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學作品是該一本一本的讀,還是幾本一起讀?


小說類建議一本到底,畢竟故事的連續性在那裡,斷了很難連上,又要重新看。你看《百年孤獨》看到一半停了去看別的,再回來光想人物名字和關係你就覺得頭大。話說一口氣看完一本小說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

散文集論文集各種文集可以幾本一起看,但每次看的時候都要完整看完一篇。這樣沒那麼容易疲勞和厭倦,交叉思考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

聖經論語這種語錄型基本上只能交替著看,特別適合睡前閱讀。

補充:漫畫等養肥再看,哈哈。


曾國藩在家書中定下過十二條讀書規矩,其中,第四條為——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他的解釋是:東翻西閱,徒徇外為人

我對此深以為然:一心很難二用,特別是如小說一類文學性作品——兩個情節不同、作者相異的書籍混搭閱讀,最終的讀書效果肯定是不如專一閱讀一本的。

明代薛煊也有指點: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

一同閱讀兩本以上的書,會讓你對某些書因淺嘗而有輕視之意:一本書可能不讀到結局,你就不可能知道作者到底在寫什麼,但多本閱讀卻很容易讓你對其中某一本迅速地下定論,進而產生它「不好讀」、「無趣」。

嚴肅的研究性書籍,更應專註、逐一閱讀。不過,在閱讀此類書籍書,往往會有層次性,其技術含量有高低之分,而不同人所著之書籍其研究內容也有可能是環環相扣的。對於此類書籍,應以一本為重點、兼查閱其他重點相聯書籍。


不好意思,我就是一個讀書沒那麼聽曾國藩老先生的話的人,讀小說更不會聽他的。

我手裡經常同時讀好幾本小說,還有其他書。

會亂套嗎?不會,從來不會記錯人名,更不會弄混書名。

現在看我家閨女,她今年12歲,和我一樣,手頭同時讀好幾本書,文武昆黨不亂。

讀書原本就像是在和人聊天,還非得和一個人死磕完了再去和另一個人聊天,犯得著這麼呆板嗎?

做不到的人,會不會自己成了書的奴隸? 我主張和書做朋友,在讀書的方式上,做自己的主人,不對古人亦步亦趨。管他曾經是多麼有聲望的古人,他也有其時代的局限。當然要學習其經驗,但應該是批判地繼承,而不是簡單地照單全收。

我看書,看電影,都可以看到半截子放下,然後再看都能串起來,不會說就想不起來了。為什麼呢,因為我一邊看一邊就在想:這本書想告訴我什麼?這部電影想說啥? 對書或電影的思考權在我,怎麼會書本一合,我就想不起來剛才它在說啥了呢?

所以,對樓上強調」一書未完,不看他書「的各位,我表示理解,但認為未必只有那樣一種方式。

總之,古人說的話,都有古人的時代背景。老曾活著的時代,書本那麼少。如今是什麼時代? 不一樣的時代,獲取信息的方式必有差異。一味泥古,我表示反對。


個人覺得,如果看的書專業性很強的話,就最好和一些輕鬆易懂的書換著看,怎樣都不可能把一本好書一下子看完的,特別是對於名著來說,要慢慢理解消化。


嚴肅小說,同意以上幾位的看法,而且自己心理也不願意幾本一起讀。

假如是輕小說這樣的,三四本同時開動也沒有問題哦。


同一類別的放在一起讀,有關聯的放在一起讀

會加深理解,同時知識之間的互補會形成一個完整體系


其實現在這種浮躁的社會一口氣看完一部文學作品很難吧,我有時候是突然對一本書感興趣就馬上下載電子版,保證自己不會忘了它,然後開啟多線任務模式~

譬如《紅樓夢》這種書,我感覺我是沒可能一口氣讀完的,只能放在手機里一天讀一點,其他時候可以去圖書館一口氣看完王小波的幾個中短篇,回寢室讀下紙質長篇小說,晚上睡不著再看手機里的電子書,這種多線模式能保證我對一部作品暫時沒興趣了可以切換到另一部作品,而且人的大腦很強大的好吧!一部好的作品是能讓你迅速進入情節的。

