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生真的會對澳洲留學生有偏見么?

就是說什麼「學習不好的才去澳洲」 之類的。


雖然這個悶苔(問題)關注者寥寥,但這種觸及卑微的澳留狗們靈魂深處的題目我今後一定還會不邀自來的。

我來回答你,是的,不僅是美留,就連英留和加留也對澳留有偏見。

我本科讀了兩個學校,中山大學和澳洲八大院校中的uq.這是一個自願參加的院校間的交流合作項目,畢業了可以拿兩個學位。如果不去澳洲,可以在中大讀滿四年,在妖都扯個畢業證之後就可以回家娶媳婦了。

對我而言,去澳洲上學唯一的煩惱就是在那邊接受了初等教育的華人小夥伴第一次見面時會問我:"欸你高考考得太差才來澳洲的吧,三本?",問我時對方必須面色悲苦,表情凝重,然後拍拍我的肩膀,瞳仁里閃爍出共情的光芒。當下我內心一萬個"丟"幾欲脫口而出,可還是必須苦口婆心地跟對方解釋:"是的我高考的確考得稀巴爛!清北復交落榜了才來了中大!中大是211 985 top 10 是南方的最好大學啊!雖然過了伍子胥的韶關到了北方就不太有人知道中大了!啊我真不是國內的中介機構送出來的!啊我是正規交流來的啊!啊我雖然每天都在吃喝玩樂可我真的不是三本的啊!啊別說了我們來吃面前這盤烤魚吧!"

必須承認,澳留們具備了一切被人黑的硬性要素。澳洲是把教育當成產業鏈來做的國家,入學門檻極低,生源良莠不齊(這裡沒有順便在黑英國加拿大的意思哦)。我所在的澳洲大學雖然是八大,可每年錄的研究生都有大批國內二本以及一本渣績點的學生,原因無他,純粹撈錢。錄的一些華人本科生里,有一小部分甚至連高中英語語法的動名詞和進行時都分不清楚,不掛科就是他們至高無上的學術追求。

在我就讀的那所澳洲大學裡,內部還有一條鮮明的鄙視鏈:從小在當地長大的華裔鄙視中學階段來求學的留學生,中學階段來求學的留學生鄙視大學階段來求學的留學生,大學階段來求學的留學生鄙視以我為代表的半路出家插進來的留學生,然後以上所有人鄙視研究生才來澳村只為了拿PR永久居民的留學生。接著,以上所有團體的並集,不出意外將被其他國留學生嘲笑:美留們嘲笑我們成績差,英留們嘲笑我們土,加留們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只好嘲笑我們地方太熱土著太多看不到極光。

其實我不太明白這種優越感從何而來,作為主流留學圈鄙視鏈底層的一員,我從不黑任何人(除了東亞留學圈之外沒得黑),因為我深知:任何一個給群體貼標籤,然後用這個標籤或標準去judge群體里每一個個體的做法都是非常低智、粗暴、無理、21三體綜合症的,比如

——"你是xx人是吧?你們那的人都喜歡騎著氂牛綁著頭帶唱信天游是吧?所以你也會唱是吧?"

——"你是澳洲留學生是吧?澳留們成績都很差是吧?所以你成績也很差是吧?"

——"你是美國留學生是吧?美留們進大學都挺不容易的吧?所以你也很辛苦吧?"

這就是典型的stereotype(刻板印象)。美國就沒有成績差的嗎?——一個招牌砸下來,恐怕都能砸到十多個克萊登大學的學生吧(《圍城》主人公方鴻漸就讀過的著名野雞大學); 澳洲就沒有成績好的嗎?——我知道參加過國際奧賽獲獎被哈佛錄取卻只想留在澳村父母身邊讀大學的,認識年紀輕輕就修完雙學位接下來還要去研究院讀JD的,耳聞覺得美國top3太古板了所以全獎轉學來澳洲念研究生順便開了一家雜誌社的。至於我的中大同學,大家來到這之後都非常努力自製,包括我在內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在三年半的時間裡修完了大學四年的課程,在小組作業中時不時充當著替無故消失的印度人寫paper以及糾正當地鬼佬stupid idea保證作業能在deadline之前順利完成的靈魂角色。

