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PDM和PLM是什麼關係?ERP/PDM/PLM結合起來是中國製造業的出路?


PDM與PLM是產品創新數字化領域中極為常見的兩個名詞,然而不論在銷售環節、實施環節,很多人經常在概念上混淆和濫用,本文力圖對這兩個概念所關注的領域進行一定的差異說明。

一、PDM

PDM作為產品創新數字化的重要概念,是Production Data Management的縮寫,顧名思義,關注點在於產品數據的信息管理,並且在傳統的理解中,更確切的是指產品研發過程的數據管理,即Engineering Process Management,內容一般會包括如下常規部分:

1. 文檔管理

文檔是產品數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各類行業設計標準及規範、產品的市場需求、產品研發過程產生的的需求分析、詳細設計等技術文件,甚至包括這些文檔的模板,都需要進行良好的管理和標準化的宣貫。當然,為了更順暢進行文檔的內容更改記錄和結果管理,往往需要在此環節涉及PDM系統與Office辦公工具軟體的集成。

2. 圖紙管理

圖紙是產品設計的重要結果數據文件,是PDM關注的核心,而在PDM逐漸成熟的過程中的早期,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是圖文檔管理系統。直到現在,很多國產PDM系統依然以圖文檔管理作為核心功能。

3. CAD集成

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用於進行產品設計的工具軟體也種類繁多,為了更好的進行圖紙管理,將圖紙信息(甚至包括圖面信息的提取)如何順暢的從CAD環境傳遞到PDM系統並保持同步性和關聯性,則帶來了CAD集成這樣一個重要的實施部分。常見的CAD軟體如AutoCAD、基於AutoCAD的二次開發軟體、NX、Pro/E,以及Protel、Cadence等。

4. 可視化管理

由於圖文檔均被納入到PDM的管理數據,然而由於相應的圖文檔編輯軟體種類極為繁多,PDM中的使用者(包括各級領導)面臨大量不同格式的圖文檔瀏覽需要,如果人人都安裝各種編輯軟體是不可想像的。提供統一的公共的可視化管理成為必需。

5. 物料管理與產品結構管理

在PDM系統中僅僅管理圖文檔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按照PDM的傳統理念,是以產品結構為中心組織各類數據,產品結構由各種類型的物料所構成,也成為每份圖文檔文件所依附的節點。物料管理作為一個獨立的話題,還面對很多內容,如物料的編碼系統,物料的創建申請,物料的可用狀態的變化等等。

6. 產品配置管理

越來越多的產品需要在標準配置或功能基礎上,為客戶進行不同程度的個性化定製,這帶來了設計環節思路上的重要變化,即產品配置管理。可以為客戶提供大量的豐富的可選功能部件,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如針對功能的標準型、高級型、豪華型,如針對不同地區的型號,針對不同性別年齡的型號等很多角度的產品設計資料的配置。

7. 工作流管理

正如上面所提及的,不論是圖紙還是文檔、物料以及產品結構,都需要從草稿狀態到最終發布生效(甚至是多次的階段性發布生效),相應的大量簽審過程都屬於工作流管理的範疇。可以這樣講,工作流驅動機制使得PDM能夠管理數據狀態的不斷變化。

8. 其餘基礎部分(組織管理、許可權管理等)

理所當然的,為了能夠在PDM中創建和訪問數據,相應的要管理必要的人員組織以及許可權等基礎性架,以上提及的,是PDM的常規涉及範圍,而PLM,則代表了更全面的視角。

二、PLM

PLM是伴隨著PDM的不斷實施而發展出來的概念,即Produc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關注點在於產品的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是一個非常寬廣的概念,也為PLM的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業務機會,如下圖所示:

PLM的觀點認為,一個標準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應該起源於需求。這種需求可能來自於市場的調查、分析或者反饋,也可能來自於企業自身不斷創新推出新產品引領市場的需要。由於成本原因、技術風險原因或者市場條件變化等原因,最終有多少需求能夠真正反映到企業的新產品中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管理的話題。因此在PLM系統中第一個關注的就是需求管理,跟蹤有多少需求是最終有效的,以及這些需求的實現結果,並為後續新品的開發積累基礎。

