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基本可以分三點講

1: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其主力大多以珍珠港為母港,且珍珠港有完善的艦艇維修,補給設施,如果偷襲珍珠港成功,不僅可以消滅太平洋艦隊主力,而且可以通過摧毀港口設施使得美國海軍喪失在太平洋的長時間作戰能力。如果預定目標達成,那麼至少兩年內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是不會有大的作為。但是這個計划出現了意外,美國海軍的航母在襲擊當天並沒有在港內,而且襲擊結束後並沒有繼續搜尋美軍航母艦隊。最最意外的是,IJN並沒有摧毀珍珠港的港口設施,而這使得美國海軍依然具有在太平洋持續作戰的能力。

:2:殲滅太平洋艦隊主力,可以減小東南亞攻略作戰的阻力。由於石油禁運,奪取東南亞油田是當時的首要目標,而阻礙這個目標實現的最大阻力既不是英國遠東艦隊,也不是荷蘭海軍,也不是澳大利亞海軍,而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缺乏太平洋艦隊主力的支援,臨時拼湊的ABDA聯合艦隊的陳年破船根本就不是風頭正勁的帝國海軍的對手,失去制海權之後,英國,荷蘭在東南亞的潰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3:同時,徹底殲滅太平洋艦隊,的確也有可能迫使美國投降或是簽訂一份有利於日本的和約。由於大西洋艦隊還要支援英國來和德國作戰,美國海軍不可能將大西洋艦隊的所有主力調往太平洋繼續與日軍作戰,所以在殲滅太平洋艦隊後,美國的確有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在太平洋的作戰行動,最後認輸。意外的是,偷襲珍珠港並沒有徹底達成戰役戰略目標,既沒有完全摧毀珍珠港的港口設施,也沒有消滅美國的航母艦隊。正是由於沒有徹底消滅太平洋艦隊,使得美國人手上依然握有好牌(航母艦隊),自然不會輕易認輸,結果是整個戰爭被拖入了消耗戰,面對巨大的國力差距,已經亮出所有底牌的日本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在日本將戰爭初期的優勢一點點耗盡後,失敗的命運已不可避免。


美國切斷了日本在東南亞的能源通道,使得日本將無法繼續進行戰爭,於是決定與美國開戰,佔領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廣闊水土並打通東南亞的能源通道,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殲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保障部隊能夠不受美國海軍威脅。而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但如果依靠戰列艦巡洋艦等傳統力量與美軍決戰恐怕將兩敗俱傷,而日本擁有遠超美國的10艘航母,用航母搭載的空中力量進行突襲是最好的選擇。


1)因為日本需要發動太平洋戰爭,而美國海軍是必須面對的對手,按照戰前的海軍裁軍協議,日本海軍總噸位和美國對比大概控制在5比3,日本處於劣勢,而山本知道美國的真實工業實力,所以是想賭博一把,通過消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讓日本在半年到一年內具有海上控制優勢,奪取南洋資源,最好能夠嚇阻住美國

2)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是因為資源沒有了,美國的制裁,就像打遊戲,沒有礦了,只能去搶


節選自BBC紀錄片《The world at war》二戰全史 (豆瓣) 第六集《萬歲!日本》的解說字幕

侵華戰爭拖入了1940年,

儘管日本的將軍們現在正尋找

一些辦法 不太丟臉地結束它

但是希特勒在1940年5月迅速取得的

對荷蘭和法國戰爭的勝利,

以及英國似乎即將發生的失敗,

使日本的將軍們貪婪地想要得到更多

(一個日本受訪者的話:)

「總的來說,日本民眾對德國的勝利非常興高采烈,那時候的口號是"別錯過公共汽車"。」

在法國淪陷後的三個月內,

維希傀儡政府被勸服

允許日本軍隊進入法屬印度支那,

不祥地靠近當時仍是美國附庸國的菲律賓

美國作齣劇烈反應 對出口到日本

的鐵礦石和航空燃料進行禁運

禁運把日本進一步推向軸心國

1940年9月在柏林,

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署了三國同盟公約

地球兩端的兩場戰爭現在被聯繫起來,

儘管還沒有匯合到一起

日本親德的外交部長松岡洋右,

在對希特勒進行友好訪問後,

繼而於1941年4月訪問莫斯科,

在那裡他和斯大林簽訂了一份中立條約

(一個日本受訪者的話:)