我曾一度非常不喜歡澳洲——這裡的人似乎永遠穿著拖鞋,皮膚被曬得通紅髮燙,除草機的轟鳴和晨鳥的咿呀交織成每一個早上在耳旁縈繞的噩夢,一個月電訊公司都修不好的網和半年都沒能修好的馬路隱藏著這個國家國民性格中的散漫怠工。漂泊異鄉留學的紅男綠女們感興趣的永遠只是在學校附近找一套房子與同樣寂寞的另一半同居,如何在聚會中做一桌好菜上傳朋友圈或是何時再去海邊BBQ(真的澳洲除了海沒別的了),學業從來不是他們飯桌上的話語磁場所在。可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逐漸變得心平氣和,能夠坦然面對貴為兩大睡眠殺手的施工隊和鳥,能夠在學生處的工作人員拖沓辦公時對他們笑著說"no worries",能夠在學校餐廳吃飯時氣定神閑地從一堆野鳥土雞手中拯救出自己的三明治。 我在這裡度過了我本科生涯最愉快的日子,交到了能夠聯繫一生的朋友,看到了G20跨年夜江邊最美的一場煙火,也喝到了清晨學校圖書館隔壁咖啡廳賣出的第一杯咖啡。

或許不久之後我會去美國讀研,成為美留的一員,但我永遠都不會去黑這片我曾經生活過的土地。我想當下一次別人問起我本科為什麼選擇去澳洲時,我能驕傲自豪雲淡風輕地告訴他:我只是去澳洲看草泥馬和土雞的。至於那些矢志不渝黑澳留的,我只能回一句:一生兩萬個好天,機緣不逢,咱們各走一邊。

(附圖:遺世獨立的土雞)


出國幾年了,我覺得西方文化在價值觀上給我最大的影響是「don"t judge」(永遠不要評判一個人)。

隨隨便便給人下定論,是一種很cheap的行為。

----以下為3月17號添加的內容----

於是有些人看到這個回答就開始說了,哈哈哈簡直是扯淡,這個人就是個傻逼,都說了不要去評論別人,殊不知自己說別人cheap 就是在judge別人。嗯,我同意,昨天在寫這個答案的時候就預料到估計會有一幫噴子來噴,反正我習慣了。

這種問題,終究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事,愛不愛聽,是自己的事。

如果嫌我說得不好,推薦看看 @Johnny Durn 的答案,講得很詳盡。


美國確確實實對澳洲存在偏見,但是不要傷心,他們不是針對澳洲,他們的意思是,在版圖上的各位,除了美國,都是「垃圾」。

他們覺得英國一年碩士水了吧唧隨便申,他們覺得伸得上top20的誰沒有兩張oxbridge的offer。他們很驕傲地發明了鄙視鏈這種東西,我身邊的朋友基本都是留美。有一次和一桌美留吃飯,其中包括一個哈佛的。一個克萊姆森(抱歉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學校所以可能打錯了)的很自豪的提出了鄙視鏈,驕傲的說美本鄙視全天下,哈佛女表示贊同。從那一刻開始,什麼狗p美本,在我的心裡碎成了渣渣。

學校是好,但我不想要這種aggressive的culture,我不想因為別人把水噴到了我的院子就和他fuck來fuck去。我討厭美國那副打著自由的幌子有著成功學裡子的狗屁自信。尤其是留學生,留個美,十個有七八個都有了那種電影里美國人的樣子,或者美國電影intend to宣傳的美國性格。which really disgusts me!


事實是,會。作為留澳一員,已經被周圍留美或者留英的同學們當面開玩笑帶損過無數次了-_-#。什麼那麼low的地方balabala,放羊才去balabala。。。是啊,我的確學習沒有那些損澳洲的大神們好,我也承認澳洲很多學渣學沫生源總體不好,美國很多高校的名氣與成就比澳洲的大。但我來了我喜歡這我開心,其他又有什麼所謂?

即使大家都說不要judge,可各種偏見與歧視確確實實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關鍵是自己如何面對這種偏見。願意解釋的就多說兩句,反駁的話有一籮筐!不願解釋的笑笑就過去了,我們不要做那種通過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觀點就對別人有偏見的人就好了~


各位好,我是提出問題的那個人,在此對認真回答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實際上,這只是源於我說錯了一句話而產生的腦洞,不過讓我這個見識短淺的人很驚訝的是,從答案來看,這種偏見甚至說是歧視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不瞞各位,我也是美帝的預備役留學生,對去選擇澳洲留學的各位同學是沒有所謂的偏見存在的,個人認為去不同的地方只是因為每一個人所追求的東西側重點不相同。

至於那句說錯的話是什麼,是這樣的。不久前我在被問及為何不早一點開始補習SAT的時候,我回答說「之前想去澳洲,沒有想法去美國。」那人又說了一些話,大概是說成績不錯而財力支持的話還是去美國諸如此類,我回答說「我成績不好,人說成績不好去澳洲嘛。」

