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韓國是否很難被征服?

這兩個國家最後沒有被漢族吞併,而是成為了藩屬國. 我是否可以理解為 能拿下的地方,都被漢族征服了,最後留下的地方征服難度過大,所以當作藩屬國好了.

比如越南,中國歷史攻打越南很多次, 但是南方叢林幫助越南抵抗了中國,法國,美國各種輪攻. 韓國也被中國歷史無數次征伐,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吞併被吐出來了. (不過明朝時候李朝鮮倒戰五渣).


簡單說,古代是地理問題,現代是冷戰因素。

古代朝鮮和印支是受限於交通。朝鮮多山,印支多山+叢林,當時的海軍也不給力,完全沒有戰略靈活性,只能沿著長條一路打下去。

到了現代,可以登陸直接抄後路,這時候麻煩的就在於地緣政治了,朝鮮北部是蘇聯,越南北部是中國,登陸風險太大了,有把區域戰爭變成世界大戰的可能。而且兩國太窮了,國內很少有值得一提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全在兔子和熊境內,有種你炸啊……

現代的越南比法佔時期的印支更麻煩,越南最窄處才50公里,在現代戰爭中跟溫泉關差不多了,非要不動用海軍,從北向南或者從南向北,而且對鄰國秋毫無犯,那就沒有任何戰略運動的空間,只能傻打。中越戰爭也是苦惱這點。


不是難以征(和諧)服,而是難以開發。預期利益足夠大的話沒有啥是打不下來的。

----------------------------------6.18 17:18---------------------------------

要說難以征(和諧)服嘛,趙佗當年建(和諧)國的時候也未見其艱難。要說難以同化就更不對,現在兩個地區都是中華文明圈的一部分。

簡單來說,中國是農業國家,搞不了農業的地方,要他幹啥?但是能搞農業的地方,用漢武帝的話說「能種地的地方,雖遠必誅」(有這句話嗎?)不信請看漢朝疆域圖神奇的啞鈴造型。

農業時代,中國的產生和擴張實際上就是農業擴張的過程。

1.農業國家的雛形

一萬年前大家光屁(和諧)股跑的時候,無所謂國家和領土,生產方式不過是打打獵放放羊,一個區域的果子摘光了,草吃光了,獵物不好抓了,大家就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去,那個時候部落之間關係還很友好,畢竟走那麼遠路能看見活人就很開熏。後來,有人一不小心發明了農業,問題就來了。

因為農業這個東西在剛產生的時候,很多人是拒絕的,因為不能你讓我種我就種....你要讓我試試效果。種東西產生的問題是,你得一直守在那,你不能去打獵,可能你打獵回來作物就讓野獸給破壞了,再說這麼一大片吃的放在地里,別的部落看了很容易心花怒放。所以你不能亂走,而且你一直呆在那裡,不怕賊偷還怕賊惦記呢!要防備別人偷襲你的部落,你還得用木樁什麼的把住的地方圍起來。這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選擇高產的糧食和不安全的環境、還是自(和諧)由遷徙的能力和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最早的一個部落,可能因為找到了一片土地,恰好那片土地被泛濫的黃河沖刷過,沒有需要清理的喬木、土地平整而肥沃,種了點東西發現產量還行!於是女人們開了個會,決定以後再也不要到處亂跑了,不如以後定居這裡得了,畢竟女人要的是安(和諧)定!

同學們,農業國家的雛形誕生了!

從此以後,這片土地逐漸放棄了機動性,代之以農田裡高高的農業產量和圍起聚落的高高的籬笆啊同學們!中國最令人矚目的成就:1.用7%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2.從太空里唯一能看得見的人類建築是Great Firewall(誤)就是從那裡一步步走過來的啊!

2.農業國家之產生

新東西的推(和諧)廣是要示範效應的,後來周圍來了幾個部落,看見這個辦法行!於是也開始種地。畢竟遠親不如近鄰,再說家裡也不那麼缺吃的,但是一旦打(和諧)仗就影響糧食生產的連續性。所以大家不但相安無事而且還訂立了盟(和諧)約,如果有不種地的部落來搶糧食就打跑他們。

我餓了 去吃飯了拜

---------22:20--------------

回來了

嗯 上面這一段可以解釋,為什麼說中國民族是一個愛和平的民族,什麼叫「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

因為食物充足,居住穩定,聯盟的人越來越多,另外因為技術的原因,能開發的土地卻比較少,也會出現耕地緊張的問題,矛盾就出現了。有看不順眼就等秋收以後大家打一架,多打幾架,有的部落被合併了,大部落成為了盟主。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打了這麼多仗,聯盟依然沒有分裂呢?因為這種戰爭屬於正和博弈,固然勝方會得到戰利品,但敗方也因為被合併到一個大部落而增加了生產的安全性。戰爭的本質只是決定對合併利益的分配而已,因此戰爭形式也不會太過殘酷。故爾當年黃帝把炎帝打倒,不是消滅了炎帝部落,而是產生了炎黃民族,就是這個道理。

