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輸入法是怎麼壓倒字形輸入法的?
我記得小時候還是五筆的天下,後來漸漸地就都是拼音了,用了幾下手機的筆畫輸入法,感覺用習慣了應該也不會太慢。我的疑問是拼音輸入法在之後得到不斷的發展,而五筆卻沒什麼進步,這是為什麼呢?還想請高人談談拼音輸入法和五筆輸入法的恩仇史。
因為我們在義務教育初級階段已經解決了拼音問題,但是五筆還要從頭學。所以拼音輸入法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的。
明明非技術人員,怎麼這個也會有人邀請?
謝了。
胡扯幾句好了。
++++++++++分割線++++++++++
在那個只有真正的土豪才玩得起電腦的年代,在那個電腦只是一個辦公用品的年代,在那個進了系統很多人只會打一個命令的年代——Win,電腦唯一的消遣就是打開「畫圖」用滑鼠畫點圈圈。
作為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群來說,一堆Dos命令,Dos命令套命令,各個命令的輔助參數都死記硬背下來了,背點朗朗上口的五筆字根算什麼事兒啊?這不是小菜么?要知道,現在用五筆的人中,可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小霸王學習機」那兒來的——雖然我到現在都認為當初的小霸王一開機那吆喝的那句——小霸王其樂無窮的廣告語是在是傻逼到家了,為了這個我半宿偷著開遊戲機被父母打過多少次……
那個時候的電腦金貴,去學校的電腦機房是需要戴腳套的,老師還有專門的一課是教你怎麼開機關機的,辦公軟體打字等都是需要你花錢買教材才能學會的,甚至電腦教室和學校還會組織學生買鍵盤……紙?膜?反正不能叫模型,就是一張塑料片印著鍵盤的樣子,說是為了讓你任何時候都能「熟悉鍵位」「熟悉指法」……那個時候僅僅是一個鍵盤操作學下來,你都會有一種自己報了鋼琴班的感受……
現在都說五筆難學,再難也沒有你從無到有把咱們這2000多到4000個常用字字形、字義、讀音、使用規則全學下來融入日常習慣難吧,你得從幼兒園一口氣學到大學呢,所以那個時候為了找個工作、哪怕為了多一個一技之長,「練」打字本來就是一種「工作技能」而不是「生活必備」技能。
有人說拼音簡單,話說我可是見過不止一位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Zhuai的拼音會打出來「拽」,為什麼kang拼出的讀音會是「扛」,怎麼解釋他也弄不明白,從幼兒園到初中高中這十幾年的時間一點一點鍛煉下來的成果,用拼音已經是本能——都不算技能了,技能有因有果,話說那麼多打字高手文字高手,誰來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Zhuai的拼音會打出來「拽」,kang拼出的讀音會是「扛」?——老師就是那麼教的,我們就是這麼學的,至於為什麼,一般人裡頭能說明白的恐怕真不多……
據說中文裡頭的讀音有400多個(沒找到具體的數據出處,暫時存疑),五筆字根也就100出頭,而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加本來就編好的口訣幫助你記憶——這麼一說,拼音其實才是那個比較難掌握的吧?
++++++++++分割線++++++++++
話說隔壁那家有倆兒子。
老大做事刻板、細緻、有板有眼,可是不苟言笑,臉緊,令人難以接近。
老二做事馬虎、浪蕩,得過且過,可是人熱情,會來事兒,身邊總是一群夥伴朋友簇擁著。
爹媽和從小看他們長大的鄰居知道,老大辦事兒,丁是丁卯是卯,你交代下去的活,沒人家干不下來的;
老二就是個浪蕩貨,活也能幹,但是基本每次這活都給你乾的不那麼完美,要不時間給你耽誤點,要不這活就有點疵,要求高的就對這老二的能力,順帶著這人品就有了這麼三分的輕視。
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大老二歲數越來越大,父母對老大老二的能力自然是知根知底,便把手上的生意交給了憨厚、踏實、一絲不苟卻缺少點彈性的老大,老大也不負眾望,雖然開拓不足,守成卻還有餘,鄰里雖不至於交口稱讚,卻也對其踏實的風格頗為欣賞,彼此走動交往也不少。
老二有點不明白,便問老大:
你看我能力也不算低,朋友也比你多,人緣比你好,你說咱爸媽當初怎麼就看不上我呢?
