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的人如何看待奧運金牌榜?

不光是對金牌的追逐,對某個運動員個人第幾金什麼的也十分強調,特別在一些傳統優勢項目上。 另外,前一陣還看到有非常無聊的統計:幾屆主辦國都是在開賽後幾天收穫首金,天朝當然是第一天,腐國是第五天…然後就哈哈哈… 提問者又聒噪了…


要回答「歐美國家的人如何看待奧運金牌榜」其實是隱含了一個前提問題「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奧運金牌榜的?」。

這個問題,我打算從這幾個方面回答一下,開始啦啦啦(*^_^*)。

一、中國人為什麼看重奧運金牌(獎牌)榜?

其實,中國人一開始是不怎麼關注奧運會的,更不要說關注奧運金牌榜了。在現代奧運會的產生初期,中國還處在清末民初的混亂狀態下,開眼看世界的人尚是少數,媒體對其鮮有報道,民眾對此更是知之甚少(奧運會是個什麼鬼?我只知道地壇廟會:))。

直到1932年,中國才派出唯一的一名運動員劉長春參加田徑比賽,但預賽中就被淘汰( ̄_ ̄|||)。

要說中國人對奧運會金牌榜的關注,完全是被境外媒體和國際社會逼的。是的,確實是被逼的——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派出了包含69名運動員的代表團。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複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ㄒo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據說是德國的漫畫)諷刺中國人並題為「東亞病夫」。從那時開始,「東亞病夫」就成為了整個民族心中的痛。

(關於「」東方病夫」,有研究認為最早來自於1895的英國人文章,由梁啟超(也有說嚴復的)翻譯而來,因為並不是針對中國人體質的,也不涉及奧運會,這裡並不採用「東方病夫」的最早信源。與奧運會恥辱相關的就是關於新加坡報紙的報道,但是否存在也有爭議,這裡保留爭議。)

直至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中國射擊選手許海峰摘下第一金(王義夫獲得了銅牌),才狠狠地擊碎了「東亞病夫」的「封號」。(? ?_?)?而頒獎典禮因為沒有準備充足的中國國旗而推遲了1個多小時(也有說半個小時的,保留爭議),更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奪金奪牌的始料未及。

從彼時到此時,中國人從最開始的毫不關心到與奧運的接觸愈加頻繁,才發現在這個國際競技的舞台上,金牌(獎牌)數量所代表的巨大意義。雖然《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表示:「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個人或團體競賽項目中運動員之間的比賽,不是國家之間的比賽。」但是,在當時人們普遍把比賽結果引申並強加與整個民族共同體之上時,中國人民的民族情感被傷害也被激發,從此開始了漫漫的奧運獎牌爭奪之路。

二、在乎奧運會金牌(獎牌)榜是中國特色么?

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關注金牌榜或獎牌榜不僅不是「中國特色」,而且世界各國對金牌和獎牌榜的熱衷可謂是「各有奇葩」「花樣百出」。

據不完全統計,各國(地區、組織)對奧運獎牌榜的排名就有六種之多。比如奧組委、中國慣用的是金牌榜排序,比如2008年奧運會,是按金牌數多寡排列的,中國位居金牌榜第一(英國BBC、德國圖片社也用此規則排名);(如下圖,奧組委官網圖片哦,過程中非最終數量)

而美國媒體則是「金牌不夠比獎牌」,金牌數高時,按金牌榜排名,金牌數低時,就開啟小動作,按獎牌數排名,這樣美國2008年就以110塊獎牌位居第一;(08年的圖找不到了,2012年的也是這樣哦)

歐洲一家媒體更是腦洞大開,直接把歐盟國家的金牌獎牌數相加,在他們的排行榜中,European Union高居榜首,中美只能屈居二三;

韓國媒體也是有想法,喜歡摺疊獎牌總榜,縮小範圍,突出排列「韓日朝」三國獎牌數量,這樣「三國爭霸」中,韓國就成功位列第一。(都是韓國人的,思密達!( ?? ω ?? ))

等等奇葩做法不勝枚舉。

不難看出,在奧運會金牌(獎牌)榜的爭奪中,各國媒體們也是煞費苦心,這不是某一國某一地區的特色,而是整個奧運會歷史上的「常態」。

因此在關注金牌(獎牌)榜上,沒必要過分苛責中國。

[此段根據搜狐社區內容整理,感謝相關網友]

三、奧運金牌(獎牌)榜有何意義?與國家綜合實力有一定關係嗎?