當然說完我就後悔了。即使我確實無心冒犯只是想自我嘲諷而已。事後想想,揪心的不行。我有一個學姐,在UNSW學建築,學習什麼的都超棒,為人也相當Nice,我非常喜歡且尊敬她。她要知道我那麼說不得氣吐血。反思了好幾天,出來了這麼一個腦洞產物。

如果有留學前輩(尤其是澳留)覺得上述話語是偏見且大不敬(至少我這麼認為),我以後輩的身份在此向您誠摯地道歉。我已為此心神不寧,現在仍在反思。所以請原諒。

最後一提,就算不原諒,也拜託不要且不歡迎人身攻擊,謝謝合作。這裡已經在反思並且致歉。而且人身攻擊的話,針對一個十六歲不到的小姑娘好像也沒什麼意思,反而有可能降低您的身價。

謝謝。


學藝術的學習都不好。

演員都會被潛規則。

溫州人都是土豪。

香港人都是港燦。

河南人都愛偷井蓋。

00後都是腦殘。

不是每個人都會傻逼的去judge一個群體。


轉之前回答

看不下去知乎現在的風氣,花了兩小時寫寫我的感受,大家可以留言討論,亂黑就沒必要了,雖然我也不在乎。

我在anu讀碩,放假期間在國內一中等券商ibd實習,之前也在深圳四大實習過,感覺這裡的hr完全不會因為你是澳洲大學畢業而有偏見,特別是墨爾本和anu,我也認識很多國內知名大學的學生在anu(清華、浙大、上財、央財)

然後重點來了,我想談談大家關注的門檻問題:

很多人以入學門檻來說事,先說結論,門檻就是扯淡,因為這個世界壓根就沒有公平的事情存在過。我高考在江西,從初中開始想去北大,除了讀書啥都沒做過,連吃飯都要控制時間,全省理科20w考生,最後考了600名,按比例算前0.3%,可是我們報志願時才知道,北大在我們省理科20萬考生tm一共招15人(一批次),連北京四中一個班去清北的人數都不到,呵呵,總之很負責任的說,只要你還活在地球,在低層次圈子裡混就天生決定了你很大概率得不到優秀的資源,在大學也經歷了很多事證明這一點,這裡不多說。

問題來了,北大在北京、香港、海外的入學門檻比起江西的入學門檻很水,那我能說北大水嗎?澳洲也一樣,澳洲能去anu、悉尼、墨爾本的本地人基本是top級別,人家剛開始承認高考,給你面子放低門檻在中國招人(部分專業卡一本,部分要求更高),給你top級別的老師和教育設施,畢業之後給移民的機會,能直接給2年工作簽證,回國工作也不差,仁至義盡了。現在倒好,大家開始說「你們門檻太低,太水,人家不管工作認可度,不管移民機會和生活質量,就要跑去競爭壓力大的地方去」,呵呵,當年江西一本率5%,上海大學分數線比江西一本線高50多分,而我到了上海親戚家才知道這所大學的本地錄取情況(前景挺不錯的大學,沒有黑的意思)。你們牛逼不想水,全去北大清華,最好再加點挑戰從內陸考(如江西理科不算自主提前,普通考生一批次去北大清華大概招30多人,從20w學生排名,top0.015%),也別去哈佛麻省了,比起這競爭程度都是渣渣,反正就想競爭大對吧

還有,有人會說其他國家大學門檻高,excuse me? 我只舉例,我一朋友東北財經(學校不錯,可惜雙非)78分+cfa1(不知道認不認)去了曼切斯特大學發展金融專業(要求雙非75以上),他室友83去了愛丁堡碳金融,美國更不用說,很少關心學校是不是211,雙非去名校的也挺多,(還不算上約翰霍普金斯金融專業、哥倫比亞統計專業),怎麼anu要求雙非 avg 85+ 墨爾本要求90就不行了呢?人家大學努力讀書把加權弄的還行,還不準別人翻身?還有說去美國得考gmat,gre,你們知道這個相當於美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也只有北美兩個國家的大學強制要求,憑什麼其他國家一定要認可?事實上強制要求考g的大學除北美基本沒有,所以不認可美國研究生考試的國家乃至大學都水?英國、日本、新加坡絕大部分項目也不強制要求考g,所以大家都水?

