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劇《坂上之雲》?
第一次接觸這部劇是09年末,像上面的知友所說,當時阮一峰老師也推薦了這部劇。
推薦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又花了將近1個月的時間仔細回顧這部劇,發現製作方對這部劇確實用心非常,於是重新寫了這篇回答~
--------------------------------------------------------------------------------------------------------------如果用「一二三四」來概括評價日劇「坂上之雲」:
● 一種史觀 司馬遼太郎的歷史觀(司馬史觀)對日本民眾影響頗深,概括起來的話,在看待近代化的觀點上,司馬史觀的特徵是:「明治時代」無比光明,「昭和時代」一片黑暗。
本劇每集開頭引用司馬氏的原文:
まことに小さな國が,開化期を迎えようとしている。(真的是很小的國家,正在迎來它的開化期)
明治時期是司馬氏心中日本蓬勃發展,樂天向上的「開化期」。
片尾引用中村草田男的俳句:降る雪や明治は遠くなりにけり(雪落而明治漸遠)
此句懷念明治時期的光鮮,都是該史觀特徵的體現。
但司馬史觀並不夠客觀真實,錯誤紕漏多,且不成體系,司馬遼太郎本人並不推崇這種史觀,這只是後人的整理總結。
● 兩個對比
在本劇中,貫穿著兩個比較明顯的對比:
「日本」與「對手國家」 在本劇前半部分,主要是日本與清國的對比: 從高升號事件之後,李鴻章對小村壽太郎的嘲笑,到子規母親對「清國」的同情,東鄉參觀北洋艦隊之後提出:「戰爭」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器」的論斷,到甲午海戰中方避戰,艦隊覆滅,丁汝昌自殺,以至最後旅順侵略後:勝利不是來自日本的「英勇」,而是來自清國的「軟弱」的反思—— 一介小國日本的「奮起」與泱泱大朝清國的「淪落」令人唏噓不已。而貫穿本劇的,則主要是日本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對比:
從開始外國商人對日本平民的掠奪與欺凌,到日本積極近代化與西化,爭取「脫亞入歐」,卻被其他西方國家鄙視,戲謔為「猴子」,到逐漸被接受與尊重,於1902年爭取到「日英同盟」,直至最後獲取猶太人無息貸款,擊敗制度腐朽,矛盾層出的章魚大神俄羅斯,漫長的過程中還夾雜著日本人對「近代化」殘酷真相的複雜情感與反思。「個人」與「國家」
作為大哥的秋山好古少年時就常用福澤諭吉的「先立身後立國」教育年幼的秋山真之,考入東大的真之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安逸生活,離開了好友子規,放棄了成為守護家人與朋友的「個人之盾」,而選擇了海軍學校,成為了「護國之盾」。 遍覽全劇,到處都充滿了這樣的轉變——廣瀨武夫離開戀人阿里阿茨娜,毅然回國投入戰爭;山本權兵衛犧牲十幾年發小友情,確立了東鄉平八郎海軍主將的地位;乃木希典拋棄安逸的農夫生活,丟下兩個兒子的屍體面不改色地指揮軍隊前進。暫不論史實正確與否,這些轉變實際上是明治時代「國民轉變」的寫照。● 三位人物
全劇的中心人物有三位:秋山好古(信三郎),秋山真之(淳五郎),正岡常規(子規);他們的成長過程分別代表著明治時代日本陸軍,海軍以及傳統文學的發展。 一方面突出了秋山兄弟堅定修身,忠誠報國,從溫飽難存的下士子弟,到運籌帷幄的軍中精英,伴隨明治時代特有的「樂天」精神,熱血勵志。 另一方面也將極大的筆墨投向俳人正岡子規,作為一位自幼膽小懦弱,半生在病榻上,劇集中期就已經去世的人物,司馬氏塑造了他從懦弱到剛強的轉變,將其在病痛中的搏命創作與軍人在戰場中的浴血奮戰等同起來,飾演者香川照之先生是日本實力派演員,曾在《拉貝日記》中飾演朝香宮鳩彥親王(嗯,還有大和田常務= =),表演很有張力。 這樣架構主人公或許是為了表現明治時期是一個均衡發展的時期,從而與昭和時期的軍國化傾斜形成對比。● 四處亮點
本劇主創班底十分強大,前編劇野澤尚,BGM國民作曲家久石讓,第一部主題曲演唱者莎拉·布萊曼,旁白渡邊謙。 其中更有幾處亮點,值得一看:⊙人物造型用心
只要是實名的人物,造型都與歷史照片極度相符~ 貼一個有意思的人物造型(他本人就長成這樣~) ⊙細節考據講究 本劇秉持著日本歷史劇一貫的細節考據風,以下有幾點佐證: 好古之手(在旅順戰役備戰挖壕之時)國內某劇(袖子捋是捋了,估計還沒幹活~)
軍事考證也是來自平間洋一這樣的海上自衛隊軍官。
還有「古代泳法指導」 ※感謝@xtytt的提示,怎麼能忽略服裝考證呢~本劇軍服考證皆來自於日本軍裝研究會的成員,諸如明治軍裝研究兼收藏第一人平山晉,以及圖鑑作者柳生悅子,力求嚴謹而精緻:
歷年大河劇神級服裝考證指導小泉清子(美智子皇后御用制衣)並未參加此劇製作,不過劇中的女性服裝也是非常出彩。⊙我朝也參與了此劇拍攝
⊙女神級別的女演員(好吧。。我這是為了結尾) 松隆子,石原里美,菅野美穗等等參考自:
坂の上の雲殉死 (小説)(本劇後半部旅順戰役中對乃木希典的刻畫也取材自這部小說)
眾多戰爭人物名詞詞條以及對司馬氏的評價文獻,不一一列舉~最後一句,由於是評價歷史劇,戲劇細節有什麼不準確的地方請指正,歷史細節不在討論範圍之內~請多多包涵~
PS:對該劇軍事背景有興趣的知友可以參考Z旗 | 坂の上の雲マニアックス 水軍?海軍編-這部劇剛剛完結的時候,我曾寫過一段評論,現在貼在這裡。-------------------------------------------------------「一個著實很小的國家,正在迎來她的開化期。」
這是這部電視劇的第一句旁白。《坂上之雲》,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同名小說,自2002年啟動製作,經歷編劇自殺、NHK會長因醜聞辭職、製作費超出預算等一系列事件,終於從2009年12月開始,作為NHK「21世紀特別大河劇」,分三年播放共13集。如今,最後一年的播放終於結束了。
正值經濟上長期的萎靡不振,以及國際政治上局勢動蕩不安,在播出當時,這部描繪明治時代日本在面臨亡國境地時奮發崛起,通過國民一致的努力,從一個「說到產業,只有農業;說到人才,只有300年來讀書的舊士族」的小國,成長為列強之一的歷史的電視劇,在日本本國贏得了相當的收視率。尤其是,明治時代的、最初成為「國民」的日本人,那種不問出身、不問階層,都敞開了上進渠道,都自信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就事業的「樂天主義」,在如今常被指摘為停滯的日本社會中,是引發了相當共鳴的。