當相應的需求不斷細化後,接下來會展開概念設計的工作,此階段產生大量的技術嘗試方案和原型系統以支持可行性論證等工作,雖然此時並非正式的產品研發,但作為企業的寶貴知識資產必須進行合理的管理和總結分析。

當企業真正確定了產品將採用的技術方案後,則進入了Production Engineer環節,即以往PDM的管理範疇,在此不再贅述。

從工作環節劃分上,在完成產品的基本設計後,為了支持後續的生產,還必須要經過工藝設計。在不同產品類型和生產類型的企業中,工藝可能是指設計工藝,也可能是指生產工藝。這部分工作涉及到了工藝路線、工藝規程、工藝卡片等,也就是以往在中國廣泛存在的CAPP系統的範疇。在PLM的大概念下,將工藝環節納入並作為一個不可缺少的實施環節。

產品經過工藝設計後,會安排小批量的試製或者試驗,試驗數據也將對產品量產或交付上市前的完善產生重要參考支持,即TDM(Test Data Management)所關注的業務環節。

產品最終交付給客戶後,通常還需要進行售後維護,那麼該何時定期維護、如何管理和跟蹤產品的實際狀態以決定預防性維修,如何制定產品出現問題後的維護策略(如就地維護還是返廠維護等),則是一個目前新興的重要業務領域,即MRO,同時MRO的大量信息也需要來自於最初的設計部門的產品設計資料以及產品出庫和交付過程的大量記錄信息。

最終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更新換代的需要,一些型號的產品不再安排生產和售後維護從而真正的退出市場,意味著這類產品生命周期的結束。

這樣的一個完整過程是產品生命周期理念的精髓和管理價值所在,同時在此過程中,必須要解決項目管理視角的數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周邊ERP系統以及MES系統的信息交互,各種類型BOM數據的轉換交付文檔的動態內容出版解決方案,以及需要集成更多種類的工具軟體(CAE/CAM)等大量細節問題。

三、總結

通過上面的表述,相信很多人已經對PDM和PLM的概念能夠做出相應的區分判斷。大致的差異有兩點總結:

1. 關注範圍不同

PDM關注的是研發數據的管理,雖然也會涉及其餘部門,一般會重點集中於設計部門進行實施,而PLM關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實施範圍可能涉及市場、銷售、研發、工藝、製造、工程和售後維護等大量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成為實施的關注點。可以說,在業務範圍和功能深度上,PLM做了大量的延伸。

2. 實施難度不同

PLM的實施相比PDM顯然難度更大,業務領域更多,對實施顧問、技術顧問的經驗和技能要求更多,從業壓力更大。在國內,由於兩者的混淆,經常會見到以PLM為名的項目只是在做PDM範圍的工作,並沒有覆蓋到應有的整體業務,企業的管理效率只能在局部取得改善。

相信隨著實施服務商水平的不斷進步,國內客戶知識的不斷增長,PLM產品整體功能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真正的PLM解決方案一定會逐漸發揮和展現它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來源:

PDM與PLM概念差異之我見


我接觸PDM和PLM這些辭彙很多年了。雖然肯定算不上專家,但也多少研究過一點,算個「業內人士」應該還說得過去的。不引經據典,不講套話,以我自己的理解,用大白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PDM,強調了管理的對象範圍--是「數據」,不是「實際物料」。

PLM,強調了管理的「時空」範圍--時間是整個生命周期,不只是研發階段;空間是所有產品(數據)可能出現的地方,不只是技術部。

從名詞上來看,這兩個詞沒有誰比誰牛,誰比誰高級,誰包含了誰的意思,僅僅是強調的角度不同而已。一方面,PDM並沒有否認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管理;另一方面,PLM也沒有說要去管物料。所以,綜合起來的意思是說,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產品數據進行管理。

但從這一概念的發展歷史來看,PDM這個辭彙先於PLM出現。由於出現得早,所以當時人們的認識的確是有局限的。PDM一詞出現時,MRP/MRPII/ERP已經比較紅火了,為了強調與這一條線的區別,人們就給這個概念起了「產品數據管理」這麼個名稱,強調「不僅要管物料,而且還重視對產品數據的管理」。當時,人們的確還沒有認識到「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這一管理要素。而且在實踐中,當時的PDM也基本上的確只是管理研發階段的工作,基本上也只是在技術部門應用。

