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留學生活是怎樣的?
說一下本人的想法吧,到目前為止只是在美國生活一年有多,可是已經對留學生活有挺多的感受,要是全寫估計有點難,所以就只想挑其中一個我感觸差不多是最深的,就是想要努力融入當地文化卻又有點失落。
剛開始準備來美國的時候,懷著很多憧憬,當時認為美國有多麼好多麼自由,人的素質高,更以人為本。差不多就是一個對現狀有點不滿的憤青對一個理想國的美好期待吧。而且,也告訴自己,一定要交當地的朋友,融入當地的文化,千萬不要像新聞報道裡面的那群留學生,只混中國人的圈子,每天只講中文,過著中國的生活方式,畢業回來依然沒咋變,連像樣的英語都說不出來。事實上我想很多留學生一開始都和我差不多是這樣想的吧。肯定有一部分人能由始至終地好好履行自己對自己的諾言,我自然是佩服這樣的人的。而我在加州生活了一年多,對剛開始的想法肯定是有點改觀的,個人認為當初自己的觀點不夠全面,並沒有一直把當初的觀點當成是我要去努力的目標。可是,卻依舊離我現在想要實現的目標有點遙遠,而且像陷進了一個瓶頸裡面,所以開始有點失落。
我在加州的一所大學讀書,簡稱UCI,被戲稱「 University of Chinese immigrant」 ,可見學校里有多少中國人了。。而且其中不少中國留學生,都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搞到我有時還有仇富心理了哈哈哈(抱歉。。)中國人一多,自然別人對中國人的評價也多起來了。而其中比較刻板的,典型的中國留學生形象就是:有錢,卻不學無術,拿錢混日子,混中國人圈子,開趴夜夜笙歌,在班裡卻沉默,小組活動一般都不說話,也不愛和不是中國人之外的人交流。大概就是有錢卻任性,愛玩卻封閉。
可是我覺得,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其實占所有中國留學生中的比例並不是很大。因為,其實很多有錢的人看似任性,其實也很努力在讀書,而且人本身綜合素質很強;有一些雖然學習上不行,卻在兼職的車行保險業里做得有聲有色。還有的話,就是家裡不是特別大富大貴的,可是來這裡就是為了讀好書,踏踏實實地提升自己的。
可是,我們很多留學生其實心裡都會特別害怕被人認為是這種有錢任性的中國留學生。我今個學期剛開學,我舍友報了一堂化學課,有一天下課,回家她說她好難過,問她為什麼。她說,她不知道化學課有一個作業今天要講,她看都沒看,當老師說拿出作業大家分小組討論的時候,她都懵了。她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拿起作業來討論,卻覺得像有了一張無形的隔膜把她隔開了,小組在對答案在交流觀點,可是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別人也沒有想去問她意見的意思。當她想表達觀點的時候,卻卡住了,因為有一些術語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說,她很想說小數點後的數是循環小數,卻不知道英文是什麼。所以很沉默,一堂課都如坐針氈。我舍友在我看來已經是一個非常自信,社交能力非常強的人了,可是,此時此刻,她卻沮喪地問我:「他們為什麼這樣子啊。。難道我看起來很「中國留學生」嗎?」
那時候,我猛然發現,我們這一類人,都是多麼多麼地想要擺脫這種刻板的中國留學生形象,是多麼想要得到美國人的文化認同,我們都渴望能融入美國的圈子文化。我們一直是異邦人,可是我們都很想得到環境的認同感,讓我覺得,其實我也屬於這裡。
我是一個在上大課就會注意言行的人。特別是上課,我一定要把手機調震動,而且不敢課上說話,有時候和朋友在說話,或者朋友之間在說話,我都會很怕別人覺得我們「so Chinese」. 我會覺得我的言行有時候代表著某個集體的形象,而這個集體的形象本身就不大好了,我怕我的不良行為更加深他們的印象,我更怕的是他們認為我就是這個刻板形象中的一人。一般課上問有什麼問題,我其實很想問的,我都會不敢發言,因為我知道我口語不好,我怕我一說就卡帶,表達不出自己的意思很尷尬。在需要小組討論的課上,我總會特別緊張,也特別抗拒。因為我怕我說出來的話很無聊,別人會不喜歡,我同樣怕我口語不好,表達不出來。這些表現,都是多麼明顯地讓我發現,我很需要很需要美國人的認同,我的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很大部分就建立於「本地學生認同我」。因為害怕得失,所以總是小心翼翼。可是,就是因為太過小心翼翼了,就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許多行動,反而阻礙了自己和別人的交流和關係的建立。
可是我覺得我反應有點過了。一味地抗拒自己中國人的某些特質,一味地想融入美國當地文化,不會很奇怪嗎?因為這就是一步步拋棄最真的自己的過程呀。。
何必呢?
作為一個應試教育和中國傳統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我所固有的許多特質,都是和美國格格不入的。比如說,我不大愛說話,而且也有關我的成長經歷,我有點社交恐懼症,性格也有點不自信。所以我很少主動和別人說話,而且交際中比較被動。大概就是大家口中的「害羞」。而且我比較內向,也不喜歡過多社交。可是美國人呢?就是傳說中最外向的民族。。混夜店開趴這些暫且不說,我最有感觸的是他們的自信,那種在大夥面前說話也能非常鎮定而且談笑風生,沒有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的感覺。和陌生人交流也是落落大方的。這是我非常欣賞美國人民的一點了。而且他們喜歡和別人閑聊,因為很多美國人喜歡混夜店嘛。。相比之下,很多留學生都會被落下一種害羞不夠自信的刻板形象(我覺得而已,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請姑且就當是我以我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得到的結論吧)而我就開始非常抗拒自己的害羞和社交無能,總想「裝」得和美國人一樣,可裝逼能力不夠。。因為我本身很害羞,所以一邊抗拒自己的害羞,一邊又痛苦發現改不了咯。好分裂的。。
可是我現在想告訴我自己的是,不必要一開始就強迫自己去融入新的文化新的圈子,更不要因為想要去融入就抗拒和拋棄你舊有的一些性格特質。我的很多性格,固然有它的缺陷,比如害羞,可是,難道就沒有優點嗎?我的一些特質,個人認為,是在比較傳統的中國文化里培養出來的,而我並沒有覺得西方文化就肯定比中國文化來得好。東方人更多的是含蓄內斂,個人認為和內向比較掛鉤。以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來說,內向並不是壞性格,那麼,又何必要責備自己「So Chinese」呢?