而在日本以外,作為日本近代史上的直接關係者,中國的觀眾對於這部電視劇也有強烈的反響。尤其是,這部電視劇中著重描繪的、在日本的崛起歷程中有著決定性意義的兩場戰爭——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雙雙發生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更是讓中國觀眾注目。除此之外,對於兩國的歷史愛好者和軍事愛好者而言,這部電視劇對戰爭場面、戰艦構型的嚴謹而宏大的描繪,以及由軍服專家柳生悅子指導的軍服考證,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作為電視劇,其在這些方面無疑是成功的。
然而,我並不想僅僅按照評價電視劇的方式來評價《坂上之雲》。既然這部電視劇主要是因為所描繪的歷史而引人注目,那麼從這段歷史入手評價劇集,也應當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司馬遼太郎在世時曾多次表示「不願意(《坂上之雲》)映像化」,以免作品被誤解為「讚美戰爭」。那麼,這部作品是否真正做到了避免讚美戰爭呢?為了評價這一點,考察這段歷史也是必要的。
東亞人對日本的情感,不管是仇恨或者如何,都往往是始自昭和時代。而在某種程度上,作為這種情感的反應,一般的日本國民對歷史的反省,如果其存在,也常常是集中在所謂「動蕩的昭和史」,或者,作為其外延,擴展到「大正德謨克拉西」(大正民主)之失敗和教訓。然而,縱然其走到這一步,也往往把罪責僅僅歸咎于軍部,或者,寄望於明治時代的元老不曾如此快地凋零,於是便能抑止軍部的獨走。而在另外一個東亞國家,一些有良知的青年歷史愛好者們,對太平洋戰爭的認識竟不及他們口中「不思悔改」的某群體,其注意力往往集中於堅船利炮、零式戰機,水平稍高的,則是「威力強大之九三酸素魚雷」,似乎日本的失敗,僅僅是戰爭的失敗,敗在技術和力量上,而對釀成此一「人類慘不堪言之戰禍」的原因卻並不關心——他們只在意如何贏得戰爭,卻並不在意如何避免戰爭。
而如今,據說,這另外一個東亞國家是強大起來了。那麼,我們也許有必要弄清楚,那個在維新以後強大起來的日本,究竟是因為什麼,一直目視前方大步向前邁進,卻最終跌落深淵,而在這整個過程中,竟沒有一天讓國民過上最初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呢?究竟是因為什麼,讓這個國家走上了通向夢想的歧路呢?
也許,這個問題,在這部電視劇中是能夠得到解答的。
的確,如劇中所描繪的,明治時代的日本,是一個年輕的國家。雖然貧困,雖然缺乏產業,雖然缺乏近代人才,然而這個國家卻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為了能夠發展出與列強相當的工業和經濟,建立和列強相當的陸海軍,上至天皇大臣,下至一般國民,都是竭盡其力量和聰明才智的。與此同時,為了日本的文明開化,為了在文藝上也符合近代國家的水準,日本的知識界也在盡其全力努力著——這正是片中三位主角的歷程。也正是在這段時期里,日本確實在經濟上和軍備上立於列強之林,在戰爭中,先是擊敗了清國,又擊敗了俄國,而且成為了大英帝國數十年來第一個正式盟友。如此迅速的成長,不得不歸功於國民的奉獻:在整個明治時代,甚至以後的大正昭和年間,日本國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產業工人薪水微薄(明治年間,紡織女工辛苦一日所得薪水,約可換米一升,也就是1kg強),然而每有戰爭危險,國民卻仍然踴躍捐獻。可以說,這個國家、這支軍隊,是靠國民的犧牲來維繫的。而國民之所以願意做出這種犧牲,原因又是什麼?在這裡,看不到什麼直接的、功利性的理由。戰爭勝利了,物價也不會降低,工廠主也不會加薪水。似乎,這更多的是出自對國家、對君主的那種淳樸的感情,那種認為國家強大,國民就自豪的感情。
正因如此,在艦隊出航,駛向戰場的時候,在軍港送行的那些普通日本人,才會為見到如此強大的、屬於日本的艦隊而欣喜。這些人,難道是我們所說的「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民」?而他們又何曾是什麼軍國主義分子?對,都不是。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也許並不懂得國際關係和現代政治,也並不理解這艦隊的行動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日本國在這場戰爭中,究竟經歷著如何危險的處境。這群人,只不過是經歷了黑船來航,經歷了幕末的動蕩,即使此刻生活依舊艱難,仍為最初成為「國民」而感到自豪,擁有一顆希望自己生於茲長於茲的國度強大的質樸之心的、最最普通的日本人罷了。
然而,也正是這些普通的日本人,掙扎著推動日本走上了毀滅之路——並不是從昭和時代開始,而是從明治時代就已經開始了。的確,這個時代是昂揚而奮進的,這種奮進,最初也許是國民自身的奮進,是「自由、自主、自律、自尊」的國民的奮進,然而卻逐漸演變成了作為國家的構成體的國民的奮進,以國家的方向為方向的奮進。將這兩種奮進混同,將這個時代日本國的光榮等同於日本國民的光榮,這正是司馬遼太郎時受詬病的所謂「明治榮光論」。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日英同盟正式締結。以卧薪嘗膽為信條,忍受著沉重稅收的日本國民,對此表現出了欣喜若狂的態度,如司馬遼太郎本人的諷刺,「日本樂得像一個窮孩子被過繼給富翁當養子。」然而,這個條約的簽訂,幾乎意味著日本與俄國的矛盾,已經到了非戰爭不可解決的地步。很明顯,這個條約的假想敵正是俄國。而與英國同盟,使日本獲得了那個時代最強大的支援,於是,日本已經有底氣開始一場與這個年邁卻依舊龐大的帝國的戰爭。
然而,我們很清楚的是,日俄之衝突,其首要在於在滿洲和朝鮮的權益。那麼從現代的觀點,難免就要懷有這種疑問:究竟是由於何種理由,兩個國家竟會以為自己對在第三國的權益有當然的所有權呢?以及,究竟為何其竟能認為自己在第三國的行動自由是完全的、不受對方干涉的呢?當然,可以認為那個時代是「弱肉強食」的,然而日本既在維新以後已不是弱國,又何以孤注一擲的將自己的存亡寄託於大陸權益呢?
