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蔣介石,抗日戰爭你準備怎麼打?
看了很多回答,感覺知乎上對抗戰的國家主力軍——國民革命軍(含TG部隊和地方武裝)。有些甚至宣稱「國軍一生黑」的更是可笑之極,當年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也被德國打到不到三個月亡國了,但是也沒見現在的法國人對法軍無腦亂噴啊?法國和德國還摒棄前嫌一道進行二戰史重新編撰了呢。感覺很多人對於抗日戰爭感覺就是打嘴仗,如果你是當年的總指揮,你打算怎麼進行抗戰?
參考:①當時民國的形勢上的統一,各地分裂割據
(一個小疑問,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那時算不算現在的公開分裂中國?)
②戰前中日的實力對比:
特意迴避了鐵血網、西陸網、米爾軍事等這些「標題黨」門戶,選擇了人民網:
國力懸殊 戰力何在?抗戰前中日軍備對比
③中日戰前雙方情報搜集對比:
據傳日本當時的諜報人員已經掌握了進攻地區精確到每棵樹的具體位置,而中國方面的作戰地圖確實大範圍的。
④國際形勢的影響
事先聲明:本提問不針對特定的團體和個人,我愛我的祖國,我的看法有點偏抗戰的KMT(非台獨KMT)。對於那些帶家人進行謾罵的,我是不會回復的,因為你的惡言都會反彈回你自己身上的。
不用我們想,毛澤東早就幫蔣介石想好了。
「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後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禦工事的陣地戰。這並不是說要放棄一切重要的軍事地點,對於這些地點,只要有利,就應配置陣地戰。但是轉換全局的戰略方針,必然要是運動戰。陣地戰雖也必需,但是屬於輔助性質的第二種的方針。在地理上,戰場這樣廣大,我們作最有效的運動戰,是可能的。日軍遇到我軍的猛烈活動,必得謹慎。他們的戰爭機構很笨重,行動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們集中兵力在一個狹小的陣地上作消耗戰的抵抗,將使我軍失掉地理上和經濟組織上的有利條件,犯阿比西尼亞的錯誤。戰爭的前期,我們要避免一切大的決戰,要先用運動戰逐漸地破壞敵人軍隊的精神和戰鬥力。」
「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須知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僅僅是表示了全國農民所能動員抗戰的潛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伏力,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疲於奔命。必須記住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有一大部力量駐紮滿洲和日本內地。」
「在戰爭的過程中,中國能俘虜許多的日本兵,奪取許多的武器彈藥來武裝自己;同時,爭取外國的援助,使中國軍隊的裝備逐漸加強起來。因此,中國能夠在戰爭的後期從事陣地戰,對於日本的佔領地進行陣地的攻擊。這樣,日本在中國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將頹靡。中國方面,則抗戰的潛伏力一天一天地奔騰高漲,大批的革命民眾不斷地傾注到前線去,為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佔領地的堡壘和根據地,作最後的致命的攻擊,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
「中日戰爭既然是持久戰,最後勝利又將是屬於中國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設想,這種持久戰,將具體地表現於三個階段之中。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
「第一階段,現在還未完結。敵之企圖是攻佔廣州、武漢、蘭州三點,並把三點聯繫起來。敵欲達此目的,至少出五十個師團,約一百五十萬兵員,時間一年半至兩年,用費將在一百萬萬日元以上。敵人如此深入,其困難是非常之大的,其後果將不堪設想。至欲完全佔領粵漢鐵路和西蘭公路,將經歷非常危險的戰爭,未必盡能達其企圖。但是我們的作戰計劃,應把敵人可能佔領三點甚至三點以外之某些部分地區並可能互相聯繫起來作為一種基礎,部署持久戰,即令敵如此做,我也有應付之方。這一階段我所採取的戰爭形式,主要的是運動戰,而以游擊戰和陣地戰輔助之。陣地戰雖在此階段之第一期,由於國民黨軍事當局的主觀錯誤把它放在主要地位,但從全階段看,仍然是輔助的。此階段中,中國已經結成了廣大的統一戰線,實現了空前的團結。敵雖已經採用過並且還將採用卑鄙無恥的勸降手段,企圖不費大力實現其速決計劃,整個地征服中國,但是過去的已經失敗,今後的也難成功。」
「第二階段,可以名之曰戰略的相持階段。第一階段之末尾,由於敵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堅強抵抗,敵人將不得不決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戰略進攻終點,到達此終點以後,即停止其戰略進攻,轉入保守佔領地的階段。此階段內,敵之企圖是保守佔領地,以組織偽政府的欺騙辦法據之為己有,而從中國人民身上盡量搜括東西,但是在他的面前又遇著頑強的游擊戰爭。游擊戰爭在第一階段中乘著敵後空虛將有一個普遍的發展,建立許多根據地,基本上威脅到敵人佔領地的保守,因此第二階段仍將有廣大的戰爭。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此時中國尚能保有大量的正規軍,不過一方面因敵在其佔領的大城市和大道中取戰略守勢,一方面因中國技術條件一時未能完備,尚難迅即舉行戰略反攻。除正面防禦部隊外,我軍將大量地轉入敵後,比較地分散配置,依託一切敵人未占區域,配合民眾武裝,向敵人佔領地作廣泛的和猛烈的游擊戰爭,並儘可能地調動敵人於運動戰中消滅之,如同現在山西的榜樣。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做得好,可能使敵只能保守佔領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區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們的,這就是敵人的大失敗,中國的大勝利。