,且因為身體的疲憊而無暇去想生活中的焦慮。尤其是遇到複雜難度高的地形,會花費所有的精力去分析以及所有的體力去爬。
晚上休息時間倒頭就睡,早上日出自然醒,起來看朝陽。
徒步回來後這樣的精力充沛早睡早起的節奏還能維持幾天,但是隨著被生活摧殘,沒幾周又回到上述狀態,接著又是期待下一次徒步。
前半年維持著參加某協活動一月一爬的節奏之後逐漸開始不滿足於江浙皖的山,想要去更多的地方。
附帶一提,從小我家住在山區,從小各種在山上跑來跑去,而且各種熱愛爬樹爬石頭,小學校園有一塊刻了字的大石頭,小時候我不愛和同學玩,就是喜歡去爬石頭,從字的左邊爬上去、從字的右邊爬上去,從這個紋路爬上去、從哪個方向爬,不斷開發新線路。家附近的山上也有許多幾層樓高的石頭可以爬,周末就喜歡一個人去開發爬石頭的新方法。參加某協活動後才發現原來大家平衡感這麼差啊=_=。。。雖然我爬上坡功率低,但是遇到滑的、陡峭的地方我這種山上來的完全可以完爆全隊大部分的人。。。=_=
2.第一個自己籌劃的目的地是北京箭扣。(會選北京也是因為以前沒有自己去旅遊過,各種駭人聽聞的東西看多了,覺得首都剛辦完奧運,治安好)問了幾個去過的人,外加自己詳細研究了箭扣的地形,當時智能手機不普及,所以手繪了箭扣的地形圖,幾乎背下了箭扣以及附近山區的地圖,也在網上找了各種照片各種攻略,於是就從慕田峪出發,一個人去爬箭扣了~自己爬了三小時左右剛到中午,遇到另一團的人,這才發現一個人徒步爽得不像話啊,比如一段五米的坍塌城牆,我攀爬速度本來就算快的,一分鐘就爬完了,但是如果是二十人的隊伍,一次爬一個人,快的爬一分鐘,慢的要僵持十分鐘,整個隊伍過段就要花半個小時以上,而半個小時一個人已經可以爬過好幾個山頭了。最後爬了六小時剛好遇到一個隊伍要下撤,就和他們下撤到村子坐車回北京市區了,看他們每個人都重裝,原來已經爬了兩天了。這種攀爬的線路真得只能自己爬或是找兩三個擅長爬的人一起,速度完全是普通隊伍的十倍都不止啊,那種快速攀爬的爽真是難以形容啊!!!全身性的,太爽啦!!!
北京之爬後,整個開啟了徒步樂趣的新境界,世界太有趣了啊!!
此外,因為自己去徒步就會開始研究地形、研究地圖,逐漸成了一個地圖控,每到一個地方几乎都會背下當地的地圖,到當地玩的時候即使偏離了預計的路線,但是仍然是有概念的。雖然自從智能手機普及、手機上網便宜了之後隨時看地圖看GPS,人就被慣壞了,不背地圖了。不過還是很喜歡看地圖,有時一打開地圖就能不知不覺看一下午。
3.
旅遊的樂趣從被動的上癮、尋求治癒到喜歡研究地圖、研究攻略以及到當地之後看到實景的樂趣。當然,徒步還是追求無虐不歡,不累的線路不去。期待每一個風景,期待每一個藍天,期待每一次路上遇到的人。之後的兩年去走了年保玉則、洛克、亞丁轉山、玉山,海外去了尼泊爾、神山(沙巴),國內很多景區例如黃山泰山峨眉山那些,就運動舒壓效果來說還是不錯的,風景也好,而且逛景區不太需要動腦。不過我出去雖然喜歡看地圖但很少照相,主要覺得這些地方不管多美的照片別人都照過了,如果我真想看照片上網下就好了,比起照片,我更珍惜每一個當下在自然中踩著土地呼吸的感覺。
(×附帶一提,徒步和登山還是不太一樣的,我喜歡徒步,但是對登山與征服沒有很大的慾望。。)
照片很少,沒太多美圖可放。。
雖然我每次寫的旅遊類都沒人贊,不過我就是愛玩,也愛寫。
樂趣在於很多美景是不通公路的。
一張圖告訴你那不僅僅只是樂趣那麼簡單,而是強烈地感知大自然的震撼以及內心的澎湃
當你把自己丟進雪山峽谷高原荒野之中,那些不通公路的美景只能靠你雙腿的步履不停才能到達
徒步固然疲憊,但眼前的壯麗風光足以讓你原諒一切大自然對你身體的虐待,況且,當旅途歸來的時候,你會永遠記得那些憑你雙腳去完成的那段旅程的成就感
「有些畫面在腦海里是揮之不去的,最後一天翻越海拔5460米的坨龍埡口時,整個世界是白色的,雪峰之巔的積雪連接了天空薄薄的雲朵,五顏六色的衝鋒衣點綴了這混白的畫卷,早晨的陽光從雲層縫隙中透射出來,給了所有人一點藍天,還有一點溫暖。。。
遠處有一對情侶在相互擁抱,為勝利沖頂最高點,9天之前那頓中飯點菜時,是他們教會了我「水牛肉」這個單詞;墨西哥大叔與我相擁寒暄,並讓他夫人為我們拍合影,大叔稱讚我這個海拔高度還能抽煙蹦躂實在是不可思議;尼泊爾嚮導向我微微頷首,報以友善的微笑,昨天偶遇之後他免費帶領我們一起走,合理安排行進速度和休息頻率,使得我們衝擊埡口的旅途格外順利;一些混得臉熟的驢友見到我的古怪的裝束之後也會豎起大拇指「nice shoes,nice pants」,20塊錢的燈籠褲,100來塊錢的藍色布鞋,還有一件大吉嶺買的質感粗糲的毛線套衫,那又如何?裝備永遠不會是放棄或退縮的理由。」
如果說旅行者也有某種完美主義情懷的吧,那麼就偏向於用最簡單最古老的方式去探尋這個美麗星球,徒步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或許很多人噓唏何必要這麼辛苦折騰,我想說:20年後回首往事時,我依然會清楚地記得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之路上,邁出每一步時結實的喘息聲,還有看到那茫茫喜馬拉雅山麓壯闊風景時的讚歎聲。
