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給我舉一些簡單的例子來了解皮亞傑的同化順應平衡和圖示?
幼兒心理學的內容,求回答
圖式:我哭了,媽媽來餵奶,於是我知道只要我哭了就有奶
同化:我哭了,可是媽媽沒有給我奶喝,於是我一直哭,哭到媽媽終於來餵奶。於是我知道,有時候我要哭久一點
順應:我哭了,可是媽媽沒有給我奶喝,一直哭也沒有。我不哭了,媽媽來餵奶了。於是我知道,我得不哭才有奶
適應:我現在學會了哭一會兒然後安靜下來等奶喝。皮亞傑研究兒童心理學時認為,孩子的發展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下不斷發生的。孩子的發展不是簡單的外界不斷刺激的過程,它必須憑藉孩子現有的內部結構。孩子的活動與外部的刺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認知發展涉及到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四個關鍵詞。
1、同化:是指學習個體對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過程。也就是說個體在感受刺激時,把它們納入頭腦中原有的圖式之內,使其成為自身的一部分,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
例:原來我會用鍋煮白菜,需要10分鐘。現在買了菠菜,我自然想到用鍋煮,如果成功了,就是技能同化了。
2、順應:是指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就是個體改變自己的動作以適應客觀變化。
例:現在市場上沒有菜,只有肉,我也用10分鐘來煮,肉沒熟,吃完鬧肚子。於是,只好煮了一個小時。因為我順應了肉的加工方式。
3、平衡:是指學習者個體通過自我調節機制,不斷地通過同化與順應兩種方式,使認知發展從一個平衡狀態向另一個平衡狀態過渡的過程。
例:原來會煮菜,是平衡的狀態。突然出現了肉,從不會加工,到能成功吃上肉,又到了一個新的平衡狀態。而這個過程,就是平衡的過程。
4、圖式:是一種結構和組織,它們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會由於重複而引起遷移或概括。最初的基本能力來自先天的遺傳,以後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不斷變化、豐富和發展,形成了本質不同的認知圖式(結構)。
例:肉和菜我都會煮了,也會煮大米粥了,我根據經驗還出版了一本《煮功夫》的美食食譜。
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不斷變化的發展過程。孩子的發展是充斥著同化、順應,再達到平衡,就是圖式體系不斷改變和發展的過程。
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有自己簡單的圖式系統。我們不能忽略孩子原有的圖式系統,而一味地強調外在的環境讓孩子學習。
只有讓孩子自己去親身體驗,強調孩子自己的動作運動和活動才會有效果。比如自己抓取物體等動作。即使成人用演示來刺激孩子,孩子都無法同化這些聯繫,也無法因此而發生自身改變。
只有當孩子憑藉現有的結構,即圖式體系,即孩子的動作——不斷地抓取物體才能引起改變,達到同化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孩子更可能去拿其他的物體進行嘗試,這是同化的泛化。而孩子自身內部結構也因為這個過程發生了改變,以適應現實,就是順應。
這就是皮亞傑兒童心理學中,用圖示來解釋了孩子發展的複雜的過程,同時就會理解了皮亞傑的「同化、順應、平衡」的真實內涵。
圖式:一種反應模式。相當於比較複雜的條件反射。區別於條件反射的是,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先天的。圖式是由有意識的逐漸轉化為無意識的。在接下來的例子中把圖式比為一口鍋。
同化:一個嬰兒通過吸吮小奶瓶,發展了一種吸吮圖式。當他試圖吸吮大奶瓶的時候,就運用這種吸吮圖式。相當於,一口鍋,才學做菜時你總用它煮白菜。當有一天你試圖煮菠菜,你就會自然而然的去用那口鍋。順應:一個嬰兒需要從吃奶改為吃飯,這就需要改變原來的圖式以適應環境。相當於,你一直用同一口鍋煮菜,但有一天你想吃肉了,可是煮菜的鍋沒辦法滿足煮肉的要求,所以這時候得換一口鍋。順應的關鍵在於,改變是為了適應客觀變化。平衡:平衡相當於煮菜的火。大了得關小,小了得開大。並且這火還得不斷的調節,因為鍋里不是一直只煮一種東西。
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同化:環境由你原有方式控制。順應:你改變方式適應環境
我覺得大家對平衡的理解有點不一樣。我認為平衡是主客體雙重構建達到一個穩定的階段,圖式已經符合客體的性質,而客體也基本逃不出圖式的範圍。
圖式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心理學家那裡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皮亞傑的圖式出現在他的建構主義發展觀中。當然我們要首先了解發展觀這個詞,觀指的就是一種看法,所謂發展觀就是對於人類從出生、成熟、直至死亡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的看法。
我們不妨想想看,你小學的時候可學不會深奧的物理公式,現在的你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抽象的思維能力。有些同學說自己現在也不會,額,那就當我沒說。
皮亞傑認為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圖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把圖式解釋為認知結構,通俗來說,我們把圖式理解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例如我問你」你是怎樣看待教師有償家教這一事件的?「由於每個個體的經驗不同、動機不同、興趣不同,必然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不同的看法,對這個問題也就有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圖式。
皮亞傑認為,人生下來是具備初始圖式的,也就是我們的遺傳,例如我嬰兒的吃奶行為。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遇到新的事物,新的環境,在與新環境新事物交互過程中我們的圖式不斷發生變化。我們需要不斷的去適應新的事物,而皮亞傑認為適應的方式有兩種,同化與順應,這兩個詞很抽象,
我們需要好好說到說到。首先看定義,所謂同化指的是新刺激新事物能夠完全納入到原有圖式。而順應指的是原有的圖式已經不能消化理解新的刺激,需要對原有的圖式進行修改。
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小明的頭腦中具備這樣一個圖式」會動的事物是有生命的「,有一天它看到天上的月亮在動,它進而認為月亮是有生命的,這就是同化。
但如果情況變成這樣,小明依舊具備」會動的東西是有生命的「這一初始圖式,有一天他看到紙飛機在飛,在動,但是他知道紙飛機是沒有生命的,這時他必然會改變原有的圖式,認識到不是所有會動的事物是有生命的,這一過程就是順應。
其實我們會發現,學習過程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只有在不斷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中,我們的圖式才會不斷豐富,也才能更好的去通過考試,去工作,去生活。
我們來看一道題,5歲的毛毛第一次參觀海洋館,當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潛水員時,大聲喊:看消防員!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毛毛的認知過程屬於 ( )
A.同化 B.順應 C.平衡 D.組織
顯然答案選擇A。將新的刺激完全納入到原有的圖式當中。最後我畫了一張圖,希望你能理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