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屢試不爽的白刃衝鋒戰,為何在太平洋戰場上失去威力?
怕是在抗日神劇中屢試不爽
拼刺刀的是已經把你打趴下了,最後進行的衝鋒
或者是自己已經被打趴下了,最後進行的衝鋒
是因為火力弱被打趴下了,才有機會讓倭國人進行衝鋒
不是因為火力弱打不完
莫說一戰,就是一戰再往前100年,刺刀也捅不死多少人
國軍裝備再弱,能弱得連前裝槍都不如?
謝邀
拼刺刀雖然是冷兵器格鬥但刺刀格鬥中的日軍依然是一支現代化的法西斯軍隊,他和國軍隊這種半殖民地軍隊依然有顯著優勢,日軍在組織性上依然抱有巨大的優勢,只是在戰鬥過程中從火槍碾壓變成了刺刀碾壓。如果看一看近代史你就會發現這樣的細節出現在各路資本主義列強與當地土著軍隊的戰鬥中。美軍作為一隻現代化的資本主義軍隊在組織度上至少不比日軍差,有些人覺得美軍不善於拼刺刀是不善站的表現。可是美軍的軍事資源遠遠在日軍之上,為什麼不能投入更多的火力消滅日軍,反而要在刺刀格鬥上與日軍一較長短。美軍:你為什麼要苦練刺刀格鬥日軍:因為我有武士道精神美軍:不,因為你窮美帝二級士官以上是都配備手槍的,普通士兵也允許自己掏錢買,40年美軍列兵月薪30多刀,一把1911十四刀,勃朗寧1935七刀,柯爾特左輪只要二刀半,怎麼樣,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更何況家裡還有可能給你寄手槍來。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而日軍僅軍官配備手槍,軍曹以下的不僅不配備還不准你買,大部分人都是一桿大栓兩顆手雷。真到白刃戰的時候,手槍比白刃好使,當年我軍的大刀隊,也是一手大刀,一手盒子炮的。
在中國,贏在訓練和吃得好
面對國軍和弱八路的時候還行,但八路越吃越好加經驗和訓練上來以後,就不佔便宜了
正規打白兵也對美軍也沒什麼太大劣勢(特別是夜間),雖然美軍有手槍(其實也不是一人一把)
但是正規和自暴自棄沒辦法是不一樣的,正規格鬥是交戰距離近了以後不便用槍,而不是無腦一開始就突上去
要是日本人在中國也這樣無腦突,也是會被幹掉的
就好像八路裝沒子彈而且距離近,日本兵抓住機會沖,結果被後面蹲坑的老八路給點了最近正在反覆研究獨帥的軍事文獻。
先來一張獨帥照片拜一下,鎮樓~
(劉鄧CP照 )
(獨帥晚年照)
關於白刃突擊,以及白刃突擊的使用原則,以下照抄獨帥的理論總結。
1、 夜 間 動 作 是 我 們 部 隊 良 好 的 習 慣 , 敵 人 所 怕 的 事 。特 別 是 我 們 處 在 政 治 質 量 良 好 、 技 術 兵 器 較 差 的 條 件 之 下 , 更要 發 揚 夜 間 機 動 制 勝 敵 人 。 一 面 准 備 刺 刀 熟 練 刺 殺 , 一 面 加緊 夜 間 的 前 進 隊 形 、 沖 擊 隊 形 、 標 定 方 向 、 通 信 聯 絡 、 偵 察警 戒 乃 至 守 備 陣 地 的 訓 練 。
2、 從敵 我 對 比 上 來 看 , 敵 人 炮 兵 強 , 火 力 強 , 我 們 是 步 兵 強 ,善於 准 確 投 擲 手 榴 彈 , 敢 於 和 敵 人 白 刃 格 斗 。 所 以 敵 人 力 求 晝戰 , 我 們 則 宜 於 夜 戰 、 近 戰 。 夜 戰 能 避 敵 之 長 , 就 敵 之 短 , 發揚 我 們 的 長 處 , 能 更 好 地 隱 蔽 , 消 滅 敵 人 , 保 存 自 己 。
3、遇 敵 反 沖 鋒 時 , 應 先 以 有 組 織 的 火 力 殺 傷 之 , 並 即投 入 白 刃 格 斗 , 繼 以 尾 追 殲 滅 之 。
4、偽 軍 最 怕 白 刃 格 斗。
5、夜 間 伏 擊 , 是 對 付 敵 人 夜 間 行 動 的 有 效 手 段 。 不 過 在 夜間 , 特 別 是 在 無 月 亮 時 , 射 擊 沒 有 什 么 效 力 , 將 浪 費 寶 貴 的彈 葯 , 故 必 須 有 白 刃 格 斗 的 勇 氣 與 技 能 。 例 如 這 次 在 敵 人 奔襲 桐 峪 的 途 中 , 在 靳 家 會 、 谷 口 , 我 們 可 以 扼 要 先 埋 拉 發 與踏 發 的 地 雷 , 而 後 將 部 隊 設 伏 於 敵 人 進 路 的 側 背 , 使 其 在 中地 雷 時 , 從 其 側 背 攻 擊 , 截 斷 尾 巴 , 是 有 利 的 。 這 種 打 法 , 最好 有 照 明 彈 或 利 用 地 雷 的 火 焰 , 就 可 以 使 大 量 的 手 榴 彈 及 有效 的 短 兵 火 力 (見嫖注一)協 助 肉 搏 。
6、伏 擊 有 火 力 的 伏 擊 , 也 有 突 擊 的 伏 擊 ( 即 火 力 與 白 刃 兼施 ) 。 前 者 必 須 接 近 敵 人 去 路 五 十 米 至 三 百 米 , 乃 能 發 揚 步 兵的 火 力 , 特 別 需 要 重 機 關 槍 、 短 兵 火 力 與 地 雷 , 否 則 只 能 以寶 貴 的 彈 葯 換 得 敵 人 的 嘲 笑 而 已 。 後 者 則 更 應 接 近 敵 人 去 路與 容 易 出 擊 之 地 。
7、把 奪 獲 敵 人 的 山 炮 , 加 強 其 運 動 力 , 附 於 步 兵 兵 團 行 動 ,以 便 於 在 戰 斗 中 單 門 機 動 使 用 ; 或 者 對 於 要 奪 取 的 碉 堡 , 實行 突 然 的 抵 近 射 擊 , 或 者 在 野 戰 中 特 別 在 伏 擊 敵 人 之 時 , 實行 近 距 離 突 然 的 火 力 襲 擊 , 以 誘 起 白 刃 格 斗 之 實 施 , 干 脆 消滅 敵 人 .