不管今天有些人怎麼批判關注「金牌(獎牌)榜」太功利太現實。奧運會的金牌(獎牌)也有一些它獨特的意義。

首先,金牌(獎牌)是競技體育成果的體現。奧運會本身是競技體育的盛會,是一場大型的國際比賽,而有比賽就一定有高下之。運動場上,運動員揮汗如雨;運動場外,他們付出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艱辛。金牌(獎牌)就是對運動員個人和集體對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這一追求成果的裁判和表彰,理所應當,無可厚非。

其次,金牌(獎牌)的獲得有助於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拿已經過去八年,但仍記憶猶新的2008年奧運來說。開幕式的驚艷給世界一個閃亮的登場,而奧運會賽場上就是一次又一次實力的較量。從 8月9日第一金,到8月22日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再到最終中國隊以51金名列金牌榜第一!中國人帶著多難興邦的堅強和骨氣,勇敢地向世界彰顯了這個民族強大的自信和凝聚力。

(這個時候真的特牛比)

再次,金牌(獎牌)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家實力的體現。體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要發展奧運會的競技體育項目,很大程度上需要國家「硬實力」的支撐。很多運動項目對於基礎場館、訓練設施、運動員裝備、培訓技術、健康醫療保障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些都是各種銀子和實力的考驗啊啊!)。當一個國家具備了經濟基礎和一定的綜合能力後,才有更多的精力來支撐和發展體育事業。而攻克一個新的奧運項目,獲得成熟的技術,取得穩定的成績,往往需要付出幾代人前赴後繼的努力。

當然,你或許會說,有些貧窮國家,運動員的訓練條件也很艱苦,照樣可以爭金奪銀。我們並不否定這樣的案例存在,但是從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數據分析來看,奧運會金牌數量與一國的GDP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正相關關係。 

數據統計分析:Quora,Hugo Ruggieri

以北京奧運會金牌榜排名前10位的國家為例,他們全都位於世界銀行GDP前15名之列;而登上獎牌榜的87個國家和地區中,有73個位於世界銀行GDP排名前100位。國際體壇上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現實世界所謂的「富國」與「窮國」的界線一樣十分清晰。

誠然,一個國家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成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經濟發展水平是其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奧運會獎牌榜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國家實力的體現(有時候除了你人種不行,還真就是你沒錢玩不起/(ㄒoㄒ)/~~)。

四、金牌大國=體育強國?

過去一個世紀,對於奧運會,中國經歷了袖手旁觀、積极參与、備受歧視、實現突破、曲折前進、穩定前列、衝擊榜首的發展歷程。

2008年更是舉國體制下競技體育運動成果的集中爆發——我們可以驕傲地舉辦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我們可以成為金牌榜第一。當我們不再對奧運會充滿好奇,不再對金牌榜保持狂熱的追逐,北京奧運會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在喧嘩落幕後,我們回歸平和,有了更多冷靜的聲音。

我們開始反思,過去幾十年的傾舉國之力,在體育競技的舞台上嶄露頭角是否值得;是否犧牲了較長時期里,大眾體育運動普及的資源投入。

金牌(獎牌)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國競技體育的實力,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金牌大國不等於體育強國」——就如同GDP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國的綜合國力一樣。體育事業包括競技體育、娛樂體育、大眾體育和醫療體育等。以奧運會為代表的競技體育並非體育的全部,而大眾體育才是一個國家體育實力的土壤和根基。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舉國體制的下的中國競技體育取得了較為長足的發展,但是大眾體育事業進程緩慢,全民體質在這幾年卻在持續下降。

一項跨度15年納入60萬人的全國性系列調查證實,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正每況愈下。從2000年後的15年間國人靜息心率有增加的趨勢,握力越來越小,身體越來越僵硬,身體平衡能力越來越差。15年來,國人越來越胖:超重以每年0.27%的速度增加,腹型肥胖每年以0.78%的速度增加。