順便一說,我校優秀的人很少擔心求職達不到門檻。
即使是頂級外資投行也有一些牛逼的學姐學長去了香港的office,母校給予的平台已經足夠,與其有著時間糾結不如全方位的提升自己,你要明白在評價一個人的能力體系中,學校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其他部分哪一項你能做到極致都很牛逼,如專業素質(最好有各種資格證或成果來證明)、實習、社交圈、VIP(家境)、心態、甚至是你不要臉的去嘗試抓住機會的能力等。

當然也不用過多在意別人的看法,國內兩種鍵盤俠多。一是瘋狂吹噓自己,彷彿自己天賦異稟,天之驕子,其實絕大部分人生下來IQ EQ方差不會太大,因為天生所處圈子的就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圈子給予他們更大的概率接觸到成功,之後還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了,沒必要。還一種是通過貶低他人而抬高自己,他們沒那麼在乎你,只是在網路上通過黑他人安撫在現實生活中被打擊的內心,若被這種人左右,不值得。

最後一提,適當保持自我,開心就好。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

我白天看注會看的頭疼,還要回復一些負反饋評論,和各類孩子講道理,你們看的爽,但我沒空回呀。針對部分孩子,寫個補充,大家看看就好。

我只是舉幾個例子側面說明一下世界上永遠沒有公平的事,支持澳洲留學。一些小孩回復的關注點就在「山東高考比江西還難,那我們不用活了?」,「北京四中今年去清北一個班貌似沒到15人?」,「XX地方學生素質高,在大學成績一樣好。」。你們說明這個有屁用?能不能再偏點?因為我喜歡琢磨一些行業的遊戲規則,開始了解這個世界啥水不深?大致你們的出路——高考、保研、考研(初試、複試、調劑)、留學、找工作、考公務員、升遷,小到你們去菜市場買個菜,哪個不是懂得遊戲規則者或高層次圈子有優勢,都多大了還局限在高考?啥想讓我具體說明一下?請吃飯可以說,網上不告訴你們。我就舉一個高考例子,一些人就高潮了,我把這些都說一遍既得利益者們不得爆炸?還有人說用規則等於讓我們違法?呵呵,能站在法律道德框架內做的操作不要太多。經歷了些事,我只能說這些心得是 我總結多次嘗試(失敗居多)+喜歡和不同環境的人交流 得出來的個人看法,如果不信看看就好。

最後一提,之後只回復 正能量的反饋討論、詢問建議順便交個朋友之類,兩種評論。別扣細節或者黑,開心就好,我沒空回。

創建於 2016-07-28

禁止轉載


學習不好又如何 各有各的活法 你可以追逐功利披荊斬棘征戰群山之巔 我也可以選擇平平淡淡過完一生 不會抬頭看天。

我敬佩站在高處的人 敬佩那些學習非常好的高材生 也接受我是學習不怎麼樣才會踏上澳洲土壤的事實

不過別忘了無論留學哪裡 該經歷的事情都一樣經歷

只是認知可以 如果包含那種看不起的偏見 那無所謂留美留澳什麼大學什麼專業有多尖端

這種人都很難真的站在高處吧


我留美的同學99%都回國啦

而我留在澳洲繼續生活

所以我以後也不會有什麼機會被他們鄙視,如果他們真的要鄙視我的話, which其實只是佔一部分的留美學生+和你不熟的情況下才會明目張胆的這麼表示。

我發小在美國讀本時遭遇街頭黑幫火拚(不是治安差的區也不是大城市),子彈從耳朵邊擦過,簡直是撿回一條命,從此如非必要再也不進城,躲在鄉下的大學裡,每次見面均向我表示:「早知道當年和你一起去澳洲了啊」。


沒有實際的數據支持,其實單純討論,分享個人經歷,聊價值觀,都只能是獲得一堆「我認為正確」的贊同。

而在這題下,我回想起一個非常有趣的「刻板印象」,便考慮拿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包括我在內,至今也仍然會受到這個刻板印象的影響。

-------------------

我剛去美國的時候,我們國家還沒興起去美國讀書這件事。而當我爹知道我要出國的時候,他是強烈反對的,當時他給我說:「只有那些不能讀書的人才會去留學讀書。」

然後給我舉了一大堆例子,誰誰誰家的小孩高考只有二本,去了澳洲,哪個局長的兒子,平時考試不及格,然後去了英國。

我爹說他丟不起這個人。(尤其我從小開始在我爸我媽的家族裡都算是比較會念書的)

而這個刻板印象呢,一直到我在美國學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爹看到我各種努力,每天不睡覺發了瘋似得學習,回國以後靠著自己的朋友找到實習以後,他才逐步的改變了過來。

然後最近這幾年時間,我爹,我娘身邊的同事,從「幾乎沒有人出國」,到現在「陸陸續續有人出國」,按照我爹媽的說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我)出國也可以認真讀書」