8、神 槍 手 的 麻 雀 戰 與 地 雷 戰 , 在 分 散 打 擊 敵人 上 , 作 用 非 常 之 大 ; 頑 強 的 白 刃 格 斗 與 劇 烈 的 手 榴 彈 投 擲 ,在 集 結 消 滅 敵 人 時 , 具 有 決 定 作 用 。
9、因 為 善 於 把 火 力 與 白 刃 格 斗 會 合 使 用 , 才 能 如 此 干 脆 地解 決 戰 斗 。 特 別 值 得 獎 勵 的 , 就 是 善 於 使 用 手 榴 彈 。 敵 人 或在 凹 地 排 列 隱 蔽 , 或 在 馬 車 腳 下 發 射 冷 槍 , 甚 至 在 機 關 槍 掃射 之 下 , 抱 槍 滾 地 而 逃 。 這 些 都 在 我 們 准 確 而 猛 烈 的 手 榴 彈火 力 之 下 , 歸 於 消 滅 了 。 但 是 , 我 們 也 有 個 別 的 機 關 槍 火 力 ,妨 礙 步 兵 行 動 者 , 自 然 這 是 占 絕 對 少 數 。
10、 布 置 伏 擊 的 火 力 使 與 白 刃 格 斗 會 合 動 作 。 組 織 交 叉 火 力 ,使 機 關 槍 著 重 於 對 道 路 的 縱 射 , 並 使 其 成 為 突 然 猛 烈 的 短 兵火 力 。 迫 擊 炮 不 要 使 敵 人 逃 入 死 角 , 特 等 射 手 也 不 放 松 對 敵官 之 射 擊 。 但 一 切 火 力 要 與 出 擊 部 隊 取 得 密 切 聯 系 的 會 合 動作 , 不 要 自 己 打 自 己 。 同 時 要 注 意 到 戰 斗 解 決 的 主 要 過 程 , 是手 榴 彈 與 白 刃 格 斗 。
嫖注一:所謂的短兵火力,即使用機槍或者直射火炮,在非常近的距離,採取密集的對敵射擊,而能取得如同短兵搏擊一般的效果。俗稱「機槍上刺刀」或「大炮上刺刀」。
在這裡,咱家先摘取了十個條目。其他的論述和理論總結,還有很多,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多,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這十個條目如果看完,就不難知道:
白刃突擊並不是無視戰場客觀條件,無視敵我武器裝備的情況,無視雙方力量對比的情況下實施的。相反,白刃突擊也是一種需要仔細準備籌劃的襲擊形勢。
獨帥對於一切襲擊動作,曾有過一個描述,即:
秘密而周到的準備,迅速而突然的襲擊 。
他還強調,"最近某團擬定消滅和順西仁村敵人守備隊 , 但未詳細偵察與周密布置 , 結果夜襲衝到 鐵絲網前,敵人早已發覺,致無結果 。 這些都說明消滅堅固工事之敵 .... 不可輕易從事 。"
因此,要使用白刃突擊作為消滅(殲滅)敵人的主要手段,是必須採取必要的戰術籌劃和準備工作的。
1、要進行「充分的政治動員」。如果沒有對部隊進行充分的政(打)治(了)動(雞)員(血),部隊很難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就不可能有「飽滿的戰鬥精神」,也不能充分發揮部隊的主管能動性了。
2、要進行秘密周到的準備。在戰術上,要盡量多的使用各種技術兵器,在我選定的戰場,以密集的短兵火力,將敵人徹底壓制。因此,就要盡量多的秘密的進行戰場的準備,選定作戰區域,分派作戰任務,動員技術兵器並掃清射界。同時還要部署技術兵器跟隨步兵突擊並展開的各種戰術動作。
3、作戰時則要進行迅速而突然的襲擊。在開打之後,就要用暴風驟雨一般的態勢,以技術兵器對敵人進行壓制,驅趕,迫使敵人逐步的集中,並掩護步兵集團發起突擊。步兵集團則在貼近敵人之後,大量的使用手榴彈投擲,繼續壓制消耗敵人的抵抗力,最終以白刃突擊徹底消滅敵人。
因此,白刃突擊要取得效果,在戰場上是需要非常謹慎採取的一種作戰形式。同時,它也需要大量的或者相對多數的技術兵器的支持,來取得對敵人的火力的壓制。同時這種壓制也是伴隨著步兵白刃突擊始終的。
即使如此,在作戰選擇上,也要採取伏擊、夜襲等方式,來盡量多的加強戰術上的突然性,使敵人難於防禦。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的火力密度和技術兵器裝備程度,比KMT軍隊強得多。他們發動白刃突擊,在火力壓制了KMT軍之後,尚可實施。
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米國人比火力壓制然後白刃突擊?
