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否是萬惡之源?
1、如果金錢是萬惡之源,那在金錢出現之前的惡怎麼解釋。
2、萬惡之源的萬字的是一切還是大多數,能否給出精確的來源?3、如果金錢是萬惡之源,那為什麼很多有錢人沒錢時惡事做絕,到了富裕的時候卻變得善良仁慈。0.0暫時就這麼多。。邏輯不是很清晰。。希望能有大神予以作答
2,萬是不是代表一切,主要看你想說它是不是,定義是人定的。
1,由於萬可以不是一切,所以有些惡可以不和金錢有關。
3,如果錢是萬惡之源,那麼說明有些惡是人們為了錢而做出的行為,就像很多有錢人沒錢的時候為了錢而惡事做絕,而當他們的錢足夠多了,可以不作惡賺錢或者暫時得到滿足了,所以便不作惡了,甚至有些人會去做一些其他的事來滿足自己的其他欲求。大神不敢當,不請自來。先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這句話的出處應該是來自《聖經》中提摩太前書((1 Timothy):For the love of money is a root of all evil, because of which some, aspiring after money, have been led away from the faith and pierced themselves through with many pains.直譯過來應該是:對金錢的喜愛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與「錢是萬惡之源」有兩個明顯的衝突:1、對金錢的喜愛和金錢本身,2、「一切」和「萬"。隨之而來的即是正反兩方的立論核心——反方:「錢是萬惡之源」不過是後人對原文的演繹甚至是斷章取義,對金錢的喜愛才是萬惡之源而非金錢本身。即便反方退一萬步遍承認正方對萬字的定義,這一核心立場也不會有太大的破綻。而正方只能從對「萬」的定義入手,正如武大的周玄毅所說,「萬」字再《辭海》當中有十三種解釋,沒有一種是「一切」的意思。而「萬惡」作為短語出現在漢語的地方應該是出自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 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萬惡」與「百善」作為一對相對應的短語出現。「萬」和「百」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分別有如下解釋:萬:①&<數&>十個一千。《孫臏減灶》:「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又】泛指眾多。《察今》:「臂之若良醫,病萬變,葯亦萬變。」②&<副&>極;非常。韓愈《柳子厚暮志銘》:「無辭以白其大,且萬無母子俱往理。」③&<名&>古代一種大型舞蹈的名字。《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百:
①&<數&>十個十。
②&<數&>概數。《謀攻》:「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百司】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總稱。因此此處的「萬」和「百」皆為概數,並非表示一切的意思。如果反方足夠高明,不會和正方在定義上過度衝突,只需要抓住對金錢的喜愛和金錢本身這一核心立論,第一個問題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而樓主之所以提出第一個問題,還是潛意識裡認為萬惡是一切罪惡。至於第三個問題,反過來也有同樣的一群人,因此不舉也罷。辯論場上留給每一方的時間不過十幾分鐘,如果人們在潛意識裡就認為萬惡等同於一切罪惡,那麼正方再怎麼從邏輯上來進行論證也難以撼動評委和觀眾幾十年來形成的固有觀點,因此只能從場面上盡量做到更加的華麗。畢竟辯論賽也是一場表演,如果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乾巴巴的說理又有誰會被辯論賽所吸引呢?題主也看過武大和馬來亞大學的視頻,作為正方,武大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只是在這種固有思維下(萬等同於一切),只有場面長的完虐才能扭轉理論上的劣勢,只可惜決賽的對手馬來亞大學沒那麼菜(武大辯論隊腦殘粉身份暴露了)。而武大辯論隊作為無冕之王,正如同樣華麗卻無法染指大力神杯的荷蘭隊一樣,依然會被所有喜愛他的人所銘記。人性中的惡,才是萬惡之源。人性是什麼?趨利避害、追求自己利益的極大化。金錢不過是一種工具,沒有金錢,人性之惡也會以其它途徑表現出來。
觀點:金錢不是萬惡之源,人之慾望才是萬惡之源。
1,一切的惡是否有之源頭?是。