仗打完了,地還是不夠啊。於是聯盟首領把用聯盟的力量做支持,把自己的子嗣和關係好的部落派出去,讓他們到遠方建立新的聚落,尋求生存空間。這些聚落之多,後世虛指稱為「九州」。

繼而為了維繫聯盟,出現了早期的法律、監獄,國家就形成了。

3.農業國家之擴張

前面說了,所謂農業國家此時的領土不過是若干聚落的範圍,不但不大,而且是分散各地的,其範圍以聚落和其耕種的田地為限。

原本的游牧遊獵部落此時也發生了分化,一部分搶到可耕地,或合併別人、或被別人合併,逐漸演化成農業民族;一部分搶不到耕地、或耕地被搶、或者根本沒聽說過農業生產的,成為了聚落附近的山大王;或又沒接觸過農業、土地也不適宜農業的地區,就被稱作四夷了。

此時,國家再想往外派出開墾團隊,是讓他們去攻打山大王呢?還是攻打四夷呢?一般還是攻打四夷,因為山大王那些地實在是不能種的地才會一直不去攻打。而四夷的地,雖然有的太過乾旱(胡、戎)、有的植被繁盛難以開墾(蠻)、有的多少有點鹽鹼(夷),但是憑多年積累的經驗和工具,也能種出點東西來。

隨著技術的傳播,附近的部落也會開始農業生產,併合併到農業國家中去。原因就是前面講的正和博弈。當然,種不出來東西的地大家還是繼續以前的漁獵游牧生活,與農業聚落基本互不干涉。農業國家就是這樣逐漸擴張起來。

現在回到越南和韓國的問題。

首先,攻打這樣的地方面臨的是後勤問題。因為東北和廣西雖然劃入中國版圖了,但是真正得到開發的、有效控制的只有幾個小小的城市,其餘的地方還是過著四夷的生活,國家從這些地方搞不到兵員和補給,只能勞師遠征。

其次,預期利益。你要打這樣一塊地方,咋跟國內的不同勢力們說?咋跟士兵們說?預先把好處說好,別人才能跟著你干。

最後,控制問題。你要佔領一個區域,又開發不出經濟價值來,那就是拿錢打水漂。你要從貧瘠的當地人身上榨取最後的油水,作為你的佔領費用、還要搞到你前面跟國內勢力說好的好處,當地人能不反抗嗎?

這樣就成了負和博弈、雙輸博弈。別說別人趕你走,別人不趕你,你自己也想走了。

文臣們常說,做君主的不能好大喜功。像攻打朝鮮這種事就屬於好大喜功,因為就算打下了,除了君主自己看著版圖比較爽以外,真的對誰都沒有好處啊。


要結合地理知識才能搞清這個問題。侵略有成本和利潤問題。 當侵略者發現,佔領該地區的成本大於利潤的時候,他就會想辦法改變方式。

中國和朝鮮半島

華夏人(漢人)衡量一個地方有沒有價值的參考標準就是——這個地方是否適合種地。朝鮮半島大多是山區,耕地太少,農民自保尚且是個問題,無法供養侵略者。所以想要侵略朝鮮,必須從國內運糧維持對當地的控制。當地人只要稍稍反抗,侵略者就要付出很大代價,得不償失。

古代漢人天下觀較強,民族國家觀念淡薄。 認為皇帝是天子,是上天派下來治理天下的,要以仁義服眾。在東亞大陸農耕世界, 中國不允許其他小國稱帝, 只許其稱王。周邊小國(朝鮮越南)只要去帝號、稱臣、做屬國、對中國朝貢,用天朝年號,用儒家官僚體系,用中國禮樂制度,那就是自己人, 不能再去進攻他,否則就是不仁不義。

再加上朝鮮半島北部寒冬時期會嚴重影響中原王朝的運輸, 中原王朝打仗靠後勤,所以在朝鮮很安份的時候不會動武。

歷史上,中原王朝始終未能有效地將遼東地區長期有效地至於中央政府統治之下,而是長期和東北游牧漁獵民族爭奪對遼東的控制權。進攻朝鮮的前提,是中原王朝佔據著遼東,保證運輸線。可是歷史上遼東無戰事的時期不多,明顯減少了中原王朝干涉朝鮮半島的次數,保證了朝鮮半島相對獨立。

北方游牧、漁獵民族和朝鮮半島

對於北方胡人來說, 整個東亞大陸, 只有中國本土才是唯一一個侵略利潤大於侵略成本的地區,因為那裡氣候適宜,有最大的平原和宜耕土地,有大把財富。但要去侵略半島、山區、戈壁、沙漠、高原、熱帶雨林這些地方,就是賠本買賣,非但沒有利潤還要倒貼。