拜託,不說人家的火力密度,就說貼身戰,人家手槍裝備到人的好不好!
最後補充個老段子:
美軍:中國軍隊我見過,沒什麼大不了的。
志願軍:美械師我見過,也就那樣。
(朝鮮戰場)
美軍+志願軍:卧槽!KMT坑人啊!
用《團長》里孟凡了的話來說:千年王八萬年龜,說一萬年不變的小日本子,就知道步兵沖,炮兵轟。步兵沖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沖。我們竄上來打吧,步兵撤,炮兵轟;我們不理他吧,炮兵轟完步兵沖。你說一輩子就這麼死板不變的打法,也能把中國吃一大半,你說氣不氣?
我想已經很能解釋問題了因為美軍有手槍。
美軍從沒有小覷日軍的白刃格鬥能力,為了有效應對日軍的白刃戰,美軍上層甚至打算給在太平洋戰場的每一位士兵都配發手槍。你現在去看那些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的回憶錄,就會發現當時他們什麼都要罵,唯獨對上司給自己配手槍這點大加讚揚。
美國大兵或許會熱血上頭,一見日本鬼子就嗷嗷地衝上去和人家玩拼刺,說不定還吼兩句「近身戰對我方有利」什麼的,但美軍上層可不是拔刀癌患者,人家提倡的是筒子格鬥術,堅持「火力吸引,火力消滅」。
一般情況下,日軍即使玩夜戰都特么突破不了美國大兵的火力網!即使依靠叢林環境僥倖把美軍拉入近身戰的階段,也抵不過美國大兵的好裝備。人家見勢不妙抽出手槍就給你一頓「呯呯呯」,這還打個屁的白刃格鬥,美國鬼畜根本就不給你發揮拼刺技術的機會。
另外,就算真的和日本人玩拼刺,美國大兵也未必會落入下風。當時的美國基層士兵打仗,想的是保家衛國;中國的基層士兵打仗,除了某些精銳部隊(比如第十八集團軍之類),剩下的純是為了當兵吃糧,戰鬥的主觀能動性,根本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可別小看了這個主觀能動性。我知道一個老革命,當年他在縣大隊的時候帶著兩毛孩子被五個日本兵追的撒丫子跑了半天,最後實在是跑不動了,乾脆一頭衝上旁邊的土坡,然後讓兩孩子往下揚沙子,他則端著步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把挨個衝上來的五個鬼子都給捅成了血葫蘆,成功繳獲一捆三八大蓋。
日本子有意志沒鋼鐵,所以能吊打沒意志沒鋼鐵的中國軍隊;美國人有意志有鋼鐵,所以能把日本人打得他媽媽都不認識;志願軍有意志有少量鋼鐵,所以能在朝鮮和美軍打得有來有回;但鋼鐵上的差距,最後只能用血肉來補足。
所以啊,意志要有,鋼鐵也要有。打勝仗,這兩樣,一個都不能丟!
與君共勉。
密集衝鋒一戰前就作廢了。
到了二戰,
美軍:
中國軍隊:
白刃戰衝鋒要麼被凡爾登式大炮機槍屠殺,要麼遇到龍蝦兵,和龍蝦兵拼刺刀能贏才怪了。對上澳新還有被刺刀肉搏頂回去的,日軍明顯敗多勝少,人身體素質好臂長力量大,還長練刺刀,你能打的過?
別誤會,白刃戰不是挺著刺刀迎著敵人的子彈炮火硬沖啊。
以鬼子的戰術為例,基層最常見的打法是,用歪把子,92重把敵人聚攏,然後用迫擊炮,擲彈筒把敵人打散,然後三八大蓋點名,最後靠近敵人一波白刃。你看等到白刃戰的時候,敵人早就打的差不多了。
八路軍呢?人家抵近到一百米左右,還要甩一波手榴彈然後白刃戰啊。不是傻沖啊!!!!
在中國戰場屢試不爽是因為,日軍組織度更高,後勤供給更好,訓練更好,火力更強!