「蘇聯已經對日本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日本)陸軍渴望與蘇聯攤牌。另一方面, 海軍想要向南進軍,因為我們國家缺乏的資源,大部分都在南海。所以日本,可以說,被陸軍的野心和海軍的意向撕成兩半。但當向北干涉的時機已過,陸軍自然就加入了海軍。」

日本有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

但是當她在1941年夏天佔領了

法屬印度支那的剩餘地區時,

美國對其禁運石油,

這使日本海軍嚴重短缺(石油)

日本要麼讓步並遭受丟臉(的恥辱),

要麼南進奪取這些,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油井

針對這樣一個行動的認真計劃立刻開始

(軍方)開始著手特殊叢林訓練和兩棲登陸演習

陸軍領導人爭辯稱

除非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入侵在1941年底前開始,

否則石油的短缺將永遠排除(入侵)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一些日本政客仍未放棄

通過外交手段取得日本的目標的希望

但是時間很短

將軍們給外交官的期限是10月中旬

當那個限期過去時,裕仁(天皇),

聽從木戶(幸一)侯爵的建議,

邀請他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將軍組閣

(一個日本受訪者的話:)

有許多關於木戶侯爵選擇東條將軍當首相...而拋棄戰爭爆發前最後那個內閣的舉動的解釋,我自己問了他這個問題,木戶侯爵的回答是:"除了東條沒人足夠強大到能掌控住正殺氣騰騰的陸軍。他還說道:"東條深深地效忠天皇本人",如果陛下把他的願望告訴東條將軍,東條會忠實地履行這樣一個願望"

但是甚至是東條將軍

也在戰爭邊緣退縮了

他把進行外交斡旋的期限

延長了一個月,推到11月25日,

派出特使去華盛頓

就結束石油禁運進行談判

(當時日本外交官出訪美國談判的記錄影像)

(美國接待人員)為我們說幾句話,先生

如果您能靠近些(指靠近麥克風)的話...

(日本外交官說:)"先生們,你們都知道我的使命有多艱難,但為了兩個國家,日本和美國。我將盡我所能,使之成功."

這樣在那個秋天,

在雙方都缺乏誠意的背景下,

這場外交把戲被演完了

(一個日本受訪者的話:)

"政府與美國進行了艱難的談判,但整個國家的性情變得更加強悍好鬥,這實際上使得繼續談判變得不可能."

當外交官們在華盛頓交談,

在東京 軍國主義者們為

他們的征服計划進行了最後修改

要完好無損地奪取油井

需要一次突然襲擊,

不只是在荷屬東印度群島,

還要在馬來亞和菲律賓

搶到油後,還有把它運回日本的問題

(運輸過程)既不能受駐紮

在新加坡的(英國)皇家海軍,

也不能受以夏威夷的珍珠港為基地的

龐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阻礙

(一個日本受訪者的話:)

"(軍方)感覺到如果戰爭來臨,日本要用傳統方式去戰鬥的話,她沒有什麼贏的希望。所以(他們的)想法是在戰爭開始的同時,給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艦隊以致命一擊."

以下摘自[天涯原創大賽]二戰圖史,做了類似的表述:

在日本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時候,它的南進意圖就已顯露了出來——在此之前,日本曾三次拒絕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

  隨著對華戰爭進入1940年,陷入中國的日軍已無法取得速勝,他們雖然征服了中國的大片領土,卻無法征服中國。日軍陸軍參謀本部本來已秘密決定,除非在年內取得全面勝利,否則就逐步撤兵,只在華北留下駐屯軍以防共產主義。但是隨著希特勒在西線閃電般的勝利,日本原來的的方針也被改變了,日軍首腦為德國輕而易舉的勝利所陶醉,他們提出「勿誤良機!」「不要誤了公共汽車!」在他們看來,現在正是南下奪取東南亞的良機,因為隨著英法的失敗,東南亞的橡膠﹑石油和大米已經成了「丟在街上只等人去撿的寶物。」於是,不久日本就拿到了第一個果實:維希法國被迫在河內與日本簽訂了協定,同意其在印度支那北部駐軍並建立空軍基地。

  而對於日本南下的第一步,隔岸觀火的美國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應,總統羅斯福(F.D.Roosevelt)立即宣布對日本實行鋼鐵禁運。

  但是日本已經下定了決心——1940年的9月27日,日本和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在柏林簽訂了同盟條約,三個強盜國家聯合起來企圖征服世界的意圖已表露無遺。