後來,PDM發展了幾年,有人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了。於是,又為了強調「整個生命周期」這一要素,人們又提出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一詞。

在商業領域,商人們總是希望時不時弄一些新概念。加之歷史又的確是那樣,所以大家都說「PDM不行了,要搞PLM了」。這是噱頭。

總之,和MRP/MRPII/ERP那一條線不同(它們強調的角度是一致的,但是範圍在依次擴大);PDM/PLM並不是從同一角度去擴大範圍,而是強調了不同的角度。

以上作為第一問的參考。

關於第二問,我不知道答案,但我否認你說的「ERP/PDM/PLM是中國製造業的出路」。(這句話怎麼聽起來像是馬來西亞人的口氣?)我之所以不知道答案卻也能否定那句話,是因為軟體系統僅僅只是配套的工具而已,它們承擔不起「出路」這樣的重擔。

你要把這個機器修好,辦法也許是擰緊這個螺釘,或者是擰緊那個螺栓。如果是前者,你需要一把起子(改錐);如果是後者,你需要一把扳手。我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是前者還是後者,但我知道起子和扳手都不是修好機器的出路。


要看語境。

PLM通常指的是資產管理範疇,物資維護以及價值保持等;

PDM通常指的是產品研發、工程過程中的屬性數據的遷移應用;


PDM是產品數據管理,PLM是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顧名思義,PLM是PDM概念的延伸。


PLM已經走過了最初不為用戶所認可的階段,但現實問題是,那麼大的一個概念,如何落到實處,在實際應用中,用戶更看重它哪些方面的能力,用戶的實際使用與PLM的理想狀態是否存在錯位。

聲稱能夠管理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信息是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承諾。但當某件事物看上去功能太過強大和完美的時候,首先就會有人質疑它的可行性,之後就會對它的實際應用前景產生懷疑。PLM已經走過了最初不為用戶所認可的階段,但現實問題是,那麼大的一個概念,如何落到實處?在實際應用中,用戶更看重它哪些方面的能力?用戶的實際使用與PLM的理想狀態是否存在錯位?

「一部分」也算是PLM

PLM涵蓋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而企業對PLM的需求往往只局限在其中的某一部分,如三維CAD、圖文檔管理等。

PLM最初源自PDM(產品數據管理),而PDM則是源自CAX,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及CAM(計算機輔助製造)等,因此它的源頭在於提高工程設計人員在產品設計、工藝編製、質量模擬、數控編程、測試分析等領域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所以最初使用CAX的人群是製造企業的產品設計和製造部門。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北京石油機械廠總工程師鄒連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石油鑽采配件頂驅裝置的設計在利用CAD工具及企業圖文檔管理系統的輔助之後,設計周期從三年縮短到了一年。許繼集團則通過PLM建立起了研發體系管理架構,大大增強了產品設計的可重用性。而福田汽車在部署PLM系統之後,所有電子圖文檔的變更修改和歸檔都是由系統自動進行的。

儘管後來PLM將覆蓋範圍擴展到了前期的需求管理以及後期維修服務中產品資料的追蹤甚至產品報廢,但在實際場景中,PLM應用仍主要集中在產品設計和生產階段。早已認可PLM的大中規模製造企業不再質疑PLM的必要性和能力,但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郝子現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PLM科項目經理陸勤柱都表示,自己迫切需要的PLM功能並沒那麼多。而對於北京石油機械廠這樣規模更小一些的企業來說,基本的圖文檔管理系統和各類CAX工具基本上就可以滿足需求了。

  它們所實施的都可以稱為PLM的一部分,但都不是全部。實際上對於PLM的定義,每個PLM商家的說法還不盡相同,在具體實現時,模塊功能交互、劃分邊界不清,常常讓用戶也有些糊塗。儘管都說自己可以提供一個完整的PLM解決方案,但仍然在不斷地開發新功能。或許從現階段看,PLM有時顯得有些大而無當,涵蓋面很寬,實際上不可能擴展到諮詢公司所說的那樣完備。UGS高級顧問婁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剖析PLM:可以認為它和ERP一樣,都可以推動企業進步和發展。