這輩子睡得最好的一晚,在爬完乞力馬扎羅下來的第一晚。雖然當晚還在山裡搭帳篷,但是5天來的高原反應,頭痛,噁心以及缺氧,還有為了最後一晚沖頂36小時沒有睡覺的我,一下子得到了久違的氧氣。
吃過最好吃的意麵,在勃朗峰附近的埡口上。環勃朗峰路上的雪裡連續徒步12小時之後,已經飢腸轆轆四肢無力,忽然在路上發現一座沒有鎖的木屋。衝進廚房,裡面有一盒不知放了多久的意麵,也不知道盒子裡面住過什麼。燒開水,煮熟面,撒上點剩下的胡椒,跟偶遇的法國人借了點鹽,吃飽之後繼續上路。
唯一一次近乎死亡的時刻,在尼泊爾環安納普爾那路上。Tilicho Lake下來後經過山體滑坡地帶,本來就恐高的我看著邊上200多米的斜坡一步一步前行,卻在一段只有一隻腳寬的路上停住了。沒有人可以幫我,度日如年。一隻腳已經邁了出去,沒有退路--當時就想永遠的保持那一個姿勢永遠不動。最後不知過了多久,我鼓起勇氣跳了過去。
最美的日出,在乞力馬扎羅頂峰的Uhuru peak,連續7小時的夜間攀爬,無數次的暈厥以及後半段完全失去思維能力的行走。在那之後我只能靜靜的看著這個非洲大陸,感恩自然的存在。最開心的一刻,又在獨自環勃朗峰的路上,在翻山從義大利進瑞士的路上,碰到了一組法國老年團。一位老大爺跟我看對了眼,互相混合著法語與英語聊了起來。他得知我一人環山徒步後,誇讚我"courage",只一件小事讓我獨自樂到現在。
最絕望的一刻卻在走向Tilicho冰湖的路上。嚮導在前,拿著棍子以防狼。連續多天的徒步與高原已疲憊了我們的身軀與精神,那個時候我不再確定這個選擇性的岔路是否值得。路上無數次的休息,得到的消息卻是還要三小時才能到... 隨後,便是最寧靜的一刻,凌晨三點起床後登山到達安納普爾那環線上的Tilicho lake冰湖。太陽在我身後升起,周圍只有我與她。周圍一片寧靜,湖面如鏡,耳邊不斷迴響著小型雪崩的轟隆隆的聲音,那是夜晚過去與太陽升起的交接的號角。 走過最艱難的平路在冰島的Laugavegurinn 最後一天。我們在乾涸的河床上頂著風雨前行,巨大的雨滴打的我抬不起頭來,全身的防雨裝備已經報廢,鞋子早已濕透。40分鐘好像4個小時,在終點的火爐卻讓我忘卻了這一切,穿著半袖與短褲衝出木屋搭起帳篷。對於我來說,徒步定義了我這個人,它讓我感受現在(feel present),讓我的大腦不被計劃充斥,它讓我崇敬自然。這就是徒步對於我的樂趣。
有一種樂趣叫五星級露營,叫深度腐敗。它跟大眾印象中的徒步「自虐」形成強烈對比。
世上的露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虐式的,主要是憶苦思甜的精神勝利。另一種是腐敗式的,是縱情山野的身心轉移。兩種露營類型相互切換,露營生活才豐富多彩。
自虐式的露營,只能在饑寒中「苦中作樂」,這樣的露營會刻骨銘心。
腐敗式的露營,則是呼朋喚友,在大量腐敗物資的支撐下盡情享受。
同是露營,可以自虐,也可以享受。如果你想將「腐敗進行到底」,露營也可以成為一場「星級盛宴」。
我們根據腐敗程度,從一星排列到五星,告訴你露營的享受方式都有哪些。
一星級享受:精緻烹飪
最初級的享受,是口腹之慾。同為露營,自虐式露營吃飯總是盡量將就,而腐敗式的露營,會把對烹飪的精緻要求帶入山野。
自虐模式——自虐露營,是在北風中共享泡麵。一群人圍著沸騰的小鍋,用就地取材的餐具隨時撈取。
腐敗模式——腐敗模式中,從食材的加工到烹飪都可以在戶外進行。支起小鈦桌,鋪開廚具套裝,你可以在小砧板上切一溜精緻的蔥白。切好的菜品盛放在摺疊碗中。
當你處理完菜品,點燃熊熊燃燒的油爐,支起一口集熱大煮鍋,搬來摺疊桌椅,就著山野開啟一頓饕餮盛宴。
精緻的烹飪是戶外露營的第一星享受方式,當酒足飯飽之後,二星級享受是煮一壺好茶。
二星級享受:品茶論道
美食之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喝茶之道,依然有粗糙和精緻,好的茶葉,也需要配合好的器皿,才能泡出享受。
自虐模式——自虐露營,也有喝茶環節。但條件有限,用剛煮過泡麵的小鍋泡一鍋茶,就著煮鍋你一口我一口,茶的味道自然大打折扣。
腐敗模式——腐敗模式的戶外品茶,是使用專門的戶外茶具。取清澈山泉煮沸,用輕量茶壺盛泡,過濾之後再分入小杯之中。一套操作下來,品茶成為一種享受。
泡一杯好茶,和好友在營地聊聊茶道與登山,自然愜意十足。
精緻烹飪,品茶論道。前兩星享受都還是溫飽層面。三星級露營享受,是當夜幕降臨時,營地仍然燈火通明。
三星級享受:燈火通明
山中夜幕來得很快,當天黑之後,如果營地一片漆黑,大家也就早早進帳睡去,難免乏味。如果營地電力充沛,亮如白晝,大家也就有更多時間談天說地。