  而為了放心南下,1941年4月13日,日本同意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5年。而此時距蘇聯提出簽訂這一條約已經拖延了10年。另一方面,為了隱瞞戰爭的企圖,日本放出與美國談判的煙霧,私下裡則著手備戰。

  但在6月22日希特勒突襲蘇聯之後,日本內部產生了分歧。外相松岡洋右建議立即北上進攻西伯利亞——日本參謀總部曾計劃將東經70度附近的鄂木斯克作為德國與日本瓜分蘇聯的分界線——但是這就意味著同時向南北兩個方向擴張。這遭到了軍方的反對,因為陸軍的70%都陷在中國戰場。7月2日,天皇召開御前會議,在冗長而激烈的辯論後南進計劃被批准,日本最高級人士一致認為沒必要攻打蘇聯,因為如果德國取勝,日本將能在遠東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南進遠比北方問題更重要。14天後,急於北上的松岡被排擠出內閣。

  1941年7月24日,也就是日本近衛新內閣成立後一周,日本開進了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在日本邁出了南下的又一步之後,美國於次日宣布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資產,英荷兩國就也隨之響應——《紐約時報》認為這一行動對日本是僅次於戰爭的最強烈打擊。數日之後,美國政府又宣布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禁止飛機燃料和機械工具輸往日本——而當時日本要從美國購買其所需石油的75%,這無異美國已在經濟上向日本宣戰。不過,羅斯福的這一措施並未起到遏制日本的作用,反而驅使其去尋另外的能源補給——日本已將目光投向西方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尤其是盛產石油的印度尼西亞。對於盟國的制裁,日本也凍結了美英在中國淪陷區的資產作為反制裁。雙方關係行將破裂,戰爭已如箭在弦上。

  10月17日,綽號「剃刀」的東條英機(TojoHideki)中將當上了首相,把持了由海陸軍參謀長們支持的軍國主義政府。三個星期之內,帝國參謀本部就制定完成了攻擊珍珠港以及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的計劃,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發動突襲——在激烈的爭論中,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堅持這個計劃,他甚至威脅說,除非襲擊珍珠港,否則他將辭職——他曾預言如果和實力雄厚的美國全面開戰,日本必敗;但是他也堅信突然的致命一擊可以把停泊在珍珠港內的美國艦隊打得不能動彈,而在美國重建艦隊之前,日本已經把東南亞的戰略資源拿到手了。於是,在東條上台3天後,該計劃被正式全盤採納。

日本教科書的圖,點開看大圖比較清爽

這張圖,順便也回答了另一個問題,美國為什麼要投原子彈?看看「終戰時,日本的防線」,日本當時還佔據著馬來半島、中南半島、東印度群島。也就是大半個東南亞和半個中國。日本在中國的佔領區甚至還增多了。日軍極其頑強,鮮有投降,分布還那麼廣。美軍再慢慢一處處打下去,贏是一定的,但是雙方尤其是美國大兵要增加多少死傷啊!


由於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入侵,遭到了英美對日的聯合制裁(停止石油,廢舊鋼鐵,橡膠等戰略物資的出口,凍結海外賬戶等),這一系列動作已經把日本逼上了絕路,要麼放棄既有利益,要麼和英美開戰的兩難抉擇上。記得最後的決定開戰的御前會議上的海軍的說辭是不開戰就是速度死,開戰的話還能抵抗個3,4年,隨著時間推移說不定歐洲戰場會有什麼變化(說個題外話,12月5日德軍停止了對莫斯科進攻這件事,並沒有通知日本人,所以日本人一直期待著希特勒佔領莫斯科。)呢。

日本海軍中央對美國開戰的大方針還是根據當時日本海軍的《海防要領》層層布防,最後在馬里亞納小笠原群島一線和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決戰。

當時聯合艦隊在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本預期按照舊有的作戰方針,層層布防,最後艦隊決戰,日本會被美國放血放到死,還不如上來就敲美國人一悶棍(偷襲珍珠港),這樣接下來在談判桌上還能多開點條件。

所以山本五十六在海軍中央一片反對聲中,強行通過了他對珍珠港的作戰方案。

要說日本海軍通過珍珠港事件得到了什麼好處。由於日軍海軍開始轟炸珍珠港的時候,日本駐美大使館還沒有將宣戰布告遞交給美國政府,所以除了沉在珍珠港里的亞利桑那號,對於日本海軍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相反到是確保了日本海軍的頭號敵人大日本帝國陸軍在南洋戰場的作戰順利進行。