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可是,不同不代表就是錯的,相反,我們應該去欣賞自己的不同。
而我知道我的害羞,我的封閉,讓很多美國人都不會主動和我交流,可是我接受這個事實並理解他們。首先,接受的第一步是理解,我理解他們是因為,文化差異本身就會導致隔離感,而且有語言障礙(我口語不好,話少),加上我看起來就不好相處和中國留學生的刻板形象,他們不愛搭理我,大概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吧?換我我也不愛搭理。接受第二步是認識到,沒必要一定要別人的認同來滿足我的歸屬感。是的呀,我不愛說話,這是我不好,可是,接納自己的不足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我會努力地在人際方面慢慢摸索,我也在慢慢地變得自信。只是,不要再拿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了。不同的文化和環境鑄造不同的性格,或者說注重培養的性格的側重點不一樣,那在這一方面,我或許起點比他們低,那就慢慢努力啊。
而且,以前覺得華人圈子太亂,應該去融入美國人圈子,才會有價值提升。可是之前看一個知友說得很對,圈子沒有種族之分,只有層次之分。你是什麼層次的人,你就會去什麼圈子。我也不想費盡心思地去挑什麼圈子了,只要哪個圈子讓我開心能讓我學到東西,就夠了。
現在的美國留學日子。。忙學習忙生活。每天都有許多挑戰。因為我依舊在挑戰自己,在盡自己能力地接觸這個新文化。我現在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能表達自己的真正想法,不會因為害羞而不敢說自己想說的,就夠了。我覺得我一直給自己定的目標都太高了,「融入美國文化,交到許多本地朋友」真的有點難,所以現在想把這個目標往後放,慢慢一步步來。而且我現在覺得,交際不能越過「做自己」這一部分,否則「融入美國文化,交本地朋友」則成了去變相地成為了無下限地討好美國人的標準,再者,我的很多事實告訴我,其實不做自己而去特意想扮演誰的話在交際方面得到的效果其實不會很好。
而如何能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這大概是我這個學期比較深刻的體會,就是接納自己的口語很爛。正如上文所言,接納的第一步是理解,我一個國際留學生,英語不是我的母語,我會說得很爛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吧?而且其實也聽過不少本地學生說他們能理解我們英文說得爛,你見一美國人跟你說中文你會要求他說得像你一樣好嗎?當你知道說得不好很正常的時候,你就會更敢說話,更樂於表達自己。
大概就是這樣!好吧我寫完發現我的感受不一定和大部分留學生的一樣。。可這是我最真的想法,最後寫的也是我現在在努力實踐的目標。文章寫得可能比較注重個人內心活動,而我個人本身就是比較敏感的人。我希望幾年之後,回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對美國會有更多的感觸,或者說也已經成功地克服了文章里的一些困難,然後再寫上幾段文字。期待~
這篇文章寫給和我有同樣經歷的人和我自己。描述一個在美國留學生的小片段,自己體會。
?1
周五晚上,小張家響起了敲門聲,兩男一女穿著鞋子踩上了沾著污漬的地毯。
這是小張跟兩個男生合租的公寓,在大學附近,房租不菲,抵得上北漂族一個月純收入。
但與其說這裡是一個「家」,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臨時避難所,空蕩蕩的客廳角落裡躺著一張床墊,用一個布帘子遮著,但有三分之一還是露在外面,旁邊是一台留學生必備的宜家落地燈和一張摺疊桌,圍著桌子的四把椅子顏色款式都不一樣,明顯是拼湊起來的。
來的兩男一女是小張同一節課的課友,周五晚上的麻將局已經成了他們留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程序,除了偶爾下雪封路,從來沒有中斷過,比單身狗的大姨媽還要準時。
小張拿出從amazon淘來的一幅麻將,這幅陪伴小張經歷了無數場戰鬥的麻將外殼邊角都已經磨破了,但是麻將表面被打磨的無比鋥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張那本抵得上一個星期伙食費的課本,除了表面積上的一層灰,跟買來的時候別無二致。
?2
Peter是小張那節課里的學霸。
在大家想知道考試總分的時候,就會去問peter的成績,Peter人稱圖書館一哥,傳說在圖書館遇到他的概率堪比國足踢進世界盃的失敗率。peter熟知圖書館各張桌子睡覺的舒服程度,還曾經做過一個測評,分享給了final前在圖書館通宵複習的學渣們,完美解決了大家在考final前落枕的煩惱,造福了千百個學渣。
活在傳說里的peter唯一接地氣的愛好就是搓麻將,每次不管前面輸的多慘,peter都能靠一個自摸清一色碰碰胡在最後完美逆襲。
peter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打麻將輸錢?不存在的。」
這個時候,小張他們也充分的理解了什麼叫「知識就是力量」,在他們一起上的概率學上,除了peter一個人拿了A之外,其他人只能靠跟教授在郵件里軟磨硬泡來pass這節課。
?3
Andy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結合體,跟新聞里描述的開豪車在高速飆車的留學生有幾分相似。
Andy總是在final之前才搞清楚教室的位置,跟代考討價還價的時候唾沫橫飛,他說他睡過的妹子比得上peter圖書館睡過的桌子,但照片里的姑娘都長著一樣的臉,畫著相似的妝,Andy說辨認這些姑娘也曾讓他苦惱,但後來他發現,姑娘在乎的不是刻在包包上的名字正不正確,而是包包是不是正版。
Andy總結:「知識不是力量,信用卡才是。」
所以打麻將時他時常給大家點炮,一家輸三家更是家常便飯,但Andy還是雷打不動來星期五晚上的麻將局,他說夜店裡沒有真誠,但是麻將桌上有,點炮至少知道把錢輸給了誰,但一杯長島下肚,第二天醒來搞不清自己他媽是誰。
?4
小張來自一個中產家庭,客廳里的這個角落就是他的安身之處。
他既不能像Andy一樣揮金如土,睡遍各種妹子,也不想像peter一樣投身書海,睡遍各種桌子。小張深知每個階層之間的阻隔厚如磐石,但他堅信美國名校就是一把衝擊鑽,可以穿透一切障礙,帶著這樣的信念,小張能忍受高昂匯率之下不得不犧牲的生活品質,能無視從廚房飄到客廳的油煙,能扛住冰冷的三明治和火熱的室內溫度。
小張對物質的匱乏感到不屑,但快要擊垮他的是精神上的空虛,小張曾在一個星期內只說過兩次話,一次是在點subway的時候——「I want this,that」,另一次是接到邀請辦信用卡的電話,儘管沒有美國社安號根本辦不了信用卡,小張還是忍不住跟客服小姐多扯了兩句。
對於小張來說,星期五晚的麻將局是他不多的連接外界的通道之一,所以他在打麻將時候話總是很多,大家覺得他是個過分熱情的話癆,卻不知道他只是在自我救贖,小張總是在凌晨一點叫上一份多米諾外賣,宵夜和熱鬧的人群讓他把多米諾吃出了黃燜雞的味道。
這感覺比把秋褲扎進襪子里還讓他安心。
?5
Abby每次來打麻將,都畫著精緻的妝容,梳著一絲不苟的髮型,與之相對的,是她被衣服和化妝品淹沒的房間,乍一看,就像災難片現場,有一股悲壯又蒼涼的頹廢感。
Abby高中時就來了美國,在炸掉幾個微波爐,燒穿幾個小鍋爐後,Abby也能做出一盤有模有樣的可樂雞翅了,和每個聲稱會做飯的人,最後端上的那盤可樂雞翅如出一轍。
但Abby從不把自己做的雞翅po上朋友圈,因為那裡是她精心構築的一個理想國,每一張照片都經歷了從調色到磨皮的精細加工,每一段文字都來自情感微博里的深夜雞湯,理想國里的人沒有毛孔和黑眼圈,只有度不完的假和喝不完的下午茶,但Abby每次在點炮之後吼出的那聲「操」,都讓小張懷疑理想國里永遠優雅的女主究竟是不是她。
每次打麻將,Abby總要關心一下Peter的學術進展,然後總能一不小心的跟Peter選上同一節課,在Peter這個強壯有力的大腿帶動之下,Abby用她的獎學金又添購了一瓶神仙水,請peter吃的那頓法式下午茶也為她的理想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6
星期五晚上的麻將局是個濃縮留學圈,有人要找樂子,有人要抱大腿,有人想要傾訴,也有人需要陪伴,衣食無憂的人說他找不到真誠,精緻體面的人嫌生活太過苟且,湊合度日的人還在奮力掙扎,目標堅定的人一路向前。
他們聚集在一起,在噼里啪啦的麻將聲中找到滿足感,大家都明白,生活是個流氓,留學生活是個臭流氓,要想不被流氓調戲,只有永遠調戲生活。
那麼,何以解憂?