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這種毫無迴旋餘裕的外交方針,促使日本走上了最後的戰爭之路。而也正是這種對於危機的過敏意識,使得日本沿著一條強化國家意識,推崇國民團結奉獻,極力強化國家實力尤其是軍事力的路線一路走下去,最終卻遠離了維新年代的夢想。
的確,這種危機感是伴隨著整個日俄戰爭期間的。尤其是在旅順戰役期間,日本人幾乎是在絕望中與時間賽跑。當兒玉源太郎在從奉天到旅順的火車上喊出「日本有救了」,而引發這句話的事件,只是攻下了一個高地——儘管是對於戰局極為重要的高地,然而畢竟只是一個高地。而海軍呢?看著陸軍在旅順城下浪戰竟月,而毫無進展,為此大發雷霆的秋山參謀,不也喊出了「眼下努力與否,關乎國家存亡」的話嗎?同一時間,遠在倫敦的高橋是清,同樣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情,為了公債而拚命努力。不論是軍界,還是政界,都認為這場戰爭就是國運本身。的確,日本在那個時候還遠沒有能力操控戰爭的始終,或者說,沒有強大到讓戰爭為政治服務,一旦戰爭開始,它就會和政治互相綁架。於是,這個國家究竟向何處去,就並非國民所能控制的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是一場慘勝,軍部才更加要求自身的許可權和力量的強化。「勝利的時候,更要繫緊頭盔的帶子」,這是東鄉提督在聯合艦隊解散儀式上的話。在短短的十年里,連續經歷兩場戰爭的日本,已經開始為以後的戰爭做準備了。
而又何止如此?在戰爭和擴張中,國民正漸漸改變著對於軍隊和擴張的態度。連那個調侃「大和魂」的夏目漱石,也開始對曾是友人,後來卻從軍的真之,由輕視轉為依賴,「雖然是一個文人,在關鍵的時刻,還是要靠軍人才能生存下去」,為如此的無力感所籠罩的知識分子,又如何,又為何,要去維護文民統治,制約軍隊獨走呢?當夏目的「如果失敗,日本會淪為殖民地,《我是貓》和『前日之,絲瓜水,亦未飲』都無法用日語再讀了,落語、歌舞伎、能、狂言也都完了」這種意識,成為知識界的共識,那麼他們又怎麼會不縱容軍部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無理呢?
對律低下頭的夏目,也就是對軍部、對國家主義、對日本的悲慘未來低下頭的夏目。看著國家走向危險和滅亡,卻不發言的國民,又有什麼資格,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軍部、推給元老呢?
日本帝國,並非亡於昭和。在維新之後三十七年,帝國已經在勝利中現出末期的徵兆了。
為了這場戰爭,日本幾乎耗盡全力。在兩年中,戰費消耗達15億日元,服役年齡由32歲上調到37歲,國家的動員能力已趨極限。然而即使經歷了如此困苦的日俄戰爭,已經被發動起來的國民,仍然沒有感到「夠了吧,就到此為止吧」。在《朴茨茅斯和約》簽訂以後,對沒有賠款、沒有割地的和約深感不滿的民眾,走上了街頭。「撕毀賣國和約」「滿洲軍總進擊」「斬國賊小村(外相小村壽太郎)以謝天下」這樣的標語和口號遍布東京。漸漸彙集起來的「義士」們用飛石處置了美國大使館和東正教教堂,又一不做二不休地燒掉了傳聞勸說天皇見好就收的內務大臣芳川顯正的官邸,以及抱持和平立場的《國民新聞》社,順手點上了幾個「鎮壓愛國義舉」的派出所。這場持續三天的騷亂,後來被稱為「日比谷燒打事件」。
既然在明治年間,國民的態度已然如此,那麼,所謂的「大正德謨克拉西」,又如何能夠逆轉這種潮流呢?這種雖有雛形卻極脆弱的民主主義,本就無力與軍部、藩閥所對抗,更不用說,這是國家主義而非自由主義的民主主義了。
的確,正如全片的末尾所說,歷史並不僅僅是受害者的歷史,歷史是全部國民的歷史。然而,在這樣的時代里,國民難道不同時就是受害者嗎?當然,加害者,也是不得不向國民自身來尋找的。這個時代,的確是樂天主義的時代,是在所有方面都飛速開化和進步的時代。「明治真好」,是的,的確如此。然而,這同樣也是日本歷史上,最惡劣的時代的開端吧。登上山坡遙望青天,看到的,卻實非白雲,而是風暴。
而今天,這場戰爭並非是塵封的往事。如今的有良心的愛國者們,不依然是那些在日俄戰爭以後的歷史中,高喊著「對美七成」「八八艦隊」的,唱著「月月火水木金金」的人們在現世的投影嗎?難道,從這場戰爭中,我們只能學到戰術和兵法?難道,只是因為技術的進步,歷史的慘劇就不會重演?