日軍偷襲珍珠港是被逼無奈,當時美國通過了《租借法案》,卻沒有廢除《中立法》。當時英國,法國荷蘭,甚至美國自己都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等於美國可以向法國,英國,荷蘭等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的國家支援軍火,日軍卻沒有辦法攻擊美國船隊和人員。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橡膠等戰爭原材,迫使日本必須要進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這就必須要先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才有了進攻珍珠港的計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不和。陸軍在中國戰場屢屢得手,使得其在大本營參謀部佔據上風,海軍為了證明自己制定了南下的策略。連山本五十六自己都說了偷襲珍珠港只是喚醒了美國這隻沉睡的猛虎,他也知道日本不可能戰勝強大的美國。和美國開戰算是權益之計,不得已而為之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日本自己感覺良好,妄圖打敗美國,稱霸太平洋之類的。事實上,珍珠港戰役日本只炸沉了「亞利桑那」號一艘戰列艦,如此長距離的奔襲不可能完全消滅一個大艦隊。


二戰以前的50年里,日本先打了一場甲午戰爭,贏了。十年以後打了一場日俄戰爭,贏了,雙殺俄國艦隊。十多年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這回日本站對了方向,對德宣戰,贏了。再過十來年,挑起柳條湖事件,佔領了比自己國土大幾倍的中國東北。到這裡為止是每戰必勝,皇軍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老子天下無敵,既然美畜跟爺作對,敢來指手劃腳,那就再打一場嘛,再打贏了太平洋都是自己家的了。

一方面這種盲目的好戰樂觀情緒讓他們低估了對美開戰的後果,另一方面當時的鬼子海軍確實有點牛逼,帳面上的硬實力足以和美軍掰腕子,有美海軍大概七成的功力,自那以後再沒有任何國家做到過這一點,這給了好戰派理論依據,說服了決策層相信只要我們先給美國一板磚,勝利的希望大大的。

後來離本土更近訓練程度也更高的日本海軍確實如他們所願,輕鬆滅掉了美英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開戰以後頭半年在太平洋上也打得美軍不敢照面。但是在美國的生產能力全力開動,新建的航母像下餃子一樣服役以後,這點前期優勢都是虛的。萊特灣海戰美軍大小三十多艘航母帶將近2000架飛機抓住了日本海軍最後的主力,沖繩戰役從島內望去美國軍艦遮住了海面,這就是珍珠港帶給日本的」好處「。


我就知道這個問題一定會引來一些長篇大論以及橡膠之類的資源控制論,我個人看來這都是後來人的腦補,我的觀點是:

日本偷襲珍珠港和當年日本搞九一八事變是一個性質的

日本的陸軍本部和海軍部本來就是各自獨立的,陸軍搞了九一八,搞了盧溝橋,搞了淞滬,搞了南京大屠殺,在陸地戰爭中一路高歌猛進。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這些後來的戰犯,在九一八後被國內奉若神明,紅的發紫,這種玩法,海軍眼紅不是一年兩年了。

然後,日本人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可以說勇和二兼而有之,總是毫無來由的相信自己可以戰勝任何人,臨死都嘴硬的那種。這一點從今天很多日漫中你還能看出來,尤其以《聖鬥士》為代表,哪個小魚小蝦一出場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和誰都敢PK,這和當年打美國之前的狀態一模一樣。但日漫里青銅可以逆襲,顯示世界裡的差距可不是小宇宙可以解決的,這一點在日本人的血液里沒有改變。

所以總結一句話:軍部競爭+日本文化,才有了讓所有人匪夷所思的珍珠港事變。


因為美國斷了他的鋼鐵,所以。。。為了生存不得不戰。

而且當時日海軍的實力的確可以和美太平洋艦隊一戰的實力。


簡單來說,偷襲珍珠港是日本想先發制人的而誤判偷襲。

1941年下半年,美國收緊經濟制裁,東京進攻英國、荷蘭的東南亞殖民地,企圖以當地天然資源接觸本身的窘境。珍珠港偷襲初衷,只是日軍南進的側翼掩護行動。

東京不了解美國孤立主義的輿論是如何束縛住羅斯福總統。東京誤以為,如果出兵馬來西亞和印尼,美國會宣戰。因此,東京選擇先攻打珍珠港,企圖延遲和摧毀美國的回應。

然而,如果日本避開珍珠港,美國或許會保持中立。

具體參見:

