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承載了詩意的文字就可以說是詩?
在書上看到現代詩的結構體制是自由的開放的,所以有疑問。
謝邀。最近沒答題就是因為在看詩論,思考了一些東西,很巧其中就包含了這個。以下我會給出我自己對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見解,很主觀,還請自己甄別判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搞清「詩意」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當我們談論詩意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什麼。
平常在聊詩歌的時候我時常會用到的這樣一個詞,但事實上,我懷疑這個詞的純度。是的,對於公共理解、一般詩學和特定作品之中一個詞的指向可能完全是不同的,這似乎是一個技術問題,不過卻難以解決。在探討純詩的一些理論中經常會提到這樣一個詞:「遮蔽」——意指含混詩的領悟和顯示,使得本應澄澈的詩中混入雜質。造成遮蔽的原因是多樣的,比如語言的向度化(意識形態用語、公眾意見、概念詞語)語言本身被加上很多的先詞的立場,使其指向被導向某個區別於本真的方向。在歐陽江河的《當代詩的升華及其限度》一文中如是說到:顯而易見,我們在這裡遇到的並非如何理解一個詞、一首詩或一個詩人這樣的問題,我們遇到的是一種綜合的社會症侯,他它相當詭異地同時證明了詩意對公眾的強烈感染力已經伴隨這種詩意感染力所產生的深深的無力感,詩意的獨特性越是傳遍公眾的理解,就越不是原有的詩意本身。這也許是薩特式的奇怪反諷,即「勝者為敗」的邏輯——詩人所贏得的正是他所失去的。
這讓我想起了里爾克那句:「榮譽是所有誤解的總和。」
但這似乎是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在我讀完江河的那篇詩論之後我重新翻看了很多詩人的詩,包括弧稱「純詩詩人」的瓦萊里、艾略特等人的詩,都或多或少會摻雜入詩人自己的重複。語言的純粹真的有可能嗎?我有時很懷疑。
拋開純詩的問題,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在前文提出了「詩意」這一詞的語義不純,很多時候我們在不同的意義下使用這個詞語。比如我們說:「某種生活很有詩意。」又或者我們說:「某句話好有詩意啊。」兩個人在用這個詞溝通的時候,完全有可能指向的並不是同一個東西。那麼用這樣一種含混的詞語是否有益於我們討論詩歌?我想所有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我們要想討論「詩意」,我們必須先定義「詩意」。
「詩意」我首先給出的定義是「某首特定的詩所傳達出來的某個特定的意義」,那麼照這個概念來看,所有的詩都應該是有詩意的,而且每首詩的詩意必然也是不同的。顯然這和平時我們說的「好有詩意」里所提到的「詩意」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我們平時還會聽到有人說鐵凝的小說很有詩意、張曉楓的散文很有詩意、某個行為很有詩意……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詩化小說」「詩化散文」等這樣的名詞。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定義詩意呢?即為:「經過詩化的某種意象、某種意境」
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切皆可以是有詩意的。我們可以說詩意的話、做詩意的事、寫一切詩意的文字、過著詩意的生活——只要能夠,就如同荷爾德林的詩那樣——「人,詩意的棲居」
那麼詩意似乎便不是定義詩的標準了。我們似乎解決了這個題目的問題,可是事實上我們只是單單「證偽」了而已,這並不能使我們明白到底什麼才是現代詩的標準。或者說使問題更加沒有頭緒了。到底什麼才是現代詩呢?正如題主所言:「現代詩的結構體制是自由的開放的」這似乎讓我們有些霧裡看花,總不得真切了。
我從一些優秀的現代詩中總結出了很多品質:「崇高」、「抒情」、「反抒情」、「音樂性」、「表現」、「非個性化」、「個性化」、「抽象智慧」、「意象暗示」、「心理細節」等等,有些甚至是不能同時相容的。