北方胡人對於朝鮮的攻擊,只限於搶掠財物人口而不是常駐。 朝鮮半島的耕地有限, 僅能自保, 根本無法養活大批侵略軍。所以胡人選擇對朝鮮半島採用半控制的方法,只要其臣服做附屬國即可。

比如蒙古人就採用了半控制的方法。強迫高麗王室和蒙古公主結婚,高麗王室成員到蒙古做人質。自從高麗元宗的世子忠烈王娶忽必烈的女兒齊國大長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為妻後,在他以後的高麗君主直到高麗恭愍王都是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

越南和朝鮮相比, 地理條件不同。越南北部有較大平原,有不少耕地, 但由於氣候過熱濕度過大,中原人不習慣當地的生活, 北方胡人則更不習慣了。

從武力上來看,越南人強於朝鮮人。越南自從獨立後,四處進攻,國土面積擴張了數倍, 很多次是先打敗中原王朝,然後迅速乞和,保存了自己又不失面子。比如越南李朝主動攻擊過北宋;陳朝連續幾次大敗元朝蒙古軍,都是硬拼贏下的;明初佔領越南北部,後越南人迅速反攻獨立;清朝征討越南也數次大敗而回。

中原王朝佔有東北亞最大的宜耕土地,財富極多,可以養活侵略軍。對於游牧民族來說, 侵略中原王朝的慾望遠遠大於侵略朝鮮, 對漢人來說戰爭難度完全不可和小國同日而語。 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後,自己也會變成中原型王朝,戰鬥力也會下降,也會不那麼彪悍了。


問題提的不對,不應該是征服,應該是很難被同化,或者成為大國的一個區域。

朝鮮和越南在歷史上被征服過許多次。朝鮮從朝鮮三國時代,到統一新羅時代,再到王氏高麗,外來入侵者並未遭受多大阻礙。

朝鮮在古代由於是地區偏遠,不便管理。從唐朝開始中原王朝疲於對付北方游牧民族,對朝鮮半島無法控制。所以更傾向於建立一種藩屬關係。朝鮮李氏王朝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以儒教治國。至於民族文化是他們自己的東西,事實上19世紀朝鮮也是用漢字的訓民正音。

近代朝鮮是美蘇在遠東對抗的結果,朝鮮閉關鎖國,也就無從漢族吞併一說。

相反現在三里屯和望京都是韓國人,也真不知道是誰吞併誰。

至於越南,這要從整個東南亞說起。今天的東南亞人都是戰國時期的百越,越南更是被秦滅後的古蜀王子,可見都是些為了躲避中原戰火的非漢人。他們南下後也把自己的文化帶到那裡,本身這些文化就不比漢人文化差多少,所以漢人文化接受程度很低。

不過古代越南還真是難搞,鐵腕治國的皇帝們都很難拿下,越南甚至擊退了蒙古國的入侵。但在古代中國,南下一般到兩廣就滿足了,沒必要繼續深入的必要。

現代越南其實挺慘的,獨立之前之後都是被頻繁入侵,每一次都要死亡幾百萬人。但侵略國代價也十分沉重,軍隊經常是因為環境大批減員,幾年就玩不下去了。

如果真要入侵的話,中國是最有希望的一個,可惜當年只是自衛反擊戰,如今愛好和平的天朝也不會再吞併越南了。

當今中越邊境往來頻繁,很多邊境城市/村落是不用查的。在廣西那幾年同學經常說越南等同於中國一個省……


我覺得朝鮮或者說韓國有一個天然的剋星,那就是日本。

要不是因為中國每次都要插一杠子,日本早就干成了。唐朝那次不大了解,明朝那回朝鮮幾乎全土淪陷,要不是明軍入朝,僅憑義軍和海軍李舜臣部殘餘來反攻復國我覺得不大現實。最近20世紀這次,應該說日本在朝鮮的作業是最接近成功的一回,後來玩兒大了又吐出來了……


越南韓國征服他們後的利益不如自己的消耗,征服來幹嘛,古代是這樣的情況;現代的由於科技原因,問題複雜了很多,非要征服的話,憑實力是肯定可以碾壓的


可以參考歷史上也沒什麼征服西藏或者征服北方蠻子的例子

苦寒之地,納貢稱臣即可,皇上會大大地賞賜的


難征服個屁。古代這倆地個頂個的窮,你花牛大的力氣打下地盤還要賠錢你干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韓國人討厭延邊朝鮮族?
如何評價韓國總統競選人李在明?
韓星孔劉為什麼不紅?
日韓歷史課本如何描述二戰日本侵華史?與中國課本有何不同?
韓國軍隊在越南表現如何?

TAG:歷史 | 韓國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