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學經典實驗米爾格倫實驗和斯坦福監獄實驗在心理學圈究竟有多大影響力?是否已經可以證明人性本惡了呢?


影響力體現在:此後心理學研究的倫理要求更為嚴格

  而關於「證明人性本惡」,Milgram的研究不好說;但是監獄實驗恰恰相反,為「環境能對人造成影響」提供了重要支持。

  監獄實驗用的是兩組在心理學研究內被認為同質(也就是種族、年齡、家庭環境、社會經濟地位、身心健康狀況都差不多)的大學生;在實證研究體系內,這兩組大學生的「人性」,也就是個體自身的人格等因素都被認為是相同的,至於這個相同的內容,除了「身心健康」外並不知曉更具體是如何。然後就因為隨機被分配到「獄卒」或者「囚犯」的角色,兩組人的行為就有了如此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在這個實驗之前是不存在的,所以這種差異被認為是那兩個不同的角色所賦予的,而這兩個角色的不同,背後的根源就是環境,或者說社會建構。


憶記 先生說了斯坦福監獄實驗,我補一下Milgram

首先影響力,我同意憶記 先生的觀點,Milgram實驗之後,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是違反實驗道德的,所以它使此後心理學研究的倫理要求更為嚴格

『雖然我真的覺得這個實驗的設計方案簡直是太天才了...三觀不正啊~=_=~』

先放鏈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米爾格倫實驗

Milgram Experiment, 它還有個名字叫「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由此可知,這個實驗的主題是「服從」

我們回到這個實驗的出發點——

實驗開始於1961年7月,也就是納粹黨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審判並被判處死刑後的一年。米爾格倫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萬名參與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追隨者,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服從了上級的命令呢?我們能稱呼他們為大屠殺的兇手嗎?」

說白了,就是想看看人在那些權威面前,在那些違心的命令面前,能發揮出多少拒絕的力量。

換句話說,就是人在壓力下堅持自己主見,堅持反對或拒絕的能有多少。

-你或許會問,受試者在聽到隔壁房間的人受電擊的慘叫與呻吟,難道就沒有憐憫嗎,在同類受攻擊時無動於衷,這難道不是人性本惡嗎?

-看過實驗的人都知道,電擊是假的,但在受試者眼中卻是真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考量的問題是,受試者真的沒有憐憫嗎?根據實驗視頻,大部分受試者都在135伏特左右處,也就是聽到痛叫的時候停下來,質疑此實驗的目的(他們被告訴這是關於體罰與學習效果的實驗),甚至許多人多次質疑,但是都被實驗人員以如下的方式回答

  • 請繼續。
  • 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
  • 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
  • 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 四次之後,你才能退出實驗。

    這樣來看,受試者多次的質疑後才能停止實驗,可他們有質疑即表示他們有憐憫,他們的人性也並非沒有發揮的空間,那麼人性就不是本惡的了。

    我想,那些在實驗人員的權威命令的壓力下,將實驗進行到底的人,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吧。

    結論——

    無法證明人性本惡,因為出發點就無關人性。

    ---學疏才淺,若有不足,還請指正---

    ^_^


    米爾格倫實驗數據被篡改,參見煎蛋網文章:http://i.jandan.net/2013/10/09/truth-of-the-milgram.html


    嗯,說幾句。

    這兩個實驗在心理學界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就算非心理學學生,都會知道這兩個實驗。後者更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實驗主持者津巴多還據此寫了本書《路西法效應》,有興趣可以看看。

    當然這兩個實驗引發的爭議也是巨大的,除了對結果,對實驗方法的一些質疑外,我們必須留意到,這兩個實驗都有悖倫理。也虧得這兩實驗做得早,放在今天,估計是做不成嘍~~

    至於人性惡的問題,樓上說得對,後者的設計確實是為了探究環境能對人性產生多大的影響,為什麼好端端的大學生換了一身制度就化身魔鬼獄卒了。這個實驗結果本就是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結論。有的人可以覺得,就此實驗來看,確實人性本惡,一身衣服一個環境就激發出來了。而就我看來,這個實驗結果呈現了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的性情產生多大的影響,當一個人被賦予權力,而且同伴在行惡時,他也會跟著——不是人性本惡,而是環境戰勝善良本性。你看,這兩種理解都ok吧,見仁見智嘛~