--唯有麻將。
在美帝處村裡讀了一年書 日常生活除了和家裡聯繫基本都是英文 不敢說自己英語很好 但是至少能清晰表述自己 有膽子在50多人的教室里提問回答 group project能合作愉快 會得到華人老師對我英語的我稱讚。其實總結下來就一句話「別怕」。 語法爛沒關係 老美能聽懂 有口音沒關係 我們總比印度人好 犯了錯沒關係 出了教室門沒有人認識你 害怕什麼呢 是我們的第二語言說不好是正常的呀 隨便拉一個老美 能說第二種語言的有幾個? 我們真的比他們厲害 要相信自己呀
騷年,你還有江湖要闖,巨龍要殺,你可能會受傷哭泣,跌倒流血,前方不一定就是鮮花和陽光,但你將擁有一顆勇敢的心,無比強大!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
留學僧是一群孤獨的狂歡者,海外生活精彩還是枯燥?豐富還是單調?下面的N條經歷有木有戳中你呢?
留學前,覺得自己的English特別棒
留學時,發現自己真的看不懂菜單
留學前,以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事情
留學時,發現學習只是學校生活的一部分
留學前,和閨蜜在微信上各種聊
留學時,和老友聯繫要先算一下時差
留學前,做什麼飯吶!叫外賣啊
留學時,整天看菜譜研究怎麼做飯,也是醉了
留學前,是個生活白痴
留學時,會做飯,會洗衣,會打掃,會組傢具,會養花
留學前,下車、下飛機都有人接車、接機留學時,一個人提著兩個超級大行李箱是日常
留學前,喜歡和同學一起吃飯、看電影
留學時,更喜歡一個人做任何事
留學前,晚上11點刷刷微博然後睡覺
留學時,寫作業到凌晨3點困到睡著留學前,寫個六級小作文真的愁死哀家了
留學時,寫個英文論文跟玩似的
留學前,跟爸媽總對著干
留學時,電話里聽到爸媽的聲音就淚崩了
留學前,微信、微博留學時,Facebok,Insgram
留學前,喝可樂 、星巴克
留學時,只想喝口家鄉的綠茶
留學前,覺得會英語的人真的拽上天
留學時,看到漢字真的會內牛滿面
留學前,周末寫作業好累啊
留學時,每天都要寫作業,寫寫寫
留學前,走人行橫道,還要左顧右盼
留學時,只有開車的左顧右盼,你怎麼走車都讓你
留學前,8個小時的火車嫌遠
留學時,幾十個小時的灰機也覺得無所謂了
留學前,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
留學時,我就是自己的代鹽人
留學前,看韓劇、打遊戲、大學英語四六級
留學時,看教科書、教科書、教科書
留學前,覺得黑人就是黑唄留學後,發現黑人還分一般黑、棕色黑、特別黑的
留學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女)子留學時,發現自己心裡住了個逗比
留學前,寒暑假都不回家,整天玩
留學時,就兩個星期的假期也想抓緊回家
留學前,每個月換個新髮型留學時,髮型能不動就不動
留學前,總愛裝逼吃點兒披薩
留學時,發現世界上最好吃的叫大米飯和老乾媽
留學前,有錢學生的那一群是買名牌衣服手錶那一趴
留學時,有錢學生是那一群能隨意買一堆堆新書的人
留學前,看到有人門口掛國旗覺得這也太過了吧
留學時,看到五星紅旗真的激動得快流淚了
留學前,特別痛恨微信里做代購的人
留學時,自己也默默地開始走上這條不歸路
······
留學是一個人的征途,自己才是最好的見證者!
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同行者,會遇到敵人,會遇到各種險惡,但也會遇到各種美好,經過無數個黑夜和白天,你將不會害怕,留學讓你成長。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換一種角度認識自己,換一種方式生活,留學沒有平凡之路,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的夢想家,且行且珍惜!
我是研究生來美國的,之前在美國讀托福?熟悉環境住過小半年,現在還要一年半左右才畢業。給大家寫下一些參考,幫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背景:23歲,大學畢業後工作兩年自己申請研究生,音樂專業,目前位於洛杉磯。
1,飛機票
我是有家屬票,但是還是建議如果可以就買雙程來返票,會比單買便宜很多。預估下時間,找可以改簽的。機票中介並沒有比攜程他們便宜多少,還有被騙風險。2,臨飛前
行李:買點文具,幾隻筆和文件夾和點本子就行,其他被子枕頭這裡都有,衣物帶一些就好。有2個箱子就2個箱子,再加個登機箱,不然肯定不夠裝。找群:去百度貼吧之類的,找學校華人學生群,肯定都會有的,進去之後可以問問題,太白痴的別問了,問了之後記得給人發紅包。
保險:保險從學校買最貴,門口的保險中介或者網上一些渠道,可以省1000到1500刀,具體問問學長學姐。
租房:在群里一般都有人租學校外面房子,你可以和他們商量,先短租幾天,找到合適的再換。一般去Craigslist 或者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 都有。和學長學姐們問問價格,喜歡公寓的話不用找中介,學校旁邊去走走,直接進去問。
傢具:北美微論壇有二手的賣,ross的最便宜,小物品的去日本小市場DASIO便宜
3,趕快找朋友
出門在外真的朋友很重要,但是不要一下子熟太快,慢慢融入。不屬於你的圈子,強融沒意思。改掉在國內喜歡對人品頭論足的習慣,這裡就是只要沒打擾到你,人家做啥都可以。注意安全,不要人家嘗試的你也嘗試。4,買車
如果必須要買車,又想要高性價比,買日系車。我買了二手mini,悔死了。現在我的生活,
住的房子,帶獨立衛生間,900刀然後也是要應付課業,坦白說沒有本科生的那麼難,但是也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沒有別人好,但是也一樣在努力
有了一群可以喝酒吹牛逼的朋友
也會去超市買東西回來自己煮,或者半加工
沒想到在洛杉磯遇到了洪班長
看到超便宜價格也會忍不住剁手
會飽受異地戀之苦,他一直讓著我,不然也撐不到今天,我們努力賺錢,就是為了可以多多見面和國內的朋友經常是視頻多方會談
怕國內的人不記得自己,每次回去都要逮著機會辦活動刷存在感,就算不在國內,也得要幹活掙錢啊。。沒人脈怎麼賺。。我現在基本上9到6學校上課,6到3國內事情處理時間
總之就是在這裡生活能過成什麼樣,都是你自己決定的。不要猶豫,行動起來。最近在緊張的等待ED的結果 求求女神校要我吧 然後今天下了第一場雪誒?? 早上做了六個小時的義工 看著從小雪變成鵝毛大雪 這種天氣就應該在家裡窩著看劇 然後喝熱巧克力呀
————————————————————————我又來更新啦~