老大揮了揮胳膊,讓弟弟仔細看看父母留下的這上百平米的店面,撇撇嘴:
「你一點踏實幹活的心思也沒有,能力也就是中庸,父母打下這片家業是容易的么?哪裡就敢冒險讓你繼承?沒點耐得住寂寞、不求回報、對業務和產品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匠心,又怎麼能懂得我們這行來之的不易和生存的艱辛?」
老二連連點頭,再不多說,叫上性感的女秘書,專屬司機和三個助理坐著自己加長林肯回了自己市中心的辦公大樓。
透過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俯瞰著映紅了大半個城市的黃昏落日的美景,老二狠狠吐了一口雪茄的煙氣,搖了搖頭,淡淡說了一句:
傻逼……
人人有電腦的時代,主流的輸入方式是寫文稿的人邊想邊打,而不是像八十年代一樣先寫好手寫稿,再送給專職打字員照稿打出來。雖然即使是現在高度智能化的拼音輸入法,在需要輸入專業嚴肅文本時效率仍然不如五筆輸入法。(所謂五筆邊想邊打時拆字中斷思維只是不了解五筆者的臆想,真正熟練的使用者是直接條件反射的)但是,五筆輸入法那種照稿打出來的每分鐘150甚至200字的速度在現實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了。如果腦子裡面一分鐘只能蹦出60個字,那麼不管一分鐘100字的拼音輸入法,還是一分鐘200字的五筆輸入法,實際輸入效率都沒區別了。然而五筆輸入法的學習成本仍然沒有變,性價比當然越來越低了。
壓倒的話,主要有3個因素。
1、教育普及。普通話普及,拼音也普及了。拼音26個字母,使用普通鍵盤上手拼音輸入法幾乎無難度,不需要弄一本教材來教。2001年至今個人電腦大量普及後,音碼用戶徹底多過形碼。
反過來灣灣和小港就經常在音碼形碼中搖擺。2、教育環境。作為所謂的21世紀三大技能之一的電腦,輸入法基本上不怎麼被重視。打字速度在應試教育中毫無存在感。很多教材中壓根沒提起微軟自帶的鄭碼,獲得專利的二筆,擅長繁體的倉頡,連雙拼都沒人提及。五筆倒是經常有介紹,但是很多教師對輸入法不了解,只能教點拼音。(王碼或許應該感謝90年代初的小霸王,很多拼音不好的大哥大叔正是通過這個東東學會了形碼)
3、形碼弊端。形碼本身符合漢字這種象形文字,其實充分理解並認真學習,掌握五筆、鄭碼、倉頡、張碼等並非難事。但形碼始終是要學習的,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8成的用戶選擇性無視。五筆有200多個字根要記一下,音碼只有26個字母要記憶,加上大多數人對速度要求不高,所以當然拈輕怕重選了拼音。
五筆為什麼沒有什麼進步?