以設計為導向

產品是製造企業經濟活動的主要載體,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成本佔據總成本的70%,而將產品的研發與設計流程更為規範地管理起來則是PLM的誘人之處。

現階段PLM對製造企業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將企業的產品研發和設計流程更為規範地管理起來。有人稱,PLM管理的是製造企業無形的知識資產,而知識的載體則是各種產品。在以產品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的製造企業中,產品開發的成本佔據了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還多,而ERP只能改善另外30%的成本。

在軟體開發逐漸規範之後,人們常常將軟體業稱為製造業,實際上軟體製造除了在工藝製造階段比傳統製造業簡化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序基本雷同,尤其在製造業多品種、小批量的特性越來越明顯的今天。從需求管理到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測試分析等,期間貫穿著文檔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等,都是二者必須經歷的過程,只是軟體設計的最終表現形式是程序代碼,而產品設計的表現形式是二維或三維圖紙。軟體開發在更早的時候就有CMM、軟體工程技術的輔助,而國內製造企業對PLM的重視只是近兩年的事。

在許繼集團,所生產的裝備其實是嵌入式設備,既有硬體也有軟體,但從前只是對硬體型號有較為細緻的管理,至於裡面輸入的是什麼版本的軟體模塊,並沒有詳細的標識和追蹤,而且在開發過程中,無法對每個階段的狀態進行管理。在實施PLM之後,各個軟體模塊被當作一個一個零件進行管理,並賦予每個軟體一個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號,從而將軟體的管理硬體化。每個出廠設備都對應惟一的硬體BOM號和軟體BOM號,無論是最終用戶的意見反饋還是軟體測試過程中的反饋,都可以追溯到具體的「零部件」。

在福田汽車也曾有過類似的情況發生,研發部門設計出來各種配件,例如幾種發動機、幾種變速箱,但並不規定什麼發動機配什麼變速箱,而是由生產部門自己組合,導致研發部門最終不知道上市的某款車內發動機、變速箱的具體型號,以致發生問題之後無從追溯。

貫穿研發、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相對統一的BOM編碼是PLM的基礎,也是PDM的核心,因為產品在PLM系統中的物化表現就是這些編碼及其中標註的各種屬性,設計過程中有任何變化,都要快速傳遞到生產系統中,最終的生產就是以這些BOM數據為準。

另一方面,產品設計的形象表現就是二維、三維圖紙和文檔,這些是另一種類型的數據,相對來說,它們的活躍期主要是在設計階段,一旦設計定型,就會自動在系統中申報,並根據需要通知相關人員,進行進一步校核、審核、會簽、審定、批准等,最終將文檔自動歸檔入庫。從前,福田汽車的文檔歸檔純粹是手工操作,先是一系列涉及多個業務和管理部門的審批流程在紙質圖紙上走一遍,有任何修改也都是在紙質圖紙上進行。到了檔案室,不僅要把紙質圖紙歸檔,還要將其對應的電子圖紙也歸檔,但因為審批過程中的修改有相當一部分是在紙質文檔上進行,常有電子圖文檔沒有及時更新就存檔的情況發生。PLM將設計審批的流程固化在了系統中,因此任何改動都要在系統中進行。雖然國內製造企業完全採用電子歸檔的還很少見,不過大、中規模的企業都在從紙質歸檔逐步過渡到電子歸檔。在福田汽車,異地的文檔共享,都已通過電子發放的形式實現。

據郝子現介紹,目前許繼集團的PLM主要實現了項目管理、文檔管理、重用管理、更改管理和缺陷管理五個部分。主要都是集中在建立研發體系管理框架和建立工程體系管理框架。而福田汽車的PLM實施則主要覆蓋了文檔管理、三維CAD的集成、配置管理等方面,直接使用PLM的用戶將近700人,通過PLM查詢產品信息的人數達2000人,包括生產、銷售、市場等部門的員工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與PLM產生關聯。