那時,整個敵人佔領地將分為三種地區:第一種是敵人的根據地,第二種是游擊戰爭的根據地,第三種是雙方爭奪的游擊區。這個階段的時間的長短,依敵我力量增減變化的程度如何及國際形勢變動如何而定,大體上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這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經濟困難和漢奸搗亂將是兩個很大的問題。敵人將大肆其破壞中國統一戰線的活動,一切敵之佔領地的漢奸組織將合流組成所謂「統一政府」。我們內部,因大城市的喪失和戰爭的困難,動搖分子將大倡其妥協論,悲觀情緒將嚴重地增長。此時我們的任務,在於動員全國民眾,齊心一致,絕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把統一戰線擴大和鞏固起來,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論,提倡艱苦鬥爭,實行新的戰時政策,熬過這一段艱難的路程。此階段內,必須號召全國堅決地維持一個統一政府,反對分裂,有計劃地增強作戰技術,改造軍隊,動員全民,準備反攻。」
「第三階段,是收復失地的反攻階段。收復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國自己在前階段中準備著的和在本階段中繼續地生長著的力量。然而單只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的,還須依靠國際力量和敵國內部變化的援助,否則是不能勝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國的國際宣傳和外交工作的任務。這個階段,戰爭已不是戰略防禦,而將變為戰略反攻了,在現象上,並將表現為戰略進攻;已不是戰略內線,而將逐漸地變為戰略外線。直至打到鴨綠江邊,才算結束了這個戰爭。第三階段是持久戰的最後階段,所謂堅持戰爭到底,就是要走完這個階段的全程。這個階段我所採取的主要的戰爭形式仍將是運動戰,但是陣地戰將提到重要地位。如果說,第一階段的陣地防禦,由於當時的條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末,第三階段的陣地攻擊,由於條件的改變和任務的需要,將變成頗為重要的。此階段內的游擊戰,仍將輔助運動戰和陣地戰而起其戰略配合的作用,和第二階段之變為主要形式者不相同。」
「三個階段中,敵我力量的變化將循著下述的道路前進。第一階段敵是優勢,我是劣勢。我之這種劣勢,須估計抗戰以前到這一階段末尾,有兩種不同的變化。第一種是向下的。中國原來的劣勢,經過第一階段的消耗將更為嚴重,這就是土地、人口、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和文化機關等的減縮。第一階段的末尾,也許要減縮到相當大的程度,特別是經濟方面。這一點,將被人利用作為亡國論和妥協論的根據。然而必須看到第二種變化,即向上的變化。這就是戰爭中的經驗,軍隊的進步,政治的進步,人民的動員,文化的新方向的發展,游擊戰爭的出現,國際援助的增長等等。在第一階段,向下的東西是舊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量上。向上的東西是新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質上。這第二種變化,就給了我們以能夠持久和最後勝利的根據。」
「內線和外線——抗日戰爭是整個處於內線作戰的地位的;但是主力軍和游擊隊的關係,則是主力軍在內線,游擊隊在外線,形成夾攻敵人的奇觀。各游擊區的關係亦然。各個游擊區都以自己為內線,而以其他各區為外線,又形成了很多夾攻敵人的火線。在戰爭的第一階段,戰略上內線作戰的正規軍是後退的,但是戰略上外線作戰的游擊隊則將廣泛地向著敵人後方大踏步前進,第二階段將更加猛烈地前進,形成了後退和前進的奇異形態。」
「有後方和無後方——利用國家的總後方,而把作戰線伸至敵人佔領地之最後限界的,是主力軍。脫離總後方,而把作戰線伸至敵後的,是游擊隊。但在每一游擊區中,仍自有其小規模的後方,並依以建立非固定的作戰線。和這個區別的,是每一游擊區派遣出去向該區敵後臨時活動的游擊隊,他們不但沒有後方,也沒有作戰線。「無後方的作戰」,是新時代中領土廣大、人民進步、有先進政黨和先進軍隊的情況之下的革命戰爭的特點,沒有可怕而有大利,不應懷疑而應提倡。」
「大塊和小塊——一種可能,是敵佔地區將佔中國本部之大半,而中國本部完整的區域只佔一小半。這是一種情形。但是敵佔大半中,除東三省等地外,實際只能佔領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依重要性說是一等的,依面積和人口來說可能只是敵占區中之小半,而普遍地發展的游擊區,反居其大半。這又是一種情形。如果超越本部的範圍,而把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算了進來,則在面積上中國未失地區仍然是大半,而敵佔地區包括東三省在內,也只是小半。這又是一種情形。完整區域當然是重要的,應集大力去經營,不但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文化方面也要緊。敵人已將我們過去的文化中心變為文化落後區域,而我們則要將過去的文化落後區域變為文化中心。同時,敵後廣大游擊區的經營也是非常之要緊的,也應把它們的各方面發展起來,也應發展其文化工作。總起來看,中國將是大塊的鄉村變為進步和光明的地區,而小塊的敵占區,尤其是大城市,將暫時地變為落後和黑暗的地區。」
「於是問題和結論是: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必須是持久戰。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
——《論持久戰(一九三八年五月)》
國軍軍閥習氣太重,派系林立,吃空餉喝兵血嚴重,這種部隊根本不算現代軍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退往印度蘭姆伽的國軍遠征軍接收了全套英軍裝具和美軍裝備,伙食也參照英軍士兵標準(甚至配發了牛肉和罐頭),馬上就有國軍團級幹部向司令部抗議:這樣下去不行,士兵吃這麼好吃嬌貴了,以後回國了就再不吃摻沙子的大米了,叫我們以後怎麼帶部隊?
這樣的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
第一,派人去武漢找一個姓劉的女孩子,送到重慶區;派人去曲阜,把衍聖公帶到重慶去
第二,本位面的歷史上、
當初日本人讓汪精衛的手底下組建地方上的綏靖部隊
然後日本人撥下來的錢,讓大家分了
沒錢怎麼辦?找地方上要啊
但是新四軍活動的地方誰敢去?