自虐模式——自虐模式的露營,你可能只會帶上一頂頭燈。當夜幕來臨,頭燈晃眼,並不適合社交。
自虐模式,你還得省著電。頭燈通常為電池供電,更糟糕的事情莫過於頭燈電力耗盡,待在黑燈瞎火的營地數星星。
腐敗模式——腐敗營地,自然不能缺了營地燈。
營地燈種類多樣,充電寶式營地燈不但可以照明,還可以為電子設備充電。音響式營地燈具備藍牙音箱,懸掛式營地燈可以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掛起來可以烘托營地氣氛。
有了照明設備,自然也需要電力供應。在腐敗型露營中,戶外發電蓄電設備,可以持續提供腐敗電力。
白日如果陽光充沛,摺疊式太陽能板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清潔能源。收集的電力可以存儲在電力中轉站中,供電子設備使用。手搖發電式營地燈也可以作為不時之需。
一種更新穎有趣的發電方式是柴火爐發電,只要有枯枝敗葉在,電力就可以源源不絕。
三星級露營享受,讓你擁有一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營地」。四星級的享受,則是讓營地的娛樂豐富多彩。
四星級享受,私人影院
腐敗露營,娛樂自然是重要屬性。在腐敗露營活動中,除了吃喝,你還可以享受幾部電影,體會山野影院的樂趣。
自虐模式——在自虐模式中,最尷尬的情景,莫過於大家都在營地各自玩手機,山野里信號閃爍,即便玩手機也難言樂趣。
腐敗模式——在腐敗模式中,你可以在營地拉起一塊幕布,利用數碼投影儀放電影。大家坐在摺疊椅里,沐浴在星空之下,享受山野私人影院。
一星二星享受,滿足了口腹之慾;三星四星享受,感受了視聽盛宴;睡覺的時刻終究會來到,五星級享受,便是睡個好覺。
五星級享受,山野入夢
一切喧囂歸於平寂,就應該準備睡覺。山野之中睡得好,便是最大的享受。
自虐模式——在自虐式露營中,你的夜晚輾轉難眠。自虐式露營的睡眠裝備充滿將就,疊幾件衣服當枕頭,睡袋不夠厚,羽絨服來湊。
腐敗模式——腐敗露營中,睡眠是全方位的溫暖呵護:頭靠一個舒適的棉枕頭,身下是厚實的睡墊隔絕地面,鑽入蓬鬆溫暖的睡袋之中,最後做個好夢。
寫在最後
露營是一種生活方式,城市的人們到山野之中尋找慰藉。既然帶上「生活」兩字,就可以做到精緻舒適。
山裡吃得好,裝備要用巧。
餐後喝杯茶,朋友共論道。
夜幕降臨後,營燈是一妙。
要想充電時,不止充電寶。
勿忘來時心,山野眠無擾。
文:滄浪濤 圖:熊貓彩電 編輯:宇昕/大C
(全文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雪線之上」,從這裡,走向山野。
原創文章,圖片已獲授權。
禁止抄襲與無授權轉載,保留一切權利。
一直覺得不是很喜歡徒步這個翻譯。
如果沒理解錯的話,徒步應該就是hiking的中文翻譯。可是說起Hiking,能想到的都是綠樹蔥蔭,登頂之後風光一片絢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圖為在北加Point Reyes hiking走到trail盡頭的時候)
說起徒步,就覺得僅僅是走路,而已。徒,不僅有步行的意思,還有白白地的意思(眾所周知的「老大徒傷悲」),故更不喜徒步這個詞,好像白白走了一圈,毫無所得。也有可能是從來沒有在國內「徒步」過,只在美帝「hiking」過,所以對「徒步」這個詞沒有太多概念。(在加州優勝美地backpacking扎帳篷的小山坡)
Hiking的樂趣?
最早的時候其實自己也不理解為什麼小夥伴們喜歡去Hiking,路上各種揚起來的土、水不夠喝的渴、滿身毛毛汗的熱......可是真到你經過艱難險阻爬到頂峰的時候,那種「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俯視一切的感覺,在山頂邊欣賞美景邊享受清風拂面的涼爽的愜意,那種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滿足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般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一路上對於「跟自己妥協休息一下吧」和「再堅持一步就快到了」的內心的抗爭,真的會讓你反思很多很多。認識到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意識到人類的渺小,跟自己的limitation妥協,勸說自己再多走半步隨時要到達累劈了的狀態的臨界點;好像登山的時候不只是do some exercise physically, 也是do some exercise psychologically.