所以最早的時候,出國在很多小市民的心中,就是不能念書的代名詞——「國外的大學能和中國比嗎?」這大概是大多數人心裏面的想法。

--------------------

後來到了美國以後,視野開闊多了,父母也知道,很多真正的牛人都會跑來國外讀書。從而影響到他們身邊的人,但,在美國留學圈裡面,還有一個有趣的「刻板印象」。

這個刻板印象總結起來,那就是:「哪裡中國人多,哪裡的大學學術就不太靠譜。」

(以下內容為實際對話,且發生在多年以前,不代表本人觀點)

具體到實際的語境,那就是:「UC-Berkeley 這幾年不太行了,像我們Penn,Harvard,Stanford這些學校,中國人擴招,每年100%的數目增加(具體就是從10個變成20個),也就封頂了。像Berkeley的Admission Office,中國人一年擴招幾倍到十幾倍,這學術水平都沒法抓了。」

又比如:「UIUC中國人也太多了,真能好好搞學術么?」

沒錯,這個刻板印象,就是「中國人越多的學校,平均學術水平(可能)越糟糕。」

注意,我說的是刻板印象,在沒有數據支持的前提下,這並不是事實。

--------------------

再分享一個具體案例,是我的大學母校。

我剛去美國的時候,那一屆中國人,不算港澳台,算上在美念高中的中國人,大約有32位。

學長學姐,本科生,大約有20位。

所有學生都戰戰兢兢的,努力搞學術,GPA3.0是非常基本的配備,3.8+,4.0的學生起碼佔了30%,甚至有一位轉校生GPA不足3.0也在短時間內被大多數人知道了。業餘生活也沒多少,聚會的時候吃個火鍋,封頂了一群人浩浩蕩蕩去個酒吧跳個舞,那會還不滿21,在酒吧不能喝酒,其實也就那麼多了。

而三年過以後,學校一屆學生就招來近200位中國學生。過了一個學期,聽說有學生因為所有課程沒有一門及格,所以被警告。聽說有學生因為未滿21喝酒然後被抓,還被罰款。好像還有喝進醫院,光醫藥費都上千元。

然後費城裡面也開始在大街上見到蘭博基尼了,朋友圈也會出現學弟學妹在那裡曬豪車,還有什麼豪車俱樂部。

又後來,畢業之後,聽說中國學生更多了,甚至還出現有一波中國留學生,因為感情問題還是什麼問題,把一個白人(或者另一波中國人?)給捅了。。

而,學校還是那個學校,老師還是那個老師。

其實,中國人的基數變大了以後,出現奇葩/不認真學習/亂花錢二代/吸毒 的人數自然而然就會上升,儘管比例不變,但你確實「看到了更多人這麼幹了。」

--------------------

所以啊,從刻板印象,到現實經歷來看,中國人越多的大學,「看起來」平均水平就越低呢。

那麼,再想想看澳洲,從我去留學時候開始,就一所大學上百個中國人,我曾經還聽說某澳洲名牌大學有將近一半的學生來自中國。

如果按照這個刻板印象去思考,「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普遍讀書不好」這個印象真的就非常容易形成了。

至於這個刻板印象對不對?其實說出這句話的人,本身也不是特別在乎~


我是港留,來說一句

我鄙視開地圖炮的人


隨意了,澳村是這樣的,開心每一天就好


昨天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到昨天申請季終於結束,211本科專業金融,申請金融方向研究生。

美國apply8 ad6(申請得太保守了orz),澳洲apply3 offer3,這三所分別是澳洲國大 墨爾本 和新南威爾士。

一開始我決定去美國紐約的一所金融強校 全美綜排並沒有前50,交了2000刀占坑費,結果昨天沒交申請費和gmat成績的墨爾本大學也來了錄取,驚訝之餘也開始糾結,到底是去美國綜排連前50都沒有到的學校好,還是去澳洲全球top30的名校?