只能找模範治安村去要錢
最後逼得模範治安村都投了八路了·······
所以,多把這些人才往汪精衛手底下送
第三、本位面的雜牌軍已經很慘了,就不用瞎指揮坑他們了,比如桂系的鋼七軍,被命令冒著日軍的艦炮飛機密集衝鋒全軍覆沒,然後又命令雜牌軍接著這麼搞的缺德事兒,就別干啦
第四,本位面解放戰爭東北戰役的時候,東北就逃出來一萬人,領頭的說,唯一要做的事兒就是上面讓你往東你就往西。所以要多給部隊自主權,自己別瞎指揮
第五,空軍別讓你老婆管,讓她掛個名就行了,不然你的空軍小夥子們還得開著外國人當郵政用的飛機和日本人打
第六,小舅子而已,又不是小姨子,不用對他太好,你小舅子一句美國人那麼多,我們幹嘛要自己生產可不是一般的坑,不過沒辦法,國內生產就算只賣100,他也賺不了多少,但是買美國的,美國人開價100,他買回來開價1000,剩下900就是他的了,或者說美國人開價1000,然後900分給美帝100,這800也就是他的了,無關對錯,就是利益。
第七,坑老毛不用自己上,對王明那些人好點就行,他們會幫你,好歹你也是共產國際的常委不是。就像後世中國如果援助印度,肯定也選一個廢物援助,共產國際眼光比你毒,他們選誰你跟誰,
第八,皖南事變可以搞,但是竹溝醫院這種攻打人家傷兵醫院的缺德事兒還是別幹了
第九,中條山就交給衛立煌
第十,豫湘桂!
最後,如果真要光頭最後贏的話,給老毛帶個話,說你要是留光頭我就給你一萬隻槍就行了
好了,你可以去重慶找個地方抱著武漢那個姓劉的姑娘等珍珠港了,87年考慮去武漢收養一個小女孩,這一生就圓滿了
當然,就蔣公執政的基本盤的德性
蔣公真這麼搞,搞不好要落水
換誰都輸。
首先要明確一點:中國人民的民族特性決定了中國人不適合小政府。
儒家學派和法家學派(大政府學派)之所以能贏,
黃老學派(小政府學派)之所以早早的就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就說明這是歷史的進程,你不可違抗。
歷史已經證明了能夠長久統治中國的都是大政府。
這是民族的選擇。
然鵝,因為歷史的偶然性,民國就是一個典型的小政府……
封王的封王,起義的起義,陽奉陰違的陽奉陰違,
這種小政府是統治不了中國的。
因此,常凱申想要贏,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集權。
這集權的思路,大概80%以上的知乎用戶已經gg了。
然後,在那個時候這集權需要的手腕……
不用想,99.99999%,一億個裡面,能不能出那麼一個,都不知道。
常凱申花了那麼多年想搞大清洗,洗來洗去,各路軍閥豪強依舊尾大不掉。
你以為知乎上那些把運輸大隊長掛在嘴邊的小年輕,能在那個位子上活幾天?
而就在這個內外堪憂的時候,小日本來了。
他沒有給常凱申任何時間窗口,一波timing掐死了民國。
這個時候所有的出路都被堵死了,戰略撤退然後苟且「賣國」是唯一道路了。
於是有了宋家去美國展開了一波長袖善舞,可歌可泣的故事。
事實上,在抗日這件事情上,常凱申抱大腿已經抱成功了……
小日本不是被打死的,是被他自己的野心拖死的。
如果狗日的當年僅僅抱著一個偽滿洲政府就滿足了穩紮穩打……
現在是啥樣,就不好說咯……
(不過也有說法說,這不是小日本野心使然,
是因為當時的局面逼迫日本一定要吃下一個中國以戰養戰,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最後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怎麼打。
如果是我穿越回去,我自然也沒我剛才說的那麼大的本事,
所以,我會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抱美國大腿。
第二件事情:從重慶開始,抱毛爺爺大腿。
第三件事情:新中國建立以後,退位讓賢。
這樣,還能混一個太祖噹噹。
妙,妙,妙。
此間樂,不思民啊……
沒事出來裝個瘋賣個傻,寫倆丑爆了的毛筆字,不要太開心。
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要是蔣介石讓我去指揮軍隊,和日本拼戰略,我肯定幹得比蔣介石還差多了,蔣介石怎麼說也是一時豪傑,見識手段都是當世國內一流。。。
但是穿越的時空還是給了我70年的見識,我要是蔣介石的話,可以減少數千萬中華兒女的死亡。方法是:去延安找毛澤東,(悄悄)讓出指揮權,(悄悄)讓毛澤東指揮全國人民抗戰,毛澤東說啥就(轉述)啥指令。。。。我十分確定讓知乎上的軍神去打,不出三月,大和民族會成為第五十七個民族。
打個屁!就靠著大民國一年幾萬噸的鋼產量,怎麼樣趕著在汪精衛之前投降保命才是正經!
抗日的事情就讓給老毛管吧!讓他們頭疼好了!第一日,看著鏡中的自己,魂穿?