竊以為這就是Hiking的最大樂趣吧。自2012年開始徒步以來,於徒步愈發的不可自拔,總希望每年都能走條長線。朋友常不解,徒步會上癮?想起了嚴歌苓的一段話:
「酒是辣的,咖啡是苦的。人間極樂之事,無不是苦中作樂。中國人最喜歡的兩樣東西,茶葉和白酒,難道不是滋味上最複雜,最不愜意的嗎?喝糖水不痛苦,卻也不過癮,原來小小地受點兒罪,大大地經歷一番刺激,而後靈與肉得到一種升華,一種飽和狀態,就叫過癮。」
——嚴歌苓
原文摘自個人博客 GR20,山之巔,海之間
感覺徒步最大的樂趣就是能和大自然以最親密的方式相處。本科時去美國交流的半年裡,曾經在加州徒步了兩次,感覺真是棒極了。美國人管這個叫backpacking,我當時那是第一次住帳篷里,看著滿天繁星太激動了。
出發的時候每個人都背著一個大背包,只要掌握好技巧,就可以把背包重量轉移到腰上,背起來走11英里也不累了。
一路上免不了跋山涉水,但是大家都很團結。最近國內「女權主義」很流行,但是你到了美國才知道什麼是真的男女平等,任何妹子都不會以自己是妹子為由尋求任何特殊的照顧,帳篷都是大家一起來背。
到了最高點,領隊往往會指點江山。
有時我們也會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
看看地圖,討論一下接下來往哪走
找到了一片空曠的地方,就要生火做飯吃咯
最後要睡在睡袋和帳篷裡面,通過這次徒步,認識了不少混血兒好友,其中一個妹子,感恩節還邀請我去了她們家住了三天,不過想看小黃文的可以止步了,不要侮辱我們中美之間純潔的友誼。
2014年1月,我又參加了一次徒步,這次是去海邊。
一位小哥竟然把 帶來了
雖然是1月份,但是北加州實在太暖和了,看我穿的多少就知道了
這位小哥搶鏡了,一會他又把自己埋起來了
再上一張落日,加州海邊看落日,真是一種享受
謝邀,如果要說徒步的樂趣,除了是每個人夢想與成就感外,更多的是從鋼筋鐵骨的都市生活中抽離出來,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讓時間慢下來,欣賞這個世界的廣闊
謝邀。
其實一直接觸得比較多的是騎行,但是也算得上是個徒步圈的新人。很多外人總覺得這類的戶外活動都是自虐,很難理解,但實際上,總有很多風景總是要走過很長的路才能看到。
騎行和徒步類似,對我而言都是放鬆而自在的享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釋放壓力,宣洩不滿,遇見真實的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預料接下會發生什麼,所以一切都是意外的驚喜。
大自然其實是非常神奇,它能包容一切,所有的負面情緒在天地之間都不自覺被化解被消融。而無論是徒步,還是騎行,都是你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最好機會。
其實說的太多,想了解徒步的樂趣,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走一次。選一條不太有難度的路線,看一場與霓虹無關的風景,或許你就會懂了。
就是喜歡溜達溜達
徒步有什麼樂趣,這種事不好說,在徒步當中跟自己的較量,輸或贏,痛疼與沮喪,路上的風景與形形色色的人。
己未曾了解的世界與獨自感受無人區的荒涼,這一切可以視作快樂也可以當做折磨,主要看自怎麼做己怎麼想。
關於徒步,我的經歷與體會多多少少總有那麼一些體會,懶得打字了,自己寫下過,那就隨便截一些圖吧。
「搞什麼,玩生存大挑戰嗎?」一個朋友知道我決定徒步去大鵬後驚訝道。
「沒事吧!以前沒汽車,得有錢人、有身份的人才能坐轎子,不用走路。現在交通方便了,你卻走路。」另一個朋友知道了這樣說。
「那一天,沒特別的原因,我決定出去跑一趟。」電影《阿甘正傳》的阿甘,這樣說他為什麼出去跑一趟。不過,鏡頭從阿甘的腳搖到頭部,我知道他是因為穿著耐克跑鞋,巧妙地打了廣告:穿了耐克跑鞋,有催人跑的感覺。
我是發覺:來深圳2年多了,雖然來了挺久,但是從來沒看清楚這個城市。想,也應該去看看。於是和同學約好:在五一,走磨房策劃的「2016深圳100公里徒步」的路線。從深圳灣公園開始,途經東湖公園、梧桐山、大梅沙,最終到大鵬文化廣場。
深圳灣公路大橋,拍攝於2016/04/30
深圳灣公園,早晨九點,海風吹,海浪涌。
「早該來了,吹吹風,風就帶來了一陣輕鬆。」我對同學說。
「陣陣晚風吹動著松濤,」同學唱許巍的《旅行》回應我,「吹響這風鈴聲如天籟。站在這城市的寂靜處,讓一切喧囂走遠。只有青山藏在白雲間,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澗……」
我就靜靜聽著,不說話。
海浪涌,拍攝於2016/04/30
人行道,春風撩撥,綠意盎然。
「不出來看看,一直呆屋子,春天只有潮濕,夏天只有悶熱,冬天只有陰冷。」我和同學說。
錢鍾書的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其中一篇《窗》說:「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裡也關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需再到外面去找。」只是,在鋼筋、水泥森林,窗子有這樣詩意的功能很奢侈。如果是城中村,窗子可能只是擺設,甚至沒有窗。春天從窗外進不來,或許也不願意來了。
人行道 一角,拍攝於2016/04/30
「深圳灣公園作起點,選對了。」同學說。
白鷺也選了這裡,它們應該一直在這裡,海邊出生,海里成長。這時還裝飾了我們眼前的風景。
休憩的白鷺,拍攝於2016/04/30
不知走了多久,感覺不久,走出了公園。