同是追求純詩的詩人,瓦萊里的純詩不同於馬拉美;同是超現實,阿波利奈爾後來寫圖畫詩,艾呂雅最終則選擇回歸自然;同樣是神秘派古爾貝里偏向於宗教神秘,埃凱洛夫則更加具有東方意味。北島剛打倒艾青不久,又被其他人叫嚷著要打倒。某些「第三代詩人」剛大行其道周倫佑又跳出來喊打……這類事實在太多太多了,有時自己也忍不住迷惑:這群詩人到底想說什麼?(注意:後面開始全是自己的私貨了)
現代詩是開放的,那麼有什麼是他們的標準呢?我看來具體的風格是一種取捨的問題,但是在這之上,有些東西是不變的:對語言藝術的追求以及對人自身的完整。我始終認為,詩應該要脫離「宣傳工具」等一系列枷鎖,單純追求語言藝術。不在語言上有所創見的,不足以言詩,詩的風格絕不應該是一種邯鄲學步,如某梨花那樣只學個表面的皮毛。同時詩應該是克制的,決不能是像某金線那樣光顧大呼「春風十里不如你」。因為美雖然是直覺的,但是藝術必須是反省的。既然詩要追求語言的藝術,自然不可放任自然流露。順著河道流的那才是江水,隨意蔓延的那叫洪水。有些人看到雪萊的深情,卻看不到他的多情是來自語言的張力而非來自空空如也的呼喊。我在某個答案中批席慕蓉,其實就是出於這個考慮,要藉此批一批那些多情的書生。
語言的精緻和張力,應該是作為詩區別於其他文體最大的特徵。
至於具體的形式,那便是各有取捨了。歐陽江河採取的是「異質混成」來製造一種思辨的崎嶇和語言的張力;北島擅長造麗句,通過一種反差來突出語言力量;海子的想像力常如脫韁野馬,出奇制勝;多多則是每一詞每一句都很克制,密度奇高……
讀詩的時候不妨採取新批評派的細讀法,才好辨認那些看上去很像,事實上遮蔽混亂的「偽詩」。不過新批評派太注重文本的封閉空間,而忽略了作品與作品之間事實上是個共時系統這一事實。這一點須得取精去粕。
在對藝術的追求的同時還有一點就是對人自身的完整的努力。人在寫作中,始終是處於一種介入狀態的,這無可避免。我們為了什麼寫詩讀詩?不過是因有所感,為有所感而已。正是人本身的不完整才導致了創作和欣賞,我們因有所感而作,為有所感而讀,在這種作用中讓我們暫時脫離了不完整本身而進入了一種近似於「快感」的狀態得以完整。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提到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凈化。其實可以推而廣之,並不一定非得是悲劇,其他形式也可以喚得人的凈化。有所感受,就是凈化,如果說閱讀有目的的話,這才應該是閱讀的目的。須得注意「暫時」二字,這就是有的人會問為什麼自己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但是感覺學到了很多。
其實這不應該只是詩的追求,這一點上,應該是所有藝術共同的追求。我所寫這點,不過是為了使詩的目標更加明確,以區別那些徒有形式的「偽詩」。
寫了這麼多,或許我們還是不能斷言到底「什麼是詩」。但我希望讀者看了我寫的這些東西之後,或許能對「詩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的疑惑有所感受。如是,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每答一詩:今天為大家推薦一位已經過世了的台灣的老詩人——紀弦。他的這首《你的名字》簡直太可愛了,第一次讀到的時候我就很想吃掉這首詩,一直到現在,每讀一次,都有這樣的感覺。你的名字
紀弦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寫你的名字。畫你的名字。而夢見的是你的發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燈,如鑽石,你的名字。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燒,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樹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當這植物長成了參天的古木時,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來。