而面對美軍的時候,對方已經不是吃不飽穿不暖子彈不夠,軍官喝兵血的國軍了。而是火力高出鬼子幾個級別,基層都是斯普林菲爾德,加藍的,湯姆孫,Bar,M2,塹壕槍這樣半自動全自動的火力。
而且鬼子此時因為火力更不上,白刃戰已經不是戰術而是求死了。和士兵普遍有手槍關係不大,而是日軍根本壓制不了美軍的火力。即使忽略掉美軍和中國軍隊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的自動火力和訓練水平,光看身體素質這一項,同期皇軍就算不被碾壓,也絕對占不到便宜。
來看看關於二戰美軍伙食的描述
在戰場上將咖啡煮到有有滋味得地步要很多柴火和淡水,同時在前線點火更有自殺的嫌疑,所以美國軍需部絞盡腦汁找到勒兩種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一是將咖啡磨成很細的粉末,製成可溶咖啡,對水即飲 二是把咖啡豆在產地烘烤,然後小批量磨碎,即沖即飲。
巧克力、可口可樂口香糖和野戰飯盒,曾是二戰中美國官兵隨身不離的幾件受用物。自詡「二線球隊」的美國,直至1944年才大規模參戰,400萬出境軍人,一年裡竟然喝掉10億瓶可樂。外表弔兒郎當的美同大兵,所到之處,總是嚼著巧克力和口香糖,高興時還向周圍兒童撒發。那些被戰禍搞成破落戶的西歐人,看著羨慕不已。這種野戰飯盒,不僅有塗好黃油的麵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還夾有兩支「駱駝」牌香煙和3根火柴,飯後還可抽上幾口。
他們吃的食物雞蛋粉是主要的早餐來源,用各種形式製作,一般是攪拌。不管怎麼做這些蛋,有烤薄餅,用麵粉和雞蛋粉製作,不僅像飛碟,而且簡直一模一樣。軍隊派發的「熱帶黃油」,因為製作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能變壞,所以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融化。麵包是新鮮的,由廚師當場烤成,但太粗糙了,只適合做法國烤麵包片———還是用雞蛋粉做的。有時會有燕麥,但像膠一樣黏。
美國的戰時物資供應充足,顯示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美軍官兵每人都配備幾套卡其布軍服和呢料軍服;另外還有工作服、夾克、大衣、鴨絨睡袋、皮靴、雨衣等等。在食品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花樣翻新的各式罐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野戰食品發展很快。野戰食品的種類超過23種。 C型食品(單兵作戰食品)是在二戰中最常見、士兵們吃得最多的伙食。它約重 3千克,有11種餐可供士兵選擇,其中5種含有豆類。美軍還為特種作戰小分隊,包括進行叢林戰和山地戰的部隊,研製了特殊食品,稱為 B型食品,主要配給10 0人的小分隊。
美軍在二戰時廣泛使用工業化生產包裝的戰鬥口糧(Combat rations),其演變和配方相當複雜。河友們看二戰片時常聽說有三種,即C口糧(C ration),K口糧 (K ration)和D口糧(D ration)。C戰鬥口糧是從1938年開始研製的。美軍C戰鬥口糧特別設計用於沒有餐廳的實戰條件下的部隊,要求便於單兵攜帶,滿足三餐營養。
C戰鬥口糧包裝在6個小鐵皮罐頭內和一個附件包。其中三個鐵皮罐頭是肉類,稱為M成分。另外三個鐵皮罐頭是麵包類,稱為B成分。6個罐頭組成一天的口糧。多數情況下美軍C戰鬥口糧為冷餐。但也可加熱食用。
M成分有多種配方:有肉和豆類,肉塊和蔬菜,肉和通心麵條,臘肉,雞蛋和土豆,肉和麵條,豬肉和米飯,香腸和豆類,豬肉和豆類,臘肉和利馬豆,雞肉和蔬菜。這些東西煮熟後分裝在鐵皮罐頭裡,裝在木頭箱或紙箱里運往前線。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餐方案組合而成。
例如:M1號組合方案包括火腿, 雞蛋和土豆,肉和豆類,雞,蔬菜;M4號組合方案包括豬肉和豆類,肉,通心粉,火腿,利馬豆。可以看出,無論哪種方案都兼顧了營養,熱量和口味。
B成分也有多種配方:有餅乾,混合壓縮麥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乾,速溶咖啡,蔗糖,速溶檸檬粉或橙粉,水果糖,果醬,可可飲料粉和褐色牛奶糖。後勤人員配餐時根據不同配方加入不同成分即可。例如B1號組合方案是:餅乾,壓縮混合麥片,咖啡,方糖塊,糖衣花生仁。B4號組合方案與B1號一樣,只是用巧克力豆取代了糖衣花生仁。
把上述M1的三個罐頭和B4的三個罐頭放在一起就是一個C戰鬥口糧。當然不要忘了配發一個附件包。附件包裡面有九隻高級香煙,凈化水藥片,火柴,衛生紙,口香糖和開罐頭器。
再來看看皇軍的口糧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錯,但實際上後來就變得極為磨鍊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橫濱當造船廠工人的新兵說:「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們吃到了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但是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上司發話說:『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好飯了,從今之後一切都會變得嚴酷起來。』」後來,陸軍和海軍新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日本陸軍昭和6年伙食標準:
米:640克
麥:200克
罐頭肉:150克
乾菜:110克
泡菜:40克
醬油:20克
鹽: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轟動一時的東史郎日記,其中很多地方說到,日軍的戰場後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隊出發的前幾天還可以就士兵自帶的口糧過日子,然後就開始節食減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約0.18升),菜就是鹹菜什麼的,一點奶糖都是十分珍貴的,基本上看不到什麼動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隊到後方休整的時候才有可能吃能按軍部標準發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隊就地」徵發糧食,實際就是搶劫「。
日本當時的後勤系統相當垃圾,特別是食品配給(都是罵聲一片啊)於是侵華戰爭開始後,部隊食物配給就一個命令現地自給:搶!中國老百姓的豬,雞可就遭難了,日本鬼子在戰爭中搶劫可比土匪有過之無不及。
日軍下級軍官在東南亞戰場上的回憶:每次部隊轉移駐地的時候,一般只帶上5左右天的口糧,假如5天內不能到駐地的話,那麼每天下午4點就開始排人進入叢林獵殺或採集野果充饑,並且在第三天開始減少口糧配給;而且裡面也寫到,如果部隊是開赴前線的話,那麼會把駐地的牲口帶上,用來提供肉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日軍經常發生殺吃戰俘,甚至是自己戰友的事!
