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和八股文有區別嗎?


身為一個菜鳥級高中語文老師,我強答一個。

個人認為:考場作文還不如八股文,比它差遠了。

我最怕的就是改作文,因為學生的文章實在是無味、沒有邏輯,你還得拚命想著怎麼給他改好。

沒看過真正的八股文,根據道聽途說,八股文應該是根據考官從四書五經里出得一個題目展開論述自己對經書的理解。有一個固定的八段格式。

上海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重在思辨,要求學生從兩方面來談論材料,但也要根據材料的傾向性進行論證。議論文也是有格式的,而且是參照八股文。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堅硬柔軟兩方面都要說,要論證他倆的關係,最後還要落實到和諧自我上。全都涉及到了才能是高分作文。

所以我覺得上海的作文題目實際上等同於閱讀+擴寫題。這個主題用不上太多腦子,根本沒啥好思辨的,就看你在僅僅800字里怎樣漂亮的完成這麼多任務。

八股文至少有四書五經作為標準和依託,現在的作文題目卻搞得人云里霧裡,又要思辨,又要討論人生哲理。現在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在讀書,放假上補習班比平時還忙,生活中只有學習學習,哪有什麼深刻的人生體驗。沒有,就只能根據雞湯文現編。學生都是雞湯文高手。

都別說寫作文了,光作文題都看不懂,比閱讀理解還難猜。

為了寫好八股文,古代的讀書人至少還得熟讀四書五經。這些經書的確有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多讀益處很大。而現在的高中生基本不讀書,一方面是學業壓力太大,一方面是因為讀書對寫好高考作文幫助不明顯。自由與不自由,重要與更重要的事,要搞清楚任何一個論題都得列出一個長長的書單,下次考試還不一定考。還不如看看微信訂閱號里的雞湯文,看看高中生雜誌的豆腐塊,現學現賣,模仿別人的故作高深的語言。但長此以往就導致學生沒有邏輯,沒有獨立思考,僅會堆砌好詞好句的問題。

明明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框架已經固定好了,還要讓你思辨。標新立異容易跑題,循規蹈矩又沒特色,拉不開分數。文筆好沒思想不給高分,有思想太乾巴巴也拿不了高分。兩者兼顧真的太難了,讓出卷老師來寫,我不信他能拿高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只能拿個及格分,最後學生都被整暈了,徹底不知道怎麼寫了。

我買了過去兩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彙編,想提高自己的作文輔導水平,結果基本看不下去。最好的那篇滿分作文,一眼看上去無比有內涵,細看乾貨就兩句話。其他全是在裝逼。

說句實話,其實作為一個被摧殘過來的過來人,我自己也不會寫作文。辦公室的老教師也說不清楚怎樣是好作文。因為標準太模糊,一個改卷組長一個說法。

我所能做的只是幫助學生把語言變得自然成熟一些,文章結構清晰一些,學會按照出題老師的思路去審題立意,寫作時突出主題。

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磚家們想要的太多了。就800字的文章,又要語言優美,又要結構清晰,又要思想深刻懂得思辨。寫過論文的同學都清楚,800字就剛夠把定義界定清楚。不界定立意就去思辨只能是胡攪蠻纏。我們當老師的被弄得糊裡糊塗,最後把學生也教的糊裡糊塗。

語文總是放不下身段,無法接受工具性這一事實,總想宣揚自己的人文性,把自己弄得高攀不起。在我看來,語文的人文性其實就是審美的價值。審美,會欣賞就行了,沒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具備創造美的能力。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是實打實的思考創新,而不是好詞好句。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同治年間的題。

一圖勝千言,你還覺得高考作文能和八股文相提並論嗎?


八股文已經淪為絕對的貶義詞,基本等價於刻板,套作,壓抑的同義詞。原因與毛澤東的文章《反對黨八股》有莫大的關係,從此,八股不僅成為了僵化的象徵,更成了中國落後的罪魁禍首。但個人覺得,作為一項沿襲明清兩朝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如果真的一無是處,怎麼
會存世五百多年呢?

八股考驗什麼能力?

