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在場人數超過十個且陌生人遠多過認識的朋友,我就會突然變得不敢說話,很放空,腦子裡什麼東西也沒有,全然沒有了往日的幽默。這究竟是為什麼?如何改進?

不是我不想低調,是總在大家都看著我的時候一不小心的語塞了。。只好故作淡定的笑笑,事後朋友會問我今天怎麼話這麼少,是不是不舒服或者不開心,其實我沒有。。


首先,社交焦慮是一種症候群,發展到極端算是准心理疾病。

但,孩紙,你不是一個人在焦慮,根據權威的機構調查,中國人有社交焦慮癥狀的人群比例為8.15%。這8.15%還是指有明顯病態特徵的人群,而不是僅僅在陌生人面前感覺不自在的,如果算上後者,那估計90%的中國人都是社交焦慮人群了。

這種焦慮是一種潛意識中對陌生人的戒備心理造成的,很難改變,除非你變成像鳳姐那樣內心強大的人,你才能去對抗整個世界。

以下話題扯的遠些,主要是探討中國人社交焦慮比例高的歷史成因。

中國人成長的文化環境,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甚至政治因素都在促使我們成為容易在陌生人面前焦慮的族人。上學的時候,我們不敢有太多個性張揚的表現,因為我們生活在永遠等待嘲笑異類的群體里,在父母參與的社交場合里,我們都是以安靜和話少而獲得大人的表揚和肯定,「乖」是我們小時候得到的最美好的讚美字眼,但這種字眼很少,而像「得瑟」、「愛現」、「欠兒蹬」、「瓜兮兮」、「二逼」.......這些抑制我們主動社交表現的字眼卻豐富地成筐裝。抑制我們社交自信發展的還有教育因素和政治因素,這個就更無須多說了。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長大的孩紙,基本上對陌生人充滿了戒備心,「他人就是地獄」這句話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你看微博上那些語言暴民們,他們成群結隊的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就是為了去轟炸那些異類,這些人的骨子裡同樣也是社交焦慮症候群患者,因為他們深知陌生人的可怕。如果當我們自己作為陌生人的時候,我們是他人的地獄(只是輕重不同而已),那麼當我們自己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我們就必然會對他們充滿戒備。

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是宗族社會,個體是生活在「血緣家族」里的,在那樣的族群里,我們內心裡還有些基本的安全感,起碼大家都是同宗同族,共存共榮。可當我們隨著文明的大潮進入到現代社會以後,傳統社會結構徹底解體了,我們進入到公有制集體社會階段,人人都生活在單位里,集體制「單位」里的人群都是些幾乎要打半輩子交道的熟人群體,在歷次的政治運動中,「單位」成了每個人的地獄,因為作為個體,在集體中毫無隱私而言,單位既是你無法脫離的生存基礎,又是你無法逃離的監獄。整整幾代中國人,在「單位」中蛻化成了一種社會異化族群,那就是,既懷疑和警惕陌生人,又提防和戒備熟人。

市場開放以後,「單位」這個社會結構解體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被迫生活在了「社會」里,可「社會」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一種社會結構單元,皇權時代的社會結構是「皇權+官僚體系+宗族(此外還有江湖)」,公有制時代的社會結構是「領袖+黨政系統+單位」,半市場經濟時代竟然突然出現了一個獨立的「社會」。我們現在的社會結構貌似是「黨政系統+社會+小家庭」? 「社會」其實就是所有非黨政系統和非家庭之外的組織和關係的大集合,但這個大集合的發展歷史太短,發展空間還處處受到黨政系統的擠壓。在當代的社會學家眼裡,中國是大政府,小社會的社會結構,這就意味著,我們大多數中國人都生活在一個非常脆弱和不成熟的「社會」單元里。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里,全體中國人都要被迫去適應一種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命題,那就是「與陌生人共存共榮」

但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骨子裡真的缺少這樣的基因,我們的父母一輩把對陌生人的戒備作為教育傳承了給我們,我們的現實社會還處於轉型期各種社會張力擠壓下的地質活躍階段,充滿了危機和風險。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對陌生人的態度是既需要又防備。「陌生人社會」從來沒有給過我們真正的安全感。

所以,中國的社交焦慮人群的比例遠高於西方國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能讓我們的下一代真正願意信任陌生人,願意在陌生人面前勇敢大方的表現自己,讓熟練的陌生人社交技能成為每個人基本的生存技能,恐怕需要30年到50年的社會過渡才能實現。

參考文章:中國人的社交危機 http://www.huaxia.com/tslj/cfht/2011/01/2255864.html


幹嘛要改進?