我們在奧運會上的優勢項目除乒乓球外,其他項目如跳水、排球、舉重、體操等的全民普及率非常低,有的項目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有所接觸;而對與田徑、游泳、自行車、足球等在國外流行的大眾運動項目,我們雖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與發達國家的專業水平和普及率仍有較大差距。

奧運會可以瞬間讓全世界的人目睹一個集體能量的釋放、國家發展的成果。而當體育由精英化進入到全民健身時代時,經歷了熱鬧的百年釋放後,人們開始關注國家、團體與個人之間的價值和意義,開始計較產出比;或者換一個角度看,當金牌不再稀缺,當金牌數或獎牌數與大國之尊的關聯度不再那麼緊密的時候,隨之而來的理性反思顯得尤為重要。

五、關注奧運,不可避免還要關注金牌榜;關心體育,但請別盯著金牌榜。

但對金牌的反思,有時會顯得「矯枉過正」。如今,唱衰奧運金牌榜的言論時而有之,且有擴大化的傾向。但是,中國人真的可以不在乎金牌(獎牌)榜了么?一項調查假設「中國在奧運會上的金牌排名降至10名以下」,結果有超過48%的民眾不能接受,而能接受的只有27%。

在體育基礎還不夯實的情況下,就要「傲嬌」地宣稱「我們不在乎金牌榜了」,未免更顯得名不副實,還透露出些許「酸葡萄」心理。

奧運會奧金牌(獎牌)榜不可能消失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我們還是要不可避免地關注金牌(獎牌)榜,還是會為獎牌上數量的變化而激動不已,為每一次奧運軍團的奪金時刻搖旗吶喊。

1984 年洛杉磯中國體育以15 枚金牌、位居世界第四的戰績滿足了國人渴望被世界認可、尊重的需求,也讓國人重拾「自信」。促使國民產生了強烈的「金牌情結」。但這種自信在當時是非常脆弱的。4 年之後,1988 年漢城奧運會由於種種原因,中國運動員成績不理想,僅獲得5枚金牌。人們在失望之餘出現了許多不理智的言論和舉動,當時的主流媒體未能及時疏導、引導民眾對「金牌」的渴望情緒和負面言論。

時過境遷,現在回顧當時民眾過激的言論和行為,以及媒體和百姓對「金牌」近乎狂熱的追捧和嚮往,對於奧運會,我們也開始有很多觀念上的轉變——從關注結果,到更注重欣賞比賽的過程;從在意獎牌越多越好,到更在乎弱勢項目上新的成績;從關注金牌選手,到也關注那些取得突破的銀牌、銅牌或些許進步。

讓人欣慰的是,北京奧運會上,我們為自己國家的運動員加油喝彩,也為博爾特、菲爾普斯等外國運動員吶喊助威;08年劉翔的退賽,當時一陣唏噓嘩然,到12年的時候,民眾討論的重點已經是「理解包容」「沒必要硬撐給交代」「關心運動員的健康」;倫敦奧運會上,中國羽毛球女雙消極比賽,民眾也普遍為這種為多得獎牌,而違背奧林匹克精神的做法感到羞愧。

中國在日益變得強壯,民眾也日益變得成熟,我們相信這樣的意識轉變會不斷帶來行動的轉變。

還是拿GDP做個例子,過去我們犧牲了太多環境、健康、均衡發展的代價實現了GDP的增長,如今我們也開始反思,只看GDP似乎是不對的,而要全面、協調可持續。或許當我們什麼時候普遍不在意GDP的排名之日,就是我們不在意金牌(獎牌)榜之時。

說道歐美國家的人如何看待奧運金牌榜,我想大概就會和看待GDP一樣的感覺吧,從追逐到趨於成熟,且在GDP總量不大的情況下,他們的自信可能更來自於綜合的國力。

2016年里約奧運會在即,話說回來——關注奧運,不可避免還要關注金牌榜;關心體育,但請別盯著金牌榜。

六、金牌不在榜上,而在每一個人的身體里。

當然,前面說到國人體質下降的話題,大家也不用太過悲觀。那項研究也同時表明,就休閑時間體育活動水平來看,近十幾年來公眾逐漸重視體育鍛煉,每周達到所推薦的最低水平者比例在持續上升,但因肥胖人群體育活動達標比例增長很低,從而拉低了大眾的平均值。