於是我發了條朋友圈,內容大概是擇校問題。

下面的同學大概都是這樣回復的:

「去澳洲的都是些不讀書的人去的,party school,水得不行」——學建築的高中同學

「如果狗會英語,那狗也能去澳洲留學」——讀美本的小夥伴,女票在紐西蘭讀本科

「美帝難申呀,越難申的越好,畢竟未來是個完全競爭市場」 ——同申請美帝研究生的小夥伴

「澳洲的商科和美國比不了的,我之前也想申請墨爾本,但是諮詢了好多人的意見,發現美國的商科才比較頂尖,去了就知道啦」——已經在美國讀了一年研究生的小夥伴

「澳洲八大的排名真的是前到飛起,但是澳洲給人的印象真是弱到不行」——已經決定去澳洲讀cs的金融專業同班同學

而且事實是認識的同事都覺得美國的商科比較好,但是最後招聘他們卻還是按著qs100或者qs200的排名來篩選。

說實話申請季一開始我是想申請美國的商科研究生的,為了以防萬一沒書讀申請了澳洲的三所學校(除了墨爾本,其他倆完全看排名申請的),沒交申請費 網上提交了成績單掃描件等等,連ps也是用的申請美帝的稍加修改後的,感覺啥也沒努力輕輕鬆鬆就拿到錄取了。突然有點「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反而不珍惜」的感覺。

反觀美國研究生申請,從選校開始為它我每個學校的essay改了不下五六次,網申頁面一個個盯,每天刷郵箱等結果,還為一些學校準備了面試,錄取了又開始糾結占坑費和i20的問題。。。。。

嗯 我到今天還是在糾結,雖說NYC是我的dream,但是墨爾本似乎也很不錯。

----------2015.12.3更新-------------

後來還是在回答完這個問題一個月之後決定去美國了,坐標紐約,位置在Manhattan midtown。

目前來說,除了無止境的due和quiz還有讓人捉急的CFA,在紐約的生活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從就業方面分析,紐約確實機會會比較多,但是也要靠個人social和英語水平(其實專業水平都算是其次,老美覺得中國留學生出來的水平都差不多,主要拼的還是social能力和溝通能力),班上許多同學都是做好了要在這工作幾年再回國或者乾脆留下來的打算,目前看這才第一個學期 已經有同學找到intern了。

所以既然要鍛煉social能力和吹水能力,個人認為紐約確實比其他的選擇要好得太多,首先是見識不同,然後是有更多鍛煉的機會。之所以選擇城市是因為,我不認為自己適合潛下心來搞學術,特別是在金融這個領域,如果不在城市的話,很多情況下並沒有很多機會去讓你見識、讓你嘗試,你能做的也只是蹲在家學習,我覺得這太boring了。

所以現在也不糾結排名的事情了,一是已經沒辦法回頭了,二是慶幸來了紐約。一學長跟我說,24歲之前最好多去嘗試 多去為自己努力一下,古人有雲12年是一個輪迴,在24歲以後可能就慢慢開始心老了,剛好在24歲前的這兩年我在紐約,這大概是最幸運的一種情況了吧。

所以說並不是所謂「學習不好才去澳洲」,而是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環境,還有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如果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環境讀一個排名非常高的學校,我覺得除了簡歷上的虛榮以外應該什麼也得不到吧。人生重在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意義啊。

等我考完cfa就要多去嘗試紐約多姿多彩的生活啦!備考的這兩個月天天除了學校就是蹲在家學習,感覺白在曼哈頓呆了,哈哈。


反正我聽過美國central Michigan和什麼Johnson wales和northwood大學的那種中外合作辦學去讀master的嫌棄usyd和macquarie的,不知道說啥好。。。。


「學習不好的才去澳洲」,這句話有點絕對。但如果把它改成「很多學習不好的去了澳洲」,這句話就很正確。

呵呵,但是我要接下來說一句:So What ???

可以擊破「美國留學生」那點可憐優越感的事實就是:

- 許多學習不好的(可能連二本也沒考上)留學生去了澳洲,讀了八大之一,順利拿了學位;

- 這些學習不好的貨居然還移了民(感謝澳洲寬鬆的移民政策);

- 不僅移了民,居然還有了正經的工作當起人模狗樣的白領來了;

-不僅當了白領,還被美國的公司挖了去!這幫學渣TM的最後也到美國的這個學霸地盤來了?!

澳洲是把留學當產業辦的,正確

澳洲名牌大學寬進,對留學生要求低,沒有獎學金,其實就是為了撈錢。正確

清華北大的不會去澳洲,考不上大學的學渣才去澳洲。有點絕對,但也是部分事實

所以去澳洲的都是仗著家裡有錢,去美國的拿獎學金全靠自身實力!。好吧,同意

但那又怎麼樣呢?就算家裡是純用錢把老子砸出去的,但老子在澳洲混了學位混了移民混了工作最後還能混到矽谷去,結局不還是比你那種苦讀十年PhD最後在美帝蕭條的經濟中找不到工作撈不到綠卡最後只能「放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在萬人招聘會擠得一身臭汗的「高級」留學生好么?