其實整體來看,形碼還是在進步的。雖然五筆本身從86到98到新世紀,到現在搞漢字輸入賽弄的全一統,進步幾乎微乎其微。
形碼的進步表現在:出現了可以大詞庫整句兩碼輸入等方式,比如自然五筆,比如用戶開發的打詞庫兩碼五筆;出現了碼長更短、重碼更低的優化級形碼或音形碼,比如09速記五筆、牛碼、張碼、寧碼、山人碼等;出現了並擊雙打模式,比如五雙、或者鄭碼並擊。
形碼的優勢在於:1、速度,其實漢語拼音400多組,重碼太多。形碼不存在這種問題,編碼穩定,節奏感強,速度起伏不大。
2、契合。同漢字本身的象形構造一樣,形碼用戶通常不會提筆忘字,不會忘記漢字這種象形字的構造,也就不會出現用白字這種文化錯誤。400多種讀音並不能涵蓋所有的方言和諸多擬聲字詞,熟練的形碼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更準確的輸入漢字。但五筆,以及眾多形碼為什麼不足以扳倒劣勢?1、教育普及。
如前所說,沒人在課堂教形碼。而音碼基本上不用教。沒有關於錄入速度和準確度的硬性測試計分,當然聽打為主的速錄師除外,但人家有速錄機,而聽打上音碼有優勢。普通應用中,優良的音碼勉強夠班。
2、惰性時代。這是個懶人的時代,如同世紀初是小白的時代一樣。鄭碼那殿堂級的簡繁通打,可以無歧義打出80%我們不認識的字,無愧於字根通用碼的名頭;倉頡那金木水火土富有古韻的劃分,可以讓我們享受對繁體字的認知;張碼那低重碼的天碼級字根離散,可以讓我們實現真正的盲打,以及五筆本身以及其用戶對其孜孜不倦的優化……這一切都只因一個懶字被拒之門外,無數的錯別字充斥和調侃著網路,滿屏的白字辱沒或內涵了才思,多數人每分鐘幾十字的龜速揮霍著效率與時光,美其名曰使用電腦而不是為電腦浪費腦量,漢字本身獨到的魅力折騰在無數的翻頁查找、大語料庫的拾人牙慧中,這才是形碼被拼音蓋過的根本原因。
壓倒?好像小攻與小受
好吧,我邪惡了上面的答案好像都沒提到思維的原因,個人感覺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
試想,說話的時候,腦子裡是一個個漢字往外蹦(好恐怖 -.-||| )
當我們打出這些字的時候,腦子裡是 「一段段的聲音」,而非「一個個文字」拼音輸入直接就是 音-&>電腦上的字五筆卻要在腦子裡先做這個步驟 音-&>字 -&> 電腦上的字
還不說前面有一坨字形,還要腦部拆字,完了後還要記鍵位,(痛恨背單詞的童鞋舉手)拼音輸入法卻可以做到學過拼音的(幼兒園就學了吧?)上來就能用
並且後來搜狗橫空出世,個人/細胞詞庫,整句、雲端備份(掃掉了智能ABC倒是真的),大大提高了日常輸入的準確率(現在是95%?)大腦都是趨利避害的,能省就省,你看有多少人連雙拼都不願意去嘗試
所以拼音輸入法哪裡用得著壓字形,在大眾那裡直接完勝首先感謝搜狗輸入法,通過搜索引擎收集常用語,並進行長句子轉換,這差不多可以算作是最早的雲計算了。
只要網路存在,搜索引擎存在,大家的搜索行為存在,搜狗輸入法就可以無限升級詞庫,無限升級的東西,潛力是驚人的。後來的百度輸入法、谷歌輸入法,都是學搜狗的。------- 接下來說歷史 摘抄 可能有誤 -------
由於漢字有數以萬計,電腦鍵盤不可能為每一個漢字而造一個按鍵。
因此,人們需要替漢字編輸入碼(檢索出漢字的代碼),用數個鍵來輸入一個漢字。中文輸入法的發展過 程,是"萬碼奔騰"的過程,在20年間出現了上千種編碼方法。漢字的單字輸入分為幾類:音碼、形碼、形音碼、音形碼、無理碼等。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漢字計算機軟體市場經常被分成兩個不同的市場:簡體字用戶(中國大陸)和繁體字用戶(港澳台)。
大陸計算機用戶一般都會漢語拼音,所以拼音起源的輸入法在大陸很普遍。在台灣,注音輸入法是比較流行的,但市場上也有很多其他種類的輸入法,如在香港等粵語地區流行的粵語拼音輸入法。 從1981年國家標準局發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來,27年中漢字輸入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難到易,從簡單到智能的巨大演變過程,回顧它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一窺整個個人電腦在國內的發展史。第一階段:電腦中可以輸入漢字了 代表輸入法:五筆字型輸入法:電腦在中國普及,第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漢字輸入到電腦中,為此國家1981年發布了GB2312-80,1983年,王永民先生推出了劃時代的五筆字型輸入法,五筆輸入法不但可以讓我們輸入漢字,而且也極大的解決了輸入速度這一頑症。90年代初五筆輸入法的熱度,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體會到一些,比如遍地開花的電腦培訓學校把五筆輸入法當成重點課程,你可以依靠對五筆輸入法的熟練程度,輕鬆找到一份不錯的文職工作,甚至可以開間打字社……,由此可見五筆輸入法在當時是多麼的重要。