濱海大道上,汽車使勁轟鳴,聽著覺得發動機需要喘口氣,等來卻是急促、不耐煩的鳴笛。終於,汽車停下來,像要喘氣了,卻噴出氣焰,還先喊起蟄伏在路面的塵土,壯大了氣勢,自帶煙火味朝我們壓過來。這樣先聲奪人,加氣焰囂張,公園留在我們身上的東西就魂飛魄散了。
「忘帶口罩了!」同學懊悔地說。
我憋著氣堅持走了好一會,氣急敗壞地說:「實在不行,我們就打的士回去。」說完,我自嘲地笑,同學也笑了。想了想,我們決定先找地方吃午飯,再做打算。
在下沙,吃飽,力足,繼續上路。路上,我們看著兩旁的建築,拿來與香港做比較,說著兩個城市的不同地方,這些不同地方帶來的感受。
過了福田區,來到羅湖區。
小時候,報紙、電視常有羅湖區改革開放的報道,不少事件還寫進歷史書——以3天一層樓建設的國貿大廈,創造了「深圳速度」;誕生了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92年鄧小平登上國貿大廈頂層發表"南巡講話"。走在路上,看著這些建築與記憶中的畫面對比,感受當時的歷史氣氛。這之前,我就擠地鐵去過羅湖的東門步行街幾次,可能人群熙攘,寫進歷史的建築淹沒在人潮人海,我不好找,也沒法沉浸在獨家的記憶中。
歷史厚重,也因為我們已經走了大半天累了,晚上六點多才到蓮塘。打開手機地圖,梧桐山就在前面了,九百多米的海拔,我們互相一打量就沒了底氣。想了想,我們決定先找地方吃晚飯,再說。
這招很管用,吃過晚飯,我們就繼續上路。
梧桐山,盤山路,夜清靜。
有了梧桐山隧道,清靜就回到了青山的懷抱。除了不時被三三兩兩的騎行者帶的低音炮震醒,我們就完全被自然的力量包裹了。路燈下,我們倆沒說話,風聲,山裡蟲子瑣屑的夜語聲,山腳的水流聲,交互縈繞。路旁高高的鐵絲網,隔一段距離就出現的沒了衛兵站崗的哨崗,警告牌上發光的警示語,我想起那段歷史,和同學說:「1950年,我爺爺游泳偷渡到香港,上次我是辦了「港澳通行證」去香港,下一代,他們去香港就應該和去其他省份一樣不用辦手續了。」
跨過梧桐山,鹽田區用一場暴雨潑滅我們剛征服高山而得的豪氣。看手機,也快十一點了,洗洗睡吧。
第二天,又來到海邊,鹽田海濱棧道,春風綠盡了海岸,全長近20公里。
「不用走那麼快,慢點,不用為了趕路而走。」同學說。
不知他是被風景吸引了,還是走了一天累了,才這樣說。
大梅沙棧道,拍攝於2016/05/01
眼前的沙灘,已經被點下不少黑點。幸好許多開車的人堵在路上,不然站不下的一部分人可能要站到海浪上。
看著堵在路上的人,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臉上堆滿煩躁、無奈,我心裡生出美景盡收眼底的愜意。我有意放浪形骸地走,走出「前路漫漫,任我闖」的豪邁。
大梅沙沙灘,拍攝於2016/05/01
人們在沙灘堆出喜歡的形狀,春風也聰明,不甘寂寞學著拿樹枝綠葉堆自己喜歡的形狀。
春風的玩具,拍攝於2016/05/01
水汽也有自己的愛好,用海水的墨綠在白牆上作畫。
水汽的畫作,拍攝於2016/05/01
就這樣貪婪地沿棧道走著,到了盡頭髮現沒了路。
「太不合理,不夠人性化,竟然沒有階梯通向上面的公路。」同學抱怨道。
我們只好往回走,在離盡頭最近的階梯,走上深葵路。沿著公路走了一段,發現路兩旁是墓園,也理解了棧道最後一段為什麼沒有設計階梯。不知是不是受了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影響,將墓園選在這裡。我們倆又不說話了,除了不時有汽車經過,就剩海浪聲。
注意力沒好去處,只好去約飢餓。我們才發現沒怎麼吃午飯,就啃了一個麵包。沒事,故技重施就好,我們決定先找地方吃飯。
在溪涌,放開地吃了一頓,繼續上路。
走了一段,天就黑了,還沒有路燈。夜黑得稠密,注意力更沒地方去了,約上疲憊、疼痛,我們休息的次數越來越多,腳底起的水泡讓我們休息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每次一坐下,真切地覺得幸福,我和同學說:「沒想到,就只是坐著,就這麼幸福了!」
這樣休息了幾次,想起父親和我說過:「你們這一代,很多東西來得容易,少了努力獲取的過程,沒過程就沒有了體驗。慢慢地,你們就理所當然起來,也不珍惜了。當遇到不順心,就受不了,要放棄。我們那時候,很多東西都沒有,要自己動手做。用竹子做笛子,做口琴;自己做二胡,沒有蛇皮,就用老鼠皮做二胡的琴皮。」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走了這麼久,這麼多年以後,我體會了父親說這話的心境。
我們繼續走,但是我們唱起了喜歡的歌,放聲地唱著,走著。
不知走了多久,路上有了路燈,我們又玩起來。
模仿MJ,拍攝於2016/05/01
換了心態上路,再打開手機地圖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離大鵬文化廣場只有5公里了。5公里,小時候,家離市集的距離就5公里,我感覺很遠。沒有自行車,我就不敢去趕集。現在,5公里,我已經不當一回事了。
大鵬文化廣場,夜晚十點多,沒有人,安靜。我們沒有坐,站著,站了好一會,決定找地方吃宵夜。來到宵夜檔,我們喜歡吃的東西賣完了,可是有什麼關係呢?這時,我們吃嘛嘛香。
第三天,大鵬古城,人也不少。
有倆人在城門前賣唱,雖然大家少有停留,既是停留也就片刻。但是他們比約夏·貝爾幸運,有愛犬陪伴,就守在身邊。約夏·貝爾,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2011年,《華盛頓郵報》精心策划了一個試驗:讓約夏·貝爾裝成街頭賣藝人,在華盛頓的朗方廣場地鐵站表演一首世上最複雜的作品。在他演奏的45分鐘里,大約有2000人從這個地鐵站經過。結果這2000個行人中,幾乎都是急匆匆地趕路,或是匆匆忙忙地離去。停下來聽的只有幾位,而這少有的幾位也是停留了一會兒。
城門前賣唱,拍攝於2016/05/02