    但就算絕大多數人都認同前一種理解,我們都不能說,這個實驗證明了人性本惡,只能說,這個實驗為人性本惡提供了證據。無論哪一個科學領域,要證明一個結論,一個實驗是遠遠不夠的。

    回過頭來說米氏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個服從實驗。在我看來,跟人性惡更沒關係,不過是為「人們會在很大程度上聽從權威人士的命令,即使這命令在他們看來是殘忍的,是他們不願執行的」提供了證據。這實驗源自設計者對二戰士兵的一些疑惑,他們是出自內心的惡本能,自願侵略還是僅僅聽從了上級命令而已?而顯然地,結果傾向後者。我覺得,此實驗貌似~~是很難證明人性本惡的~~只能證明,人的自由意志。。比較薄弱罷了。。。

    原來手機打字這麼累。。。覺不愛。。。


    我不清楚大家對於自己本身的「惡念頭」是否有過觀察和發現。譬如不斷哭鬧的小孩,或者在城市中舉止不當的外來者,我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偶爾浮現的「惡念頭。」我也相信,這種念頭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大到種族歧視,小到國家裡某個城市的人看不起其它城市的人,再到嫁女兒要挑女婿的家庭背景,歧視,比較無處不在,「惡念頭」無處不在。

    我一直相信人性和動物的本性,事實上並沒有太大分別。而「人高於萬物」亦是一個愚蠢至極的想法。動物的世界,弱肉強食是生存下來的唯一途徑。而當人被設置在一個強和弱明顯不平等的環境下,比如斯坦福監獄實驗所營造的,比如納粹,比如文革,比如南京大屠殺,甚至於城管,在這種環境下所滋生出來的弱肉強食,最初是動物的本性,而後變成惡。

    監獄實驗讓我感觸比較深的細節是,其中一名獄卒提出的「以交出自己毛毯來交換他人自由」的提議,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而作廢。這似乎可以解釋現代社會上時常出現的「百人圍觀無人上前阻止暴徒」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又或者我們更早一些時候就聽過的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

    人與人生來不平等,這是既定事實。生在中國農村的娃兒永遠也不可能與生在丹麥的小資家庭的孩子平等。而人因為生存的需要所產生的自私,也是動物本性的體現。


    這兩個實驗並不能說明人性本惡,這兩個實驗其實想證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多大?更多的是考驗人的行為在絕對權威的影響下會有多大的變化。

    我們來看看Milgram experiment的背景:在納粹黨徒阿道夫·阿希曼被處死後,Yale的心理學家Milgram進行的的研究,阿希曼和其他參與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黨人是不是只是為了完成上級的任務?

    我們再來看看Milgram提出這個概念時候:他想表達是一個人在面對絕對權威下達的違背良心的任務時,人性發揮的拒絕力有多大?

    實驗裡面他們用Yale這個學術的絕對權威代替了納粹政府。接下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結果和開始的預測完全不同,很多人都用了max的電擊。

    在實驗中,儘管很多人對這個感到不舒服,有人想停止這實驗甚至退回報酬,但是,Yale的研究人員要求他們繼續實驗不能停止。60%以上的參與者最後都用了max的電擊。

    這個實驗並沒有涉及太多關於人性本惡的概念,它更加突出的是人對絕對權威的服從。


    我倒是覺得這是不平等的實驗。

    也是隨處可見的

    世界有個輸贏定則 肯定有輸的和贏的

    對 動物世界的規則

    權力至上

    人是自私的

    所以有不會完結的戰爭

    除非你的能力足夠修改這個規矩

    因為有權力才能製造規矩


    請問有位回辦公室拿東西的老師特意問試驗中的「自變數」是多少時,引來津巴多的不滿呢?跟他本人是實驗中的一部分,並且是獄長有關係嗎?實驗開始很快就有了獄警毆打「犯人」的行為了,他本人也滿足於其中,懷疑神父告密等等。問:當他本人是實驗的一部分時,如何保持實驗的中立性?


    推薦閱讀:

    怎麼定義抽象?
    如何看待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
    為什麼人經常會被音樂感動落淚,卻很少會看一幅畫感動到哭?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邊界感的人,讓別知道自己是有邊界感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魔方?理由是什麼?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