殷鑒不遠。
作為結尾,這裡也許需要一則逸話。
1905年12月22日,在東京新橋的滿洲軍凱旋式上,在滿洲失去了兩個兒子的乃木希典大將如此開始了自己的演講:
「吾乃木……吾乃殺乃兄乃父之乃木是也!」
聞言,舉座皆驚,垂首至於泣下。
注1:本文在寫作過程中用到的史料多未經查證,如有訛誤,請不吝指出。
注2:本文用到的地名、事件名多據日方習慣,請注意辨別。
-
我覺得除開日清開戰那一集對中國觀眾來說爭議太大,這部劇其實挺對中國人口味的。
司馬遼太郎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作為「日本右翼作家」的代表,卻對中國文化頗有了解,推崇中國英雄(劉邦項羽)勝過日本英雄(西鄉隆盛),他的歷史觀和中國人出奇的相似,讀過反帝反封建歷史課本的同學們接受這部劇的思路毫無難度,只是屁股不同而已。
這當然是一部細節考究、歷史感強、力求忠於事實、較為客觀的的優秀歷史劇。(走向共和和它相比很有意思,走向共和的歷史細節漏洞百出,但歷史感與歷史觀卻很正)但這部劇依然有一些歷史問題,主要來自於司馬遼太郎的偏見,主要集中於203高地一集,他真是黑乃木希典黑上癮了。
當然他黑昭和時代,我還是資瓷的印象最深的恰恰是第一集。具體記不清楚了,說下大概吧。
父母親情:當時大二,雖然跟主角沒法比,但是也是離開父母一個人來到千里之外讀書。看到電視劇里秋山好古和真之兩兄弟兩個陸續從父母身邊離開,於是想到了家裡的父母,於是眼淚禁不住了。
兄弟之情:我也有個親弟弟,所以從始至終一直是更傾向於站在哥哥好古的角度來看。幾乎從一開始看到好古和真之兩兄弟,弟弟和我從小到大二十多年的很多事浮現在眼前。好古從小保護真之,後來省錢讓真之去東京讀書,吃飯用一個碗,給他講道理,我也希望能像好古一樣,讓弟弟更好的成長。
朋友之情:一個個小夥伴離開家鄉前往東京,臨走之前同學朋友來到海邊送行,鼓勵他們努力,做出成就。
寫到這裡各位也能看出來,我所感到的《坂上之雲》的好不同與之前幾位從專業角度的分析,而是因為代入感。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看著電視劇里的人物不斷的想起自己的事情。
但是假如僅僅是這些的話,各種催淚的電視劇都能輕易的做到。好古的騎兵夢,真之的海軍夢,子規的文學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拼搏進取,最終實現了國家富強的夢想。《坂上之雲》雖然是講述的是日本崛起的故事,但是讓你自然的想到中國也是處於同樣的急需富強的狀態,讓你看著這群日本人的努力想到,是不是自己也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做些什麼。
兩個視頻,一個是每集開場獨白,一個是最後的決戰,你感受下。坂上之雲片頭視頻坂上之雲 特製MV 1080p視頻把我前年的微博複製過來:《坂上之雲》的不僅製作陣容豪華:原作司馬遼太郎,旁白渡邊謙,配樂久石讓,莎拉布萊曼唱主題曲~更吸引人的是故事本身:透過典型人物的不同命運展現從明治時代始終向上的民族氣質。《坂上之雲》劇中的許多細節都耐人尋味,尤其是涉及中國的部分,比如北洋水師訪日一段,秋山與東鄉關於清朝海軍的對話,和歷史材料上的對日本心態的描述很接近:亞洲第一艦隊給弱小的島國子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由此政府大舉海軍公債,上馬三景艦計劃,而當時島國國內甚至連小孩玩的遊戲都叫做打定遠。勒緊褲帶造軍艦,在《坂上之雲》中不斷通過島國子民之口來強調,按照他們的想法,曾經的東亞霸主被列強反覆蹂躪,而日本要擺脫這種命運唯有自強,與之對比鮮明的是,甲午慘敗宣告了同光中興的結束,為了償還兩億兩白銀的賠款,大清被迫向國外銀行前後舉債連本帶息七億多兩…… 《坂上之雲》中和中國有關的另一面,則是反映了舊時代日本對曾經在對其影響深遠的鄰居的複雜感情:後來被稱作「軍神」的廣瀨武夫,在海軍學校遇到秋山真之首先就強調自己喜歡「漢詩」,而正岡子規在成為隨軍記者即將奔赴甲午前線的時刻,其母的嘆息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一直很想看司馬遼太郎的原著,只是很可惜這種作品註定是不可能出現簡體中文譯本的。
《坂上之雲》電視劇拍得很好,當然了,對日本陸海軍已經天皇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化。電視劇坂上之雲的主角是屌絲哥倆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以及他們的屌絲朋友正綱子規;整個電視劇主線是兄弟倆從孩子的時候開始,讀書,考軍校(哥哥考的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校第一期,弟弟考的東京帝國大學預科,後退學考入海軍兵學校,畢業後自費留美),參軍,揚名的故事,穿插英文奇差的正綱子規成為詩人的經歷。
下面是劇透,不想看可以翻到最後看總結
故事從一個日本四國的鄉下低級武士的家裡展開,父親是個主張「自己混的差是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大的動力去奮鬥的人」,哥哥是個很有責任心能打架的男孩,弟弟是個常被人欺負的主;哥哥為了養活弟弟,決定去讀軍校,也就是陸軍士官學校(相當於中國當代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大專文憑),畢業後考入陸軍大學校第一期騎兵科,後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騎兵科,弟弟則從文,靠哥哥的接濟,考上了東京帝國大學預科班(北大OR清華),後來退學,投軍,考入海軍兵學校(陸軍士官學校的海軍版,也是大專)。
故事開始不久便是甲午戰爭,沒有花什麼心思來描繪,因為此時的哥哥只是少佐,弟弟只是少尉,作為低級軍官,在戰爭中戲份不多,而且清軍海陸軍都過於不堪一擊,也沒什麼好描寫的;此處,NHK迴避了旅順大屠殺。