八股文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

寫作八股文,是一種極其嚴格的訓練,邏輯思路不嚴密的人是寫不好八股文的,做事有條理是一個管理者的重要能力,簡言之,八股文的作用有二:有效的向人們灌輸了統治階級的正確思想,也訓練了國家管理者的基本素質。

八股文長期背負著」封建殘餘」的罪名,是可以理解的,在外患面前,清王朝步履蹣跚,亦步亦趨,錯過了世界發展的大勢,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位,作為選拔官吏的考試製度自然難辭其咎。可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以今天的歷史經驗來批判,未免苛求古人。

人們往往誇大了當政者的預見力,然而不可抗力,地域,地理位置決定了經濟基礎,進而確定了社會的上層建築,在歷史上停留時間長的制度的優越性在於能夠使「穩定」「高效」「運行成本低」三者結合的很好,而非單純的追求高效。今天的應試教育之所以被人詬病卻仍然沒有被更加個性化的素質教育所取代,正是在於應試教育有穩定,運行成本低的優勢。其實,不論是唐代科舉的辭賦還是宋代的策論和明清的八股,都不足以考察一個人是否有管理社會的能力,但至少算是一個比較穩定,客觀的測驗,加之農業社會經濟結構單一,社會相對簡單,也並不需要官員有非常高超的管理能力。

何況,明王朝國祚長達276年,皇帝中除了前幾任有較為出色的政績外,其他的真是慘不忍睹,暴君,昏君層出不窮,然而明朝大部分時候還是太平的,由於以宰輔為首的內閣實際上管理著全國絕大部分事物,限制了皇權,也就保證了國家不太受皇帝個人素質的影響。

唯物主義歷史規律的結束與共產主義的興起

槍炮、病菌與鋼鐵 (豆瓣)

而清朝面對的是四書五經中從未有過的事情,偉大的老祖宗也並沒有什麼辦法。但仍然有一批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力挽狂瀾,使得中國未能徹底淪亡。這些人,無一例外是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精英,其中左宗棠還有濃厚的「科舉情結」。翻開當時的著名人物,完全沒考過科舉的寥寥無幾。可見八股仍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

再說高考作文,高三時候,語文老師說:寫好高考作文有三點最重要,字數夠,字跡漂亮公正,題目和開頭要好。閱卷老師時間緊任務大,每篇文章不會細看,所以上述三點非常關鍵了,但這三點和文章本身的思想性,內涵毫無關係。

寫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是相通的,一個閱讀量狹小(高考考綱),見識有限(高牆之內),社會經驗缺少的高中生,能寫出多少有見解,有思想的文章呢?即便摒棄思想性,單說邏輯通順,便能篩掉很多高中生了,回憶自己高中時代見過的文章,邏輯嚴密的寥寥無幾。(真覺得中小學應該加門邏輯課)這樣的文章怎麼能和選拔官吏的考試相比呢?

但即使這樣,不能成為」因為高考作文是八股,所以我就可以不寫」這種好高騖遠想法的理由,

高考作文的目的本就不是考驗思想性,不過起碼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從而篩選出合格的人才進入大學深造。如果真的有思想,大可在相關平台,期刊,雜誌上展現,執念於「考試作文扼殺才思」是一種學生時代普遍的迷思。


大多數人對八股文的見解來自於歷史教科書的隻言片語,然而,歷史教科書的第一作用是宣傳,而不是傳播正確的知識。

你先拿出十篇古代的八股文,再拿出現代的十篇高考作文,你就知道差別了。

八股文是選官機制的考試,考場作文只是考大學,一個是考好了就出來管理百姓,一個是考好了就去讀書,兩者的定位上差別就很大。

八股文應該類似現在的國考啊申論之類的吧。

備註:其實我也沒看過古代八股文。只是推斷一下。


大概,對於考場中的人,排隊的人,來說。有沒有,都無所謂吧,你只是需要做,不用看,不能看,更不能問


這麼反問的意思就是這兩差不多就是了?

去200分專科學校的學生也要寫你說的高考作文的,你覺得能和「爭取逐漸改姓趙」考試能有多大共性?


推薦閱讀:

你見過那些奇葩/無聊/折磨人的作文題目?
為什麼語文作文不能引用英文名言?
兒時作文,真話多還是假話多?
材料作文怎麼立意?

TAG:考試 | 應試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