大起來了,你的名字。亮起來了,你的名字。於是,輕輕輕輕輕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
2014.10.29夜 祝諸君生活愉快。
不是。
1,詩意這個提法太玄了,和文青口中的意境、老羅口中的情懷一樣,都已經屬於玄學的範疇。承載詩意不必是詩,你萌說我接下來打一個有詩意的哈欠、睡一個有詩意的覺、做一個詩到不行的夢如何。如果要精確,咱請說【詩化】,情緒的詩化,文本的詩化,才是區別詩與非詩的關竅。關於詩化,最近在看poem老師的專欄,覺得很有幫助,大家可以去瞅瞅。恢復魔法的世界 - 知乎專欄
2,是不是詩,一般人的分辨方式,其實根本沒那麼複雜。舊體詩,能具有如此之高的辨識度,無非是因為它的形式是有辨識度的,一般人也就看句句都是五個字、七個字,心裡就覺得這是一首詩了,看真李白的詩有這個特徵覺得是,看盆友圈李白預言馬航失聯也覺得是,乃至於在小白眼裡,押韻這個最基本的特徵都不是特徵了。
3,舊體語言上的節奏,靠【通篇】的模式(如起承轉合)+【具體到句】的齊言/雜言+【句內】的平仄變化來進行構架,就算對於沒入門的人來說,也是大概有跡可循的。新詩的問題在於,它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結構形式上的範式,其節奏感較之基本還在五七言範式下騰挪的古體詩更要難以把握。所以很多人片面的覺得:形式上無跡可尋,或者乾脆就是我看不出,所以肯定沒有。
4,新詩的創作者良莠不齊,之前一些很惡劣的作者給這種詩體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新詩就是梨花體羊羔體,是簡單的敲回車,這是很多門外漢偏執又不講道理的看法。其實當代要說話語權,舊體詩的話語權在退休老幹部們的詩詞協會手裡,縱做鬼也幸福代表了舊詩都是如此么,當然不是。當代太多自以為是的門外漢,談到新詩就是敲回車我也會,說到舊詩就是特么的早已死亡了。
綜上,詩的定義,是一個很複雜的題目。我們之前定義中國舊體詩,因為形式上辨識度高,所以疑問不算大,思考不算深,到了新詩上,如何定義詩和非詩,就不能那麼簡單的說了。
看個體認知吧,你覺得是就是。
不懂啥叫詩意。大學舍友有寫詩的,有天寫著寫著寫不出來了,拿著桌上的藥瓶抄了幾行說明書我會亂說?所以,看了這題我就口苦咽干,見風流淚啊。
讓你忘卻了文字本身,卻帶來強烈情緒感染力的才是詩意因此,大自然,無論風雨,落日,各類風景還是路邊的小花小草,其所具有的在一瞬間強烈打動你的詩意,大於絕大多數文字的二手貨,故此,詩的要務在我看來第一是形式美,要有足夠的結構張力,韻律感,把你帶入這種大自然般的感覺
那麼有屎味的就是屎嘍
ー究竟什麼才是詩?
劉慈欣有一篇短篇作品叫做詩云
"吟詩軟體其實十分簡單,用人類的C語言表達可能超不過兩千行代碼,另外再加一個存貯所有漢字字元的不大的資料庫。當這個軟體在位於海王星軌道上的那台量子計算機(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大透明錐體)上啟動時,終極吟詩就開始了。"
窮舉每詩歌的所有可能性,究竟什麼才是詩?這篇小說里的思辨很有趣,應該對題有幫助^_^【便條】 威廉斯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們 大概是你 留著早餐 吃的 請原諒 它們 太可口了 那麼甜 又那麼涼————
現代文學體裁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有些甚至不分行的也稱為詩。所謂詩意也是一個主觀概念,有些詩甚至看起來像亂碼一樣,全靠意義闡釋或者音節排列。突然想起來一篇作品,大家看看算不算詩~
瀾滄江在雲南蘭坪縣境內的三十七條支流
雷平陽瀾滄江由維西縣向南流入蘭坪縣北甸鄉 向南流1公里,東納通甸河 又南流6公里,西納德慶河 又南流4公里,東納克卓河 又南流3公里,東納中排河 又南流3公里,西納木瓜邑河 又南流2公里,西納三角河 又南流8公里,西納拉竹河又南流4公里,東納大竹菁河 又南流3公里,西納老王河 又南流1公里,西納黃柏河 又南流9公里,西納羅松場河 又南流2公里,西納布維河 又南流1公里半,西納彌羅嶺河 又南流5公里半,東納玉龍河 又南流2公里,西納鋪肚河 又南流2公里,東納連城河 又南流2公里,東納清河 又南流1公里,西納寶塔河 又南流2公里,西納金滿河 又南流2公里,東納松柏河 