剛考完十一月最後一次 托福暑假考的102 不知道ed的學校會不會要我 真的好緊張 不過感覺考完sat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下來了 可以花時間好好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啦!嘿嘿放一張臨摹的醜醜的畫 希望多餘的時間可以干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更一下近況啊:現在已經是一名senior啦~ 正在備戰最後一次sat考試!前兩天區帝國大廈散散心,給大家放幾張圖吧! 無論什麼坎兒都會過去的,一直都要相信自己呀!出國這條路不好走,但是如果堅持下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加油!---------------------------------------------------十四歲的寒假獨身一人坐飛機來到美國 我以為脫離父母的管教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但是看到父親在機場第一次當著我的面哭的時候真的很難受 當著他們的面沒有哭怕他們擔心但是在候機時一個人哭的稀里嘩啦 旁邊有很多人 但是沒有人安慰 我從那一刻知道以後的路就真的是自己走了沒有父母的幫忙和照顧了 對於一個十四歲半的女生適應國外生活真的是個很艱難的過程 剛去的時候讀九年級中國人也不是很多 上課聽不懂 特別是我們學校還必修神學科 拗口的單詞和第一次數學考試拿的F讓我對新生活彷彿失去了信心 遇到了一個對我管教很嚴的住家 天天查我成績催我上其實沒什麼用的家教課 加上不先讓父母失望 我的壓力越來越大吃東西成了唯一排解壓力的方式 當時住在住家的地下室 只有在衛生間有個小小的窗戶 但是新澤西雪太大連那個小窗戶也封起來了 對我來說每天雖然兩點半就到家但是沒有窗戶也沒有陽光幾乎讓我崩潰 我不想和父母視頻 因為我覺得我對不起他們覺得自己在浪費他們的錢 我記得我十一月份去的 一個多月以後就是春節但是那天我要上學 我想讓住家幫我跟學校請個假但是住家說學業為主沒答應 那是第一次我沒看春晚也沒吃餃子也沒有一群人熱熱鬧鬧的春節 和家人視頻的時候真的很難過但是還是忍著和他們說我很好後來也有過委屈有過辛苦 但是在這兩年多里我一點點的努力證明了我自己 成績還理想 和住家的關係也磨合了 也有了一群好朋友 在春節我們一起吃火鍋吃餃子成為了家人一般的存在 雖然不能和家人一起過春節但是已經釋然了 在地球的另一端知道他們過得很好就行了
因為壓力暴飲暴食的我也找到了緩解壓力的方法就是健身 回國的時候經常會被人覺得已經十八九歲其實只有十六歲 可能我如果當年留在國內外貌上就應該是像個天真的十六歲小女孩 但是我不行 兩年的時間國內孩子不需要乾的我要會幹 需要乾的我也要干 我真的覺得出國是件很艱難的事情 它逼迫著我去成長去成熟 在同齡人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我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和內心
其實出國還是很好的 讓本來沒有自信的我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找回自己 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變得落落大方 變得更堅強更不需要被心疼
希望大家可以在美國實現或找尋自己的夢想
---來自一個十一年級留學生的回答
附贈一張紐約的街景:
謝謝邀請!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目前中國每年出國讀書的學生超過50萬,其中去美國讀書的學生數量最多,在30萬左右,主要可分為美高、美本、美研三類。下面我從大家最關心的幾個方面描述典型的美本留學生的日常生活吧。
一 、上課
美本的學生基本每天都有課,大部分學生每期所修學分12-18個學分,對應4-6門課程。最早的課程一般8點開始,最晚的課程9-10點結束。所以大部分學生會早上起來趕第一堂課,除了課堂的時間,其他時候一般都在圖書館自習。美國的大學課後複習和作業的任務比較重,牛校的學生普遍每天需要4個小時以上的自習時間才能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二 、吃飯
平時的school day,吃飯的第一要素是快,迅速解決戰鬥。大家普遍不喜歡吃食堂,街邊的餐館是主要去處,周末如果有時間有興緻可以和朋友一起做做飯,當作放鬆或娛樂社交辦法。
三 、交通
根據不同位置的學校差別挺大的,在大城市上學的同學們普遍不用開車,乘坐校車或者公共交通就行,但是在郊區的學校還是建議開車,不然太不方便了。
四 、考試
Final和Deadline是最敏感的辭彙,每到這個時候,大家肯定是泡在了圖書館裡,理工科的學生期末普遍還是以考試作為final,文科學生的paper任務更多。
五、 放假
大家首選的活動是旅遊,飛去其他地方或者自駕游都有,長一點的假期大家可能選擇回國或者出國旅遊。
請參考。
作為一個留學生啊…在一個不好不壞的學校里,正因為這樣,認識了很多很牛逼和家裡很牛逼的人,一方面是做人做事的考驗,一方面是學習的考驗,加上很多負面情緒啊什麼的,來了美國才明白很多道理。如果贊多的話,再繼續說,畢竟是匿名,反正就是生活不是很美好,但也還湊合
----------------------(這算不算分割線啊)算是大家對我的支持吧,萌新第一次回答問題。我來國外第一件感受到的事情就是,留學生生活的混亂。可能是我作為一個處男不理解,可能是我太幼稚,但一個同年紀的女生,剛到大學就和一個學長發生性關係。這不知道算什麼………坐標美國,留學黨。
感受到了題主跟當時的我一樣,有點憧憬,又有點惶恐不安。
近幾年來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了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讀書(包括答主本人),有這樣的感覺,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畢竟遠渡大洋彼岸,開始新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作為在國外磨練了幾年的留學黨,答主過來怒答一波,希望一些微不足道的經驗能夠幫助到準備出國留學的你們。
——————分割線——————
以下正文開始,乾貨呈現。
一、飲食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多數人的印象都是薯條漢堡可樂之類的快餐,這其實只是美國「快」文化的一個小縮影。在美國通常將炸蘑菇等作為開胃食品,牛排豬排為主食,再搭配一些青菜炸土豆,基本就是美國人的一餐標配。
對於習慣了各種菜色的國人來說是一種不小的挑戰,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當然就是自己動手煮飯啦!
