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道授業解惑中的「道」「業」「惑」分別怎麼理解?


韓愈在《師說》中談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其中,傳道排在第一位。可見,從古到今,傳道的要求一直很高。

那麼,什麼是「道」?所謂「道」,就是真理。傳道,就是傳播真理。從世間法意義上看,那真理,便是為人之道;從出世間法意義上看,那真理,則是解脫之道。傳播真理的老師,自己必須明白真理,實踐真理,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否則,他就沒法傳播真理。他能傳播的,只可能是道理、知識,甚至是一些貌似真理的謬論。現在,最普遍的現象是,好多不知道真理的人,都在自以為是地傳播真理,反而淹沒了那些正確的聲音。結果,以訛傳訛,以假亂真,知道真理、實踐真理的人,就越來越少。所以,一個人暫時做不到知行合一也不要緊,他至少該清楚正確的方向在哪裡,並且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積極求道。在這個前提下,他才能引導學生探索真理。否則,他只會讓人家跟著自己一塊掉下懸崖。

?

尤其是現在這個網路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極快,什麼人都能在網上發表觀點,什麼人都能利用無數個平台,將自己的聲音輕易傳播出去。因此,對於傳道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年代,但假如運用得不好,真理的聲音、優秀的思想,就會被攪天的信息淹沒;對於求道者來說,這也是個很好的年代,但假如選擇得不好,就會被大量的謬論、似是而非的道理,攪得心浮氣躁,流於膚淺,南轅北轍。可見,網路這一現代科技,既能推動真理的傳播,又能對其造成巨大傷害。如何能更好地運用它,是傳道者和求道者都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業」?這個「業」,不同於佛教中「業報」的業,而是通過學習、思考、實踐得到的智慧。換句話說,是一種不同於「道」的智慧。很多人將其簡單理解為書本上的知識,其實,它的含義遠不止於此。它跟知識的「識」一樣,指的是見地、思想、境界等等,非常重要,但容易被人狹義地理解。

什麼叫「惑」?所謂的「惑」,就是痛苦與迷惑,它分為兩種:一種是煩惱之惑,由身體的慾望、貪婪、愚痴、仇恨等負面因素引起;另一種是知識之惑,由生存環境、所學知識、人生經歷構成的認知障礙引起。解惑,就是破解、消除這兩種痛苦與迷惑。然而,能為人解惑者,必須自己先做到無惑。如果老師本身仍未解惑,整天追求物慾,貪圖享受,每天都被感官困擾,被物慾奴役,眼睛追求美色,耳朵追求美聲,口中追求美食,六根不清凈,就連最基本的煩惱和迷惑都沒有破除,如何為學生解惑?又如何能成為一個好的老師呢?

?

好的老師,肯定是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社會精英、時代精英、民族精英,這種人不會太多。他不會像大部分混混那樣,渾渾噩噩地活著,人云亦云。真正的精英,絕不是曲意逢迎的人,也不會對混混言論妥協。他們會在一片渾濁的聲浪中,儘力吶喊,即使叫不醒一個時代、整個世界,也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陳寅恪、梁漱溟、馬寅初等人。

在他們的年代,每個人都難免被卷進各種風波,如果你堅持自己,就會面對可怕的專制和牢獄之災。但即使在那樣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下,為了追求人類真理、世界和平,陳寅恪等人仍然不惜與主流對抗,堅持自己的獨立主張,始終都在說真話。大家想想看,他們承擔了多大的風險啊!有這樣的胸懷、眼界、承擔者,才稱得上真正的知識分子。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說的就是這種精神。

胡適也是這樣。他即使被蔣介石尊為上賓,也不願以政客的姿態出現,他始終都有文人的良心,對政治持批判的態度。他這樣的知識分子,也不多。

真正的知識分子,至少該有承擔的精神和承擔的行為,但在慾望無限膨脹,良心漸漸缺席的今天,這種說法,包括這種精神,卻淪為混混們的笑柄,在功利化的浪潮下,幾乎聽不到一點點迴響。這也是當下有許多人陷入庸碌的原因。

?

所以,每一個有嚮往、有敬畏、有擔當的人,都不要過多地考慮未來的諸多可能性,要守住真誠、嚮往的心。然後,在利眾精神的熏染下,在整個世界的滋養下,在超越智慧的啟迪下,點亮心靈,讓自己一天天強大起來,擁有得心應手的大力。將來,如果有好的機遇,他就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文化傳承者、真正的知識分子、真正的大師。假如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這個世界就會增添許多光明。

——《慧心》節選
作者:雪漠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
?


道: 學習知識的方法

業: 知識

惑: 學習中的疑問


知乎算是解惑了


推薦閱讀:

你的學習是碎片化的還是體系化的?
權力的起源?
當別人問你問題卻沒有用禮貌用語時你會願意回答他嗎?
有辦法聽到自己身體里的聲音嗎?

TAG:求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