又南流2公里,西納拉古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納黃龍場河 又南流半公里,東納南香爐河,西納花坪河 又南流1公里,東納木瓜河 又南流7公里,西納干別河 又南流6公里,東納臘鋪河,西納豐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納白寨子河 又南流1公里,西納兔娥河 又南流4公里,西納松澄河 又南流3公里,西納瓦窯河,東納核桃坪河 又南流48公里,瀾滄江這條 一意向南的流水,流至火燒關 完成了在蘭坪縣境內130公里的流淌 向南流入了大理州雲龍縣
同意夜小紫觀點!但她並沒有真正點破到底什麼樣的文字叫做詩。
首先,對題主的問題做出解答:是否定的。許多有詩意的文章我們也沒有定義為詩,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語言極其華麗炫美且富有詩意。但我們並不把他劃作「詩」而是「散文」。
那麼在我看來,什麼才是真正的詩呢?《滄浪詩話》中提到「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婉。」
我們向來評價一個詩不單看其詩藝,更看重其思想、人格,詩言志,觀其人可知其詩,所以我們來評定詩歌,要先了解其作品之中所表露出來的藝術造詣、思想,才明白他的創造依據與思想根源,與評判詩歌的水平。因此,僅僅有詩意的文字遠遠不能稱作為詩,不管是中國詩還是西洋詩都是如此。詩的含義並不僅僅包括詩意,詩意也僅僅只是藝術造詣的一部分而已,而詩包含的是藝術造詣與思想情感雙方面的內容。畫著毛主席的紙就是軟妹幣?
現代詩的話最主要特徵是分行,比如當初轟轟烈烈的餡餅詩,雖然詩意寥寥,但是有分行,就是詩。古詩的話,嚴格的來說有格式,不論是字數還是韻,不合適都不算詩,但又有打油詩一說,這就是寬泛的詩。所以呢,中國人的事總是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視情況而定。有詩意,可以是散文,可以是歌詞,可以是一切,更可以是詩。
不是! 因為詩是有形式的,也需要形式,需要適合詩歌的形式。自由和開放,只是說形式上可以不斷去延伸、探索罷了。-----------------------------------ps:獨孤九劍是有招還是無招?
當然是了
都有詩意了還不是詩?!!?!
同義反覆不是。最差的詩也可以算作詩,但僅有詩意的文字可能只是一段修辭比較好的日常語言。
個人認為詩一要有韻,二要有律。所謂的現代詩,那隻不過是加了回車的散文,根本不能算詩。
加個欄位吧 type=詩最煩那些分類不清晰的東西
林夕的歌詞幾乎每首都像詩一樣美 承載著情感 滿含詩意 然而他們被稱為歌詞
謝邀。純粹的外行人,只能從自己的觀察來給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從最初的詩經,到後來唐宋集大成的七絕五律之類的,再到後來現代詩;現代詩也分時期,徐志摩、聞一多與北島、海子他們都是不同時期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似乎到了現在,現代詩的確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了。非要說的話,幾行左對齊的文字,分成一段一段的,大概就是了吧?(笑)那麼鑒別是否是詩歌的標準是什麼呢?似乎是題主所說的,詩意。雖然詩意可能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標準,但應該有一個底線:那就是被大多數人認可是詩。簡單來說:我們不知道什麼是詩,但是我們知道什麼不是詩。沒錯我就是在說什麼梨花體之類的玩意。闡述一下我自己認為的詩意吧:分為委婉含蓄與直抒胸臆兩種。含蓄多見於一些富含象徵的詩;而直抒胸臆就比較抒情。但直抒胸臆並不意味著俗,不等同純粹的生活味,需要加工的。
詩是要有詩篇的正規格式才能叫詩
推薦閱讀:
※寫月亮的詩句,哪個最讓你怦然心動?
※北島的《空白》如何理解?
※有沒有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震撼人心?
※如何理解《致橡樹》這首詩?
※中國詩歌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