像許繼集團和福田汽車這樣同時擁有設計和生產部門的企業在實施PLM的時候都是以研發、設計部門為主。而對於那些沒有生產部門的研究所,項目管理、需求管理、圖文檔管理才是它們目前的主要關注點。國內還有一類特殊的製造企業,其設計、研發都是在國外完成,國內工廠只是接受來自國外的數據,相比較而言,它們的PLM更注重PDM與ERP、SCM等其他系統之間的連接和集成。

  另外,像北京石油機械廠這樣的中小規模製造企業,最看重的只是圖文檔管理和3D設計工具。正如鄒連陽所說,設計流程一旦固定,當有緊急任務的時候,想變通使用更為靈活的方式都難,反而增加了內部溝通成本。貫穿PLM始終的協作精神對中小企業來說,可能並不是非常吸引人。

PLM需求現狀

對PLM的現實需求狀況與其理想狀態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為什麼用戶對PLM的其他方面不那麼感興趣?就算是被商家熱炒的協同設計,在實際應用中也沒有那麼高的使用熱情。

●協同設計不被廣泛接受

現階段PLM的最大貢獻是將企業的產品研發和設計流程規範地管理起來。

北京石油機械廠的協同主要就體現在其PLM軟體中自帶的一款IM(即時消息)工具,利用它召開網路會議、發布通知,而設計協同,就是一邊撥通電話,一邊打開自己的設計文件,雙方在電話里交流設計意見。鄒連陽感覺這樣已經很方便了,以前國際長途很貴,但現在電話費不再是問題,遠比差旅費便宜,而且這樣的溝通非常直觀。

在福田汽車,二維的協同設計完全能夠實現,從任何入口進入PLM系統都可以進行協同設計,但三維的協同設計還不能完全實現。實際上福田是以生產商用車為主,大量的零部件並沒有三維數據,因為商用車對於裝配等方面的要求並不那麼嚴格,所以三維設計在福田只是作為一種驗證手段,證明總體設計沒有問題即可。是否以三維數據為生產依據其實具備很強的行業特性,例如空客、波音的設計文檔早已是3D發放,國際上轎車的生產也基本都是以3D為依據。但在國內,大多數製造企業的圖文檔仍是以二維數據為主,因此基於三維的協同設計並不被廣泛接受。

另一方面,三維CAD設計工具是否統一以及網路帶寬等因素也會影響異地三維協同設計的效果。通常一個企業內部會擁有多種CAD軟體,工程師會選擇自己習慣使用的工具,或是企業會根據不同CAD軟體的優勢,讓它們分別去處理不同的設計問題,而設計工具不統一對於協同設計會有較大影響。至於網路帶寬,就算是為了提供文檔共享而租用的專線網路,和異地之間的帶寬也只是在2M左右,根本不具備3D協同設計的條件。從設計人員相對封閉的性格看,更多的人不願意在設計途中將圖紙放進系統共享,而是在設計完了之後再放進去。此外,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協同設計更是因為安全等因素無法實現。通常在為下游生產廠商提供圖紙的時候,仍然是以光碟為主。

●需求管理在PLM之外

早期的需求管理來自兩類應用:一是軟體開發,項目中用戶需求總是在變,而且某一點改動之後,可能會影響後面所有的模塊。在一個大型軟體系統中,設計周期通常較長,且邏輯關係複雜,設計人員很可能記不清需求的變動到底會影響到哪些方面;二是國防工程,同樣是因為工程複雜,供應商繁多,某個部件性能的改善可能就會影響到對另一部件的性能需求。但是對於研發周期不長的項目,企業用戶通常就不會考慮使用需求管理工具。

郝子現將需求管理分為兩個部分:起始需求的可行性和設計過程中的變更需求。要論證最初的用戶需求是否可行,通常需要經過集團領導層和專家的評審,並要經過立項委員會討論通過,才能正式立項,其中會涉及多個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而且需求的可行性研究結果也是在不斷變化當中。當確定了需求的可行性,真正成為研發的需求時,才能進入PLM系統,開始其設計之旅。

許繼集團目前對需求管理的做法比較具有代表性,需求管理被放在了PLM系統之外。因為需求可行性研究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的創造力,這不是系統能夠代替的。