二戰時皇軍的陸軍馬鹿實際上乾的還是一戰末期的事兒,只不過當時的中國太弱了,顯得他們強而已。和飯都不怎麼吃得上的中國軍隊拼刺刀也沒見他們取得什麼無法逆轉的巨大優勢,跑去和頓頓吃肉的美國大爺拼刺刀?問問別人的肌肉和手槍答不答應。你看陸軍馬鹿們又無腦衝鋒了。多虧了這群馬鹿,巴斯隆拿了一枚榮譽勳章。(其實美國佬身高馬大的,當年鬼子那身高近身白刃戰應該不會佔到便宜吧。再說了美國人也不會跟你白刃啊,掏出1911就是一梭子,土豪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日本在中國戰場大部分情況都是依靠火力優勢的,沒辦法,就是92炮和擲彈筒國軍也遭不住,然後炮兵轟完步兵沖也是正常戰術,反正少數的支柱火力點被敲掉後大部分國軍部隊也都無法抵禦日軍的衝鋒。而在太平洋,除了指揮官腦子有坑輕敵的,比如瓜島那位一木大佐。還有就是形勢所迫只能硬懟的,比如在瓜島的第二師團(丸山政男:「道路崎嶇重炮全丟了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已經超過攻擊發起時間了必須要衝啊,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為了蝗軍的面子這輩子都不會撤退的,糧食帶的又不夠 ,沒時間等大炮,只能靠手下步兵維持攻勢的樣子,這些老哥個個都是人才,命令一下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我超信任他們的。」)只不過丸山師團長可能沒想到,就算有重炮依舊是絕望的 手動滑稽一下還有數量最多的就是破罐子破摔的萬歲衝鋒,拼火力拚不過,又不能撤退,被炸的心態崩了就只能端刺刀求死,所以說硫磺島上栗林忠道改進戰術並嚴令萬歲衝鋒後對美軍造成了多麼重大的殺傷,只能說萬歲衝鋒從來都不是正常範疇的戰術,這是日本軍長期受進攻至上和精神萬能思想荼毒下的畸形產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軍的意志力不夠堅強,一旦形勢絕望便喪失信心,破罐子破摔,於是才會幹出這種一心求死的事,只能說,怕不死的軍隊就是這種下場,他們不懂活著就是戰鬥力的道理。
想要和美國士兵拼刺刀,要穿過各種自動火器的封鎖不說。就算到了最後美國兵還有M1911這種自衛火器,七發子彈就算是七刀,中一下就失去作戰能力了。這怎麼玩?一個從軍多年,精通銃劍術的軍曹,被一個剛入伍半年的德克薩斯農場小子一手槍放倒也就是秒秒鐘的事兒
看過北方抗戰八路的總結(大意),就是鬼子怕近戰夜戰,所以要跟鬼子玩近戰夜戰然後看正面戰場國軍將領回憶,(大意)鬼子近戰夜戰打的好,要避免近戰夜戰。。。。鬼子還是一樣的鬼子。。。。。
衝鋒槍一陣嗒嗒嗒
小手槍一陣啪啪啪
你要是能衝過來…我…我…我就退兩步再嗒嗒嗒啪啪啪
203高地。國民黨桂軍21集團軍當年在上海發動數萬人白刃衝鋒被擊潰!!血的代價。
桂軍這次反擊,是整個淞滬戰役中國方面唯一的大規模反擊戰,桂軍還是按照北伐戰爭的打法,在大白天以密集隊形向敵軍發起白刃衝鋒,結果遭到日軍陸海空火力的立體打擊,僅一天就損失殆盡
廣西部隊第21集團軍所屬的第7、第48軍共4個師經過長途跋涉,在10月14日至18日之間,陸續進入南翔以東至大場以西的地區.
這支生力軍的到來,被最高統帥部視作組織實施大規模反擊戰的可以運用的新銳力量.於是,陳誠向蔣介石和南京統帥部提出反擊戰役的3個方案:第一方案是以蘊藻浜北岸地區為反攻之重點,"以第五路軍(即第21集團軍)由蘊藻浜北岸,同時以2個師由蘊藻浜南岸,各以一部由南岸及羅(店)嘉(定)公路以北轉取攻勢,對敵行殲滅戰".
第二方案是以蘊藻浜南岸為反攻重點,"以第五路軍據守蘊藻浜南岸,以第16軍團及第66軍之一部,再由另外抽出幾個師,由蘊藻浜北岸出擊,將突過蘊藻浜南岸之敵包圍殲滅".第3方案是"暫取守勢,待集中後,再相機出擊".蔣介石和統帥部極為贊成進行一次大規模反攻的設想,對於反攻的主要方向和發動的時機,則以為需待擔任反攻的力量完成集結和敵人疲憊之時,再行決定.
最後決定採用第二方案.10月中旬,在崑山召開的軍事會議,鑒於形勢的緊迫,認為反攻之戰不應久延,"乃決心乘敵攻擊疲憊之時,突予猛擊,以求突破渡過蘊藻浜南岸之敵".反攻開始的時間,原決定在10月19日,後來因為廣西部隊遠道而來,需要稍事休整,乃改為10月21日實施.
在這次反攻戰中擔任主力的是第21集團軍的4個師.這支部隊是廣西部隊參加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分別隸屬於2個軍:第7軍,軍長廖磊,轄第171師,師長楊俊昌,第48軍,軍長韋雲淞,轄第173師,師長賀維珍,第174師,師長王贊斌,第176師,師長區壽年.北上參戰時,這支部隊編入第11集團軍,隸屬第五戰區.
10月上旬,各師大部到達隴海線徐州至海州間,一部正由武漢沿平漢線北上.10月11日,蔣介石下令由第7、第48軍組成第21集團軍,歸屬第三戰區,任命廖磊為集團軍總司令,立即開赴淞滬戰場參戰.10月14日至17日,第48軍各師先後進入蘊藻浜南岸陳家行、談家頭、沈宅、北侯宅至大場以西走馬塘南岸洛河橋、老人橋之線.