美國是個進出口大國,因此根本不用擔心買不到材料,你可以選擇在超市、唐人街市場買到各種中國菜的原料和調料,隨心所欲地製作各種中國菜,保持傳統的飲食習慣。
要是實在懶得做飯也可以選擇去餐館覓食,唐人街是個好選擇,但如果學校離唐人街太遠,也可以就近選擇較大的商業圈。國人的生意頭腦絕非浪得虛名,在人多的地方只要你細心尋找,往往能夠找到地道的中國菜餐館。
二、交通出行
美國是建立在車輪上的國家,所有的城市建設都是根據已有汽車來設計的,到處都是巨大的停車場和高速公路。美國的公共交通體系雖然很發達,但除非你住在紐約,否則車永遠是你出行的最佳方式。
在美國學車考駕照不是一件難事,美國駕照分為筆試跟路試兩部分,筆試的部分自己刷交規書就可以了,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費考很多次,交規書(driver manual)可以到居住地附近的汽車監理所拿。路試部分稍微麻煩一些,會有考官坐在車裡評估,但只要你穩當一些開車,基本上都會pass。
關於買車的話,拮据的同學可以買二手車,但最好從正規的汽車經銷商購買,比如說Carmax。雖然會比私人定價貴一些,還是有一定保障的,車的paperwork還有車牌申請等都由他們直接搞定,你只需在家等正式車牌子郵寄過來就行,非常省心。
三、人際交往
在美國留學時的人際交往問題?我只能說永遠不要過於謙虛!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內斂和謙虛是十分重要的美德,而在美國,因為來自全球上百個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種「直接」的氛圍。
因此你在學校與同學或老師相處,如果有特長或者專業的技能,請大膽說出來並展現。記住,在美國過於謙虛和沉默會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人;而勇於表達自己,勇於展現自己才華的人才會被認可。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人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公眾演說能力,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在關鍵時刻勇於表達自己,才華不要被埋沒。
四、學業安排
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績,選課的功勞佔一半。
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有語言障礙,所以要注意去避免這個短板,在你選課時你應該避免大量閱讀和寫作的課程(文學、歷史、社會學等等);選擇一些包含你熟悉內容的課程(數學、生物、物理);查詢教授評級網站,比如Koofers:Professor Ratings,選擇評分高的教授。
當你參加學校Orientation的時候,你會有機會去見你的課程顧問,他們可以幫助你選課,但千萬不要100%相信他們的建議,因為許多顧問會推薦學生跨領域選課。如果選的課程班級滿人了,也別擔心,去參加wait list,在上課第一天就告訴教授並給教授發郵件,寫上你的名字和學生號,並且解釋你正在wait list上等待進班,然後你繼續去上課,兩周過後教授一般就會把wait list上的學生正式加進課程。
有關學業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那就是學費問題
在美國高校繳學費是有規定到賬日期的,他們十分看重這一點。如果逾期未按校方要求付清學費,一方面影響正常學習計劃,罰款的同時學校還可能會退掉學生已經註冊的課程,因此留學生們收到offer之後,切記要處理好學費問題。目前常用的三種方式是匯票、銀行電匯、旅行支票等,三種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家庭環境比較富有的,會選擇給孩子辦理信用卡,但手續費十分高昂,未必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
對於那些負擔不起高額手續費,又想省麻煩的留學生家庭來說,也不是沒有折中的好辦法,我們家今年開始用浦發的那個海外學費一鍵匯,可以在線辦理(不得不感慨我母國的線上業務真的蓬勃發展),在線辦理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時差黨再也不用哭泣,父母可以同步溝通辦理,付款也快,操作流程比較簡單,10分鐘輕鬆搞定容易!
解決完上面這些basic的問題,下次給大家講講留學homie們最關心的「如何交國外女朋友」(俗稱把妹)問題 ~
對了我顏值7.5分嘻嘻。
作為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學姐我,對於快要來美國的學弟學妹,學姐有話要說。學姐曾經在government下面的機構做過,從美國底層到美國上層都略有接觸,很多朋友也去了亞馬遜,蘋果等大公司。學姐的話可以聽一聽,話糙理不糙。
首先,美國的學習生活大部分比較無聊,你要找到你自己。首先,如果你是一個不單單想在學術方面有所成績的留學生,那麼,請逼自己去有質量的社交。這裡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有質量的,一個是社交。社交可以是跟中國朋友也可以跟美國朋友,沒有非說來了美國就一定要融入美國人的圈子。networking很重要,但是中國人的圈子也有很多優秀的人。質量的意思指的是,不要隨大流,覺得吸吸大麻很酷,或者天天蹦迪很酷,除非你自己真的很喜歡。炫富和拉幫結派可能讓你獲得短暫的友誼,但是請相信我,這不是真正的友誼。
其次,在美國,感到寂寞是常有的事。一定一定要培養自己幾個興趣愛好,此處不judge任何興趣愛好。覺得抑鬱的時候(不要覺得這是病,悲傷,低落,抑鬱是人正常的情感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找父母朋友談談心。
想要從小薇學姐這裡了解更多的信息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wehousinglife或者我們的網站 http://www.we-housing.com
暑假回國才知道小籠包那麼好吃空箱子回國,滿箱子零食回校我沒鎖門,結果零食都被舍友分光了。。。
真的是很容易寂寞啊。
自認為是一個好女孩。本科四年在國內雖然沒談過戀愛,但也有幾個曖昧對象,也有人追,可能緣分沒到也可能是我眼光太高。說這個的意思是我其實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女孩。
但剛來美國兩個月,我就已經有種只要是個男的我就願意和他在一起的感覺。真的,毫不誇張。之前和兩個男生一個女生一起出去旅行,這種男女比例一比一的旅行最容易玩曖昧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懂。其中一個男生因為離我的標準實在太遠,(廣東男+娘炮+本科學歷不高+臉上長痘+喜歡夜店+前女友很多),在我心裡早被淘汰,另一個男生比較符合我的標準,但有女朋友。剛開始我想這兩個都只能當朋友,一路上也一直保持著禮貌的距離,但後來熟了之後,我居然對那個有女朋友的男生動了心思。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真的,他的舉動也似乎在暗示我什麼。比如說 他的朋友圈沒有他女朋友的一絲痕迹,他說他未來幾天想當我的攝影模特,會主動走在我的身邊,會幫我提行李箱,有一天晚上我和另一個男生聊到夜店約炮的問題時,他看了我一眼,說 你要約炮?等等等等。
好像偏題了。我的重點是,如果我還在國內,我絕不會寂寞到對一個有女朋友的男生動心思。但旅行這幾天,甚至於結束後幾天,我都在想,甚至在考慮約炮的可能性。這實在是太讓我吃驚了。我可是一個別人在我面前開黃色笑話都會皺眉頭的姑娘。
先寫到這裡吧。
早9點到實驗室,中午一點到兩點休息,晚十點回家,個人衛生。一周六天半,周六日晚點去,下午四點走。穿插上課。一年15天休假。北美正常PhD生活。
平時埋頭學,周末埋頭玩。和國內基本只有期末考不一樣,美國大學平時有很多presentation、paper和各種quiz、test,加上不是自己的母語,要經常複習預習(可能是我辭彙量不大和英語不夠好),和他們本地學生一對比,反正我壓力是挺大的。到了周末,雖然也要學習,但更多時間就是花在玩上。美國大學裡各種活動很多,經常組織到處去玩,還免費,要交錢也交不了多少。或者自己去周邊城市逛逛吃吃看看。