甲午戰後,哥哥飛黃騰達,娶了大名的女兒,弟弟則自費赴美國留學,還認識了寫海權論的馬漢。
再下來就是故事的中心-日俄戰爭,此時,哥哥已經是騎兵大佐,旅團長,弟弟是海軍少佐,東鄉平八郎的首席作戰參謀,混的都不錯;哥哥帶領日本騎兵把俄國哥薩克騎兵打得滿地找牙,弟弟作為東鄉的參謀也堪稱算無餘策;此處,在描寫開戰的理由時,NHK美化了天皇,在描繪戰爭時,部分美化了日本陸軍。
故事的高潮也是結尾是日俄戰爭期間的對馬海峽決戰,東鄉統帥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幾乎零損耗的代價全滅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統帥的帝俄海軍波羅的海艦隊。
戰爭期間的描述中,拔高了東鄉平八郎,黑了乃木希典,以伊藤博文和桂太郎為首的明治元老們也都很出彩,外相小村壽太郎也是個亮點,不過從伊藤為首的主和派的無力也能看出日本不可阻擋的走向軍國主義的趨勢。
如果不想看劇透可以直接看總結
簡單的說,屌絲哥倆與屌絲日本國逆襲的故事,剛看的時候以為是小說虛構了部分情節,後來才知道哥倆的全部經歷都是真實的,整個歷史背景的刻畫也算客觀,對日本國自身的定位和刻畫很准,即使打贏了甲午,還是不入流的國家,急需列強的認可,攀上英國這根高枝給英國當槍使喚時雖然明知如此但依然舉國歡騰,俄國對日本的輕視也描繪的很真實,這一切鋪墊能令人深刻感受到日本在日俄戰爭後逆轉後的振奮,對日本國與列強實力的差距以及海軍輸不起的那種狀態描繪起來也毫不避諱,完全不似我國的抗日神劇;後來,哥哥混到了陸軍大將,弟弟混到了海軍中將;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我,依然為日本的崛起和哥倆的逆襲感到熱血沸騰。事實上,司馬遼太郎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擔心美化軍國主義而選擇在日俄戰爭時截止,這個故事所表現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那個時代的崛起中的日本的堅毅和勤奮完全能被感受到。偉大時代的真實和厚重,列強爭奪的殘酷,以及開化後的日本在列強夾縫中奮起直追以求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弱的如同砧板上的肉一般的中國的無奈,熱血的兄弟倆,尤其是阿部寬演的哥哥,極酷極MAN,看完令人非常鬥志昂揚。後來我們的國家,也有那麼一代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可惜,並未能把這個國家帶上現代國家的道路,以至於到今天,中國依然不是個現代國家。
如果你也對日本和這段戰爭感興趣,推薦三本書,老冰俞天任的《浩瀚的大洋是賭場》,查悠吟的《日俄戰爭》以及馮緯的《日本通史》《坂上之雲》第五集,秋山真之的老師高橋是清帶真之去尼亞加拉大瀑布觀賞,途中碰到一個印第安人,高橋說,這個人就是被迫居住在保留地的irokowa族後裔。北美曾經有180萬以上印第安人,現在只有20萬不到,白人來到北美後,不親自動手,利用irokowa清除了北美其他的部落,然後又清除了irokowa人,clearance of indians。真之聽了大為震驚。
高橋是清說,現在西方國家又開始找亞洲的irokowa了,日本最好是當他們的工具,獲得支持,然後強大起來之後再恢復主權。
所以日本就是英國扶植起來,遏制中國俄羅斯的工具。兩次海戰,日本幾乎都是買的英國軍艦。
當然,日本強大要挑戰西方秩序了,他英國美國就會打擊他了這部劇到底哪裡精良上面的回答都說到了這部劇之所以比其他普通的日本時代劇更精良些的原因是這部劇本來是要作為大河劇來播放的作為NHK電視劇的重點大河劇的製作水平如何就不用多說了嘛傳聞說在拍攝製作的期間,這部劇的編劇自殺了,所以後來改為多季特別劇播放,但整體水平依然是大河劇級別的。
我們永遠無法拍這樣的題材,哎
感覺司馬遼太郎是自甘侮
他國之雲,我國之淚。
圍繞四個人反映明治時代,通過宏觀局勢的旁白和小人物的經歷,引導故事發展。
該劇有三部共13回,一年出一部,一部有四五回,那些當年追劇的想必饞得不行了。由於該劇經費燒得厲害,一位編劇因錢自殺,導致該大河劇一度中止。場面和道具砸了重金:什麼筑紫號炮艦,三笠號戰艦,俄國的艦隊,280毫米巨炮和各種大炮,哥薩克騎兵和日本騎兵,水冷和氣冷重機槍。日軍的人海戰術,敢死隊等等。服裝細節考究,請了專門的協會指導,比如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的日本陸軍軍服不同廣 電 總 局參與,在中國北方有幾處取景。主角顏值高,名氣大:阿部寬,石原里美,香川照之,松隆子,本木雅弘,渡哲也等。明治時代日本各種主角光環。裡面的音樂有久石讓等參與制作,有幾首還算好聽。當然,要批判性地審視這部劇,戰爭很血腥很暴力,國家利益爭奪激烈殘酷,日本是來解放東亞於歐美殖民。主人公四位的出身和家庭影響對他們的成長影響很大,有個好爸/媽/哥/青梅竹馬是什麼樣的體驗。不是什麼人都能娶到富家小姐和華族淑女。長相,素養,能力,圈子,讓高材帥和白富美結合(然而心疼稻生季子,秋山真之反倒不夠主動,讓上司等撮和)————分割線————
阮一峰寫的推薦不值得看。首先,這是司馬遼太郎寫的歷史題材小說,就像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司馬遼太郎個人情(好)感(惡)使這部小說至少有以下幾點偏離事實:
司馬討厭乃木希典,所以在日俄戰爭旅順攻堅戰中把乃木描繪成了愚將,單純地犧牲士兵的生命,還沒有取得進展。事實上,情報部門提供的戰前情報低估了旅順的城防,一方面是情報很少很模糊,另一方面,情報相當過時了。203高地的爭奪是陸軍內部討論結果,海軍說不上話(當時日本陸主海從,陸軍比海軍地位高得多),更不要提一個海軍佐級參謀有參加陸海軍聯席會議的資格。而且能攻下203跟兒玉源太郎沒有關係。
280毫米榴彈炮不是想用就隨便運過來用,一開始不用不是乃木的鍋,他一個第三軍軍長沒有資格未經請示就能調用。