值得一提的是,許繼集團將上述兩種需求中的後一种放在了PLM系統中,它沒有稱之為需求管理,而是叫做缺陷管理。任何在設計、測試、生產以及用戶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反饋意見,只要是與產品設計有關,都會被納入缺陷管理中,研發部門會根據這些反饋意見修改設計需求,從而不斷完善產品設計本身。

●CAPP純屬中國特色

將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獨立在PLM之外目前是中國的特色現象,在國外獨立的CAPP工具已經很少使用。細心的用戶會發現,CAPP工具都是國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外的製造目前是以數控機床為主,只需要編寫數控程序即可。而在國內,機床仍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一個機床只能做一件事,一個零件可能需要很多個工序,因此才需要CAPP這樣的工具。

實際上工藝設計本身是非常複雜的決策過程,CAPP並不能自動生成工藝流程,它只是類似辦公軟體一樣的東西,可以輔助技術人員去設計工藝流程。

儘管PLM也將CAPP容納進來,但它能做的也只是和3D設計連在一起,從而為工藝人員提供一個三維的環境,以前工人拿著一張張設計卡片坐在機器旁,而現在則是看著電子的3D圖片去工作。而且將CAPP集成進PLM,也使得PLM與ERP的集成更容易。

孤島難除

當前,相當多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消除信息孤島,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孤島問題還是難以有效解決。

任何新的技術、新的工具都能帶來效率的提升,哪怕只是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只要將流程理順就沒問題。PLM與ERP的巨大不同在於,PLM的流程是可以順應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去設計的,所以從理論上說PLM的部署難度要低於ERP,尤其在有過ERP實施的經驗之後。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作為新興事物,PLM需要與企業的原有系統融為一體。例如與3D設計工具、ERP、SCM等,這當中的集成工作又該由誰來做?

根據鄒連陽的觀點,原來的「千島湖」變成了「百島湖」,信息孤島少了,但平台之間仍然是割裂的。北京石油機械廠的PLM和ERP之間是完全獨立的,因為是兩個供應商分別提供,如今的集成問題沒有人主動幫助解決,現在只能靠手工操作Excel表在兩個系統之間導入導出數據。以北京石油機械廠目前的生產規模來說,這樣的手工操作不會影響目前的正常生產,鄒連陽表示,這種情況他們並不急於改變。

不過對於更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兩者之間的集成問題必須解決。在婁忻看來,20世紀90年代ERP失敗的原因,最終其實應該歸結於ERP數據導入的效率和質量問題沒能解決。當時雖然上線了ERP系統,但系統的數據導入以及這些數據的生成都是手工完成,技術人員需要先將圖紙上的數據錄入計算機,並建立相應的數據組,導入到ERP中,數據不進ERP系統,則無法開通生產。所以無論是從時間還是正確性上來說,都對這些技術人員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但遺憾的是,圖紙設計出來了是設計部門的功勞,生產出來了是ERP的功勞,這種數據導入的工作無疑是吃力不討好,誰也堅持不了多久就跑了,最終的結果是ERP沒能真正用起來。

有了PLM之後,顯然數據的生成工作量大大減輕,但是來自不同廠商的ERP和PLM之間的BOM數據很難做到「一碼通」,多一個屬性或少一個屬性是常有的事,所以常用的做法仍然是進行定製化開發,實現數據的自動導入和轉換。不過就算是福田汽車這樣規模的企業,目前仍有部分數據是通過Excel表設定自動導入功能。

婁忻提醒用戶,PLM和ERP之間的集成其實可以分為四個層面:一是物料的屬性統一,通常產品的設計屬性和生產屬性會存在差異,因為兩個階段關心的重點不同;二是將設計BOM轉換成生產BOM;三是生產工藝有些是由研發部門產生,需要將它們傳遞到ERP中;四是任何設計變更也需要時時同步到ERP中去。

除了與ERP的集成問題,北京石油機械廠的三維CAD設計工具和圖文檔管理系統之間也是相互獨立的。且不說登錄它們需要不同的密碼,設計數據也需要用戶自己導入導出,而無法自動關聯。

對三維CAD軟體的集成,算是國產PLM的一大劣勢。相對而言,大型PLM工具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因為三維數據模型非常複雜,而且成本非常高,所以它與其他系統的集成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國外有些第三方機構專門做這件事,而國內這方面的技術力量弱了很多