對於肥胖的流行,研究者認為,體育活動鍛煉少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除此外,諸如西式飲食,睡眠不足、環境污染均可能在肥胖井噴中扮有重要角色。

舉國體制下的奧運金牌或許對我們來講,除了前面講到的「大意義」,或許對每個個體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是競技體育的成熟穩定,給大眾體育的普及贏得了更多的精力、經驗和投入。如今各種APP軟體給健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各個地方的夜跑族越來越壯大,各大城市的馬拉松火爆得都報不上名。

公園、綠地、健身器材也越來越普遍了,健身房辦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但請你別閑置、別偷懶,報馬拉松的也別只是湊個數,拿個紀念獎牌就走了;少發朋友圈,少秀紀念品,得空真的就去鍛煉一下吧。(說誰呢!說誰呢!答主放學別走,你給我說清楚 ;)...)

正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的名言「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活的本質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奮鬥。」

金牌不在榜上,那它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體里。

看完點個讚唄,呀呼嘿..........

本文已授權給《廈門航空》,如需轉載請聯絡。

-


我記得CNN開始是金牌榜,前幾天突然改成了獎牌榜於是美國排在了第一,結果剛過一天中國的獎牌總數又超過了美國,當天晚上CNN就又把獎牌榜改回成金牌榜。。。。

----------

沒想到有這麼多贊,補充修改一下答案,是CNN體育畫報,事實上奧運期間這網站貌似改了好幾次,有點混亂


如果不care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東西了好嗎

組團pk,以銀代金,就問你怕不怕╮( ̄⊿ ̄)╭


記得上課老師說,美國電視台會花巨額買斷轉播權。比如NBC已經買斷了截至2032年的轉播權,花了76.5億美元


我現在在倫敦讀summer school,大家都很關注奧運會,而且經常會吐槽羽毛球乒乓球和跳水(那時男子三米跳板還沒有悲劇...)的金牌被中國人包攬。

摘幾條美國同學的twitter,

It is bad that I cheer against China almost as much as I cheer for Team USA? Jul 30

Women"s Water Polo and Women"s Soccer win gold to move USA back to Number 1! Aug 9

還有一條我找不到了,大意是現在美國只比中國差兩塊金牌,明天應該能追上。(於是果然追上了...)

還有最近被各種美國同學狂轉的一條,

Track is quickly becoming one of my favorite Olympic events solely because the Chinese haven"t figured out how to win yet.


中國人拿不到金牌的時候說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中國人拿金牌拿到手軟的時候是舉國體制吃棗藥丸。這個邏輯我服了


讓我想起北京奧運會某國(好像是瑞典)拿了一塊金牌後搞了個人均金牌榜,拿金牌數除以國民人數,他們國家自豪的高居榜首。

中國簡直要哭暈在廁所。


絕對也很重視啊…

說說當時在澳村的見聞吧,

記得2012倫敦奧運會澳洲代表團傳統強勢項目游泳被中國搶了風頭,項目開始後頭幾天幾乎金牌顆粒無收,地鐵里免費發行的報紙mx報曾經排過銀牌榜還是銅牌榜Orz…還有一次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強行捆綁起來在金牌榜上搞了個「澳西蘭」之類的東西(新:噫~你揍凱…誰…誰想和你在一起!哼!)…簡直喪心病狂…

還有一天的體育報道用了超多篇幅瘋狂暗示葉詩文用禁藥,狠狠帶了波節奏,也是酸的不行…

再說一個,高中去俄羅斯旅遊的時候去過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個少數名族的自治共和國,似乎主體名族是韃靼人蒙古人之類的亞洲人種,當地導遊很自豪地向我們介紹他們的族人擅長摔跤,上個世紀還贏得過奧運會的銀牌,當時的運動員已經是他們的民族英雄blablabla…臉上的自豪感溢於言表

2016八月十日更新

嘛…這幾天澳洲媒體和運動員在里約各種想搞大新聞也是醉了。畢竟國民運動游泳12年被中國打得太慘整屆奧運會就拿了1塊金牌…憋了幾年的惡氣也不好意思明說,就開始玩這些小伎倆了…真心low啊