片中提到秋山真之假扮中國民夫給旅順修工事獲取情報,試問,他會說漢語嗎?之前有學過嗎?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或曉說里提過,事實上北洋水兵並沒有在炮管上晾衣服,因為根本晾不了,不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
————分割線————
談一下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的一些原因
日清甲午戰爭不能避免,日本軍政高層蓄謀已久。慈禧將要六十大壽,不想打。李鴻章一方面自知陸海軍實力遠不如日本,另一方面淮軍和北洋海軍又是他的私兵,不想拿去消耗,一直都不願意打外戰。
光緒呢,從三歲以來受盡慈禧勢力的壓迫凌辱,一直都在為自己爭取權力和自由(不要跟我提什麼勾踐為奴嘗屎卧薪嘗膽,能隱忍而且最終成功的都是遇到挫折之前,已經經歷過磨礪,有一定能力和經驗。像光緒這樣,老練狡黠的對手慈禧從他三歲看到大,一生都高他幾個華萊士,換誰做光緒都翻不了身)。他作為清國的皇帝,對祖宗江山的責任感,保護藩國,主戰。整個日清甲午戰爭,日方蓄謀已久,準備做足,明治維新刷新了日本上下,國民知道為何而戰,高層的作戰目標和談判目的明確。而清國是沉痾積患,弊病叢生,少有幾個像左寶貴的決心戰鬥,中下層大多數只為了升官發財,保存實力,自私逃退,一觸即潰,望風而敗,比比皆是。高層帝後矛盾激化,內部權力鬥爭高於一切。在慈禧看來,雖然持久抗戰,節節抵抗是可以打敗日本的,但是比起日本的侵略,慈禧更恐懼內亂。持續抵抗軍費開支也就幾千萬兩白銀,還有可能收復失地,但是慈禧寧可賠日本2億,割遼東半島和台灣澎湖。為什麼?日本侵略不會滅國,不會讓慈禧喪失統治地位。但是持續作戰會讓光緒得勢,因為光緒主戰,一旦打贏,光緒的地位聲望會大大提高,慈禧的權利難免會被削弱甚至被褫奪,而且期間可能產生內亂,難保會有反叛像太平天國那樣趁著第二次鴉片戰爭崛起。光緒主戰一直被打壓,慈禧對內打擊帝黨,對外借戰爭失敗打擊光緒,屈辱議和是慈禧逼得,光緒再傻也不甘背上賣國的罪名,丟了祖宗的江山讓他顏面掃地。後來慈禧因為變法和光緒撕破臉,準備廢帝,洋人支持和幫助光緒,慈禧就利用拳民排外,攻打使館,宣戰十一國,以致八國聯軍侵華,並且揚言要殺慈禧等排外滅洋罪犯,慈禧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免於十一國的懲辦自己排外,不讓光緒被洋人扶持而自己失勢,各種「痛快淋漓」地賣國,甚至說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萬國之歡心」。說白了,慈禧但凡能保住權力,割地賠款棄車保帥幹啥都行。就算到了抗戰還有「寧亡於日,不亡於共」的聲音。司馬遼太郎是日本有名的右翼。
整部劇里對於日本侵略朝鮮的目的美化的一塌糊塗。
對於旅順屠殺一句不提。
對於給中國人民的災難,僅僅通過正岡子規做戰地記者時,借一中國老大爺之口說出。
而在日本對外擴張和工業化進程當中,財閥與華族們窮奢極欲,底層工人工作12小時的收入僅能購買1KG大米,農民賣兒賣女,這些也並未反映。
其思想性尚不及仲代達矢主演的《二零三高地》,《二二六》和《動亂》,三觀可以說相當的不正了。
值得注意的是,NHK作為日本的央視,宣揚這樣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不得不令人感到失望與警惕。
諷刺的是,中國的不少觀眾們在觀劇過程中,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想必是因為這部劇迎合了目前中國主流的民族主義價值觀吧。轉自豆瓣影評《有些話想說》:
開門見山,不否認此片有諸多可取之處,譬如製作精良,戰爭場面恢弘,譬如將個人之運命與歷史之恢弘結合得頗有層次。然而對於本片所持不盡完善多有謬處的歷史觀,本人頗有些話想說。 某種程度而言,本片堪稱曲線委婉的軍國主義洗地錄,「和平發展」大回顧。本片對於中國的刻畫雖勉強符合史實,然和同類型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對日本高層及國民的刻畫橫向比較,便顯得片面、淺薄,缺乏自省。尤其是對兩位關鍵人物李鴻章(著墨不多)及伊藤博文(怯懦保守的儒者形象)的表現無甚說服力(至少對我)。可見編導有意淡化之痕迹。 除此之外,令人反胃之處尚有幾處不可抹煞。其一,粗暴干涉朝鮮內政,尋釁挑起甲午戰爭被粉飾為以引導朝鮮進入近代化為己任(好誇張好無私的國際精神,對於自私自利萬世一系的日本人來說,這樣的解釋真是新奇得稀奇稀奇得蹊蹺)和應對清朝出兵的被動行為(當然,保護僑民一說也被部分精日奉為圭臬,可謂壯哉),實在是賊喊捉賊貽笑大方。若日本果真護鄰心切昭昭可鑒,為何前有豐臣秀吉三次興兵行入侵之事,後有伊藤博文鯨吞半島干殖民之實?歷史可以分立場,但不能混是非、淆黑白。即使此事無可避免,但若就此對於睜眼說出的瞎話信之鑿鑿毫無質疑,則不可謂不愚蠢,不可謂不糊塗。將狼子野心濃妝艷抹一番,便可洗黑為白,化邪惡為光明乎?謬之至極!歷史或可以原諒,然絕不可忘卻。 其二,通觀全片,絕口不提甲午戰爭兩億賠款以及旅順大屠殺兩事,此二者皆為我民族之奇恥大辱。前者,相當於當時清朝兩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白花花的民之膏血(大概分了3年償清),即使不是其時日本一日千里一飛衝天的主要原因,至少也大大潤滑了日本加快近代化進程的發條和引擎。如若日本無這兩億賠款的及時襄助,之後在遼東大地角逐的兩位強盜,不一定便是小個子的那位討著了便宜(要知他只是險勝)。可惜的是,作為一部號稱嚴謹客觀的史詩級大河劇,居然就把歷史的這一環這樣輕描淡寫地帶過乃至忽略,臉不紅心不跳,還一副安之泰然大義凜然的模樣,這真可謂是最要臉的不要臉了。一場對賭國運的大賭局,最重要的結果之一,勝者賴以進行下一場賭局的關鍵籌碼之一,如此不可或缺的情節,在本片中就這樣因為主旋律偉光正的需要被拋之爪窪島去了。後者,乃我華夏家國大恨,放諸世界歷史也是不可辯駁的反人道反人類事件,然而本片卻選擇性無視其「大和先賢」親手所造這一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侵略者暴行。