第二日,整理思緒,和老婆談心。
第三日,找宋子文去美國籌備復國基金會。
第四日,命何應欽主管抗戰大小事宜。
第五日,約談李宗仁,告訴他自己將要去美國,原則上支持他成為抗戰領袖。
第六日,去延安會晤毛主席,提供編製和軍備物資。
第七日,到美國,準備提供政治現金,將來支持杜魯門,然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開玩笑,真要魂穿感覺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手底下那幫將軍能鎮得住哪個?黨內汪精衛、龍雲、李宗仁、何應欽哪個是省油的燈,哪個不想要自己的命。外面中共大佬哪一個是好相與的,日本人哪一個師團是好對付的,國際上哪個國家願意支持中華民國?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哪個不是各懷鬼胎。
感覺能活下來就是上帝的保佑……
————————————————————————————————————
看了很多答案,很多人都說投降日本或者投降老毛。
真是笑話,國民黨本質上是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蔣公不是不知道土改的重要性,而是黨的路徑依賴決定了黨的路線方針,同時中國國民黨並不是蔣介石一個人的政黨。而蔣公一直只是中國國民黨名以上的領袖,直到抗日他才變成實質上中國國民黨,乃至中國的最高領袖。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是有著本質上的衝突,西安事變時中共不是沒想過要對蔣介石進行毀滅,只是共產國際另有指示才作罷。所以蔣介石怎麼投降中共,你敢說,人家都不敢信吶。
至於投降日本這樣直接的取死之道,我就不評價了。
人很多時候不是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做,一個黨一個組織是有生命的,除了締造者能夠改變它,繼承者最多只能小幅度的左右方向,如果繼承者拋棄了支持者的利益,那麼支持者就會拋棄繼承者。他的決定,不能脫離組織,也不能脫離群眾,在民國時期,此群眾非彼群眾。就是經天緯地的太祖,試圖改造組織,改造群眾,也是眾叛親離,人亡政息。
談何容易啊……
以現在的史料披露來看,常凱申是知道沒法和日本硬拼的,而且作為中國最後一個軍閥 他更知道 一個沒有向心力的政府和民眾更沒辦法與日本抗衡。 無奈一切來的太突然,只能被動對抗。 抱緊美帝大腿 把美帝也卷進來 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辦法,最後當然成功了。結果是抗戰勝利了 但是他和他的民國卻嗝屁了,如果是讓普通人 干,我想 大部分早就去當汪精衛了。
你會蛻變成跟蔣介石一樣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國軍投敵人數超過殺敵人數
據統計國民黨黨政要員有66人,高級將領有67人,軍隊有大約50萬人投敵,其中國民黨副總裁及中委以上者20人,佔全部汪偽軍62%。
看一看侵華日軍死亡人數。據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統計,侵華日軍死亡43.56萬人,而美國人統計死亡為44.7萬人(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中國戰爭發展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下冊,916頁注釋2)。
這是日美兩國的統計數字,而兩數相差不大,僅一萬人多一點。
按照這個數字,在侵華期間,日軍死亡(包括被國軍打死、被共軍打死、被其它抗日武裝打死的,病死的總數)人數大約為45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哪怕都是國軍打死的,日軍死亡人數也就是45萬。
再看看國民黨軍投日人數。根據李敖《蔣介石評傳》和《自己不洗別人洗》兩書(文)統計,國民黨軍隊抗戰期間投敵人數約為50萬人。《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也記錄著:「叛逃的將軍1941年有12個,1942年有15個,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萬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而日本人則利用這些偽軍去保衛其佔領的地區,以對抗毛共游擊隊」。
人們從中可知,上面兩則信息都認為國民黨軍隊投敵人數約50萬。
結論: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叛國投敵當偽軍的在50萬人以上,而侵華日軍在抗戰期間死亡的人數為45萬,就算這些死掉的日本鬼子都記在國民黨軍隊的「功勞簿」上,其充其量也就是殺敵45萬人,與投敵叛國的50多萬國民黨軍隊相比,實在不能讓國人為老蔣的國民黨軍隊感到驕傲。連西方國家都嘲諷說:這是蔣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創造的戰爭奇觀。早在戰爭期間,蔣國民黨軍隊創造的這個「奇觀」就已成為世人笑柄,蔣國黨軍隊也因此被說成是二戰盟軍中的「異類」。
戰後曾有人開玩笑說,偽軍沒有戰鬥力,只是白白消耗日軍糧食。其實,不少偽軍投敵後,並沒有消耗日本人物資,而是享受著重慶的軍餉,用非淪陷區人民的血汗錢幫日倭殺中國人。這個事實是降將們親口告訴日酋岡村寧次的:「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
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該資料的來源,參見日本人稻葉正夫編寫的《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一書第327頁。
這本書由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翻譯,中華書局1981出版。該資料披露後,連當年的盟國也為之嘩然,認為這是蔣國民軍隊在抗戰期間創造的又一醜聞:蔣國民黨軍隊身處盟軍陣營,卻給為日倭服務的偽軍發軍餉。不過,投降日倭的偽軍也有他自己的原則:只打毛共,不打蔣國民黨。
日軍將蔣國民黨軍隊稱為「友軍」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下冊第一章第一節中,記載41師團在1942年2月掃蕩沁河地區決死一縱隊時提到了這樣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在此次作戰中,山西軍第六十一軍(軍長梁培黃)以其主力,作為我方友軍參加戰鬥,此點值得注意。」蔣粉絲為老蔣翻案的時候,最喜歡強調的就是蔣國民軍隊在抗戰期間的輝煌業績。很多人還振振有辭地指責毛共歷史教材隱瞞「蔣國民黨是抗日主力」的真相。其實,建國以來,毛共的中小學教材最多只是指責蔣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還從來沒有指責過他們積極投敵,與日寇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共同反共。
現在好了,蔣國民黨成為日倭「友軍」的歷史真相由日本人自己披露出來,這實在讓那些盛讚蔣國民黨軍是抗日主力的中國「精英」們無地自容。對那些打著還原歷史真相旗號,動輒拿「蔣國民黨抗戰死亡多少多少將領」說事,拿「擊斃多少多少日軍將領」說事,就是不說蔣國民黨軍隊大批投敵,投敵後還領著國民政府的軍餉來屠殺中國人的這些臟事和破事。他們的臉皮太厚,已經不知天下還有「羞恥」二字!況且,毛澤東在其選集里有對國民黨抗戰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看法,但從沒有否定國民黨不抗日,毛共本身就是從最初的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再到迫蔣抗日的歷史轉變。
老百姓被逼助日倭打蔣軍
蔣國民黨軍隊成批成批地賣身投敵後,蔣國民政府還嫌對日軍幫助不夠。他們又通過橫徵暴斂,逼迫老百姓跑到日倭那一邊去,變相地幫助日倭侵略中國。這個現實是殘酷的,也是令人扼腕哀嘆且可恨的。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一些資料吧!