從北伐戰爭時期起,廣西部隊就以善於野戰而著稱,內部的團結性和戰鬥意志也都很高.桂系軍事集團能長期與蔣介石的 嫡系對抗,整體實力雖遠遜於 嫡系,但仍能屢挫屢戰,始終沒有垮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著這樣一支強悍的軍隊.
不過廣西部隊的缺點也很明顯:武器陳舊、新兵不少,對現代戰爭的領會還相當淺.不過,廣 西部隊的領軍人物之一,時任南京大本營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對廣西部隊的作戰抱有充分的信心.
早在9月間已與張治中商議過調動廣西部隊前來上海參戰的設想.然而,被人譽稱為"小諸葛"的白崇禧,似乎輕敵了一點,因為對於廣西部隊而言,如何對付擁有陸、空優勢,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第三戰區司令部於10月18日發布《第三戰區作戰命令第五號》,正式決定舉行蘊藻浜兩岸反擊戰.左翼作戰軍和 作戰軍,分別由陳誠和朱紹良在19日下達進行反擊戰的命令和作戰部署.
這次大規模反擊戰分為3個方面展開,置重點於蘊藻浜南岸:"第21 集團軍應以步兵6團為基幹,編為第一路攻擊軍等由談家頭、陳家行正面攻擊前進, 保持重點於左翼.第一攻擊目標為盛宅、橋亭宅、頓悟寺之線.第二攻擊目標為西塘橋、東趙家角、西六房之線.第19集團軍應以第66軍編為第二路攻擊軍,由孟家宅、馬家宅正面攻擊前進,保持重點於右翼.
其第一攻擊目標,為楊家宅、徐宅、唐橋頭及以北之線.第二攻擊目標,為田都、孫家頭之線.第15集團軍,應以第98師編為第三路攻擊軍,由廣福、費家宅正面攻擊前進,應保持攻擊重點於右翼.第一攻擊目標,為彭家宅、張家宅、倪家宅之線.第二攻擊目標為老宅、張家宅(張宅東側)之線.除以上三路攻擊軍以外,其他第一線正面各師,除守備陣地部隊外,應各編成數個突擊隊,向敵陣地要點出擊,以策應攻擊軍之戰鬥.
鄰接攻擊軍之各師,應抽調預備隊聯繫攻擊軍前進,掩護其側背."這次反攻戰還調集了在前線能夠使用的炮兵部隊,包括炮兵第2、第3、第4、第10、第16團,以及 軍校教導總隊炮兵營和 炮兵學校練習隊.如此集中地使用炮兵於一個反擊戰役之中,在整個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的.
在這次大規模反擊戰的原定計劃中,作戰目標包含有以下3項:1. "擊破渡過蘊藻浜南岸之敵",恢復蘊藻浜、走馬塘中間地帶的陣地,以解除江灣、大場、閘北所受的日益嚴重的威脅,這是這次反擊戰的主要目的. 2.進擊蘊藻浜北岸日軍陣地,截斷劉(行)羅(店)公路和寶(山)劉(行)公路,"恢復劉行".3."迫敵江邊",即把日軍向東驅壓至長江沿岸,這是反擊戰役要爭取的最後目標.
為統一這次反擊戰的指揮,顧祝同、陳誠徵得蔣介石的同意,指定第19集團軍總司令薛岳為前線總指揮.從作戰計劃和作戰目標的規定而論,第三戰區統帥機關對這次反擊戰的企圖是很為積極和廣大的,如果這些目標果能實現,則淞滬會戰的形勢將為之一變,敵攻我防的戰場態勢就會易位.然而,以戰場的實際狀況分析,中國軍隊並無取勝的把握,相反卻存在遭受失敗的很大可能.
在中國軍隊準備發起反攻的前夕,日軍在10月19日至21日繼續向蘊藻浜南岸發動攻勢,其炮火威力日盛,後繼的戰車亦相繼渡過河浜,直衝守軍.中國第1軍傷亡過重,後調第二線整補,所遺張家樓一帶陣地,由第171師、第174師接防.這時,從後方調來的第18師、第33師、第53師進入戰場,配置於大場、小南翔之間走馬塘一線,築陣守衛, 構成拱衛走馬塘的第二道防線.
正在日軍的攻勢十分凌厲的情況下,10月21日晚,中國軍隊發起了大規模反擊戰. 當晚19時,炮兵開始火力準備,向日軍陣地進行破壞性射擊.20時,各路擔任反攻的步兵部隊開始出擊.第21集團軍分為左翼和右翼同時揭開戰幕.左翼在176師師長區壽年指揮下,以謝鼎新團為前導,從陳家行向頓悟寺、橋亭宅進擊.匍行越出本陣地,即與攻擊前進的日軍對仗.
經奮勇衝鋒,幾次發動突擊,將日軍擊退,遂將頓悟寺收復.但前進途中,因河流交錯,後續部隊通過不易,先頭部隊未敢孤軍深入,而經通宵戰鬥,天色將明,難以繼續前進,僅留1個營守衛陳家行前方新收復之陣地,將主力撤回.
右翼在第48軍副軍長兼174師師長王贊斌指揮下,以黎式谷團為前導,從丁家橋以南向桃園浜進攻,企圖收復被敵匍行攻佔的丁家橋、桃園浜、北侯宅.但攻擊部隊對渡河未有準備, 因敵軍憑河頑抗,終未越過.為避免天明後遭敵炮擊和空襲,遂撤回原陣地.21集團軍反擊戰的首次作戰,收效甚微.
10月22日,21集團軍繼續展開反擊,而日軍也在這天發動大規模進攻,一場慘烈的激戰在這裡展開.