我想奧運會可以體現一個國家體育的綜合實力,如果一個國家只獲得了一枚金牌,而另一個國家獲得了很多銅牌,甚至參加了很多項目的角逐,你認為那個國家的體育實力更強?運動員參加奧運就已經是一件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了。我認為無論哪個榜單都不重要。我們應該想,奧運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又想讓我們從中學習到什麼。我想奧運是人類一次和平的聚會,她是一個節日。


看其實都看的,體育運動本來就是比輸贏。

我感覺2000年以後,尤其是京奧之後,中國人對奧運會的關注已經大幅下降了。八九十年代對奧運的關注熱度確實很高,現在感覺奧運在中國有點過氣了


英美還是很重視的,英國搞了奧運戰略。毛子也很重視

德國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東德體制臭了大街)所以沒搞戰略,但是也是很多人看的。

大國里真正置身世外的高人是印度,真真不關心。你開你的奧運會,我打我的板球。


我問新加坡同學,你們看奧運嗎?

A說,不看,新加坡拿不了獎看著沒意思

B說,要拿也是你們中國人幫忙的啊「指馮天薇的銅牌」

話說,李宗偉輸了後他們有些人很傷心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歐美國家的人也是人。不要總是覺得,歐美國家的人膝蓋不會打彎,不吃中國茶葉就大便干。不要一腦子歐美人不是人的奇葩概念,要知道歐美國家的人也是正常人。

好了,有了這個共識,我們就可以討論一下歐美國家是如何看待奧運金牌榜了。

歐美國家看待奧運金牌榜,首先也是有一個基本的心態,就是強者為尊。拿金牌多才是最好的。但是這個心態呢,同時要和智子疑鄰放在一起。就是說:自己國家拿的金牌多才是最好的,要是別的國家,特別是自己不喜歡的國家,拿的金牌多,那是不好的。

總之呢,就是第一才是最好的,而且最好是自己的第一。

這一心態有一個極端的反應,就是有的國家索性不看普通版的奧運金牌榜。由此出現了很多奇怪的榜單。

比如說某大國曾經搞過一個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奧運金牌榜:奧運金牌榜所顯示的數字是歷屆金牌總數,不是當屆金牌數。理論上來說,如果某大國歷史上獲得的金牌總數足夠多,那麼本屆奧運他們可以一個牌不拿,照樣穩坐第一。不論當屆成績如何之差,但是第一名看起來總是舒服得多。

這讓想起某球隊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永遠爭第一」。

據說有的國家搞過人均獎牌榜。這個國家只拿了兩個牌,然後人少,於是也是第一名。這個獎牌榜看起來那是相當的數學。

據說還有人均GDP獎牌榜,據說還有牌均GDP獎牌榜,這些我就只約莫聽說過,詳情不了解。

我覺得吧,其實歐美國家的人看獎牌,也就是一俗人。


看每個運動員因為失誤掩面痛哭的時候,就知道每個國家都看重了。


-你國覺得,對我燈塔國來說,金牌重要還是你國重要?

-我國重要。

-再想想。

-不會是金牌吧?

-再想想。

-還是我國重要。

-金牌和你國都不重要,你國沒有金牌,對我燈塔國最重要。


國民如何看待金牌榜 ≈ 一個民族的危機感


講個倫敦奧運親身經歷。

開幕已經10老天了,我看完比賽坐地鐵回家,對面一家挪威3口。

我搭訕:你們來看啥比賽啊,結果如何?

答:來看手球,今天贏了。

我追問:恭喜恭喜,挪威其他比賽如何?幾塊獎牌了?

對方一臉懵逼,答:不知道。挪威表現如何和我啥關係?我只關心挪威手球隊。

以上,就是一個典型態度。


還是很重視吧,英國網球選手穆雷奧運奪冠之後就成為了民族英雄,即真正的英國人


不管是歐美還是中國,肯定都是要追求金牌的,因為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才是競技體育的真諦,其實他們看金牌榜肯定跟我們沒什麼不同,但是,我們需要看他們怎麼看金牌榜嗎?是想學他們還是怎麼滴?就比如題主的這個問題,引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你是不是在懷疑自己看待金牌的眼光,是不是也想說重在參與,學外國別那麼看重金牌!