美國作家布賴恩.克羅澤在《蔣介石傳》第十八章中說:「1944年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河南)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其實是豫西土頑》用草耙就把5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時間,擊潰了30萬中國軍隊,控制了到漢口的鐵路。」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中說:「1942—1943年冬天發生了全面的饑荒,許多人吃樹皮、草根和牲畜的飼料。據報道有吃人肉的。大約有兩三百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另外有300萬人逃難到省外。隨後,有幾十萬河南農民被趕到一起,讓他們用馬車和手推車把糧食運送到征糧中心,為軍馬找尋飼草,修築公路,和開挖一條300英里長的巨型反坦克壕溝——最後證明這是完全無用的。將近100萬人被徵募去加高沿黃河的堤壩。對於這樣的勞動,農民得不到工錢,他們常常甚至不得不自備飯食。1944年春,他們深沉的忿懣變得表面化了。
當中國士兵在日本的一號作戰面前撤退時,農民們《同上》兇猛地攻擊他們。他們用農具、匕首和土炮武裝起來,解除了5萬名本國士兵的武裝,殺了一些——有時甚至把他們活埋了。」
該書下冊第十二章第十四節中說:「從政治上看,一號作戰對國民黨人也是一場災難,因為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在戰場上,不稱職和腐敗(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戰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達半年之久。沒有比一號戰役開始階段這場災難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了,當時正遇上了1944年春季河南的大饑荒。
無論重慶政府,還是河南軍政當局,對這場饑荒都毫無準備,儘管災情的發展已能明顯地看出。當饑荒襲來之時,當局遠沒有提供任何救濟,橫徵暴斂一如既往。投機活動極為普遍。當中國軍隊面對一號作戰逃跑之時,長期受壓的農民奪取他們的槍支並向他們射擊,然後歡迎日軍。」該書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中說:「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鄉民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下當自由民。』」
本國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給敵國軍隊送慰問品,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在鮮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
抗戰後期日倭放老蔣一馬
那些反覆強調蔣國民黨抗日有功的蔣粉絲們,最喜歡說的就是:如果沒有蔣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抗戰,中國就會被全部佔領,中國就滅亡了。事實是否如此?讓我們來看有關檔案資料。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五節中說:「到1944年,讓重慶政府殘存而不將其摧毀已成為日本的目標。」為什麼呢?侵華日軍的華北方面軍是這樣看的:「華北方面軍則認為……日本與重慶之間暫時處於戰爭狀態,卻有能夠共存的性質。
但是,日本與共產黨勢力之間則是不容許共存的。」(見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一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而日本參謀本部第一部長在1942年5月的一次談話更令人驚訝:「攻佔重慶後,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估計,攻佔重慶就只不過是極端危險的投機……」(出處同上)這是日本參謀本部第一部長依照自己對侵華戰爭局勢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他認為,徹底擊敗國民黨軍隊,未必就能戰勝中國。
與中國「精英」們拚命鼓噪地「敵後戰場中共武裝是依賴正面戰場而存在」的觀點不同,日本這位第一部長認為,失去正面戰場後,中共武裝不僅不會被消滅,而且「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二章第十一節也談到日本這方面政策的變化:「起先,日本人很少去分辨各種各樣的中國武裝。日本人只試圖掃蕩或擊潰他們,不管他們性質如何。然而日本人不久認識到,這樣的掃蕩只會使中共更加容易擴展。
到1939年下半年,日本人變得比較有辨別力了。當日本人進攻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地方武裝時,中國的非共產黨武裝袖手旁觀。日本人對非共產黨人也提出了更為肯定的要求。據日軍統計,在1939年年中到1940年年末之間的18個月中,僅華北一地約有7萬人從國民黨軍陸續投奔日軍。日本人也與幾位地方司令官達成非正式『諒解』。」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的《華北治安戰》一書中,把中共威脅說得更具體:「1941年底治安地區為10%,准治安地區為40%,未治安地區為50%」,導致1941年華北日軍出現糧食接濟不上的窘境。「如果不把滿蒙、華中、南方的援助算在內,即使調用現有庫存糧食,並且嚴格執行配給及調整消費,米到1941年底,小麥到第二年青黃不接時,估計就要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到1944年秋,「在方面軍佔領的3個特別市和400個縣當中,治安良好的除3個特別市以外,只有7個縣(佔總數的1.4%)。有139個縣(31.5%)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不得不聽任中共活動。還有相當於66.9%的295個縣屬於中間地區。在該地區彼我勢力浮動很大,行政力量大多不能充分貫徹執行。其中大部是以縣城為中心,只將兵力分駐幾個鄉村,民心多傾向共產覺。」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毛共不同於蔣國民黨。八年抗戰中,毛共軍隊幾乎沒有收到任何外國援助。在這種情況下,毛共軍隊仍然能將敵占區攪得雞犬不寧。如果抗戰的中國真的落入毛共之手,而且能獲得像蔣國民黨那麼多的外援,對日倭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可想而知的。拿著小米加步槍尚且如此厲害,如果再獲得外國援助的機槍大炮,這對日倭來說,其後果不堪設想。