好吧,人群里確實有一些人,越是陌生人多的場合越興奮,越是顯得遊刃有餘。知乎的三爺便是一例,郭磊和我可能也能沾點邊兒。但如果聚會裡全是這種人,就會變得無比嘈雜,無比過場化,變得像是倒爺的侃大山會,或是一次團結的勝利的繼往開來的大會。所以我們需要另一類人,那些可以在小圈子裡營造氛圍,創造話題,深化交流的朋友們。

我最欣賞的一類朋友,是那些對自己的愛好有相當大的傾注的人。這些人往往不健談,也不是很善於和陌生人交往,但如果一旦熟識,便是像挖開一個寶庫一樣,源源不絕的大快知識撲面而來,言語中加以小眾幽默,很是給力。

當然,如果你希望性格能夠更開放的話,我的建議是:

1. 努力找到自己擅長的話題,用自己磅礴的厚度積累來hold住局面。

例如大果信手拈來的樂器,梁歡看似漫不經心的三分外起跳灌籃,字體三人眾對某個字的品頭論足,充滿了人性光輝的小動物保護,強擼灰飛煙滅的中美外交,黃鼠狼下耗子一年不如一年的宏觀經濟,一笑臉上撲撲掉粉的濃妝秘籍,腐女群體對各位直男的強掰...等等等等。一旦開講就不要冷場,不要管是不是有人用心聽,就盯住一個貌似認真的人,說到自己口乾舌燥。一般這樣下來,已經會有幾個好奇心強的人摸過來了。

2. 擺脫畏生心理,重要是有酒精作用。

酒精的潤滑作用是有口皆碑的。酒量不行?沒關係,只要手持一酒瓶,時不時潤潤嘴唇就好。況且還有一出,我和我的朋友屢試不爽:在微醉的情況下,人什麼都敢說,什麼語言都敢噴,所以如果覺得漢語說不出口的話,喝幾口啤酒,試試印地語?

3. 去傍大腕兒,然後趁機把他拿下。

這點就需要仔細觀察了。一般的聚會裡都有幾個游來游去的傢伙,他們就是傳說中的「Connector」,聚會裡號稱誰都認識的人,逮誰跟誰起膩。不惜一切手段先把他拿下,威逼利誘嘴炮狂噴飲料轟炸,總之讓他覺得你很有意思,然後他就會自然地把你介紹給大家。有了對你充滿友善的觀眾們,還有啥怕的呢?


我說點感受,不一定正確,我感覺你的內心稍微缺乏一點安全感,和內心稍微有點自信不足的表現,陌生人多的時候,潛意識的保護自己,拘謹,你更多的是用來觀察和傾聽而不是表達。

其實這是人性格的多面性,沒有好於不好之說,只是看你是否想改變,既然你提了這個問題,那我可以默認為你其實是想改變這樣的狀態的,那你可以通過訓練,一些刻意的訓練,比如遇到這樣的場合,你發現你沉默了,但是你要逼迫你自己主動出擊,加入到一些陌生人中,做下自我介紹,然後喝一杯,然後加入他們聊的話題,試幾次就好了,以後遇到這樣的場景,你就會自如很多。沒有什麼秘籍,就是多訓練。


這不僅僅是技巧的問題,也是整個身心運作模式的問題。

上面有幾條回復很到位,但你想做到,或許很難。因為自小到大形成的固有的身心運作模式很難改變。比如說你的「說話」問題,其實是你「意有餘而氣不足」,也就是說,你有想參與的願望,但自己的身體機能、身心運作模式很難支持你實現這一願望。如果你「瘋狂」硬著頭皮參與,可能會導致能量透支,身心感受可能更差。

現在最基本的,要正視自身的這一問題,接受現實。不參與,就做一個聆聽者,適時參與,以最小的能量損耗來取得自己設定的最基本的效果。

平時多參與有氧鍛煉,尋找自己的長項,不要跟別人拼「氣力」。

如果有機會的話,可嘗試打坐,太極等有氧運動形式,改進、增強自己的身心運作模式。

********************************

如果從佛家來看,心輪能量偏弱。如果從道家來看,中丹田能量不足。都會導致你所述的問題。

但事實上,整體其他部位的能量,也都會受此拖累,不會很強。

解決問題的根本,應該在於此。但這是一項很「艱巨」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訂好的老師引導,還是不要嘗試。