Japan"s Decision for War in 1941: Some Enduring Lessons

by Jeffrey Record.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February 2009


珍珠港不是偶然是必然

不動美國 美國也會動日本 既然總有交戰的一天 不如找個機會重創太平洋艦隊

當時日本已經沒有選擇了

德國在遠東頻頻受阻 義大利沒正事各種坑隊友 美國伺機而動等著搶人頭 關東軍被人海戰術拖的寸步難行

眼看美國這個大後期就要起來了 不想被聖劍A到老家

優勢局轉成了劣勢局 不被一波帶走只能衝下高地抓肉山

於是找了個機會A過去 沒成想 人家有買活有重生 瞬間推到老家

當下路的義大利高地告破 中路的德意志深陷泥潭 上路塔終於也被炸平了

大概就是這麼個過程


當時的背景:是美國要求日本退出東北,制裁日本,禁運石油及廢鋼鐵

當時中東石油沒開發,沒發現大慶。。。世界主要石油產地,美國德州,蘇聯巴庫及羅馬尼亞(德國佔據),印尼(當時是英美鐵杆盟友荷蘭管轄),另外廢鋼鐵也是當時日本鍊鋼的主要來源,還有,東北是日本的主要鋼鐵產地。沒有石油,聯合艦隊和零式戰機就是廢鐵。

美國制裁日本的背景,是當時兩國結構性的地緣矛盾—東亞兩虎鬥。納粹德國的崛起,使工業革命以來在東亞佔主導地位的英法荷等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留下的戰略空間,被日美填補。日本在東亞的擴張嚴重影響了美國的「門戶開放 利益均沾」,有點離岸制衡的意思。還有就是。諾門坎,日軍大敗於蘇聯紅軍,斷了日本北進的念想,《日蘇合約》;對中國的"進入",因種種原因陷入苦戰僵局,而且在當時,中國也不能提供日本急需的石油(如果大慶早發現20年?!)。獲取資源的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南下了。

在傳統東亞大玩家英國在本土全力對抗納粹德國的背景下,妨礙日本南下的,就剩下實力雄厚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戰爭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 580萬噸,年產彈藥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相差懸殊。如果開戰,只能求速勝。

當時的日本經濟危機,貧富分化政治動蕩,面對國內的矛盾爆發。要麼全面變革,要麼發動外戰。全面變革要求精英階層自己對自己開刀,通常只會發生在嚴重挫敗時,對於一個處於上升期,「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自信滿滿的新興強權,幾無可能。偷襲珍珠港是日本政治高層和軍事精英集團,在當時局勢下的一個合理選擇,它也許並非最佳,但合乎情理。

美中日俄,現在還是東亞大博弈的主角。但,兩大主要對手的戰爭潛力和資源依賴度,卻處在同一量級上。這個大博弈的對局,對弈思路和最後結局,也就不太可能一樣了。


日軍考慮問題不全面,只考慮軍事,沒考慮其他。在軍事上,日本比美國差不了太多。但是,在工業實力和人力資源上,差遠了。日軍當時也太狂妄了。有一個說法是,日軍消滅了一個美軍艦隊,不久美國重建了更多的艦隊。這個工業生產能力與軍隊動員力比較牛。

好處都是短期的,暫時重挫美軍。但長期的,我們都知道,美國人真的怒了。


歷史是不嫩脫離時空史觀的,也就是要考慮當時的歷史社會環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珍珠港事件發生於1941-12-7.說說當時的世界情況吧。

抗日戰爭進入第四年,武漢會戰打完之後,日本大本營決定在中國不在進行大的作戰。日本國內當時只剩下一個師團。中日進入相持階段。

蘇德戰場莫斯科戰役已經開始,當時世界普遍對蘇聯並不看好。

美國已經決定通過了對日本石油禁運,日本國內石油假如沒有外來支援,國內石油儲備只能維持作戰半年左右。日本國內一直有南進跟北進作戰。北進就是進攻蘇聯,南進就是向南洋諸島進攻,奪取石油橡膠資源。

日軍38年在諾門坎戰役失利,沒有達成預期目標,我想這對日本大本營的決策有些影響,但是我覺得並不一定影響山本的決心,因為日本海陸軍一向缺乏配合,各干各的,矛盾叢叢。並且互相為了誰能在國內發揮更大影響力一直爭鬥不休。