這就很恐怖了。

這是一個事關奧林匹克精神和原則的問題。借貴地吐槽一下:

最近有很多人打著「參與奧運就是勝利」的口號,在各處諷刺關於金牌的話題。我想說:我們不是唯金牌論,但是過猶不及,競技體育追求金牌,沒毛病!這就是奧運精神!

那些嘴上罵別人都看中金牌的人,其實是想站在道德制高點,表示自己的品德高尚高人一等,殊不知,也是一葉障目罷了。更何況,嘴裡說著不要,手裡的遙控器還是很誠實的。

看張夢雪奪冠時的收視率急劇升高的變化,真的有那麼多人不關心金牌嗎?

歷史上看,曾經的中國,不管運動員,觀眾還是媒體,都很追求金牌和大國形象。這在那個時代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因素存在,所以,出了很多因為沒得到好成績被指責的事情,這其中,有部分是確實需要「知恥」。但是更多的,就屬於被冤枉或者無理指責了。

隨著越來越開放,接觸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多,民眾素質越來越高,大家開始知道了原來唯金牌論是不對。然後,然後情節就反轉了,大把的人站出來,以一副我是奧運專家的姿態,指責任何客觀評論運動和運動員的,注意,是客觀評論,而不是謾罵。

我們可以拿男籃舉個例子,和美國男籃打成這樣,大家覺得都滿意,網上一片讚揚,比如趙繼偉晃倒保羅喬治,郭艾倫一條龍如入無人之境。易建聯勇奪全場最高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贏了呢!其原因只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打不過美國。醒醒吧,其實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罷了,今年的夢之隊從歷史看不算強,面對這樣一隻隊,觀眾、球員、教練完全忘了競技體育是需要爭上游的。哪怕是易建聯,我也只是看到了鬥志,沒看到充滿殺氣的眼神,把比賽打成了全明星賽,觀眾高興了,球員也滿意了,一片喜氣洋洋。可憐姚明還給易建聯發簡訊,怕大比分落敗會影響心情,看這架勢,白擔心了。

你們還記得04年姚明打西班牙的時候摔毛巾罵隊友的故事么?當年的西班牙會比這隻夢之隊弱?可是姚明是怎麼做的?怒摔毛巾罵隊友沒有爭勝之心。這才是一顆超級運動員的心!再說到更早的中國男籃,也許很多人沒有記憶。92年,中國男籃在巴塞羅那奧運會輸了美國隊63分,比這屆還多一分。當時的隊員們視之為恥辱, 卧薪嘗膽,終於在4年後第一次闖進了奧運會八強,成就黃金一代,劉玉棟、胡衛東等主力的傳奇至今還在流傳!就算是姚明時代,也只是追平過這個記錄,沒有超越。知恥後勇,這才是競技體育,奧運精神!順便說一句,那次打的,可是史上最強,籃球之神喬丹親自帶隊的夢一隊!

(註:沒有證據證明這屆奧運會男籃真的就那麼沒有奧運精神,亮點也有,所以我絲毫沒有瞧不起這屆運動員的意思,但是起碼,這樣的實力和表現不值得過分讚揚和吹噓。否則等待我們的是下一次兵敗天津,到時候可能現在還在吹的這些人,反而是罵的最凶的了。)

在國外,很多運動員從事著自己的職業,在業餘參加體育運動,自己請教練,負擔訓練費用。
這屆奧運會上的愛爾蘭體操運動員奇朗,打兩份工,做了5次膝蓋手術才能堅持熱愛的體操運動,在今年的自由體操賽場上第一串動作膝蓋就脫臼了,但是他堅持做完了整套動作!你們看過自由體操嗎?能想像在膝蓋脫臼的情況下奔跑跳躍做前空翻後空翻前滾翻後滾翻托馬斯全旋臂力支撐么?想想都讓人眼含熱淚,這才是奧運精神!