PDM:產品信息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技術誕生於1980年代早期,正式提出PDM這一概念是在80年代後期,當時業界對PDM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1995年2月,主要致力於PDM技術和相關計算機軟體技術研究的國際諮詢公司CIMdata在其發布的《PDM Today》一文中,對PDM提出了簡單的定義:「PDM是一門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信息(包括物料信息、配置、文檔、CAD設計圖、結構、許可權信息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過程(包括程序定義和管理)的技術。」

PLM:-國際諮詢公司Gartner Group公司,在其2000年市場研究報告中則把PDM定義為PLM: 「PLM是為企業設計和生產構築一個協同產品開發環境(由供應、工程設計、製造、採購、銷售與市場、客戶構成)的關鍵性技術。」- IBM於2004年提出PLM On Demand概念,由」動態市場變化及快速響應需求」的市場環境應運而生,在隨需應變的世界裡運作,企業的信息技術(IT)基礎建設必須具備響應力、彈性及效率。面對更多的客戶需求及微利時代的來臨,隨需應變的解決方案能適時的分配企業的信息技術資源,更有效的適應瞬息萬變的企業需求。

PLM有三個層面的概念,
PLM領域: PLM與我國提出的C4P(CAD/CAPP/CAM/CAE/PDM),或者技術信息化基本上指的是同樣的領域,即與產品創新有關的信息技術的總稱。
PLM理念:對產品從創建到使用,到最終報廢等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數據信息進行管理的理念。
PLM軟體產品:PLM軟體的功能是PDM軟體的擴展和延伸,PLM軟體的核心是PDM軟體。


第一個問題,plm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數據,pdm是產品數據管理,管理研發階段的數據,所以,從概念上看,plm包括pdm。至於erp,引用我看到的一句話,plm管理企業的無形資產,erp管理有形資源。
第二個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出路應該是轉型升級,上述幾個只是助力工具。


至於PDM和PLM的區別,樓上各位說得非常詳細了。而根據我這三年來的接觸,一方面是有些實施團隊的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企業本身管理沒有跟上,業務模式沒有相應的轉變。PDM和PLM在國內很大部分企業其實用起來差別不大。或者說實施的是PLM,而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起的PDM的作用。


目前PDM和PLM是什麼關係?

這個前面大家已經說的比較明白了,PDM是對產品數據的管理,PLM是在PDM的基礎上,對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會涉及產品的企劃、開發、製造、維護,甚至售後、回收。PLM涉及的部門廣,廣義的PLM被認為是和ERP處於同等地位甚至將取代ERP的(ERP是對企業資源的管理,PLM也是圍繞創造產品實現價值,管理企業資源),不過目前PLM大部分還是只是用於研發部門,和ERP差距比較大。

ERP/PDM/PLM結合起來是中國製造業的出路?

這個我的理解是由單純製造到自主研發的轉變。ERP/PDM/PLM都只是工具,重點是業務模式的轉變。目前ERP應用更廣是因為製造業很多只是製造,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問題解決好足夠,不需要研發設計,PDM/PLM需求不迫切。當更多的製造業企業在ERP之外迫切需要PDM/PLM,說明製造業在由製造到研發轉變。


PDM應該可以理解成PLM的子集


1)名詞解釋角度說的話:plm包含PDM,是PDM的擴展型應用.

plm/pdm目前都主要服務於技術部門,主要用在流程管理和圖文檔管理.

感覺這個東西就是個菜刀,看你切什麼東西做什麼菜,用得不好就是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2)製造業的趨勢,這個話題有點大.不過企業一是創新,二是成本,三是品牌,內外功都要修.目前據我所知PDM/ERP/MES/CRM這4個系統如果能協調共享資料的話,那就算很不錯了.