所以將日本國內關係考慮一下就可以明白日軍的企圖。41年末的世界,已經讓你不得不選擇隊伍。美國立場清晰一定不會支持法西斯聯盟。雖然不會參戰但是不一定不會參戰。況且石油禁運就像是一把利刃將會切斷日本海軍的大動脈,這也就不難理解日本海軍背水一戰的決心。

以日本海軍的驕傲是不會讓陸軍成為他的大恩人,但是這也不太能夠解釋日本大本營的決心。合理的解釋就是日本國內的陸軍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能夠維持對蘇聯的作戰。所以海軍只能選擇南進政策。

日軍南進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英國的殖民地。太平洋艦隊就是他的頭號大敵,山本是一個富有遠見的軍人。假如日本海軍不負有進攻南洋島嶼的重任,或許山本會選擇日本傳統的近海決戰戰略。但是日本海軍想要進攻南洋島嶼,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就需要遠離日本本土在太平洋上作戰。那麼一旦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日本本土,那麼日本本土就會被美國轟炸機覆蓋,或許日本可以回援,但是對於日本海軍的榮譽來說這種事情不允許發生的。並且,假如天皇被炸死了,那可怎麼辦呢?

所以山本才會想在戰役真正開始之前消滅太平洋艦隊主力。

一是為日軍的南進贏得時間,那樣在日本南進之後海軍仍然可以回援本土,跟美國艦隊作戰。

二是希望美國能夠在開始之前就退出戰爭,這可以從山本最初的計劃裡面看出:山本最初的機會是日本艦載機一旦起飛美國航母立刻返航,並且日本的攻擊機統統在海中跳傘,等待日軍潛艇救援。這樣可以讓美國看看日本作戰的決心,讓美國畏懼日本海軍,從而主動退出戰爭。

山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由來已久,上面有人說那時候航母在海軍的意義並沒有那麼大。但是上面的理解只是限於吾等凡人,其實對於山本那些富有遠見的海軍將領,其實早就已經把航空母艦作為決勝的關鍵,這點從以後的作戰中就可以看到。

至於後來的中途島戰役,日本錯誤頻出,讓美國有機可乘,讓日軍在中途島損失4艘航母。更多是失去了優秀的艦長跟飛行員還有一批訓練有素的海軍各種技術人才。其實仔細看一下戰役的經過就會看出,日本在中途島不論是飛行員,還是飛機的素質都更超過美國很多,不過這就是戰爭,上帝的天平誰知道會傾向誰多一點呢。不過即便日軍在中途島能夠戰勝美軍,也很難在美國強大的軍工實力面前維持多久。歸其原因,我想是因為太平洋加大的雙方的攻擊極限。日本沒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也就造成了,日美之間的戰場從軍事轉換到雙方國力。

有點扯遠了。不過我想我說清楚了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在東北這麼多年都沒發現大慶油田,真是天不亡我中華啊


這裡面有幾個重要的事件:

1、日本陸軍和海軍嚴重對立,陸軍主張北進攻打中國和蘇聯,稱霸大陸,海軍主張南下攻打台灣和東南亞,稱霸大海。

2、中國國內蔣介石政府頑強抵抗不投降政策,隨著長期戰爭的消耗,日本已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至1938年10月以來,日本與中國處於戰略相持階段。而1939年9月,日本在與蘇蒙聯軍的對戰中吃了敗仗,陸軍北進計劃幾乎停滯。

3、德國在歐洲迅速取得的勝利大大刺激了日本的南進慾望,給一直看陸軍眼紅的海軍製造了發揮空間。終於,在德國攻佔法國後,趁機入侵印度支那,這讓美國重新認識了日本的野心,對日採取石油禁運、鋼鐵制裁政策。

4、當時亞洲的石油產地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日本為了爭取石油資源,準備入侵馬來和印尼。

5、美國海軍主力已經進至夏威夷,對日軍南進造成嚴重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艦隊不斷加強,日本海軍恐怕難以取勝。

6、日本並不知道美國國內孤立主義,不主戰的態度,懷疑如果入侵馬來西亞和印尼,美國必將參戰。日本國內兵力較弱,雖不斷招兵買馬,但精銳部隊損耗嚴重,如果海軍出兵,以美國在太平洋的實力,如果乘機宣戰,太平洋艦隊極有可能打到日本老家。