我們站在城門上聽他們演唱,因為也玩吉他,多一份感觸,也累得不想多動。聽了沒多久,一個阿姨趕我們走,她說:「你們看完就走開,不要影響這裡做生意啊。」也是,城門上地方不大,她擺了個攤,人又喜歡登高望遠。
對視,拍攝於2016/05/02
古城不大,不用多少時間,就把想看的看了,想了解的了解了。
是時候歸去了。
歸去,拍攝於2016/05/02
坐上E11路車,看著車窗外那些走過的畫面,來不及反應,就被汽車甩掉了。
雖然也堵車,我們沒有急躁。因為我們坐著,幸福地坐著,還吹著空調。我們更清楚,最多就三、四個小時,汽車就會把我們走了2天的路跑完。
100公里走完,不知生命的寬度是否得到了拓寬,也不知道生命的厚度是否得到了加厚。只是,我清楚了,以後面對100公里以下的路,我有底氣說一句:「也就XXX公里而已!」
徒步回來的一個多星期,睡得充實,一夜無夢,一覺天明。
於我個人而言,是冥想。
不過我走得比較多的地方基本不是城市就是人比較少的景區。鄙人沒有那種野外徒步的體驗,也非超長距離暴走愛好者。寫在最前面說明,以免浪費看官老爺時間。
工作也好,上網也好,看片也罷,多數時候,即便沒有大量的消耗,自己的大腦總是有意無意的被佔用著。即便是喝茶吃飯的休息發獃,明明當時自己可以什麼都不用想,腦袋裡也總會時不時的冒出很多事情來思考。而很多時候,那些事情其實自己並不願意去想,或者想了也沒什麼用處,但同時,這些冒出來的困擾卻又揮之不去。
很多打坐冥想的介紹里,都會建議新手在剛開始的時候把注意力關注於自己的呼吸,這樣能夠比較好的幫助自己去掉雜念。
而在我看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走路這個過程中,也有同樣的效果。在自己走起來的時候,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最清晰能感受到的,就是當下。抬頭望天,低頭看地,雲在飄,花草在搖。一步一步有節奏的走,讓自己的大腦不用去想生活中的一些雜事。這個過程中,沒有迫在眉睫的Deadline,沒有需要關注的隊友同伴;過程中感覺自己不再是女王的工蜂、機器的螺絲釘,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偶爾在繁忙的間隙,用這種無聊的方法簡單地刷刷存在感。
又或者有時候也會拋開其他雜念,專心想一下某一件事情,往往都很有效果。走路的時候確實要比其他時候干擾要少得多。
總的來說,對於我的感受,可能和很多人愛去咖啡館差不多吧,是一種讓自己心理休息放鬆的方式。謝邀!
文中有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的徒步路線,推薦大家收藏,待有機會進行戶外徒步時參考。
徒步,不僅僅止於兩條腿千萬次重複的前後交替,它涵蓋的東西太多,很難用語言精準描述。
狹義上的徒步,指的是平路行走。例如近年比較火的城市徒步路線,像香港的公益金百萬行,磨房的百公里徒步等。
廣義上的徒步,指的是低海拔登山和非登頂的雪山路線。例如香港的麥理浩徑,武功山,船底頂,狼塔線等。
▲閃米特2014年麥理浩徑重裝徒步
徒步帶來的樂趣雖然因人而異,但有幾項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
1.容易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戶外徒步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比較純粹,沒有同事圈和熟人圈那麼功利。
徒步活動一般有三不問原則:不問年齡,不問職業,不問收入。沒有這三個問題,就沒有了社會地位和財富的標籤,彼此之間都是平等的徒步夥伴。
在這樣的徒步隊伍中,沒人關注你是富人還是屌絲,是官員還是領導,大家只追捧體能和經驗技術最牛的人。
當然,偶爾也會有難以放下身份標籤的人,參加到徒步隊伍里。
幾年前的一次船底頂非商業徒步活動中,有三位驢友因為跟不上隊伍步速,被領隊勸退。但其中一位豪氣干雲地吼道:「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三千工人的老闆,我拋下廠里的三千工人,來跟你爬山,你居然讓我下撤?」
大家想盡辦法讓他理解,你有多少名工人和你的戶外能力毫無關係,而且如果他不下撤,整個隊伍都會因為他的拖累而陷入危險境地。其他兩名隊員知難而退,平安下撤到羅坑。而這位老闆卻堅持不下撤。
領隊為了團隊安全,只好帶了大隊伍先走,慢騰騰走在後面的這位老闆,最終不得不在風雨中的亂石坡露營。
這件事雖然沒有鬧出人命,但當時在戶外論壇掀起軒然大波。這位時時不忘自己是三千工人老闆的徒步者,揚言要請律師狀告領隊,狀告戶外活動發帖論壇。
儘管偶爾發生這樣的小插曲,但徒步活動依然是擺脫社會標籤,單純依靠自己的戶外實力去結交朋友的好方式。
我生活中的不少好友,都是在徒步過程中結識的,至今都保持著很單純友好的情誼。
▲閃米特2010年惠州四方山徒步
2.能看到多許多優美的風景
並不是每個風景漂亮的地方,都會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徒步,能讓你發現許多之前不曾注意到,未曾被圈起來的美景。
我以前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跑到山頂大聲吼叫,像神經病一樣。後來自己爬山多了,在山頂舉目四望,周圍只有呼呼風聲,遠處層巒疊嶂,近處森林青翠蔥蘢,感覺自身如此渺小,那種環境中,特別想大吼大叫,想聽到自己的回聲。
下山後,之前覺得煩心的事,居然變微得不足道了。它們也許是被優美的風景過濾掉了,也許是被山谷的回聲吸進去了。
▲閃米特2009年鵝凰嶂徒步3.鍛煉身體
大多數健身方法,都因為枯燥很難讓人堅持。但徒步,無論選擇公路還是山野,開闊的視野,不斷變換的風景,身邊的益友,都能讓我們輕鬆愉悅地完成身體鍛煉。