說一下我自己典型的一天。
08:20 鬧鐘響,眯一會兒,或打開手機看微信、刷朋友圈、看公眾號、看新聞,主要是看新聞類(央視新聞、騰訊新聞)、IT類(電腦報、太平洋電腦網、微型計算機)、教育類(芥末堆、多知網)、旅遊類(螞蜂窩、中國國家地理)。
09:00 吃早飯,就是煮一碗陽春麵,加點醬油、橄欖油、辣醬。同時再水煮一鍋蔬菜,加點鹽,打包帶實驗室去,一天的中飯和晚飯。
09:30 出門,開車去實驗室。
10:00 到達實驗室,東西一放,開電腦。先開Outlook,看有沒有學校或導師發來的重要郵件;再刷知乎,看有沒有評論、回復、點贊、感謝、收藏、私信等,有就一一瀏覽或回復;接著看Quora,看有沒有評論、回復、點贊等,如果有印度人懟我,就回懟。
11:00 學習。先羅列下當天的學習任務,然後大約學習一小時。
12:00 實驗室工作正式開始,按實驗室經理或主任布置的任務,完成當天/本周的實驗室任務。中途如果覺得餓了,就叼幾塊蔬菜吃。
16:00 實驗室工作結束。如果當天要上課,15:00時就去上課了,一直上到18:00(一般是個Doctoral Seminar)。如果當天不用上課,就休息一會兒,看看國內IT新聞或綜合新聞。
16:15 走路去學校健身館。
16:30 換好衣服,下水,游2000米,前1500米自由泳,後500米4x25混合泳。
17:30 上岸,洗澡,穿衣,走回實驗室。
18:00 回到實驗室,吃晚飯(還是蔬菜),手機上看微信公眾號(比如「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早啊,新聞來了》,國內正好是早上),電腦上看IT新聞(IT之家、太平洋電腦網)、綜合新聞(騰訊新聞)、旅遊網站(螞蜂窩),或打遊戲。
19:00 學習、看論文、做作業
23:00 無論作業是否完成,一般到了這個點都會停止。開始刷朋友圈、看新聞、看知乎或打遊戲。
(第二天)00:00 開車回家
00:30 回到家,做宵夜(一般是蒸幾個包子或煮完泡麵,當地中國超市有賣),看電視,一般看Netflix上的美劇(比如前段時間在看《Stranger Things》,或YouTube上的中劇(比如昨晚開始看《獵場》)。
2:00-3:00 關電視,睡覺
除了上課、實驗室工作會與美國同學、同事打交道外,基本不主動融入美國文化或社會。融入美國社會的必要性並不強,幫助也不算大。偶爾出去參加會議,算是融入自己所在領域的學術環境,不屬於融入美國文化或社會。
一位留美研究生的真實故事,
留學路上多坎坷
來到華盛頓的第二個年頭就快結束了,今天又是微雨,想到來到這裡的第一天也是微雨,當時一切都很陌生,語言、環境、遊戲規則等等。圍著住的公寓轉了幾圈,腦子裡全都是家周圍的環境,後來和人聊起來,才發覺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幻影」。是的,到了這裡,第一件學會的是獨立,不想家。
和國內大學不大一樣,美國通關語言是英語,通關規則也和國內有些差別,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他人,學會獨處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來美國之前大家可能都想過怎麼融入美國圈子。適應了買東西做飯交通等基本事物之後,大概已經過去一兩個月了。這時候,課程也進行了一陣子,但可能你會發覺,周圍還都是中國人,常常,我們還是用中文交流。我的建議是,從最開始課程分組的時候就盡量與非中國人一組。對於了解他國人民的思維方式,以及交流,都有飛躍性的幫助。第一學期,與我一組的有在美國出生的印度姐姐,完全是個美國通,但又擁有印度血統的聰明與勤奮,在任何方面完全碾壓了我們中國學生。另外一位口音獨特的小哥,讓我們見識到美國人對於口音的強大適應能力,自帶rap效果的課程展示,他們全都聽得津津有味。然而這種鮮明對比,讓我課餘時間與大家搭訕練口語的慾望越發強烈。加入社團,參與教會活動,參與露營野餐等集體活動,都有助於大家融入美國的環境。不,更確切的說,只不過是適應罷了。融入,這個詞,恐怕不是5年內能達到的,而且想一想,在美國這麼多元的地方,我完全可以只做自己,不去變成美式思維的「美國人」。
寫這篇文章,我想到很多極其細節的,但後來改改刪刪,還是覺得不要這麼具體。畢竟每個人的性格、背景、目的都不盡相同,我也不敢說我的做法就是正確。但有一些,我確定我的建議不會錯,一個是學會獨處照顧好自己,一個是勇敢做自己,不要太過在乎陌生人的眼光。這兩條,是我留學路上體會最多,領悟最多,也最感激的。
首先,請學會獨處。剛來的時候中國人抱團,但請你清楚,大家不盡相同,不要指望「黏」住誰,請和自己做朋友先。因為越到後面你會發覺自己做事情的時間會慢慢超過和朋友一起的時間,不要因為朋友不想參觀或遊玩就放棄了「融入」的機會,否則你會錯過很多。
然後,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會讓你寸步難行。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玻璃心,起初別人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心塞。到了美國時間長一些,美國的同學會和我聊天,其實他們也並不多在意你的那些」奇怪」,他們不會judge。原諒我找不到一個恰當的中文來描述。這個詞在我理解,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所以,當留學的浮華褪盡,你會發現真實的殘忍,但若沒有這殘忍,我們怎能破繭成蝶。其實,只要摸到痛楚,人人都是玻璃心。但當我們能和自己做朋友,能不再通過別人的眼光來認同自己時,即便依然是玻璃心,但那塊玻璃上也會變得五彩斑斕,光彩熠熠。
想知道更多的留學故事,請關注,公眾號「留學聲聲」,微信號,overseasvoice
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美國法學碩士LLM一年的真實煉獄生活|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
「LLM這一年有沒有遺憾?有,當然有,除了紐約律考,我似乎什麼都放棄了。儘管天天都在學習,但法學院的成績單很難看;自己從來沒有下過館子;從來沒有給自己添一件新衣;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連超市都不敢去逛,只能在唐人街廣東人開的攤子上挑最便宜的菜;一袋5美元的麵粉,吃了一整年;律考的時候,因為紐約飯菜太貴,買了8個速凍漢堡,撐下了兩天;律考結束後,為了等飛機,餓著肚子一整天,回到加州才吃飯。」
作者:劉曉笑
1、情斷伊利諾伊香檳——寒門再難出貴子
之前聽你說到過,在本科就有有過一個去伊利諾伊香檳的機會,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機會呢?
大三去韓國成均館大學讀了一年交換生,大四回到上海交大,正好看到有一個機會,可以申請大四下學期去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分校的半年交換生項目。當時我已經拿到了研究生期間去韓國成均館大學的offer,當時也知道可能可預見的時間內自己不可能有別的機會去美國,正好如果能在大四下學期去美國讀一個交換生,有這樣一段留美的經歷那是最好了。
我就提交了各種申請材料,後來也順利入選了。就在我興高采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爸媽的時候,他們跟我說家裡沒錢,那個時候半年回山東一次,我雖然知道家裡並不富裕,但是沒有想到爸媽在這個時候買了房子,不僅貸了款,還把周圍所有能借的親戚朋友全都借遍了。去伊利諾伊香檳半年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在去之前要交5萬塊保證金,拿不出來,的確拿不出來,當時家裡現金可能連2萬塊錢都很難拿出來。當時很難過,也挺生爸媽的氣。我還去跟學校的老師賠禮道歉,因為我這樣相當於浪費了學校的一個名額。
但是我想能怎麼辦呢?只好放棄,至少我還有去韓國讀研究生的機會,結果我卻突然發現,自己連棒子國也去不成了——上帝跟我開了個玩笑。
2、連棒子國也去不成了——上帝跟我開了個玩笑
為什麼沒有繼續在韓國讀法學碩士呢?