索馬利亞短跑運動員薩米亞·奧馬爾,2008年北京奧運會17歲的她200米跑了32秒16,當時在場的一名記者回憶到:「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觀眾的吶喊好像在推動著她向前跑。」(這裡為觀賽的中國人點贊)。這名記者在比賽結束後採訪到了薩米亞。薩米亞有些不好意思,她說她更希望人們能夠讚賞她的成績,而不僅僅是她的努力。但她戰亂的國家不允許她訓練,所以她企圖逃離深愛的祖國索馬利亞,去歐洲找條件訓練,但在偷渡的過程中,不幸發生了意外……如果她還活著,25歲風華正茂的她,也應該會出現在這屆奧運會的難民代表團里吧,這,才是奧運精神!

前幾天還有個運動員,在自行車比賽過程中連發30多條推特,在感嘆身邊的人那麼拼是在搞什麼,沒錯他是重在參與了,重在參與去參加業餘馬拉松跑去color run啊!奧運會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競技體育的舞台!和前兩位運動員相比,這算哪門子奧運精神?

為什麼博爾特在鳥巢這麼誇張的打破男子100米世界紀錄後卻被罰款2.5萬美元?因為奧委會覺得他這樣的跑法不尊重體育,違背奧運精神……此事我雖然也有點保留意見(因為我覺得好勝的博爾特絕對不是不尊重比賽本身),但是也可見奧委會的立場,所以覺得客觀評論比賽的人出現一點不讚揚的聲音就上綱上線的噴子,你們的道德制高點真的站得住立場么?

一味地強調「輸了也是最棒的,去參加奧運就是勝利」的,都醒醒吧,競技體育絕對不是重在參與。對那些離奧運、離和平很遙遠的人,爭取參加奧運會,那的確是「參加就是勝利」因為這就是體育魅力的突破。就算是這樣,他們也想做的更好,超越自己!

而對像中國代表團大部分體制內運動員,領著納稅人工資,花巨額經費在國外拉練,擠掉茫茫多國內對手去參加奧運會比賽的運動員,身後背負著的,少說是這個項目所有體育人的期望,多說是全體國人的希望,他們去比賽,我們肯定不會要求都拿金牌,但是肯定是想讓他們去突破自己和國家的極限,讓他們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怎麼可以是去重在參與就行!

如果你沒有收到足夠多的體育教育,沒有看過足夠多的書,沒有足夠多的了解過奧運會和競技體育。面對奧運會,如果你就是看個熱鬧,而不是全身心熱愛體育和這項賽事,請試著嘗試相信,一味吹噓並不是好的體育觀眾,無理謾罵運動員更不可取。客觀看待成績和競技精神,好要讚揚宣傳,不好也值得指出(當然是是有理有據,不是惡意攻擊)。別動不動就對那些客觀發表評論的人展開謾罵,更別說什麼you can you up之類可笑之極的話,照這個理,世界上所有的轉播體育比賽和解說都可以歇歇了。
請尊重更專業的人的觀點。

以上基本是我在今日頭條和微信公眾號剛更新的一篇文章,稍稍有點離題,但是急著吐槽直接發了。大意就是這樣,我們不唯金牌論,但是一定要有追求「金牌」的心。做到這一點,還用去管歐美是怎麼看待金牌的嗎?我們自己的態度就是最正確的!


哎,無論成績如何,關注的多題主就會說,中國人真tmd 垃圾,就知道炫耀裝逼。tg 真tmd腐朽,就知道給自己歌功頌德,zf 真tmd智障,不就你任期內有成績么。。看看人家歐美,從來不關注,吊打死你個臭屌絲.....哎,題主又聒噪了,點破事實了吧?哼,你萌這些蠢貨!

無論成績如何,關注的不多,題主就說,中國人真tmd垃圾,就知道藏羞,不敢面對失敗,反觀我美爹,成績不好了也照樣拿出來分析。被我說破了吧?哎,真不好意思,題主又聒噪了呢!

答主:就你tmd話多,就你tmd聰明


推薦閱讀:

如何橫向比較評價目前存在的各大足球專業媒體?
李娜出戰參加大滿貫是代表國家還是個人?
沒有職業足球經歷如果成為足球教練會令人信服嗎?
如何評價托雷斯2012歐洲杯金靴、2013聯合會杯金靴?
形意拳有那麼神奇嗎?如何看待張烈的形意拳去神秘化?

TAG:媒體 | 文化差異 | 文化 | 體育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 體育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