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與別人合作一篇論文或著作的?

你是怎樣認識論文合作者並開始合作的呢?

合作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謝邀。

我本人從事實驗研究,現代實驗離不開大量資金、設備、技術支持,已經很少有一個人單槍匹馬發論文的情況了,來自三五個研究機構的十幾二十個作者一起署名發論文實在是司空見慣。人多力量大,一個人吭哧吭哧干七八年的工作,大家分好工,各管一塊,也許一兩年就幹完了。畢竟大多數研究領域競爭很激烈,科學上又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合作的優勢很大。就我個人經歷及周圍看到的情況而言,大多數合作者是同一個研究組的老師同學,少數是和老闆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其他研究組的老師同學,另外一些署名作者雖然沒有直接參与研究,但免費提供了一些研究中必需的材料和支持,雖然按照規範這種情況只要在論文最後致謝就可以了,但有些人事先就提出要求署名,也只能答應。最後一種情況,「懂事會做人」的作者會主動給一些利益相關人士掛名,用作賣好、拉關係、利益交換,這屬於學術不端,但也沒辦法禁止。學術圈也不是不染纖塵的聖地。越來越多的雜誌要求論文申明每一位作者對論文的具體貢獻,算是對這種情況的一種對策,但也只是形式上有所控制而已。

問題1-你是怎樣認識論文合作者並開始合作的呢?

從上面的描述大致也能看出來了,大多數合作者本來就是同事,平常工作中也有許多溝通交流,尤其在學術圈溝通與合作屬於政治正確,研究機構總是鼓勵內部合作與內外交流的,但凡有合作需求(通常是兩個技術和資源互補的研究組找到了共同興趣),很容易一拍即合,開展合作。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合作一方因為缺少某項技術或資源,故而通過第三方私人關係(更常見,成功率更高)或網路公開信息(成功率低)定位到潛在的合作者,雖然原先並無交集,但主動上門兜售自己的科研題目,尋找共同興趣,探討合作可能。最好的情況是雙方找到共同興趣,達成深度合作。其次是對方雖然沒有興趣,不願花費精力參與具體研究,但樂於提供技術和資源支持,這是一種淺層次的合作,主次分明,開展起來比較容易。更次的結果是對方沒有興趣,但可以通過某種渠道有價出售資源或技術服務,這是商業行為,就不算是合作了。最差的結果是吃閉門羹或對方表示精力資源有限,委婉拒絕提供幫助。

另外,各種學術會議是孕育合作的良好土壤。許多合作者是在會議上聽到了對方的報告才找到合作可能,並在會議期間與對方直接交流,達成合作意向。

問題2-合作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前面說過,合作屬於學術圈的政治正確,沒人願意在學術圈裡背上「不樂於合作」的名聲,但凡有合作機會,總是很容易開始合作。但起步以後,真正開展高質量的合作,其實很難。科學家也是俗人,尤其是現代科研高度競爭,科學訓練過程中只強調專業性,又不強調人文精神,科學家群體裡面也是小人成堆,互相撕逼起來也是非常熱鬧。具體實施合作會涉及到許多具體的資金、勞動和利益分配問題,表面和諧的合作背後也少不了來來回回的討價還價,越是深度合作,潛在利益糾紛就越多。所以真正碩果累累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其實不僅要具備科研水平,還要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協調自己與合作者以及合作者之間的矛盾,使合作順利進行下去。

在合作過程中,因為合作者除了參與合作課題外,還有自己的獨立課題和實驗室事務要管理,所以必須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保證合作過程中信息流暢,解決問題及時有效。最常規的方法是定期例會,有意外情況再開臨時會議。例會上會討論研究進展以及確定下一步研究方案與分工,這時候除了各研究組的負責人要參加之外,通常還會鼓勵各研究組的學生參加,以增長見聞。若是會議涉及利益分配(撕逼),往往就是各研究組的閉門會議了。有些牛逼的大型合作研究,還會建立專門的網站,一方面用於宣傳,一方面用於內部交流。因為許多科學家都在滿世界飛著參加學術會議,或者在不同地方建立有多個實驗室,不能出席會議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因而視頻會議也是司空見慣的。

大型的合作通常是以合作申請研究經費為主,申請的課題往往就是參與者自己的小課題放在一起組織拼湊出來的,各個參與者拿到錢以後,實際上各干各的,定期開個會彙報一下進展就好了,論文發表也是各顧各的,到時候把各自的論文湊在一起,就算是合作課題的研究成果了。國內的973計劃基本都是這種形式。當然因為常常開會見面,這些人內部再形成小團體形成小規模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非常普遍。

小規模的合作通常是以論文為主導的。合作開始前,其實已經在構想將來能發表的論文了。評價合作值不值得做,也是以將來發表的論文的水平為考量的。合作中的利益糾紛,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論文的署名順序。論文發表了,合作也算告一段落。合作過程中感覺好的會繼續合作開展後續研究或新的課題,感覺不好的大概就形同陌路了,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數。

以上經驗僅限於實驗研究,更具體點是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不知道有沒有回答題主的疑問,希望對題主能有所啟發。


合作者一般都是本組的師兄弟啊,通常博士帶著碩士

至於合作方式,很多純勞力的工作,比如文獻調研啊底物合成啊之類的都是由碩士來做的


沒和同期合作過都是和師兄師姐合作 方式就是讓做什麼實驗就做什麼實驗 覺得他們說的不靠譜就直接提出來 比較聽話且出活 合作嘩嘩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AMD發布的ryzen處理器?
能不能把 C 盤鎖起來,使其他軟體不能安裝到系統盤?
非專業學生如何系統的學習計算機編程?
神舟電腦這家公司為什麼能活下來?
為什麼中國有最頂級的超級計算機,卻沒有一個能用的消費級CPU?

TAG:寫作 | 計算機 | 學術 | 論文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