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今天在北京的地位是怎麼形成的?

1. 人大附中的成功和人民大學關係大不大?它為何要比清華附中和北大附中都好很多?

2. 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的實力對比關係在過去幾十年的消長如何?


既然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讓咱北京的高中生自己來談一談,不匿名。

答主在清華附讀過書,也算是曾經的北京中學生,人大附中,的確是響噹噹的北京高中TOP2,

可以和四中不相上下的存在,白紅色的校服成為了新中關最絢麗的風景,甚至可以和中關村中學和八一中學硬剛一波,這是為什麼,又是哪裡有的這樣的強力呢?

回答1:

1. 人大附中的成功和人民大學關係大不大?

有一定關係,但是人大附中的關鍵在於人大附中換上了一位史詩級別的校長,劉奶奶。

□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

  使誰創造了歷史?人民?還是英雄?這在我們的官方哲學中已有定論。但英雄是不是人民的一分子?當然是,劉校長就是群眾中誕生的英雄,是當代北京教育的英雄,她在人大附中原有的條件下創造了人大附中的神話,當仁不讓地成了當下中國基礎教育的標杆和旗幟。郁達夫說過:「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作為英雄的劉校長值得北京教育的敬重。有人說人大附中生源好整體素質才高,可誰讓人大附中爭取到了好生源?「劉彭芝時代」之前的人大附中與許多學校面臨的環境是一樣啊。事實上,人大附中的超常發展是拼出來的,搞超常教育的數學特級教師出身的劉校長下了常人難以下的功夫。劉校長現在還是人大副校級幹部。人大校長曾開玩笑地說:「我們附中的聲望比我們還大!」人大附中真是給人大露臉了,給中國基礎教育露臉了!溫總理評價說:劉校長是真正懂得教育而且干出了業績的校長!(2007年版)

以上文字出自:http://edu.sina.com.cn/zxx/2012-06-11/1835342867.shtml

它為何要比清華附中和北大附中都好很多?

其實並沒有,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是是三個體系,

北大附中採用的是單元制走班教學,採用了不一樣的單元,進行不同的上課,

清華附中是非常傳統的中國中學班級制,競爭非常激烈,

但是人大附中將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合二為一,

給予了學生很大自由,又有強大的紀律性。

在這樣的孕育下,誕生了人大附中四巨頭,還有人大附中超級才女露丹,閆璐等人。

2. 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的實力對比關係在過去幾十年的消長如何?

RDF和四中的競爭範圍不同,如果是近幾年的話,人大附中明顯是更加新潮更加強大,

紅白校服到了大洋彼岸也是讓人羨慕和支持的存在,

但是四中的黑白校服是支配整個北京的強大存在,基本不會有任何撼動。


大齡學渣一名,經歷了人大附幾乎逆襲的全程。

我讀小學的時候,人大附在四中面前是渣渣。

高考這事,核心在生源,生源的核心在智商(你可以不承認,但是你也無法否認)。

用互聯網思維剖析下,如何獲得優質的生源(最高智商的孩子),成為核心。

突破口來了,當年四中沒有初中部!!!

還是少壯派的劉彭芝同學抓住了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開創了北京市華羅庚學校(簡稱:華校),後稱仁華,據說這兩年沒了。

此校從小學開始招生,然後每次全北京市5000-6000小學生統考,選拔出最優秀的400人進入1-8班。實際上此時對於人大附有用的只有1和2班的那100個人。

而此時的人大附初中對外只招2個班,刨除其他特長生,即某些大權貴的孫子(因為小學生的父母級別通常不會太高),只有1.5班,即60人左右,而且這60人是6年一貫制的。

當年選拔智商的辦法是「迎春杯」。每年1等獎20人左右,2等獎40人左右,3等獎200人左右。全北京市哦,當相於清華北大在京招生總人數的50%。

對於人大附有「4」定律。即「華校班級+獲獎等級」,可以看到人大附在小學階段就選拔了僅相當於清華北大在京招生總人數的20%的頂級人才,而且6年一貫。

剩下的四中只能在其餘的眾生中選拔。差距就在於小升初的那60個人。

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實每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人大附-四中每年約等於60左右........