只為掩蓋其時滿口開化文明的日本人也有獸性畜性的醜惡面目,只為將甲午戰爭的性質美化為救亡圖存的國運之戰。嗚呼哀哉,其心當誅。當乃木希典大放著」踏破支那四百州「的狂妄厥詞,趾高氣揚地在旅順炮台之上躊躇滿志之時,看似多麼豪氣干雲,實則他不過一個喪心病狂的屠夫罷了。屠戮我民族的豬狗之輩至今仍被視作日本的民族英雄,這也就是為何中日世仇難分難解的一個側面原因。希特勒等輩橫遭萬世唾棄,皆因其視人命為草芥,納粹至今在西方仍為敏感詞,皆因其累累獸行。然猶太人是人,我華人就不是人?為何日本人至今仍對其侵略史上所犯暴行缺乏了解?為何其教科書仍對其所稱『支那事件」的種種歷史諱莫如深(不要說那只是不到5%的教科書所述,即使最為左派的教科書,其對南京大屠殺之人數也未免要加一個「尚存爭議」。曾經的那批日本人根本不在乎人命之所謂,現今的一些日本人卻極其在意人命的數目。可笑、可悲、可恥。)?為何旭日旗與納粹旗之命運截然不同,一個萬劫不復,一個卻仍然大行其道?這些問題錯綜複雜,國際因素自不必提,常言火烙腳背唯己自知。先論日本國內之因素,答案顯而易見:了解那段歷史的人裝作無視,不了解那段歷史的國民自然無知。就歷史反省之深刻,後世所懺悔之言行,我不同意拿德國與日本作比較,因為日本人對待歷史之猥瑣遮掩姿態不配與與德國人之真正痛改前非相提並論。更悲哀的是,精神日本人們凡是見到此類言論,且先不論其中是非曲直,也不管邏輯的周轉史實的明確,言必噴人為憤青,言必大頌日本種種高大形象良好行徑,甚至不惜以大肆貶低本民族為前提。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客觀的自視冷靜的自省了,這是偏激的自輕、噁心的自賤,一群掛國際主義之羊頭賣逆向民族主義狗肉的傢伙,自以為觀點境界高人一籌,自以為視角宏觀而五十步笑百步,自以為愛國皆憤青,憤青皆可恥的反向激憤的井蛙,所行之事所發之言於國於民又有何益?觀中國之苦難不能動其心,遇絲毫不滿日本之言論便怒目以向,嗔言辯護甚而氣急攻之,以如此可笑的言行只為反對而反對其它看來可笑的言論,還自以為有理有據一副理直氣壯之作派,然動機何在?立場何在?其言行即使公之於天下,也不過徒增異族一笑耳。較之於憤青的誤國,此類精日之媚外自輕之舉其流毒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則因其天生的隱蔽性網路性而長久不受正視。憤青受到的批判比比皆是,以致於不是憤青的愛國也會觸動一些敏感的神經,然而這些敏感的神經卻遲鈍於其言行的矛盾可笑之處,所持的觀點也藉由對憤青的討罵之聲大有一片天地。想來乃木希典、朝香宮鳩彥等人地獄有知必能瞑目也,因為他們畢生想要招納的信奉東亞共榮並拜服於日本腳下的海外皇民團體今天已經頗成些氣象了。 逆向民族主義者並不比民族主義者可愛多少,可悲到可怕的是,他們往往是其它民族的民族主義者。書歸正傳,日本人在本片中一反常態,使用大量仰角及特寫鏡頭將焦點置於角色上半身,展現人物蓬勃的愛國之心和光輝的人格魅力,卻對齷齪之人狡詐之事搪塞敷衍而過,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本片是殘缺的,不夠豐滿的,太過遮醜飾非的。因而,即使在某些方面細緻入心,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片面民族主義狹隘島國心態的窠臼。我相信,本片製作者是懷著一顆雕塑歷史全身像的初心的,然而他們太迫切這雕像獲得完美的形狀,以至於材料捉襟見肘漏洞百出,到了,同其海報所揭示的一樣,一廂雄心造出一個個半身的難經推敲的泥塑神像罷了。
其三,以清軍腐敗無力及戰爭的普遍殘酷性一筆帶過表現日軍暴行對清國國民之荼毒(僅有表現日軍搶糧子規置疑一節)。這種貫穿全劇有意無意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還體現在了以虛構場景對話加所謂軍人天職的借口為東鄉平八郎故意放任清國官兵被淹死一事洗地上,無論從何種角度,即使是戰場法則,東鄉此舉都是缺乏人道近乎野蠻的惡劣。不加此洗地場景,東鄉在屏幕之上尚還可穩住其真小人的頂戴,但被編劇這麼一胡搞,便是虛偽得連偽君子做不做得成都值得商榷了。數千條性命,被東鄉端著洋酒顰著眉頭就這麼超度了,恐怕不免顯得太卑微了些。 這裡不得不又一次提到作為同規格同類型歷史劇的《走向共和》(未刪減版為上),就兩劇歷史觀的全面、公正乃至自省兩相比較,我想差距不難分出。當然,我在前文說過歷史可以有立場,地球是圓的,每個民族的造就、發展、甚至性格殊有不同,我們也不必強求在對待歷史的看法上能夠趨於近似,何況兩者還是曾經不共戴天的敵我雙方。某些人,在國人眼中當然是屠戮滿盈累累血債的魔鬼和罪酋,但在日本人眼中自然也可以是揚國威逞英豪的大英雄,這兩點看似衝突,實則並不矛盾。但是,令我無法理解甚至感到痛心的是,部分繼承著中國人的身軀、流淌著中國人血脈的個體,其精神卻不折不扣的是百分之百的日本人,或者說,至少是百分之百的日本人立場。一邊高呼著日本萬歲一邊辱罵著泱泱中華,我不敢危言聳聽這是民族之不幸,但我個人認為這至少是個人之不幸。《千與千尋》里有這麼一句話:忘記了名字,就忘記了回家的路。這世間上有些事,你可以抵死不認同,也可以假裝得想不起,然而終究是無法從根本上否認的。你引以為恥的別人可以嗤之以鼻,你引以為豪的別人也可以不屑一顧。地球或許會有天下大同的那一天,再沒有種族的區分、國籍的攔阻,這或許是歷史的潮流。然而現在,至少現在,不是該把不該忘記的忘記的時候。 有的人記不起沒關係,只要自個兒記得也就無愧於心。
我自認為不是憤青,但倘若在歷史觀上秉持(不敢說全部)中國人立場也算是所謂憤青的話,那我承認我是,我覺得中國人立場沒什麼不好,因為我現在腳踏的是這片土地,呼吸的是這裡的空氣,那心臟起搏之間,當然也有對這一切愛恨交織的情緒,我出生於和平,自然期望死亡於和平,我不選擇忘記,算是對先人的銘記。我別的做不到,但我的心情,造就我如此的性情,皆告訴我,不可割離,無法背棄。坂上之雲對乃木的塑造不行。
老片子二百三高地和坂上之雲幾乎採用一個劇本,甚至連台詞都一樣。