在陳家行方面,第176師謝鼎新團前鋒部隊1個營,堅守留守陣地,阻敵前進至當日午前,被敵包圍,經反覆搏擊,營長劉玉池以下全部壯烈犧牲.陳家行小鎮被日軍炮火夷為一片焦土,原在該地守衛的173師1個營傷亡過重,被迫後退,陣地遂告陷落.
當夜19時,173師519旅旅長龐漢禎率1個團進行夜襲,又將陳家行收復,但團附1人陣亡,營長1死2傷,連長以下傷亡更多.當晚該師師部和517旅與敵相持於孟家宅至陳家行一線.
在張家樓、灣宅方面,第171師陣地受到日軍坦克部隊攻擊,幾經交戰,陣地失而復得,然該師損失甚重,團長1人負傷,營、連指揮系統在戰鬥中被打亂,已難以發動反擊,僅能死守原陣地待援.
在談家頭方面,176師除以一部支援173師,其餘部隊向日軍反攻,雙方傷亡均極慘重,日軍遭受痛擊後,攻勢頓挫.
在丁家橋、桃園浜、北侯宅方面,174師經連日戰鬥,其2個團損失殆盡,不堪再戰.師部於22日調513旅的2個團接防.日軍炮兵、空軍的火力極猛,並以坦克助戰,攻擊異常激烈.513旅傷亡營長3人,團長和團附各1人負傷,無力突破敵之火力網發展攻勢,經奮力支持,陣地才未失陷.
10月23日,反擊戰進入第3天,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天.21集團軍的《戰鬥詳報》以異常沉重的語言概括了這天的戰鬥:"本日敵之陸空步炮、戰車、毒瓦斯等諸種火器,如狂風驟雨急劇向我陣地進攻,亦為本集團軍參戰以來最為慘烈的抗戰之日."擔任反擊的4個師,這天與進攻日軍展開全線激戰,傷亡空前嚴重,反擊戰被迫停止.
這天的激戰,成為這次反攻戰終於失敗的一戰.21集團軍戰至這天下午,在第一線參戰的廣西部隊4個師,兵力損失在五分之三以上,已無繼續作戰的力量.朱紹良和陳誠於當日下午先後電令廖磊,將前線防務交由第32、第14、第53師等部接替,將部隊撤回京滬鐵路以南、蘇州河北岸進行整理.當晚20時以後,第7軍和第48軍的4個師開始撤出戰場,從而結束了這一場歷時3天的反擊戰.
來源:《淞滬會戰—原國民黨將領親歷記》
據桂軍第21集團軍兵站分監藍香山回憶:
9月桂系參戰部隊到達淞滬戰場,白崇禧向蔣介石建議向日軍發動大規模反攻,並提出桂軍戰鬥力很強,應該以桂軍為主力。應該說這個建議本身是不錯的,但是白崇禧對現代戰爭完全不了解,盲目部署葬送了這次反攻,桂軍主力6個師1日之間就被日軍擊潰,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反攻前國民黨高級將領會議上顧祝同主張從大場方向出擊,這樣即使突破不成,也可以退回閘北原陣地,有所依託,不至於動搖戰線。而白崇禧堅持要從南翔、真如一線對日軍實施「中央突破」,將桂軍全部投到第一線,壓迫日軍入海。結果出擊面過大,又沒有部署好炮火支援,事先不對日軍前面陣地進行嚴密偵查,純憑主觀推斷,各級指揮官都沒有預備隊,前面進攻失利部隊即陷入混亂,戰線動搖,後來胡宗南部隊趕來戰場支援,這才穩定了前沿陣地。
據說白崇禧得知前面桂軍慘敗,感到顏面大失,連日飲食不進........
1904年2月5日,為了爭奪戰略要地旅順,日本決定突襲駐守旅順的俄軍。2月8日,日本艦隊用魚雷襲擊了旅順的俄軍艦船,俄戰列艦「列特維贊」號、「策薩列維奇」號和巡洋艦「帕拉達」號遭到重創。揭開了日俄旅順爭奪戰的序幕。
為了抵抗日軍,俄軍在旅順設置了東、西、中三條防線,猴石山(因海拔高度203米,被稱為203高地)是西部防線的制高點。站在高地主峰向東南眺望,可俯瞰旅順軍港。在日軍攻打203高地之前,俄軍在山上僅部署了2個炮兵連,修築了1道步兵壕、1道散兵壕,以及數個掩體等臨時工事。5月下旬,日俄戰爭金州南山戰役結束後,俄軍匆忙在臨時工事內部署了150毫米口徑加農炮、速射炮各2門。6月2日,俄軍西伯利亞第五團進駐該陣地,指揮官是特列齊亞諾夫上校。負責攻打203高地的是日本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他調集了第三軍的大部分火炮,集中到高地附近。9月17日,乃木希典命令炮兵不分晝夜連續轟擊高地。隨著猛烈的爆炸聲,防守203高地的俄軍傷亡慘重。19日,日軍步兵向203高地發起進攻,主攻部隊是第一、七師團。不過,雖然日軍攻勢兇猛,但在俄軍的密集火力打擊下,難以建功。另一方面,在日軍發動攻擊後,俄軍也在不斷加固203高地的工事;這些工事包括環繞2座主峰的深壕以及左峰上配備炮台。為了解決駐軍吃水問題,俄軍甚至專門建了一座抽水站。隨著高地爭奪戰的進展,俄軍不斷增兵,並增調了7門大炮和2門152毫米口徑艦炮。在死守203高地的過程中,俄軍累計投入總兵力80多個連,近萬人。由於久攻不下,日軍滿洲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自煙台到旅順督戰,乃木希典也親至前線指揮。日軍不惜代價地在山下挖掘了一道臨時戰壕作為進攻依託。到11月27日,日軍將平行壕挖至距俄軍環形壕約200步處。隨著黎明來臨,日軍280毫米榴彈炮和其他一些大口徑火炮開始猛烈轟擊203高地。至17時許,俄軍在高地上修築的22個掩蔽部和西南坡上的一段胸牆被摧毀。