綜合來看,日本想要維護戰爭果實,鼓舞士氣,必須南進,而美國不僅是日本南進計劃的攔路虎,還是一個不定時炸彈。珍珠港既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主要基地,又是美國和遠東、西太平洋之間的交通樞紐,不如先發制人,向美國宣誓日本入侵決心。他們認為最好的結果是:德國傳來在蘇聯勝利的好消息,美國知道大勢已去放棄「復仇」,而最壞的結果無非是:炸掉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型艦船和飛機,使其無法在短期內參戰,更無法突襲日本國內,進而取得制海權,掩護海軍繼續南進。萬萬沒想到,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將美國從主「和平」的夢想中喚醒,促使美國加入到戰爭中,推進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


日本一直受到兩個問題的困擾。一是資源,二是安全。這兩個問題使日本不斷謀求向外發展。

現代戰爭打的是資源。日本的資源高度依賴進口。二戰爆發後,這條路基本被堵死。為了不受制與人,以及英法荷陷入歐洲大陸自顧不暇,進軍東南亞等資源產地是必然結果。當然,這也包含了日本軍隊中的海陸之爭。進軍東南亞必然會損壞美國利益,勢必會引起美國介入。當時軍部的一些傻X認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干挺老美輕而易舉。像山本這種保持清醒的高級軍官並不佔多數。

既然美日戰爭無法避免,那就謀求於在一次偷襲中滅掉老美干涉太平洋地區的能力,也就是太平洋艦隊。為日本取得暫時的優勢,以便日後交涉時有更大的資本。說白了就是兩害相爭,取其輕的道理。

但是,戰術上的勝利很難扭轉戰略上的失敗。其根本就是綜合國力以及聯盟戰爭潛力的嚴重不均衡。

在山本看來,偷襲珍珠港的目的並不是贏得戰爭,而是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定優勢以爭取時間及資本。


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日本和美國明面上海軍戰力差不多,但是日本整個二戰中合計生產飛機66810架,6.6萬架飛機折算到每個月才695架。
而美國自1940年1月開始租界法案支援歐洲戰爭到1945年總共產了29萬多架飛機,其中有近10萬架是在1944年一年內生產的,也就是說,美國大半年的飛機產量就等於日本整個二戰的飛機產量。這是赤裸裸的找死


由於美國漸漸放棄中立立場倒向盟國,使得美國在繼續供給英法等國戰爭資源的同時,斷絕對日本的石油鋼鐵等資源出口,條件是勒令日本立即退出中國,日本軍隊回到滿洲境內。這個條件不為日本軍部接受。由於日本面臨資源匱乏,因此日本必須進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東南亞彼時是英法美荷等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日本進攻東南亞就必須對以上諸國宣戰。而這些國家之中,具有對日本存在實際威脅的就是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摧毀了太平洋艦隊,日本陸軍至少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可以毫無顧忌地橫掃東南亞,日本海軍則能獲得在太平洋的絕對優勢,拱衛日本本土。不宣而戰搞偷襲是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歷次戰爭的慣用伎倆,而且日本確實用這個方法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侵華戰爭中嘗到了甜頭,賭徒認為自己佔了三次便宜,第四次肯定也一樣,儘管日本帝國海軍並不具有和太平洋艦隊相抗衡的實力。只是第四次運氣就沒那麼好了,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編隊當日正好不在港內,而日本海軍也並沒有完全摧毀珍珠港內的設施,據說當時珍珠港有一個大彈藥庫,日本人只要擊中這個彈藥庫,整個珍珠港就會灰飛煙滅,然而日本人卻並沒有,羅斯福總統也為之慶幸。

太平洋戰爭在這種情況下爆發,就為日本海軍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為了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美日戰爭的主戰場是海洋,海軍是勝利的關鍵。日本海軍總體實力遜於美國海軍,如果在珍珠港消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海軍便可以橫行太平洋,將東南亞以及太平洋諸島與美國本土分割開來。所以開戰前偷襲以獲取海軍優勢是勝利的關鍵。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老電影《巧奔妙逃》?跟現如今的抗日神劇比如何?
日本就侵華問題應該怎樣道歉?
假如你是蔣介石,抗日戰爭你準備怎麼打?
想要研究歷史,有哪些循序漸進的書可推薦?
白俄羅斯多被稱為 ?Belarus?,為何德文名是 ?Wei?russland?,而中文名恰好還是德文意譯和原名音譯?

TAG:日本 | 歷史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