但二百三高地塑造了一個完美但人性的乃木:雖然恪守武士道和忠君報國,大將尊嚴,但也非沒有人性。當大兒子陣亡消息傳來,面無表情送走賓客後,回到自己的內飾看著兒子相片悲切。以及久攻不下旅順口,次子也陣亡後,在內室召見參謀,打算親率步兵絕死衝鋒。但又怕屬下看到他的悲傷,有損指揮官威信,和參謀隔著帘子談話。這些細節刻畫十分深刻。
而坂上之雲卻把乃木打造成一個昏庸麻木的糟老頭子。唯一一次表現出情緒是在總攻擊第一天第七聯隊全員玉碎那次趕赴前線。老頭子眾目睽睽在下屬面前慌了。之後,似乎就冷漠了。轉載。原文出處:推薦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 作者:阮一峰
最近,有一部很特別的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這部戲的構思很宏偉,通過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三個主人公的故事,講述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走向現代化國家的歷程。用劇中的話說,就是「一個只有農業和紡織的弱小國家,拚命努力追趕著列強的腳步」。 此劇完全按照歷史拍攝,三個主人公都實有其人。秋山好古被稱作日本騎兵之父,曾在日俄戰爭中擊敗號稱世界最強的哥薩克騎兵。秋山真之在日俄戰爭中擔任海軍參謀,是決策的靈魂人物,封鎖旅順港的計劃就是他提出的。正岡子規是明治時代的大文學家,一代俳句宗師。 「坂上之雲」的本意是「順著山坡(坂)上升的雲」,比喻明治時代的日本奮發圖強,國力不斷增強的過程。在電視劇中,主人公就說過:「倘若正有一朵白雲閃耀,那就望雲爬坡吧。」小說原作出自司馬遼太郎之手,1968年至1972年間連載於《產經新聞》,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名著。日本NHK電視台投入巨資,將小說拍成了電視劇,共分三部13集,要用三年時間,直到2011年才能全部播完。今年11月29日開始播出第一集,今天晚上(12月20日)會播出第四集。 我已經看完了前兩集,覺得很值得一看。你不僅可以從中了解日本歷史,更重要的是,它詳細講述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和1904年發生在旅順的日俄戰爭,讓我們有機會,從日本的角度了解這兩場對中國近代史影響重大的戰爭。下面是發表在「寬頻山」論壇上的一組截圖,從中可以一窺這部電視劇的精彩之處。截圖直到第三集為止,講到日本軍隊戰勝中國軍隊,佔領朝鮮。更精彩的甲午海戰則是今晚播出的第四集《日清開戰》的內容。=====================1. 1886年8月,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艦隊訪問日本。中國從德國購買的定遠、鎮遠兩艘亞洲第一巨艦駛入橫須賀。2. 羨慕嫉妒、憤憤不平的日本海軍官兵登上中國戰艦參觀。定遠、鎮遠激發了日本海軍的野心。
3. 兩國海軍官兵敵意與對抗的眼神。
4. 艙下中國水兵的生活。
5. 丁汝昌與後來的日本「海軍之神」東鄉平八郎相遇。這時的東鄉還僅是一個基地參謀長。
6. 1894年,中日戰爭已迫在眉睫,以朝鮮為爆發點。
7. 日本高層密謀侵佔朝鮮。
8. 1894年7月25日早上,滿載中國陸軍的高升號及滿載餉銀彈藥的操江號在豐島洋面遭遇日本艦隊——日本旗艦吉野率浪速、秋津洲三艦。
9. 浪速艦長就是後來著名的日本海軍「軍神」東鄉平八郎。
....etc-----------------------------華麗的分割線---------------------------更多詳情請點擊作者博客推薦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感覺樓上都不知道看到哪裡去了,這劇的精華在前三集.
高橋是清(西田敏郎大叔...)才是靈魂...對秋山真之的那些話才是司馬遼太郎要說的話.
憲法/教育/文化 什麼時候我們懂了這些,什麼時候才有我們的坂上之雲.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算是完整的描述了明治時代日本的發展,只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總是圍繞著一種保衛國家的基調在講述,說是什麼國家到了危急存亡之刻。甲午中日戰爭明明是日本和清朝為了在朝鮮爭奪利益而開戰的嘛,日俄戰爭也是,說的是日本擔心俄國不斷擴張威脅日本生存,但其實也是為了日本在滿洲的利益。不過劇中有一句話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不邁進帝國主義國家就會有淪為殖民地的危險(原話記不清楚了,大意是這樣)。可能在那個時代確實是不去和別人爭鬥就有滅亡的危險吧。
全劇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地方,一個是日清開戰時,真之母親對於中日關係的感慨,令人唏噓不已。第二個是子規死的時候,第三個就是日俄戰爭剛結束真之回到家因看到太多在戰場上死亡的人而崩潰的時候。畢竟是小說家言,真實性說實話有些問題,比如黑乃木及其參謀太嚴重,而且個人感覺美化伊藤博文了
挺喜歡編劇——作家野澤尚,可惜自殺了。一邊看劇的時候就一邊在想他最後完成這個時到底是怎樣的心情。。看過他的《戀愛時代》雖然名字好俗但是對於他真是感觸良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產動漫與日本動漫的差距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大?
※為什麼日本要用兩種不同的頻率供電?
※為什麼在所有的政治群體里精日是最瘋狂的?
※完全不懂日語的中國人與只知道片假名的美國人看日語文章哪個會感覺更容易?
※日語專業學習者怎樣評價老版《亮劍》中的日語對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