第二階段:人人皆可輸入 代表輸入法:智能ABC:五筆輸入法解決了漢字輸入的問題,且輸入速度也很快,從而盛行一時。但很快隨著電腦用戶的越來越多,強背字根、入門難的先天問題越來越突顯出來了,更多的人需要一款使用簡單,入門輕鬆的輸入法來代替五筆輸入法。
這個時候,1991年由長城集團與北京大學合作推出的智能ABC漢字輸入法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入門簡單只要會拼音就能上手,而且帶有簡單的聯想和記憶功能,這些特點,讓它很快得到了初級用戶的喜愛,尤其是在Windows系統將它內置,成為系統默認安裝輸入法之一後,使用它的用戶越來越多。
第三階段:效率不再只是五筆的代言詞 代表輸入法:搜狗拼音輸入法:五筆入門較難,但輸入效率快,智能 ABC入門簡單,但輸入效率不高。如何做到兩全其美呢?即入門簡單又可以保證輸入效率的輸入法在眾多呼聲中出現了,這種輸入法入門簡單(會拼音即可),且能保持較高的輸入速度(全拼聯想、龐大詞庫、簡拼等諸多功能極大的提高了輸入效率),搜狗拼音輸入法應該算是它們中的佼佼者,另外百度輸入法、紫光拼音、谷歌拼音、QQ拼音也都屬於這一類的輸入法。其實根本沒有壓倒一說。用五筆的人一般都會打拚音,而用拼音的人很少有人會五筆。那些只打拚音的人,對五筆根本沒有哪怕一點點的了解,只是道聽途說,就到處說五筆很難、五筆落伍之類的話。而五筆使用者的評論相對中肯。
因為五筆太難記了
五筆從未得到過天下。小時候宣傳的是五筆打字速度快,於是很多人就去學了。學會了以後自以為打字速度很快,其實五筆是給專業打字員用的,平常人又不會花幾年時間專門去學習一種打字方法,所以根本不快。
何況五筆是打字的,拼音是打詞的,未來會發展成打句子的。五筆早已跟不上時代。說實話,看到這個話題下面的答案中一邊倒地支持拼音輸入法,作為一個五筆輸入法重度使用者,我是非常不贊同的!
題主的問題是「拼音輸入法是如何壓倒字形輸入法」的,本身這個題目就有點偏向性,首先,「壓倒」一詞非常不妥,其次,所謂字形輸入法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很多人把五筆輸入法看作字形輸入法的代表,並以此與拼音輸入法作比較,但是我對某些答案非常不認同,讓我一一道來:
1 難度問題。可能大多數人認為五筆比較難學,我明白各位的感受,「王旁青頭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諸如此類的五筆字根助記碼相信讓初學者深感頭大,可我以親身體驗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我從對電腦一無所知到學會五筆輸入法(盲打+記住80%的字根)才用了不到十天!大多數人認為難學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字根並不是讓你去死記硬背的,找一個學習軟體,每天花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行,打上幾個小時,錯得多,記住的也會多,很快您便會在腦海中有深刻印象,字根不能靠死記硬背的,學五筆,真的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難。
2 五筆只適合打字,不適合打詞?拜託,學五筆的時候最開始確實是從單個字的打法開始學,可是任何一個打字輔導班的教學日程中肯定會有一課是教你如何打片語,如何打整句,舉個例子,「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我只按了四個鍵就打出來了,因為五筆永遠只需要按五次鍵,除去最後一次的空格,也就四次鍵盤而已,所以,我只需要打「中(K)」「華(W)」「人(W)」「國(L)」,也就是前三個字的第一筆和最後一個字的第一筆,就能自動識別出我想要打的長片語,短片語就更直觀了,「如果」這個詞,我同樣需要按四次鍵,「如」用VK表示,「果」JS表示,效率難度不高嗎?