曾經在八路軍根據地生活過多年的英國教授林邁可,1967年就毫不客氣地對一個前日本軍官斷言說:如果八路軍有越共得到的那樣數量充足的外援,「他們就會在一年內把你們趕出中國。」([英]林邁可:《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的記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就體現了這一點。
這就是現實。蔣國民黨軍隊得以堅持到抗戰結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倭沒有下定決心消滅它。而日倭之所以不想摧毀它,原因是如果徹底消滅蔣國民黨,「抗戰的中國有落入毛共手中的危險」。這對日倭來說是個「極端危險的投機
因此,「讓重慶政府殘存而不將其摧毀已成為日本的目標 」,可以這麼說,蔣國民黨政府之所以能苟延殘喘、勉強存在,一部分原因是日本人有意其一馬。這也很好理解了解放戰爭時期和敗退台灣之後老蔣為什麼能聯合和重用日本侵華軍官一起反共了。
那些動不動就喊蔣介石跑去延安求毛澤東出來掌舵的,也不看看他們為什麼去延安的。
1938年9月29日毛澤東致蔣介石信
台北「國父紀念館」百年歷史陳列室陳列的毛澤東1938年9月29日致蔣介石信件
毛澤東致蔣介石信原件(見童小鵬主編:《第二次國共合作》,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圖349)
在台灣旅遊,參觀「國父紀念館」時,在紀念館的歷史陳列室中看到了一封毛澤東1938年9月29日寫給蔣介石的信(如圖)。在這封信中,毛澤東非常明確地表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願意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共同抗日。
據我有限的了解,這封重要的信函在很長的時間裡未被國內研究者所了解。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未收錄此信。198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國共合作》圖冊中收錄了這封信,最先披露此信全文內容。
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冊第91頁)簡略提及:
(1938年)9月29日 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開幕。毛澤東被推為全會主席團成員,並在會上宣布全會的議程。
同日 六中全會主席團決定,以毛澤東名義寫信給蔣介石。毛澤東起草的信中說:「此次敝黨中央六次全會,一致認為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特點,將是一方面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面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於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並說因武漢緊張特讓周恩來立即返回武漢,向蔣介石轉達中共中央的意見,商議一切。毛澤東的這封信,由周恩來在十月四日當面交給蔣介石。
從上述表述可以看出,《毛澤東年譜(1893-1949)》迴避了毛澤東信中承認蔣介石「領導」抗日的內容。
1985年印行的《武漢抗戰史料選編》(武漢市檔案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武漢圖書館合編),武漢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武漢抗戰史料》(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一書,再次收錄此信,該書主編田子渝先生並在2008年第3期《中共黨史研究》上發表文章(《「武漢抗戰」史料的新成果》)介紹此書,重點介紹此信,並全文照錄,而且有一段關於此信傳播過程的說明:「這封信長期不為大陸學人所知,上個世紀50年代,台灣刊登了信的部分內容,80年代公布了原函影印件,並作了負面的評論。到90年代大陸才公布了信的內容,權威版的《毛澤東年譜》作了摘錄,但迄今尚未見大陸學人的專門評論文章。」這段表述中所說「到90年代大陸才公布了信的內容」不太準確,但學界有意無意忽視此信則是實情。
由於此信迄今並未被大眾所了解,故照錄如後:
介石先生惠鑒:
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餘。
先生領導全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在國人無不崇仰。
十五個月之抗戰,愈挫愈奮,再接再厲,雖頑寇尚未戢其凶鋒,然勝利之始基,業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無窮。
此次,敝黨中央六次全會,一致認為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特點,將是一方面將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面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於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