前面我也提到了,因為在韓國成均館大學的時候,我表現比較突出,成均館大學的一位教授就問我,你要不要來我們這裡讀碩士。我說當然好,而且他們可以提供獎學金,我也肯定能夠達到拿獎學金的要求。正好這個時候去不了伊利諾伊香檳了,我想那就專心準備去韓國讀碩士的事情吧。結果填表的時候發現,裡面有一條規定「曾經獲得過韓國政府獎學金的申請者不得申請獎學金」,我在大三去韓國讀交換生的時候就是拿到了韓國政府獎學金,所以我就沒有資格申請韓國的政府獎學金了。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那位給我offer的教授,他的確也無法左右這件事情,但是他也答應幫我拿到一些助教、助理研究員的職位,這樣基本上也足夠生活。
但是那個時候我還是很沮喪,因為沒有獎學金,去韓國的花費比去美國讀一年LLM還要多,而那個時候已經是2015年寒假的時候了,那些要去美國讀LLM的同學早都已經在半年前就開始準備去美國的申請了,春節的時候都已經拿到offer了,我即便想申請,也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前途非常憂慮,僅有一個本科學位,在現在的競爭中肯定是沒有優勢的。去美國也來不及,去韓國也因為沒有申請獎學金的資格而變得非常貴。那個時候,因為之前失去了伊利諾伊的機會,父母表示這次去韓國即便沒有獎學金也會支持我,但是心理壓力還是非常大。因為我知道原本就是因為韓國有全額獎學金,我才選擇去韓國的,如果連這個優勢都沒了,那麼去韓國的確意義不大了。但就在這時,美國的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3、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我的第二次生命
您後來又是如何得到了來美國加州黑斯廷斯法學院讀LLM的機會呢?
等到春節過完,在我大四的第二學期,也就是也就是我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那個時候我還很焦慮,就開始多方打聽還有什麼機會,最後打聽到,我們交大法學院有一個與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聯合的LLM學位項目,兩個名額,本來兩個名額都已經有人申請了,但是後來因為黑斯廷斯法學院對英文要求提高了,以前是雅思6.5,現在要求雅思達到7.0(托福就是相應的100)分,所以其中有一個同學就失去了這個名額,正好我的雅思分數是足夠的,我提交了這個申請,經過一段時間焦灼的等待,我拿到了來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分校讀LLM的機會。
然而,到了這裡,我才發現困難才剛開始。
4、五十塊錢一個的天價煎餅果子
來到美國以後,你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來到舊金山我才知道這裡是全美消費最高的地方之一,另一個就是紐約。舊金山平均一個人租房子也要花1000出頭,當時在學校宿舍住的同學一個月房租1250刀,因為美國的一個特點就是學校宿舍比外面租房子更貴。我當時很遺憾的是,因為一開始拿的是替補名額,等我開始申請宿舍的時候,都已經關閉申請通道了,我只能自己在網上找房子。後來找到了距離學校坐公交車30分鐘可以到的一個廣東人家,房租是700刀一個月,房間當然很狹小了。房東住在上層,下面一層是已經改造過的,我們四個女生每人一個卧室,公用廚房餐廳、洗手間。
這裡吃飯也是非常貴,一般在中餐館吃一頓加上稅和小費,就要15刀。當時參加交大校友會乒乓球比賽,有個大姐知道我是北方人,愛吃麵食,就特意給我從一家天津菜館買了一個煎餅果子,我當時一看價簽——$6.75,再加上稅和小費換成人民幣,都超過50塊錢了。況且一個煎餅果子根本吃不飽。
為了省錢,我全都是自己做飯,因為爸爸以前做過廚師,做飯這事情我也不發愁。我自己不愛吃米飯,就買了麵粉,用來做麵食。尤其是上課的話比較緊張,我就會做上夠兩三天吃的包子、生煎、餡餅、蔥油餅,上學的時候帶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學校有微波爐,我就熱一下吃,這就是一頓飯。在美國做飯和下館子價格差別非常大。我買的麵粉才5.99刀一袋,吃了一個學期,肉和的價格跟國內差不多,蔬菜比較貴,但是我一般也是買大白菜之類這種便宜的蔬菜,而且碰巧學校門口有farmers market,就是美國的趕集,我會在這裡買一些又新鮮又便宜的水果,注意一定要買墨西哥人或者廣東人攤子上的,如果買美國白人農夫的東西,比超市的還貴。就這樣下來,所以我一個月花在吃飯上的錢只有100美元。但是我同班的同學一般每個月要花300~500吃飯。
直到2016年4月,幾個洛杉磯的同學過來玩,我請他們吃飯,那是我第一次在美國進餐館吃飯,花了140刀,畢竟是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我並沒有覺得這錢花得多,但是那個時候我有點蒙,不知道怎麼刷卡,怎麼簽小費。不過也就照葫蘆畫瓢地按照其他人的樣子做下來,不知道當時過來玩的那幾個同學會不會覺得我當時挺奇怪的。(哈哈)
5、別了,我的GPA
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法學院的課業非常辛苦,不知道您當時在法學院讀書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呢?
開始上課第一個星期,發現什麼都聽不懂,難道我的英語有這麼差?雅思7.0到哪裡去了?怎麼才能聽懂呢?聽寫。老師說著,我就用鍵盤敲出來,一句話十個單詞,一開始只能記下來一兩個。後來能記下來一半。但這樣做了一個星期就發現還是不行,只能下來關鍵詞,老師說的什麼意思還是聽不懂。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我了解到,LLM學生的GPA並不重要,找工作的時候也不會有哪個僱主關心你在LLM期間的成績。而且各個學校對於LLM學生的的成績評估標準差別非常大,有的學校再差的LLM學生也最低給到B-,但是我們的加州黑斯廷斯就會完全按照JD學生的標準給分,拿到C和D也是經常的事情。尤其在經過第一個學期之後,我拿到了一個B,四個C,一個D。我也就不再對GPA抱有任何幻想了。
可是我一點也沒有輕鬆,反而是更加忙碌了,因為我擁抱了一個更大的困難——紐約律考。
6、紐約律考——想說愛你不容易
您是加州黑斯廷斯2016畢業、的LLM學生中為數不多的通過了紐約律考的學生,可以給我們談一下您當時的備考經歷么
首先聲明,為什麼不考加州的律師資格,而是選擇紐約的?不僅其他專業的人,甚至JD同學也會問我這個問題。答案是紐約律考更簡單,大多數LLM學生只是為了混一個律師證回去,並不在乎是哪個州,而且紐約律考已經有很多中國人的考過,網路上的備考經驗也更加豐富,所以中國的LLM都是考紐約的。
在來美國之前,我就了解到了紐約律考的重要性。曾經失之交臂的韓國成均館大學的金宰源教授(康奈爾LLM,哈佛SJD)就曾經告訴我,如果你想一次通過紐約律考,那就已到了美國就開始準備。我真的按照他說的去做。剛到美國,就拿到了師兄師姐的備考資料,請教了師兄師姐備考經驗。然後就開始準備了。
第一個學期,畢竟剛剛開始學習美國法,還是摸不清楚門路,很難真正地準備紐約律考。但是我已經開始從收集到的資料中尋找自己能看懂什麼。看了一套中文版的outline,那個中文版的outline翻譯得不是很好,有很多地方還是英文的結構。所以看完一遍也很難真正理解。我接著又開始看資料裡面有一些日本人、韓國人的筆記。因為我考的那一屆正好趕上改革, 很多材料都是很舊的,我只能憑藉著這些零散的資料對紐約律考有個大概的掌握。
因為第一個學期在學校裡面的成績很差,第二個學期我就徹底放棄課堂的內容了,反正也聽不懂,上課的時候我也在看紐約律考的東西,總結起來,就是平時看紐約律考的基礎知識,晚上和周末全都用來做紐約律考的題目,再也沒有讀過reading。
但是畢竟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講英文,我看的紐約律考材料也是英文的,還是會形成一些干擾,為了排除干擾,我就把所有的紐約律考基礎知識精簡版的筆記翻譯一遍。翻譯看起來是個又慢又笨的辦法,但是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都變成了我理解記憶英文材料的最佳辦法。
臨近LLM畢業的時候,也是期末考試的時候,我抽出了三個禮拜的時間在期末考試上面。接下來,從五月中旬開始,進入了最緊張激烈的紐約律考正式備考階段。從五月中旬到下旬那段時間,兩個星期,我發現加州的環境讓我不能完全靜下心來,一年的時間在這邊認識了很多朋友,總有時候有人叫你一起去吃飯什麼的。於是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去賓州,找到我的本科同學,在陌生的環境中複習。那裡除了這一個同學,什麼人我都不認識。除了那間屋子和偶爾買菜而要去的超市,什麼地方我都沒去過,就這樣熬下來了那兩個月。
7、煉獄中只求生存——不是我不想努力
在美國讀LLM的這一年,總得來說有什麼樣的感悟呢?
