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這兩種事情應該如何安排才能效率最高?

重要且緊急和不重要不緊急的理所當然的排在首尾。 但是對於重要不緊急,和緊急不重要,到底如何排列才能效率最高?

有人說應該先處理緊急不重要的,因為如果你不處理,可能就拖成重要問題。

也有人說應該先處理重要不緊急的,因為重要的東西永遠重要,而不重要的東西,拖一下也沒關係。

求解惑。


需求始終是第一位的。你怎麼可能在別人迫切讓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推諉?

這個排序是很顯然的。

如果迫切是指部門或者自己發現的需求,而不是用戶需求,這種情況下倒是可以將這些「理論層面」的迫切問題推遲解決。在軟體開發時,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權衡手段。


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

我見過很多專家講解任務的重要與否與緊急與否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分配任務的優先順序。道理是很清楚的:要先做既重要又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當然不用理會;如果是緊急的卻不重要的,大可不必理會;要是重要的卻不緊急的,反過來要優先處理……然而,我的觀察卻是大多數人面臨的真正問題並不是這個道理弄不清楚,而是在於無法分辨「真的重要」和「顯得重要」,以及「真的緊急」和「顯得緊急」。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標準只有一個:是否對你的目標(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實現有益。然而判斷一個任務是否真的緊急的標準卻沒那麼容易,因為你總是覺得每一個都很緊急。不過,經驗告訴我們,真正緊急的事兒少之又少,十萬火急幾乎只是出現在故事裡。不信你就嘗試著把所有你覺得緊急的事兒延遲一段時間再處理,如此堅持一個月左右。最終你就會明白那些事兒實際上都沒有那麼緊急。所以,你只需要一個判斷標準就夠了:這事兒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後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真正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而已--那個真正對你的目標實現有幫助的任務。


處理事情的優先次序,先考慮事情的「輕重」,再考慮事情的「緩急」。也就是應該先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再做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為什麼呢?下面舉例回答。

比如鍛煉身體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則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鍛煉身體保持健康,就會常常為了病痛煩惱。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麼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緊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會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緊急的事情給人的壓力比較大,迫使人們去趕緊做,相對來說重要的事情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大多數人做事情都是以壓力為導向的,壓力之下,總覺得非要先做緊急的事情,結果就是永遠到處救火,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

也就是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重視重要的事情,而總去做救火的事情,最終的結果是導致疲於奔命。也就是說,如果總是處理那些緊急的事情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最終結果就會把不緊急的事情做成了緊急的事。


個人,你覺得口渴要喝水和,尿急同時,你選哪個


推薦閱讀:

求助,怎麼處理碎片化時間?有什麼好的建議?
作為復讀生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理波動?
辦事效率高的人不喜歡結伴?
如何有效率得做家務?
開高效率的會議,有哪些好的經驗?

TAG:高效工作 | 拖延現象 | 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