在此過程中,敵人必利用歐洲事變與吾國弱點,策動各種不利於全國統一團結之破壞陰謀。因此,同人認為此時期中之統一團結,比任何時期為重要。唯有各黨各派及全國人民克盡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統一領導之下,嚴防與擊破敵人之破壞陰謀,清洗國人之悲觀情緒,提高民族覺悟及勝利信心,並施行新階段中必要的戰時政策,方能達到停止敵之進攻,準備我之反攻之目的。
因武漢緊張,故欲恩來同志不待會議完畢,即行返漢,晉謁先生,商承一切,未盡之意,概托恩來面陳。此時此際,國共兩黨,休戚與共,亦即長期戰爭與長期團結之重要關節。
澤東堅決相信,國共兩黨之長期團結,必能支持長期戰爭,敵雖凶頑,終必失敗;而我四萬萬五千萬人之中華民族,終必能於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克服困難,準備力量,實行反攻,驅逐頑寇,而使自己雄立於東亞。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專此布臆。敬祝健康!並致
民族革命之禮
毛澤東謹啟
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我是蔣介石的話,不說多的,少死幾百萬中國人,多死幾十萬日本人,問題不大。
首先說少死幾百萬中國人:
1,花園口不決堤,長沙不亂燒,把劉峙打發到閑職上去,這就少死100萬以上了。
2,向抗日有功的地方軍閥提供裝備補給,又能少死十幾萬。
3,不在淞滬打消耗戰,最大限度疏散之後撤離海岸線,節節抵抗,可以少死十幾萬人。
4,撤離南京及其他淪陷城市的傷兵和百姓,又能少死30萬人。
5,對各地的饑荒積極賑濟,別的不說,留點糧食預備1942,少死幾十萬人毫無問題。
僅就這幾點,已經少死200萬人以上了,如果能更進一步的,放棄一些打的太難看的戰役,取消一些不切實際的作戰計劃,限制徵兆壯丁入伍,少死500萬人也是可能的。
然後說多死幾十萬日本人:
1,在共產黨的幫助下對從淞滬撤下來的軍隊進行整編,減少腐敗程度,在此後的幾次大會戰中把交換比從動輒5:1、10:1提高到9:1、4:1,多死十萬日寇問題不大。
2,在關鍵會戰中撤換部分官僚,如蘭封會戰的桂永清黃傑之流,可以保證這些戰役不會輸的太難看。同時也減少對前線部隊的微操,讓軍事主官可以自由發揮,如此還可以再多死幾萬日寇。
3,提前從美國、蘇聯大量購買武器彈藥和各種物資,甚至不惜以主權做抵押(反正我鬥不過太祖),至少把嫡系中央軍的戰鬥力提起來,多打幾次衡陽會戰,少打幾次中條山會戰,還能多死幾萬鬼子。
4,支持華北的共產黨游擊戰,向他們提供武器、彈藥、醫藥等,並把各省和戰區的領導權委任給他們,以華北游擊隊的戰鬥效率,多殺十萬鬼子還是可以做到的。
5,不下達「允許偽軍曲線救國」的命令,減少偽軍數量,進一步壓迫日軍的人力,可以大大提高日軍的損失,預計還可以多幹掉幾萬日軍。
以上幾條措施均不觸動美英、地方軍閥和四大家族的利益,甚至可以分給他們更多利益。比如地方軍閥可以獲得戰區的實際控制權和軍權,購買美國軍火的回扣也可以分給四大家族,錢不夠就拿礦山、森林、鐵路、關稅等主權抵押,反正東西現在在日本人手裡,日後在老毛手裡,有本事找他們要去吧……
至於結果,當然也就是比蔣委員長少死幾百萬中國人,多殺幾十萬日本人,少丟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最後也不會放外蒙獨立,基本就這樣吧,一點微小的工作。
綜上,蔣委員長甚至不需要什麼土地改革、振興工業、反腐倡廉、打擊財閥,只要他能把他所做的錯誤決定中最錯誤的那些撤銷掉(比如三大慘案),就能至少拯救100萬條人命。如果他能稍微減小那麼一點點私心,別讓雜牌軍去沖日本人的艦炮,就可以再少死幾十萬國軍戰士,如果他能再進一步,稍微對軍隊做出一點點改變和提高,就可以多殺幾萬鬼子,如果他真的可以共黨合作去抗日,多殺幾十萬鬼子根本不成問題。
蔣介石把抗戰打成這德性,不是他不聰明,而是他私心太重,穿越者知道歷史的進程不可違逆,也就不會有那麼重的私心,十有八九可以做的比他好得多。
當然是和共軍聯合啦!放手讓共軍改編和訓練國軍,聽從共軍指揮,多向共軍學習。等打勝的那一天,開個慶祝會,意外失火。
軍事地理,裝備數據,兵閥派系,人員調度,我都不會比黃埔前校長強。現代槍械製造,高性能飛機,核裂變核聚變這些屠龍之術我更不會,而且即使我帶回去理論,按民國的工業水平也很難生產。更慚愧的是近代史我也沒認真研究過,很多可以利用"事後諸葛亮"身份投機取巧的機會也沒能把握。反正按照正常歷史線抗日戰爭會勝利的,我也沒必要騷操作一波,萬一弄巧成拙讓戰爭走向更深的劣勢。但作為一個平庸的人,我有一點可以做:1937年年末,疏散好首都民眾,安排好行政和軍事指揮機構撤離南京遷往陪都重慶,殺了唐生智,親自率軍守備南京城。幾百年前的封建君主中尚且有人知道「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民國大總統,沒有理由退讓。將軍在前線指揮還是獨自乘船逃跑,對士氣的影響是巨大的。試想作為一個參加南京保衛戰的普通士兵,國家元首遷都重慶,戎城守將棄城逃跑,你又哪有心思為國賣命?此時,不需要深入的戰爭動員,不需要大量的媒體經費,願與城池共存亡的將軍,本身就是部隊的精神支撐,他的存在,就是力量。即使城破身死,總比「殲敵兩億,雄踞台灣」的晚年更好,也無愧黨國,能給四萬萬中國人一個勉強及格的交代。
如果我穿成校長,那我啥都不幹。
如果一定要幹什麼,那就準備好遷都。小日本撐死徵召五百萬陸軍馬鹿,他們還能甩著羅圈腿進四川盆地?
其實,我穿崇禎的話,也是這個思路。
人呢,最重要就是有自知之明。怎麼打,難道不是取決於想打出什麼結果嗎?
要打的比老蔣差,這太簡單了,直接投降就好了。
要打的一樣,運氣不太差的話,保持原樣就好了。要打的好。。。少微操就行。。。老蔣就愛微操上去送人頭把對面喂肥,答主只要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別瞎指揮就好。
還有就是,胡宗南的大軍挪一挪吧,我們現在都知道,就胡宗南那十萬大軍還想留著防共?效果和沒有也差不了太多。
再就是44年爭取別搞得這麼難看,要是美援又斷了抗戰打的再好,估計往後也還是要跪。
對了,花園口還是別炸了,除了給自己徒增黑點,全無益處。仗不能打得更好,好歹名聲稍微好一點吧?求實話抗日戰爭真的是不好打,我們先看看光頭的處境!