隨後,日軍第一師、加強第4預備旅的第38團、7師26團的2個營,向西山發起一次又一次進攻。但俄軍拚死抵抗,到當晚21時擊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並著手搶修工事。11月28日至29日,日軍又組織多次衝鋒,乃木希典被迫將第7師的後備部隊投入戰鬥,又以異常猛烈的火力炮擊203高地。僅29日這一天,日軍的火炮便向203高地傾瀉千餘發炮彈。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日俄雙方士兵的屍體在陣地上堆積了四五層,填滿了北坡壕溝。11月30日,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在進攻時被俄軍擊斃。此時,駐守高地的俄軍處境也變得十分危急——環形壕全部被毀,43個掩蔽部僅剩2個還算完整,陣地上的士兵實際上已經完全失去隱蔽,只能靠手榴彈和白刃格鬥反擊,傷亡慘重。到12月1日傍晚,俄軍5天內的傷亡人數達到1500人,指揮官特列季亞諾夫上校也身負重傷。俄軍陸防司令康特拉琴柯不斷向203高地派遣增援部隊,旅順要塞總預備隊很快耗盡,開始從防線其他地段和俄海軍分艦隊抽調力量增援203高地。12月5日7時55分,日軍再次向203高地傾瀉大量炮彈。炮擊剛一開始,俄軍陸防司令康特拉琴柯便親臨俄軍第五團司令部,直接指揮203高地防禦戰。日軍的進攻於8時15分開始,戰鬥很快就達到白熱化。雙方士兵短兵相接,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格鬥,203高地成了血肉橫飛的巨大屠場。至15時,俄軍指揮官發現,繼續向203高地派遣增援部隊已於事無補,日軍實際上已經佔據203高地的2座主峰。陣地上的俄軍經過連續9天的戰鬥也已精疲力竭,無力繼續作戰。到17時30分,俄軍不得不撤出203高地。夜幕降臨後,撤下的俄軍2個連試圖反擊,但未能奏效。203高地爭奪戰就此落下帷幕。為了攻打203高地,日軍使用大小火炮360餘門,發射炮彈1.1萬發,其中28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炮彈2254發。在廝殺中,日軍總計傷亡1萬餘人,俄軍總計傷亡6千餘人,203高地爭奪戰因此成為日俄戰爭中最血腥的一幕。別以為近代軍隊的白刃衝鋒跟容易抵擋啊。。。
在一戰以前,白刃衝鋒一直都是列強吊打沒有民族主義的軍隊的大招。在列強征服世界的過程中,有很多軍隊都是可以面不改色用火炮和英國人對擼的——比如清軍——但是當龍蝦兵白刃衝鋒的時候士氣就崩了。。。事實上沒有民族主義的軍隊經不起一次近代軍隊的白刃衝鋒,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面對日軍的刺刀衝鋒國軍一觸即潰,但日軍衝擊八路陣地的時候就很少能一波捅穿防線了
還有就是自動武器的應用,也使得(列強之間的)白刃衝鋒效果被削弱的很厲害,一戰期間法國還想這麼玩就被德軍機槍割草了
不過自動武器也得在用民族主義武裝起來的近代軍隊手裡拿著才有用。例子就是82年馬島戰爭,英軍照樣用刺刀拿下了阿根廷在朗頓山上的據點
在中國戰場,日軍一個聯隊的火力接近國軍一個軍,而國軍和共軍對比呢,抗日戰爭結束後,劉鄧129師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只有6門山炮。在正面戰場,日軍基本上都是優勢的航空兵和炮兵(淞滬會戰還用了海軍艦炮)打擊國軍的陣地,然後再集中步兵攻擊國軍防線一點,國軍在防禦戰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點被突破,兩翼被包抄,身後被迂迴,防線全面崩潰。
但日軍的火力相比美軍就是笑話了,我在有一篇回答中對日軍大隊炮92式步兵炮頗為推崇,認為這是中國戰場後勤運力差,十分接地氣的步兵支援火力,有的知友頗為不屑,認為和德軍的炮比起來92炮很渣,但比較要放在恰當的環境,同等條件下,對中國軍隊苦不堪言的92炮和89擲彈筒在美軍的火海之下與燒火棍並差不多,早知道,因為攻堅火力太弱的緣故,土八路想在平原地區打一個炮樓都要下多大決心。有M1卡賓、M1大八粒、湯姆森、M1919、M2、BAR、M1911A1、M3加油槍、M1941、火焰噴射器,巴祖卡,60炮,81炮,75榴彈炮,105榴彈炮,155榴彈炮,M4坦克、M3坦克、LVT突擊車,隨時還可以呼叫陸戰隊航海航陸航過來洗地,再不爽了,直接將呼叫海軍的5寸、6寸、8寸、14寸、16寸大水管洗地,誰TM跟你拼刺刀啊。
推薦閱讀:
※普通中國人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在認識上有什麼誤區嗎?
※漢奸是不是稱日本軍人為「太君」,為什麼?
※石牌保衛戰在抗日眾多戰役中屬於什麼水平的戰役?
※為什麼自百團大戰,平型關戰役之後,共產黨與日軍沒有像樣的正面的戰役?
※為什麼抗日戰爭中,部分裝備較差的中國軍隊不使用弓箭和長矛作戰?