古人說的專心看完一本書的道理也不是不對,只是時代不同。古時說的學富五車,車上裝的全是竹簡好吧o(╯□╰)o。從竹簡到紙質書,基於物質載體的原因,他們換來換去看書確實挺麻煩的,但我們現在不一樣了啊,一本磚頭厚的文學作品放手機上也就幾兆或十幾兆,不要浪費這個時代的福利,也許我們深入閱讀還做得不夠,但廣泛閱讀的功能絕對夠強大。

不過說到底閱讀是一個很私人的事,除了應試教育,其他時間都無所謂什麼是正確的閱讀方式吧,只要你讀進去了,心有所感,那就是好的閱讀~


如果是經典的,一定要一本本的讀,因為它需要你投入很大的精力與思考。不允許你開小差。

但是一般的小說,尤其是很多網路上的,它都沒寫完,怎麼可能只讀一本呢。


這個是看個人的…

以小說為例。

我的方法是。一本經典一本現當代出名但是還不是經典一本非小說或者非文學。

有時候讀書還是看氣質相投的。而且有些書某個時間點是讀不下去的。有時候因為個人精神狀態不好也是讀不下去的。死活要讀完的話。那樣子就是浪費了一本書。如果是經典的話就更可惜了…於是為了有更好的精力讀其中的某一本。所以準備了另外的兩本。同時也是為了不要在自己本應該讀書又因為不想讀書的時間段中。浪費了時間。說白了就是對付拖延…

至於三本書怎麼組合就是很個人的了。我喜歡讀大塊頭的時候加一本歡快的推理。外加一本雜誌。如此圖片多於文字的攝影…^_^

不過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中一本太好了。其他的都放下了…


看什麼書了,就跟吃飯一樣,大菜囫圇吞棗是暴殮天物,快餐擱那咂摸半天事耽誤功夫。


反正我是讀不完一本書,沒法進行下一本,心裡會非常惦記。再說小說如果被吸引了,都是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怎麼幾本一起讀?


我不知道lz怎麼才能做到幾本書一起讀,小說連續劇之類的東西,我向來都是一口氣看完的,不看完的話,睡覺都會受影響,怎麼可能同時看幾本。當然所謂文學作品,不知lz怎麼定義,我這人,平時也就喜歡看看金庸倪匡郭敬明之類,三國水滸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這種就是我的上限了,要我去看安娜卡列尼娜或是戰爭與和平之類,那不如讓我死了算了。


我以前也是一本讀到底,現在喜歡幾本一起讀,並不是所有書都會讀完,有些書讀著讀著就忘了,也無所謂,其實書讀多了,會碰到一些以前讀過的內容,基本跳,又喜歡挑關鍵的有興趣的章節,這主要針對於思想,社科類的書,喜歡的小說還是會讀完的。


文學作品建議還是一次性看完吧。像有些內容相對比較簡單的小說,或者說篇幅不長的小說,倒是可以同時看兩本,倒是一般比較經典或者著名的作品還是覺得一次性看完比較好


謝邀。

看自己的興趣吧。


這個完全看個人吧

我看比較輕鬆的小說一般會一下在看完一本書

看比較嚴肅的可能就基本一起看,要不只看一本好累


你是說很多本同時進行么。。。如果是小說的話我覺得會分裂誒。。。


有時候確實會幾本一起讀,但遇到好書我一定會專一的讀它。


小說的話還是一次讀完,其他的看心情,但個人建議串讀,融匯各家,才會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下班的時候6點到12點基督山伯爵,中午休息的時候看三體,會有一種看書的衝動


推薦閱讀:

嚴復為什麼把密爾的《論自由》翻譯成《群己權界論》?
喜歡用典故的作家或者大量用典的作品有哪些?
為什麼說畫虎不成反類犬,而不是畫虎不成反類貓?
寫歌詞要注意什麼?
《天南》為什麼停刊?

TAG:小說 | 閱讀 | 文學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