在這裡,簡單分析萬惡之萬,是否是一切的意思。如果,萬惡理解為一切,似乎有些以偏概全,正如題主的問題,金錢出現之前的惡之源在哪裡呢?顯然,此處的萬惡不應理解為一切,而是周玄毅老師說的很多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一切的惡是否有唯一的一個源頭呢。中國人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始有陰陽,二源自一,一無所謂陰陽或者說即是陰又是陽,所有的陰陽均源自一,或者是無極、是道。那麼善惡,應當是自有唯一的源頭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辯證法講對立統一,善惡應當統一於一物,源自一物。2,金錢與一切惡之源頭,在何處聯繫?假設認可金錢是很多惡之源,我們又知道一切均源自一處,那麼照這個邏輯下去,金錢與一切惡之源在何處聯繫呢?或者一個簡單的追問,如果金錢是萬惡之源,那麼金錢的源頭是何處呢。我們知道金錢作為交易的媒介、財富的媒介,本質上源自於人物質交換、物質消費的需求,因此,金錢產生於人們的慾望,即物質慾望。現在問題便明晰了,當我們講金錢是萬惡之源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說物質之欲是萬惡之源,是人之慾望是一切惡之源的某種體現。3,為什麼不要輕易講金錢是萬惡之源,而要說慾望是萬惡之源。不可否認,金錢出現以後,人世界的惡更為紛繁複雜了,數量繁多了,但就因此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實際上沒有正面的意義。我們知道,金錢作為便利交易、財富積累、資本融通的介質,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技術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技術進步就沒有經濟社會的大發展,便沒有如此「精彩紛呈」的惡,人類也早就認識到了技術的兩面性,但是從來不會說技術是萬惡之源。那為什麼這麼在意錢呢?讓我們拋開辯題,回到現實。當我們說金錢是萬惡之源時,是否會想起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仇富心理,因為金錢是萬惡之源,財富便與罪惡同行,那些暴發戶,那些煤老闆,那些富二代,那些壟斷資源、掌握權柄的……發現了嗎,當我們說金錢是萬惡之源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宣洩某種仇富的情緒。而當我們說慾望是萬惡之源時,我們想起,要建立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市場制度等等社會機制,去防範慾望衍生出的惡性,要去懲罰那些惡的行為;我們甚至要積極改革,釋放市場活力,讓社會掙更多的錢,讓老百姓掙更多錢;我們也想起,先秦以來的先賢們,他們倡導教化、教育,倡導勤儉克己、節制慾望,現實中的很多人,他們熱愛藝術,熱愛哲學,他們願意去追求思想藝術的高峰。所有的一切,是在防範慾望之惡,節制物質之欲啊。反觀,當我們說金錢是萬惡之源的時候,我們是要去節制金錢嗎?不是。或者說金錢是萬惡之源,是否在為人們指明一條斷惡之路呢?從來到社會,我們都在追逐金錢,以及金錢背後的財貨浮華;當我們求之不得時,我們靜靜得扯出一塊遮羞布,說,金錢是萬惡之源。
多經典的辯題啊……請自行百度「國際大專辯論賽 金錢是/不是萬惡之源」
金錢不是萬惡之源,自私和貪婪才是。
金錢不是萬惡之源
想要證明一個事物不是另一件事物的源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證明這個事物本身還有它自己的源頭就可以了。金錢和許許多多的惡,確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不代表它是這些惡的成因和源頭。比如,我們找到沱沱河是長江的源頭,但我們繼續發現一條小溪是沱沱河的源頭,那麼說明什麼,這條小溪才是長江真正的源頭。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發現有什麼導致了人要錢,然後因為要錢去作惡時,真正的源頭是那個導致人要錢的原因。這樣的例子很好找,比如一個外來務工人士,臨近春節,想回家的時候風光一點,多發點紅包,於是他需要錢,為了得到這麼多錢,他去搶劫了。那麼要錢,的確是他搶劫的原因,但是想要回家有面子,卻是他要錢的原因,很簡單的因果分析,這才是他搶劫的源頭。另一個例子,一個搶劫犯,搶劫了一個人,是因為那個人有錢,但是最開始導致他有這個念頭的原因,是他在路上多看了那個人一眼,發現他錢包鼓。金錢確實在之後導致了他的犯罪,但是如果他不看這個人一眼,他就不會搶劫這個人。所以有了另一個結論,就是這種因果關係其實是可以無限追溯的,如果你一定要糾結,回家風光也是因為錢等等,沒問題,那就繼續追溯因果,為什麼他要回家有面子等等。最終一定能夠推到,他為什麼要錢?這個問題。那麼你是不能回答,他因為要錢,所以要錢的。他一定有一個不是錢的理由導致他要錢,那麼那個理由就是他之後所做的惡的源頭,而不是錢。
宇宙間只有一個基本抉擇:存在或不存在——而且它只屬於單一的實體類型,即生命體。沒有生命的物質,其存在是無條件的,而生命的存在卻是有條件的:生命依靠特定的活動過程。物質是不可毀滅的,它會改變自己的形態,但它不能停止存在。只有生命體才面臨不斷的抉擇:活著或者死去的問題。生命是一個自立、自生的過程,如果一個有機體停止了這種活動過程,它就死了。組成有機體的化學元素還在,但是它的生命卻不存在了。只有「生命」的概念才能讓「價值」的概念成為可能。只有對生命體才有善惡可言。引用自最近看到高爾特的幾句話。善惡的源頭也是生命體,私以為錢不是萬惡之源。
金錢本身不會作惡,是人作惡。
人的貪婪+懶惰+暴力是萬惡之源。
沒錢是萬惡之源!