3 五筆為大量的常用字規定了一級簡碼,也就是這些常用字,僅需要按鍵盤中的一個鍵就能輕鬆輸出,試想一下,比如說我要打「一」,僅需要點擊「G」和空格就完成了輸入,我要打「我」,僅需要點擊Q便完成輸入,難度不快嗎?
4 輸入法的與時俱進。有人說五筆輸入法止步不前,沒有與時俱進,那我就要問你了?什麼叫做與時俱進?五筆的編碼規則已經相對完善,我個人認為根本沒有任何修改的必要了,相信這和拼音輸入法編碼規則一樣的道理吧,如果不看音調的變化「我」這個字用拼音輸出就應該是W+O,頂多再少打一個鍵,變成W而已,任何一種輸入法的編碼規則其實都不再太有可能與時俱進了,那麼你們所謂的與時俱進就應該是所謂的智能詞庫了,我承認拼音輸入法有強大的雲詞庫,也衍生出了百度輸入法,QQ輸入法,搜狗輸入法。。。。可是,你們沒經常用五筆,怎麼就能說五筆就沒有類似的輸入法呢?在我看來,某些朋友口中常說的什麼極品五筆等五筆輸入法其實早就不算市場主流了,我目前在用的QQ五筆輸入法就非常給力,詞庫絲毫不遜色於拼音輸入法啊!
5 這洋洋洒洒六段文字均是本人通過五筆輸入法打出,敲擊鍵盤的快感讓我由衷地為五筆輸入法自豪!
最後,請允許我這個88後藉此機會向五筆輸入法(86版)的創始人王永民先生致敬!!!對普通用戶來說,拼音輸入法完全夠用。但對一些專業用戶,五筆是無法替代的,比如銀行,經常大量輸入人名、地址,拼音完全比不過五筆。所以樓上說五筆淘汰的,顯然只會上網聊天,沒經歷過一些特殊行業。另,目前最快輸入法依靠專業機器,可跟上人的語速。
先進的生產力必然不斷的取代落後的生產力
用了十年五筆,又用了五年雙拼,總得體會就是,漢字真的是不適合鍵盤輸入。不打文言文或抄錄文章,五筆優勢不明顯,存在可能的退步現象是不能容忍的劣勢。簡碼是雞肋,使用會加速退步,不用簡碼擊鍵數又毫無優勢,反而其他劣勢突出。如果其他輸入方式不替代鍵盤,改良語言文字本身就十分必要。由於音碼的優勢地位漢字在網路壞境下已經顯現出了單純表音化的趨勢。
1.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映射到了英文26個字母上,和鍵盤很自然對接;2. 小學一年級就學習漢語拼音
當年會用電腦的人是少數,許多人手寫文檔然後由專業的打字員輸入電腦,打字員見到的是字形,五筆輸入當然適用。還有大量的已印刷文獻需要電子存檔,五筆輸入當然也是很好用的。可是現在是個人人都是打字員的時代,你打字的時候是先想這個字怎麼寫,還是先想這個字怎麼讀?加上詞語甚至片語乃至整個句子的輸入,拼音輸入的優勢就太大了..........
拼音也打雙拼
記不住
用五筆的見字不會讀,用拼音的見字不會寫
推薦閱讀:
※注音符號「ㄝ、ㄜ、ㄟ」有什麼區別?
※iOS 8 上有哪些有個性的輸入法?
※如何看待新興輸入法產品,如智能雲輸入法、章魚輸入法的走勢?
※簡體注音輸入法又快又准又好用,為什麼大陸沒有人做?
※Windows 10自帶的拼音輸入法有哪些不完美的地方使你感覺仍然需要安裝第三方拼音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