是啊,光頭算是人民領袖,但是實際上呢,全國各地軍閥林立,封疆大吏們傭兵自重,表面上服從光頭,可是實際上守好我這一畝三分地就行了。日本人來了吃到誰算是誰。能奈我何~
軍閥這個東西,得有兩方面才能玩的轉。人和底盤。和鬼子剛正面那是開玩笑嘛,那戰損比可是高達1:4的,我要是沒人了,我地盤誰來守?實在不好意思了,光頭兄……
光頭和張學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抗日猶猶豫豫,把希望寄託於國聯。但是當時的列強都是非常看重自己的在華利益,根本不敢和日本吵架。都是小心翼翼的。更別說給光頭援助了。
所以啊,我很同情光頭,有土共在山裡游擊,有軍閥小弟不聽話,外爹也不幫忙,白富美的小媳婦還很任性。
難不難,真的難,各種不利的原因,被鬼子從南京追到武漢從武漢追到重慶。
這麼難你叫我光頭怎麼打!我他媽看你是在為難我胖虎,哦不對,是光頭!
那麼光頭到底該怎麼打這場仗!
要我說,我是光頭,我也沒有好辦法,我覺得光頭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光頭一生最開心的時刻,就是鬼子偷襲了珍珠港。光頭知道後,笑的像個十三歲的孩子。那要看看穿越者如何改掉常凱申的壞毛病了
老蔣抗日這個事情確實有難度,但也不是沒法玩。首先確認一點,所為國軍整編就是個悲劇,不要想建立現代軍隊了,沒那個條件,國家軍隊都不行。怎麼辦?把封建軍隊玩到極致。思想上,國民黨已經玩廢了,用不了,就扶持青幫,把青幫搞成第一大幫,其他袍哥等等可以是青幫下屬,確保青幫地位。農村保長以上必須是青幫,嫡系軍隊青幫代表起到類似政委作用。全國全社會推行忠義,對幫內要義,對上級要忠。用忠義思想忽悠年輕人對抗紅色思想。軍事裝備上,放棄空軍,全力研發步兵裝備,火炮最大口徑75,手榴彈,迫擊炮為主要支援火力,開發射流為主的反器材槍和火箭筒,加長中正步槍的長度,提高精準度和刺刀站威力,產能集中在手榴彈和迫機炮。努力把戰區鐵路,公路挖斷,挖爛,把日軍後勤拖到和自己一個水準程度。軍隊組織上,用關稅以及青幫為主的海外匯款組建嫡系部隊,其他軍閥原則上不給軍費,號召x人守x土,一個軍閥省搞一個模範軍,適當給予軍費,其他不予承認正規軍地位,以戰功換地位,換補給。嫡系部隊核心20-40萬,其他全部是二線部隊。經濟上沒辦法,畢竟四大家族控制死死的,要動這個怕是空一格小命不保。看開金手指弄個尼龍襪啥的賺點錢行不行。堅決以空間換時間,熬吧,熬到珍珠港就穩了。按照這個玩法,估計日本子打不進湖南,估計徐州能頂住。國家多留一點元氣。打完日本子,身家轉移到香港,美國,不要想其他的直接政治協商治國,2屆後自然的被毛搞下去,以抗日領袖身份下台。
日本,31年,除了120萬噸的鋼產量,七千萬腦子不正常的國民之外,窮的一筆,還有啥?海軍強又不能爬到岸上!
穿越到黃埔軍校剛建立那會兒的蔣委員長身上,指不定和日本還有的一拼。前提是拼那個沒有滿洲的日本。
黃埔軍校建立後,應用戰術當然要革新,用人也要有點眼光,把那些潛力股都挖到自己手裡。然後呢,用情懷感化王亞樵這類的無政府主義者,打著左翼紅色恐怖的招牌,外懲洋賊,以爭國權。讓他們製造恐怖活動威脅英法殖民權益,提早從英法手裡把關稅自主權爭取回來,同時爭取騙得一戰剩餘物資還有法國比利時拆下來的德國機床。把自己打造成英法在東方的利益維護代言人形象。同時開始搞藉助關稅保護,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基本抄韓國路子。然後 作為穿越者,投投機,搞點錢,弄點技術,開始搞與殖民者殖民者利益互補的工業化,然後慢慢擴展。土地革命問題,這是地主階級政黨的死結,運氣好就贖買,當地反抗激烈就放無政府主義者去清理當地大戶。把gcd請到北平當北洋政府的執政黨,讓他們給北方頑固分子搞土改啥的,蔣校長佔領秦嶺淮河線以南,差不多就能搞出十個三步一炮(重迫+野炮)組合的騾馬化步兵師。面對31年陸軍孱弱(數量少,缺編嚴重,實際戰鬥力=十個師團)的日本,局部當有一戰之力。
我一直堅持認為面對日本的絕對優勢海軍,如果全面一戰,只能使用不對稱力量牽制,或者在我方優勢的地方和對方海軍較量。但是,一般來說打贏幾率是很小的,畢竟百年海軍不是說說而已,所以還是以大陸軍和空軍與敵相抗,廢掉他們的海軍優勢。這一切都來自於工業化的力量,而工業化離不開關稅保護,國家統籌,和人才。
我就不說徹底嚇阻日本侵略者了。畢竟他們腦子不正常。
參考了大羅羅的《遊戲民國》。
推薦閱讀:
※想要研究歷史,有哪些循序漸進的書可推薦?
※白俄羅斯多被稱為 ?Belarus?,為何德文名是 ?Wei?russland?,而中文名恰好還是德文意譯和原名音譯?
※最開始的時候外語是怎麼翻譯成中文的?
※歷代皇帝對朝代終會覆滅怎麼看?
※為什麼古代同等級的文官比武官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