可借鑒下古人的「修身」。


我或許跟你一樣,所以談談自己,你看看是否有裨益。熟人面前很隨意,能開玩笑。不熟一本正經,不苟言笑,以至於熟了以後要對我重新認識。生人多了就不太會講話(即使跟朋友也基本不會扯皮),得做好長時間的充分準備,開個會都得「備課」好久一二三四寫下來。原因:不知道如何表現自己,社會感比較強,期望好印象,目標完美。解決方案:被逼的,一百人前報告,兩百人前致辭,四百人前演講,兩千人前動員。如果讓我選擇,我寧可讓即興發揮很強的人去,他們不會怯場,而我忘詞就很囧,會把事情辦砸,而且我不喜歡假大空廢話,甚至有點不滿於現狀。不過呢,被逼的多了,且每一次都用心準備,就越來越得心應手了。總結一下:成長過程是你自己決定的,人的潛力是那麼大,以至於五六十歲還能在新的領域創造出光輝,沒有人能說你應該如何,但如果你認為自己應當如何,勇敢去做,將會有不同的風景——退一步說,年輕不怕失敗,挑戰自己吧


試著先跟著熟悉的人在一起,通過他來接觸陌生人。效果不錯。


其實我也有這樣的問題,陌生人多或者領導在的場合,都特別的不敢放開自己,嚴重的時候還會緊張,手心出汗,分析了一下,原因如下:

從心理上來說,是缺乏自信,總覺得表現不好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會擔心別人怎麼評價你,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的區分;

另外就是有完美主義的傾向,自己給自己在心裡設置了一個標準,就是覺得自己在這種場合一定要談笑風生,幽默風趣,一定要讓很多人喜歡自己。其實沒必要,別人真的沒那麼在乎你。


我基本也是這樣。感覺挺好。


沒關係啦。向朋友解釋一下就好了。其實我個人更喜歡在聚會的時候安靜平和的人。


我也是這樣的。說下我的感受:在遇到陌生人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我想和別人說話,當時幾句話後就沒了。原因嗎,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沒有詞。不知道該說什麼,有些想說,但不知道怎麼表達。所以就沉默。而且有些時候,說著說著酒後激動,以致說錯話。所以,乾脆就不說了。但是,在我內心裡還是很想說的。


「 總在大家都看著我的時候一不小心的語塞了 」—— 哈哈,這個真是很窘迫呢!只針對這點,我會小茫然狀來一句:「嗯?到我了嗎?」 如果是一群有趣的人,大家都會笑吧,尷尬就被一笑而過了。剩下的,自然發揮就好。話多還是少不重要,只要點睛,就能給人留下印象。


交談開始於廢話,對別人有好奇心,各種問,問出共同點就有話題了


你的問題就像是做邏輯分析題的一種,來測試社交能力成績的。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無論別人怎麼想,都不能左右你怎麼做。「

我們經常會被身邊的人影響,從而失去了某些能力。

但實際上別人怎麼說,是無法改變自己怎麼做的。

如果你決定要做一件事,那就要正確的面對自己,

做自己,而不是在乎身邊的人想法。

想去改進並hold住場面的方法,不如從根源抓起。


多經歷就好了。


嘿嘿,我也這樣的。我認為這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吧,所謂言多必失,少說多聽。不過有感興趣的話題我還是會參與的。


建議你把注意力放在最接近你身邊的幾個人身上,把其他陌生人忘掉就好了。


先觀察,然後針對你感興趣的話題切入,認識了彼此,你就不會緊張了,如果平時你很幽默的話,再說些插科打諢的話


多去鍛煉一下,經歷之後就好了


同樣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是覺得沒什麼,低調一些無妨啊


陌生人多了就需要有幽默么?

說明你太重視別人了,甚至超過了你自己。


推薦閱讀:

領導一般喜歡什麼樣的人?
是不是關係親密的女性之間經常相互誇獎,關係親密的男性之間經常互損?為什麼?
如何優雅地地反駁罵你丑的人?
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上廁所把馬桶堵了該怎麼辦?丈母娘得知後,該如何緩解尷尬,挽回顏面?
對待伴侶喜新厭舊是不是動物天性?

TAG:人際交往 | 交際能力 | 說話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