ERP/PDM/PLM是否結合起來是中國製造業的出路,我認為還是看得太窄了一點。各種企業需要用到的企業級軟體的種類是非常多的,類似辦公的OA,銷售用的比較多的CRM,SCM等等的,如果這些都是完成某個點上的軟體,那我認為PLM已經是能完成一系列作為完成線裝工作任務的軟體了,以後應該是向著一個企業能夠像一個蜘蛛網一樣的各個部門都能夠靈活地進行線上工作流程發展的。並且這不僅是中國製造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所企業的一個期望方向,但是這個過程一定非常慢,每多融合一個點上的工作,都需要市場的反饋和適應。軟服之家-找企業軟體,上軟服之家


PLM和PDM樓上已經寫了很多了,我只說一點。

我以前玩音響玩耳機,後來發現,如果你想知道一個設備的音質,最好去找專賣店自己聽聽,看雜誌看論壇是永遠搞不明白的……所以如果有機會,去用這些工具的地方體驗一把,可能就更理解樓上朋友們的意見了。

ERP+PDM+PLM這個呢,首先我覺得PDM應該是PLM的完整子集。如果問ERP+PLM呢,我覺得可以思路再奔放一點,把SCM+CRM等等這些都加上。未來這些軟體我覺得還是會融合,最終都在雲端實現。

這個組合造成的,就是製造業在生產製造,乃至物流運營維護退役,都越來越智能化,對人——特別是低水平勞動——的依賴越來越少。而對前端——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然,AI會不會把前端也擠掉一部分,我還不敢說什麼。所以中國製造業的出路,或者是有自己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或者是有強大的軟體能力。

這個道理就像,對於我一個800多度的近視眼,你給我一把槍,肯定能提高我的戰鬥力,但是能提高多少呢?


不同企業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功能。


產品數據管理PDM 到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從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換了個名字就成了升級版, 從使用的軟體的本質技術的角度來看 就是由 C/S 轉向了 B/S 而已。

ERP 更是個噱頭,財流、物流、信息流....

說什麼製造業的出路,不過是軟體提高生產力的工具而已,為了達到更快、更精確、更容易量化的管理手段。


在已有的PDM基礎上將在PDM之外循環的售前、售中、售後所涉及到的所有信息、數據統一管理,成為一條首尾相連的完整動態管理鏈,就是PLM。


PLM範圍更廣。


PDM應該是儘可能使產品達到標準,可以使企業快速高效管理方式


都回答得差不多了,我回答些別的吧。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又稱為胖大妹,跑得慢,看大家多嫌棄它啊。

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又稱為漂亮妹,騙靚妹,總之都是很美好的辭彙。

其實呢,

1.從使用者來說, pdm主要是研發部門,主要是工程師使用,plm則前面要與市場銷售crm對接,中間多了項目經理,質量人員等,還後面還要和供應商管理,採購人員,綜合保障人員,甚至客戶等。

2.從管理對象來說,pdm管mcad,ecad集成,管part,bom,document,變更,流程(windchill特彆強調),技術狀態等,plm多項目管理,需求,風險,質量,人員,財務等。所有管理對象又要有機結合,比如wbs與part,document要關聯,wbs完成百分比由part,document的技術狀態驅動等。

3.pdm不是plm的子集。

4.軟體開發過程通常不在pdm或者plm中管理,最多是把某個穩定版本的程序包關聯到產品結構樹上的軟體part。沒有能真正做到機電軟一體化的pdm,plm系統,如果有人說有,你就去抽他大嘴巴,亂說。

5.pdm或者plm只是工具,只能加快或者方便你的業務流程,不要希望上了系統什麼事情都能幫你解決,你的業務複雜,系統並不會減低你的業務複雜程度。

想起來再寫。

另外,中國未來製造業要強大,靠的是領導重視,金融正常化,房地產,遊戲別再吸血吸人才。

任何系統都不是製造業的未來,只有它自己是。


天心天思的PLM當前很引領朝流,客戶應用的感受不錯。

原先天思只做PDM,2016年以來,已成功將PLM研發出來,配合天思ERP,真的很實用,而且價格親民。我親自實施的客戶比較滿意。

PLM很多的軟體不支持異地,天思的PLM能夠異地使用,使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有機的結合了起來。


推薦閱讀: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要有強大的製造業,可是中國卻大力發展房地產,大量關停製造業,這樣還怎麼發展壯大?
製造業零件怎麼去做標準化?
什麼是所謂的混動汽車電機和電控技術?
英國製造業是怎樣衰落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我國工業整體水平是否很落後?我國在工業上有哪些方面是世界領先的?

TAG: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ERP | P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