再來說點讓你更酸爽的。澳洲富二代很多麼?很多。有的是高中就來的,來了先買豪宅買好車,在卡拉OK胡吃海喝和泡妞中度過了本科,通過簡單手段移了民(找工作,或者乾脆砸錢投資移民),居然還撈了份工作,撈不到工作的下本自己開店,或者乾脆做了自家家族企業的在澳洲分部的霸氣總裁,更可氣的是人家居然也滿口英文衣冠楚楚儼然國際人士了,連護照都是英國女王殿下給頒的。而且買的房子還升值了,等於白住了幾年!

富二代不算?OK。說說一般的留學生。盯著移民來的,讀的不是IT就是會計,俗吧。混個八大,一路磕磕碰碰,在偶然的胡吃海喝泡妞和考試臨時抱佛腳中也過來了,拿著滿是Credit和Pass的成績單畢了業,這種成績單澳洲企業居然也看得上!因為澳洲太土了啊,土包子一般都不重視文憑,澳洲人從來不把八大當一回事。實習完了直接上班,過了兩年拿綠卡,再過兩年也好意思混成senior了,LinkedIn上職業西裝一穿居然也人模狗樣了,working experience填上後居然也沒人在意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了(歐美簡歷一般按時間倒序,學歷放在最後)!最!讓!人!酸!的!是!—— 美國HR居然也來挖了!(Facebook的HR半年內找了我3次,西雅圖或者矽谷隨便挑噢)

看懂了么?

也許我不是學霸,我考不上北大清華,我甚至有可能連大學都沒考過直接高中就留學澳洲的,我學習一般般,我大學泡妞飆車住爸媽買的房子混日子勉強畢的業,我吃的苦遠遠比你少,我不用為了獎學金讀PhD讀成永久腦損,但最後我依然可以比過你好。你不爽么?

----

來講點好玩的。

老子是學渣,在高中的時候太渣了,倒數第一的那種,拖年級排名後腿,被同班學霸和班主任噴無可噴;但後來狗屎運好居然以超過錄取線一分進了211。老子當年非常刻薄地反噴了那些不幸高考失利的學霸:你從小到大一直過得勞改犯一樣的卷子人生,最後還是沒有考上大學,你的人生還有意義嗎?你怎麼不去死呀?哇咔咔。

當然每年高考都有自殺的(他們不是讓我給勸死的,真的)。

後來老子也為自己是211精英很是自嚎了一陣。混到本科畢業,又混到土澳讀碩士來了。這時候我認識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老子在211的本科4年完全是白讀的。如果老子高中畢業就來澳洲讀本科,同等的付出,畢業後的收穫完全是一樣的。因為澳洲的課程碩士不比本科課程高級多少,而碩士或者學士學位,對企業的初級職位而言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事實上碩士還有over qualified被拒的危險)。

不用在國內讀本科,也就意味著不用準備高考不用受那份罪,意味著移民可以早4年,意味著工作可以早4年,進職場早4年,工作經驗多4年,多吸4年澳洲的新鮮空氣少吸4年天朝的汽車尾氣。老子的日子完全可以更好!上本科是一步臭棋。

一個人花了很多年讀書考大學自以為上了名牌大學就是精英了,結果別人告訴他你辛苦那麼久走的其實是一步臭棋,你說他會是什麼反應?老子當年也有點懊喪,不過好在澳洲的好日子還算是過上了。

可惜的是那些美帝精英留學生一直讀到PhD畢業了都不醒悟,說不定在回國航班的經濟艙里還做著精英夢呢。

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美帝留學生夢想「美國留不住,還可以到澳洲找工作,應該很容易的」。哈哈哈哈~ 你可以試試拿著你的紅褐色天朝護照看看澳洲海關讓不讓你入境。

-----

來說說你到底哪裡值得自豪就因為你高中時候死命做卷子做得頭髮都白了終於上了清華北大?還是你大學四年為了去美國讀書讀的連女生的手都沒摸過?還是你為了留在美國又付不起學費只好讀那種狗都不理的PhD到了35歲還是處男? 饑渴得為了個恐龍妹在系裡動刀子(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30930/info-1158742-1-1.html 為了這種級別的恐龍妹殺人這得多饑渴啊,俺們土澳就沒這回事,妹子不好換一個唄)? 如果我說你受的那些苦努的那些力都是白費勁,狗屁不值,會不會徹底擊毀你的三觀吖 哇咔咔咔?

這個就叫社會階級,懂么?你掙扎了那麼久還是沒有擺脫你的階級,你到底得瑟什麼呢?