2001年時正逢我初中畢業,當時我們班是數學競賽班,全國數學聯賽有22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15人。在當時人大附中的排名要次於北京四中和實驗中學,但是人大附中來我們班簽約保送獲一二等獎的學生,條件是放棄中考,經過多方做工作,全部7人都簽約至人大附中。2004年畢業時,人大附中高考超越北京四中和實驗中學。人大附中通過壟斷優秀生源自此進入良性循環。

看了其他答案想說我也是迎春杯er,但是當時1998年小升初的時候人大附沒有來我們區簽,不知道和劉校長97年6月才任了一把手是否有關係,小升初的時候另外兩個校長給我家打電話要簽我,選了一個承諾更好的(免費+免試+請最好老師+只教我們一個班+校長親自接待參觀學校),現在想想這個校長也是厲害,一個基本上沒什麼根基的中學簽下了9個迎春杯er。三年以後的結果也算不負所望,除2人留本校外其餘所有人都考入市重點,近一半是T1,這也算另一個學校的逆襲。

說一下初升高,當時也有師大二附的人來簽,但是只簽到了1個人,好像也有其他學校的來記不清了,但是沒簽到人好像,四中和實驗那時候姿態高根本都不鳥這種跪舔優秀生源的事。基本上積極的學校在正式招生前,目標種子生源的調查早就做好了,學生的電話、住址、和所在學校校長和班主任早就聯繫上了。

ps.迎春杯選拔高智商這件事有待商榷,不過太低的確實不行。

少迷信教育,其實都是生意。


人大附中能人輩出。 高一暑假赴北京大學參加北大培文杯決賽,好像是人大附中的同學,拿了一等獎第一名。

佩服。

名聲好的中學,生源自然也好,良性循環??,只會好上加好。

各位同學只要心中有夢想,不在人大附中又何妨?


只有一個主要原因:人大附相對年輕的劉彭芝上,四中秋濟隆到歲數退休。


我在rdfz初高中6年。。。其實和人大關係不大,因為人大的款項顯然不如清北的給他們附中的款項多。我覺得好與不好是這樣看的,你得問學校的學生。。。rdfz優秀的地方在於他的素質教育,每周四周五下午我們都跟大學上課一樣到處跑課上選修課,非常有意思。

至於高考,我想北京最好的非rdfz莫屬,高三教我的老師個個都有很多年的高考經驗,特級教師也好多。。。以及rdfz的老師確實厲害,讓我們聽課聽得非常佩服……總而言之,師資造就今天的地位吧。


斂財和壟斷尖子生源雙管齊下,然後到處宣傳,然後就真的越來越好了。

記憶中80年代人大附中就一直是海淀頂尖的中學,但同時海淀還有幾所中學也不相上下,但是到今天演變成北京海淀一所一枝獨秀的中學,自身完全進入了良性循環,伴隨的是海淀其他幾所中學的沒落。

然而,因為人大附中的校服太難看,很多孩子默默的上著四中實驗二附。。。


不同意樓上說的人大附偷偷辦奧數就是骯髒啊。。。我反而覺得在當初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做出了「選出小學生裡面數學學的最好的人」這個決定很厲害啊。當時其他學校招生的題目不可能說沒有奧數,但是占的比重完全不一樣。

然後四中,很出名的中學,在我小升初(05年左右?)的時候在我們心目中還和人大附齊名,現在的話北京學校排名大概是人大附第一,其他一堆學校齊名沒法爭高下。升學的話有的數量高有的比例高,非說素質教育的話每個學校都覺得自己學校素質教育好,畢竟沒經歷過別家的。

利益相關:不是人大附也不是四中,本科top2(所以認識挺多這兩個學校的人的),利益相關的地方是我的中學是其他一堆中學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家不規定漢族人學習少數民族語言?
對於一個內地生,在香港中文大念書有什麼好處或壞處?
日本留學對比英美留學的利弊?
英語專業會逐漸被淘汰取消嗎?
如何反駁同學:「課本上的古詩文只要默寫的對就好了,背書時讀錯幾個字沒事兒」的言論?

TAG:北京 | 教育 | 高考 | 中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