錢是信用。你信這個錢可以用來交換,我也信這個錢可以用來交換,錢就代表信用。錢本身並沒有價值,他是價值的標記物。
慾望才是是萬惡之源。
人是萬惡之源
金錢通過一些手段讓你認為金錢是好的。金錢的本質就是惡。
洛克菲勒伸長脖子,仔細的盯著漢森手中的聖經上看:啊哈,漢森先生,你好象看錯了,這句話的前面,還有兩個字:
——執迷金錢乃萬惡之源!
漢森茫然:……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洛克菲勒哈哈大笑:這區別大了!
個人還是認為不是的,不過如果你是正的一方的話,個人認為你可以說萬惡之源是利益,而金錢包含在利益里,所以金錢是萬惡之源,就像馬是動物,白馬屬於馬,白馬也是動物一個道理,人的貪婪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當沒有了利益,這些其實都不存在,不論出於什麼目的作惡,他總歸有個目的,而這個目的我們都可以歸為利益,所以利益是萬惡之源,錢屬於利益,錢又怎麼不會是萬惡之源呢?(雖然我也覺得錢不是 )
人們獲取利益的臟手段才是萬惡之源
是的,所以把你的錢都給我,讓我替你承擔罪惡吧(???ω???)
壟斷是萬惡之源。我老丈人是複員軍人,後來在工廠當技術員。他的介紹:各個人民公社都搞了很多小工廠,比如化肥廠、糖長、酒廠、印刷廠,這些工廠基本都存在管理混亂和虧損問題。以糖廠為例,當時廣東農村有直接拿甘蔗土法製糖的農戶,都能賺錢,但只能偷偷搞,公社不允許個人製糖,規定必須由糖廠壟斷經營。即便如此,糖廠每年都會虧損,靠國家補貼。在虧損的情況下,幹部們仍然能繼續大吃大喝。所以說,「壟斷是萬惡之源」。
從1958~1978的二十年,中國的科學家很有骨氣,搞出來原子彈、導彈、人造衛星,但是大量農民生活非常艱難困苦,甚至比解放前都不如,這可以認為是由於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向制約生產力。農業一定要依賴農民,土地一定要由農民來耕種;可以實行農莊化來提升質量和效益,但不要妄想農業工業化、或完全轉基因。
我覺得統治者對被統治者慾望的壓迫,讓被統治者對慾望的釋放在被扭曲的渠道,才是萬惡之源。水宜疏,不宜堵。你是弱者,就相信這個屁話吧。因為只有你相信了,那些規則制定者,才好賺錢啊!這種壓迫,跟鼓吹女人追求sex是可恥的一樣。各位就不要再對問題本身糾結了。賺錢讓自己家人朋友過的更好,很偉大!
當年一個大專辯論會的辯題,依稀記得武漢大學的雄才偉略
貨幣制度是萬惡之源。
如果這世界沒有女人,金錢就會變的毫無意義。這萬惡到底在哪裡
推薦閱讀:
※一個宿舍都是辯論隊的隊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什麼是做「論」?具體應該如何做?
※如何一句話反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辯論賽有什麼意義?
※對於朋友借錢沒還 該不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