還有什麼比擁有健康的身體,能給人帶來更大樂趣的呢。
4.心靈的修行
最後說個貌似玄,卻是許多人切身體會到的樂趣。對於許多愛好者而言,徒步,就是一場身體和心靈的修行。
我們在路上,一步一步追逐另一個自己,走到險峰處,看到絕色美景,會恍然覺得,即使身後繁華落盡也能淡然處之。
當你體能還強悍時,會走得身心舒暢,當你精疲力竭時,就像跌入人生低谷,但熬過去了,又會豁然開朗。
這正是徒步的魅力所在。我們在雙腳的前後交替中,體魄日漸強壯,精神慢慢放鬆。我們學會了堅持、忍耐,學會怎樣去面對孤獨、害怕,也學會必要的放棄……
▲閃米特2012年大東山徒步
最後,推薦一些徒步線路給大家。
一些城市徒步路線和景點徒步路線(如虎跳峽)我就不羅列在這裡了,很多網站都有相關信息。列一下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的徒步路線吧,剛好之前有知友諮詢過。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的徒步路線:
1. 韭菜嶺
海拔高度:2009.3米
地理位置:位於湖南道縣西部,與廣西交界處。在中國南方巍峨的五嶺之一——都龐嶺腹地,有一坐高矗入雲的山峰——韭菜嶺,號稱湖南的K2。
位於湖南永州道縣月岩林場,嶺上野韭如茵,是都龐嶺的主峰,山的西麓有一個面積3平方公里四周高山原始森林環繞,中間綠草繁茂,碧水漣綺的盆地,她就是數百年來瑤族幾度尋根,嚮往回歸的聖地——千家洞。
▲閃米特2010年韭菜嶺徒步
2.船底頂
海拔高度:1586米地理位置:位於韶關市曲江區羅坑鎮 由於頂峰酷像船底而得名。船底頂位於廣東省清遠市轄市英德和韶關市曲江區交接處,由於頂峰酷像船底而得名。主峰海拔1586米,是兩市的交界的最高峰。
船底頂的西邊就是乳源大峽谷,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山峰連綿起伏,很有氣勢。在高嶂頂一帶,經常可以看到雲霧,石門台是省自然保護區,有很清澈的溪谷,自然景觀不錯。
船底頂,幾乎涵蓋叢林、草坡、碎石坡、巨石陣、溪谷等各種山野地貌,被稱為是「廣東自虐巔峰之作」的「魔鬼級」線路。
▲閃米特2017年船底頂徒步
3. 九頂山
海拔高度:4984米
地理位置:四川阿壩茂縣境內,位於四川盆地西緣,屬岷山山系龍門山脈。九頂山以奇峰異樹、雪山峽谷、草甸湖泊及羯羌文化聞名,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戶外運動的天堂
4. 扎尕那山
海拔高度:3970米
地理位置: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境內,屬迭山山脈。扎尕那山山勢奇峻、景色優美,猶如一座規模宏大的石頭宮殿,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
5. 武功山
海拔高度:1918.3米地理位置:位於江西西部,屬羅霄山脈北段。武功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中西部,屬羅霄山脈北支,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4°10′-114°17′和北緯27°25′-27°35′之間,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自江西萍鄉市蘆溪縣、吉安市安福縣,宜春市袁州區,綿延120餘千米,總面積約970平方千米。
6. 小五台山
海拔高度:2882米地理位置:位於河北,為太行山最高峰。。小五台山是恆山余脈,桑乾河與拒馬河分水嶺,河北省最高山峰。
位於省境西部偏北,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45公里,面積1800平方公里。因有東、西、南、北、中5高峰,俗稱五台;又因較五台山低,故名小五台山。以東台最高,海拔2882米,為華北地區高峰之一。
小五台山草木豐美、生態優良、人文遺迹眾多,是北方驢友的集結地,也是業餘登山愛好者的入門山。
7. 螯山
海拔高度:海拔3475米
地理位置:秦嶺中段,陝西太白縣境內。螯山位於太白山以西,也叫西太白,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海拔3475米,是陝西的第二高峰,同太白山拔仙台地區一樣,有著迷人的風景,但道路更加艱險,強度更大。
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石海遺迹遍布山坡,山間雲霧繚繞,氣象萬千,風雲變幻無常,令人猝不及防。
8. 海陀山
海拔高度:2241米
地理位置:海陀山位於延慶縣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海坨山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北部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距延慶約18公里,距北京130公里,屬軍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為北京第二高峰,延慶縣第一高峰。
由於山勢高,氣溫每升高100米降低0.6度,山頂與延慶縣城高差1700米,氣溫比延慶低十餘度,由此引起植物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8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類型植被。