哇哈哈,哇哈哈哈哈


總體來說,澳洲生源質量較差是對的。但是具體到個人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

我一直覺得,出了國的人就別那麼短視了。都大學生了還比學校?這種事一般都是剛考上大學的小p孩才幹的好嘛。

比較比較畢業能拿多少的offer,稅後收入生活質量,未來工作強度和上升空間,想想怎麼提升自己才是正經事吧?

————————————————————————————————————————

瞬間就有種看這個帖子的即視感

怎樣看待四線城市的同學說「我在這裡跟你在一線城市掙得一樣多」? - 生活


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的吃著豬飼料一樣的食物,扯淡的時候損一損其他地區的吃著同樣豬飼料的同學,黑一黑那些連要你命3000都沒背過卻同樣悠哉地上著研究生課程的不認識的同胞,我覺得沒啥問題啊。。。扯地域扯環境這是中國人固定的幾個社交話題,話不好聽,但真正有惡意的人並不多,大家好好談好好拉家常,就什麼都過去了。

連這點互相損的信息也這麼當真,還上綱上線擺價值觀擺思維的優越感,碰到黑自己的,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澳留也是留學生……澳留!……讀書人的事,能分地域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美留同傻」,什麼「者乎」之類。

你們真的不是在逗我么!?


說這種話的人感覺也辦不下H1B


曾經的澳洲留學生表示,美帝留學生窮的太多 除了鄙視澳洲留學生還能幹嘛 澳洲學生轉成公民 留下來混的好的多得是,生活水準不知到比美帝高到哪裡去了 美帝想去就去哦 很多地方感覺髒亂差 畢竟人太多了 和華爾街的沒法比,但是我過我自己日子關你美國留學生什麼事

再說一句 你再鄙視,你還是學生簽證,慢慢排隊 抽籤去等綠卡吧,5年足以拿澳洲公民 想去美帝工作隨時可以哦 再說 本人國內高考成績秒殺美國大部分留學生,就喜歡澳洲 不服氣嗎


作為course master澳狗,鄙視鏈的終極低點,表示還沒遇到過美留,沒辦法比較,但可以說說澳留的情況,澳留可能僅僅因為身份已經被千千萬萬local以及同胞鄙視過了。特別是剛來澳洲,或者一年交換的同學,感受會特別明顯。身邊都是國內小本二本,甚至2+2三本。

理性的說這條鄙視鏈的生成是因為澳洲院校普遍對英文要求以及履歷的不那麼高。不管什麼高中畢業,不管專科,本科,只要雅思過了6.5,能提供成績證明,澳洲大學就歡迎你。就算專科也只需要多讀一個一年的diploma就能夠輕鬆「專升本」!比起美國是不是有點業界良心的感覺。

偏見由以上而生。

接下來是題外話:澳洲大學教育到底怎麼樣?

大家都知道維洲第一產業是教育吧,大家都知道澳洲教育產業化拿來賺錢的吧,但是你以為靠的是擴招賺錢么?大錯特錯錯!

每當學校要蓋樓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今年掛科率又要上50%了…學校提高教學要求和質量,一方面讓畢業的學生質量更優秀,一方面讓學不明白的學生掛更多的錢,實在是一箭雙鵰!!!

在墨爾本留學生掛一門課大概是人民幣2.5w元。也許你會說土豪不差錢,繼續掛!!現實會告訴你,學不好,掛是沒有盡頭的。甚至我認識的一個同學,因為任課老師不認可他上學期另外一門課的學習能力,這學期他已經考得很高還是被強行拉下分數線,求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

自己也參加過本系的畢業典禮,可謂莊嚴肅穆,感受極深。畢業人數特別有意思,和入學時同樣一個禮堂,人數只剩下當時的三分之一。

再說一個,已經呆了兩年當初剛來了的那批英文差成績差被美國英國拋棄的同學(都是國內小本,最好的排名靠後985,最差二本)的近況:

一半成為了真正的學霸,整體被自己嚇的魂不守舍,生怕沒法畢業,每天圖圖圖圖圖書館,不HD心不死;

另外一半已經消失蹤影,偶爾能看到朋友圈裡,或轉校或輟學融入了當地的華人房地產商圈…


推薦閱讀:

澳洲現在的留學前景好嗎?
家庭變故,已經拿到墨爾本大學碩士offer,現在家裡只能出得起第一年的留學費用,不知所措?
如何進行人生規劃以順利移民?
澳洲的大學真的很水嗎?
如何評價 2015 年亞洲杯韓國與澳大利亞的決賽?

TAG:美國 | 留學生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