LLM這一年有沒有遺憾?有,當然有,除了紐約律考,我似乎什麼都放棄了。儘管天天都在學習,但法學院的成績單很難看;自己從來沒有下過館子;從來沒有給自己添一件新衣;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連超市都不敢去逛,只能在唐人街廣東人開的攤子上挑最便宜的菜;一袋5美元的麵粉,吃了一整年;律考的時候,因為紐約飯菜太貴,買了8個速凍漢堡,撐下了兩天;律考結束後,為了等飛機,餓著肚子一整天,回到加州才吃飯。
我說我上課也在看紐約律考的資料,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多麼聰明,不用聽課也可以讀完法學院。而是我的確聽不懂,我知道自己基礎差,來美國之前考雅思的時候就是聽力分數最低。但是LLM一年的時間的確太有限,尤其是現在LLM泛濫的情況下,LLM學位的含金量已經大幅下降,甚至有人會說,你們這個學位就是花錢來混混的。我沒有辦法跟每個人解釋說,我不是花錢來混混的,我是走了交大的項目,拿了全獎,在美國也是省吃儉用。沒有人會聽我說這些,這些也證明不了什麼。唯一能夠不讓人說道的,就是拿到一個紐約律考的資格,彌補LLM的不足。
就是那一年,我沒有時間看兩邊的風景,沒有時間看後面的敵人,只知道拚命地往前跑。我也曾經因為聽不懂美國人說的話被人嘲笑,也曾因為看不懂案例懷疑自己,也曾因為做不好題目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放聲大哭,也曾在看著別的同學在美國吃吃喝喝逛逛的時候滿心酸楚,也曾心中埋怨過父母不能給我創造好的條件。但我還是拚命地往前奔跑。因為我知道,前面定有天堂。
-END-
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有任何想和律師交流的問題,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轉載請聯繫作者xiaoxiao.liu@uchastings.edu:)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LLM一年的真實煉獄生活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棄醫從法,斯坦福美女博士後危難中撐起整個家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我的前半生:從文革時上海第一百貨到錢伯斯全球併購最頂級律師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帶倆娃的斯坦福生物學博士後如何闖進美國頂尖律所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LLM川妹子如何從聯合國走到美國精品律所?
【獨家專訪】 錢伯斯中國最頂級律師,君合律所(矽谷)合伙人李騏
首先,匿名!說實話不匿名肯定是自尋死路! 簡而言之,是一部外表光鮮內部腐爛的鬧劇吧。如果是一個很宅的學霸,這很好,沒什麼不堪入目的事情。如果喜歡社會活動,中國學聯肯定是少不了要加的,有國人的地方就有內鬥這句話在無腦粉紅相對少一點的知乎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當然,大部分人總是耐不住寂寞要找人玩,和美國人的隔閡有很大,無論文化背景生活習慣還是意識狀態,都是天壤之別,別想著一個番茄炒蛋能怎麼政府美國人,你能和人家摳腳大漢一起聊橄欖球聊啦啦隊嗎,你能和人家聊酒吧遇到的妹子嗎,你想和妹子交往你能和人家聊什麼,聊劇聊橄欖球聊各種有趣的話題,你有這些話題嗎,甚至於怎麼和美國妹子正確的搭訕你都不知道,人家只是覺得你是個有趣的外國人,不會去判斷你是否有釋放想進一步交往的信號,因為一開始就覺得你是個有趣的外國人,頂多給你的定義詞是cool,怎麼辦?回到國人的江湖啊,總有幾個攪屎棍在那裡搞得腥風血雨啊,這是事實。 開著德國車,美國人看起來好像中國人各個是土豪,實際上德國車又能怎麼樣,有些車型因為可靠性問題二手真的很便宜,別以為開個BBA甚至是瑪莎保時捷真的是有錢人,二手車在這邊真的不貴,中產家庭很輕鬆就能負擔得起。 說到這裡,我不反感西海岸大城市裡的真土豪們,花自己的錢浪自己的不打擾旁人,比起一些家裡沒錢又想風光的攪屎棍,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弄個內鬥互相搞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者是老套路,二手豪車騙騙新來的,相比之下那群真正的富二代玩玩幾十萬的豪車到處燒錢真的不算什麼罪孽。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留學圈的黑幕太多了,真希望國人留學生的世界跟知乎上的留學生一樣,個個都被生活吊起來打,毫無沒事找事的精力。對於新來的,我只想說一句:要學會當獨行俠,國人坑起你可是沒下限!
答主男, 美本大一, 高中在加州讀了3年,今年是第4年.
簡單說一下怎麼在美國生活
1, 盡量去中國人少的學校, 如果在中國人多的學校, 盡量遠離那些天天開趴的中國人, 跟他們你的生活只能是糜爛.
2, 跟外國人聊天其實不難, 跟一些文明的外國人交流, 少跟那些滿嘴髒話的外國人說. 基本上基督教的人都還是比較友善好交流的.
3, 有啥吃就吃啥, 別老抱怨這難吃那難吃, 難吃你就回國.
4, 盡量低調, 別炫, 別裝, 因為總有人比你更炫,更愛裝.
5, 美本的作業真不難, 找代寫只能說明你沒信心.
推薦閱讀:
※打算去美國讀本科數學,在學校選擇上有哪些建議?
※2013年畢業申請美國的master,該不該找中介?
※留學中介收費那麼高,到底值不值得?
※化學phd畢業後的走向?
※在 The Juilliard School 紐約茱莉亞藝術學院學習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TAG:留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