局部降水豐富,夏季形成「海坨飛雨」奇觀。冬季形成「海坨戴雪」奇觀。
海坨山以典型的北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著稱,它以其多變的景觀、難易適中的線路,成為京郊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大本營
9. 雪嶺
海拔高度:4344米
地理位置:昆明市東川區境內。雪嶺景區介於轎子雪山與九龍風景區之間。「滇中第一高峰」雪嶺,海撥4344米,是拱王山主峰,山頂大半年積雪。
昆明市東川區境內。雪嶺山勢險峻,立體氣候明顯。這裡奇特的冰蝕地貌,萬畝杜鵑花海及高山天池、七彩瀑布共同構成了「滇中第一峰」的絕世美景。
雪嶺山勢險峻,立體氣候明顯。這裡奇特的冰蝕地貌,萬畝杜鵑花海及高山天池、七彩瀑布共同構成了「滇中第一峰」的絕世美景。
10. 佛頂山
海拔高度:1869.3米
地理位置:位於石阡縣、施秉縣、鎮遠縣三縣交界處。佛頂山是貴州東部僅次於梵凈山的第二大高山,位於石阡縣西南緣。與梵凈山相同,歷史上曾是黔東佛教聖地。
佛頂山保存完整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黔東佛教聖地及仡佬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讓它在多山的西部仍顯得卓爾不群。
PS,擔心太耗流量,就不每個放圖片了。
記得今年煙花三月徒步下揚州的時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因為一種前路的未知,讓一切都顯得那麼值得期待。現在坐在燈前回想起來,那真的是一段美好而又令人懷念的記憶。
第一次踏上了挑戰自我的征程,徒步90公里對我來說,雖然不是那麼艱巨的任務,但走完之後從心底喊出那句:I get it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一種無比的自豪之感。突然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遙不可及的,just do it,everything is possible。
毅行是一項孤獨的旅行,是一次與自己內心交流的過程。但我卻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一個相當滿意的團隊。認識了綠色風偉大的老會長宋仲儒學長,一個樂觀開朗而又富有激情動人。一路上我們聊起了他去年在雲南支教的生活,一度勾起了我暑假去支教的想法。還有作為隊長,一路上帶我們引吭高歌驅除寂寞,還有一起朗誦那些高中時期的詩歌,一度引起了路人的高度圍觀。
還記得那天晚上在儀征的那家土菜館吃得那頓全素齋,好久沒有吃得那樣happy了。
雖然第二天出現點意外,自己的韌帶拉傷了,接下來的路程變得異常艱難,但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而且還創下了一句綠色風毅行史上的一句名言:我不能走了,我只能跑了。激勵了一代代綠色風毅行人在堅持前進。
明白了一些事情,你必須去嘗試過後,你才會明白。
——————
揚州毅行 2010年4月17日四天三夜108公里戈壁徒步行,我們華商研究院戰隊與中國EDP聯盟的200多名戈友們一起,相互加油,相互扶持,走完了全程。
對我們來說,
成績背後,是自己的全力拚搏,是隊友間的保駕護航,是相互的鼓舞吶喊;
成績背後,是後勤團隊與隊友的貼心照料,是與對手的心心相惜,是賽事組細心安排;
成績背後,是所有戈友們的傾力付出......
徒步的樂趣, 也許就是通過徒步,自我思考,獨立體驗,陪同的家長也從中與孩子們有了更深的聯繫,通過這次的徒步父母們看到了兒女心靈的成長。
這是一次關於成長的旅行,一次由內而外的蛻變,更是生命中一次觸及靈魂的遠行。
四天三夜,108公里(27公里——30公里——30公里——21公里)體驗戈壁的壯美,感悟生命的真諦,挑戰自身的耐力極限。
越是環境惡劣與處境艱難,越能激發出我們隊員們的團隊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我們抗爭
我們享受
我們堅持
我們勝利
我們在戈壁中,在徒步里,發現更強大的自己!
越過公路,穿越荒野,徒步前行數百公里。一路上都有便車能搭,但沒有一次豎起拇指,被背包客強行拉上車,我掙扎片刻跳車逃離,雙方還差點打起來,老外通紅雙眼對我大喊「為什麼還要步行!我們都往同一方向前行!為什麼要糟蹋自己!」
我看著他們一夥人,不解為何走路都能被罵,笑笑讓他們離開。
「你他媽的低頭!低頭看看自己的雙足!」,老外說。
嗯,全世界都發現我的腳全是血水,就除了我自己沒發現。
血已經與紅色的Keen鞋融為一體,難怪我沒發現。指甲脫落,無數水泡,破的破傷的傷,卻毫無痛絕。(事後休養兩個星期,完全無法行走。)
你問我圖的是什麼?樂趣又是什麼?
大概是期待一些無法預設的美麗。
你再問我苦行的意義是什麼?
我無法答辯,但心中抱有一個想法: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目測答非所問了。
以上。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2017年春季浙大飄渺毅行?
※戶外叢林防蛇的辦法?
※棉睡袋、羽絨睡袋、抓絨睡袋、羽棉睡袋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徒步墨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才能夠獨自進行跳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